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期承德平泉实习团队 来到蒙中第一周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

时间:2019-05-12 12:2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7期承德平泉实习团队 来到蒙中第一周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7期承德平泉实习团队 来到蒙中第一周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

第一篇:17期承德平泉实习团队 来到蒙中第一周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

教学心得

来到平泉蒙中的第一天,指导老师给了我第一课的课件和导学案。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有点茫然,感觉无从下手。看着这么多东西不知道先干点什么。此时的我对于有关教学工作的一切可以说是零。

到蒙中的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去听了指导老师的课,感悟颇深。感觉老师知识特别丰富,无论讲到哪一个知识点,都能讲出一个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来解释,而且语言风趣幽默,每句话都一阵见血,学生们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第一节课下课后,主任找到我说她有事,让我下一节去给十六班上课,虽然没准备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这一节课我学会了不紧张,我学会了语速放慢,我学会了重点要反复强调,我学会了难点要一遍遍的解释,我学会了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的时间。

来到蒙中的第三天指导老师让我自己制作一个课件,自己设计一堂课。在这一天我学会了如何去制一个完美的课件,如何设计板书,如何导入,如何总结,如何搜集好的练习题。

来到蒙中的第四天,这一天我依然在查各种资料准备我的第一堂课。来到蒙中的第五天,放假一天,我依然在准备中。

来到蒙中的第六天,上午听了两节课,下午准备一下午,晚上上了3节课,我学会了如何更自然的把知识讲给学生,如何用有趣的故事来给同学们讲重难点。

来到蒙中的第七天,第一节课上了一节课,第三节课校长主任听课。在这两节课中,我学会了如何写板书,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给学生讲材料题,如何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讲给学生听。

我依然在蒙中继续学习,继续成长……

第十七期承德平泉顶岗实习近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

2013年9月12日

第二篇:17期承德平泉实习团队运动会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

运动会

这次运动会虽然已经结束,但赛场上的画面依旧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就像刚才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在运动会上,我看到了孩子们之间的关爱。友善,团结,协作。每个人都尽自己的所能,这让我感到很是欣慰。

在百米赛跑时,同学们写稿、报稿都那么井井有条、涌跃积极。在运动员进入赛场时,同学们都站了起来,志愿的去为运动员服务,当运动员在跑道上挥汗如雨时,同学们更是为他们加油助威。那欧斯底里的声音听着让人憾,孩子们不过相识一个月,就可以这样团结为一体。再当运动员下场时,同学们在一旁等待为他们接风,手中抱着他们的衣服,拿着水,递这巧克力,真是令人欣慰的一幕。孩子们的种种表现,我都看在了心里,作为她们的老师,我们以他们为荣,为拥有他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在女生二百米、四百米、八百米,甚至一千五百米中,学生们都取得了第一名。我想骄傲的说:“他们是我的学生。他们高兴吗?仅仅用微笑表达了一下,同学们更是为他们服务周全。孩子们的友谊更深了。在二百米时,那个孩子在二百米落第二个人二十米远,这是什么,是实力。我的学生,我的骄傲,四百米时,落了后面四十米以外,我很骄傲,八百米时,他以超过其她女生一百米的实力赢得了第一,我十分骄傲;一千五百米时,他把一个女生整整落了一圈。凭着他们的耐力不放弃取得了第一,我为你们而骄傲。

同学们因为运动员们创造的惊喜太多而已不在惊讶,但她们没有松懈,而是尽自己的力量为班级一次又一次的争光。在运动会员的身上我想到这样一句话:流血流汗不流泪,他们为运动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们应该以这样的孩子为荣,他们付出的努力,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光彩艳丽的一面,他们的苦和累,没有地方倾诉,他们的成功却有我们的功劳。与我们一同分享。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通过这次运动会,同学们收获的不止是奖励,更多的是同学们之间的认识,了解。还有朋友之间更多的友谊,而我们学到的是孩子们身上那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乐观向上,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我想学校为有这样的班级而自豪,学生而骄傲,相信孩子们能更多地为班级争光。为校园添彩。可能更是激励我们身为师长的人。好好工作。努力为学生树立榜样。

第十七期承德平泉顶岗实习近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

2013年10月15日

第三篇:17期承德平泉实习团队 忆中秋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

忆中秋

又是中秋,天上明月渐圆,家却远,思乡的种子渐渐萌芽,如雨后春苗般生长。小时候,中秋的印迹全在镶满五彩丝的月饼里,无暇顾及天上的月亮。欢娱嬉戏,玩耍双亲膝前。长大了,中秋的滋味被牵挂和思念填满,月色千里,天涯此时。淡淡愁思系两端,因缺思圆。很早,很早就准备着中秋的行程,中秋近了,行程却远了。失望如落英,纷纷洒洒,却又于事无补。这个中秋…

这个中秋我依然远在学校,依然远在他乡。依然思念我远方的亲人,思念我亲爱的朋友们。还记得上高一时,爸爸突然来到学校只为给我送几个月饼。爸妈对我的教育一贯是培养我独立的精神。所以从我住宿以来爸妈几乎就没去学校看过我,也不会和别的父母一样总是给孩子送这送那的。所以高一时爸爸突然给我送…那时候还不是特别懂爸妈的良苦用心。自己在外面的时候总是会想家里的中秋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不过今年的这个中秋和每年的还不一样。因为这个中秋是在河北省蒙古族高级中学过的,因为这个中秋有岗友们的陪伴,因为这个中秋有学校领导的陪伴。因为这个中秋有学校发的爱心月饼,有学校准备的温暖大餐,有领导如对孩子们一般的关爱,因为句句关心,句句问候,即使远在他乡,即使身边没有爸妈,心里也真的很温暖。

这个中秋的晚上星星格外的多,月亮格外的圆,犹如我的心情格外的明朗。晚饭后我们走在回学校的小路上,哼着小曲,胡乱说着几首不成文的小诗,互相嬉戏着,打闹着,似乎我们又回到了小时候,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候,小时候天真无邪的时候,小时候……

忆中秋…心里甜甜

第十七期承德平泉顶岗实习近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

2013年10月15日

第四篇:王蒙 理想坚持中的乐观

浅论王蒙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乐观情结

姓名:陈云燕 专业:08汉语言文学 学号:100112008006 手机:***

关键词:王蒙、理想坚持、青春、乐观

摘要:王蒙8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散发着一种乐观明朗向上的精神,在当时反思忧郁的文化氛围中,增添了明亮的色彩。这种乐观主义主要体现在对于革命理想的坚持和对青春的呼唤追忆之中,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20世界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的一个阶段,当在文革中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得到解放,作家们纷纷重新执起手中的笔,或揭露、或反思、文革带给人们的创伤。王蒙作为时代潮流的一员,70年代末重返文坛,以一股高昂的热情,火山爆发式的姿态创作出一系列有代表有价值的作品。为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文苑锦上添花,正如王蒙自己所说:“50年代的写作,好像只是我们这一代人从事文学活动的一个序幕,经过20年的锻炼和丰富,我们的文学生活现在开始了。”

与当时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单纯地揭露、控诉、反思的题材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王蒙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信仰的一种忠诚、对于理想的一种坚持、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乐观的幽默,给当时充满伤痕忧郁的文学氛围,添加了醒目的明亮和乐观的神采。这在当时王蒙所创作的小说《布礼》、《蝴蝶》、《杂色》、《春之声》、《海之梦》等都有体现。而这种乐观的情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理想坚持中的乐观情结

王蒙的这种乐观明朗的情绪首先体现在对信仰的执着,对未来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之上。

在《布礼》之中小说主人公钟亦成身上就明显表现出那种对理想对信仰的执着,对青春激情的赞美。钟亦成13岁接近地下党,15岁入党,17岁担任支部书记,18岁离开学校做党的工作,后被划为右派。他一直坚信:“他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道路,他为之而斗争的信念是崇高的信念”,他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为了这一崇高的信念,钟亦成发出了这样的誓言:“在中国如果需要枪毙一批右派,如果需要枪毙我,我引颈受戮,绝无怨言,虽然划为了右派我仍然要活下去,我仍然能活下去,就因为我有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如磐石重如泰山。”

钟亦成有着如此坚定地信念,如此执着的追求,在钟亦成错划为右派的20余年时间里,尽管“有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褪色,然而,这记忆却像一个明亮的光斑一样,越来越集中、鲜明、光亮。这20多年间,不论他看到和经历到多少次令人痛心,令人惶惑的事情;不论有多少偶像失去了头上的光环,不论有多少天真而美丽的幻想像肥皂泡一样地破灭;也不论他个人怎样被怀疑,被委屈 被侮辱,但他一想起这次党员大会,一想起从1947年到1957年这10年的党内生活的经历,他就感到无比的充实和骄傲,感到自己有不可动摇的信念”。在王蒙笔下经历了坎坷困苦的逆境的赤子,怀有的不是对政治信念的幻灭、悲观而是对政治信念的愈加执著和坚定,如此的一个普罗米修斯的人物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百折不挠的追求和奋斗。这是王蒙关于理想、信仰、乐观的一个典型表现。在王蒙的创作中,文学与革命是紧密相连的。他曾说过:“我始终认为,文学与革命天生地是一致的和不可分割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文学是革命的脉搏,革命的讯号 革命的良心;而革命是文学的主导,文学的灵魂,文学的源泉。”用文学去展示革命的信仰也似乎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事。80年代的王蒙保持着乐观坚定的革命信仰,去展示对新时代的期待,包含着对生活的热爱。

当然,单纯地歌颂是盲目的,一味地暴露也是不合理的。在《蝴蝶》中的那个张思远在经历了作为一个赫赫权威的领导者到被揪出成为一个孤独的囚犯,后先放到儿子冬冬插队的山村成为了老张头,当他在老张头身上渐渐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儿子和解了在山村习惯了的时候),四人帮粉碎了。他可以复职重新成为执政者张思远,然而面对这些文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坎坷遭遇,张思远丢了自己。他变成一只蝴蝶,分不清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他有时候自问可能有另一个张思远,另一个自身,即那个被唤作老张头的我仍然生活在那个遥远的、美丽的、多雨又多雪、多树又多草、多鸟又多蜂蝶的山村呢!当他低头踏进吉姆车的时候,那个老张头不是正在鸟鸣中上山拾柴么?”

最后,他最终离开了部长楼,一个人踏上旅途去寻找老张头,另一个自己。重回山村,面对乡亲们的热情招待和真切的期盼,张思远找回了自己。他重新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发现了和劳动大众真正结合在一起的感受,正视了自己的责任,“他的心留在了山村,他也把山村装到自己的心里 装到汽车上带走了”。

小说最后以“明天他更忙”收尾,寓意着张思远又重新恢复成文革以前普罗米修斯式的人,又重新将自己投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的事业之中,再一次的坚持自己的理想。

张思远自我迷失寻找自身的过程,即是他重新寻回自己革命信念的过程。在这一期间,他曾经彷徨、迷惘,在经历小石头—— 张思远—— 老张头——张副部长的自我迷失与曲折变异的过程中映射出主人公痛苦、自责、迷失、反省、追求等相当复杂的精神状态。主人公的革命信仰的一度遗失也正是为了更好的来巩固最后重新确立的信念。小说最后“桥梁”那一段,用轻松、充满希望的语言充分展示了王蒙生命中那股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在革命年代,王蒙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信念的坚持。《布礼》、《蝴蝶》中的主人公,一定程度上是王蒙自身的一个反映。王蒙中学时代就开始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那年怀着无比崇高热情创作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记录了革命时代青年们饱满狂热的革命青春热情;1956年因为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被划为右派20余年。然而,面对这段经历,王蒙始终怀着一种乐观的情感,始终怀着对生活无上的热爱之情。正如他自己所说:“愈是处在逆境下愈要争取生活的快乐与学习的长进,生活是不可战胜的,邪恶者永远不可能全部摧毁生活的乐趣。文革当中我在新疆农村,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与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我的前途十分渺茫,然而我仍然努力生活得快乐和有意义。”在新疆生活的时间新疆成为王蒙后来回忆的第二个故乡。王蒙在那里结交了纯朴善良的维吾尔族朋友,欣赏到了新疆大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学会了维吾尔语新疆民歌。

王蒙的这种革命理想坚持中的乐观精神,是他作为一个少年布尔什维克,处在50年代那种激进的革命氛围中所受到的感染。李子云在《关于创作的通信》中就曾这样说过王蒙:“由于他的信念形成于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革命高潮与革命胜利时期,由于当时整个的革命事业蓬蓬勃勃、充满生机,因此,这一代青少年形成于此时的信念就显得格外明朗,带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岁月,在八十年代的创作中王蒙仍坚持着少年时代那份高昂的革命理想,以一种智者的态度,包容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苦难经历,乐观主义精神始终不灭,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尊重和学习的一大方面。

二.青春呼唤中的乐观情结

王蒙乐观的情结还体现在对于青春时代的赞美和追忆。

青春对于王蒙来说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青春洋溢,热情澎湃的那个年代,青年的王蒙创作了《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一个时代经典的作品,真诚地发出了“青春万岁”的口号,为那个革命时代特有的青春情怀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那个时候的王蒙是年轻的,身上充满的是青春期特有的高昂热情,身处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青春万岁》是王蒙自身的青春写照,是自己“少共情怀”的正面抒发。然而,进入了八十年代,中年的王蒙已不再年轻。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3末29岁的王蒙携带妻儿远离政治文化的中心地,远赴新疆,此后直到1979年,王蒙在新疆度过了16年。青春革命的热情慢慢褪去,现实生活的历练留给王蒙的是对于那段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反思。

赞美歌颂青春最美好的时代已经过去,80年代的创作中王蒙流露出来的是对青春的眷恋与反思,但总体上保持的仍是那股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杂色》中,王蒙叙述了曹千里与一匹老马在草原上行走一天的经历。已近中年的曹千里和这匹老马有着心灵上的共鸣,当初年轻时的蓬勃的朝气在经历了生活的一次次磨练以后消失殆尽,剩下渺小而处处受到别人同情地活着。曹千里从这匹老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回顾自己的坎坷一生,最后只有不好意思的淡漠而又哀伤的一笑,对于自己的青春,“他常常充满自嘲意味地说‘那是上辈子的事了„„’”然而就在经历了草原上那一场草原上短暂的暴风雨后,曹千里豁然开朗,对于逝去的青春有了重新的定位和赞美:“呵,那久已逝去的青春的岁月,那时候,每一阵风都给你以抚慰,每一滴水都给你以滋润,每一片云都给你以你沸腾,每一声军号都在召唤着你,每一个人你都觉得可亲,可爱,而每一天,每一个时刻,你都觉得像欢乐光明的节日。”曹千里以一种中年人的身份去呼唤青春,找回属于自己青春的热情。最后,小说写到:“终于,曹千里骑着这匹老马唱起来了。他的嘹亮的歌声震动着山谷。歌声振奋了老马,老马奔跑起来了。如风,如电。”曹千里和老马经过了这一天的旅程最终将自己的青春寻回,身上重新散发出青年人的追求。

在80年代,王蒙的另一篇小说《海之梦》中,同样展现了主人公对自己已逝青春的追忆。缪可言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一个海的梦,他向往海,海给他的青春注入了甜蜜和爱情。可是年轻的时候却没有看过海,如今,52岁的缪可言第一次来到了海的身边,可是,面对海浪,面对自己在海水中抽筋的小腿肚,缪可言真实地感受到了“我是老了,不服也不行”的事实。生命的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经历“特嫌”“恶攻”的缪可言感受到自己有限的生命,自己的青春已经不再。然而,最后,在夜晚的,永不会消逝的银光中,缪可言再次寻回了自己的青春,在“海——呀——我——爱——你——!”的呼喊声中,青春的激情再次回到了缪可言的心中。最终让他认识到了“爱情,青春,自由的波涛,一代又一代地流动着,翻腾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漠,更永远不会中断”。

单纯地歌颂赞美青春属于王蒙的少年时代,到了80年代,历经生活苦痛的王蒙面对青春这一主题,怀有的是深情的眷念和追忆。对青春的重新寻回,青春激情的再次拥有,是王蒙那股乐观明朗向上的精神在他“青春情结”中的表现。

八九十年代是王蒙先生的多产期,这一期间,王蒙先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相对于五十年代热情纯真的创作,八十年代王蒙先生在经过岁月积累后在作品中所散发的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更能打动我。这期间创作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经历了坎坷的前半生,在那个激进的年代,不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下,都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青春的追求。就如王蒙先生所言:“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更感到了生活的甘之如饴。对生活仍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对青春、对爱情、对生活信念、革命原则和理想我们仍忠贞不渝,一往情深。”

参考书目:

《王蒙.革命.文学——王蒙文艺思想研究》 温奉桥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蒙精选集》 王蒙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王蒙讲稿》 王蒙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多维视野中的王蒙》 温奉桥编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王蒙小说在八十年代叙事中的意义专题

王蒙小说在八十年代叙事中的意义

【作者】徐妍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新时期,重新复出的王蒙以小说的形式参与了80年代集体记忆的建构。激情与梦想,是王蒙小说80年代叙事的关键词。它们与80年代的集体记忆形成了“共名”关系。但饶有意味的是:王蒙当时的小说明显区别于80年代文学界的主流话语,因为它们叠加着王蒙独异的个人记忆。正是这种差别,既提供了王蒙小说从悖论到“清明”的可能性,又让我们重新思考80年代文学的意义。火》(1984年)、《来劲》(1987年)、《坚硬的稀粥》(1989年),都反复出现激情燃烧的诗句。这些句子的微妙和力量主要显现在:在主流文学界看来根本无法避免伤痛的地方避免了伤痛,在主流文学界难以逾越的地方进行了逾越。当主流文学沉湎于历史的伤痛性记忆而难以自拔之时,王蒙小说却以理想主义情怀叙述自己的无怨无悔。当主流文学界徘徊于故事小说与性格小说之时,王蒙率先开启了意识流的心理小说。

但是,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从来没有纵容激情,或者说,充沛的激情始终配合以强大的理性。对于这一点,同是作家的曹文轩分析得非常透彻:“八十年代的中国心理小说,既不夸大本能和直觉,也不轻视客观现实,理性的光辉始终照耀着心理王国,而引起心理产生各种变化的又正是客观现实——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聚光点和光的折射棱柱。《蝴蝶》、《春之声》、《海的梦》莫不如此。”⑦正是由于理性的把握,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如是看待“八十年代”:我们付出巨大牺牲不是为了倾诉伤痕,不是为了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怜悯的情感。恰恰相反,在这个失而复得的“天堂”中,“政治”被解释成一种重新焕发的生命激情,一种与主流文学话语同构的承诺。

也正是由于理性的把握,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不仅认同,而且先行于80年代文学界的主流话语。譬如:1980年8月,王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召开的王蒙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中,描述了“八十年代”未来图景:“我觉得随着生活的复杂化,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它会越来越多要求多线条、快节奏的结构。”⑧这样的观点,在政治刚刚解冻之时,不能不令人叹服其预见力。可以说,80年代文学界的诸种文学现象,王蒙大多前瞻性地有所预见、有所实践。其身体力行的文学实绩正如王蒙在90年代的回顾:从现实主义的回归到现实主义的开拓和超越;从突破题材的禁区到改变题材的观念;从主题的丰富和实在到主题的化解;从风格的被承认到风格的难以捉摸;从语言的生活化到语言的艺术化⑨。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王蒙的自身经历不可忽略。王蒙一路从“高处”走过(十四岁入党,解放初期就立下了“职业革命家”的志向。1978年以后历任作协副主席、文化部部长),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自然有一种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当代作家所少有的高度、力量和目光。这种“高处”的视角,使得80年代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虽然与大多数80年代作家一样,书写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但正如“政治家和思春的人写星星月亮不一样”(王蒙语),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在认同于80年代文学界主流话语之时又有所疏离。

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除了激情,还有梦想。因为激情与梦想原本为一体。或者说,“天堂中的政治”之于王蒙,与其说是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信念”,不如说是一个神圣的“梦想”。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固然关怀现实世界中的政治,但也同样追求理想世界的梦想。这样,“天堂中的政治”一方面指向意识形态层面的大叙事,另一方面也指向理想主义层面的大梦想。不过,这两个方面并不冲突,而是互相生成。短篇小说《风筝飘带》主人公佳原的一段心理活动体现了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立场:将国家意识形态的理想与个人的梦想统一起来。“佳原明白了。佳原也笑了起来。他们懂得了自己的幸福。懂得了生活、世界是属于他们的。青年人的笑声使风、雨、雪都停止了,城市的上空是夜晚的太阳。”⑩一对情侣没有获得房子的现实性失落被梦想所填充。这样的例子在王蒙“八十年代”叙事中随处可见。其实,“政治”和“梦想”的和谐关系不仅属于王蒙小说,而且属于那个时代的共名。张颐武的一段话语颇能传达80年代的集体记忆:“八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当时大家对于未来并不完全清晰和明确,却有一种对于变革的强烈的共识。当时人们对于文革时代的痛苦和压抑记忆犹新,大家都愿意寻找一个不同的未来。尽管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千差万别,但对于变革的渴望,对于新的生活的期待,对于未来的承诺都是没有疑义的。那个„起点'确实是让中国人获得了新的可能和新的希望。这恰恰是八十年代最为可贵的一点。那时的物质生活仍然很匮乏,那时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很天真,那时的思想和价值很简单。但那毕竟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信心的一部分。整个国家和它的人民都沉浸在一种变革的氛围之中,大家做事可能简单和片面,却有一种自信的力量和面对未来的勇气。其实,今天想来,那个时代的共识就是今天的„中国梦'”11。

但是,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与80年代主流文学界所不同的是:大部分文学作品只是对现今、眼前的发展变化进行肯定,而对过去的伤痛性记忆进行否定,因此拒绝对过去的记忆进行梦想。王蒙小说却不仅将梦幻作为小说的结构,而且将过去的梦幻作为一种真实。这些差异意味着冒险。因为按照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梦想意味着虚空和反动。然而,王蒙小说坚持以文学的本体论解释梦想的本质,即在王蒙看来,梦想是主观的真实。正如王蒙1980年8月27日写成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人们的理想、愿望、激情、想象、梦幻……都是生活中确有的,都可能是真诚的,而对于主观世界,真诚的东西都是真实的。”12这种对梦想的理解或许由于过去的生活在王蒙的记忆中不够惨烈,但更主要的是王蒙宁愿以梦想化解过去的苦痛。这种梦想叙事的写作立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50年代王蒙小说的写作,仿佛《青春岁月》序诗中的梦想重新复活。但是,如果说50年代的王蒙小说只是对梦想的形状进行单纯的描述,那么80年代王蒙小说则是对梦想的功能做出现实的回应。这一点,在中篇小说《如歌的行板》的结尾有深刻的体现。当女主人公萧玲历尽磨难,终于听到以往青春时代如痴如醉的乐曲时,竟然心静如止水。不过这种平静不是死寂,而是生发一种新的梦想:“现在,仅仅听这种透明而又单纯的音乐,是太不够了啊。我们需要新的乐章,比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它应该更加雄浑、有力、丰富、深沉……”13梦想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提升现实。这是王蒙小说“八十年代”梦想的形式。

当然,由激情和梦想构成的“天堂中的政治”首先是以文学的形式为前提的。但是,它也来自一种强大的文艺思想的支撑。80年代早期的“八十年代”叙事,王蒙小说主要忠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王蒙自11岁半开始,就接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14。解放后,他一直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伟大的起点”。新时期后,他的一系列创作经验谈、理论谈、思想谈都紧紧围绕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框架而展开。如《“反真实论”初探》、《睁开眼睛说话》、《生活、倾向、辩证法和文学》等文章,都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回应了当时的一些热点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支撑了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的信念。如《布礼》主人公钟亦诚在历尽劫难后仍然发出誓言:“即使谎言和诬陷成山,我们党的愚公们可以一铁锨一铁锨地把这山挖光。即使污水和冤屈如海,我们党的精卫们可以一块石一块石地把这海填平。”15不过,王蒙的文艺思想即便在忠实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之时,也在寻找另一种参照。1982年发表的《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人性断想》等文章透露出这种寻找。当然,这些思想尚处于零散化状态。

二阳光和忧伤的个人记忆

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固然认同、承当并先行于当时主流文学界的宏大主题,但与此同时,它也书写了王蒙阳光与忧伤相混合的个人记忆,尤其是那些远去的50年代的青春记忆总是在“八十年代”政治与革命主题的缝隙中渗透出来。可以说,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从来没有单纯地建立在80年代文化环境之中,它始终与50年代的黄金时代交错、叠加在一起。以“八十年代”的叙述视角追忆50年代,是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的特异之处,也是王蒙小说所依托的生命的福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50年代生活只有在“八十年代”叙事中才真正存在过。同样,反过来说,“八十年代”叙事只有和“五十年代”的记忆相互参照才能真正叙述。那么,50年代的生活为“八十年代”叙事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撑?或者,反过来说,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让哪些50年代的记忆浮现出来?从总体上来讲,那些与“八十年代”主流话语差异的地方,正是王蒙“五十年代”个人记忆的复活之处。换言之,正是王蒙的“五十年代”的个人记忆为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提供了精神支撑。王蒙小说在80年代的伤痛处怀念50年代的阳光,在80年代的乐观之时渗透着50年代的忧伤。阳光与忧伤的小说品质,与其说接续了王蒙50年代的叙事风格,不如说保留了50年代的个人记忆。如果说“阳光”是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忧伤则是王蒙对个人情怀的眷恋。二者的结合不仅使得王蒙小说产生了动人的情调、景致,而且建立了一个类似巴什拉所描述的“梦想的诗学”。譬如:《青春万岁》的充满梦幻与激情的序诗16与巴什拉的诗句颇为相通:“孩子是在自身的梦想中发现神话的,发现他不向任何人讲的神话。那时,神话即生活本身:我体验了生活,却不知我生活在我的神话中。”17只是,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中,阳光与忧伤的成分更为复杂。面对曾经失落的过去,面对现实的生活本身,人们是否能够追寻那些飘逝的梦想?能否在自己身上发现那阳光或忧伤的本体存在?《布礼》、《蝴蝶》、《如歌的行板》等小说中的主人公曾经被抛到世界上,被抛到消极无人性的世界里,重新获得的世界是否能够让他们回到信任的世界、有自信的生存世界、梦想飞翔的世界? 由此,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的代表作大多呈现出一半阳光、一半忧伤的精神气质。80年代前期的作品《蝴蝶》、《如歌的行板》、《海的梦》的色调、人物性格都是阳光与忧伤的组合。而且阳光与忧伤的组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它是理性对激情的掌控。如果忧伤滑向了颓废,那将是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所批判的对象。这种叙述的平衡在王蒙的80年代早期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表现。无论主人公有过多少伤痛和忧疑,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都竭力展现人物新的形象的光辉。《布礼》中的钟亦诚夫妇尽管蒙受冤屈,但一经平反昭雪,便不约而同地手拉手走上钟鼓楼,鸟瞰全城一派春光。《蝴蝶》中的张思远曾经在政治运动中有晴天霹雳之感,平反之后时有悲凉之气,但最终还是怀着期待迎接明天。特别是《如歌的行板》通篇都回荡着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曲,这首名曲不仅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和结构,甚至它就是一种超力量的存在,正因如此,篇末小说结尾处主人公的“小资产阶级”的忧伤让位于“更加雄浑、有力、丰富、深沉”的新的乐章。这样,“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个不同的时代统一在生机蓬勃的个人记忆中。开放的“八十年代”唤醒了黄金的“五十年代”。“五十年代”再次生活在“八十年代”中。

但是,随着文化环境的变化和王蒙对于人性探索的深入,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有时出现了阳光与忧伤失衡的倾向。譬如:80年代中后期发表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是一个越界于阳光、忧伤之间乃至堕入颓废的复杂人物。他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渴望爱情,充满了对浪漫、阳光生活的向往,然而时代与性格的因素,他的生活总是处于忧伤之中,乃至颓废、绝望得不可自拔。小说对于这种人生价值取向选取了爱恨交织的批判的立场。这种批判的立场既有王蒙对小说美学层面的理解,也有王蒙的世界观的规定,还有一个男人对于一个男人的要求,借用王蒙的话语表达:“我注意意境和情致,注意语言的音韵、节奏和色彩,胜过了用心谋篇布局、编排故事”18,“我反对非理性主义,我肯定并深深体会到世界观对于创作的指导作用”19,“一个男人一定要咬得紧牙关,不论什么处境,自己起码要扛得住自己”20。

当然,对阳光与忧伤的描述还是停滞在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的现象层面,归根结底,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试图在集体记忆之外保留一份个人记忆。迈克尔?伍德说过:“文学则是一种自由,不是因为它可以处理想象的题材,而是因为它在心智中重构现实,而心智是一个可以保护的游乐场,一个(有时候)可以躲开政治控制的地方。”21王蒙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个人记忆”从某种意义上在王蒙的“八十年代”叙事中可以等同于个人自由。“八十年代”叙事从80年代中期以后以《来劲》为代表的作品,最来劲的地方就是尽情地享受了一位个体写作者的叙事自由。而这种自由的追求主要体现在文本的营造上。可以说,小说的世界为王蒙提供了无限探索的可能性。在这个自由的世界中,他可以将他的丰富、智慧、自然的生命状态过瘾地表现出来,不必正襟危坐、疑虑重重。如果

说,作家王蒙的世界有许多个,那么这个保有个人记忆的写作世界则是他生命的福地。

而且,对个人记忆的忠实与对集体记忆的忠诚,传达了王蒙的文艺思想的另一个维度。如果说从社会学的层面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理论,那么在美学层面上则蕴涵了各种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原则。其中有左翼理论资源的革命浪漫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俄苏文学的情调和美感以及革命青春主题,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理论。但是,无论多么驳杂,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的文艺理论思想始终服从于现实主义的理性精神。即便王蒙小说所推崇并实践的意识流,王蒙也没有照搬西方的理论,而是保持自己的理性认知:“因为意识流首先是人的构造,是人对自己的意识流动的一种反省、自省、自己对自己的觉察。所以意识流的因素远远在意识流的学说之前就存在。”2

2三悖论如何转化为“清明”

由于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将最有共名性质的集体记忆从复杂的个人记忆中抽取出来,而那种或阳光或忧伤的个人记忆与谜语般的语境和历史连接在一起,这使得其所叙述的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都没有被简单地浪漫化。而且王蒙不只是一个小说家的身份,他还曾经是一位主管国家文化领域的政府官员。80年代中后期,随着多元文化环境的确立,个人际遇的变化、叙事理论的吸取与探索等因素,使得王蒙的“八十年代”叙事发生了从悖论到“清明”的转换。

论及王蒙文学立场的转变,学界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90年代以后“人文精神论争”之后的“二王”之争。事实上,在80年代中后期,王蒙小说已经开始从忠诚的确信转向反思的悖论,由单纯的理想主义转向复杂的世俗化理想。于是,刚复出时王蒙小说在激情与理性之间的平衡日渐倾斜,阳光与忧伤的缝隙逐渐加大,“八十年代”叙事的悖论不可避免。而这种日渐冲突的悖论主要体现在80年代后期的小说叙事中。

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充满悖论话语的是长篇《活动变人形》(1987年3月出版)。这部小说强有力地表现了我们或可称为扭曲的悖论:理想成了一种虚妄的爱的形式,而对理想的偏执追求则是痛苦最深刻的表达方式。主人公倪吾诚自少年时代就因为“想不清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而难以入睡,为人夫、为人父之后,由于更加执迷于西方文明而落得众叛亲离,直至生命即将终结时仍然困惑于:“彼岸的世界,你是有,还是无呢?”一生一事无成、灵魂无法平静。对于整个悖论的逐渐加剧过程,我们固然可以理解为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但更意味着王蒙“八十年代”叙事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悖论漩涡。小说结尾,叙述者黯然地说:“这热烈的痛苦的冲击毕竟把天空荡得摇滚翻覆,以及一再的垂落,终于还是没有飞的重力的威严,终于破碎了的心的梦……原有的位置。又加速,又抛起,又竖直和飞快地旋转。又平息,又下垂,又恢复了位置,一次又一次地飞起,一次又一次地落下,我们怎样结语?是说我们终于飞起,终于实现了人类的永远的热情和愿望,终于唤起了山河和大地吗?还是说我们的热情,我们的幻想,我们的御风而飞翔的梦终于是徒劳,终于还得停下,下到地面来呢?”23这纠结的思绪正显示出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的纠结。通过深刻描述理想的扭曲——温柔、可怕、激情、暴力的扭曲,《活动变人形》做到了一方面既毫不留情地描写理想造成的人性的变形,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使理想的追求者看上去只是精神不健全的变形人。爱与恨、理解与怜悯纠缠在一起,《活动变人形》打破了理想的神话。

不过,打破理想的神话,并不是放逐理想,而是由以往单向度的理想主义反观人生和自我。1988年,王蒙发表了五个中短篇《一嚏千娇》、《球星奇遇记》、《夏之波》、《组接》、《十字架上》。它们一同传达王蒙对于单向度的理想主义写作立场的消解。其中,《一嚏千娇》犹如《蝴蝶》的续篇,但显然区别于《蝴蝶》双重视角下人物心理由分离到统一的协调过程:在张指导员、张书记、张副部长、老张头之间虽然有庄生梦蝶的恍惚之感,但分明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这联系“便是张思远自己”。《一嚏千娇》则选取多重视角,戏谑的叙述语调,让人物心理始终处于分裂之中。大人物老喷和一介书生老坎相互对比、相互作用却没有相互转化。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充满叙述的不可靠性,或者无限的可能性。叙述的多重视角超越了叙述学的意义,并关涉王蒙对“八十年代”政治的态度和对知识分子的反思,借用小说叙述者的话语表达:“我们是要思考一个问题,坎与喷,他们的相互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其次,坎与喷,到底哪种类型对国家和社会更有益、有用。”24

这样,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抵达了始自于悖论的“清明”。即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没有让人物在悖论中坠落下去,而是在悖论处重新上升。当人物在悖论中陷落得越深,叙述者的意志和理性就越强大。意志与理性的强大足以弥补悖论的巨大裂缝,正如《一嚏千娇》的叙述者所说:“意志和理性可能成为一种压抑,制造出种种的虚伪和变态。但意志和理性也可以成为一种安排,成为一种光照,成为一种合情合理合乎智慧的聪明而又快乐的引导,制造出种种美和善的果实。”25可以说,正是意志与理性的强大逐渐让悖论转换为“清明”,而这种“清明”之境在曾经卷入沸沸扬扬的“稀粥事件”中表现无疑。《坚硬的稀粥》(1989年)可以作为多重意义的文本进行解读,因为它将政治、经济、文化、家庭伦理问题放置在一起进行构思。但是,令人拍案称奇的是:那么多问题所引发的悖论竟然悄然平息了。就连小说中“比正式成员还要正式

的不可须臾离之的非正式成员——徐姐”的无疾而终也没有掀起情节的波澜。一切悖论都始终符合叙述者的预期:“理论名称方法常新,而秩序是永恒的。”26同时,一切悖论也无法改变这个预期的结局:“许多时日过去了。人们模模糊糊地意识到,既然秩序守恒,理论名称方法的研讨与实验便会自然降温。做饭与吃饭问题已不再引起分歧的意见与激动的情绪。做饭与吃饭究竟是技术问题体制问题还是文化观念问题还是其他别样的过去想也没想过的问题,也不再困扰我们的心。看来这些问题不讨论也照样可以吃饭。”27以本土文化的“不变”应对异域文化的“万变”,既是《坚硬的稀粥》的写作冒险,也是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与主流文学界一味接受西方文化的疏离之处。

只是,问题接踵而至:支配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从悖论转向“清明”的思想资 源来自哪里?概言之,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王蒙自述“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概念训练”28,但是,王蒙拥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过人的智慧,逐渐形成了穿越概念的心智。80年代中后期,王蒙对于主流文艺理论有一种突围的跃跃欲试的冲动。在一次青年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座谈会的讲演中,王蒙围绕“主体和对象”的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学艺术是人类心灵追求自由的表现。它表明人类历史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文学艺术既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现实的一种突破。为的是使心灵达到理想的境界。在创作中,既有生活的心灵化,也有心灵的生活化,没有心灵的生活是一种僵化的生活,没有生活的心灵是空虚的心灵。”29这些话语与其说是对当时主流文学界“反映论”的辩证解释,不如说是对其的大胆偏离。1986年王蒙在一个理论札记中说得更为直截了当:“追求真理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追求真理的唯一的与笔直的长安大街。很少有人是因为从一出生便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授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反,倒是有多得多的人既接触马克思主义也接触别的思想、文化、风俗、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尤其是接触实际,同时接受现实生活实践的挑战、压迫、启示、鼓舞,随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各种问题”,“总之,无论多么伟大重要的理论,我们都无法依靠它自身的推导来解决一切问题,无法靠它自身的推导与宣传使人们接受它。人民是理论的主人,理论为人民所用。生活是理论的母亲,理论为生活所塑造”30。这两段话语完全可以概括为:经验远比理论更丰富、更接近真理。沿着这种思路,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将心智中的生活经验作为通向真理的道路。王蒙小说“八十年代”叙事逐渐呈现“清明”之气,并不是因为心智是他生活的地方,而是因为他的心智在经验世界有着思考的嗜好并将思考作为生活方式所致。

总之,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由激情的、梦幻的、单纯的理想主义逐渐转为理性的、入世的、复杂的经验主义。如果说精神层面的理想王国曾经是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的强大支撑,那么,世俗层面的经验王国同样是其坚实依托。在这种具有相对主义之嫌的立场转换中,隐含了王蒙意欲告别二元对立的思维的努力。这种立场的思想资源,我以为与其说是后现代的解构主义哲学,不如说源自王蒙先生自身的生命哲学。正是生命哲学的积累和体悟使得王蒙小说的“八十年代”叙事由悖论抵达“清明”。

注释:

①②王蒙:《政治家的文学与文学家的政治》,王蒙2006年6月2日在中国海洋大学讲演。

③1428王蒙:《探寻中国文化更新与转换的契合点》、《敞开心胸,欣赏与接纳大千世界》、《说不尽的现实主义》,见《王蒙文存》第20卷,第97页,第126页,第2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④1819王蒙:《我的第一部小说》、《撰余赘语》、《关于创作的通信》,见《王蒙文存》第21卷,第88页,第84页,第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⑤21[英]迈克尔?伍德:《沉默之子》第5页,第61页,顾均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⑥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第252页,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⑦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11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⑧⑨2229王蒙:《在探索的道路上》、《新时期文学面面观》、《我的几点感想》,见《王蒙文存》第19卷,第40页,第269—276页,第228页,第226—227页,人民文学出版

社2003年版。

⑩王蒙:《风筝飘带》,见《王蒙文存》第11卷,第27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11张颐武:《“八十年代”的意义》,见《北京青年报》2006年9月3日。1230王蒙:《是一个扯不清的问题吗——谈文学的真实性》、《理论、生活、学科研究问题札记》,见《王蒙文存》第23卷,第71页,第1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1315王蒙:《如歌的行板》、《布礼》,见《王蒙文存》第9卷,第237页,第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16《青春万岁》的序诗写道:“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用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见《王蒙文存》第1卷,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17[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第149页,刘自强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20王蒙:《王蒙自传》第一部,第98页,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23王蒙:《活动变人形》,见《王蒙文存》第2卷,第3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2425王蒙:《一嚏千娇》,见《王蒙文存》第10卷,第124页,第9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2627王蒙:《坚硬的稀粥》,见《王蒙文存》第13卷,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

下载17期承德平泉实习团队 来到蒙中第一周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word格式文档
下载17期承德平泉实习团队 来到蒙中第一周平泉蒙中 历史 王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