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
浅析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
优良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助推器,做为化育员工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它涵盖了企业的价值观体系与行为准则等内容,它如同号角将持有共同理想和远景的员工凝聚在一起,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拼搏奋斗。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用以指导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取向和判断标准,使之成为企业员工广泛认同和接受并为之奋斗的方向,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得以立足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
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它的企业文化,它存在于企业活动的每个领域研发项目和每一个环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识化的价值体系,换句话说,企业文化居于主宰企业成败的重要地位。
企业文化又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一个企业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应该确定明确的,积极向上的,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
很多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一些企业的理念偏离市场要求出现问题,致使运作机制滞后。
企业文化构建尚未普及,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缺乏研究,没有做到系统规范,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没有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稳定的价值体系和根本的企业哲学来研究,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推动作用就无从谈起。
一些企业提炼理念时共性大于个性,缺乏特点,表现出企业文化视野不宽,境界不高,缺乏以市场和顾客为上的观念,而较多地规定企业员工的行为。
企业文化具有:长期性,指导性,行为性与方向性,风险规避并非几句空洞的口号,数据分析苍白的说教,而要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者职责和员工的行为准则等,建立在上述内涵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必须具有极强的导向,渗透,凝聚,激励,辐射,易于识别等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它应该具备个性化,以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记忆,使自己能在同业中拥有特色。
理念虽须个性化,但必须为社会所认同,因此:企业文化的提炼必须同公众和消费者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等因素相吻合,以得到社会公众认同,获取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文化当“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所有的企业员工得到尊重和信任,为企业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企业文化是指导其经营活动的工具,既要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也是与同业者进行竞争的过程。因此:企业文化应该趋于市场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其字面必须简明,内涵必须丰富,并易于记忆和理解,因此:简洁,清晰,新颖的企业文化将更会深人人心。
企业的核心理念应包含: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市场观,企业发展观,企业人才观,员工行为准则等。
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构建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如何传播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发展的道路上也是重中之重。
理念认同才能实现文化认同,要积极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企业文化,广泛进行宣传普及,组织员工深刻领悟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核心,员工参与度越深,理念认知度越高,企业凝聚力也越强。
企业文化要用一系列视觉要素将抽象理论表达出来,使企业文化更具个性化,表现化,传播化,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记忆。
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市场观,企业发展观,企业人才观,员工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在适当时候应该通过大众传媒或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吸引大众广为传播,以扩大企业的形象力,产生社会效益。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时机,通过会议,活动,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大力传播企业价值观,宣传实践企业价值观的人和事,尤其是宣传反映企业文化的典型人物故事和事件,通过这些企业“旗帜”和“影响力”来进行传播。
任何企业都要有自身鲜明的企业文化特征,使其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并有效传播得以市场和社会认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第二篇: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们的普遍认知。综观成功的企业,都有着自己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灵魂所在,是促进企业经营业绩不断增长的最为强大的力量。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未来十年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等发展目标目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涵盖了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经营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文化传统、管理制度、企业形象以及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感与自豪感等内容。企业文化经过长期的吸收和融合,便会形成一种全新的动力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将会产生巨大的支配和决定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增强企业活力的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必然会衍生出企业所特有的价值体系和全新的企业精神,而这种体系一旦形成,必将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并在企业上下形成一种奋发进取、风雨同舟的浓厚氛围,从而万众一心,投身于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企业文化的另一重要功能在于改变人们所固有的只从个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行为意识,从而树立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念,潜意识地形成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与向心力能够极大地增强企业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促使企业关心企业的发展与兴衰,关心企业利益的实现。事实证明,企业的凝聚力越大,企业的发展就越快。
三、对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参与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增强了,必然会关心企业竞争的成败,“当家做主人”的愿望必然由此产生。因此,他们会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培育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当作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来抓,就一定会收到喜人的成效,实现企业的长远、高效、快速和全面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浅析
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在可持续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要点。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积极融入到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去,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面对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必须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进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牢固基石。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通俗地讲,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企业文化同社会其它方面的文化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有它自己的生命过程。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的社会经济活动和人际活动,扎根于企业,同企业生死攸关。优良的企业文化是需要不断提炼、升华和总结才能够形成的,是一个持续的扬弃过程,即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第一,要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重视企业的道德建设。
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主张充分尊重人格,适应人性,并注重对人的智力的开发培育,建立共同经营理念和价值追求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主要是抓人本文化一一人本素质的开发。这里,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以精神素质、智力素质和体力素质等三种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精神素质是人的主导素质,起主导性作用,道德的树立和培养是精神素质的核心灵魂。可见,道德建设其实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有内容,是它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道德是企业的规范文化,它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及其全部活动和工作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从伦理上调整企业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功能、机制、作用是从企业伦理关系的角度发挥出来的。它是法律规范的规章制度等所不能替代的“灵魂法制”。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那样的约束力,但它却具有法律所不具有的积极示范效应、强烈的感染力量。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革、体制的转换,必然会引起利益的调整,道德伦理观念也随之出现了下滑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重新定义“德”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从这一层面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是“以德治企”,—就是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口,“育德、树德、倡德、弘德”,以德治人心,以德统人心,以德聚人心,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文
化软约束”下的激励和创新机制,并以此为基本依托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更大的价值追求目标,创造更多的收益,求得更快、更长远的发展。
企业文化也是经营者文化,没有优秀企业家,就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起美国,人们就会想到通用、、迪斯尼乐园、微软等企业,而它们正是优秀企业家创造的。日本人说:代表日本左右脸的,是丰田和松下,丰田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而松下幸之助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松下品牌,这与丰田英
二、松下幸之助两位卓越企业家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海尔,从巧年前一个亏损小厂发展到今天的无形资产排名国内第三,创造出国内知名度很高的海尔品牌,原因就在于有张瑞敏这样优秀的企业家。正是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技术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并通过不断创新改变其组合方法,才带来了企业的发展。而当他在进行这种组织和创新的时候,在过去常常表现为一种个人行为的信念、才能、素养,一旦被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接受时,形成了大众的意识,那么企业家是企业的一面旗帜, 企业家的道德取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道德建设。2008 年中国的婴幼儿奶粉行业出现三聚氰胺事件后, 温家宝总理对中外媒体表示, 希望中国企业家要有道德, 希望每个企业家身上都流着道德的血液。在市场经济种种诱惑面前, 企业家要冷静和自律,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主动承担道德责任。首先,真诚对待员工。只有真诚对待员工, 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一项对1 500 名美国经理的调查表明, 他们通过行为来判断诚实程度、直率程度以及原则性程度, 从而评价上司的可信赖程度。同样的调查表明, 忠诚是上司所有品质中最受员工钦佩的一种。其他研究人员也发现, 如果高层领导拥有很高可信度的一套始终如一的价值观念, 则员工在组织中更能够感到自豪, 更具有主人翁责任感。”另外, 企业员工道德是企业履行道德责任的基础。企业员工从事的工作涉及企业内外生产经营管理的诸多方面, 他们的道德风貌同样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员工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遵纪守法, 敬业奉献, 恪守公德, 努力学习, 勇于创新。企业员工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是组织员工学习企业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二是组织员工参加德育实践活动, 三是组织企业文体活动增加员工的了解和友谊, 四是运用正反道德典型进行教育引导。
第二,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创新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以人为本。从员工的招聘、培训、薪酬、福利到晋升、职业生涯规划,每一个环节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从发布招聘信息开始,就要大力宣扬企业的文化精神,让应聘人员了解企业;在培训过程中,更要采取多种方式,把企业文化宣传灌输给每位员工心中;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设计更要体现员工的价值,待遇要让员工有优越感和幸福感;要给员工的发展留有相当的空间,力求得到每位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对企业的宗旨、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能准确把握,并自觉地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满足人的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要反复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作为管理者必须首先了解人的需求。既要了解清楚在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还要了解清楚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比如,除了要关心员工的伙食、交通、工作环境、劳保这些问题之外,还要关心员工有些什么精神追求。比如他有什么爱好,近来心情如何,业余生活如何度过,个人发展的目标在哪里,他的理想是什么等等。这样,员工就会觉得有了心灵的沟通,他就会产生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至少在现阶段,激励是满足的重要手段。及时鼓励和奖励都非常有效。事实上,企业文化不仅对员工有一种“无形的精神约束力”,而且还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常常可以使企业员工懂得自己所在企业存在的会意义和自己作为企业一员的意义,从而产生使命感与责任感。如果员工感到上级的信任,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企业主管,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应了解员工的家庭和思想状况,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员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为企业尽职尽责;对企业内部的矛盾和不满,管理者要善于采取合适的方式,让员工消气泄愤,满足其宣泄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心平气和地为企业工作。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例,以人为本,是创新理念得以发扬的核心。
以海尔为例,人本主义价值观在海尔的体现:
(1)“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理念
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海尔给员工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是对专业人员的,一种是对工人的,每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每个人有相同的竞争机会,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的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把静态变为动态,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才能。
(2)“三心换一心”
张瑞敏喜欢引用的一句古语是:“上下同欲者胜。”企业领导人必须在琢磨人、关心人上下功夫。海尔讲究“三心换一心”:“解决疾苦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换来职工对企业的“铁心”。
热心
海尔有一个运转体系,专门帮助职工及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公司组织 了自救自助形式的救援队,员工人手一册《排忧解难本》,如有困难,只要填一张 卡或打一个电话,排忧解难小组会随时派人解决。
诚心
10多年来,海尔的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红、黄牌制度。在每个月的中层干部考 评会上,都要评出绩效最好与最差的干部,最好的挂红牌(表扬),最差的挂黄牌(批评),并具体剖析情况,使受批评的干部清楚错在何处,明确努力方向。在海 尔,考核制度是公开的,人际关系是透明的。
知心
知心体现在建立多种制度,了解员工心里想什么,希望企业做什么。
①每半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员工了解企业,充分发表意见,参与 企业的民主管理、监督。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后 方可实施。员工参加领导干部的考评,每次考评干部,工人在评委中所占比例不 少于1/3.②各种形式的恳谈会制度。集团规定各事业部每月举行两次恳谈会,各公司、分厂和车间的恳谈会随时召开。员工与领导,开诚布公,畅所欲言。
③‘自桥工程”。利用《海尔人》开辟“心桥工程”栏目,通过该栏目反映不愿 在公开场合说的话。
第三,创新企业文化,实施差异化战略,构建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1.目标上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谋求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进步。因此,企业应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找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明确企业文化创新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要确定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
中的核心地位,确立企业目标,制定出各阶段、各层次的细分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
2.经营理念的创新。企业文化要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细化”建设,必须冲破思想的禁锢,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倡导创造性思维,实行思路的创新。要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宽广的眼界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寻找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要将思路创新的视角放在理念创新上,用鲜明的富有特色的经营理念来指导整个企业活动。
3.管理制度上的创新。“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对企业而言,就是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章和行为准则,可以指引企业中人的思维和行为。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人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创新就会沦为空洞的口号,很难变成现实。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需要把他们愿景中的文化转化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它输入企业制度,建立良好的制度文化。有了良好的制度文化,才能逐渐使企业员工
清楚应该追求什么、为何要有这样的追求,以及如何追求。企业文化制度作为一种共同愿景,是发自内心的具有极强的内在冲动与外在感召力。企业的制度文化使员工懂得这种追求与系统的做事原则,是公司获得内在凝聚力和外在适应性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4.形象方面的创新。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综合效应,必须高度重视企业“造型”,着手于形象创新。突破原来重在视觉形象的狭隘眼界,使企业形象的塑造上升为企业整体和战略设计的新境界。在形象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企业外在形象与内
在价值的一致性,注意把握企业形象的表现形式和震撼力;要展示现代企业的精神风貌和本企业中的闪光点,把形象的塑造融于经营实践和营销过程中。在塑造形象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设计和实践过程,也要重视社会的客观评价和内部员工的广泛认同;不仅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要重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现代企业价值观和员工的精神境界传达到社会中去,使员工产生组织归属感和与企业发展共命运的内在动力。塑造我国现代企业的崭新形象,强化现代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第四,要将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结合起来。
当前的许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时候,更注重商品的环保性。因此企业要讲企业文化也渗透进“绿色”的概念,和生态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 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 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 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 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 体现的是人文精神, 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 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 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在世界日益倡导“绿色”的社会里,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 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 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总之, 要使一个企业团结成一个整体, 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 更要有积极和谐的优秀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就要力争建立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科特,赫斯克特.企业文化和经营绩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曹俊芝.企业管理的新视角[J].经济师.2010年第十二期
魏文斌, 高伟江.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及其对策[ J].道德与文明, 2003(3): 51.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兴起,至今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它是随着科学不断昌明、技术迅速发展、市场呈现全球化倾向、竞争日趋激烈和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生活水平、参与管理的意识及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它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企业文化成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本章第一节着重介绍企业文化的定义;第二节着重介绍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第三节着重介绍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想由此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以企业文化创新来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定义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现象是与企业的诞生同时产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经过企业领导的长期倡导和员工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为企业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意识形态。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诱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办法。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以从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等层面上来认识。
1、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也叫企业的物质文化,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备等构成的,属表层企业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首先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技术、设施设备、企业的广告、企业的包装与设计、企业的标志等。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表现了企业的精神文化。
2、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又称行为文化。它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属浅层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它还可划分为企业整体行为、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企业员工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等。
3、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在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是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也称企业文化的中层。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组织机构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建立的各项职位、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结构。建立精简、统一、协调、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优秀企业文化的体现,也是卓越企业的标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证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服务管理规范、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
4、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叫做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践过程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主要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论理道德、企业风貌、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心理等。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三、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层次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哲学。企业哲学,即企业的生产经营哲学,是企业生产经营成功之道的哲学概括。经营哲学是企业全部行为的一种根本指导思想,其根本问题是企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哲学观念主要有:质量观、用户观、创新发展观、竞争观、效率观、人才观、利润观等。企业经营哲学观念一旦形成,就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指导并规范企业的经营方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2、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调节行为与人际关系的导向体系。企业价值观着重解决企业为什么存在、它存在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以及企业认为什么是有价值、什么是无价值、什么是负价值。企业价值观包括员工个人价值观、群体价值观、企业整体价值观等。
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继承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要求,由企业家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表员工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经营规范化和信念化的团体主导意识。一般都是以简明的、恰当的、富于鼓舞性和感召力的语句表达。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个性化的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
4、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调整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用户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企业实现其目标的群体意识。它由善与恶、公与私、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并调整其内外关系。一是以舆论和教育来影响人的心灵,二是以传统、习惯、规章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实际上是人们心中的“灵魂立法”。
5、企业风貌。企业风貌包括企业风格和企业面貌两个方面。作为风格,它表现了企业及企业文化的个性;作为面貌,它是企业外部状况及表象特征。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精神风貌表明企业有优良习惯和优良传统,表现出企业的文明生产、文明经营和优美环境、健康多彩的业余生活,以及团结向上、学习知识与技术的浓烈氛围。经营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风貌建设。确立富有个性特征的企业风貌,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6、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或要实现的追求。企业目标既是引导企业不断前进的灯塔,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的目标,主要是指企业的长远目标或最高目标,它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着眼于提高其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着眼于追求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等。确立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企业发展目标,以此统一员工的意志、思想和行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实现企业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7、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企业行为及后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包括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整体看法和评价,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它构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与财富,也是企业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企业良好形象一经确立,对内就成为员工群体的价值准则,对外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放到突出的位置上。
8、企业心理。企业心理是企业精神的表象,它从感性的角度表现了企业文化的特征。加强企业心理建设,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组织气候,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劳动干劲。忽视企业群体心理建设,不从抓企业群体心理建设入手而盲目地谈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构建企业文化的。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经营管理之魂,具有以下功能: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象一根纽带,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磁石一般把领导的和员工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形成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强大的聚合力,团结一致地谋求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
势。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尤其在企业处在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2、导向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对企业发展方向、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目标有质的规定性,企业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标准,是企业行为的动力源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最精粹、最概括的指导思想,必然对企业目标提出质的要求。同时,企业目标要易于为全体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必须以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为基础。第二,企业文化决定企业行为的价值判断。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意志的象征,反映了企业整体的思想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这种强有力的文化成为企业导向的有力工具,使员工能够以极其微妙的方式把员工个人的思想、追求和目标统一到企业目标和价值观念上来,使员工们能自觉地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实践者,能动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3、激励功能。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软性管理,强调尊重人、相信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尊重人、相信人的基础上的,强调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软硬件控制,对企业员工有无形的约束力。一方面,它通过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向员工个人价值观内化,使企业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借助其微妙的作用,以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操纵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规范、指导、约束企业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企业文化影响和熏陶的企业员工,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目标有透彻的领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企业整体保持相同的取向。这种以尊重个人的感情为基础的无形的非正式的软性控制,可以补充其他控制手段的不足,并具有更强的持久力和影响力,对员工行为发挥着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作用。
5、协调工能。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众多问题认识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使企业上下左右关系较为密切、和谐,各种活动更加协调,个人工作也比较心情舒畅。
6、维系功能,企业文化像一个无形的“纽带”,维系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维系一个企业正常运行有三根“纽带”,即资本纽带、权力纽带、文化纽带。这三根纽带中,文化纽带是韧性最强、最能突出企业个性的纽带,同时也是维系企业内部力量统一,维系企业与社会良好关系,保持企业持久繁荣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7、教化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卓越、成效和创新。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是一所“学校”,为员工积极进取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和条件,具有提高员工素质的教化功能。它可以使员工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员工高尚的道德,锻炼员工的意志,净化人的心灵,学到为人处事的艺术,学到进行生产经营及管理知识、经验,有助于员工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8、优化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内生一种无形力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起到优化作用。它可以自动纠正企业目标、决策出现的偏离,自动调节企业组织机构不合理或运转失灵,自动监督和矫正企业领导者和员工有悖于企业道德规范的行为等。
9、增誉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与外界的每一次接触,包括业务洽谈、经济往来、新闻发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关活动,甚至通过企业的每一件产品、员工在社会上的每一次言行,向社会大众展示本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态和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企业文化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对于振兴企业、指导企业管理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说企业文化
对现代企业所以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优秀的企业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文化力。文化力的表现形态是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习惯等精神产品,但却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即文化力可以转换为经济力,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稳扎稳打,避免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二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带来良好的商誉,良好的商誉是一种竞争力量,能够提高企业的增殖力,给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利润。
三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思想,体现着员工心理及行为的一般要求,体现着多数员工的“共识”,因此能够对广大员工起到凝聚、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和劳动积极性,并积极参与管理,提合理化建议,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够促使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促使企业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和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带来组织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2、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管理,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长期存在重行政命令,轻经营观念、价值体系、企业精神,重有形的硬管理,轻无形的软管理的倾向,严重阻碍着管理的科学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尊严、价值实现为中心”,可以使企业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管理,建立企业文化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协调的新格局。企业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企业员工有追求物质利益的一面,又有追求自尊、荣誉、地位、自豪感,因而愿意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一面。在一定物质条件下,追求精神满足的一面成为个体行为转向社会目标动力源泉。企业只有不断地引导和满足员的这种高层次追求,才能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励和引发员工的积极行为。这种文化意识的管理,使员工从被管理、被支配、被命令、被迫服从转向自觉的心甘情愿的投身行为。这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创新,也是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主人的重要标志。
3、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现代化。企业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经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经营过程现代化、经营手段现代化、经营信息现代化、经营人才现代化,以及管理科学化等内容。其中,经营思想的现代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创新经营管理观念,逐步形成与企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经营思想现代化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战略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以人为本观念、效率观念等。这些观念的形成皆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很难想象,没有一个浓烈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企业能够产生出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思想。因此,实现经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必须要加快建设企业文化。
第三节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要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弘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企业的经营理念(即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包括坚定的企业目标、浓烈的团体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和正确价值观、方法论和激励原则。我们集团公司经营理念已经逐步形成,在企业改制时,通过广泛的征集和整合,已经提炼出“诚信、合作、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它代表了全体员工的信念,是推动企业经营规范化信念化和形成团队意识的精神动力。当然,还要进一步完善、充实其内涵。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进行全员教育,大张旗鼓地弘扬集团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自觉地在各项工作中认真地、扎扎实实地实践,使其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把塑造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来抓。企业形象,从消费者角度讲,是人们对企业的一种看法和认识;从企业的角度讲是潜在的销售额,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企业形象包括认知、信赖和好感。它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服务形象、企业其他文化形象等构成。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激励士气、改变现状、开拓未来,转化为巨大的有形的物质力量和物质财富。
塑造企业形象,一是要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CI称企业形象识别、企业策划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一张绿卡,能够推动企业文化的升华,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上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CI有三个基本内涵:(1)理念识别(简称MI),包括企业使命、企业目标、经营思想、行为准则等。(2)行为识别(简称BI),包括经营理念指导下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将内部组织机构、员工行为准则都视为一种传播符号。(3)视觉识别(有称VI),包括企业标志、企业名称、广告语、口号、徽章、胸卡、名片、信封、信笺、企业招牌、标识、旗帜、运输工具、员工制服、企业环境建设等。这三种识别相互联系、逐级制约、共同作用、自成系统、故称为企业的识别系统。二是要立足于长远,反对只顾眼前;立足于真诚、反对虚假;立足于公众,反对只顾本企业;立足于防微杜汽车,防止产生形象危机;立足于创新,克服因循守旧。三是要注重企业形象的传播。传播有内部传播、新闻媒体传播、政府机关传播、社会公众传播、顾客传播、社区公众传播等。企业要根据形势、任务、目标的需要,适时策划好传播,以此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把楷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企业楷模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说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或核心的话,那么企业楷模就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化身和缩影,也就是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和代表人物。企业楷模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导师,是人人仰慕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因此他们能够做人所不能、人所不敢的事情。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企业追求的真谛,处于企业文化的中心位置,因而企业楷模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关键作用。楷模们是一种象征,是人们心目中崇敬的偶象和有形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他们,企业文化就会缺乏凝聚力而涣散与支离破碎。因此,加速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造就先进的企业楷模。企业在树立典型,造就楷模时,一是要善于发现楷模“原型”,二是要注意培养楷模,三是要着力塑造楷模。当楷模基本定型,企业应该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积极开展传播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感染力,以楷模文化促进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的理念形象。
四、把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实施创新工程(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自觉地把“持续创新力”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培养,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实施体制创新,就是要尽快调整和优化企业机构。在企业改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精干管理层次。各级都要按照高效的原则,在定编、定员、定岗、定责的基础上,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实行竞争上岗,实现减员增效和精干高效的目的。
实施机制创新,就是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活内部机制。一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形成员工能进能出,择优录用的用人机制。二是改革人事制度,破除领导终身制,打破“干部”和“工人”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按岗位管理,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三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消灭平均主义,形成收入随岗位贡献、业绩大小增减的机制,激活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施管理创新,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适应形势要求的企规企法,明确目标、规范行为,强化责任,突出刚性,实现管理形式由行政隶属型向产权管理与宏观调控型转变,管理结构由劳务密集型向技术、智力密集型转变,管理方法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管理效果由单一
工程产品创效型向以工程产品创效与资本运作创效型转变。特别是对工程项目部管理,以《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为依据,完善项目部治理结构,坚持项目经理部的“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建立项目经理激励机制,实行“两个直管”和“五大市场”,扎扎实实抓好“源头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企业经营成果、核心竞争力增强和品牌名优工程增多、职工收入增加的“四增”目标。
实施科技创新,就是贯彻科技兴企方略,开拓新的领域,引进、培养和造就科技专家,加大科技开发、应用的投入,优化工程创优规划,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建立科技攻关组织,重奖创优工程,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五、坚持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和强化企业文化的保证体系。
1、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高层次追求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标原则。就是科学地制定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告诉和激励人们工作应如何做、做成什么样才是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不断强化目标行为,进而为实现目标而献身于事业之中。二是共识原则。企业文化不是企业中哪个人或哪个部门的文化,而是企业各部门、全体成员的文化。只有强调共识、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使决策与管理都建立在全员聪明才智与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最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三是一体原则。就是坚持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体化。坚持一体原则,能够有效地建立起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有助于打破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之间的人为“界限”,使二者融为一体,建立共同的目标和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的关系,为实现价值体系的“一体化”创造条件。四是卓越原则。卓越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向上的精神。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之所以优秀的生命与灵魂。它作为一种动力,促使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去努力学习、努力适应环境、努力创造事业上的佳绩。五是绩效原则。绩效是一项工作的结果,也是一项新工作的起点,坚持绩效原则,不光是要善于根据人们工作绩效大小进行奖励,以鼓励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更大的努力投入下一轮工作,而且还在于把人们的着眼点从“过程”转向“结果”,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同时,也要求企业转变管理方式,减少发号施令,为下级完成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帮助员工学会自主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六是亲密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亲密性原则,既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也是现代企业对员工所承担的责任决定的。这种亲密性原则,应体现在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培养员工“爱企如家”的精神。在企业大家庭中,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关系达到最佳和谐与亲密状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企业文化达到更高层次价值一体化目标的手段。
2、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体系。一是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更新与技术改造。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优质名牌。三是要搞好现场管理,优化生产环境。四是要完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本着绩效与收入挂勾的原则,不断提高员的收入水平。五是抓好三线建设,完善员工生活设施,加强劳保措施,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六是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七是搞好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教育培训,使企业领导者成为生产经营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和内行,成为优秀企业文化的主导力量;使管理人员掌握现代管理和科学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主动实践、传播、建设企业文化;使员工提高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操作技能,从而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奉献企业提供条件,为企业文化扎根、传播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定稿)
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物质层文化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是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其次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容貌、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也构成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制度层文化
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与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企业工艺操作流程、厂纪厂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等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
1、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
2、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为有效实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与企业文化的导向相匹配。
3、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利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
三、行为层文化
行为层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及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指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包括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人际关系的规范和公共关系的规范。企业行为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行为。
1、企业行为的规范是指围绕企业自身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行为规范。企业行为的规范从人员结构上划分为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和员工行为等。
2、企业人际关系分为对内关系与对外关系两部分。对外关系主要指企业经营面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市场环境、国家机关、文化传播机构、主管部门、消费者、经销者、股东、金融机构、同行竞争者等方面所形成的关系。
3、企业公关策划及其规范。
4、服务行为规范:是指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核心层的精神文化
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1、“参与、奉献、协作”的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企业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通常通过厂歌、厂徽、厂训、厂规等形象的表现出来。
2、“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现象。与民族文化、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特定的经济形态、国家经济体制及企业文化背景有关。
3、“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体现在处理股东、员工、顾客、公众等利益群体的关系中,包括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社会互利价值观。
2.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1、确定(理念识别),包括: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行为识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卓越的经营管理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工作。
5、打造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塑造企业形象相统一,实现技术创新,做到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之以恒,使之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创品牌,教育职工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品牌声誉,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要做到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做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企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做到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相统一,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打造制度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目标是软性管理。强化管理,要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要搞好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实现优质服务等的有机结合。还要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7、打造行为文化。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因此,要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使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有利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采取强化措施,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并举,划分区域,责任明确,做到治理整顿并长期保持卫生环境。要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即: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企业文化艺术节等;小型活动经常化,即:利用厂庆、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干,强化视觉效应。
3.公司价值观宣传的方法:
1、晨会、夕会、总结会
就是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总结会是月度、季度、部门和全公司的例会,这些会议应该固定下来,成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思想小结
思想小结就是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是否做到了企业要求,又如何改进。
3、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
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显要位置。
4、树先进典型
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升员工的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5、权威宣讲
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
6、外出参观学习
外出参观学习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这无疑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7、故事
有关企业的故事在企业内部流传,会起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8、企业创业、发展史陈列室
陈列一切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物品。
9、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10、引进新人,引进新文化
引进新的员工,必然会带来些新的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种新文化。
11、开展互评活动
互评活动是员工对照企业文化要求当众评价同事工作状态,也当众评价自己做的如何,并由同事评价自己做得如何,通过互评运动,摆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明辨是非,以达到工作状态的优化。
12、领导人的榜样作用
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当中,领导人的榜样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13、创办企业报刊
企业报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报刊更是向企业内部及外部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公众和顾客宣传企业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