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企业文化塑造航天形象 ——浅谈企业文化的若干问题
建立企业文化塑造航天形象
——浅谈企业文化的若干问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是企业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在法国,航天从业人员少且精干,在企业中有很多优秀人才,他们能够非常稳定地工作,实际上航天行业的工资并不比其他行业高,有些公司工作环境和条件也未必优越,但他们为从事航天事业而自豪。
相比之下我们有很多人工作在航天,却缺乏自豪感。除了“这山看着那山高”之外,更主要的是缺少一种健康、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生活在各个层次的人都有怨言、牢骚,也有一些人由于心理不平衡产生一些模糊认识,甚至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等等。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大多数人对航天进入市场后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少思想准备;二是一些人受到社会上不正常经济和文化现象冲击,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三是一些人对现状不满,对有些政策措施有意见;四是一些人“恨铁不成钢”。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些思想和行为上的“逆流”,都可能给航天事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立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航天形象显得非常重要。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管理者的引导
企业最高领导的个人行为,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在一个专制的领导下,很难有民主气氛;在一个软弱的领导下,很难实
行强有力的管理;在一个群众威望低的领导下,很难有共同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风气。做一个能引导建立好的企业文化的领导很难。要在形象、行为、工作方法、个人能力、合作精神、工作业绩和同情心诸方面都要有很好的表现,确实非常困难。可见,美国总统在参加竞选前要接受一系列行为举止的培训和个人形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很多领导没有注意到个性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我行我素,在企业文化方面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2.规章制度的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厂规厂纪有很多规定是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保证,诸如行为、仪表、爱护公物、文明语言等等。更加重要的是一个企业要有一套行为准则,既要有宽松的环境,又要有严明的纪律,所谓令行禁止。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明确,无论是等级制度,还是民主集中制度,都要严格执行。同时,要广开言路。
3.深入广泛的培训
有没有企业文化不一样,接受过培训和没有培训不一样。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专业分工和合作是非常多的。正如所谓链条理论一样,一个链条的能力取决于群体中最弱的一环。如果一个看门人或守卫对客户进门设置很多障碍,态度又不好,再好的市场宣传也就不起作用了。上岗培训非常重要,这些培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继续教育、质量培训等,除此之外要有为建立良好企业文化所需要的各种培训。要有人负责,有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培训。这里的培训不只是办培训班,也可能是师傅教徒弟式的,仅限于
教会怎么做而已。特别要注意培训的多样化,避免劳民伤财的“一刀切”。
4.相互理解和交流
古代封建统治者强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怕老百姓知道多了不好管理。现代人都有知识,都有分析判断能力,所以,愚民政策也就不起作用了。
现在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航天的改革又面临军民分线、下岗分流、机关精减等一系列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同时,航天面临非常严峻的质量形势,需要采取严厉的措施。这一切都需要上下之间的交流,所谓同仇敌忾、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等等。理解与团结是良好的企业文化的核心。
交流不都是做思想工作,还包括调动积极性。在法国ALCATEL公司,车间的墙上贴着一些画,说明总公司和空间分部的组织结构、经营成果、在国际上的地位、企业将来的目标等等。可能这些对各层领导者而言并不是很新鲜,但是对一个操作工人而言,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对来联系工作的客户无形中建立了信心。
交流的过程是互相了解的过程,是理解、团结的基础,也是人自然需求的一个部分。通过交流可以传达愿望、要求。各级领导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广泛的交流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只要有了交流的愿望,就会有很多的途径。
企业文化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形象设计。如果说在五六十年代因陋就简、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企业形象,那么现在向国际一流公司
迈进是我们的目标。在国外非常重视企业形象设计,公司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无论是色调、结构、布置、陈设都简捷明快。从企业标志设计到广告、宣传册、产品包装都有独特的风格。企业形象设计是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投入,但也并不是处处都要尽善尽美、豪华奢侈,要做到经济、实用。有几方面需要注意:一是系统应用工程美学原理进行企业形象和产品的设计;二是请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三是要一贯的保持和维护企业形象。如果地上有一片油污没有人管,会议室的灯具损坏无人更换,墙上旧的宣传画无人清理,再好的形象设计也无济于事。
管理是科学,需要从领导到各级管理人员学习、研究、总结、吸收,更重要的是应用和发展。西方国家很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优胜劣汰,造就了很多一流的大公司,即使是小公司也有成熟的管理方法,他们的管理适应了市场的发展变化。而这一切对我们来讲还是新情况、新问题,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提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学习和提高都是缓慢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方针,持之以恒。
第二篇: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塑造
论影楼发展做大的必要条件——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塑造
从业多年以来,接触了大大小小近百位影楼的老总们,发现了一个比较成规律性的问题,就是本行业的发展过程大都是从小店、照相馆、图片社等起家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迅速扩张、壮大并最终成为地区霸主,其成功的经历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形式:1 合资风潮中借台湾企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以极不对称的方式迅速占领市场,取得雄厚的资金和品牌优势而大获成功,典型代表为重庆金夫人体系和哈尔滨维纳斯等。2后期市场彻底对台资开放后,很多的台湾影楼涌入大陆,并凭借其相差20多年的先进技术和营销管理经验占领市场,典型代表为上海巴黎、龙摄影、维纳斯、上海侬侬、北京巴黎、情定奇缘等。3纯大陆独资企业,但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聘请或加盟过台湾的专业顾问公司的,典型代表为西安的蒙娜丽莎、石家庄的粉佳人、郑州的大中原等。
而如今的影楼竞争是不是只凭借资金、技术就可以击败对手而获得成功了呢?答案当然不是,现代影楼的竞争是集资金、技术、管理、营销手段、人才争夺和企业文化于一身的全方面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当今这种人文社会中又是一种企业文化的竞争,因为只有健康、向上而富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才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而人才才是一个企业的立业之本,所以如何建立并塑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精神才是影楼的最基础的根本所在。
新形势下建立企业文化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新形势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
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如果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
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第三,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差异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
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很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是正常的。
第四,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忽略“公平”。
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以上四个方面为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建设适合新形势的企业文化
第一,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
第三,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四,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
化,实现“人企合一”。
第五,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很多企业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绝对服从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新形势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
第三篇:塑造企业文化(范文模版)
企业的理念高度决定了企业经营思想高度,思想决定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企业的使命和品味,企业的品味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它是企业的灵魂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优秀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是企业常胜不衰的营养源泉 ,同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突出自身特点 ,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 ,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要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保持时代先进性;同时不要操之过急 ,要水到渠成;要摒弃错误观念 ,完善文化内
涵。也就是说,如果缺乏了深邃的思想作为保障,任何组织、团队,企业、机构,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受阻,这就要求组织需要看到发展的本质,思想是发展的前提,拥有现代与时俱进思维模式,才能建立高效益、效率的现代经济体。
企业文化是存在于企业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和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准则、企业形象的集合体。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对企业发生凝聚作用、激励、协调、约束和形象塑造作用。
企业的理念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者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打造优秀的文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企业文化需经历5个发展阶段,第一是生存阶段,企业为生存奋斗,价值取向以目标为导向;第二是企业家代表企业文化阶段,以规则为基础;第三是团队代表企业文化阶段,以绩效作为基础,厚实的绩效帮助企业构建系统能力;第四是员工代表企业文化,以创新为导向;第五是企业文化真正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以愿景为导向,企业具有了核心价值能力,可以用文化凝聚所有人,从而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依然在企业家文化阶段,也有少部分企业具有以业绩为基础的文化,更少的企业在第四阶段,并且,我国还没有企业具备竞争性文化。因此,打造优秀企业文化需要立足现实、统筹考虑、长远规划、长期打造。
第一,要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体现了企业核心团队的精神,也是企业家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始于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培育,终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创新。这是成功企业不变的法则。为此,应当注重以下方面:一要着力挖掘自身文化。要注意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挖掘出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二要着力博采
众长。广泛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吸取世界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中的先进内容,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三要根据塑造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的实际行动。
第二,要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品牌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是企业的“脸面”或“标识”。
第三,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信守的重要原则。企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的方针,把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要让员工有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宿感,有家的温暖。
同时,要尊重全体员工的首创精神,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发动全体员工广泛参与,从基层文化抓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努力使全体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过程中,领导是关键。
与此同时,企业要深入调研、制定规划,认真梳理整合各项工作任务,分清轻重缓急,扎实推进。要着力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企业文化规范,通过梳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员工日常行为和工作行为进行细化,逐步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以理念引导员工的思维,以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做到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合力共赢”,真正实现“人企合一”,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第五,加强企业和员工的融合,增强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企业和员工是实现企业共同价值的共同体。建设企业文化,要发挥企业领导和员工两个积极性,做到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形成“积极进取、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同作为”的良好企业文化环境,使企业成为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常胜不衰的营养源泉,同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成为了当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和企业文化塑造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并论述了我国我国企业文化塑造的现状,最后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塑造 企业文化 意义 程序 现状 对策建议
目 录 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3
1.1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3 1.2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长盛不衰.................................3 2 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4
2.1 使员工对企业文化及其作用有共同的理解.......................4 2.2 梳理文化理念...............................................4 2.3 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和落实...................................4 3 企业文化塑造的应注意的关键问题....................................4
3.1 企业文化塑造的目的.........................................4 3.2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评估.......................................5 3.3 由谁来做企业文化塑造工作...................................6 4.我国企业文化塑造的现状分析.......................................6
4.1 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6 4.2 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6 4.3 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7 4.4 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7 5.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7
5.1 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7 5.2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7 5.3 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8 5.4 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8 结 论..............................................................9 参 考 文 献.........................................................9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1.1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化。而企业文化有其突出的主文化,主文化又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凝聚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称不上世界级的企业。试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如何去统帅企业的千军万马,如何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实现最大化的经营合力?综观国际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大多是透过企业生态论,为顾客、职工、股东和其他全体关系人创造整体价值。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创造市场;只有为职工创造价值,才能保证职工与企业价值同步增长,最终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固然最重要,但是为债权人、供货商、代理商、社会环境、企业社区等创造价值,绝对不容忽视。因此,决定竞争优势的根本力量,是如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创办世界最优秀的企业。
1.2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长盛不衰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有效保证,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必须有自己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整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
2.1 使员工对企业文化及其作用有共同的理解
可以通过讲座、媒体、参观的方式统一大家的认识;其次,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目的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就不一样;有的是塑造企业高品位形象;有的是改变企业现存的不良风气;还有的是为了打造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员工队伍。
2.2 梳理文化理念
由于业文化的核心是共有的价值观,因此,在员工对企业文化大致有所了解以后,就可以着手企业文化理念的梳理。它包括:先聘请专家对高层进行访谈,然后通过问卷或座谈或访谈,讨论或专家引导等形式缩小员工认识上的差异,形成理念初稿,再围绕基本理念,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公共关系理念。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
2.3 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和落实
短期宣传可以通过召开企业文化宣传专题会议、优秀员工引导其他员工、板报、组织案例讨论、树榜样等形式进行;长期宣传印刷企业文化宣传手册,达到人手一份,要求员工反复学习。企业文化不是企业门面的装饰品,而是指导员工行动的指南。因此还必须要求付诸行动,使企业的行为与理念保持一致 企业文化塑造的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3.1 企业文化塑造的目的
对企业文化塑造应该报一种什么样的期望,企业文化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果?根据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理论,可以把它归纳为一句话:即企业文化塑
造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部分。3.1.1 企业文化塑造是为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企业的首要使命和最主要的使命就是要生存,要生存就必须适应周边的环境,并且当环境变化时,还必须能够适应。企业文化塑造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成员的凝聚力和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来实现这个目的。3.1.2 企业文化是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企业要想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就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使之不断完善与更新,来推动企业战略和管理变革,等到环境逼迫企业变革的时候才有所动作,为时已晚。
3.1.3 企业文化是为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延迟长
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周期,人类无法改变这个规律,但可以将这个周期的时间延长。企业文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一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来长期保证企业对环境的主动适应,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承,使企业避免受到个人及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
3.2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评估
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文化塑造的成败。在确立和落实企业核心价值观之前,企业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要有充分的认识。
3.2.1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否是企业真正的价值观
企业在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之前,应该反问一下自己,那是不是你真正的价值观,你是不是已经有了去贯彻落实这个价值观的思路和决心。比如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那么就要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出于内心的对员工的尊重,你准
备通过哪些方式来落实这个价值观。
3.2.2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企业大环境的需要
多数企业在这一点上已经有了共识,这里的大环境包括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顾客、员工、国家、社区等可以对企业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企业应该考虑自己的价值观能否满足顾客、员工及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念、政治观念能否协调,与行业环境、区域环境及人文环境能否共生,企业价值观不仅不能和企业环境产生冲突,还应该对企业各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由谁来做企业文化塑造工作
企业文化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下,企业领导和工会系统肩负者企业文化方面的职能,很多企业都没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而对企业文化稍微重视的企业,也只是将其挂靠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会或营销部门,也就造成了企业文化工作不系统、不持续,进而使企业文化工作成了摆设,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价值,甚至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4.我国企业文化塑造的现状分析
4.1 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
这些企业一般在进行企业文化工作之前就会让人们知道他要做企业文化了,并且其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也大都是为了公司宣传所需要。
4.2 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
这些企业中,企业文化工作主要就是宣传领导本人和领导的指示,甚至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主要工作。
4.3 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
因为大家都在做,且还是美国、日本传过来的理论,多少应有些好处吧,凭什么我们不做,至于目的作用什么的,以后再去考虑。
4.4 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
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这些企业的立意都比较高,也按照塑造的程序走,可以说中国企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作了较多的有意义的探索,但在企业文化塑造的成功案例却不多,有的企业在兴旺的时候把企业文化当作口头禅,而一旦遭遇危机,却又发现,企业最缺乏的仍是企业文化。有的企业确立了一整套冠冕堂皇的价值理念体系,但只要一认真起来,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表里不一。
5.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5.1 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企业文化要学会继承。不是学形,而是要学神。继承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实质的东西。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
5.2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创新,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的。11CL创业初期就提出“廉洁奉公、思想统一、雷厉风行、富有成效”的企业口号。1993年初,TcL提出“团结开拓、艰苦拼搏”的企业精神,并为企业精神作了明确定义。为了企业下一步求得更大的发展,TCL重新确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系统表述为:企业经营目标: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经营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企业精神:敬业,团队,创新。
5.3 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
企业文化形成非短时之功,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和渗透到心灵深处,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企业家对企业决定性作用无可否定,因此企业家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均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一般由企业家倡导,以企业全体员工集体意识为基础,达到全企业的共识和认同,最终融合为全体企业人的默契、习惯和氛围。有时还须进行洗脑,然后强化灌输教育,这个过程很艰难。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引导非正式组织,调动其积极性,并且与企业党政思想工作、营造“凝聚力工程”结合在一起。
5.4 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有许多误区。一是企业文化口号化。即把类似于拼搏、奉献、求实创新等标语口号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不去落实在企业日常行为中。二是企业文化的文体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开展各项活动,如歌咏会、运动会等等,这些活动固然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参与企业活动的热情是必须的。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理念,往往流于形式,导致一阵风,掀起一阵热,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三是企业文化的表象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美化、净化、香化,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统一识别系统等等。这些曲解或片面观点,必须尽快纠正。否则真正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所谓的“企业文化”也难以长久存在下去。我们要扎扎实实对照优秀企业文化的几个特征,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塑造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营造出特有的管理氛围,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结
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和企业文化塑造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并论述了我国我国企业文化塑造的现状,最后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2002(13).[2] 李华,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经济管理文摘,2002(15).[3] 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2002(15).[4]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 2002(13).[5] 黄婕.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商场现代化,2008(20).[6] 杨辉.浅析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理.航天标准,2008(4).[7] 蒋洁,喻勇.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塑造.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3).[8] 李波.青岛啤酒的品牌管理研究.2005.[9] 赵铁成.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6).[10] 刘素梅,周恩毅.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第五篇:企业文化构建与形象塑造研究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image building of
the preliminary study
First, we found that China's economic backwardness is not backward in technology, but the management behind.Since the 1980s, corporate management has been the general trend from strategic management to a higher level of cultural management.“Corporate culture ”boom of the ris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deas and concepts to a certain stage of a reflection and a leap.Similarly, corporate image planning more closely with the culture, the image of planning implies a profound and rich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guide planning to mature.A well-known econom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a lot of investigation reached a conclusion: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tend to focus on specific economic plans, economic indicators, financial targets and other projects, while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yet the establishment of good values as overwhelming task.”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re are different values, different companies present different types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image.This paper proposed a corporate culture and image of the basic concepts: corporate culture has two parts.Explicit culture refers to cultural facilities;Implicit culture refers to the internal to achieve the overall objective has always advocated, and gradually form, and continuously enrich and follow the premise of conscious members of the value of standards, ethics, and to integrate these factors made by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Corporate and national culture is a culture, community culture, political culture, socio-cultural and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economic and cult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reflects the company's values and purpose of the request, and the achievement of goals and habits of conduct.The behavior of corporate culture by the corporate culture,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material culture of three parts.Corporate image refers to the business objective and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man's subjective will of the people, but be aware of the image.Both mater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cluding business, including corporate intangible cultural factors.Mater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cluding: business plant and equipment and the factory district environment,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material benefits, corporate emissions, the company's products.Of these factor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product.Companies rely on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is the production and sale of businesses, there is no production and there will be no sale of business, but the company's products can not leave the company of other material factors, no high-level equipment, it is impossible to produce cutting-edge products.Enterprise refers only to non-material factors, the level of service, corporate reputation, corporate management system,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enterprises, corporate values, mental state, ideals and so on.Objective of the corporate image of intangible factors is the soul, the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can not do without these non-materialistic factors, it is not a matter of additional factors, in fact, even non-materialistic factors play a greater role than physical factors.Then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behavior and constraints of cultural1
factors.Concludes with a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image building of specific strategies.Image-building corporate culture on the impact is profound and widespread, it is unmatched by other factors.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image plan of the destination point and the show.Corporate culture is a potential state in a creative, corporate image planning is one of the outcomes of their role, or one end, it is always through the corporate image planning.All successful or unsuccessful corporate image planning, corporat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can be found in the answer.Good corporate culture to enhance the corporate image planning role is very clear, it opens up a new vision of social enterprises identify, out of the past began to narrow personal interests and business interests of a particular limit, and gradually extended to the fiel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process.The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image, although mainly by employees outside the public to do, but the corporate imag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shaped by the employees.They work through the real objective created corporate image, at any time is an objective basis for public evaluation.Corporate image building, as a systems engineering is not isolated, it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practice of any isolated image of the shape for the entire enterprise is not produce a great effect.Its shape should be multi-pronged approach, including the physical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mainly the human factor.The people's values, such as mental state is reflected in the nature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refore, can not help but to shape the corporate image a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culture.Although the corporate imag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corporate culture, but it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business and material factors.Shaping the corporate image as part of the strategic system, material factors and mental factors are indispensable.Of building a corporate cultur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only the formation of a business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viable business.Thus, both drawing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Ye Hao, Ye Hao learning experience of Western corporate culture, summed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practice or whatever, must adapt to their constantly growing and changing business needs.This requires that we practice in the corporate culture, bold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so-depth study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 corporate culture to a new level.First,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s the corporate culture of “the eternal theme.”
Competition in a market economy, in particular, need to explore innovative spirit,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way busines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only have to explor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of all, the only way the corporate culture in order to cultivate a workforce with the times, in order to make enterprises invincible.Second,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enterprise culture into a material force.Recognize only back to practice, may have their own development.Finally,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we must uphold the right
direction and principles.That innovation must reflect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must be content and form of unity.Carry forward the bold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China's system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ory, should such aspects: Firs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stablish a “special” led to “and” as the main body, and part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The second is to open up topics in the media, encourage contention, create Disciplines necessary for academic atmosphere;The third is to vigorously explore new areas of research, and actively try new The establishment of academic work;Fourth,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writings of foreign corporate culture the translation.David Urbano
Published online: 8 October 2008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