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学术报告会礼仪(国内篇)
参加学术报告会礼仪(国内篇)
一.会议组织者礼仪
1.会议前准备礼仪
(1)主题,确定此次会议要讨论的主题,有必要可以列出提纲。
(2)时间,你要告诉所有的参会人员,会议开始的时间和要进行多长时间,并要列出时间安排表。这样能够让参加会议的人员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3)地点,是指会议在什么地点进行,要注意会议室的布局是不是适合这个会议的进行。
(4)人物,确定参会人员,认真了解参会者的个人资料以及学术领域及研究成果,如果有肯能的话也可以了解一些参会者的喜好(如饮食习惯、爱好等),以免造成错误和误会。
(5)函件,给拟邀请的人发邀请函,函件内容要包括会议的主办方、主题、时间、地点、其他与会者,并在发出后尽量能取得联系,进行确认是否收到函件,是否有时间参会,以便会议的准备。信函可以使传真、书信、电子邮件等,信函的格式和称呼要得体大方。
(6)物品,就是根据这次会议的类型、目的、时间、地点,准备需要的物品。比如纸、笔、笔记本、投影仪等等。
(7)如有合影,事先排好合影图。
2.参会人员接待礼仪
(1)握手礼仪
握手手时要掌握握手力度、先后顺序、握手时间、握手禁忌。
(2)迎接礼仪
1、要先介绍最高领导,依次介绍。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小的介绍给老的。
2、到机场或车站接人时,要帮助拿行李,并事先安排住宿。
3、引导,要走在客人前面。上楼、下楼都走在客人前面距离为
一、两个台阶,不要走的太快。
4、要让客人走楼梯的内侧。主人走外侧。所谓内侧是绕着中心的一侧。
5、进乘电梯时主人要先进去,按按钮,再请客人进来。出电梯时要请客人先出去。
3.会议进行中礼仪
在会议进行当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这几方面:
(1)主持会议
1、介绍参会人员
介绍时,要注意顺序,使用敬辞。同时,应该礼貌地用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去指点。一般介绍介绍与会者的姓名、单位、职务,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
2、控制会议进程
3、避免跑题或议而不决
4、控制会议时间
(2)会议座次的安排
1、人员座次一般按等腰三角形分布,资格老者(或领导)做中间,其他人依次左右排开。
2、在入场前摆好桌贴,以便与会者对好入座,而不易造成误会。
4.会议结束和总结礼仪
(1)会谈要形成文字结果,哪怕没有文字结果,也要形成阶段性的决议,落实到纸面上,还应该有专人负责相关事物的跟进;
(2)赠送报告会的纪念品;
(3)参观。
(4)如果必要,合影留念。
5.会议结束礼仪
与会者话别,如无与会者名片此时可交换或者索要名片,以便建立今后联系所必须的正确及时的信息。交换或索要名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自己的名片准备好。不要把自己的名片和他人的名片或其他杂物混在一起,以免用时手忙脚乱或掏错名片。
(2)递交名片要用双手或右手,名片的正面要向着接受者。递交时要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
(3)递送名片时应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执名片两角,让文字正面朝向对方,接名片时要用双手,并认真看一遍上面的内容。
6.会议禁忌
主要为人员禁忌,要根据事先了解到的与会者个人信息,对与会者的饮食起居做出合理的安排,对有些与会者的详细资料,在事先不能获得的情况下,要在与会者到达后在征求与会者意见后做出迅速调整和安排。
二.与会者礼仪
1.会前接函与回函礼仪
收到邀请函要及时回复,告诉是否能够去参加。若不能参加,最好说明情况,以免引起误解。如有兴趣参加,应进一步通过函件了解会议的详细信息,以便有的放矢。
2.着装礼仪
着装,指服装的穿着。在各种正式场合,注重个人着装的人能体现仪表美,增加交际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其深入交往,同时,注意着装也是每个事业成功者的基本素养。着装体现仪表美,除了整齐、整洁、完好,还应同时兼顾文明大方、搭配得体、个性特征三个原则。
3.体态语言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感情流露和交流经常会借助于人体的各种器官和姿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体态语言”。它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生活中被广泛地运用,在社交活动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参加会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坐姿与站姿。女士的坐姿应该是双脚均着地,双腿合并左右膝盖靠拢空手坐着的时候,应该蜷曲双腿并把手放在膝盖上面。男士在坐着的时候,不可把双腿张得太开,因为那样看起来不好看而且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在双腿交叉坐着的时候,男士和女士都应该使翘起腿的那只脚贴近地面。必要时要和其他人有目光接触。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2)行走。走路时,应该直线行走,不可在行人中穿进穿出,应该慢速行走并且锻炼自己的耐心,显示出信心,不可四周舞动手臂。不可快跑冲进电梯,当与其他人一起行走的时候,应该确保自己走路不要占道。
(3)眼睛。眼睛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保持眼神交流,不可使自己的眼神游移不定,目光表达的信息要适时适体,不要长时间紧锁眉头,也不要长时间盯着一个人看。
(4)嘴巴。嘴巴可以表达生动多变的感情。嘴巴要做出合适的动作,多多微笑,不要随便紧闭双唇、嘴巴张开、噘起双唇、撇嘴、咂嘴等
(5)手势。手的姿势要得体而不可指指点点,如果有什么语言不能表达清楚的可以使用一些手势,但不可随便做自己不清楚意思的手势,因为不同的手势有不同的含义,有褒有贬,使用要慎重。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也不要在说话和听讲的时候玩笔,也不要拿个笔来回的按。
3.到会礼仪
早到等于守时。世界太多意外,搭车会迟,等电梯也会迟,所以时间一定要充分预备。记着,准时只是下限,早到5分钟才是守时。可以的话,先进洗手间整理衣裳、补妆抹汗。
4.会议就座礼仪
如果受到邀请参加一个排定座位的会议,最好等着将自己引导到座位上去。分清楚等候室和会客室,别把文件全拿出来才知道要换地方,闹笑话!若是走入大会议室,先坐在进门的位置,等负责人入内,才由他带你到适当的位置。如果有其他特殊规定,应该遵照。
5.发言和听其他与会者发言礼仪
(1)自我介绍礼仪
若在讲座、报告等正规隆重的场合向出席人员介绍自己时,应加一些适当的谦辞和敬语。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XXX,是XX大学的教师,今天向大家谈谈自己在工作研究上的一些心得,有不当的地方请给予指正”。
进行自我介绍,要简洁、清晰,充满自信,态度要自然、亲切、随和,语速要不快不慢,目光正视对方。
(2)会议发言人的礼仪
会议发言有正式发言和自由发言两种,前者一般是领导报告或主持人发言,后者一般是讨论发言。正式发言者,应衣冠整齐,走上主席台应步态自然,刚劲有力,体现一种成竹在胸、自信自强的风度与气质。发言时应口齿清晰,讲究逻辑,简明扼要。如果是书面发言,要时常抬头扫视一下会场,不能低头读稿,旁若无人。发言完毕,应对听众的倾听表示谢意。
自由发言则较随意,应要注意,发言应讲究顺序和秩序,不能争抢发言;发言应简短,观点应明确;与他人有分歧,应以理服人,态度平和,听从主持人的指挥,不能只顾自己。
(3)听取他人发言礼仪
善于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高雅的素养。因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表现了对说话者的尊重,人们也往往会把忠实的听众视作可以信赖的知己。聆听别人讲话,必须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同时还
要辅以其他的行为和态度,总结起来有以下聆听技巧:
1.注视说话者,保持目光接触,不要东张西望。
2.单独听对方讲话,身子稍稍前倾。
3.面部保持自然的微笑,表情随对方谈话内容有相应的变化,恰如其分地频频点头。
4.不要中途打断对方,让他把话说完。
5.适时而恰当地提出问题,配合对方的语气表述自己的意见。
6.不离开对方所讲的话题,但可通过巧妙的应答,把对方讲话的内容引向所需的方向和层次。
6.提问和作答礼仪
(1)向人提问礼仪
在社会生活中,向人问询是经常发生的事。这种看似平常的一句问话,实际上却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称呼语,如“先生”“女士”“教授”等等
其次,应学会使用请求语,如“请”、“麻烦您”、“劳驾”等等。
再次,对方答复自己的询问时,应神态专注,不能目视左右,心有旁骛。问询完毕应向对方表示感谢。语气应恳切,态度要真诚。
(2)作答礼仪
如何回答他人的询问,就体现了一个人的礼貌修养。
首先,应该本着互助的精神,热情回答他人的询问。
其次,回答问话应耐心、细致、周到、详尽。
再次,当被问到不了解的情况时,应向对方表示歉意,或者帮助找其他人解答,决不可敷衍应付或信口开河。
7.会议结束礼仪
在会议结束时,应该对于接待和给与的机会致谢,并交换名片,以表重视和尊重。
8.会议禁忌
(1)人员禁忌。不要在不清楚谈话人的身份或生活习惯的情况下,谈论或做一些自认为无碍而有伤他人的事情。
(2)地方禁忌。不要在不清楚谈地方习俗或环境状况的情况下,谈论或做一些自认为无碍而有伤他人的事情。
第二篇:参加学术报告会礼仪(国外篇)
参加学术报告会礼仪(国外篇)
一、国际学术会议常识
国际学术会议,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术交流为宗旨,在当今新科技革命的时代,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更新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若离开了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便随时有落后的淘汰的危险。国际学术会议的种类很多,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员通过发表论文、专题讨论和演讲,互相交流和磋商学术见解,推动有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
国际学术会议通常规定以英语作为会议语言,从名称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Meeting 这是会议的总称,其规模可大可小,与会人数可多可少,如“第三届亚太男性性机能障碍学术大会”(The 3 rd biennial Asia-Pacific Meeting on Impotence)
Conference 这是正式会议的名称,通常指专业性、学术性、专题性会议。如“亚洲学术会议”(Conference on Sexuality in Asia)
Symposium 指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议题和内容都比较窄,如“中国问题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a)
Congress 这是代表会议的总称,出席者是有代表性和群众性的。Convention 指大型集会,如专业学术团体的专业会议及年会等。Workshop 泛指研讨班、讲习班、实习班。Forum
指演讲、论坛、讨论会。
Seminar 主题研讨会或讲座,它通常组织有关专家对某个问题作专题或系列讲座。
学术会议举行期间,通常还包括全体大会、分组会议等正式会议内容和信息交流会,工作午餐会、展谈会、新闻发布会等非正式会议内容。这些不同的会议形式,对礼仪有不同的要求。
二、会议接待礼仪
国际学术会议等大规模会议的开幕典礼和闭幕典礼,往往具有十分重大的国际意义。虽然依国情而会有所差异,但大体上,主办国的政府官员、王室贵族、主办地的首长、市长等知名人士都会以来宾身份到场,而会议主办机构的会长、名誉会长、前任会长、下任会长及其他要员等也都会到场,这时候会场应设主席台。主席台的座位排列应是,主要贵宾坐在居中位置,以下人员按照地位或职务高低顺序左右交叉依次排列。主席台一般应摆放用英文书写的名签,到会要人按名签标是就位。但是,按照国际惯例,在平时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无论是全体会议还是小组会议,主席台上通常只有会议主持人及报告人和评论人就座。
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没有严格的会议纪律,又由于会议期间往往有很多个分会场场同时举行报告和讨论。与会者有自由选择会场的权利。但与会者只要进入会场,就应在听报告时,对报告人和会议主持人表示尊重。过分的交头接耳、打瞌睡、看其他东西、甚至大声喧哗,都是不礼貌的。报告完了,应报以热烈掌声,这实际上对报告人的一种回报。
参加小型国际学术会议或双边学术会议,由于与会者人数通常不多,切于会者之间多数都是互相认识或留有印象,所以与会者应按时到会场,不要有漫不经心的样子,经常在会场进进出出,是失礼的。
国际会议场在会议休息期间,在会场外的休息厅内设有一排桌子,摆放茶具和饮料、点心等食品,供与会者自由取用,同时有接待人员在场服务。这是,与会者可大大方方地选用。一手托着茶盘,一手拿着点心,大家站着,边吃边聊,在这种场合是很正常。
有时候,根据会议的需要而举行圆桌会议。相传在五世纪的时候,英国国王阿瑟和他带领的骑士在举行会议时,不分上下席位,围着圆桌就座,这样就形成了圆桌会议的称呼。由于圆桌会议不分上下尊卑,可以避免席次的争议,所以含有与会者一律平等和协议的意思。现在圆桌一也是一种常见的国际会议
三、主持人礼节
国际会议的大会主持人一般称为主席,小组主持人通常称主持人。主持人的职务非常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持人通常都是知名度高的权威人士,因此不必再自我介绍。但有时为了对演讲者表示欢迎,也应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如说:“我是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某某教授,今天下午的会议由我来主持”,或“请允许我作自我介绍,我是中国清华大学的某某教授,能主持下午的会议我高到很荣幸”。若有数位主席,按社交惯例,主席代表一定要向听众介绍以下列名在程序单上的其他主席,介绍时可说:“我是中国清华大学的某某教授,请允许我介绍和我一起主持下午会议的其他主持人,在我左边的这位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某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的某教授一起主持会议,这是极大的荣幸”。若主席不变,就不必再自我介绍。如果变更,则原主席一定要介绍代理主席。
会议一开始时,主持人由责任致欢迎辞,宣布会议的目的,注意事项,介绍演讲者,要求开始演讲发言等。
在学术会议上,主持人要致请演讲者开始演讲。如演讲者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不必对演讲者作特别的介绍,这时主持人可热情地说“某某教授对我们来说是很知名的了,因此没有必要队他再作介绍了,现在请某某教授!”反之,主持人对知名度不高的报告人则有必要加以介绍,但介绍必须简明。如说:“今天早上第一个宣读论文的事某某博士,他是美国某医学院的临床医生,她的论文题目是《……》”,请欢迎!”在重要的演讲开始时,主持人通常会做出提请大家注意听的表示。因为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的都是由学识的专家学者,因此以“我相信这个发言将会引起大家的重视”的委婉说法较为符合礼仪。
在报告人发言时,主持人不应以脸色或手势对报告人的某方面内容表示倾向性,虽然主持人作为与会者之一,有权利表示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倾向,但当他以主持人身份坐在主席台上时,则应是公正的形象。
在主持会议时,主持人最担心的就是发言者是否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结束演讲。通常在国际学术会议开始发言前,主持人都会宣布每个报告人所允许的演讲时间,并提醒演讲者严守时间规定。在报告人发言到了一定时间,主持人有权利打信号来暗示和提醒报告人。若演讲超过了规定时间,主持人为了尊重报告人,也为了尊重听众,既不能强制地拉演讲人尽快结束。如有礼貌地告诉报告人,“您能够讲快点吗?”“请您作简要小结,好吗?”
在演讲者结束报告后,主持人应立刻向他表示感谢,通常还要继续举行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讨论和意见交换。在这种场合下,主持人的责任是推动学术讨论,协调意见交流人之间的关系,掌握会议的进程,并对发言者的观点给予中肯和礼貌的评价。主持人在演讲者结束报告时,可说:“现在开始对X先生论文的讨论,游哪位先生愿意向X先生提问?”或说:“现在我邀请听众对X先生的论文进行提问和发表评论”。
在讨论时间里,不论是演讲者还是听众要发表意见,按规定都需要举手来征求主持人的同意,在这种场合下,主持人具有很大的支配会议的权力,但也尤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的礼貌。例如,如果主持人以食指指向发言者是很失礼的。一般用口头准许发言即可;如已知要求发言者的姓名,主持人应称其姓名,并冠以学术头衔或称先生。若主持人一定要用手作为表示准许哪位提问的方式,则应在使用手势时把手掌全部打开。
在听众一个接一个提出问题,并有演讲人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回答和相互交流之后,由于国际学术会议的提问时间是有限的,主持人应掌握恰当的时间进行这种学术讨论,并把提问者所提问题限制在论题内,以便演讲人能在自己的报告范围内进行回答,也使预定的其他演讲人能按议程都有报告和接受提问的时间,否则排在后面报告的演讲人因时间原因而未能按议程发言将是很失礼的。
但是,偶尔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也会在演讲人结束报告刚开始讨论的时候,没人主动提问的暂时冷场情形;也有可能是听众对刚结束的演讲不感兴趣。在这个时候,主持人一定要设法诱导提问和发言,如果没有产生效果,对演讲者同样是很不礼貌,若确实没人提问,主持人也不必勉强听众,可用客气的表达方式说:“我认为刚才谋先生的演讲室十分完美清楚的,所以在座没有提出其他疑问”。
仔听众提问和演讲人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主持人应使无噢有的发言者都能自由表达意见,当发言者的意见与自己的观点不同时,主持人应保持冷静,绝不能利用自己的主持人权力压制不同意见,或随意打断他人发言。在会场上出现对某个问题的严重分歧和争论时,主持人有责任出面干预,保护被粗暴对待的人;为了维持还会场,对提问发言离题时,可适当做出暗示,有礼貌地纠正。
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持人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对演讲者的报告除表示感谢外,还有责任给予一定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很有学术价值的报告,应用恭敬、诚恳的语气进行赞美,并期待他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发表演讲;对于一般性演讲,采用社交语言肯定和致谢即可。总之,作为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持人,应尽量给人以彬彬有礼和诚恳的印象。
四、发言者的礼节
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者所发表的演讲种类很多,按演讲的方式来分类,有以下几种: 照读原稿的演讲:就是发言者很正式地一字不漏地按照提交学术会议的论文文本进行宣读,以便把论文的内容正确地传达给听众。
完全背诵的演讲:发言者事先把演讲稿全部背熟,然后很自在地叙述。这种演讲适用于稿子短的演讲和致辞。
即席演讲:演讲者没有事先接到通知,也没有准备发言稿,临场即席就某问题发表观点和评论。拟定提纲的即兴演讲:即发言者根据提交会议的论文或报告,事先拟好发言提纲,在正式发言时不按原文宣读,而是由重点地介绍和论述,要依听众的反应,随机应变,这是最好的演讲方式。
不同的演讲方式各有优缺点。例如,照读原稿的演讲方式的缺点是修辞叫文言,没有口头语化,声调没有变化,缺少辅助的手势、表情,不易吸引听众;但其优点是作者的观点借助原稿可以正确地得到表达,同时能较好地把握演讲时间,演讲不会忘词,不会停顿,不会离题等。
发言根据场合的不同分为正式发言和非正式发言两大类。凡被国际学术会议接纳并列入会议议程的发言属于正式发言;未列入会议议程,在小组会上或专题组上自由表达的发言是非正式发言,非正式发言的语言比较随和,礼节要求也不那么严格。
国际学术会议上,演讲者在开始正式发言前,一般都有寒暄式的开场白,开场白的讲法和内容依各种不同情况而有不同。
欧美社会的人士认为,演讲人在开始发言前说一些诸如“我的水平有限,口才不好”或其他过分自谦的话,是一种卑怯、没有诚意的态度,因此绝不能使用这种话作为开场白。但另一方面,一个人处处自以为了不起,举止傲慢,目中无人,这也是国际会议上被严格避讳的。通常的开场白应是被允许发言或对主持人的热情介绍表示谢意即可。
如果预定的发言人因故未能出席亲自发表演讲,这时会议组织者可能会请他人代为宣读论文,这时代读或代替的发言者在开始时必须说明原因,以示对原定发言人的尊重,如说:“我将宣读中国清华大学某某教授的论文,很遗憾他现在不能亲临会场,他的论文题目是《…..》”。在代宣读论文后,代读人应有礼貌地向听众表示,“由于我不是论文的坐化则,请原谅我不能在这里回答诸位有关论文的提问”。代发言者也可以在开场白首先说:“由于清华大学某某教授不能与会,但他希望我能在次代为宣读他的论文,因为我的研究领域和他是一样的,我不敢肯定自己能回答好大家就次篇论文而提出的问题,但我将尽力而为,谢谢”。
在国际学术交流的讲坛上,每个演讲人无不希望自己的发言能引起重视和受到欢迎,适当的礼节会增加与会者的好感和兴趣。
首先,演讲者在走上国际学术讲坛时的礼仪必须与整个会场相适应,态度要从容和安详,并在开始发言先向主席台和听众点头致意或鞠躬一下,一表示对他们能听自己发言的感谢。在发言时,以用英语“ladies and gentlmen”(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作为开场白敬语为宜,这是国际中常见的礼貌用语。接着的客套话可“我应邀在今天的大会上发言,感到非常荣幸。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中国科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我相信这项成果将能引起国际的重视”。
其次,演讲者对自己的发言要有信心,为此,发言有鲜明的观点,并能比较简洁地表达出来是最重要的。鲜明的观点除了取决于演讲人对论题的把握外,表达方式也是重要的因素,应使眼睛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如果讲的东西东一点,西一点,听的人就会不得要领。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往往会有很多人在发言中触及到相同的论题,如果后发言者重复前面发言者已讲过的某些内容或者论题,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故应避免发言的重复。在国际会议上有发言机会是很值得珍惜的,但会议讲坛决不是个人出风头表现自己的地方。因此,发言者对自己发言的内容应有所侧重,该简则简,该发挥则发挥,主要的论点,论据,发言时的逻辑顺序都应了然于胸,让听众清楚发言者的倾向是什么,哪些内容是具有独创性和开创性的。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如果没有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或对某个问题的表达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显然是不得体的。
发言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借助幻灯机和投影机放映图表忽然文字的情况十分普遍。发言者在操作显示前应有礼貌地请求听众允许自己放映幻灯片,然后把灯关息;未达招呼即关灯是失礼的。发言者在放映的时候应伴以解释和说明。如幻灯片或投影的效果不很好,或幻灯的字太小,资料太多,画面不鲜明,使听众在观看时产生困难,此时应向会场听众表示歉意。发言者在演讲将要结束时,通常都应做个结论或归纳。讲完以后,向与会者和主持人说声“谢谢”是通常最简单而又最常用的结束礼貌用语。在以英语为国际会议语言的场合下,以“the end”(结束)和“this is all I have to say ”(我已讲完)作为节航速演讲的用语是不好的,常用的礼貌的英语表达法有:
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kind)attention(非常感谢你们听我的演讲)。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endurance(非常感谢你们的耐心)。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patience(非常感谢你们的耐心)。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dulgence(非常感谢你们的宽容)。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endurance(patience)in listening to rather a long taik(非常感谢你们如此耐心地听我这个演讲)。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is opportunity(非常感谢给我发言的机会)。仔发言者结束演讲和开始进入回答听众提问阶段时,发言者通常都说:“现在我愿意回答各位的提问”;但也可以用比较婉转、谦恭,又不带催促意味的说法,如“请不用客气,提出你们的意见”等。在回答提问时,应就事论事地进行回答,不要借回答提问的机会扯到其他问题上去;回答问题后,如能向提问者询问是否把问题解决了,可以显示发言人的诚恳;有的问题,发言人可能会感到不便回答,可以婉转地说:“我回答不了您的问题”;如果某个问题现在无法回答,但以后会有答案的,可说:“我现在还没有进展到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单窝希望不久能给您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当提问者的意见与发言者的观点明显对立时,发言者需要保持冷静和情绪的稳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是无礼和粗鲁的;这种场合下,发言者宜采取追求真理、发展学术的真诚态度,与持有不同意见的学者进行交流与讨论,即使对方的观点明显地是错误的,也应对对方的提问抱欢迎的态度,以礼相待,与人为善。
发言者在最后结束回答听众提问的时候,应再次向主持人和听众表示感谢。
五、会议旅游
会议旅游是国际会议的接待者在会议召开期间或会议结束后,组织各国与会者参加各种观光游览活动。
说以旅游始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到70年代中期,这些地区的国际会议一直占世界国际会议总数的85﹪以上。后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并在亚洲涌现出一些著名的国际会议城市,如马尼拉、香港等。会议旅游的特点是:参加活动者的社会层次较高,专家学者多,他们把旅游与专业考察、这回调查及学术会议结合起来,通过旅游活动,进一步增强与会者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学术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尽管旅游期间的礼节要并不十分严格,人们的行为举止比较放松,但因为这是具有国际交流性质的活动,礼仪仍是必须注意的。
首先,国际会议的组织接待者要把旅游的目的地、交通、时间和费用事先通告与会者。一般来说,每次国际会议都有多项旅游活动,有的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每一个与会者都有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和参加哪项的权利,他们的学者和决定应当受到尊重。
其次,陪同人员在旅游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陪同人员是旅游的组织者,应对整个旅游活动的计划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如核对参加者的人数,安排好他们的交通和食宿等。为了使客人满意,陪同人员还要了解来自不同国家人员的风俗、爱好、职业与身份,根据不同的情况与特点作好接待和组织工作。陪同人员也是旅游的导游员,应熟悉沿途的景点和人文,根据游览接待计划与参加者的需要和兴趣,介绍参观旅游点。旅游参观访问中,陪同人员好不能中途离去或不辞而别。在向宾客介绍情况时,不要只对少数几个人讲而冷落其他人,而应以眼神等表示面向全体。对于他人的提问,应区别对象酌情回答。回答时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烦琐,多余没有把握的问题或请求,则不要轻易表态,也不能犯客人所属国家和民族的忌讳。但总得来说,应尽量满足来宾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不要使其失望。整个会议旅游期间,应保持轻松、融洽、无拘无束二符合礼仪的气氛。
再次,旅游参观活动的参加者,作为参加国际会议的成员,应有符合身份的礼仪举止。旅游时的服装可着便装,相互间交谈的话题可以比会议上更广泛,用语更风趣,但应虚心谨慎,不要自以为是,傲气十足。外国人在东道国,应尊重当地的礼俗,和当地人民友好交往和相处。如在旅游途中出现以外情况,应处变不惊,神态自若,礼仪如常,机敏应变;否则些许疏忽,都会有损本人、本国的声誉和形象。
第三篇:参加工程设计大师学术报告会有感
值我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工作会议结束之际,省厅设计处把握机遇邀请前来参加终评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先生给全省设计单位的建筑师代表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500人报告厅爆满,气氛热烈.大师介绍了他的团队近年来完成的工程案例和正在进行的设计创作方案.对于我省建筑设计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够得上是一顿过瘾的美餐.我参加了
这场报告会,在欣赏同行的创作成果同时也颇有感慨,归纳为四点:
1、我国建筑设计战线设计师渴望汲取先进的创作思想理念和设计手法,我们有媒体传播渠道,但更需要缺失的这种直接交流。作为政府管理部门省厅设计处开了一个务实的好头。
2、报告是高效率高质量的。
报告人为此所作的准备充分,围绕设计需要理性思考用2个小时分8个议题讨论,同时介绍了14个工程案例。纯学术讨论风格值的学习弘扬。
3、报告呼吁理设计、点击浮躁。
中国建筑创作的提升需要面对学术领域尤其是理论层面的薄弱。这也有待推出化解市场抢占背景下建筑创作的急功近利浮躁和高水平设计贬值状况的市场机制。中国建筑市场几乎整个处于应附现行招投标管理模式的潜规则袭击运作中,包括金钱导航、权势干预、甲方谋划(甚至是多头运作)、代理暗箱等各类因子争相操控市场。建筑市场的背后运作秩序从根本上阻碍着建筑设计创作的良性发展。
4、对资源的忽视发掘是落后的封闭意识作祟。
设计单位非常需要横向交流,然而却从来没有。似乎市场机制下只有竞争。中国建筑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待先进理论和方法的传播学习,而不只靠工具式的产值创收磨练。创作人员中蕴藏有大量的知识财富有待发掘交流。假若有个创作沙龙,无论它是何种形式:有形的或网络虚拟的,又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措施辅佐,我想它的价值和意义将会很大。
5、建筑设计创作是理念的表现,属于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乃至生产力的直接反映;同时建筑设计创作又是一种精神生产。我们不应只注重物质社会建设而忽视精神生产力的建设。面对全国球化大潮和中国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诸如国人历经的国家大剧院、鸟巢、上海环球贸易中心、直至央视大楼设计引发的甚至掺杂低俗观念的讨论此起彼伏。从某种侧面反映着舆论层面的素质状态。我们的社会应为弘扬学术提升国民素质创造环境、开拓进取。使建筑设计作品更符合时代需求、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
第四篇:学术报告会
经济管理学院举办“财务”专题学术报告会
3月17日上午10点,经济管理学院在3教403举办了 “财务”专题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秉谱教授主讲,11级财务管理专业100多名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陈秉谱教授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马太效应”的概念、特点,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了“马太效应”的普遍性,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马太效应”即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这种现象在经济上反应为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收入分配不公。陈秉谱教授由“马太效应”为同学们归纳总结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或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他希望同学们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并鼓励大家做任何事必须要目标明确、优化突出。最后,陈秉谱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解答,通过此次报告会,一方面拓展了同学们的经济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认识到在当今科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优胜劣汰”才是这个社会的唯一生存法则,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五篇:学术报告会
彬县2013“学术金秋”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报告会会议报道
2013年9月14日,彬县2013“学术金秋”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报告会在彬县县医院召开。本次大会由彬县科协主办,彬县卫生局协办,彬县县医院承办,邀请了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知名专家姚晓伟教授和官功昌教授授课。
应邀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有彬县科协杨存礼主席、彬县卫生局高明炯副局长、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姚晓伟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官功昌教授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各医院院长和各单位内科医生。参会人员共达300多人。
14日下午二时,学术报告会举行正式会议,科协杨存礼主席代表承办方向与会专家致欢迎词,宣布本届报告会的主题是“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然后重点介绍了本次大会的议程安排。彬县卫生局高明炯副局长做了重要指示。要求全县医务工作者要以本次学术交流为契机,掀起我县学术热潮。
姚晓伟教授主讲了“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主要讲解了心力衰竭发展四个阶段的临床表现及规范化治疗。官功昌教授主讲了“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讲解了房颤抗凝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流程、心脏启搏器及除颤仪在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新进展。
报告会后2位教授与我县医务工作者进行了互动,为复杂的心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最优治疗方案。2位专家的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扎实的临床研究获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