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经营管理模式下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可行性调研
新经营管理模式下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可行性调研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开展,我区联社规模快速增长,各项业务快速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变革也越发紧迫。按省联社泸州办事处和龙马潭联合相关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信用社会计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工作。根据调研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实施主办会计委派制工作的看法。
一、信用社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1、从近几年的会计实践看,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重财务管理轻会计管理、重成本核算轻质量管理、重经营效益轻会计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会计的管理职能、监督职能弱化。
2、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会计管理、监督工作一般由会计主管承担,受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影响,会计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及方式已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3、由于激励机制缺位,会计人员学习会计新业务、新知识的自觉性不够,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已不适应业务发展及管理的需要。
二、推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会计委派制已逐渐被中央纪委和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各金融机构近年来也开始偿试这一制度。实践表明,会计委派制对于提高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质量,保障财务、信贷信息的真实性,控制不合理的财务开支和违规信贷,防范财务和信贷风险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以为,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大背景下,农村信用
社应抓紧导入会计委派制,以强化内控基础,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1、会计委派制为农村信用社提供有效的现场会计监督。
委派主办会计负责信用社核算工作,掌握信用社业务运作的第一手资料,对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信息有着充分的了解。委派主办会计的人事和经济利益独立于经营管理者的控制之外,可以毫无顾虑、客观公正地提供包含经营管理者行为的真实信息。在例行审核经济业务的入账处理时,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费用、不合规定的凭证和单据等,可对经营管理者的舞弊行为当即予以制止,使经营管理者的舞弊行为无法掩饰在财务状况之中。
2、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实行会计委派制,主办会计可脱离所在信用社的依附关系,有利于委派主办会计大胆行使《会计法》以及联社赋予的职责和权限,保障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防止因坚持原则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并防止信用社任用不称职或渎职的主办会计,从而有助于解决以往主办会计所处的两难境地的问题--主办会计既是经营管理者的下属,又要通过披露真实信息对其行为进行约束。会计委派制将主办会计的工作业绩与其奖惩和工资、福利待遇直接挂钩,并由联社对委派的主办会计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督促主办会计依据财务会计制度,对各项会计事项进行独立、客观和认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排除人为干扰,反映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3、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促进会计队伍的建设,提升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水平。
实行会计委派制,由联社建立健全对主办会计和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统一制定委派主办会计任用的标准,通过培训考试、严格考核进行择优任用,持证上岗,定期轮岗,对不称职人员经考试、考核达不到标准的,取消其委派资格,促使会计人员树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观念。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主办会计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准、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素质,以最佳业务水平为信用社提供会计服务。
三、对推行委派会计制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委派形式多样化。针对目前基层信用社营业网点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建议在业务量较大或人员较充足的信用社全面推行主办会计委派制;在人员较少或业务量较小的信用社实行片区主办会计委派制;
(二)强化培训力度,提高委派会计队伍素质。委派会计履职能力的高下,与委派会计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技能息息相关。随着信用社业务的不断发展,新业务种类的增多,需要主办会计及时了解和熟悉新业务知识和会计监督知识。因此,首先要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筑牢防范道德风险防线。其次要加强其业务技能培训,掌握科学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才能先建立一支好的会计员队伍,才会储备充足的后备人才,才会产生好的主办会计,造就一支好的主办会计队伍,才能完善委派主
办会计的淘汰机制,体现能上能下,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对现职委派会计形成竞争压力。
(三)应统一委派主办会计的“身份”问题。为了使主办会计实实在在的发挥其职能作用,建议上收主办会计人事管理权,由联社统一委派、统一管理、统一薪酬,并进行交流和考核。这样不仅解决了各营业网点主办会计待遇不一致问题,也解决了受委派信用社存贷款业务指标与主办会计挂钩的问题,减轻了基层信用社增加人员的负担,强化了对基层信用社的监督管理,达到有效遏制各种违法违纪的行为。
(四)修改相关制度,减轻主办会计负荷。随着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的主办会计应履行的日常工作职责己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建议对其修改和删减,使主办会计从繁琐的日常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行使其监督管理职权。
(五)处理好会计业务与信贷业务的关系。委派主办会计主要是监督信贷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及手续是否合规,是否超权限发放,并参与审贷委员会行使表决权,而不是监督管理整个贷款业务发放过程。因此,主办会计不仅要从临柜业务中解脱出来,还要从信贷员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才能更好的行使其职权。
(六)加强后续管理,确保委派效果。一是加强监督,不定期组织异地短期换岗,以制度和管理办法约束和监督其有效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对委派主办会计的离任审计,实行责任追究制;三是定期对主办会计履职情况、网点经办业务的合规、合法性进行检查,并将检查
情况与主办会计的工资挂钩,考核兑现;四是要建立明晰激励机制,重用对工作认真负责,成效显著的委派主办会计,从制度上吸引更多的会计人员从事主办会计工作,让大家以当主办会计为荣,实现委派主办会计责、权、利的统一。
第二篇: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王真
+
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应处理好的几 个 关 系
会计委派制度是从20世纪年代初开始,我国一些地方针对会计监督严重弱化,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采取的一项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会计委派制度作为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的制度,对我国会计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有些学者认为是会计监督不力。并提出了“会计委派制”的对策,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运转效果,因此,改革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已成为当今企业深化改革的矛盾与焦点之一。提出了数种改革模式,如: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稽察特派员制等。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该制度完全改变了原有企业内部的会计组织机构,可从称之为一次大刀阔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
会计委派制是1998年1月22日闭幕的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大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会计委派制是指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由企业的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会计委派制是和会计任命制相对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主要 1
会计人员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涉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也就是说,主要会计人员的任用不是由经营者任命而是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涉。会计人员委派制是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这是解决目前会计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有效举措。在实践中取得明显的效果。会计委派制是一种新生事物,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对之不能一味地叫好,也不能完全否定,为了使会计委派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重视和研究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有关问题,特别是要注意研究和处理好实行会计委派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贯彻《会计法》等法规,改革财政管理制度的关系问题。
一、正确处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问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建立“主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要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严格内部责任制度,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在国有产权制度功能没有得到解决之前,规范企业行为就有必要对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是会计工作深层次的改革,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监督机制,规范会计秩序的有益尝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政府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应逐步过渡到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行间接管理。
二、正确处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与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审机制的关系问
题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实质上就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它是单位为了确保以有序和有效的方式实现管理目标,保护资金安全,防范、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和完整,及时编制和公布可信的会计信息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控制程序。对单位的会计控制体现在外部和内部。外部控制是来自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它要维护的是社会公众、债权人、行业或国家的利益。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确和规范单位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对提高管理效益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都有明显的作用。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单位内部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自我监督约束的一种自律性行为。因此,在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中,要结合建立和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监督约束机制,处理好会计委派制度与强化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关系。在目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职能还得不到有效发挥,内部会计监督还流于形式,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执行还不到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单位经营管理水平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情况下,必须在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但是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委派制度的实行不能使会计凌驾于单位之上,偏离自己的位置;二是要注意内部会计监督与国家行政监、社会审计监督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模糊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国家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的职能界限,造成监督的混乱。特别是在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更要注意会计委派制度与企业会计监督的关系问题。除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以外,还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国家行政监督和
社会审计监督的力度,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会计报表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内容提出规范性的要求;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建立重大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三、正确处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与贯彻《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关系问
题
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不仅仅对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会计实务的法制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对强化会计监督,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取消了原《会计法》有关会计人员“双重身份”的规定,使会计人员完全单位化,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国家监督权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形成了单位负责人向国家负责或向所有者负责、会计人员向单位负责人负责的责任体系。这一变化便于单位负责人成为单位会计执法的第一责任人。只要单位出现违法会计行为,不论是何人所为,即使是会计人员的问题,也要首先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这样由原来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共同监督变成了单位负责人自觉的守法。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目的也是通过稳定会计人员的地位,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受干扰地正确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经济政策,提供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因此,在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中,要结合贯彻《会计法》和新的会计制度,注意处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与贯彻《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关系,在《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
调整和完善会计委派制度的有关内容和方式,研究实行会计制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成为推行贯彻落实《会计法》和新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正确处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与改革财政管理制度的关系问题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财政的基础是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会计管理对维护国家经济秩序,规范社会经济生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在旧的管理方式逐步被舍弃而新的管理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过渡时期,特别是在当前会计监督乏力,会计信息失真状况比较严重,预算外资金管理失控的情况下,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与实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衔接起来,不但能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预算外资金管理松驰等问题,而且还能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中,要结合实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处理好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与改革财政管理制度的关系,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在各级财政部门设立会计集中核算的机构,对行政机关和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进行统一会计管理,在不改变单位资金所有权、财务自主权、支出审批权的前提下,对会计核算、资金结算、银行账户、财务收支等实行集中管理;并将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行政关系等转到财政部门建立的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使其与原单位脱离经济关系,变原单位管理为统一集中管理,为进一步改革财政体制,构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框架,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可以促进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管理工作中真正发挥监督的职能,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护国家资产不受侵犯。结合当前形势,反腐败是进一段时期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而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会计监督机制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