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部门及早部署扎实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卫生部门及早部署扎实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时间:2011-02-17 08:36:37来源:龙口市卫生局卫生监督科作者:成志 姜克峰 范钦楠 春季是流感、流脑、麻疹、水痘、流腮、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加之节后人员流动频繁、学校开学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极易造成春季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严格卡实辖区内疫情监测报告责任,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报告的准确率,2月10日,市卫生局及早部署,组织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召开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人员培训,进一步规范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全面做好应对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指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保证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第二篇:关于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A教通„2012‟ 号
关于做好学校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和幼儿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我市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现就做好春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追究
各地要高度重视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学校、幼儿园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实。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学校、幼儿园传染病、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管力度,避免学校和幼儿园内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
二、加强疫情监测,规范疫情报告
各学校、幼儿园要指定专人作为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要明确分管领导,共同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各县区教育局要明确学校卫生工作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要密切关注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饮食卫生安全,避免发生因食品、饮用水污染所引发的传染病。学校、幼儿园要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收集、分析本辖区学校、幼儿园的晨检、因病缺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三、加强科学指导,落实防控措施
针对我市实际和春季传染病流行特点,各地各校近期要集中力量对学校环境卫生尤其是教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和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扫和清理,清除“四害”,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发现疫情苗头的学校,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空气消毒和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卫生管理,确保饮食安全 各地各校、幼儿园要加强对食堂、饮用水及周边食品安全隐患的排查,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加以监管,要合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整改和整治,切实消除隐患。学校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员,负责学校日常性的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商店的食品容器、冷藏设备、加工设备等清洗消毒,加强对加工环境的卫生消毒处理,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出售、留样等重点环节进行日常监管;加强对卫生从业人员的管理,落实从业人员定期体检制度,食堂、校园商店等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健康证;检查商店有无销售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食品、“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及其它不合格食品等;学校要建立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饮用水、生活用水的管理工作,定期对蓄水设施、输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加强水源周围环境保护,经常性的开展水源周围环境整治,水源周围30米内没有渗水性厕所、粪坑、排污沟、垃圾堆及废渣等污染源存在;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饮食服务单位如小超市、小摊贩、餐饮店等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单位的监管,支持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学校卫生的监管职责,确保学校师生的食品安全。
五、加强寄宿生管理,突出工作重点
寄宿制学校是传染病多发单位,要高度重视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寄宿制学校要建立寄宿生传染病疫情防控相关制 度。教室和宿舍(寝室)等场所要保持整洁和通风,对相关物表、空气的消毒均配置消毒药品,毛巾、脸盆等个人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避免出现宿舍内的交叉感染。督促寄宿生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通过文明寝室的评比、卫生检查、适时提供热水和饮用的开水等办法,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寄宿环境。
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各校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开展一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各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呼吁家长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做好患病学生的管理工作。各地各学校及幼儿园要把春季防控传染病的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强化学校卫生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适时进行有效地督导检查,确保我市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AB市教育局 二○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第三篇:春季传染病防控
春季传染病防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的教育,希望更多的学生朋友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学会如何应对传染病,对于疾病的症状加深认识,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可以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春季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症状及传播途径。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
四、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六、总结: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所以必须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早发现、早隔离,不要拖延疾病的治疗时间,减少疾病的广泛传播。
第四篇: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
学校和幼儿园防控要点
1.健全和落实晨午检、通风、消毒和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做到预检规范、记录齐全。
发现学生、教职工有发烧、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传染病症状,立即安排校外就医诊治,居家或医院隔离治疗。
患传染病的师生不应带病上课。一般在治愈、症状消失48小时后(肺结核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方可返校上课。
2.做好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学校、托幼机构以及任一班级发现发热、咳嗷、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人员突然增多或异常增多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教育和卫生计生部门,申请专家进行指导防控。
3.落实消毒和卫生措施。通风消毒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学校、托幼机构要制定并落实教室校舍通风、物品和环境消毒、环境清扫等卫生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 通风换气及日常环境消毒工作;在校园内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保洁校园,消除卫生死角,防范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流行。
4.落实健康教育措施。充分利用校园内广播、宣传栏、板报、明白纸、微信、微博、健康教育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向学生、教职工和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5.切实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和
学校要集中查验疫苗针对传染病,如麻疹、风疹、流脑等疫苗接种情况,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和学生,进行补种。
6.发现学生结核病确诊病例时,要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确定筛查范围,从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开始,如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新发现1例及以上肺结核病例,应视情况扩大筛查范围
7.学校一旦出现传染病暴发,应根据疫情进展及有关防控技术规范要求及时采取停课措施。停课的原则是: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年级,再到全校。停课、复课时间要按照传染病防控相关规定确定,或根据疫情研判情况确定
(二)儿童、家长及教职工个人防控要点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2.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3.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4.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要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 鼻,不要对着他人;5.在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外出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
6.尽量不接触患者,如接触患者,应戴口罩,接种后要立即洗手;7.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要及时报告,并避免接触;8.儿童、家长和教职工应按照有关要求和原则,及时接种疫苗,进一步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患病机会。
我省常见的春季传染病
(一)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伴咳嗽、咽痛、乏力、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流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均可传播和感染,高发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严重者可以引起一些并发症。山东省流感流行期一般在10月底至来年3月底。
(二)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其中3-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儿童为多发人群。麻疹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均可感染发病,早期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如打喷嚏、咳嗽,可伴有眼结膜炎等,随后皮肤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红色斑丘疹,不痒,一般是从耳后发际或面部开始,慢慢向下扩展,2-3天后扩展到全身,恢复期可出现糠屑样脱皮。
(三)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以冬春季为高峰。传播和感染途径与麻疹相似。5-14岁儿童发病最高。
(四)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流行。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播源,主要经呼吸道或者接触传播。水痘发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疹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
晕。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节发病。病人和健康带菌者为传染源,通过咳嗽、打喷嚏经飞沫空气传播。该病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出血及脑膜刺激征等症状。流脑发病率虽然不高,但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后遗症较多。
(六)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为传播源,咽部和粪便均有大量病毒,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者均可传播感染。儿童患病以发热、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七)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播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
(八)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或稀便),发热或全身不适等,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休克。患者和隐
性感染者为其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污染的食物、水或者环境也可能引起感染。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冬春季居多,可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暴发。
(九)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患者咳嗽、咯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导致感染。肺结核多在网吧、集体宿舍等相对封闭的场所传播,一年四季都可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咯痰等。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午后低热(一般不超过38℃)、盗汗、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无力等症状。
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要点
1.健全和落实晨午检和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做到预检规范、记录齐全。
发现学生、教职工有发烧、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传染病症状,立即安排校外就医诊治,居家或医院隔离治疗。
患传染病的师生不应带病上课。一般在治愈、症状消失48小时后(肺结核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方可返校上课。
2.做好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学校、托幼机构以及任一班级发现发热、咳嗷、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人员突然增多或异常增多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教育和卫生计生部门,申请专家进行指导防控。
3.落实消毒和卫生措施。通风消毒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学校、托幼机构要制定并落实教室校舍通风、物品和环境消毒、环境清扫等卫生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 通风换气及日常环境消毒工作;在校园内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保洁校园,消除卫生死角,防范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流行。
4.落实健康教育措施。充分利用校园内广播、宣传栏、板报、明白纸、微信、微博、健康教育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向学生、教职工和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5.切实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和学校要集中查验疫苗针对传染病,如麻疹、风疹、流脑等疫苗接种情况,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和学生,进行补种。
6.发现学生结核病确诊病例时,要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确定筛查范围,从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开始,如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肺结核病例,应视情况扩大筛查范围
7.学校一旦出现传染病暴发,应根据疫情进展及有关防控技术规范要求及时采取停课措施。停课的原则是:由小到大,从班级
到年级,再到全校。停课、复课时间要按照传染病防控相关规定确定,或根据疫情研判情况确定
(二)儿童、家长及教职工个人防控要点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2.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3.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4.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要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 鼻,不要对着他人;5.在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外出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
6.尽量不接触患者,如接触患者,应戴口罩,接种后要立即洗手;7.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要及时报告,并避免接触;8.儿童、家长和教职工应按照有关要求和原则,及时接种疫苗,进一步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患病机会。
第五篇:春季传染病防控预案
春季传染病防控预案
春季传染病防控预案
为了加强学校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的防控长效机制,有效的防范传染病在学校中流行,确保我校广大师生健康及安全,现将有关防控事宜通知如下:
一、成立防控工作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组
长:杜双莲
副组长:胡海峰
王
斌
组
员:王
锋
刘小伟
江留根
金红
魏福建
罗鲁民
杨红岩
王长敏
各班主任 职
责:
1.落实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到人。
2.加强传染病报告制度,班主任要在早晨对来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检查,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对有发热、出疹、腹腹泻、流感症状的学生,要及时登记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班主任要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进行病因追查,并认真进行登记。
4.学校以及班主任加强宣传力度,要做好时时讲,事事讲。5.班主任要做好教室等场所的通风工作,每天放学后相关人员要对以上场所实施消毒,并认真做好记录。按时上交各种材料。
具体负责:杜双莲(全面协调)罗鲁民、杨红岩(消毒),王长敏做好上报工作,胡海峰、王锋、江留根(加强监管),刘小伟、金
红
(做好药品及应用物资共给),各个班主任(做好晨检、开窗通风、以及对缺勤学生的追查工作)
二、严格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1.严格按要求控制学校传染源并对发病学生采取控制及隔离措施;
2.学生病情好转后,经校医检查签字后方可进入教室。3.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加强室内外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1.开窗通风
2.定时消毒
三、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防病意识。
1..加强春季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到四个一,即:一次大型集会、一个班会、一个宣传栏、一封告家长书。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抗病能力。
四、预防物质保障
购买一定预防药品及消毒药品
注:传染病各班必须及时上报校长室和总务处。
五、应急处理
1、对上级相关部门应急指挥部的指导和督察,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2、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传染病领导小组报告。
3、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照规定时间:甲类传染病(包括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统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区疾控中心报告。任何人不得瞒报、慌报、缓报疫情。
4、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及时转送村卫生所诊治。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5、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由副校长安排相关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消毒处理,必要时请疾控中心进行终末消毒。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严格进行临床观察。
6、对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配合有关卫生部门采取的医疗措施。
7、在传染病期间,各班班主任每天向总务主任报告本班学生的缺课情况、健康状况,班主任要及时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并保持联系,以便进行跟踪管理。
8、大队辅导员安排相关人员加强校园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消灭鼠害,灭蚊灭蝇灭蟑螂。
9、总务主任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良好,对人员密集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定期进行消毒。
10、门卫要严格把好校门关,外来人员来访登记,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食堂、寝室、教室等人员密集区域。在校期间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离校。
11、教师利用晨会、板报、广播等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增加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师生自我保护能力。
六、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评比体系中,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等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