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供需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2:5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供需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供需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供需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供需调查报告

大二的上学期就这样在匆匆的时间中流过去了,从重庆回到新疆,明显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外面的寒冷让我不想走出家门。但是为了完成这次社会实践,不管外面天寒地冻,寒风呼啸,我还是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我想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同时也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于是我在到家的第二天就开始准备,于是我的调查报告就先把我收集到的资料排在最前面,将调查的结论写在最后。

据统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有城市住房保障家庭30余万户,占城市家庭总数的15%。其中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有城市住房保障家庭16万余户,约占当地城市家庭总数的1/3,城市住房保障任务十分繁重。为解决新疆各族群众的住房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始终将廉租住房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抓住政策机遇,周密部署廉租房建设工作。2.增加资金投入,为廉租住房建设创造条件。3.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4.坚持稳定、发展两不误,狠抓廉租住房建设进度。

为进一步了解新疆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的供需,我在一月19号来到了位于新疆省距乌鲁木齐市80多公里的后峡。后峡是坐落在天山深处的一个高山盆地,这里雨量充沛、水草丰盛、气候凉爽,四周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是连接新疆南北的咽喉要道。乌鲁木齐河流经其中,咆哮泻下山谷;原始森林林涛阵阵,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其中最常见的是北山羊,又名野山羊,多在高原裸岩区险峻的峭壁乱石中活动,常出没于雪线附近,多群居活动。后峡不是镇也不是村,由于这里是交通要道,附近又有电厂,石灰厂,水泥厂等企业,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成为了工人们世世代代居住与生活的地方了。

因为有人生活所以对于房屋的需求也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当地机关政府在二十年间将后峡由单一的工厂聚集地慢慢建造成为一个越来越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不仅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在此次调查中使用的是没有提前准备的访问形式,对在后峡居住的居民进行现场提问与记录。这里的居住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条河将其隔开,成为河西和河东。我在一个星期里共访问了100位居民。首先是河东,在四栋家属楼中我挑选了二号和四号楼,并对其中一、三、五层的居民进行了访问。在访问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的淳朴,和他们相处让人觉得很舒服。于是我选择的是让人感觉最轻松的访问方式。在去当地居民家里访问时,我事先没有设定任何问题,而是在与他们随意的聊天时慢慢问一些关于住房方面的问题。由于不想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我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并没有采取记笔记的方式,而是在一个访问结束后,再进行大概的记录。将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再进一步进行整理。

第一天,在进行头一次访问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只要你有礼貌,那么他们会非常配合的与你聊天,说他们的故事,想法甚至是对于政府的意见。可能他们把我当成了实习记者什么的吧。我在访问的时候大多问的是关于他们在后峡生活的住房问题。例如:我问他们“你们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吗?”,“那么你们现在住的房子是自己的还是单位给分配的呢?”,“你们的孩子大多是在本地还是去了其他地方发展呢?”“那么在你们退休后是不是还拥有现在的住房呢?”。这些问题我之前也没有想过,是在访问进行中随机想出来的。

我对不同的居民进行大致相同的提问,从大家的回答中不难得出这几个结论:1.因为这里是为了发展工业而建造的,所以这里的人们大多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为了生存发展而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在这里工作,所以在这里拥有单位分配的一套使用面积大约为70平方米的住房。从工地开始建设到现在,住房的环境和条件也大有改善。同时,为了居民们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单位也为对环境进行了改善。2.大部分居民的子女在高中以前都在当地的学校上课。这也是当地的机关为了方便居民们的生活而专门设立的学校。高中以上的就在乌鲁木齐市上课。而且有些居民也以自己的子女为荣,也都希望她们有好的发展。3.我在这里走访了很多人家,但是却很少发现有老人家。于是我问了她们。他们说,因为这两年单位的效益还好,所以在乌鲁木齐市买了几块地,为单位的离退休职工修建了政府规定的保障性住房,以此来解决离退休职工的住房问题。所以,这里的职工在退休前可以购买单位建造的楼房,老了就可以在乌鲁木齐居住。

经过这一个星期的调查,我发现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上还是有一番作为的,多的我不是很了解,但是从我调查的情况来说,人民对于政府的工作是表示满意和支持的。加上现在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此项工作,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去的人民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第二篇: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

情意有,更要力度到

——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浅析

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投资9000亿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同时,每年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以上。通过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十二五”末,使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以上。就2011年计划来讲,全国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比2010年增长70%以上,达历年之最。其中,含廉租房165万套,公共租赁房227万套,两限房和经适房193万套以及各类棚户区改造415万套,完成压力较大。

自从今年3月份将保障型住房建设任务分配到各个地区后,到9月底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房已开工986万套,开工率达98%,除西藏等少数地区之外,各省已基本完成本开工任务,全国完成1000万保障房开工目标已成定局。

但是,保障性住房从提出之日起便受到了诸多争议,加之实行过程中问题不断暴露,更有人一度呼吁取消保障性住房政策。本是惠民之策,何以遭受“嫌弃”,是富人参与其中的混水摸鱼还是穷人对公平的拷问鞭笞?是政府调控反而出现的腐败滋生还是市场自认“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如今,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已进入“加速跑”阶段,如果不对问题进行反省并力求根治之策,那这项本是惠及百姓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只能遭受更多的嫌弃,甚至加剧社会的不稳定,走上与它的实施初衷相反的路途。

揭开保障性住房的面纱

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住房面积等不同,可将保障性住房氛围廉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两限商品房。

从1995年国家实施“安居工程”以来,保障房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中。1998年,我国确立了新的住房体系: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但主要以商品房的供应为主,保障房的建设逐渐走向萎缩。直到“十一五”期间,我国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才初步形成。2010年底,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已达7%到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3平方米。“十二五”计划更是进一步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力争达到“十二五”末保障房覆盖率20%以上的目标。

保障性住房在我国由衰落到兴盛,都是紧贴时代背景,尤其是近几年保障性住房的火热都和经济以及行政手段调整息息相关。无疑,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可以改善民生,稳定社会,促进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白热化,让房地产的泡沫经济日益严重,并且高房价、难买房也让民众怨声载道,而我国消费疲软、其他产业低迷等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让政府对此无法过度打压。这时,保障性住房这个沉寂多时的“挡箭牌”便可出来亮相了,既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拉动消费,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改善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又可以安抚民心,进行国家民生建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但是,由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时间短,缺乏经验,所以并未像西方一些国家一样形成体系,问题层出不穷,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问题也可以环环相扣

虽然,近几年中央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支出不断加大,从2008年的276亿元到2011年的1030亿元,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也从2008年276万套增长到了2011年的1000万套,但是由于政府过度倚仗土地出让金,让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注入和土地供应等方面都出现了相应的难题。在分配方面,保障性住房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是不符合条件的人不断“挤入”保障房,另一方面却出现保障房分配后闲置和转租转售等情况。

这些现象的出现,也能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保障性住房方面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迫切性:

一、建设前,土地供应紧张,资金投入不足,选址偏远,周边环境较差。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还是来源于“土地财政”,土地出让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地方财政赤字。拿2007年来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14766.67亿元,当年土地出让金收入12000亿元,占地方财政赤字的比例竟高达81%。而保障型住房建设中用地大多采取划拨和协议的出让方式,收益较少甚至没有,在财政本就紧张的前提下,对于这种本就缺乏经济效益的投资政府自然缺乏动力;就算土地进行了及时供应,但缺少了资金收入,关于保障房的后期建设投资依旧会成为问题,而除了中央财政投入,现今并无太多其他资金支持。资金和土地的博弈让保障房建设在一开始就状况百出。

而在保障房的选址上,部分地区也缺乏合理性。大部分的保障性住房往往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区,城市化水平偏低,周边连最基本的公共交通都没有,让上班一族也是煞费苦心,宁愿会城区租房。当然,这个也不得不说与土地供应紧张和资金不足扯上关系,只能选到相对偏僻的地区,忽略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二、建设时,缺乏有效监督,质量参差不齐,进度不一,而且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

最近,各地的保障房频频爆出质量问题,比如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最大拆迁安置小区龙安商贸小区的50多户居民从去年年底以来,房屋陆续出现承重梁、屋面、外墙裂缝和渗水等现象;北京的“明悦湾”保障性住房项目也在2010年出现了“楼歪歪”事件;以及广西廉租房工程被曝光的“瘦身钢筋”事件,都在向人们宣告保障房的质量问题正日益加剧。

今年,我们1000万套的保障房开工,各地早已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由于任务重而艰巨赶工期、加进度的现象更是加剧了大家对质量问题的担忧,一旦质量监管不严,偷工减料之事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当然,归根结底来说,还是因为我们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不够,就拿今年的1000万套住房来说,按照每套60平米的面积计算,投入1.3亿元,折合每平米的成本仅为2166元,这样的投入显然有些单薄,再加上政府本身资金紧缺,难免出现一些内部勾当,保障性住房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建设前的选址不当,自然也会加剧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现在大部分的保障性住房周围,交通不便,并且缺乏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居住居民十分不便,小区空置现象严重。

并且,保障性住房在建设中也出现了灵活度差、管理单一等问题,除了限定的户型大小,户型的设计通常十分单调,内部的空间结构安排也不尽合理,审美和使用都受到了影响。

三、建成后,房屋分配环节不匹配,保障性住房往往到不了需要保障的人群手中,保障房依然供不应求,但同时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又是层层嵌套,合力推之。

1.缺乏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透明程序以及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现象层出不穷。

“开着宝马住保障房”“被骗购”“被团购”虽是个案,却依然让我们至今难以忘却。正是因为保障性住房在公开性和透明性上始终做的“清高”,才会让内部运行出现问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却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爆料。同时,由于其不透明性,为了满足部分人的不当要求,有些地区甚至将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的要求抛在一边,一度出现超大面积、超高标准流行的风潮,将经济适用房变成200-300㎡的“经济适用复式房”和“经济适用别墅”。

加之现在保障性住房的报名十分火热,住保障性住房的难度加大,如果没有公开的信息和程序,便更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伤及百姓利益。

2.缺乏科学的准入制度、轮候制度和退出机制。居民收入审查形同虚设,现在一些保障性住房被高收入家庭或已有一套或多套住房的家庭所租用或购买,就是因为无法科学合理地核实申请人的收入状况。按照我国目前的用工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单凭一纸证明是很难核定准确一个家庭的收入和储蓄情况的,在核定上又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之上面提到的不透明的程序,导致瞒报、少报等现象的发生也就不奇怪了。就审计署2010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重点调查的32个城市中,有18个城市向2132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分配了廉租房。

没有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也缺少科学的轮候制度。在现在保障性住房依然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依然不能采取市场的办法。而现在我们所采用的基本是先到先得、排队抽签等有失公平的制度,很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滋生腐败现象。

当然,之所以轮候制度的不合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障房中依然没有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申请人的条件发生变化时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又没有健全的约束体系,当申请人没有自动退出时也没有相应的惩戒制度,也就是说,申请人是否继续使用保障房,完全取决于自身素质高低和自愿程度。而在我国现有的国民素质下,显然无法进行有效的衡量。

3.“定向分房”现象依然严重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应该最终面向大众进行出租或出售,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按照正常的轮候秩序享受福利待遇,然而,很多地方政府所建设的经济适用房或者是两限房都部分或全部地制定给了特定单位或群体居住,甚至直接按照单位的职位高低、资历深浅进行福利分房。

在北京西郊的金顶北街有一个被命名为“锦合园”的项目,业主为中央某部位的局、处级干部,两栋六层板楼均配有电梯,一梯两户,共144套,坐南朝北,采光充足,新主人们一部分入住。但是,这两栋预售许可证号为“京房售证字(2010)限18号”的楼房,是明文标价的两限房,却从未在北京2010年公示的22个两限房项目中“露面”。流落谁家,大家了然于心。

与锦合园项目类似,近几年北京陆续有两限房项目,以定向安置的名义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特定人群进行非公开发售。而这,不仅严重损害了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也剥夺了社会中低层收入人群的保障权益。

四、保障性住房领域虽有条文规定,却至今仍未见法律规定“现身”主持说法。

虽然2005年发布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在其前后也推出过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但始终未能以法律形式对保障房领域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情况进行明文规定,也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才从根本上造成了现在保障性住房领域混乱、腐败滋生、无法及时轮候等一系列问题。

五、缺少人文关怀,选址空间集中,阶层分化严重。

虽然在万象横生的保障房领域谈及精神上的人文关怀稍显矫情和不理智,但这却是我国保障房建设中切切实实存在的严重问题。

暂且不论保障房建设的选址如何偏僻与不合理,也不说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如何的偷工减料和“掉包计”,现在这些在空间上聚集起来的中低收入群体就是这个社会对他们最大的歧视,也是随时可能爆炸的一颗定时炸弹。

在一个本就分化严重的社会,也许可以选择不像现在这样在他们的身上贴上一个叫做“另类”的标签。

看看国外,值得学习的经验

问题如果不解决,就像伤口,不但不会愈合,只会愈加严重,祸及全身。而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从外国比较先进的保障房制度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出路,也许是最快捷的。

首先,我认为,就是建立多管齐下的立法保障。在美国,政府为了保障房的建设就先后通过了《住房法》、《城市重建法》、《国民住宅法》等法律,对在保障住房中出现的包括提供较低租金公房、提供低息贷款建房和帮助低收入者家庭获得房屋所有权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只有这样,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才能更快速和正当地进行解决,也能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

尤其在法律中要对资格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作明显的规定,对于虚报假报收入以及条件不满足时未及时退出保障房的人要给予严厉惩罚,从根本上减少这些乱象的发生。

其次,就是为一个衣不蔽体的人送去一件遮羞的衣服,保障性住房需要好的选址、分配和基本的设施保障。如果最好的地段留给商品房的巨大盈利,那么就把次要的位置分保障房一点。其实,保障房的位置选择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只要保证基本的交通便利便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毕竟会住保障房的人都是要拼命工作的,如果不能提供一个他们和工作地之间良好的互通方式,恐怕保障房就只是一个“救世主”一样的摆设,而无法提供很好的服务。

另外,如果房子已经盖完,就该让它封顶,在保障房附近的基础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离不开社会,而他所在的小区就是每天生活的小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教育设施,生活是不完整的。

最重要的,是分散居住,或者合伙居住。在发达国家保障房建设中就曾出现过贫民窟现象,低收入、低教育水平、低社会服务质量和高犯罪率的社区。因此,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上,还是采用政府调控等手段,将住房建在正常的商品房小区或者采用政府补贴等方式让中低收入人群分散到城市中去租房,促进社会各个阶层的很好融合。

最后,政府要真正成为保障性住房实施的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比如美国及时发放的住房租金补贴,瑞典实行的两种不同的住房补贴等,都是在尽力发挥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另外,新加坡政府实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我国现在虽然只是试点,且争议极大,但是如果能在政府的配合下良好运作,想必也能对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发挥益处。

当然,政府对于资格准入制度、退出机制以及现在仍然存在的“定向分房”现象都能发挥基础性的巨大作用。只要政府肯用心,将保障性住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虽然问题多、风险大、争议广,但是,保障性住房的良好发展依然是一个国家尊重人权、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做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很好的安居工程,更是时代给每个人作为“人”的生存的基本权利的保障。

(2010710058

马媛)

第三篇: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

简单而不简陋

-------浅析保障性住房设计

一.导言

本人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暑假进行了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参观过一处政府保障性住房。在商品房市场发展旺盛的今天,保障性住房受众群体以及面积设置等方面的特殊性,让我对保障性住房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与业内人士沟通,对保障性住房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在了解的同时,也进行了很多思考。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因为受众群体的不同,而与商品房有很大的差异性,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的研究,对住宅设计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受益匪浅。二.调研结论

保障性住房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是存在着比如,资金及土地来源不足、分配制度不合理、没有完善的法规和退出制度等等缺陷。在几天的实践中,引起我思考最深的思考的是关于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设计标准不明确,具体实施有困难

在建设过程中,国家以及地方上出台的各种政策文件中,重视的是对保障性住房数量的要求,而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是否过关并没有做详细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困惑。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保障性住房究竟应该按怎样的面积标准设计? 2.公共部位应如何处理? 3.日照通风应如何解决?

4.小区的选址以及总体规划应如何解决?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保障性住房没人住,或者老百姓住的不满意,就起不到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关于保障房设计的思考

1.定位: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住宅,每个家庭生活所必须的,住宅的好坏,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的发展。改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在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居民的特点,应细致得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精益求精,合理安排空间,优化采光以及通风条件,规划周边配套设施以及交通线路。真正能提升群众的居住调节,改善民生,然而众所周知,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与此同时,存在住房问题的中低收入群众数量巨大,但是,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解决更多群众的住房问题,这就对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标准必须低于市面上住房的一般水平,在提供基本保障的情况下略低于舒适线,这对于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执行也有着非常总要的意义,同时也可避免产生赖居现象,积极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商品房市场来获得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有效得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

有限的资金以及高质量的住房,这也成了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如何解决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将保障性住房的定位定好。保障性住房是为了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而不是未来满足富裕家庭享受生活的欲望。所以可以把保障性住房看做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2.基本原则:简单而不简陋

简单而不简陋可以作为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宗旨。想要做到“简单”并不容易,实现“简单”意味着要做减法减去哪些不多余的,不重要的,而哪些该减去,哪些该留,就是我们在设计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认真探讨人类对住宅的众多需求,从而找到人类对住宅建筑的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的需求。在有限资金以及土地条件下,摒弃掉那些不必要的,适当放弃一些合理但是不重要的,兼顾一些次重要的,专注于满足人类对房屋的核心要求。从而真正做到简单而不简陋。

最核心的:安全、水电暖、适度的空间、厨卫、卧室(休息的空间),采光及通风 次重要的:、起居室、交通、周围的基本配套设施

合理但是不重要:宽敞的空间,美观大方、便利的交通,避免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周围环境优雅

不必要的:优美的造型和奢华的装饰,开阔的空间,、紧邻商业区等等 3.关于住房面积标准,以及空间布局

关于保障性住房的面积问题,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2009年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2010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保障性住房面积严格执行60平方米的标准。针对这一规定,贵州亨特地产董事长杨中安认为,保障性住房面积应梯度设置,上限应增至100平方米,至少考虑两三代人居住问题,而60平方米的设定有可能会成为房价高涨的催化剂。2009年5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领导在接受中央政府网在线访谈是提出:“对于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0㎡的,保障到13㎡左右。换句话说,就是三口之家应该有40平方米左右的居所,这是廉租房的建设标准。”

首先,因为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面积既不能过小,无法满足基本的需求,也不能过大,浪费了社会资源,背离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设置的初衷,对政策的实施也造成了很多阻力。2012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保障性住房的面积必须低于平均水平。根据满足基本需求的原则,我认为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应设定为15----20㎡/人较为合适。

保障性住房的受益家庭构成情况非常复杂,有两口之家,有两代同住,三代同住等等各种情况,所以说,保障性住房严格执行某一单一的标准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我认为,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的制定应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家庭成员数量,进行梯度设置,设定上下限,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同时,我还认为在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配置过程中,要着力于满足家庭的基本功能,放弃诸如大客厅,大餐厅,豪华沙发,大厅柜,进入时衣帽间等强调舒适性的设计,更应该充分考虑安全、卫生、人的生理、学习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用有限的面积,设计出布局合理,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住房。

一般来说,一件住宅可以分为起居室、卧室以及厨卫等功能性空间,这是对于住宅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两口之家来说,总的住房面积达到30㎡左右,去除必要的厨卫空间以后,留给起居室和卧室的空间仅仅为20㎡左右,不大的面积在强行加以分割的话,不但空间的质量降低,而且非常不利于采光和通风,严重影响住户的生活品质。所以我认为,对于两口之间的小户型,可以将卧室与起居室合并,有效提升空间的质量,虽然卧室的私密性以及封闭性受到影响,但是在面积非常小的情况下,我认为合并起居室与卧室,利大于弊。

两代以及三代人合住的住房,面积可以达到50---80㎡,在这种情况下,住宅主要起居室、卧室以及厨卫空间组成,在房间数目多的情况下,可设置过厅兼顾通行于餐厅的作用。

卧室: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来设计,双人不小于9㎡,单人不小于6㎡的规定,这是家庭居住的最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床,柜子,写字台等家具的摆放,不会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同时,卧室还要兼顾私密性,不可通过。

厨房: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来设计,厨房的面积不得小于4㎡,这是摆放炉灶,洗菜池,冰箱,热水器等厨房用品的最小面积。

卫生间: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卫生间设置马桶,洗手池,洗衣机时的最小面积为3㎡。所以卫生间的面积必须大于3㎡,因为面积的限制,浴房或浴盆不建议设置,可以设置一定的淋浴空间,既满足了洗浴的要求,又节省了空间。

4.公共空间的设计。

楼内公共空间的设计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部分。因为保障性住房的特点,楼内空间的设计保证紧凑,经济了,才能把更多的面积用在居民住房中。但是与此同时,因为保障性住房人口密度大,所以疏散,防火安全标准更是绝对不能降低。公共空间的设计尽量简单化,满足基本的通行要求和安全疏散要求即可,节省更多的面积用于改善住户内部的居住条件。

5.关于保障性住宅环境指标的制定

住宅的环境指标主要包括通风以及日照。良好地通风可以带来新鲜的空气,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日照也是住宅建筑环境中重要的部分。

因为保障性住房的户型面积小,人口密度高,所以保障良好地通风和日照的难度更大、在满足国家规范的通风及日照要求的基础上,需要设计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这方面开拓创新,发展更多关于改善通风及日照的新技术,以及新的建筑布局用以改善,高密度住宅区的通风以及采光条件。

目前出现很多设计,为了降低设计难度,忽视了建筑通风采光的需求,这样的作发无法保证建筑的质量。

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1)至少有一个居室能获得标准日照。

(2)除小于10㎡的过厅外,其他的居室都有直接对外的窗户。6.规划周边配套设施以及交通线路 住宅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与周围的交通路线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组合才能组成一个真正的为居民服务的生活圈,所以说,配套设施的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学校、诊所、派出所、公园、体育运动设施等必须具备的外,在规划的住宅的同时,还应该留有一定比例的商业用房,为居民服务。

因为客观原因,保障性住房所处位置不一定靠近时中心,但是确保道路的畅通以及配套的公共交通线路是必须做到的,保障了居民工作以及生活的要求。

结语:

保障性住房事关民生,意义重大,如何做到简单而不简陋,是我们建筑行业工作者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创新,从而为保障性住房的普及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

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

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1

一.导言

本人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暑假进行了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参观过一处政府保障性住房。在商品房市场发展旺盛的今天,保障性住房受众群体以及面积设置等方面的特殊性,让我对保障性住房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与业内人士沟通,对保障性住房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在了解的同时,也进行了很多思考。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因为受众群体的不同,而与商品房有很大的差异性,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的研究,对住宅设计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受益匪浅。

二.调研结论

保障性住房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是存在着比如,资金及土地来源不足、分配制度不合理、没有完善的法规和退出制度等等缺陷。在几天的实践中,引起我思考最深的思考的是关于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设计标准不明确,具体实施有困难

在建设过程中,国家以及地方上出台的各种政策文件中,重视的是对保障性住房数量的要求,而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是否过关并没有做详细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困惑。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保障性住房究竟应该按怎样的面积标准设计?

2.公共部位应如何处理?

3.日照通风应如何解决?

4.小区的选址以及总体规划应如何解决?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保障性住房没人住,或者老百姓住的'不满意,就起不到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关于保障房设计的思考

1.定位: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住宅,每个家庭生活所必须的,住宅的好坏,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的发展。改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在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居民的特点,应细致得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精益求精,合理安排空间,优化采光以及通风条件,规划周边配套设施以及交通线路。真正能提升群众的居住调节,改善民生,

然而众所周知,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与此同时,存在住房问题的中低收入群众数量巨大,但是,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解决更多群众的住房问题,这就对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标准必须低于市面上住房的一般水平,在提供基本保障的情况下略低于舒适线,这对于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执行也有着非常总要的意义,同时也可避免产生赖居现象,积极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商品房市场来获得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有效得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

有限的资金以及高质量的住房,这也成了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如何解决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将保障性住房的定位定好。保障性住房是为了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而不是未来满足富裕家庭享受生活的欲望。所以可以把保障性住房看做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2.基本原则:简单而不简陋

简单而不简陋可以作为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宗旨。想要做到“简单”并不容易,实现“简单”意味着要做减法减去哪些不多余的,不重要的,而哪些该减去,哪些该留,就是我们在设计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认真探讨人类对住宅的众多需求,从而找到人类对住宅建筑的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的需求。在有限资金以及土地条件下,摒弃掉那些不必要的,适当放弃一些合理但是不重要的,兼顾一些次重要的,专注于满足人类对房屋的核心要求。从而真正做到简单而不简陋。

最核心的:安全、水电暖、适度的空间、厨卫、卧室(休息的空间),采光及通风次重要的:、起居室、交通、周围的基本配套设施

合理但是不重要:宽敞的空间,美观大方、便利的交通,避免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周围环境优雅

不必要的:优美的造型和奢华的装饰,开阔的空间,、紧邻商业区等等

3.关于住房面积标准,以及空间布局

关于保障性住房的面积问题,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20xx年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20xx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保障性住房面积严格执行60平方米的标准。针对这一规定,贵州亨特地产董事长杨中安认为,保障性住房面积应梯度设置,上限应增至100平方米,至少考虑两三代人居住问题,而60平方米的设定有可能会成为房价高涨的催化剂。20xx年5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领导在接受中央政府网在线访谈是提出:“对于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0㎡的,保障到13㎡左右。换句话说,就是三口之家应该有40平方米左右的居所,这是廉租房的建设标准。”

首先,因为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面积既不能过小,无法满足基本的需求,也不能过大,浪费了社会资源,背离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设置的初衷,对政策的实施也造成了很多阻力。 20xx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保障性住房的面积必须低于平均水平。根据满足基本需求的原则,我认为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应设定为15----20㎡/人较为合适。

保障性住房的受益家庭构成情况非常复杂,有两口之家,有两代同住,三代同住等等各种情况,所以说,保障性住房严格执行某一单一的标准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我认为,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的制定应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家庭成员数量,进行梯度设置,设定上下限,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同时,我还认为在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配置过程中,要着力于满足家庭的基本功能,放弃诸如大客厅,大餐厅,豪华沙发,大厅柜,进入时衣帽间等强调舒适性的设计,更应该充分考虑安全、卫生、人的生理、学习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用有限的面积,设计出布局合理,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住房。

一般来说,一件住宅可以分为起居室、卧室以及厨卫等功能性空间,这是对于住宅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两口之家来说,总的住房面积达到30㎡左右,去除必要的厨卫空间以后,留给起居室和卧室的空间仅仅为20㎡左右,不大的面积在强行加以分割的话,不但空间的质量降低,而且非常不利于采光和通风,严重影响住户的生活品质。所以我认为,对于两口之间的小户型,可以将卧室与起居室合并,有效提升空间的质量,虽然卧室的私密性以及封闭性受到影响,但是在面积非常小的情况下,我认为合并起居室与卧室,利大于弊。

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2

根据桃城区、高新区、冀州区、两房中心上报审核通过的申请公租房家庭情况,为尽快有效解决这部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结合市区现有公租房实际,为切实做好市区20xx第一次保障性住房分配工作,拟于近期分配特制定如下分配方案。

一、拟分配保障性住房房源及申请家庭基本情况

现有桃城区、高新区、冀州区、两房中心上报625户申请家庭(公租房二类267户、三类358户,)

以上分配家庭房源由市两房中心提供

本次摇号抽取住房分配顺序按申请家庭申报时间先后排序

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谐、人性化的分配原则。

三、保障性住房分配对象的确定

由桃城区、高新区、冀州区、滨湖新区,市两房中心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审批通过的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合格家庭。

四、分配方法及程序

(一)在房源数量大于合格申请保障性住房家庭数量的情况下,以上合格家庭直接进入摇号分配程序;如房源数量小于申请保障性住房合格家庭数量,在优先保证先申请家庭和享受最低保障家庭入住的前提下,按申请时间前后进行轮侯等待下次分配,如轮候期间超过一年,需经再次核实住房和收入情况合格后按照分配程序摇号。以单位组织申请的.三类公租房的家庭,结合单位办公地点为方便管理,由住房保障科商两房中心统一安排入住。

(二)保障性住房申请人,持本人身份证到指定报到点报到,按照申请家庭申报时间先后顺序排队进行现场抽号确定房号。

五、保障性住房摇号时间、地点、会场安全、后勤保障的安排

结合工作实际,保障性住房摇号时间确定在 20xx年4月11日。

由住房保障科负责通知分配对象,按时参加。摇号分配住房困难家庭规模大,涉及人员多,结合天气情况,拟采取:1、选择一个能承受此次大型活动的封闭性会场,地点选择在永安北里小区,由住房保障科会同两房中心联络并做好会场的部署安排工作。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联系公安部门出警予以协助参加,维持秩序,并做好到场前的排队布局等工作。2、采取分类分配方式上午分配二类公租家庭、下午分配三类公租家庭,设置6个报到点,排成6队。本次活动约需要占用1天的时间,由办公室做好工作人员、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六、参加人员

为确保本次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严肃性,此次活动邀请市公证处参加并公证、市纪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组、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桃城区、冀州区、开发区住房保障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七、工作要求及规定

(一)分配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由市纪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组对本次分配摇号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督,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严肃性。

(二)1、对于确定分配的申请家庭,接到通知后不按时到场参加分配的,视为自动放弃住房保障,2、如无特殊原因,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没有签定相关合同的视为自动退出保障性住房保障。

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3

根据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xx月份,市人大环资工委对我市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及使用情况开展了相应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此作为提升全市群众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列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市住建部门不折不扣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保障房建设工作决心大、建设标准高、覆盖范围广、保障水平高、推进速度快,工作成效明显。

(一)领导重视。我市成立了保障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石市长任组长,住建、财政、国土、民政、人社、公安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部门之间加强协作,统筹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为顺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近年来,市政府支持市住建部门根据中央、省、盐城市文件,结合xx实际,组织编制《xx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先后出台了《xx市市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实施办法》、《xx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xx市市区经济适用住房分配销售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措施得力。市住建局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及使用工作的主动性,通过电视、报纸、专栏橱窗等途径,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信息告知工作。市民政、人社部门加强信息共享,认真把关,为扩大保障覆盖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市财政部门支持住建部门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公积金增值收益、日常租金、经适房购房款、本级财政预算拨款以及融资平台等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保证了建设资金需求。市国土部门配合住建部门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与土地供应计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在土地供应中予以提前单列,明确用地规模和供地时序,保证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有序推进。

(三)效果明显。近三年来,我市共建成保障性住房1472套,总面积14.1万平方米,为1347户家庭提供了安居保障,另有374户次享受到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今年当年新完成新东苑二期12幢保障性住房共5.55万平方米,年底前将交付使用。拆迁安置房建设方面,已完成主城区拆迁安置房5万平方米,德惠花园、润富花园、同福花园等小区的保障性住房正在按序时推进,另外还在港区、开发区筹集了3648套(间)公共租赁住房。我市在20xx年盐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考核中名列第一,20xx年被省住建厅表彰为盐城市唯一一家棚户区改造先进集体,保障性住房建设考核列全省第九名。

(四)反响积极。与大部分地区将保障性住房规划在城市周边不同,我市充分保障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将保障性住房全部规划在市区,保证了入住居民的交通、入学、就医等方面的便利。我市还在盐城各县市中率先出台了《xx市市区20xx廉租住房保障认定条件和标准》,继去年将申请廉租住房家庭的人均月收入由848元调整为993元后,再次将标准放宽到xx24元,并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扩大到低收入无房家庭(无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庭),进一步降低了住房保障门槛,住房保障制度和保障标准在盐城各县市中处于领先水平。这一系列惠民措施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欢迎,为全市社会大局稳定祥和、建设幸福xx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二、存在不足

(一)资金保障后力不足。资金是保障房建设的基础,我市在不断降低保障门槛、扩大保障范围的同时,保障房建设资金也面临巨大压力,资金结构的不合理也可能会形成一定的风险隐患。今年保障房建设预计所需资金1.34亿元,通过积极争取中央、省专项补贴资金,预计全年可争取5000万元,加上市本级财政预算、公积金增值收益、房租收入、经适房购房款等解决部分资金,还有超过6000万元的资金缺口由市城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行债券解决。随着城投公司去年发行10亿元债券、今年又申请了15亿元债券,偿债压力将逐年加大,后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将会越来越多。

(二)管理制度尚未完备。让最需要的困难群众优先得到住房安置,是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公正的重要体现,而把好准入资格认定关和退出管理关,是保证公平公正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市现行的申请对象资格认定办法还是入户调查、邻里走访、居委会证明、张榜公示等较为传统的套路,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工作量,难以保证全面、准确地获取申请对象家庭收入的准确信息;另一方面对困难家庭的资格认定也有所局限,难以对整个家庭的住房、车辆、有价证券等总资产进行全面认定。在后续动态管理方面,我市住建部门正在进行探索,对入住后条件改善或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如何采取分级调高租金等办法强化管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十分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

(三)公众认知仍有偏差。尽管市委、市政府不断降低保障门槛,住建部门高标准保障水平也得到了绝大部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但在调查中我们还是发现,有些群众对住房保障政策不够了解,存在认识偏差,有极少数甚至存在主观恶意。比如一些经适房住户把自己出钱购买经适房当作一种普通的市场买卖行为,甚至当成投资手段。极少数群众认为自己买经适房也花了钱,住公租房也是国家的政策,与地方政府无关;有的认为保障房申请时间长、房子面积小,是地方政府故意把申请者推向商品房市场,进而对政府所面临的困难不了解,对职能部门为此所做的努力不体谅。由于对政策不了解,还有一些群众容易道听途说、胡乱猜测,对政府惠民措施的落实和政府公信力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修编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市政府十分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已于20xx年制定了《江苏省xx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但随着x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上级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住房保障的形式可能将逐步由实物配租向货币化方向转变,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中央、省相关政策的调整,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充分调研论证,及早做好规划调整完善的准备。

(二)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体系。要建立起科学、有效、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稳定资金保障方式。近年来,政府的融资平台逐渐增多,债务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债务总量的把控就尤为重要。长久来看,用举债的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并不是可持续的。但保障性住房建设事关民生幸福,事关xx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不能因为资金问题停滞不前。对于未来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要提前做好谋划,要通过融资平台、财政预算、公积金增值收益、租金收入、土地出让净收益等渠道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资金供给的稳定、可持续和住房保障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当务之急是出台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我市现行的认定方式明显滞后于实际需要,在盐城各个县、市、区中,目前仅剩xx还未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市领导小组要协调民政、住建、公安、人社、金融等各部门,通力合作、认真调研,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充分运用现代化网络手段,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科学制定出符合xx实际的认定办法。要将家庭住房、车辆、有价证券等所有资产纳入认定范围,严厉查处为申请保障性住房而转移资产的投机行为,让投机取巧者无空可钻,维护政策的公正性、严肃性。超出保障条件人员如何退出是保障房工作的一大难题,各地较多采取的是提高租金标准等软性措施,但政府有限的保障性住房资源仍然被占用。建议市政府及住建部门研究完善相应的退出机制,加强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引导,探索通过非诉行政执行等多种方法,加大有效约束力度。

(四)确立协调发展格局。要像建商品房一样来建保障房,继续强化保障房工程的建筑品质,做到“廉租廉价不廉质”。对保障房集中的小区,在保证容积率、绿化率以及卫生保洁、停车位配套等方面品质的同时,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在建筑色彩、建筑造型设计等方面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在严格执行中央、省、盐城市政策的同时,考虑xx的地区特点,合理设定保障房的建筑面积、户型等标准。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关系,合理确定保障房与商品房建设比例,在保障中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的同时,也要确保不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促进城市整体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城建品质的逐步提升。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央、省政策的调整,住房保障方式的调整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大趋势,市住建部门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充分领会中央鼓励改革创新的精神实质,加强政策研究,学习借鉴“三房并轨”、“共有产权”等创新做法,确定合理的保障房类型比例,为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夯实基础。

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4

为全面了解我县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根据“建办保[20xx]77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高度重视,把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英吉沙县已建设完成保障性住房2915套,建筑面积18.98万平方米,在建保障性住房4792套,建筑面积27.37万平方米,合计7707套,46.35万平方米,总投资为54539万元。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廉租住房:按照英吉沙县廉租住房建设规划到20xx年,计划建设廉租住房4909套,总建筑面积约24.54万平方米。20xx年计划建设廉租住房603套,建筑面积30150平方米。目前我县已建设完成廉租住房2643套,17.92万平方米;在建3492套,20.84万平方米,合计6135套,总建筑面积38.76万平方米,总投资为45078万元,与08—4909套的建设任务相抵,超额完成1226套廉租住房建设任务,实际上我县已完成了20xx年、20xx年的廉租住房建设1400套任务的87.57%。

2、棚户区改造:按照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规划,20xx年至20xx年规划改造英吉沙县城镇九个社区,合计改造棚户区住房6003户,计划总投资11.4亿元。其中其兰巴格社区625户、英巴格社区625户、吾尔也提社区1000户、欧阿达阿勒迪社区553户、英协海尔社区750户、拉瓦社区500户、阿克巴格社区500户、克勒克霍依拉社区700户、阿依丁库勒社区750户。20xx年计划改造完成1524户,总投资为26999万元。其中新建安住房400套,货币补偿改造1124户,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安住房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投资为4337.83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工程款与安补偿资金合计支付9714余万元。

3、公租房:20xx年到20xx年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246户,计划投资4.61亿元。20xx年计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148套,截止目前1172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总投资5122万元.完成年初计划任务的102%。其中900套,3.32万平方米,建设地点位于新城区,目前正在三层施工;另有272套,1.05万平方米,分别建于依格孜牙乡、色提力乡、托普鲁克乡、克孜勒乡、乌恰乡、苏盖提乡、萨罕乡、县医院,现已竣工并交付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认真加以解决。

1、建设资金压力较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紧,资金需求大,但由于上级补助资金有限,资金自筹配套的压力较大,特别是拆迁成本高和居民小区的附属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保障性住房总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2、建设任务日趋繁重。总的看我县保障房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建成数量还不大,预期明年建设实施任务将是今年的3倍,保障房建设的压力日益加大。

3、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一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康长远发展的规划、土地供应、资金保障、建设标准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二是保障对象的政策制定、资格审查、收入核定、住房退出等方面的机制还不完善,离应保尽保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配套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员和经费等不足,给保障房的后续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几点建议

1、要提高和深化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领导。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全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各级要增强大局意识,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把保障性

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设立绿色政策通道,认真研究破解制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难题。房管、建设、国土、发改、财政、民政等主要责任单位要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形成快速推进全县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合力。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重视完善住房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建成民心工程。各单位特别是企业、社区和劳动保障部门等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既要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申请工作,又要认真把关,严格审查,切实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为做到应保尽保打下基础。

2、立足长远,科学编制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是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程,因此,要立足长远,科学论证,编制好建设规划,要优先考虑土地规划,提前做好土地储备,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建设规划既要尽可能选择市政设施健全,教育、医疗、交通便利的地方,又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确保规划一批,建成一批,安一批,使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的实惠。

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筹措项目配套资金力度。要把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解决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一是设立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专户,专款专用。把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纳入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认真执行有关政策规定,确保将土地出让金10%和住房公积金净收益足额提取。二是要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做好项目储备,抓住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的时机,积极争取更多的中央资金支持。三是要积极探索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新途径,建立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投资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努力扩大建设资金来源。

4、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制度建设。随着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保障性住房保有量越来越多,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制度建设,做好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十分迫切和必要。一是要尽快研究制定我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

职责,确定主管部门和保障对象的权利、义务,确立保障性住房稳定增长的机制,对限价房、经适房的管理、分配和审批,廉租房、公租房的使用、审核、退出及物业管理,保障对象收入和住房状况信息监控等作出规定,从制度上保证我县住房保障工作规范发展。二是要成立专门的住房保障管理机构,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核定机构职能和编制,充实工作人员,保障办公经费。三是切实落实好住房保障政策,逐步扩大保障性住房保障的范围,适时向乡镇、农村延伸。

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5

咸阳市全面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栋栋“民生楼”拔地而起。在分配保障性住房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多措并举让困难群众有所居,确保保障性住房合理分配。

一是扩大受益范围。20xx年,咸阳市就适当放宽市区廉租放保障对象议定标准,保障范围扩大为:低保户或人均月收入345元(含345元以下)、无房或人均住房14平方米以下的家庭。经适房保障对象为:夫妻双方具有市区城镇户口、年收入3万元以下、无房或人均住房低于16平方米的家庭。

二是坚持严格审批。廉租房申请坚持“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即由申请人户口所在地街道办初审公示、区民政局、区房改办复审、随后报市住建局审核并公示。经适房申请坚持“两级审核、两级公示”,即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纪检部门共同初审并公示(非但未从业人员由街道办和纪检部门初核),随后报市住建局通过住房信息库查询审查并公示。

三是两种途径保障,及时配租配售。对符合廉租房保障政策规定的登记家庭,首先选择给予实物配租,在暂无房源的情况下及时给予住房租赁,直至得到实物配租或“家庭脱困”(人均收入和住房面积超过住房对象认定标准)。市区标准补贴为每平方米4元,无房户按每人每月14平方米计发,住房困难家庭按现有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与保障面积的差额计发。同时,廉租房原则上根据申请时间及保障号顺序及时给予实物配粗,老、弱、病、残者家庭优先分配底层楼房。经适房采取现场摇号的方式确定配售住房,并接受纪检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现场监督。

四是加强动态监管。对享受廉租房保障政策的家庭,实行复核和动态管理制度。经复核不符合保障条件的,立即停止保障,仍符合保障条件但家庭人口、住居发生变化的,相应调整补贴金额;认定为蓄意套取廉租房保障的`,坚决取消保障资格并严肃处理。廉租房实物配租周期三年,期满后必须重新申请、审查。各县市区也都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认定措施、审查办法和动态监管措施,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截止到今年7月底,全市实物配租2244户,其余发放租赁补贴。16680户廉租房保障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十一五”期间,累计建设经适房11292万平方米,解决城市1.49万户底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6

一、我县保障性住房需求情况

20xx年9月,通过县政府组织力量对全县城镇居民(非农户口)住房需求状况进行了保障性住房为期两个多月的实地调查,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柞政办发[20xx]88号文件明确的收入线标准规定:中等收入家庭:15000元/人年;中等偏下收入家庭:12000元∕人年;低收入家庭:7500元∕人年;低保家庭:5000元∕人年。住房困难家庭标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

我县城镇居民中符合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条件情况如下:(1)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数20xx户;(2)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户数663户;(3)中等收入住房困难户数177户;(4)新就业人员352户;(5)外来务工人员491户;共计3771户。按照省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下发的《省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第三十一条规定: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为当地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为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者;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为当地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限价商品住房保障对象为当地城镇中等收入以下住房困难家庭。我县各类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为:廉租房1881户,经适房671户,公租房842户,限价商品房377户。

二、我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入住情况

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接近尾声,全县将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4067套(廉租房1772套,公租房1546套,限价商品房749套),分布全县8个乡镇,其中两处廉租房已分别通过抓阄和电脑摇号分配方式分配入住785户。

三、如何保障我县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合理性

无论从全国、全省,还是全县情况来看,廉租房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本文试图以廉租房为主体研讨分配上的一些问题。目前社会各方面对廉租房分配方式上的意见倒不是很大,影响分配的焦点集中在享受廉租房资格的认定上。有人反映,有的人开的豪车住的廉租房,有人把自己所有的房屋出租而跑来住廉租房,还有人是公务员或国家家公职人员住廉租房,针对此情况,采取以下对策:

(一)保证资格审查环节的公正性

1、资格审查批准的程序:20xx年7月以前,廉租房申请户直接到主管部门领取申请表,各级政府组、村或社区、镇政府审查签注意见报审批机关审批。在实际执行中,村或社区意见很大,说是一些人说我给上边都说好了,你们给签个意见盖下章,其余事情就不用管了,这些人有些蔑视他们。针对这一问题,住建局于20xx年8月31日召开了廉租房管理联席会议,邀请村或社区、两镇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加。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由住建局统一印制申请审批表,交由两个社区和两个镇政府负责发放,城镇居民申请廉租房先向所在社区申请领表,未设社区的直接在镇政府领表,各级签注意见后,分别由社区、镇政府审查公示后,由镇政府统一以文件形式报住建局,住建局由承办股室派员逐户核查拍照提出意见报住建局会议研究批准并公示享受廉租房资格人员名单。如此,彻底纠正了住建局审查前由申请人个人跑路签注意见的个人行为,同时,也方便了群众。

2、廉租房审查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诸如民政部门负责的家庭收入状况的核定,享受低保的情况证明,残联为残疾人提供的残疾证明,公安部门城镇户籍的认定,村组对住房情况的调查,劳动就业部门出具的下岗证,以及镇政府对申请人职业的`认定,等等,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廉租房享受资格的确定和公正性,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矛头都指向批准机关。

(二)使分配方案制定过程透明性

廉租房分配时间取决于廉租房交工的时间。廉租房即将交工前,负责分配的部门根据竣工套数、轮候户数,确定分配方案。大批量的不再沿用抓阄方式,根据申请人家庭人口数量类别、残疾类别确定实施电脑摇号方案,经讨论充分征求意见后发布执行,在分配前宣传群众,让群众理解本次分配方案的相关程序和规定,确保分配方案制定过程的公开透明性。

(三)保证分配方式上的公正性

分配廉租房要召开分配大会,邀请群众监督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社区代表参加,邀请公证处全程公证,监察局全程监察。电脑摇号,大屏幕显示数据。分配结果现场签字确认,发给住户入住通知单,以达到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公平公正。

四、建立健全分配和运营监管的长效机制,保障分配公正合理

(一)规范准入审核。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住房状况,要合理确定保障对象住房困难、家庭收入(财产)的具体标准,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完善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制度。健全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税务、金融等部门及街道、社区协作配合的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审核机制。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应当如实申报家庭住房、收入和财产状况,声明同意审核机关调查核实其家庭住房和资产等情况。审核机关调查核实申请人住房、金融资产、车辆等财产的,有关机构应当依法提供便利。严禁以任何形式向不符合住房困难标准的家庭供应保障性住房。切实防范并严厉查处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变相福利分房和以权谋私行为。对以虚假资料骗购、骗租保障性住房的,一经查实应立即纠正,并取消其在5年内再次申请购买或租赁保障性住房的资格。建立住房保障诚信档案,完善失信惩戒制度。

(二)严格租售管理。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家庭,县人民政府在合理的轮候期内安排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应当按月或季度及时发放,确保当年12月25日前全部发放到位。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合同,应当载明租金、租期以及使用要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为1至3年。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续租。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购买不满5年的,不得上市交易。经济适用住房配售时,要明确界定政府与购买人的资产份额,并按照政府回购、适当兼顾保障对象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出售所得价款的分配比例。限价商品住房的上市交易收益调节办法,由县人民政府适时制定。

(三)加强使用管理。县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保障性住房和保障对象档案,动态监测住房保障对象家庭人口、住房和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落实信息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定期检查保障性住房使用情况,对违反规定将保障性住房出售、转借、出租(转租)、闲置、改变用途且拒不整改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保障性住房的使用人要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使用住房,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影响房屋质量安全和使用功能。保障性住房小区可以实行住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提供物业服务。

(四)健全退出机制。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经济状况改善,或通过购置、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相应的住房保障条件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腾退;逾期不腾退的,应当按市场价格交纳租金。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通过购置、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应当退出经济适用住房,或者通过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取得完全产权。对拒不服从退出管理的,可以依照规定或合同约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保障性住房的运营管理是个新生事物,怎样更加推进分配的公正性,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分配和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分配上的公正和合理。

第五篇:保障性住房需提供相关材料

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人持实际居住地社区开具的居住证明、身份证、户口簿向实际居住地的街道申请办理经济适用住房申购登记手续,领取《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

(二)按要求如实填写《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及提供户口簿(包括与申请人合并计算的直系亲属)、身份证(包括与申请人合并计算的直系亲属)、结婚证(男女双方),刚出生未报户口子女的出生证明,丧偶的提供相关死亡证明,离异的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无再婚证明及未成年子女抚养证明。①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1份。

②户口簿首页(包括集体户)也需提供复印件1份。

③结婚、离婚、丧偶的,均需在户口簿相应“婚姻状况”栏中体现,如无法体现的,需到户籍地派出所进行变更后,提供相应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提供申请人、与申请人合并计算年收入、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直系亲属户籍所在地、实际居住地的现住房证明、房产证及所属单位有无分配住房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①申请人、与申请人合并计算的直系亲属户籍地发生迁入迁出的,迁出地需提供街镇或(村)社区开具的有无住房证明。

②户籍地址为学校(非住宅)地址的,需学校(非住宅地)开具相关非住宅地址证明。

③属拆迁房的,须提供拆迁协议及房产证的原件和复印件1份,无法提供拆迁协议和房产证的,需到福州市房管中心(福屿路200号)调档并开具相关产权证明。

④因原拆原迁、政府改造或其它原因造成同处房屋现址与旧址发生出入的,需到鼓楼区地名办(津泰路鼓楼区委大院民政楼4层)开具相关地址证明。⑤房屋发生纠纷、买卖或换房情况的,需提供法院判决书原件和复印件、买卖合同原件和复印件或换房协议原件和复印件,及能体现房屋产权所属的相关证明材料。

⑥申请人租住单位、私人房屋的,需提供该房的租赁合同、房产证的原件和复印件1份。

⑦申请人借住私人房屋的,需提供该房的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⑧申请人、与申请人合并计算的直系亲属户籍挂于人才储备中心的,需人才储备中心提供有无分配住房证明。

⑨申请人、与申请人合并计算的直系亲属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提供有无分配住房证明,并在《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家庭成员住房情况证明栏中分别填写及加盖公章。无工作单位的,由实际居住地的社区(村)提供有无分配住房证明,并在《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家庭成员住房情况证明栏中分别填写及加盖公章。

⑩申请人、与申请人合并计算的直系亲属现工作单位与户口簿中所登记的“服务处所”不属同一单位的,需提供“服务处所”和现工作单位两处的有无分配住房证明,并在《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家庭成员住房情况证明栏中分别填写及加盖公章;服务处所系破产倒闭的,需单位留守处加盖公章;确系无留守处的,需到户籍地派出所进行变更户口簿“服务处所”为“无” 后,提供相应的原件及复印件即可。

(四)提供申请人及合并计算年收入、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直系亲属上一收入证明。工资收入含基本工资、各类补贴或其他收入,应由所在单位提供书面证明,并在《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家庭成员收入情况证明栏中分别填写及加盖公章;无工作单位、未就业的到实际居住地的社区(村)居委会办理书面证明,并在《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家庭成员收入情况证明栏中分别填写及加盖公章;已退休的,由福州市社保中心提供相关证明,并在《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家庭成员收入情况证明栏中填写及加盖福州市社保中心公章。

(五)申请人如实填写《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及备齐所需材料,审核通过后,属实际居住地街道受理的,申请人需填写具结书,由实际居住地街道统一整理上报区房管局。需户籍所在地街道、社区盖章的,经申请人签收,户籍所在地街道、社区盖章、《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复印留底后,由申请人携《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申请审批表》及所需材料,前往实际居住地街道办理。

注:结婚证、房产证需提供首页至末页的复印件1份。与申请人合并计算年收入、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直系亲属(指配偶、父母、子女,女婿、儿媳、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复印件统一用A4纸复印。

下载关于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供需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供需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障性住房[最终定稿]

    标准预测试卷七 (保障性住房)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查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

    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

    保障性住房

    保障房,安广厦 ――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综述 (中国经济导报网转载) 保障房建设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数据显......

    保障性住房

    西安市保障房申请条件放宽 25岁以上单身可申请发布时间: 2011-10-12 08:14:45来源:西安晚报【收藏】【打印】【关闭】昨日记者从西安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工作通报会上......

    保障性住房

    每年3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

    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

    保障性住房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的背景: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对于最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租赁的廉租住房......

    保障性住房

    浙江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 住房本身具有居住性和投资品的属性,由于其特殊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