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坚持“以民为本、帮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基本实现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目标,为我县的社会稳定、经济和谐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
xx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xx山脉主峰xx东麓,地处x、x、x两省一市结合部,与x的x、x相连接,同重庆的x、x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全县辖x个乡镇,x个行政村,x个社区居委会,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万,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x%。现有城乡低保对象x户x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x户x人,占非农业人口数x%;农村低保对象x户x人,占农业人口数x%。我县城市低保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保障对象从当初的x户x人扩大到现在的x户x人,年发放资金从当时的x元增加到现在的x万元。农村低保制度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保障对象从当时的x户x人扩大到现在的x户x人,年下拨资金从当初的x万元增加到现在的x万元,为建设幸福xx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机制建立情况。为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我县成立了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民政、扶贫、财政、公安、工商、纪检监察、审计、发改、农牧科技、统计、计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碰头会,研究解决在实施低保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x个乡镇也相应成立低保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低保专职工作人员,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和听取低保工作情况汇报,参加低保工作会议,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的工作格局。每年由县委督查室、县人民政府督查室、纪委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低保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今年初,下发了《xx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度乡镇民政工作考评细则的通知》,将低保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对城乡低保工作进行细化和分解,实行月考评、季考核,并将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乡镇,考评结果与乡镇的评先评优、个人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并作为兑现奖惩、干部考察等的重要依据,改变以往评先评优凭印象、论资排辈等做法,形成人人头上有目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进一步激励了干部职工自主提高履职能力,使队伍更具活力。
(二)完善政策情况。为确保城乡低保政策落到实处和资金安全运行,我县制定出台了《xx苗族自治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责任追究问责办法》,对执行城乡低保政策不力的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办法规定,对不认真执行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城乡低保工作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低保工作未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不按政策和规定对低保申请人家庭收入进行入户核查、入户核查,弄虚作假,导致核查数据与家庭实际生活状况明显不符等各种违反城乡低保工作规定行为,造成较大损失或社会影响的,承担城乡低保工作职责的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将被问责。《问责办法》出台后,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全县28个乡镇党政一把手认真进行了学习,切实解决了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对低保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工作态度消极,行动迟缓,不按上级要求推进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规范管理情况。低保工作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该项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关注度高,为确保保障对象的确定具备可靠依据,我县对所有原保障对象家庭逐户进行核查,切实掌握低保对象特别是一般保障对象收入变化情况。新申请家庭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家庭收入核查。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程序开展城乡低保对象审核审批工作。农村低保对象的审核审批严格按照《贵州省农村低保对象审核审批流程》规定的“三环节十步骤”(即申请核评、审核、审批三个环节,申请受理、调查核实、民主评困、一榜公示、经办机构审查、乡镇政府审核、二榜公示、县民政局审批、三榜公示、待遇批准十个步骤)的程序开展,城市低保对象的审核审批也严格按程序开展,确保一个环节不少,一个程序不漏,每个程序都有明确规范,每个环节都有人把关,每个步骤都做扎实。在采取入户核查这一传统模式基础上,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跨部门、多层次的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使救助工作形成了更强大的合力。县公安、人社、住建、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工作需要,及时向民政部门提供户籍、机动车、就业、保险、住房、存款、个体工商户、纳税等方面的信息,确保救助对象准确、高效,更具公信力。仅2012年,通过经济状况核对,全县共取消了x户x人的城乡低保对象,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县。同时,坚持定期审核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城市低保中的“三无人员”每年审核一次,重病重残家庭、x岁以上老人、单亲家庭等对象及一般保障对象每半年审核一次,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年度提标核查机制,切实做到严把入口,动态管理、应保尽保,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对于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干部近亲属全部纳入低保备案对象进行管理,在各乡镇、村委会和社区醒目位置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在《xx网》开通书记、县长信箱,并率先在铜仁市制定出台了《xx苗族自治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挂牌救助管理办法》,由县民政局统一制作“农村低保户”公示牌,对全县的农村低保对象实行挂牌救助规范管理,对群众举报农村低保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答,极大地增强了城乡低保工作的透明度,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我县采取由县政府办牵头,县民政、扶贫、财政、物价、统计、农业、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方式,每年对全县农村群众在吃饭、穿衣及用水、用电、用煤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进行调查统计,结合全县财政状况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从1998年开始,先后6次调整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城市低保补差水平从当时每人每月x元增加到现在的x元,农村低保年补助标准则由当初的x元提高到了现在的x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和救助标准科学调整机制得到了很好的建立和实施。
在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的同时,我县切实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县民政局对低保对象中的长期保障对象,代其缴纳个人参合金;重点保障对象和一般保障对象,按每人每年x元的标准代缴参合金。县就业局对有就业能力及愿望的低保人员有针对性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县教育局对城乡低保家庭以及孤儿、残疾儿童,免除收学杂费后,执行免收课本费和补助住宿生生活费政策。住建局建立和完善廉租房制度,保障城镇最低收入住户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扶贫办对农村低保家庭实行“输血式”扶贫,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生产,促进其稳定脱贫致富。其他部门也积极支持城乡低保工作,很好地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扶贫、养老、残疾人保障制度等其他相关制度的有效衔接。
(四)资金筹集使用情况。我县建立和实施城乡低保制度以来,不断加大投入,连续提标扩面,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县城乡低保工作需要,每年将低保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2007年实施农村低保制度7年来,全县累计下拨城乡低保达x万元,其中县级匹配资金达x万元。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补助金额等情况实行张榜公示,并建立了城乡低保资金财政专户,实行专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按时拨付。低保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各乡镇按审批的名单在季初造册,经乡镇主管领导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查汇总,由县级财政部门划拨资金到信用联社,信用联社则根据各乡镇低保资金额度汇入各乡镇信用社,再由信用社根据乡镇社会事务办提供的清册将低保金打入保障对象家庭“一存通”账户上。低保资金均按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管理使用,没有出现低保资金长期滞留在金融机构的现象发生,也不存在联动机制启动条件偏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偏低、资金落实不到位等情况。
(五)工作保障情况。为确保城乡低保工作有序开展,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县制定出台了《xx苗族自治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和制度。同时,针对乡镇从事低保工作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县人民政府及时充实乡镇救助站工作人员,做到低保事有人管、低保责有人担。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对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较好,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偏少,低保工作力量薄弱。由于我县整体工作人员偏少,大多数乡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都是一人多岗,一岗双责或一岗多责,不仅要做民政工作,还要做好计划生育、小城镇建设等乡镇工作,而且还承担乡镇其他工作任务,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二是乡镇社会事务办财务管理相对薄弱。乡镇社会事务办没有像财政部门要求掌握财务知识,部分乡镇社会事务办的账目不规范,做账与报账不及时,未及时让领导掌握底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政工作的开展。
三是个别村干部责任心不强,政策观念淡薄。在低保评议过程中,个别村对一般保障对象评审过程,存在优亲厚友等违规现象。
四是地方财政实力弱,工作开展困难。要求匹配的各项民生资金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致使低保工作经费不足,开展全面细致的核查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为切实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低保“公平、公正、公开”目标,我县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工作目标,确保城乡低保真正惠及于民。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除了要求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还要逐年新增工作人员,进一步充实基层民政事务工作队伍力量。
二是进一步加强财务业务培训。一是由县财政局对28个乡镇社会事务办主任进行财务业务知识培训。二是要求乡镇财政所对乡镇社会事务办的人员加强业务指导。三是县民政局组织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督导,进一步规范乡镇社会事务办财务管理。
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利用“干群连心室”的联动作用,组成低保政策宣传组,进村入户开展低保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低保政策知晓率,让低保政策真正惠及需要保障的人民群众。
四是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一方面加强政府督查力度。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民政、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对低保工作开展季度督查,做好外部监督;另一方面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县纪委监察局、民政局将举报投诉电话、信箱向社会公开,乡镇纪委通过公示栏公示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第二篇:201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读
201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读
最低生活保障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是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基础性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惠民生、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等方在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总体要求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题,以强化责任为主线,坚持保基本、可持续、重公开、求实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构建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格局,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基本原则
1、坚持应保尽保:确保所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2、坚持公平、公开: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审批结果公平公正。
3、坚持动态管理:切实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4、坚持统筹兼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低保对象认定的三个基本条件:
※ 户籍状况
※ ※家庭收入
※ 家庭财产
低保对象范围
1.凡持有大武口区户籍且常期居住的居民;
常住: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
2、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城市560元/月,农村3800元/年)
3、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城市居民,均有权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
(一)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扶)养人,或者法定赡养人、抚(扶)养人无赡养、抚(扶)养能力的;
(二)在职人员领取工资及离退休人员领取退休费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户籍所在地低保标准的;
(三)下岗职工足额领取基本生活费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户籍所在地低保标准的;
(四)失业人员领取金期间或者期满后未能再就业,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低保标准的;
(五)连续6个月以上未领到或者未足额领到工资、下岗职工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养老金的人员,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低保标准的;
(六)因终止或者被,职工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所获得的经济补偿金,扣除从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到法定退休年龄期间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结余部分按户籍所在地低保标准和家庭人口计算在可分摊月数内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低保标准的;
(七)县(市、区)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符合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
家庭收入包括下列内容:
1.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其他劳动收入;离退休金、领取的各类保险费;赡养费、抚(扶)养费;
2.储蓄存款、股票等有价证券及孳息;出租或者变卖家庭财产获得的收入;
3.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予;偶然所得;
4.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总收入:
l(二)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及保健金;
l(三)为解决在校学生就学困难,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的补助金;
l(四)因工(公)负伤职工的护理费及死亡职工的亲属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
l(五)在职人员按规定由所在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及各项统筹费;
l(六)县(市、区)民政部门确定不计入的其他收入。
家庭收入按照申请人申请低保待遇前六个月家庭收入的平均数额计算。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料:
(一)申请人户口薄(在校学生户口已迁出的,由所在学校出具学籍证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身份证
(二)所在单位或者社会保险机构出具的收入证明;
(三)申请人为残疾人或者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无业人员应当出具残疾证或者医院的诊断证明;
(四)夫妻离婚的应当提交离婚判决书或者离婚证和调解书;
(五)申请人为遗属的应当提交遗属证明及领取费用名细;
(六)个人书面申请;
(七)填写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登记表及声明书;
(八)外地迁移人员需开具户口另有所指所在地的土地、房屋、社保、在当地是否享受低保等相关情况的证明。
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程序
※ 申请人持有效资料到街道民生服务中心申请;※ 民生服务中心将本人基本情况上报区民政局,区民政局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
※ 通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窗口,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街道办事处(镇)与社区共同入户调查及召开评审会议进行民主评议
※ 召开评审会议进行民主评议
(组织村(居)民代表、评议小组对申请人声明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以及入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评议。规范评议程序、评议方式、评议内容和参加人员。)
※ 对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逐一入户调查,说细核查申请材料及各项声明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由调查人员和申请人签字确认。
※ 通过街道办理处(镇)初审后,符合条件的进行了公示,不符合条件的通过书面进行告之;
※ 及时公示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审核结果,并确保公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注意:保障对象的个人隐私,严禁公开与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无关的信息。
※ 区民政局进行审核、审批
※区民政局作出审批决定。批准给予低保待遇的,由区民政部门发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经审查不符合享受低保待遇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并通知申请人;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通过“一卡通”的方式按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低保对象在享受低保待遇期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取消其低保待遇
(一)购买汽车、空调等高档消费品的,(二)投资股票或者有其他投资行为的;(三)子女在民办的高收费学校就读的;(四)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 准,但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经社区评议委员会表决不应当纳入低保对象的范围的;
(五)有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的;
(六)符合法定就业年龄且有劳动能力的,应当主动就业或者接受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七)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成员及收入发生变化的,迁移户口的;
(八)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有劳动能力且尚未就业的;
(九)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或者居民委员会核查有关情况时,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
(十)因家庭收入增加,不符合享受低保待遇条件的;
(十一)其他不符合享受低保待遇的情形。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措施
1.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2.通过邻里走访,社会救助信息核对平台确救助对象准确、高效、公正。
3.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动态管理机制
4.及时了解救助对象家庭情况变化,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
5.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监管机制
6.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近亲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备案制度,鼓励社区居民、党员参与、评估、监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7.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核查制度
8.公开最低生活保障监督咨询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9.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
10.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
11.加强政策宣传
12.深入开展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宣传栏、宣传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信息公开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完整性。
第三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政策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政策
农村低保,是政府为帮助农村贫困居民维持基本生活需求而给予差额救助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根据省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建立并实施该政策。
1.救助对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我市农村居民。
2.救助标准:从2013年7月1日起,中心城区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2700元,其他县市为每人每年不低于2400元。
3.申请程序:农村低保实行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民主评议、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三榜公示、社会化发放的运行机制。具体程序是以家庭为单位直接向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提出申请,村(居)委会也可以代为提交申请。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对申请家庭逐一入户调查,详细核查申请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由调查人员和申请人共同签字确认。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村(居)民代表或社区评议小组对申请人声明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以及入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评议。张榜公示后,报县(市、区)民政局审批。县(市、区)民政局全面审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
和审核意见(含民主评议结果),对申请人家庭根据认定条件进行信息核对,并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抽查。审批后,县级民政部门对低保对象的家庭成员、收入情况、保障金额等在其居住地或单位所在地长期公示。
4.资金发放: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发放名单和确定的补差额,按季或按月通过“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直接发放到户。
第四篇: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报告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报告
上级政府有关部门领导:
我叫赵中秋,男,现年40岁,家住接城堤新巷口,村民因小进候患有精神病。现在我一家四口,妻子彭飞红无工作单位,生活一直无法维持下来,我和妻子为了养家糊口,东奔西找,寻找就业岗位,可好话说尽,也无处录用。在这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只有求助于政府。求助于民政部门,对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好让我儿子按期完成学业后,待他们学业有成,再来报答党和政府的求助之恩。
为此,我特求政府及民政部门根据我家的实际困难,给予适应解决。我们衷心地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全家的关心和资助。
特此报告。
报告人:赵中秋
2012年10月15日
第五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政策问答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政策问答
1、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表现在哪里?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建立和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步骤,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重要配套措施。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是一项政府花钱不多,社会效益极佳的民心工程。
2、什么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称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收入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人口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区别于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救济制度最主要的弊病,就是缺乏科学的统一的救济标准,钱多多救济,钱少少救济,工作随意性大。各地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证明,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救济,既有章可循,又简便易行,基本做到了救济对象公平准确、救济金发放标准合理,大大提高了救济的效果,从而使社会救济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制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煤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由此可见,制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首先要依据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即为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所需物品的费用,国际上通常称之为“贫困线”。“贫困线”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最低是生存线,即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所需最低费用,达到此线才能维持生存;中间是温饱线,即满足生活需求的最低费用,达到此线则能维持温饱;最高是发展线,即基本上能自给有余的最低费用,达到此线则具备发展能力。由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帮助,其目的是使每一个居民不至于在生活困难时处于无助的困境,因此,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该是相当于或略高于最低生活需求标准。我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360元。
4、什么人能享受低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困难居民,均可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5、如何申请城市低保待遇?
低保的申请办理程序是:一是个人申请。
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低保时,申请人必须如实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并如实提供在职家庭成员和离退休人员所属单位劳资部门有关月收入情况的有效证明材料以及户口簿、身份证等相关材料。
二是社区审核。社区居委会在接到低保申请及相关材料后,2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申请表》相关栏目填写清楚、其他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对不如实填写相关栏目和栏目填写不全,或不提供在职的家庭成员收入证明材料的不予受理,退回重报。居委会对受理的保障申请,要对申请人家庭收入进行调查核实工作。
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货币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离退休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特许权使用收入、租(赁)收入、馈赠和继承收入、赡养费、抚(扶)养费、第二职业收入、自谋职业收入和其它一切应计入的收入。实物收入按市场价折款计入家庭收入。若申报对象的上述家庭收入不稳定,则按申请之日起该家庭前3个月收入的平均额除以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的人数即为家庭月人均收入。
不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有:优抚对象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金等;义务兵的津贴和退伍费;政府颁发的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别贡献人员的奖励金;县市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工伤人员的护理费、补助金;因公死亡人员及其家属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费、生活补助费;因公致残返城知青的护理费;按规定由在职人员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统筹费。
完成调查后,由社区“低保评议小组”对申请人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评议小组全体同意后上报。三是街道审核。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接到社区居委会上报的“低保评议小组”的评定结果和相关资料后,及时进行入户核查工作。经核查符合条件的,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四是县级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接到街道上报资料后,再次入户核查。经核查符合条件的,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审批小组集体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对象所在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和居住地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张榜公布期满后,对群众无异议的家庭,发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凭证,从批准之当月起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群众有异议的,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其家庭收入及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开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予批准通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要求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申请不予批准:
1.家庭拥有并使用机动车辆(残疾人专用车除外)的;
2.近期购买金银饰品、古玩字画的、冰箱、空调、计算机等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的;
3.有高值收藏和个人投资行为的;
4.在申请和享受低保待遇期间使用移动电话的或家中安装固定电话,且月话费总额超过当地城市低保标准15%的;
5.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入私立高收费学校就读;
6.提出申请前三年内自筹资金购房、建房或装修住房且无突发困难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要求获得低保待遇的申请暂缓审批:
1.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有能力履行赡养、扶养或抚养义务,但未依法履行赡养、扶养或抚养义务的;
2.无户主身份或虽有户主身份但不以家庭全部人口为单位申请的;
3.城镇居民家庭成员中已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无业(待业)人员未在劳动就业部门就业登记的;
4.因赌博、吸毒行为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且未改正上述行为的;
5.外地来本地就读的在校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
6.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提供单位职工收入情况证明的。
已经批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查实的次月起停止享受低保待遇:
1.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经劳动就业部门或街道、镇(乡)就业帮困机构二次以上推荐就业而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或不参加就业培训的;
2.有吸毒、赌博等违法行为经有关部门教育处理仍不改正的或违背计划生育行为有能力支付罚款的;
3.在申报承诺和审批后,核查时发现申报承诺不实,再次核实申请人仍不如实申报的;
4.无特殊原因连续三个月未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5.不接受低保工作人员入户定期核查或一年内累计三次无故不参加社区公益服务活动;
6.连续两次不进行续保登记或两次发现在营业性餐饮、娱乐场所自主消费的。
6、同一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既有非农业户口又有农业户口的,能否申请低保待遇? 其非农业户口人员能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7、人户分离家庭如何申请低保待遇?
同一县(市、区)内人户分离家庭原则上在大多数成员户口所在地申请;经县级民政部门同意,也可在居住地申报。户口和常住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仍在户口所在地申请,由居住地街道、居
委会协助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8、如何确定保障金的发放额?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分为全额享受和差额享受两类。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按照其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具体发放的差额是这样计算的:即家庭月保障金额=当地月保障标准×家庭人口数-月家庭成员各类收入总额。在保障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月家庭成员各类收入越少,家庭月保障金越多,反之,家庭月保障金越少。对于同一家庭成员有两类户籍的(既有城市户口又有农业户口),一般由城市户口一方到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进行申请,另一方户籍所在地街道或镇人民政府提供其农业户口的收入情况,然后根据双方总收入计算家庭人均收入。之后,城市户口方家庭成员可按所在地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额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
9、低保对象怎样接受社会监督?
我们在全市所有社区设置了固定的低保低保公示栏,对享受低保待遇对象的姓名、享受人数、享受金额、家庭住址情况进行常年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10、低保对象如有迁移,如何办理迁移手续?
保障对象在县内迁移或跨县迁移的,由县级民政部门办理保障待遇迁移手续。跨县保障对象凭迁出地证明在一个月内到迁入地县级民政部门办理迁移手续,重新申请保障待遇。
11、什么是限期保障?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限期保障就是通过与低保对象签订限期脱保协议,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低保对象规定不同的保障期限,逾期视为不再符合低保条件而退出低保;
实行限期保障,目的是促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在享受低保期间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就业,增加家庭收入,退出城市低保。为鼓励城市低保对象积极就业,对就业后主动退出保障的,可延期保障3个月。
12、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如何进行检查和监督?
近几年,我们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低保金管理发放办法。从2003年8月开始,我市低保资金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即民政部门将核定的低保对象花名册报财政部门审核,财政审核后将所需资金拨到代发银行,代发银行根据民政、财政审核后的花名册将低保金记入低保对象个人账户,低保对象凭低保证、身份证和存折领取低保金,既减少发放中间环节,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方便困难群众,同时也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目前,全市城区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率已达100%,乡(镇)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0 %,基本形成了民政、财政、银行三位一体的发放监管体系。各级
民政部门要经常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定期做好清理、对账工作,并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贪污、挪用、扩大保障金使用范围等行为,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