第一篇:人民医院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人民医院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市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感染性疾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感染染科进一步治疗。
5、首诊医生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任可人不得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相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病人到市防疫站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第二篇:传染病诊疗、转诊制度
医院传染病诊疗、转诊制度
1、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做好预检分诊记录。导诊护士做好第一级预检分诊工作,并及时将发热、肠道、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其它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引致感染性疾病科就诊,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第二级预检分诊工作,将传染病及疑似患者留观,将其他病人引致普通门诊治疗。
2、做好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预检分诊记录。
3、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异常诊断信息反馈预警和传染病登记本,详细记录接收人姓名、时间、科室名称,以备查验,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公共卫生科,以备疫情分析,重大传染病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警与信息发布。
4、公共卫生科应建立全院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详细登记,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5、传染病诊疗、诊断、处置遵照传染病诊断标准,按照本院传染病诊断分类、处置管理制度执行。
6、各临床包括门诊、医技科室应建立传染病护理规范,并建立传染病人处置、培训、健康教育、医疗废物等多方面的工作记录,有自查与改进整改措施。
7、严格遵守传染病诊疗与转诊制度:(1)甲类或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以及其它本院不具备严密防护和处置条件的传染病,一律转往传染病专科医院。(2)肺结核及疑似病人转往结核病专科机构系统管理。(3)孕妇艾滋病感染者转往专业艾滋病防治机构,进行母婴阻断。(4)普通科室不再进行传染病的专科治疗。(5)慢性传染病确因需要在普通病区治疗的,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建立处置记录,避免传染病引起医院感染发生。
8、对转诊患者应将其病历复印件一并转至转诊医院,使用专用车辆或用过的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第三篇:人民医院 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XXX医院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1.临床医生要提高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警觉性,对于接诊的可疑症状者直接转诊至感染科结核病门诊进行诊治和管理。
2.门急诊及住院部医生发现肺结核病例或疑似肺结核病例时,按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完整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疫情报告,并将病人转诊到感染科结核病门诊进行诊治和管理。
3.放射科、检验科发现肺结核病例或疑似肺结核病例时,立即将信息反馈给开单医生,告知病人到感染科结核病门诊就诊,并在《感染性疾病阳性结果反馈登记本》上做好记录。
4.体检科发现肺结核病例或疑似肺结核病例时,应将病人转诊至感染科结核病门诊进行诊治和管理。
5.遇有严重合并症或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收入感染科积极抢救,待病情稳定病人出院后,及时将病人转送至结防门诊诊治和管理,并将病人相关资料一并转到结防门诊。
6.结核病门诊医生对因症就诊的初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对发现的肺结核病例或疑似肺结核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确诊病例直接在结核病专报网中进行报告、登记,对于不能确诊的疑似病例通过大疫情报告。凡就诊的患者都要在“初诊病人登记本”上登记。
7.结核病门诊医生对于不能确诊的疑似病例应转诊推荐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并做好记录。
8.结核病门诊医生对于转诊来的患者要保存其带来的转诊单,并在结核病专报网中完善病人到位情况。
XXX医院办公室 2016年4月20日
第四篇:转诊制度
转诊制度
转诊包括转院和转科两种情况。
一、转科制度
1、凡诊断明确不属于本科范围的病人,经转入科会诊,由本科主治医师与转入科医师联系同意后,方可转科。确认患者主要疾病属于转入科诊治范围的患者,转入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住院医师应谈话告知病人和家属,并对转入科基本情况及治疗组相关情况做简要介绍。
3、转出科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并开转科医嘱,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账目并与住院处和转入科病房联系妥当后,由住院医生和护士携带全份病史及相关检查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并当面与转入科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做好交接工作。
4、转入科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转出科主治医师须进行必要的随访。
6、感染科病员转他科时,应尽量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立即隔离诊治,并请感染科会诊确定后转感染科。
二、转院制度
1、因限于本院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经由科内讨论、科主任同意并填写《转院申请单》,报送医务科审批后可签发转院证明,必要时报请业务院长批准。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主治医师应做好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3、转出科住院医师要在患者转出前写好“出院小结”交于患者,以便随同带入转入医院。
4、转院患者应先办妥出院手续后,方可转出。
5、患者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暂留本院处理,待病情稳定或危险期过后再行转院。若病员家属要求转院,医师应明确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在途中发生的情况并需承担一切后果,家属同意签字后,再行转院。
第五篇:传染病分诊制度
护理操作流程目录
1、备用床
2、口腔护理
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4、测量血压
5、皮内注射
6、肌肉、皮下注射
7、静脉注射
8、密闭式静脉输液
9、大量不保留灌肠
10、女病人导尿
11、鼻导管吸氧
12、穿脱隔离衣
13、无菌技术
14、褥疮的预防护理
15、卧床病人更换床单
16、晨、晚间护理
17、乙醇擦浴
18、吸痰法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为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捡、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捡分诊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一、我院门诊大厅的咨询,导诊台为来院病人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二、传染病预检分诊点人员应指导发热,腹泻病人就医,并负责体温检测及防护,对其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主诉,体温,去向等详细登记。
三、分诊点应具有消毒隔离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四、各科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病人进行传染病预检。
五、经预检为肠道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肠道病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接到上级部门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要按规范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捡,分诊工作。必要时,所有就诊病人首先到分诊点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七、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分诊点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对我院不具备救治能力的传染病,分诊点应当及时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九、从事接诊、传染病预检分诊以及所有医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十、医院主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要加强对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