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例文)(共5篇)

时间:2019-05-12 12:0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例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例文)》。

第一篇: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例文)

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

1、认真贯彻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 突出工业立市的主导地位,坚

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的思路。把发展工业作为已任,举全市之力抓工业,集中主要精力发展工业、支持工业。对重点产业、包企业、包项目进行定向包扶,尽所能服务企业,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落实扶持政策,制定产业规划。采

取超常措施,聘人才、引资金、上项目,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2、实施市级领导、市直部门产业、包企业责任制 确定了由市级

领导包林木加工、医药、奶牛、酒业、能源等七大重点产业,同时还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对40户重点骨干企业实施“五包”。按照分类指导原则,一个企业明确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工作组织、一个推进措施,协调解决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实行了月例会、季通报、半年检查、全年考核的保障措施,年末与目标办联合考核兑标,建立起科学、规范、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今年共为包扶企业组织书记办公会7次,市长办公会19次,协调解决问题200余件,帮助落实生产资金5500余万元。

3、实施了向企业委派联络员制度,密切政企关系 为进一步畅通

政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设立、生存、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提高服务质量,由经济局对市域内2003年税收20万元以上及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企业实施了派驻联络员,主要是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代办、领办各类手续,强化信息沟通,了解企业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反映企业和投资者的呼声,维护企业权益,每名联络员都能够做到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难,每月至少深入一次联系企业,及时反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协调处理企业提出的问题80多条,企业满意率达到90%以上,更大程度上鼓舞了企业的创业热情。

4、出台发展民营经济优惠政策 为了扶持工业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推进工业立市若干意见、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开发区优惠政策、企业税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不仅吸引外来投资商来海林创业,更重要的是还要鼓励海林自己人创业,发扬吃苦耐劳,干事创业的精神,充分发挥人的三性:进取性、协调性、创造性,形成人人想创业,人人想办企业的良好氛围。

5、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服务于民营经济 工业立市是天字号工程,各个部门都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第一职责,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做到当日事当日毕,事不过夜,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中心,20多个相关部门成为企业服务中心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领办、代办、一次会议协调等服务机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失职追究制、无偿代办制等六项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按时、定量推进,严格执行“八在八不行为准则”,与全市51户企业签订了“协议服务关系”,严把部门入企审批关,切实维护“协议服务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做到了政府企业“零距离”、行政审批“零收费”、跟踪服务“零缺陷”、发展环境“零干

扰”。先后为建龙矿业公司、新高潮集团、三峡果业公司、北味食品公司、金鹅药业、巨锋磨料、佳源纺织等42户企业办理采矿许可、土地征用、注册登记、企业代码、税务登记、卫生许可等全程手续,领代办各种证照184个,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876人次,办理行政审批项目184项、免费举办涉企商务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2期,培训263人,纠正不良执法行为、事件18起,利用网络为企业搜集发布信息340条,利用多媒体和《信息参阅》刊物,为企业搜集、传递商务信息达300余条,为横道酿酒总厂、威虎山啤酒厂等5户企业制作了推鉴产品、展示风貌的幻灯片、宣传片,委托韩国代理人运营了韩文网站,译发25个招商项目和我市招商引资政策、资源开发、森林有机食品等宣传信息,首开海林招商项目直接登陆韩国网站的先河。企业服务中心还组织16户用人需求较大的企业,参加了牡丹江市人才交流会,为建龙公司、林海纸业等11户企业推荐、引进各类人才127人,帮助海林林业局木制品厂和牡丹江佳源木业公司引进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证公司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发展。

第二篇:*镇发展民营经济经验材料

优化环境 强化措施

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镇位于章丘市中部,辖61个行政村,5.7万人,总面积55.9平方公里,是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200强乡镇和济南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近年来,我们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富民强镇步伐的有效手段,不断强化措施,优化环境,全镇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2年,全镇民营经济税收达800余万元,占全镇工商税收的60%。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镇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一、突出三个到位,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民营经济要发展,外部环境是关键,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做到宣传发动、政策落实、管理服务三个到位,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1、宣传发动到位。××镇作为章丘千年古城,群众素有务工经商的良好传统,这种传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民营业户“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意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我们对民营经济采取“思想放开、政策放活、路子放宽、环境放松、扶持发展”的策略,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地位,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演大戏。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舆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党和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努力创造一种从事民营经济光荣、勤劳致富高尚的社会舆论氛围,积极引导民营业户闯大市场、办大企业、当大老板,有效促进了民营经济向规模型、效益型发展。

2、政策落实到位。我们始终坚持“眼前让利、长远得利、直接让利、间接得利”的思想,对民营经济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一安排部署。在落实省、市关于发展民营经济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镇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暂行规定》,对民营经济在注册登记、经营范围、基础条件、税费征收、户口迁入、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放宽。在落实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始终强化三条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及时抓典型,从政治上关心、从思想上教育引导,使一批有开拓精神、能带领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能人走上村级领导岗位,从而带动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在经济上奖励、资金上扶持。每年都在镇、村干部大会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10家民营大户进行奖励,在广大干群中引起很大震动,从而使全镇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赶、征相发展的热潮。三是坚持每年召开两次民营经济大户新上项目流动现场会及每季一次的民营经济大户座谈会,让好的民营经济大户介绍产品结构调整、开拓市场等方面的经验,启发引导他们在对比中互相学习找差距,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3、管理服务到位。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一是实施了“民营企业协理员制度”,开展了“服务在群众身边、管理在服务中间”活动,对全镇纳税前30名的民营企业派驻协理员,负责解决民营业户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改善对镇直单位、机关部门的管理,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催生了民营经济的活力。二是建立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联系点制度。副镇级以上领导成员每人联系一家民营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水、电、场地、治安等困难和问题。同时,还尽可能地在信息、科技、信贷、法律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

二、搞好三个结合,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民营经济要实现集约化发展,需要相对集中、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发展载体。为此,我们认真做好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园区、专业市场、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文章,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发展载体。

1、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发展加工业户。园区建设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民营园区建设力度,确立了以桃花山民营工业园为龙头,积极规划建设了西皋、金盘、南套、寨子、山南、茂李等6个村级工业小区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民营经济“一园带六区”的发展格局。98年,我们着手规划建设了桃花山民营工业园,占地面积416万平方米,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园区实现了“六通一平”,园内企业达86家,从业人员2600多人,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形成了以济南金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济南民星饲料厂、济南远大建材厂、义达精铸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建筑塔机、饲料加工、装饰材料、焦宝石深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2002年,工业园完成总产值达3亿元,并成为济南市重点工业园之一。今年,我们围绕扩展机械锻打、木器家具、机械加工等行业优势,进一步规划建设了南套、茂李、寨子等6个村级工业小区,拉开了发展框架,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发展空间。

2、与发展专业市场相结合,发展经营业户。我们坚持把培育、壮大专业市场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立足“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原则,依托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形成了以绣江路沿线市场组团为龙头、专业市场为主体、集贸市场相配套、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市场流通网络。目前,全镇建有钢铁、机电设备、三星宠物、闫家仔猪、康陈果蔬、大葱批发等六大专业市场,总占地面积400余亩,2002年完成市场交易额3.5亿元。其中,钢铁市场有经营业户800余户,固定经营摊位700多个,经营品种有钢板、线材、车床等150多个,年交易额达1.5亿元,利税超过500万元。在发展专业市场的同时,我们坚持以市场带动一产、拉动二产,积极引导业户从初级产品交易向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钢铁市场带动了机械锻铸产业的发展,全镇仅人力三轮车加工即达20余家,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其它机加工企业有50多家。

3、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发展商贸业户。为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民营经济更快聚集,我们本着“筑巢引凤”的原则,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硬化城区全部道路,形成了城区“三纵四横”的交通大框架,同时,实施了城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塑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文明有序、品味较高的小城镇,为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目前全镇城区商贸业户达400余户,丰富了群众生活,繁荣了城镇经济。

三、实施三轮驱动,推动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

我镇作为工业老镇,虽然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整体规模小,外向型、科技型企业发展滞后。为此,我们从加快民营经济结构调整入手,采取强化领导推动、骨干大户带动、招商引资促动等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实现 “生级提速”。

1、强化领导推动。我们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任正副组长,城建、土管、工商、财税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工一名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民营经济工作。同时,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班子,真正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抓到底的领导格局。每年初,镇上与各村签订民营经济考核责任状,下达发展民营经济目标任务,实行超奖欠惩,使全镇每位干部都受到了极大鼓舞,有效带动了民营经济发展。

2、骨干大户带动。骨干企业是镇域经济实力的代表,近年来我们实施了“扶优扶强”工程,着力培植大集团、强企业,拉长产业链条,重点扶持了东方石化、惠津药业等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形成了“骨干企业为龙头、民营企业跟着走”的发展格局。骨干龙头企业的壮大,催生了一批中小民营企业。目前,全镇已培育起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8家。

3、招商引资促动。近年来,我们把依靠外力、实施外向带动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借梯上楼,借水行船。通过实行全员抓引办、落实引办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各级干部目标责任制,采取以情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措施,迅速膨胀经济总量,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引进引办,加强技术合作,有效提高了民营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截止目前,全镇已有2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1家通过了ISO9000认证,5家民营企业与外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镇民营经济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由小规模、小群体向大规模、大群体发展。目前,全镇民营经济业户已发展到1500余户,从业人员达14900人;民营经济涉及20多个领域,形成了10个专业村、4个主导产业,一个市级重点民营工业园和多个重点村级工业小区。二是由小地域、小市场向大范围、大市场发展。目前,我镇民营企业生产的三轮车已销往河北、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钢铁市场购销范围辐射至辽宁、江苏、河南等十几个地市。三是由低水平、低效益向高科技、高档次发展。原先我镇民营业户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通过实行重点企业扶优扶强、引进引办提高科技含量,民营经济呈现出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市场竞争明显提高的良好势头。新上的济南文君公司可降解快餐盒项目、惠祥集团的硝化棉项目成为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支柱项目。可以说,我镇民营经济初步形成了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市场为龙头,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新格局。

第三篇:无锡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做法

无锡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做法

及其对广州的启示

近年来无锡市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无锡经济已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2008年上半年无锡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293.0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0.2%,已远超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一、无锡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完善管理环境,理顺民营经济工作体系。无锡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在市乡镇企业局增挂“中小企业局”牌子,市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合署办公。无锡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级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创业投资、融资培训、对外拓展等服务,同时建立了以市服务中心为龙头,上联国家、省级服务中心,下联各市(县)区服务中心,中联社会各种中介机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服务格局。

(二)营造社会环境,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一是实行领导挂钩,解决民企发展困难。无锡2004年开始实施重点民营企业领导挂钩制度,市四套班子的领导、市级相关部门与50家重点民营企业建立了挂钩联系,实现政府和企业互动,营造了全社会支持民企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表彰方式,激励争先创优。无锡在每年召开的民营经济大会上隆重表彰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效益型 1

和成长型五类“十佳”乡镇企业、民营企业,2005年又增加了十佳商贸型企业,改变过去发奖金、颁证书的做法,给先进予以政策优惠,激发了他们竞相发展的热情。

(三)构筑融资环境,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平台。

一是推行银企合作,突破“瓶颈”制约。针对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瓶颈制约,组织向银行推荐“三有一缺”(有产品、有市场、有生产能力、缺资金)企业,举办银企授信签约大会,加强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输血”功能。在2008年全市银企(保)授信大会上,16家金融机构与全市1535家企业签订了总额达1509.45亿元的贷款协议,与114家(次)担保公司签订163.5亿元的意向协议,民营企业占获授信企业数的近八成,共获授信862.6亿元。

二是做大做强担保机构,铺平企业融资大道。针对民营企业“担保难”的现状,无锡将担保公司建设列入民营经济考核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担保公司,出台了《关于推进无锡市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市参评担保公司由当初9家增至目前41家,获A级以上的达22家。在政府大大力支持下,无锡民营企业担保余额、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和贷款担保金额连续六年名列全省第一。目前,无锡市担保机构平均担保放大倍数在5倍左右,已形成超过180亿元的融资担保规模。

(四)营造优良创业环境,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一是大力发展规模经济。2007年,无锡全面推进“小巨人”工程,以更大力度扶持100家技术先进、行业优势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巨人”民营企业,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作为培育百亿集团的后备军。

二是大力推进资本经营。无锡积极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

实施股票上市,民营企业境内境外上市融资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08年4月,无锡已有境内外上市民营企业42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1家,境外上市21家,上市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321亿元,在国内地级市中保持领先地位。

三是大力推动产业集聚。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和行业特色,规划和指导推进民营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色明显,分工协作紧密,集约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大力实施“金摇篮”工程。就是在现有工业集中区内,辟出一块专门的地方,企业到那里租用厂房,政府出补贴,为企业在创办过程中提供咨询和服务,并在厂房租金、规费收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和贴补,以此形成场所、设备、资金、服务等全方位的创业扶持和辅导体系。

二、无锡民营经济发展成效

(一)民营经济呈加速增长。

2005-2007三年间,无锡民营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三年时间实现民营经济翻一番。2004年底,无锡民营经济占GDP总量36.2%。2005年,无锡提出“创全省乃至全国民营经济最佳成长区,要靠民营经济三年再造一个无锡”,无锡市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裂变式增长的时期。截止2007年底,无锡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已超过2004年全市GDP总量,占GDP的比重上升为58.5%,顺利达到再造一个“新无锡”的目标。

(二)民营经济“小巨人”渐多。

至2007年末,无锡市注册资金超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增至3227户,比2004年多1811户,其中超亿元的企业有180户,是2004年的将近2倍。

(三)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惠山区冶金新材料、锡山区电动车、宜兴电线电缆、滨湖创意设计、新区电子信息等一批省、市重点特色产业集群。

(四)自主创新水平全面提升,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2007年全市共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个,其中民营企业10个。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5个,其中民营企业9个。

三、对广州发展民营经济的启示

(一)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高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当前广州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必须加快民营企业规模扩张和增长方式转变,改变单个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的现状;必须在技术、资金及管理门槛较低的领域加快产业能级提升,改变目前传统产业为主,实力偏弱且多数为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型企业的现状。

(二)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和信贷担保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优势,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促进其转变经营观念与方式,加大对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支持的份额和力度。

二要鼓励确有实力的民营资本通过收购农村信用社等方式组建一批私营中小型金融机构,尽快构建“大、中、小银行共同发展,国有、外资、私营银行互为补充”的多层次金融体系。

三要逐步开放风险担保领域,改进现有商业银行贷款担保办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变单纯依靠政府出资设立

担保机构的做法。

四要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鼓励直接上市融资,使其规范运作,拓宽融资渠道。

(三)以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为着眼点,积极推进民营经济扩大对外合作。

民营经济是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合资合作的重要对象。因此,必须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开拓发展空间、赢得竞争优势。

(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目前,广州工业发展一方面遇到了新增用地难,另一方面存量用地投入产出率低,盘活存量办法不多。我们可学习借鉴深圳、佛山等地的做法,千方百计提高全市土地利用率,积极想办法为民营企业历史遗留用地找出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后,无锡的经济总量始终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8亿元,同比增长15.3%;财政总收入706.9亿元,同口径增长3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0.6亿元,同口径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进出口总额增长27.6%,其中出口增长30.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411亿元和324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30亿元。2008上半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2147.82亿元,同比增长13.6%。

第四篇: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1、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和微观政策落实力度。殴债危机以来,国家及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大多停留在顶层要求上,具体落实的措施、责任部门和谁来监督不够明确,政策的“玻璃门”“弹簧门”、问题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特别是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选择性落实事项或层度,折扣率很大。建议由上至下进行制度化调整利益关系,把引导、扶持、激励政策落到实处。

2、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和放大发展空间。在目前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客观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成本高、融资难、税赋重,保生存已成为基本诉求。建议,一是特殊时期采取特别应对措施,阶段性调减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征税率,放水养鱼;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起社会责任,制度性安排较大比重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盘子,清理贷款搭配项目和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国家、省级财政提高风险补偿,引导和督促银行流动性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园区建设支持力度,按照基础设施投入量,省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补偿;四是为鼓励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孵化发展,对集中投建的标准厂房和入驻的小微企业进行统一打包,享受招商引资项目的政策优惠。

3、落实行政服务的有效作为,减轻“越位”“扰民”现象。目前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应对变化保运行上,政府应尽量减少行政性活动安排。一是开展调研活动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点不宜面、宜实地不宜问卷,从感性到理性;二是培训活动尽可能“小班化”,按镇区安排,方便企业主和管理层参加活动,提高效果;三是政务性会议、领导人“下基层”、组织参观、评比活动等,征求企业意见,尊重企业意愿,不做硬性要求;四是认真研究将部分行政职权如评比、认定、推荐、项目审议等下放到行业协会,政府只负责政策的制定和对执行的监管,强化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指导和行业自律作用;五是组织力量开展“巡诊”活动,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投资、财务和流动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第五篇: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民营经济

关于2009年全镇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

范政发[2009]2号

各村、镇直各单位:

2009年是我镇加速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年。为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富民强镇进程,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富民强镇,本着“支持民营,服务至上”的原则,以加快发展,增加总量,扩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为目标,实现工业强镇、产业富民,全面提高我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主要任务

围绕北部木业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板皮加工业,鼓励个人进行木业加工经营;围绕特菜生产基地,注重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嫁接,搞好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力开发名、优、新、特产品,逐步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引进县外客商来我镇投资兴业,确保完成2009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引进外资80万美元的任务。

三、优惠政策

凡是我镇民营企业发展除国家明确限制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或实行行业垄断。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与经营。

1、招商引资方面优惠政策

单体固定资产投资100--500万元且年纳税额不低于20万元的新办企业,镇政府给予企业实际投资额1%的扶持资金;新上固定资产300万以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且通过县考核办验收,镇政府给予企业2万元的扶持资金;单体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且年纳税额不低于30万元的新办企业,企业和镇政府商定扶持政策,并给予引资人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1‰的奖励。特大项目,特事特办。

2、板皮加工户的扶持政策

新上板皮机1台,每年连续生产不低于8个月,且连续生产3年以上的,镇政府奖励10000元,分3年支付,第一年奖4000元,第二年奖3000元,第三年奖3000元,三年内提供不超过2亩的占地补偿费,按实际用地补偿。

3、优化环境方面

镇政府成立工业服务中心,对投资者实施保护,为企业通过“一站式,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即从项目各项审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一系列手续均由工业服务中心协助办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考核机制

镇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强化责任,层层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责任制,形成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人人成为发展民营经济责任人的局面;严格考核不打和牌,每季一通报,半年一排名,全年搞总评。

关于磁涧镇2009年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发布时间: 2009-02-19 20:52 来源: 磁涧镇 关键字: 发布人: 磁涧镇-系统管理员 字体:

大 中 小

磁政[2009]2号

关于磁涧镇2009年民营经济发展的

实 施 意 见

为加快工业强镇进程,努力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磁涧,依据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现对我镇2009年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素质,扩大效益,推动我镇民营经济特色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二、目标任务

1、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5.1亿元,入库税金4000万元。

2、新上民营企业项目1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个,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500万元以上项目5个,100万元以上项目5个。

三、发展重点

1、以沿310国道南窑、柴湾、八里、杨镇、尤彰、侯沟、游沟等村为重点,继续壮大陶瓷、机械加工和建材等产业,形成 区位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2、以涧南沿铁磁路的朝天椒及烟叶为重点,以涧北奎门、杨镇、礼河、掌礼等村的大粒樱桃为重点,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3、沿310国道大力发展以餐饮为主的服务业和以礼河、掌里樱桃沟假日休闲娱乐为主的服务业。

四、主要措施

1、坚持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年,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项目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狠抓优势产业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促进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一是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以机械加工及建材制造为主线,大力发展机械和建材加工业。二是把握项目建设的重点。各行政村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既要围绕机械加工和新型建材等产业链积极新上配套项目和深加工项目,又要结合实际,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朝天椒、大粒樱桃等特色种植及深加工业。充分认识发展“三产”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是要紧扣目标狠抓项目落实工作。310国道沿线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要将镇党委、镇政府下达的目标,因村制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主抓负专责,确保主抓招商引资人员的时间,交通工具和经费。力争使大型民营企业落户磁涧。

2、促骨干、抓特色,努力使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达到双盈

今年,将坚持镇主要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在全镇培育3至5家骨干民营企业和重点民营在建项目,加大协调支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畅通燃气、港宏瓷业、一拖通达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品牌企业,加大推介力度,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朝天椒、大粒樱桃等农产品深加工业,围绕加工制造业,发展防盗门、预制品制造、力车制造、饲料加工等特色产品,促进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十强村”和“十强企业”竞赛活动。把民营经济十强村竞赛活动,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把是否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否为民办实事,作为衡量民营强村的重要指标,通过开展十强村竞赛活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一批经济富裕村和特色产业村;积极开展民营经济十强企业竞赛活动,通过培育民营骨干企业和支柱财源企业,引导帮助重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生一批行业龙头,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鼓励提倡重点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以商招商,把企业招商引资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

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认真抓好各种民营经济发展优势,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切实做好专项治理,协调各职能部门坚持安静生产日制度,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畅通绿色通道,营造优质高效的环境氛围,为企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一流服务。

六、加强安全监督,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和镇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化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加大对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力度,确保民营企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全镇民营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尤其是易燃易爆企业,化工企业每月要安全自查达到两次以上,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同时,要强化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业务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安全责任和安全投入的落实。

七、磁涧镇2008年民营企业新上项目考核奖励办法

为使我镇圆满完成下达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上各项目标任务,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

今年,按照招商引资任务分配表,对各行政村实行招商引资任务考核。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要引进1-3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对工业基础条件较差的行政村要积极创造优势条件,通过引资或股份制形式,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第三产业项目的发展力度,要引进百万元以上项目1个,突破招商引资工作空白。力争在2009年底全镇31个行政村要有80%以上的行政村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零突破,在2010年实现村村有项目,彻底消灭项目空白村。

(二)奖励

1、奖励范围

2008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实现税收的民营企业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镇机关二级机构、各企业、个人。

2、奖励依据

奖励的考核,特邀由县委督查室、政府目标办、民营企业服务局、招商局、审计局、财政局、物价局参与实施,依据 “新安县新上民营企业项目考核认定办法”进行。

3、奖励办法

(1)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今年重点对大粒樱桃基地配套的大粒樱桃市场及樱桃贮藏加工项目专项招商,引进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大粒樱桃市场建设及樱桃贮藏加工项目,建成使用后给予2万元奖励;引进投资500万元的上述项目,建成使用后给予3万元奖励。

(2)新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含资源型和非政府鼓励的商业地产项目)1000万元以上项目,当年引资当年投产,经县政府相关部门考核认定的给予30000元奖励。

(3)新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含资源型和非政府鼓励的商业地产项目)5000万元以上项目,当年引资当年投产,经县政府相关部门考核认定的给予50000元奖励。

(4)新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含资源型和非政府鼓励的商业地产项目)项目,当年投产当年实现税收50万元以上的,按镇政府实得财力部分的10%给予奖励。

科技兴农

一、从村镇当地实际出发,创造有效的发展模式

科技支农不能搞“硬嫁接”、“拉郎配”,“一刀切”。只有按照当地特定条件设计安排项目,才能取得持续发展的长远效果。我国东北地区具有发达工业化的基础和农业科技研发的雄厚力量。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已有多年的历史。黑龙江、吉林的粮食作物生产,林业生产和地方特产的人工养殖;辽宁的水果、干果、山货、水产养殖等,早已取得了历史性经验和规模化效益。向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商业化生产模式,同国际接轨,应该在发挥其前期发展的优势的同时,积极加强科技投入,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进程。以辽南地区的经验来看,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区为数已经不多。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农村均直接与现代生产力接壤;沿海地区则以渔业生产为主业,近年从生产手段到组织形式都发生了质的改变,企业化、商业化特色明显。实际上,农村地区的情况差别很大,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单靠“输血”是很难做到的。包括科技下乡、科技支农等好办法,其根本作用应该是帮助当地打造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增强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最终完全摆脱“等、靠、要”的心态,真正走上自我创新致富之路。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乡、街道)的带动,许多农村地区基本淘汰了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得到突破性增长,许多村镇的整体形象获得了质的改变,一些村镇都经过了一个从“输血”转变为自我“造血”的成长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以当地实际条件为基础,以特色项目为主要依托,以科技投入为主要手段,以打造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目标,加大支持力度,放手依靠当地干部群众,推进其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增长,使之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全国倡导推进的科技示范乡、示范村,粮食、水果、花卉、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远洋捕捞、产品加工、现代工业等各有重点,各有中心,发展的势头逐年提高。生产的发展,带动了村镇面貌的根本改善。农民得到了实惠,增强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对科技兴农的极大兴趣,学科技、用科技、找科技的人越来越多,科技生产力成为村镇自我发展的强劲动力,形成了良好的发展事态。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部的推进,各地政府均将科技兴农发展列入惠民重点工作之中,列为政府督办项目,并以此为重点,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扶植支持,探索出“以创新项目为轴心,政府资助、村企联办,村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互动”的运行模式,形成了有利于相互合作、有机运行的组织形式、创新机制和联动方式。

创新机制的形成改变了当地农村的落后面貌,维护创新发展的模式,还必须努力抓好以下几个工作环节:

1、改革科技示范实施的组织形式。坚持以创新项目为科技示范的管理轴心,成立科技示范指导委员会,制定章程,组织项目的实施和验收,以项目成效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唯一标准。

2、创新项目资金的管理机制。为使各项资金充分发挥效用,改变单纯依靠行政管理的旧方式,构建政府、村民、企业、科研机构互动的联盟式管理机制,互动互利、互相监督,共同管理项目资金,使资助资金使用一落到底。

3、建立与科研院校的联合互动格局。科技项目需要转化为实际成果,村镇和企业期盼科技下乡,这是双方共同具有的急切心态。政府主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为科研院校联系企业和农户;区市县努力为院校创造项目的实施条件,企业与农户以合同形式建立稳定的互动互利关系,使项目实施好、见效快,并及时将成果推向市场,如辽南地区的旅顺铁山街道对庄沟村,在农科院的扶植下,与绿岛公司建立互助互利关系,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餐饮服务项目,绿岛经营,村民得利,院校也有成果。

二、结合乡土特点,确定发展思路

好的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的模式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才能具有健康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因此,要使科技兴农取得实际效果,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摈弃形式主义,突出乡土特点,理清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1、发挥科技特派团的纽带作用,确保科技项目的发展效益。近年,国家推动实施了科技特派团创新工程。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团到驻点村(企业)服务,实现村镇、农户、企业同科研院校的联合互动、资源互补,提高农民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在农村和乡镇企业的普及率和贡献率。特派团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项目专家组形式派出,与派入地联合成立领导小组。特派团的工作已经取得成果,在派入地区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特派团的工作以推广项目为中心,以传授技术、培养人才、提高农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开展科技示范为主要工作内容。特派团常驻农村,坚持科技惠农、科技富农,用事实解决农民群众“信、认、求”的问题。实践中,各地村镇创造了多种方式协助特派团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有的创建了党员“

十、百、千”科技入户工程,积极为村民搭建科学知识进村入户的信息平台;有的把科技用户终端拓展到农民家中,一直到使村民对科技知识“能懂、能用、能创新”,还在普及的基础上,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带头人。促使村镇具备自我管理和创新的能力,走上依靠科技自我发展的道路。如旅顺口区围绕大樱桃生产的难题搞攻关,先后研究和推广了“大樱桃破眠剂技术”、“大樱桃测土施肥技术”、“大樱桃仿锤形修剪技术”、“果园杀虫灯安全控害技术”、“赤眼蜂防虫技术”等10余项先进技术,使大樱桃生产出现了优质、高产、价增、俏销的可喜局面;瓦房店市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食用菌新品种引进筛选、果树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优质甘薯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以及肉用复州牛选育开发利用等多项重点攻关项目。

2、科技支持企业,工业反哺农业,实现村镇经济的良性循环。科技投入必须多方筹措,合理解决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问题。目前村镇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有:利用现行的土地占补平衡政策资金;村办企业收入;企业税收30%返村;企业占地费收入;外方项目投资股份等。工业项目,或企业化生产的农副业项目,发展后创造的收入,能迅速反哺农业,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科技项目发展资金有了可靠的解决渠道,形成自生自养的科技兴农机制。通过房屋土地置换、土地入股、集约化经营等措施,整合建设用地资源,减少了科技项目发展的障碍,加快了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逐步实现了“农民居住社区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经营运作公司化、体制管理股份化、村民保障社会化”的目标,“绿色村庄”容貌渐显,群众对科技由怀疑到支持,最终产生了真感情。

工业反哺农业还有更深远的意义。科技型企业的进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使科技兴农真正实现了“富民、惠民、利民”的目标。经济实力的提高,可以使村镇有条件统筹考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针对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规划项目,使用资金。诸如燃料、饮用水、住房、垃圾处理等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可以给于有效彻底的解决。目前,“秸秆气化”技术经示范成功,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农村地区“炊烟四起”的现象将逐步消失;自来水通入农户,彻底告别了世代饮用地表水的历史。通过科技示范推进,“农业地区现代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生活城市化”成效显著,一些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城市市民,生活方式与城市市民几无差别,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提高科技意识,创建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村地区的科技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要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使干部群众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高对科技的亲和力,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素质。要唤起村民自主创新的欲望,形成科技创新的内在机制。实践中,许多村镇的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创意,科技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一是创办村级科普党校和村级科普活动站,把党员政治教育同科普知识学习融为一体,使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和科技素质双提高;二是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为村民利用网络科技知识资源创造条件,让科技知识将农民引入富裕路;三是积极营造有益于科技宣传的氛围,采取宣传画册发放、举行大型文艺演出、文艺宣传队表演等等多种形式宣传,增强科技亲和力。2008年春节,位于辽南的普兰店市科技局在潘屯村举办了《科技下乡闹春潮》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既展示了科技兴农的成果,又宣传了科技知识,使村民在轻松热闹的氛围中,感受科技兴农的作用和实惠。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

4、提高素质,培养自我发展动力。提高村民的科技意识,还必须实实在在地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水平和科技实践能力。这是农村地区打造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和根本。让农民摆脱愚昧变得聪明起来,摆脱“原始”而现代起来,就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成为懂科技、会用科技,能创新、会发展的现代生产力的代表者。各地起动了星火培训工程,科技文化活动红红火火: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主题开展全民培训活动,树立“人人学科学、人人讲科学、人人爱科学、人人用科学”的思想理念;利用街道职业技术学校,以星火培训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宣传、推广、教育活动;建立科技大集,科技一条街;开展科技活动月;建立调频广播宣传网;印发各类科技书刊和宣传材料等,创造出浓厚的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使科技兴农成为农民拥护的自觉行动。

三、注重成果推广,开拓新农村发展道路

1、建设和完善农业科技研发联盟,形成科技示范与推广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大学、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以科技型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结合科技示范村镇的实际,建立科技研发联盟,解决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大连工业大学联合五家村镇龙头企业组成的“大连市农(水)产品深加工产学研战略联盟”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以“发展引导、利益驱动、互惠互利、宽松适度”为主要特征的“会所制”联盟,是新形势下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该联盟成立后,在发挥科技优势、重大项目攻关、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科技示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村镇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略。围绕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技为动力,支撑和引领六大版块经济的发展(工业版块、高效农业发展版块、商贸业版块、旅游业版块、果品发展业版块、养殖业版块)。以“富民、惠民”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工业企业,现代高效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缔结农村地区产业链。用技术链延伸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提高农民创新素质和自主增收能力;以增强新农村自主发展能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为主要内容,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加速农村科技进步,优化农村科技环境。

3、培育“企业+金融+科技+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发展。扶持并发挥科技型龙头企业,在科技示范中,依托科技项目将这一模式加以推广。一是把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作为科技示范的切入点。扶持并发挥科技型龙头企业,在科技示范中,依托科技项目将这一模式加以推广,提升龙头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积极推广这一新型经济合作模式,提高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如獐子岛渔业集团等十几家龙头企业,在推动农渔业走出封闭状态,发挥科技生产力的强大作用,走向国际大市场等方面,均起到了良好的标杆和示范作用。

下载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例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做法(例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李志刚 2008年07月13日14:14来源:《广西日报》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志刚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

    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初探

    县域民营经济就是指县域范围内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和城乡居民控股的股份制经济。县域民营经济自上世纪70年代以地摊、作坊形式产生,发展迅猛,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随着我国......

    关于浙江省临海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体会

    关于浙江省临海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体会 临海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5万亩,辖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10万人。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4亿元,财......

    关于浙江省临海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体会

    关于浙江省临海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体会临海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5万亩,辖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10万人。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4亿元,财......

    关于浙江省临海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体会

    关于浙江省临海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体会 临海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5万亩,辖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10万人。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4亿元,财......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空间(下)93分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空间(下) 试卷得分93分1-15只标注错误的1、《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

    关于浙江省临海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体会(推荐5篇)

    关于浙江省临海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体会 临海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5万亩,辖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10万人。XX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4亿元,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