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不会说话”是为政者为政资格问题
4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梁衡的署名评论文章指出,如果领导干部没有稿子就不能讲话,这不是说话的能力问题,而是为政者的为政资格问题。这篇题为《有感于某些干部“不会说话”》的文章指出,细细观察某些干部有三种“不会说话”:一是离了稿子不会说。某些干部张口就是拿稿来。讲话必要稿子,甚至主持会议的几句开场白、结束语,包括感谢、鼓掌之类的话也要打印工整。真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请客宴宾是不是也要备下“请饭词”,与菜单同步置于桌面,每菜一句,直到“再见,慢走”。文章说,讲话不是不能用稿,重要的场合不仅必须用稿,而且还要反复讨论几易其稿。但如果没有稿子就不能讲话,这已不是说话的能力问题,而是为政者的为政资格问题。二是交流性的话不会说。常见一些讲话者,一念到底,听者反映如何、会场效果如何全然不管,讲完了就完了。对这些不管不顾,只能说明讲话人或是官僚主义应付差事或是不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变的智慧。如果考察干部,只看这一条,就能看出他的工作态度及智商的高低。三是举例说明不会说。这说明他没有干多少实事。走了一高架路,过了一回天桥。一个不会用自己亲历亲为的事例来说明问题的人,在思维上必然没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转换功能,在工作上也绝对不会有什么新创造。文章最后指出,如果离开稿子不会说,回答问题不会说,举个例子不会说,还会说什么话呢?就剩下官话、套话、虚话、假话,工作也成了演戏、念台词、走过场。对这种“不会说话”的干部,组织上和广大群众都有权力说话了……
第二篇: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把修身养性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堂堂正正做好人,清清白白做好官,公道正派用好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才会创造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政绩
一、堂堂正正做好人
人们常说:做官须先做人。一个人要想做好“官”,必须首先做好人。因为,人品是官品的基础,官品既来源于人品,又高于一般人品。它要求为官者要比常人更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再者,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左右着他的行为取向。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新而众星共之”。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古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其意也在于强调人品的重要作用。如何来修?一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认真学习,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慎独自律,三思处事。《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是古人重要的修身养性方法之一,我们现代人更应该将之发扬光大,从严自律,既管好八小时之内,又要约束好八小时之外的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处事要稳妥,三思而后行。把群众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心理感受放在首位,经常做换位思考,真诚帮助他人,热情服务他人,虚心学习他人。三是要豁达大度,宽容待人。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同志相处应真诚相见,相互交心。既要善于同自己情趣相同,观点一致的人相处共事,更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还要理解、支持他们大胆工作,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处事风格和思路来评判他人工作的好坏和成效。四是要胸怀宽广,志存高远。既要学有专长,精通业务,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海纳百川”的雅量。既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较高的人格品位和远大理想,并在实践中自觉仿效理想的人格目标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做个明明白白的好“官”奠定扎实基础。因为一个人做“官”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
二、清清白白做好“官”
为人正直,热心向善与为官清廉,造福于民,是绝大多数人衡量好人品和好“官”品的基本标准。“官位”是组织给的,威信却只能靠自己树立,组织上可以给你权力,但不能给你威信。威信只能靠为“官”的人以自己的德才学识来建树。无德少才者,不能成为领导干部;有德无才者,无法胜任领导工作;有才无德者,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一现象:有的领导公道正派,“人是好人”,但因学习不够,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知识,而被群众看不起;有的知识渊博,行政工作经验丰富,但因处事不公,不能以身作则,没有感召力;有的事业心强,廉政勤政;但因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让群众和下属不服气;……凡此种种,皆会导致威信降低,号召力弱化。古人言,威与信并行,只有权力的“威”,而没有人格的“信”,就没有威信可言。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养成坐下来坚持读书的习惯,沉下去认真调查的习惯,静下来反复思考的习惯
,冷下来主动反省的习惯,狠下来不断改错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文化知识,提高领导艺术和驾驭能力,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自身人格影响力。一般来说,威信取决于与职务有关的权力影响力和自我人格形象所产生的非权力影响力。这种非权力影响力的人格力量,是发自人们内心的一种敬佩感、信赖感和亲近感,作为领导,欲求有威有信,就应注重自己的人格,在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上下功夫,修身养德,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带头人,同志们的贴心人,生活上的自律人。二是要发挥率先垂范的说服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这方面领导干部应以“勤”树信。即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理政,勤抓落实。凡事要尽其可能,想在人之前,行在人之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强化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让人们从内心感受到,你有一颗永不衰退的进取心,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奉献精神。以自己的勤政廉政和专业才能获得同志们的信赖,继而转化为人格的影响力,带动大家一起做好本职工作。三是注重以廉树威的感召力。严于律已,以廉树威,这是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因为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关系的中心,身处各种人情世故的交汇处,身处各种贿赂犯罪的指向点,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只有这样,才能够“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以自己坦荡的人格,树立浩然正气。群众心里有杆秤,对那些律人与律已一致,言与行一致,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人,大家必定心悦诚服,自然产生一种感召力,并由此而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继而形成推动整个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公道正派用好权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人品和官品的集中表现,主要在于如何用权和为谁用权上。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一定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像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时代先锋那样,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公道正派用好权,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政治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把权力作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正确执行的保障者,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二是在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与以德用权相结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思想,高点定位,基础起步,着眼当地,放眼全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创造新业绩,把工作推上新台阶。三是在工作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作为领导,既要防止平时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又要克服事无巨细;统包统揽,一杆子插到底;既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帮助部下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又要健全各项制度,把好各种关口,更要做好思想工作,融洽各种关系,提高全体素质,形成整体合力,树立对外的整体社会形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这是新时期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才能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动员和感召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为完成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任务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组织保证。这既是各级领导干部锤炼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做事、做“官”应有的基本境界。●
第三篇: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文章标题: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把修身养性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堂堂正正做好人,清清白白做好官,公道正派用好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才会创造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政绩
一、堂堂正正做好人
人们常说:做官须先做人。一个人要想做好“官”,必须首先做好人。因为,人品是官品的基础,官品既来源于人品,又高于一般人品。它要求为官者要比常人更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再者,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左右着他的行为取向。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新而众星共之”。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古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其意也在于强调人品的重要作用。如何来修?一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认真学习,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慎独自律,三思处事。《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是古人重要的修身养性方法之一,我们现代人更应该将之发扬光大,从严自律,既管好八小时之内,又要约束好八小时之外的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处事要稳妥,三思而后行。把群众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心理感受放在首位,经常做换位思考,真诚帮助他人,热情服务他人,虚心学习他人。三是要豁达大度,宽容待人。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同志相处应真诚相见,相互交心。既要善于同自己情趣相同,观点一致的人相处共事,更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还要理解、支持他们大胆工作,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处事风格和思路来评判他人工作的好坏和成效。四是要胸怀宽广,志存高远。既要学有专长,精通业务,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海纳百川”的雅量。既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较高的人格品位和远大理想,并在实践中自觉仿效理想的人格目标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做个明明白白的好“官”奠定扎实基础。因为一个人做“官”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
二、清清白白做好“官”
为人正直,热心向善与为官清廉,造福于民,是绝大多数人衡量好人品和好“官”品的基本标准。“官位”是组织给的,威信却只能靠自己树立,组织上可以给你权力,但不能给你威信。威信只能靠为“官”的人以自己的德才学识来建树。无德少才者,不能成为领导干部;有德无才者,无法胜任领导工作;有才无德者,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一现象:有的领导公道正派,“人是好人”,但因学习不够,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知识,而被群众看不起;有的知识渊博,行政工作经验丰富,但因处事不公,不能以身作则,没有感召力;有的事业心强,廉政勤政;但因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让群众和下属不服气;……凡此种种,皆会导致威信降低,号召力弱化。古人言,威与信并行,只有权力的“威”,而没有人格的“信”,就没有威信可言。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养成坐下来坚持读书的习惯,沉下去认真调查的习惯,静下来反复思考的习惯,冷下来主动反省的习惯,狠下来不断改错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文化知识,提高领导艺术和驾驭能力,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自身人格影响力。一般来说,威信取决于与职务有关的权力影响力和自我人格形象所产生的非权力影响力。这种非权力影响力的人格力量,是发自人们内心的一种敬佩感、信赖感和亲近感,作为领导,欲求有威有信,就应注重自己的人格,在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上下功夫,修身养德,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带头人,同志们的贴心人,生活上的自律人。二是要发挥率先垂范的说服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这方面领导干部应以“勤”树信。即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理政,勤抓落实。凡事要尽其可能,想在人之前,行在人之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强化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让人们从内心感受到,你有一颗永不衰退的进取心,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奉献精神。以自己的勤政廉政和专业才能获得同志们的信赖,继而转化为人格的影响力,带动大家一起做好本职工作。三是注重以廉树威的感召力。严于律已,以廉树威,这是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因为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关系的中心,身处各种人情世故的交汇处,身处各种贿赂犯罪的指向点,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只有这样,才能够“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以自己坦荡的人格,树立浩然正气。群众心里有杆秤,对那些律人与律已一致,言与行一致,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人,大家必定心悦诚服,自然产生一种感召力,并由此而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继而形成推动整个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公道正派用好权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人品和官品的集中表现,主要在于如何用权和为谁用权上。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一定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像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时代先锋那样,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公道正派用好权,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政治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把权力作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正确执行的保障者,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二是在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与以德用权相结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思想,高点定位,基础起步,着眼当地,放眼全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创造新业绩,把工作推上新台阶。三是在工作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作为领导,既要防止平时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又要克服事无巨细;统包统揽,一杆子插到底;既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帮助部下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又要健全各项制度,把好各种关口,更要做好思想工作,融洽各种关系,提高全体素质,形成整体合力,树立对外的整体社会形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这是新时期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才能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动员和感召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为完成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任务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组织保证。这既是各级领导干部锤炼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做事、做“官”应有的基本境界。●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