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论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2009-5-26 17:27 肖静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对其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并提出其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会计人员 职业 素质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会计人员肩负着为政府机关、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和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的使命,他们的素质、水平、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其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家一系列政治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对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方法、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随着中国加入WTO,会计人员必须变革传统的封闭性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商品经济,加入WTO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种开放性特征告诉我们,传统的循规蹈矩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有一种全方位、多视角、快应变的崭新思维方式。它要求会计人员抛弃过去只管记账、算账、报账的“账房先生”的老形象,由原来的报账型向预测型、管理型、决策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开拓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创新财务管理能力,这是客观现实向每个会计人员提出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会计人员必须变革传统的工作模式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这种竞争性特征将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励人们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而那种传统会计工作的笔、纸、算盘已经与竞争激烈的经济工作极不适应。许多会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虽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收效甚微,这显然是工作方式不适应形势的结果。计算机技术进入会计领域,是会计史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主要工具。会计信息的快速传递、反馈,会计资料的准确汇总、计算,原始资料的高效储存、搜索,这些都是工业时代无法达到的。现代会计是一种集核算、监督、控制、分析、预测、决策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活动,而不再是以前单纯的核算。因此,要想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变革传统的会计工作条件、手段和方法,这也是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3、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迫使会计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性知识结构
社会经济本身是知识经济,在新的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知识融合性和行业融合性。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会计的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不仅要精通本行业的业务,还要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和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国家的大政方针、基本的法律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深化会计改革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才能立于时代的潮头。
三、新形势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面对加入WTO的中国社会与经济,为全面推进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和会计工作的健康运行,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会计人员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它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策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计人员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矛盾,处理和解决具体问题,避免和减少工作中的片面性和绝对化,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二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扎扎实实地搞好本职工作,把会计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忘我工作中升华。三是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做到甘于寂寞,甘于清贫,具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不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加强诚信修养,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不为私利所动,不为钱色所诱,不为享乐所惑,使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始终与基本职业道德相符。
2、必须具备广博高深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它包括数学、经济学基础、哲学、逻辑学、心理学、交际和文化修养,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财政、市场、管理、组织行为、贸易、金融等知识,会计人员应将其融会贯通,用以指导具体工作。二是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审计、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职能有关知识,还要熟悉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以及国际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商务惯例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核心和主体,它是会计人员从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更是为会计事业服务的重要保证。三是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增强会计工作的知识含量。这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基本前提,每一个会计人员要自觉自愿地学习和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如通识性文学、历史、生物伦理学、艺术、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知识素养,开阔视野,增强识别与判断能力,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四是要基本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这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全球化的趋势看,随着国际交往增多,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将有助于交流沟通,消除语言隔阂,工作的实效性也将明显提高。五是要真正掌握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必须学习和研究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
3、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是要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学习能力成为一项基本能力。要有“开放式”的胸襟,随时准备且乐意吸收新思想,接受新事物,固步自封、一概排
斥的心态是无从更新知识的。要广泛涉猎,大量阅读,这是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节奏,才能与时代潮流同步。与此同时,会计人员更应具有创新能力,面对新的经营方式和理念,会计人员要有新的应对措施和正确、具体的财务处理方法,在前人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新的理财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二是要有较强的财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及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会计人员要从较高的视角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把握财务工作的运行规律。在分析的同时,还应善于整理、综合、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三是要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从一定角度讲,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关系。会计人员是否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亲和能力、一定的公关能力、快速的沟通能力都直接关系其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因而,会计人员应该细心揣摩,自觉修养。四是要有预测和决策能力。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监控,及时准确地预测经济前景,提出各种经济备选方案,拟定各项经济计划,从而使会计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的预测分析,切实起到当家理财的作用,成为决策参谋助手,使会计人员的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具有健康的体魄,精力充沛,能满足大量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工作的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身体,做好会计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周恩来同志说过,思想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互影响的。因而,会计人员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处世态度,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劳逸结合,善于及时地调整,养成与工作性质相适应的生活规律。
会计人员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意志心理素质和能力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会计人员高效工作的关键。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会计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心理问题,加之会计人员处于一种相对“静”而紧张的工作环境,更容易产生心理疾患。会计人员在确认、计量、报告会计信息时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状态是会计行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差异导致会计行为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荣辱不惊,遇事沉稳,保持理智,学会自我调节。在目前复杂的会计环境中,做到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培养具有坚韧顽强、不怕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意志和品质,具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新的历史时期,会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的形势也对会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人员只有加强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成为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并懂外语和计算机的国际型、复合型会计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志丹: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C].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第二篇:论现代会计人员素质
论现代会计人员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快,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新时代,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现代企业的财务处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就必须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素质、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而,只有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才能被这个社会所需要,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影响并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展望未来的会计前景,机遇与挑战同在。现代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才能为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现代会计人员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思想支配行动,思想素质决定品德行为。做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才能为企业理好财。现代会计人员良好的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会计人员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会计人员应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不弄虚作假;
3、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应端正态度,依法办事,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4、恪守信誉、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谨慎执业,信誉至上,不参与或支持任何可能泄密的活动。
(二)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还要通晓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熟悉财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等知识,并能加以熟练运用。同时还应掌握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财政、税收、法津、金融、审计、资产评估等知识,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这些多层次结构的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善于学习的能力
会计本身是一门学问,况且新知识、新要求和新手段不断涌现,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必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工作模式。会计人员要善于学习,除利用专业书籍外,还要借助现代传媒、现代科技等手段,多渠道地学习新的会计理论和新的准则制度。只有对新知识和新理论深钻细研,才能尽快掌握最新的会计专业知识。会计人员要善于总结经验,对任何一个会计处理,都要注意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实践锻炼与经验总结,才能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四)沟通协调的能力
由于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会计部门的特殊性,会计人员需要有内外协调沟通的能力。会计人员对内要与采购、生产、销售以及科研等部门的人员来往,要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向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和生产经营数据;对外要维系工商、税务、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准确的陈述问题和观点,要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二、提升现代会计人员的素质的途径
(一)树立创新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提高专业素质以及自身素质
社会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方向发展,因而也带来了更多的新的知识和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会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做好自身职能的转化工作,学习大量新的专业知识,努力向参与管理、参与经营决策方面转化;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监督,为领导经营决策当好参谋。由于知识更新加速,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只有坚持终生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地再教育,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增强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地跟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促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持续提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使会计人员掌握相关的职业道德知识,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增强会计职业荣誉感和会计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能够使会计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得到教育、锻炼及改造,使其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义务感和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循职业道德原则,能够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对职业行为进行取舍,从而提升职业道德水准,使其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畏压力、不为利诱、坚持原则、廉洁自律。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自身的经验,对某一事项所做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惯穿于会计基本程序的全过程,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和选择,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职业判断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职业培养、职业训练的结果,只能通过持续、不间断地培养、训练,长期积累才能形成。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会计理论知识及业务知识,以增强职业判断的信心和能力。会计人员还应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积极总结,以丰富执业经验,最终达到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目的。
(四)强化服务意识,有效履行会计职责
会计是服务性职业,它的服务对象包括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职工等,搞好服务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会计工作需要与各个方面打交道,会计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着会计人员的社会形象。不同的会计岗位,掌握的会计信息不同,服务的对象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广大会计人员应充分运用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数据,为企业决策层、政府部门、投资人、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积极主动地当好管理者的财经参谋,提供优质科学的经营决策方案。会计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好会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履行好会计职责,才能维护好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影响并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展望未来的会计前景,机遇与挑战同在。现代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才能为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提升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素质
提升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素质
1998年以来,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中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总投资达上万亿元,比建国以来国家对林业累计投资的总和还要多。如此大的林业项目投资,给县级林业部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从事林业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知识全面、业务精通和作风过硬的林业“复合型”会计队伍,以适应林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管窥之见,供同行们参考。
一、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
通过对南方某林区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到当前该县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如下:
1.会计人员总数量。该县级林业部门现有在岗的会计人员共42人,其中男会计30人,占总人数的71%,女会计12人,占总人数的29%。
2.年龄与学历情况。在现有在岗的42名会计人员中,年龄在31—40岁的16人,占总人数的38%,41—50岁的19人,占总人数的45%,50岁以上的7人,占总人数的17%。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19人,占总人数45%,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10人,占总人数的24%,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13人,占总人数的31%。
3.专业与职称情况。在现有在岗的42名会计人员中,具有会计专业学历的人员9人,占总人数的21%,具有经济管理等会计相关专业学历的人员24人,占总人数的58%,与会计专业不相关的人员9人,占总人数的21%。而无职称人员11人,占总人数的26%,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27人,占总人数的65%,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3人,占总人数的7%,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人,占总人数的2%。
4.计算机水平与财务软件操作能力。在现有在岗的42名会计人员中,具有计算机初级水平的人员27人,占总人数的64%,具有中级水平的人员13人,占总人数的31%,具有高级水平的人员2人,占总人数的5%。而不会财务软件操作的人员13人,占总人数的31%,在别人指导下能使用财务软件的人员27人,占总人数的64%,能独立运用财务软件的人员2人,占总人数的5%。
二、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国家林业投资的快速增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使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业务快速更新,从而使林业会计人员面临资金管理难度大,会计核算任务重的双重考验。因此,当前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在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年龄结构不合理,林业会计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在现有的会计人员中,3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人员就有35人,占总人数的83%。可以说,这部分人是当前县级林业部门会计的中坚力量,而30岁以下的会计人员则没有。如果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会计人员断层现象,导致林业各项管理的脱节。同时,会计人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在现有的42名林业会计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人员仅有13人,占总人数的31%,而中专和高中及以下人员就有29人,占了总人数的69%。而且,高学历人员大多分布在局机关,基层单位很少。
2.会计专业学历人员较少,从业人员的职称偏低。在现有的会计人员中,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仅9人,占总人数的21%,而非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就有33人,占总人数的79%。因而,使得目前仍有少数会计人员,在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前,就仓促上岗。同时,从业人员的职称偏低。在现有的林业会计人员中,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人员就有38人,占总人数的91%,而具有中级及以上人员仅有4人,仅占总人数的9%。而且,高职称人员都集中在局机关,而基层单位一个都没有。
3.计算机水平较低,独立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偏少。由于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少,很多人没有进行正规的财会理论知识学习,计算机水平和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仅靠后续教育培训。因此,使得目前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计算机水平较低,独立应用财务软件的人员偏少。在现有的林业会计人员中,具有计算机初级水平的人员就有27人,占总人数的64%,中级及以上人员只有15人,仅占总人数的36%。同时,不会操作和在别人的指导下能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就有40人,占总人数的95%,而能独立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只有2人,仅占总人数的5%。而且计算机水平高和能独立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都集中在局机关,基层单位一个都没有。
4.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基层人员的业务难以提高。目前,县级林业部门除少数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外,大多数单位都在林业局进行集中核算。由于这些集中核算的单位没有设置完整的会计机构,只设一名报账员。凡发生经济业务,报账员只记一下现金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月或每季度到局报一次账。至于成本的核算,经费的支出等会计业务事项,完全由计财股主管会计操作,报账完成后,由局打一份报表就算报账完毕。因此,报账员完全脱离了会计业务,没有机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当然就没有机会操作财务软件。从而,导致基层会计人员业务生疏,会计核算水平难以提高。
5.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难以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由于县级林业部门大多数会计是“半路出家”,是林业局土生土长培养起来的,而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少,理论功底不高。随着国家会计改革进程的加快,会计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仅靠后续教育的学习,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使得大多数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而最终被“淘汰”。
6.基层单位软硬件设施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目前,因林业局对基层单位账务实行统一集中核算,基层单位没有设会计,只设一名报账员。除县林业局计财股配备有专用电脑和打印机,安装有会计电算化软件外,大多数基层单位则没有购置电脑、打印机和安装财务软件,办公自动化软硬件设施配备严重滞后,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三、提高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思路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既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也是会计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而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则决定于会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受会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品行的影响。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林业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目前,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给林业会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加强对林业会计工作的领导,提高对林业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重视财务工作,就是重视林业的发展。抓会计工作,就是抓单位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时期赋予林业财务工作者的新使命,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林业对会计工作的新要求。
2.组织学习培训,提高林业会计人员专业理论水平。要想提高林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必须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实行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一是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专业自修考试、函大和电大的学习,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对取得会计专业专科和本科学历的人员,由单位报销教材费、学费和必要的路费,县林业局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力争使全部门85%的会计人员达到会计专业专科水平,15%的会计人员达到本科以上水平。二是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及时组织所有的会计人员参加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班学习,使全部门所有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全部合格,95%以上的会计人员达到计算机中级水平,并能熟练的操作和应用财务软件。三是引进大专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林业单位工作,优化林业会计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培养林业会计后备人才和未来“领军”人才。四是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到县内本系统、外系统和出县交流,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增长他们的知识和才干。
3.建立会计机构,提高林业会计人员实际业务水平。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凡独立核算单位都必须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开设银行账户,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置岗位,实行不相容岗位和职位相分离的原则,避免职责交叉和混岗现象的发生,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在工作中形成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为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凡独立核算单位必须购买统一的电算化软件,实行电算化核算,让所有的会计人员都能熟悉电脑操作程序,逐步熟练的操作财务应用软件,以提高林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做到全部门会计信息传输的无纸化,以实现林业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
4.加强硬件建设,提高林业会计人员遵纪守法意识。要想提高林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在加大对会计人员学习培训投入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大软硬件设备建设的投资。设立了会计机构的单位,都要购置电脑、打印机,安装财务应用软件和专用网线,以适应财务核算和管理对信息化的需求。从而,让会计人员从过去的手工记账和机械的进行成本核算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只有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提高了,才能从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入手,制订切实可行的财务收支计划,压缩非生产性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会计人员只有从反映到监督,再到参与预测和决策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提供的全面、准确和有权威性的会计数据的有利优势,参与单位的经营决策与管理,全面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才能为领导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实现县级林业部门管理水平的提高。
5.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林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诚信又是会计责任的具体要求,是时代的迫切呼唤,是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内在需要。因此,要加强对林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他们在思想上爱岗敬业,安心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工作中诚实守信,保守秘密,执业谨慎,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在处理业务时,要坚持准则,按会计制度记账、算账和报账,不断提高技能。在综合能力培养上,要强化服务意识,处理好坚持原则与服从领导的关系,坚持制度与得罪人的关系。在参与单位管理时,要有超前的管理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坚持单位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原则。
6.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林业会计人员遵纪守法意识。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整天与金钱和财物打交道,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就不能客观公正的处理会计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更谈不上实行会计监督了。为此,一名合格的会计,不仅要有一流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一流的业务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法制观念,在工作中不仅要懂法,还要守法而不违法。因此,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林业会计人员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学习林业相关知识,让他们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有关法律知识,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来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坚持按会计准则处理账务,不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坚持按原则办事,保护国家合法权益和单位的正当利益,坚持依法办事,强化守法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和优患意识,以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考核、轮岗和定期交流机制。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会计人员实行轮岗和交流,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篇: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思考(推荐)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思考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时代的呼唤,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只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才能保证新形势下档案系统有良好的服务效能,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在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参差不齐,部分档案工作者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懂得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缺乏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计算机及外语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二是有些档案工作者事业心不强,职业情感淡薄,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欠缺,不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三是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未能认识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四是忽视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对档案人员的培训教育不够。五是档案管理工作资金的投入不足,档案管理的设备和技术工作十分落后。
在严峻新形势下要改进档案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就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这既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实践中的难点。因此就要求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深政治学习。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档案人员的内在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理论,使业务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
2.领导高度重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管理难度不断增大。这就要求分管领导需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新形势下对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的迫切需求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给档案工作以人员、资金以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3.加强业务培训。培训内容要因需设计,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安排上,除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应加大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重视网络知识教育,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事业的总体水平。要通过教育培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敏锐的档案意识以及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
4.强化服务意识。档案工作者要注意了解并关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判断形势,善于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档案工作。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有高度责任心,变“被动等材料”为“主动收集材料”;“变给多少收多少”为“该收多少就收多少”;变“给什么就收什么”为“缺少什么就收什么”。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和默默奉献精神,既要坚持原则,照
章办事,又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效率,在服务中树立良好形象。
5.营造竞争氛围,档案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竞争,档案管理部门与单位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对比,档案管理部门内部人员之间没有竞争,这极大地制约了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首先,单位要改变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认识,树立“档案管理也能出效益”的理念,将其置于与其他部门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部门内部要建立以“竞争、激励”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引导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行为;最后,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和保障竞争理念的实施。
6.建立激励体系,激励包含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方面,即奖励和惩罚。实践中,激励机制的运行可以极大地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新的挑战,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第五篇:《会计人员素质探讨》
毕业论文提纲
会计人员素质探讨
一、当前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
(一)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失衡
(二)业务素质比较低
(三)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四)法制观念淡薄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一)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与社会经济不相适应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
(三)会计执业保护不善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二)加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引进竞争机制,加强内部控制
摘要: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很不相适应。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讲述了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关键词: 会计人员 素质 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还达不到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因此,正视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
(一)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失衡
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整体知识素质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极不相符。我国会计人员中还存在知识结构陈旧老化的现象,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层次较低,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好比金字塔,塔尖部分好比专业学科知识,塔的中间好比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塔的下部是应用专业知识所需的其他知识。具体来讲,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丰富的常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会计人员。
(二)业务素质比较低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有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对政策法规的运用和业务处理不够准确,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人员不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岗位工作敷衍了事,不能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使得单位实有财产物资与账面数字相差较大,有的会计人员既不积极主动学习新会计制度,又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最后直接导致会计知识的落后。有的会计人员虽然经过正规的学习,但由于满足于现状,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技能,孰不知在一点一滴中流失了宝贵的财产,给企业带来了损失。
(三)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的高低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会计人员思想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缺乏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工作中处于被动或消极状态,有的放弃了工作的原则性,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私利。目前企业中“一支笔签字”的现象也很普遍,经理厂长大权在握,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特别是会计主管人员由企业领导直接任命使用,企业财会人员不受各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管理和保护,几乎完全从属于本企业领导,企业财务缺乏约束,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
(四)法制观念淡薄
会计职业的特点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当前有些会计人员不懂得会计法,不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法制观念淡薄。近年来,会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时有发生。常出现不依法进行会计管理、核算的监督,伪造、编造,编制虚假会计资料,隐匿和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利用职务贪污、挪用公款,置国家法律于不顾。亏损企业千方百计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效益好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防范今后市场不测,遮遮掩掩,隐瞒收入,截留利税。有的碍于情面和各种关系,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一些企业负责人便存有侥幸心理,甚至全然不顾《会计法》的规定搞假账真做、虚报盈利、偷逃税款等等。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一)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与社会经济不相适应
据调查,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学历状况看,中专以下占绝大部分,中专以上偏少,两者形成显明对比反映出我国会计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队伍的发展。,在会计职称方面,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职称初级会计师职称,明显偏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
会计人员对于法律、法规、财会政策及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造成会计处理混乱和会计工作失误。提供不真实、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设置多套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某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在开具发票时不遵守财务制度,不严格如实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按照采购人员的要求虚开
发票,甚至在没有发生任何业务的情况下也给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假票据出现,会计人员根据这些不真实的原始发票进行业务处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三)会计执业保护不善
会计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在检查中,仍有一些无证,低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对财经政策、法规制度和财会知识的缺乏,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另外,有些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如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把关不严,导致会计人员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的教育,致使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违纪、违规的行为视而不见;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任用管理不善,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队伍不稳定,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其中缺乏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之人大有人在,严重弱化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财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广,它要求财会人员具有会计理论、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业务技术上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纯熟的操作技能。在管理财务工作时,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阶段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对会计人员教育和再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
1、注重会计人员在职培训。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在职的短期业务培训来刻苦钻研业务,了解和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及审计、税务、统计、电算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鼓励会计人员自学。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在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综合能力(包括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会计人员进行自学的形式很多,有夜大、函授、自考、远程、电大开放教育等。同时广泛开展业务研究和学术交流,通过不断学习,丰富业务知识,以达到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变被动的核算职能为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动管理,去更好地履行职责,成为工作上的“业务通”。
3、要求继续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更新加速,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各单位主管部门应按照财政部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每年安排会计人员分层次、分期、分批地培训学习,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会计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不能以各种原因放弃培训。
4、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会计人员较长时间内从事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有其连续性和熟练性等特点,但这样做不利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和掌握各个岗位的业务。应定期对内部岗位分工进行轮换,使会计人员在各个不同的业务岗位上都得到实践的机会,促进互相交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1、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各单位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及《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会计人员要以财经纪律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知法守法,廉洁自律,不提供虚假的、不真实、不合法或记录不准确的信息;要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要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工作失误,远离经济犯罪。
2、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教育增加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强化教育的效果。其次,要加快建立可用于监测评价企业、单位、中介机构各类会计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系统,以便实时跟踪监督,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自律作用。加强与企业利益相关部门的管理,营造会计职业健康有序发展环境。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严肃财经纪律。加强会计职业团体的组织和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型,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
(三)引进竞争机制,加强内部控制
引进竞争机制实现会计人才的优胜劣汰,为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创造条件。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生存规律,它要求进入市场的商品应满足市场主体的需要,优胜劣汰,公平竞争,其实质体现为市场经济的质量规律。这样,会计人才实行市场化竞争,就会由于竞争规律的作用促使会计人员努力掌握更高的会计技能,实现由低质低能型会计人才向高质高能型会计人才的转化,这既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会计工作水平,又可以促进会计教育质量的提高。
加强内部控制。一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如会计工作中会计和出纳就属于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活动的职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既两个人无意
识同犯一个错误的可能性很小,而一个人舞弊的可能性要大于两个人。二是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总之,实现职责分离、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
参考文献:
(1)舒淑萍.知识经济时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几条途径[J].财政监督,2005.(6).
(2)王军.助推会计领军人才成长。加快行业国际化步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07.
(3)孙建英.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的素质[EB∕OL].[2007-04-10].(4)席卫华.谈新形式下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J].集团经济,2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