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传统的信仰在左和现代的世俗在右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传统的信仰在左和现代的世俗在右
伊朗,在政治地缘上如此熟悉的一个国家,却在世俗制度上如此神秘的一个国度。它所有的现代式危机都要时刻受到宗教信仰和现有制度体系的影响,所以当现代家庭危机被这种传统习俗的裹挟所迸发的矛盾冲突就更被赋予上了一种在“分离”中寻找出口和空间的试探和表达。影片之所以让人感到震撼和感触颇深也源自这样的一体系之内开出的奇葩!《一次别离》将所呈现的主题是一种分离所导致的连锁式反应,将伊朗的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通过一对夫妻的分离交织在一起,对伊朗现存的社会状体的一次反省并且对外界的一次倾诉。纳德和西敏是伊朗有钱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受过高质量的教育,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事业,而开场的长镜头就凸显出了中产阶级内部的价值观的分裂,西敏式伊朗具有开拓性中产阶级的代表,渴望外面的生活和自由,想摆脱现存的出境。而纳德碍于父亲的年老体衰和传统的思维想法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唯一能把他们联系起来的共有“财富”却是女儿特敏,这样的一个有着现代和传统因素的冲突所孕育出的结合体。而这一样的分离有是后来导致护工意外流产而赖上纳德的官司的导火索。同时又在展现出底层民众与中产阶级的冲突,并且将法律条款在宗教的束缚下显得有点无可奈何和力不从心,也许只有在穆斯林这样极度虔诚的世界,信仰虔诚的力量要远远大过法律条文的强制力吧。影片《一次别离》所展现的故事自然而又质朴,却用一种耐看的方式展示一种在常人看似普通的家庭危机所牵连的一系列事件。这也是中东电影之所以通过普通人、普通事件反映大问题和本土人生命情感的典型代表。类似《天堂的孩子》那样简单、质朴、纯真,但却时刻透露之来自类似伊斯兰地毯错综发杂的《古兰经》式的纠结和挣扎。这样的国度发生的一切都是传统信仰和现代世俗的一次侧面交锋,宗教信仰的时刻束缚是一切现代式思维不能完全攫取的一大症结,无论这种症结是来护工是否应该为老父亲更换裤子的人之常情的帮助,还是来自因为怕诅咒而不敢宣誓诬陷纳德的潜移默化的约束力。所以这样的束缚在道德伦理上都是一种双刃剑,能发挥着法律和人心所不能扮演的角色,但同时有碍于种种羁绊而不能将其看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片中女儿特敏可以说是伊朗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的结合体,有着真挚的情感和保守的内敛性格,面对父母的别离,它所要发挥的就是需求一种这种办法去在“分裂”中寻找“和谐”。而影片最后的开放式结局更是让人对于这样的一个家庭和女儿的选择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定位,正如伊朗一样,人们都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参透这样一个既“神秘”又“熟悉”的国家,去理解他们的传统的坚守,和对现代化的渴望。
写在后面的话:一个小成本30万的制作所展现的现代题材让人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态度,人家没有调戏经典的胡搞,没有突遭小清新的矫情和做作,更不会展现屎尿屁的癫痫作品,我不是对国产电音存有偏见,只是耐看的不能播,能演的不能看。什么资金、什么审查制度严苛,什么技术能力赶不上老美,但看完《一次别离》之后是不是都可以闭嘴,拍点看得进去的作品了?
Ps:《一次别离》入围奥斯卡最佳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剧本。
本片对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