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时间:2019-05-12 12:4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第一篇: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 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铅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本字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一、设立传染病检点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

按照远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

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

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改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

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颖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控制传

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期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

应措施;对不能确认的疑似传染病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期他有关资料,并

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

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

病报告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一、培训对象为所有医务人员、总值班人员

二、培训计划:每年对所有医务人员至少培训一餈,新来人员在岗前培

训时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相关内容培训。

三、培训时间: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训一次。

四、培训内容: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预分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规范》、部分《传染病诊断标准》等。

五、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补考

至合格为止。

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

一、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二、电子疫情报告卡、统计表等每月硬盘、软盘备份,全年光盘记录存档。

三、其它疫情管理资料也要妥善保存。

四、对全年的商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

一、搞好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分管领导、科室、人员。每月召开疫情

例会一次,研究疫情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各种疫情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

三、加强培训工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疫情报告意识。

四、健全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检验、检查传染病登记

本等,备足报告卡,以保证疫情报告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每月对全院进行一次疫情漏报检查。检查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住院病人登记本及传染病登记本、检验科的传染病检验登记本、放射科的传染病检查登记本。把疫情检查情况纳入医院全年目标考核体系中,并将每月疫情检查结果进行公布,按制度进行奖惩。

六、负责对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核对、网络直报、登记、卡片保存

等工作。

七、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及相关法律法夫的培训,对入入人

员传染病知识的岗前培训。

八、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调及采样工作。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段晓波(院感办主任)

成员:胡继跃(门诊医师)、王莹(检验科)、冯晓芳(供应室、手术室)、高宇(治疗室)、焦艳琴(输液室)

传染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

一、每月对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主要对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

志、住院病人及卡片对照,看是否符合,有无漏报、迟报现象。

二、查登记本、日志及卡片是否填写完整,清楚,及时。

三、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奖惩

1、如传染病漏报率达零且门诊日志填写及时、准确、完整,则每年给予500元奖励。

2、出现传染病迟报扣科室质量考核0.1分,当事人扣100元。

3、出现传染病漏报扣科室质量考核分0.2分,当事人扣除全月资金。

4、卡片填写不准确或缺项扣5元。

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

一、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发病日期、诊断、初诊/复诊九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二、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各科室保存或交保健科保存; 挂号与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三、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检验科、泌尿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

一、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二、泌尿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医生处并有记录。

第二篇: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传染病报告实行准接诊,准报告的原则。报告传染病疫情是医师执业的责任与义务。

2、医生在门诊接诊病人中如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填写污染病报告卡或电话传真,报由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卫生部门防疫中心。

3、如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电话、传真)。

4、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电话、传真报告或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5、对发热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要及时送上级医院诊治。

佳健诊所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凡在门诊医疗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废物、污物,要进行严格管理,集中销毁,不得乱丢、乱放、乱弃,更不能卖给废旧回收人员流入社会,污染环境。

2、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对一次性注射器或医疗器械用品用后要立即进行毁型,放进废物集中箱进行集中销毁处理。

3、对使用后注射器的针头要放进纸合或硬容器集中处理,每天要对废物污物进行清理,用废物包装袋包装后交由环卫或指定专人焚烧或销毁处理。

4、医疗废物、污物的放置和收集都要有容器,并标有明显的废物标识,集中存放,月月清理。

5、要认真做好医疗废物销毁处理登记,坚持做到交由专人集中销毁处理。

6、医疗废物的收集、包装、贮存、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

佳健诊所

诊室工作制度

1、热情接待前来就诊的患者,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

2、关心病人,体贴患者,细心检查,耐心听取患者对病情的陈述,对小孩和老人要坚持测量体温和血压,综合分析,准确诊断。

3、合理用药,要了解患者既往史和有无药物过敏史,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毒副反应,严密观察注射后患者,留观15至20分钟无反应后方能离开。

4、诊室要保持安静,不得高声说话,大声喧哗。

5、注意清洁诊室内外环境卫生,坚持天天打扫卫生,用消毒液拖地,擦抹诊台、桌椅、器械,保持诊室清洁、干净、卫生。

6、认真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诊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佳健诊所

第三篇: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天津市要求报告其他传染病水痘。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每半年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1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登记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要与网上录入相一致。

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2009年1月

第四篇: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为了学生、教职工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全校所有师生员工严格执行。

一、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传染病在我国少年中发病率很高,必须加强预防。

二、师生必须雇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共35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乙脑等,丙类传染病:肺结核、流感、腮腺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领导,教导处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把住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做到五早: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一)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以及疑似病人6小时内报上级防疫部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1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上报卫生防疫部门。如班内发现有以上传染病迹象,尽快报告并及时去医院诊断。

2、凡患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师亦同。

(二)一般传染病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两例以上班主任在2小时内报告校长室,由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主要传染病疫情报告:甲类疑似或乙类3例或丙类10例以上,班主任在1小时内报告校长室,由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甲类确诊病例或乙类5例以上或丙类20例以上或群体性不明确发热,班主任在半小时内报告校长室,学校或个人因违反传染病法的规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千万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疫情报告人:张松

疫情上级部门:侯镇教育管理办公室

电话:*** 侯镇王辛小学 2013年9月

第五篇: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郁南县平台镇卫生院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特重新修订本制度。

一、管理原则

(一)责任报告单位职责

我院属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医院成立由院长、副院长、医务科和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防保组。防保组具体负责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配备疫情报告专用设备实行网络直报,设立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工作。

(二)责任报告人

我院执行职务的人员,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放射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三)首诊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的首诊负责制,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二、疫情报告

(一)报告内容

1.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

①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②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禽流感),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③其他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除肺炭疽以外的其他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④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所定义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SARS预警病例、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3)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5)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下列情形: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3.医院死亡病例

规定县级以下医疗机构门(急)诊及住院的疑似、死亡病例,均要县以上专家组会诊后,由专家组提出意见再进行网络直报。

4.法定报告的性病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八种性病为: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

5.规定监测病例

(1)发热病例。按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发热呼吸道病例、发热肺炎病例和发热肺炎病例出院诊断情况的监测统计。

(2)AFP病例(14岁及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3)其他。

(二)报告时限

报告时限的计算,以门诊日志或病历等记录的诊断时间为起始时间,以网络直报系统的录卡时间为准。

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在诊断后按规定的时限(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网络直报),同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的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脊髓灰质炎、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按规定的时限(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临床初步诊断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时,要马上报告,由防保组在2小时内以电话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包括水痘、恙虫病和肝吸虫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不论甲、乙、丙类),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发现原因不 明传染病或可疑的新发传染病,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报告程序 1.传染病报告(1)初次报告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或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认真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卡类别”选择“初次报告”项),做好疫情登记,并立即将报告卡送交防保组的疫情管理人员。

(2)订正报告

责任报告人对已报告过的病例诊断进行更改(如疑似病例确诊、临床诊断病例更改诊断、分型或分类改变)或发现填卡错误时,必须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在规定时限内重新填写、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卡类别”选择“订正报告”项,填写新的“诊断日期”(确诊日期)和“填卡日期”;但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时,除将“病例分类”由“临床诊断病例”改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外,无需更改其他项目。

(3)死亡报告

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因该传染病死亡时,临床医生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再次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 告卡》,进行死亡报告,卡上标识“订正报告”,同时注明“死亡日期”。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再次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对初诊死亡的病例无需两次报卡,在“初次报告卡”同时填写“发病日期”(如发病日期不明,可用接诊日期)和“死亡日期”即可。

(4)填卡要求

填卡医生要按照《传染病报告卡》所附“填卡说明”,对卡中的内容逐项认真仔细填写,注意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及准确。

住院期间诊断为传染病时,必须立即报卡。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接诊医生要立即补填、补报《传染病报告卡》。

(5)结核病报告

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含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人(实验室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人,临床医生要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病人转诊单》。放射科X线诊断肺结核病例,由放射科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病人转诊单》。

(9)疫情报告卡的收集、报告

各科疫情报告卡的填报必须符合法定时限、方式和我院的有关规定。杜绝迟报、漏报、漏登现象。防保组每天到各科室收集一次传染病报告卡,各科室如发现法定传染病,须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通知防保组收卡,防保组收卡时,应在相关登记本上签字确认

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须立即向防保组电话报告并立即报送疫情报告卡。

(10)网络直报

防保组疫情管理人员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及时检查、审核报告卡,做好有关登记,并在规定时限内将报告卡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网络直报系统。如发现填写不完整、不准确,或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应及时通知报告人补充、更正。

(11)重点传染病和爆发疫情的报告

防保组疫情管理人员在发现以下传染病的确诊或疑似病例时,应立即向诊断医生核实,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电话通知当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其中第①、③、④条要求紧急报告的病例,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及分管领导,并向本院各科室发出预警信号。

①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禽流感; ②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登革热、流脑、乙脑、狂犬病、布病、黑热病、血吸虫病、包虫病、丝虫病,出血热、疟疾、麻风;

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④其余病种的聚集性病例(同一地方或学校、单位、家庭,一日内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5例及以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对报告的上述重点传染病的疑似病例,临床医生应尽快明确或排除诊断,及时在订正报告卡上填写疑似病例的转归情况,交防保组及时上网订正。

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

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符合《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定义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预警病例,要立即报告医务科、防保组。首诊医师应立即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钩选“不明原因肺炎”,填写“SARS预警病例”或“人禽流感预警病例”)送交防保组,防保组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当地卫生局。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正常班时间,首诊医生必须马上同时电话报告医务组。对其中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即时送交防保组。

防保组须马上核实情况,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报告方式(电话及传真)向所在地的卫生局、疾控机构报告。

4.值班期间的疫情报告 在节假日和中午、夜间等值班期间内发现疫情须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报告防保组,防保组在接到电话报告后须在2小时之内进行网络直报。

5.死亡病例报告

(1)对在本院门(急)诊或住院发生的所有死亡病例,诊治医生必须填写《死亡报告卡》上报防保组,由防保组进行网络直报。

6.性病报告

发现初次确诊的法定性病病人,首诊医生要认真、准确、完整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对艾滋病、梅毒、淋病病例,还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乙类传染病规定时限报告。

三、疫情登记

医院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在防保组设置《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和有关统计、登记表册,在相关临床科室设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和《传染病登记本》。内科专设《结核病登记本》,在检验室设立《检验登记本》,在放射科设立《放射检查登记本》和《结核病登记本》。

临床医生和有关医务人员必须及时、准确、认真、详细填写有关登记本,订正报告时亦须及时登记。凡腹泻、艾滋病、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及AFP患者的化验单,开单医生必须填写详细地址,检验科室的《检验登记本》应登记上述病人住址。

四、原始资料的保存

《传染病报告卡》及报告记录等原始资料,由防保组保存;《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及《检验登记本》等有关登记本由各科保存;传染病反馈意见由检查科室、送检科室和防疫组各存一份。

五、考核与奖惩

医务科检查、督促各科疫情报告情况,组织漏报、迟报调查,进行专项考核奖惩。

凡发现不按规定报告疫情或不按规定登记者,按《郁南县平台镇卫生院强化组织纪律、加强内部管理暂行办法》及《郁南县平台镇卫生院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造成严重后果者,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卫生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监督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郁南县平台镇卫生院 二○一○年一月十日

下载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宫里镇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要求,制......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为了加强法定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疫情报告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2、凡本院......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我校......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2018

    辽阳市白塔区白塔小学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和确诊病例时,要在门诊日志上认真登记,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娄家店初级中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北冶镇王岭小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要组织教职员......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传染病学中可能会考到的部分,医学教育网特整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如下: (一)组织管理 卫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院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