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国税局、江西省地税局关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稳定就业形势的通知(赣劳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国税局、江西省地税局关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稳定就业形势的通知(赣劳社就〔2009〕6号)
2009-04-10
各市、县(区)劳动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受影响的企业正由沿海企业向我省省内企业蔓延,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出现裁员现象,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采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117号)精神,帮助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省内暂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企业用工岗位,稳定我省就业局势,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各统筹地区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经认定符合缓缴社会保险费条件的困难企业,可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缓缴社会保险费申请,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由设区市人民政府核准汇总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应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抵押。核准的缓缴期内,企业应继续按月申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缓缴期满后企业必须补缴社会保险费,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
二、阶段性降低四项保险费率。各地在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证社会保险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从2009年1月1日起可以适当降低企业所缴部分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具体降低费率标准及实施方案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基金结余情况和承受能力确定,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严禁擅自降低养老保险费率。
三、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统筹地区在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时足额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下,可通过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试点,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两项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就业资金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执行。上述两项补贴,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项。已享受了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不能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失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岗位
1补贴补贴程序: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附企业稳定员工队伍计划措施,填写《失业保险支付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申请表》,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补贴。岗位补贴资金按月划入企业帐户,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按月划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帐户。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周密的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计划,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劳动保障厅和财政厅备案。各地要严格基金使用的审批、拨付和监督管理。要将向企业补贴的基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按规定使用,不出问题。
四、鼓励困难企业通过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对按规定提取了职工工资总额2.5%职工教育经费,并全部用于在岗职工培训的企业,企业开展在岗培训经费不足部分可在严格标准和程序的前提下,从就业专项资金中予以适当的职业培训补贴。困难企业在岗培训补贴标准、申领办法按照《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执行。
五、妥善解决困难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问题。鼓励和引导职工与企业依法平等协商,采取多种措施共渡难关。对于困难企业经过多方努力仍不得不实行经济性裁员的,且确实是属于一次性补偿数额大、无能力一次性支付的,可在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依法平等协商一致后,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企业与工会或职工平等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六、认真做好困难企业认定工作。本通知所指“困难企业”须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方面条件: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已制定稳定就业岗位措施且没有裁员或少裁员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国家限制的行业和企业除外),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认定由省经贸委、省中小企业管理局、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部门负责,具体认定工作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经贸、国资、税务部门提出意见,报上述部门批准。全省各级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把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重要工作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既要着眼当前,又要考虑长远,在认真测算、充分认证的基础上,按照本《通知》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各地经当地政府同意的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计划和实施办法请于2月10日前报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各统筹地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实贯彻好本《通知》精神,确保政策实施效果,为稳定我省就业局势,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我省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各地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情况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报告。
第二篇: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
【法规名称】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
【颁布部门】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法规文号】赣劳社规〔2006〕16号
【颁布日期】2006-11-08 【实施日期】2006-11-08 【是否有效】 有效
【效力级别】规范性文件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
【失效日期】
【全文】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
赣劳社规〔2006〕16号 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
近几年来,我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重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共同努力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工作得到加强。但仍然存在政策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监督和整改不到位等问题,甚至在个别地方发生新的违纪违规问题,对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以及制度的可持续运行带来了影响。为认真吸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经验教训,督促现有问题的整改,严肃查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政策法规。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直接关系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管理使用和监督必须严格依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江西省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实施细则》、《江西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实施办法》、《江西省社会保险审计实施办法》、江西省劳动保障厅等五部门《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章和制度执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安全。
二、建立长效监督工作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文件的要求,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职工代表和专家组成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其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依法对社会保险政策执行和基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在监督委员会领导下,充分发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监督、有关部门的专门监督、企业职工以及新闻媒体等方面的社会监督作用。各地要加快监督委员会建立进程,建立完善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形成在监督委员会领导下齐抓共管的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督组织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监督信息机制和机构队伍建设机制,做到有基金监督机构,有基金监督制度,有岗位责任。
三、认真履行基金监督职责。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要依法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执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情况,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投资、预算、决算情况,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等各类社会保险基金银行账户情况和社会保险待遇申领、审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建立基金监督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受理、承办、督办举报案件。基金监督机构在履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职责中,发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本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向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对隐瞒不报的,应追究有关单位领导人责任和直接责任人责任。对违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规定的问题,要限期改正,并主动协调纪检监察部门依法查处,决不姑息。对构成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不符合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条件,骗取社会保险金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骗取金额处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严格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把基金管理安全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并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调剂金分配挂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严格缴费单位与个人的申报审核制度,依法对缴费基数、缴费人数进行稽核。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对社会保险稽核情况进行检查,也可按赣府发[2006]8号文件要求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缴费基数、人数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基金应收尽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公开社会保险登记、待遇申领手续和程序,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条件等社会保险信息,缴费单位、被保险人有权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本单位或本人社会保险缴费、待遇支付以及建立了个人账户的社会保险险种个人账户登记记录情况,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提供查询服务。社会保险基金全部纳入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贪污、截留、挤占挪用、公款私存和违规投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按规定开户,在同一个国有或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能开设一个账户,不得多头开户。实行社会保险基金开户、核销登记备案制度。对收入户、支出户账户的增设、核销须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五项社会保险按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自求平衡,不得相互挤占和调剂。要真实、准确地核算和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严禁人为调整收入、支出和结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半年书面向本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基金监督机构汇报基金征缴、管理、支付等方面的情况,主动接受监督。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及时对账,及时掌握社会保险基金的存储情况,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各级政府财政不得用基金平衡财政预算。加强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使用管理。资金分配集体讨论决定,做到下拨及时,不得截留。严格管理社会保险积累基金,除按规定预留必要的支付费用外,全部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在国家做出新的规定之前,一律不得进行其他投资。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立即与同级财政部门核对财政专户的有关账目,如有违规投资运营的资金必须抓紧收回,并按规定予以查处。
五、规范企业年金管理和基金投资运营。按照劳动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社部令20号)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社部令23号)、《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贯彻<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接受新的企业年金计划,新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划由具备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原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要在2007年之前移交给具备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在过渡期内,合同到期的投资项目,按劳社部23号令规定执行,不得再投向禁止领域。
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加强基金管理监督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专职和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基金监督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履行职责,敢于坚持原则,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攻克难点。要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法规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办法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要情报告制度,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监督行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体现内部控制基本要求的业务、财务和信息系统等管理规程、规章、制度,制定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满足本单位管理需要的目标责任、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形成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标准统一、业务流程规范、相互衔接、相互制约、上下内外协调、管理监督严格的工作机制。强化权利制约和责任追究,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础建设,加强基金管理干部的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对长期在基金管理岗位上的干部要定期轮岗交流,对不适合从事基金管理工作的干部,不能安排在基金管理岗位上工作,已经在岗位的要及时调离。对调离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组织进行离任审计。
七、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的力度。管好用好社会保险基金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基金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基金监督工作力度,把现场监督和非现场业务监督、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受理群众举报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基金监督工作档案和跟踪监督工作制度,发现一件查处一件。对屡查屡犯和新发生的挤占挪用及其他违纪违规案件,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篇:赣府厅发〔2009〕14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文号:赣府厅发〔2009〕14号 发文日期: 2009年03月30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普通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省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切实做好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视察江西时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要指示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多渠道扩大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各级政府要充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在落实扩大内需重大决策,安排国家、我省的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时,把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作为其重要内容。在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明确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安排。在项目开始实施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动员各项目承担单位将招收高校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和名额汇总至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由其组织相关高校协助各项目承担单位在高校内举办专场招聘会,落实就业岗位。
(二)鼓励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全省事业单位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向高校毕业生倾斜,增加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比例。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可安排科研助手岗位,应重点聘用就业困难的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具体办法由科技、教育、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高校毕业生参与项目期间,其户口、档案可存放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计入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三)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创造条件,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国资委所属国有企业提供3000个岗位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各地在实施支持困难企业稳定员工队伍的工作中,要更多地保留高校毕业生技术骨干,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按规定在2009年内给予6个月以内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所需资金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困难企业开展在岗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资金补助。具体按赣劳社就〔2009〕6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2009年全省94个工业园区计划提供10000个就业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每个工业园区不少于100个岗位。对全省工业园区招聘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培训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免费组织岗前培训。各地要取消落户限制,要为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户籍、组织关系、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并参加了养老保险的高校毕业生,在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工龄。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等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因资金不足可向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金融机构和担保中心根据企业当年实际吸纳安置高校毕业生人数、信用等级和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贷款规模。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2年。
(五)适当扩大高校毕业生升学比例,对短期就业需求进行分流。2009年省内高校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和“专升本”的比例,适度增加工学等相对紧缺和应用性较强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加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适当扩大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
(六)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根据国家征兵的重点转向各级各类院校的应届高校毕业生,2009年部队拟在我省高校中录用493名“士官生”和义务兵。高校要将征兵工作纳入学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提高高校毕业生对部队招收“士官生”和义务兵相关政策的了解,鼓励高校毕业生为国防建设做贡献。
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有较大增长
(七)继续组织好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等项目。2009年全省拟安排不少于56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26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400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招收3500名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各地、各部门在实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中,要加强协作,加快进度,减少环节,各类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应在每年的6月底前完成,各有关职能部门和高校要及时为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办理相应手续,使其能及时上岗,减少就业成本。2009年高校征兵工作实行5、6月份提前进校预征。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选取士官生、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八)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围绕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因地制宜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一至二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教育、卫生、农业、民政等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本系统发展需要的基层就业项目,增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比例。
(九)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措施和后续安排。重点落实好助学贷款代偿、生活补贴、工龄计算、户口迁移、档案接转、职称评定和社会保险。对参加过基层就业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招聘时实行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的政策。在省、设区市级机关考录公务员时,进一步加大对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招考比例;逐年提高县乡机关考录公务员定向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从2010年起至2014年,每年从县乡机关招考公务员职位中拿出30%-50%,定向招录在村任职期满、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对到基层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鼓励他们在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就业。今后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对在基层就业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职高专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
(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城市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政府补贴措施。对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安置高校毕业生的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为每人每月200元,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核定,个人应缴纳的部分仍由本人负担。两项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所需资金从当地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三、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十一)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将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纳入我省创业培训总体规划。各高校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创业教育的内容,并培训和配备相关师资。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项目,由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根据每年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在确定的一批高校中,对临近毕业或已毕业且有自主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实践的高校学生进行重点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创业技能。培训人数3年内不少于1万人,培训补贴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十二)各地要对参加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并积极建设完善一至二个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科技部门要支持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将其优先纳入各类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范围。各高校要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各类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进行见习。团省委建立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参加,省中小企业局建立的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服务。
(十三)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按照《转发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江西省从事个体经营有关人员3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赣府厅字〔2009〕17号)规定免收2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各地、各部门要对在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自创办之日起,1年内减半缴纳房租费和水电费,3年内免缴物管费、卫生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已进行就业登记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待遇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的缴费基数按当地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养老保险补贴12%,医疗保险补贴3%,失业保险补贴1%,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十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向创业项目所在地的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展期1次;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并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可根据合伙(组织)人数、经营项目、还贷能力、信用状况等具体情况,贷款规模可扩大到20万元,期限可放宽至2年,并视其经营扩大和带动就业人数增加情况提供的第二次贷款扶持最高不超过30万元。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申请贷款、贷款担保等服务。团省委、省农村信用联社对获得县级以上团组织表彰的、有意到农村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贷款额度为1-6万元的“青年创业信用卡”,并给予利息优惠,为其在农村创业提供扶持。
四、加强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践,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十五)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和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设计、改造或引进社会各行业普遍认可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在每月的25日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职业技能鉴定。对高校毕业生通过初次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鉴定合格证的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贴标准按国家和省规定的技能鉴定标准的50%给予补助,但最低不少于200元。鉴定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江西省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及高校密切协作,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努力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主要内容相统一,将专业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联系,使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配套。
(十六)建立高校毕业生职业见习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鼓励企业提供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资委、中小企业局等部门要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3-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的见习活动。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补助标准最低不得低于见习单位所在地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对使用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单位给予见习补贴,补贴标准为见习单位所在地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50%,补贴最长不超过1年,并为见习学员统一购买见习综合保险,见习学员在见习期间发生意外人身伤害和住院医疗费等,可按规定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具体标准由公共就业机构与有关商业保险公司商定。上述见习补贴和综合保险所需资金从各地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五、切实提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与单位用人信息的对接机制
(十七)围绕一个目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紧围绕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这个目标来开展工作。要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促进就业信息在高校、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匹配和对接。要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力度,积极主动配合用人单位开展招聘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岗位上就业。要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力度,搞好就业服务、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十八)建立两本台账。一是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管理台账。要以学校为单位,对各学历层次、各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和就业状况的信息进行即时登记,摸清底数,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管理台账相关信息的管理,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台账。要以地区和部门为单位,对社会各行各业需求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专业等情况进行即时登记和汇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台账中我省行政和事业等单位招考用人信息的管理;国资委负责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台账中我省国有企业用人信息的管理;中小企业局负责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台账中我省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用人信息的管理;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对中直单位、军队和省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进行采集、登记和管理,并对台账中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将收集的信息和变动情况登记到台账中;教育部门要负责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管理台账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台账进行链接,组成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各市、县也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两本台账。
(十九)加强四项对接。一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对接。有针对性地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各类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进行分类和匹配。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间的定向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力度。二是加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将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紧密挂钩,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30%-50%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80%的专业增加招生计划数,对连续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30%的专业,实施隔年招生或暂停招生。三是加强资金、资源和政策的整合对接。要整合各类扶持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整合各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资源,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避免就业资源的浪费。要整合各部门有关促进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便于高校毕业生查询和使用,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四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绩效评估对接。把各部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绩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使各项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
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切实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二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的安全保障,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教育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尽快建立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对就业信息的审核,防止虚假信息、非法传销及其它违法违规行为对高校毕业生的伤害。各地、各高校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保证招聘会安全、防范招聘欺诈、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方面,要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并消除就业安全隐患,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教育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编辑《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南》,将国家、省政府各部门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办事程序进行汇总,由各高校印刷并发放到高校毕业生手中。
(二十一)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对占我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约10%的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建立“双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机制。从省财政安排的省本级就业专项资金中补贴“双困”高校毕业生求职费用。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双困”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各类企业后勤服务岗位和街道社区组织开发的服务性岗位要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对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障的,用人单位可按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有关规定,按实际招用的人数申请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
(二十二)对离校后回到原籍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到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和办理《江西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各地要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建立专门台账,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要结合其专业和就业意愿,组织他们参加相关领域的技能培训,重点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开展培训所需的资金,由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补贴。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零就业家庭、残疾高校毕业生以及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要纳入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范围,摸清人员底数,建立专门台账,实行动态跟踪服务。
(二十三)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党政领导责任制。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要达到1∶500的师生比,就业工作经费要占到学费总额的1%;就业指导课要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高职院校要普遍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要积极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的网络招聘活动和相关部门举办的系列行业性、区域性联合招聘活动。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化”要求,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二十四)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改委和教育部门要将高校招生计划与其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学科专业设置等挂钩,切实解决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教育部门要继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动态监测,及时分析收集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向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高校适时通报高校毕业生签约情况、招聘情况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二十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地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对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工作单位、高校、用人单位等先进典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表彰和奖励。要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第四篇:》的通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转发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意见
【法规名称】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转发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颁布部门】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查看
【发文字号】 赣就局[2004]42号
【颁布时间】 2004-08-11
【实施时间】 2004-08-11
【效力属性】 有效
【正
文】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转发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设区市、县(市、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推动各地基层农信社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根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实际,于近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意见》(赣农信联社发[2004]4号)。现将此文转发给你们,请各地积极与当地农村信用社协商配合,开展和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共同推动小额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00四年八月十一日
各设区市办事处(筹)、新余农村合作银行(筹)、景德镇市信合办、各县(市、区)联社:
自2002年10月开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与各级人行、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7836.1万元,累计放贷8524.8万元,其余额和累放额分别占全省七家金融机构总数的43.13%和42.13%,直接帮助了5110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带动了14200人就业。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少数农村信用社员工对政策的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二是还有部分县级联社没能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三是下岗失业人员获得贷款仍比较困难;四是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协调配合不到位,未形成应有的合力。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实际,对进一步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认识。小额担保贷款是促进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政策之一,从国务院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一方面,小额担保贷款事关下岗失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做好此项工作能够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解决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资金困难,为他们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开展此项工作是为政府、为社会分担责任和承担义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整体社会地位和公信度的提高,对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良性运行和其他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广大农村信用社的员工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二、简化贷款担保和贷款审批手续。一是放宽贷款扶持范围和额度。农村信用社在协同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搞好调查与核实情况的基础上,除继续支持已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外,对失业一年以上且办理了城镇失业登记的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士兵,可凭《城镇登记失业证》、《毕业证》和《退伍士兵证》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根据其经营项目和个人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情况,逐步将贷款额度放宽到3-5万元。二是简化贷款担保手续。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与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协调,在简化贷款担保手续上有所突破。可借鉴农户信用评级的做法,对符合放贷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综合评级授信,对信用级别高、创业项目好的可降低反担保门槛。经农村信用社、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认定,对创业人员已有良好还款纪录且经营运转正常、没有大量债务的,在规定贷款额度内可取消反担保;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反担保所要求的风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实际贷款额的30%。三是依托担保基金扩大贷款发放规模。在担保基金足额到位的前提下,农村信用社在与当地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采取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可在担保基金5倍的额度内掌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四是积极参与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被定为试点信用社区的农村信用社,对信用社区内申请贷款的创业人员,应注意对个人诚信、经营管理能力和经营项目的考察,以此来确定贷款的发放及额度、期限。在开展创建信用社区的试点工作中,要开展个人信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和社区信用的评价指标和监督机制,定期检查贷款项目运作情况。
三、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省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响应国家支持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政策号召,加大对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经当地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对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职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须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鉴证)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在协调好有关财政贴息、贷款呆帐补偿和手续费补助等事宜后,可按其吸纳的下岗失业人员数量给予重点的贷款支持。已对小企业发放贷款,如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并签订了劳动合同的,经当地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认定,可以纳入当地小额担保贷款统计,并按规定向财政部门申报财政贴息资金。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五篇:的通知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保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法规名称】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保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颁布部门】 无锡市政府
【发文字号】 锡政办发[2010]51号
【颁布时间】 2010-03-01
【实施时间】 2010-03-01
【效力属性】 有效
【正
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保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人保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三月一日
关于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市人保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经信委、市国资委2010年2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减轻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我市2009年先后出台了服务企业稳定就业的“新老八条”政策措施,对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这些政策措施,有的已转为扶持就业创业的长效政策,有的属应急措施且执行期满。为了巩固稳中向好的就业形势,现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75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意见》(苏人社发〔2010〕37号)、《关于延长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的实施意见》(苏人社(L)〔2009〕57号、苏财社〔2009〕17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政策措施,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延续社会保险降率政策,减轻企业社保负担
将市区企业医疗保险降率政策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0年12月底,阶段性降低市区企业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1.2个百分点(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
缴费费率由8%降至7%,补充医疗保险缴费费率由1.2%降至1%,个人缴费费率维持2%不变)。
从2010年1月起至12月底止,阶段性降低市区企业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0.5个百分点(即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2%,降至1.5%,个人缴费费率维持1%不变)。
此次阶段性降低企业医疗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不影响个人医疗和失业保险相关待遇。对2009年12月底之前已办理破产、关闭、撤销手续的企业单位不属于此次调整范围,仍按原缴费规定执行。
二、延续社会保险补贴和缓缴政策,稳定企业职工队伍
将市区困难企业享受稳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0年12月底,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具体申报条件、填报表式、审核程序、补贴标准仍按《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52号,以下简称52号文件)执行。
2010年认定的困难企业(2009年已认定的需重新认定),对2009年未享受过稳岗社保补贴的,经审核符合条件,可享受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稳岗社保补贴;对2009年内享受稳岗社保补贴不满6个月的,经审核符合条件,可享受前后累计不超过6个月的稳岗社保补贴;对2009年内享受稳岗社保补贴已满6个月的,不再享受稳岗社保补贴,但可享受其他减负稳岗扶持政策。
对2010年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期满、仍未能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补贴标准不变。
将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0年12月底。具体申报条件、填报表式、审核程序、缓缴期限等仍按52号文件执行。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和稳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不能同时享受。
三、放宽稳岗培训补贴政策,提升企业职工素质
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延长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的实施意见》(苏人社(L)〔2009〕57号、苏财社〔2009〕175号)文件的规定,为加大对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的减负稳岗补贴力度,在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的同时,对开展职工在岗、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安排资金给予相应补贴。补贴标准为岗位培训75元/人;技能培训中的初级工培训150元/人,中级工培训200元/人,高级工培训250元/人,技师培训400元/人,高级技师培训500元/人。
困难企业在开展培训前,应向所在区人保部门提交申请和相应的培训计划,经审核同意后,报市人保部门批准。困难企业按批准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结束后,填写《无锡市困难企业稳岗培训补贴申请审核表》(见附件),携带经批
准的培训计划、《培训人员花名册》以及相应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合同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向所在区人保部门提出补贴申请,经区初审合格,报送市人保部门审核、市财政部门复核后,符合条件的,由市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直接拨入企业银行账户。
四、放宽困难企业认定标准,扩大政策享受范围
为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将困难企业认定条件中的企业用工规模标准,由原100人以上放宽为50人及以上。困难企业认定条件中的“2008年10月份以来连续亏损3个月及以上”调整为“申请认定困难企业之月起算前3个月连续亏损”;计算企业减裁员比例基数(2008年12月底职工人数)和申报当月职工人数,均以社会保险费征缴单所属年月参保人数为准。其他认定条件,以及申报认定程序,填报表式、困难企业认定工作小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等仍按52号文件执行。
五、重点扶持困难中小企业,指导企业依法适度降低成本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理中小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享受稳岗社会保险补贴和稳岗培训补贴的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优先予以批准。鼓励中小企业与职工就工资、工时、劳动定额等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加快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促进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外包企业,经市、区人保部门分级批准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有关破产重整企业职工生活补助费政策仍按52号文件执行。
各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强化对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取得显著成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通过网络咨询、12333电话咨询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困难企业能及时了解和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企业动态用工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重点帮扶跟踪服务机制,定期做好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报工作。
江阴市、宜兴市可参照本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办法。
附件:无锡市困难企业稳岗培训补贴申请审核表(略)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