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核算网络化初探
会计核算网络化初探
2006-08-07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上网”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各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地传送或取得各种信息。本文拟就“上网”所引起的会计变迁及网络化会计谈谈看法。
一、计算机互联网对会计的影响
(一)网络的主要特点
1.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会计处理信息是否及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信息的传递是否快捷,所以“上网”会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
2.信息处理的集中性。上网可以把若干信息输入分散在多台计算机上,通过网络把其传递到主计算机,由主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运算,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3.信息的共享性。通过网络有关部门可以发布许多对会计十分重要的信息,如价格信息、比价信息、咨询信息等,它们将有效地增加会计计量、确认的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1.会计基本准则、一般原则的变化
“上网”后会使一些会计主体发生变化,如上网前因为信息不畅而不能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记账的,上网后可以做到;上网前十分分散,以地域划分的多个会计主体(如各分公司),上网后可以合为一个会计主体等。在存货计价方面,国际上比较普遍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在我国由于市价的取得比较困难及没有使用该法的客观环境,则没有完全采用(股份有限公司除外)。但是当上网已是十分普遍时,国家有关部门(或其他中介信息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取得各种存货各地的市价,加以计算后又通过互联网发布各种存货的全国平均市价(或某范围平均市价),企业可以从网上获取所需的存货市价,以后的会计检查也有依据,这样使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存货计价原则就可成为现实。
2.会计核算的变化
第一,会计核算工作的组织将发生变化。当各计算机用户都普遍上网时,会计核算工作
在组织上可能会发生由分散到集中的变化,这里说的集中核算不仅仅指一个企业集团或一个跨国公司把自己属下的各子公司的会计核算集中起来进行,而且还包括把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集中起来进行会计核算,通过互联网由一台主计算机集中记账。这样可能导致社会中介记账机构(如记账公司)的大力发展,也会从根本上改变会计人员的单位所有现象,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将大大提高。
第二,会计核算工具将会改变。即会计核算通过各单位向互联网传送和获取信息由主计算机进行核算,而改变过去的手工记账核算或各单位单机记账核算现象。
第三,会计信息的载体将发生变化。记账凭证和账簿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以纸作为载体,而可能是记录到主计算机的磁盘上或刻录在光盘上。
3.会计要素确认的变化
上网后对某些资产价值的确认将会更简捷和更公正,对一些评估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委托比较有权威的评估机构进行,而且各评估机构也可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动态,使评估的结果比较客观和准确。另外,对一些比较常用的资产国内权威部门可以定期在互联网上公布其价值,各单位对这些资产价值的确认可直接从互联网上查询;能十分迅速地对债权、债务进行确认,对坏账损失进行核算等,使各单位的会计要素确认变得更为准确、迅速。
4.会计控制方面的变化
通过上网,能加强各单位的会计控制力度。首先,总公司或部门主管能及时了解下属分公司或各单位的情况,和有关控制指标对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其次,可以逐日计算有关指标,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失误,真正做到事中控制。再次,通过上网可以和银行等货币支付部门挂钩,这样使会计控制手段更加有效。
5.会计检查方面的变化
上网可使会计检查变得十分迅速有效,检查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向记账中心查询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并且可向各单位查询有关的原始资料。通过对记账中心的检查,可以掌握总体情况和各单位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阻塞漏洞,严肃财经纪律。
6.会计报告方式的变化
因为上网,会计报告是通过互联网对外报送,会计报告的内容将会增加,速度将会大为提高。
7.会计人员方面的变化
首先,会计人员的属性将会发生变化,部分会计人员将不再属于某个具体的会计主体,而是变成社会会计、部门会计或行业会计为某一地区、某一部门或某一行业的所有单位记账算账。其次,会计人员数量大为减少。再次,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核算网络化
(一)网络化会计的处理程序
所谓网络化会计,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如地区、行业、企业集团)各单位不再进行会计计算,而将有关原始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核算中心(如记账公司等)的主计算机,由主计算机进行核对、核算、报告,而各单位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网络化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为:
1.各基层单位运用一定的计术方法,把原始信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递到计算中心(总公司、总部、某地的记账公司)的主计算机上。
2.主计算机收到原始信息后,对需要核对的数据凭证等发送到互联网上,向有关部门(如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开出发票部门、债权债务人等)核对,核对不相符的退还原单位并令其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3.对一些数据如商品价格、资产价格等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有关部门查询,以确定存货价值、财产物资价值等。
4.对不需要核对的和已核对相符的原始数据,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汇总总账和汇总明细账及分户总账和分户明细账,将分户账数据上网发送。
5.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根据各种账簿编制各类会计报告并上网发送。
6.各基层单位、各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互联网获取各自所需会计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
1.关于会计档案的保管问题。在网络化会计下,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发生了分离,这对
于会计检查和会计核算不利,也不符合会计资料的可逆查性及会计档案的保管规定。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可以采用三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各具体单位在输入原始会计信息时,可以用扫描仪把原始凭证扫入并传送给主计算机,主计算机下载后就成为原始凭证副本。同时,各具体单位必须妥善保管原始凭证正本,并定期和主计算机核对和备查。
(2)各具体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标明记账凭证号码,并装订成册,保管备查。
(3)各具体单位定期把原始凭证交计算中心,由计算中心进行整理收存。
2.关于保密问题。为保证会计信息在互联网上不外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建立专用信箱,对网址高度保密,并应在此基础上加装密码,这种方法的网络的拓扑类型以星型为主,即以计算中心为中心,各分计算机只和计算中心相联;二是建立一个局部系统,该系统的拓扑类型以总线型为主(也可以使用星型),并使用防火墙技术,只有允许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才能进入该系统,以防“黑客”侵入。
3.相关的规定和社会协调问题。首先,使用该法应获得我国会计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和相适应的软件。其次,有关的政策应配合,如在跨地区进行集中核算的情况,各单位应和当地税务财政工商部门协调等。再次,政府各部门,各社会中介机构等会计监管应有相应的协调一致的配合。
许必建
第二篇:街道网络化管理经验材料
实行网络化管理,确保地区安全
几年来,xx街道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做为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从2003年起就在全街范围内实行了安全生产“四个包保、四个抓、三畅通两公开、分类管理”的网络化管理的格局。
一、“四个包保”使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更加明确。“四个包保”即: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科
室;科室包社区;社区一把手包干事;干事包居民楼、企业,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包保谁负责,保证了安全工作的覆盖面,将包保责任制落实到实处。例如:2008年1月11日中午12点55分,位于xx区文富路富民小区26-1—171号,住户贺晓杰(租房户)因早上上班时没有拔电褥子插头,南侧居室发生明火并产生烟雾,邻居及时发现并报告社区,社区栾书记马上拨打119、110报警,并上报xx街道办事处领导,街道办事处党政领导、主管领导、安全办主管人员、社区书记、安全员、包楼干事都第一时间到达火情现场,并对周边车辆和人员进行疏散,同时派人到路口引导消防车进入火情现场进行灭火,经过10分钟左右将火熄灭。此次火灾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损失不大。
二、“四个抓”使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四个抓”即:街道党政一把手全面抓;主管主任亲自抓;科室同志具体抓;社区干部人人抓。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事倍功半,必须形成上下一致的联动机制,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实践证明这“四个抓”是有效的,2007年由于上下联动,排除了许多安全隐患。
三、“三畅通两公开”使安全生产工作信息便捷。为便于勾通和联系,街道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实行了畅通工程。即建立了街道与社区、社区与居民、社区与企业的电话联系网络以及街道干部、社区公开联系电话。通过电话联系网,为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通讯的保障。
四、“分类管理”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规范化。规范化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条件,街道在管理实践中对居民楼、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进行了分类管理,对a类危险性非常大的企业实行月督查,对b类危险性较大的企业实行季督查,对c类危险性不大的企业实行每半年督查一次。从而做到了早发现、早整改,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手段,使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从而确保了xx地区的安全。
第三篇:浅谈旅行社网络化管理
浅谈旅行社网络化管理 旅行社网络化的路径及构建方式 2·1 旅行社网络化路径
规模扩张和品牌输出是旅行社实现网络化的两张王牌,旅行社可以通过直营连锁、自愿连锁、特许连锁等模式来进行规模扩张;品牌输出是旅行社低成本、高效率进行经营网络扩张的手段,其实质是有品牌和经营优势的大型旅行社与众多中小旅行社的知识联盟[4],旅行社依靠自身的品牌优势积极实施品牌输出战略,可以在短时期内实现品牌的规模化和网络化,加盟的旅行社也可以在那些大旅行社强大的品牌支撑下迅速壮大。辅以以上两张王牌,国内旅行社可以采用下述的途径进行网络化,这里提到的网络化主要是指实体网络化途径。实体网络化是旅行社之间进行合作的具体形式,是与以电脑、英特网为核心的虚拟网络化协作方式相对应的。包括以下几种途径。2·1·1 旅行社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网络组织[5]。旅行社战略联盟是指旅行社与其相关联的企业或是横向旅行社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共享客源和品牌等目标,以各种协议、契约或股权参与等方式形成的不是很稳定的合作关系。战略联盟被视为一种具有固有的不稳定性的组织形式,因为它涉及大额的协调成本、目标的重新调整和重建竞争对手等[6]。在旅游业中,战略联盟被认为是旅游企业在兼并和接管受阻的情况下才考虑采用的第二位的最佳选择,战略联盟在国外的发展大多数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目前就中国旅游企业而言,由于实行战略联盟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显现出来的较多的都是正面的效应,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国内旅行社在建立战略联盟时应慎重选择合作对象,应该找一些与自己实力相当、信誉良好的旅游企业进行联盟;各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应具有明显的战略性,考虑长远的发展和整体利益;应不断赋予联盟新的目标,使各旅游企业为实现目标不断创新,进而提高联盟的寿命;应提高联盟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增强其稳定性。
2·1·2 旅行社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是指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由某个最具发现市场机会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企业组织供应商、客户、甚至对手进行核心资源的整合,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担成本,共享收益的松散化的企业联盟[7]。旅行社虚拟企业是指旅行社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把握市场机遇,由综合实力较强的旅行社对旅游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彼此通过各种契约或信任机制所形成的不具有独立企业形态却实现了特定企业功能的动态旅游企业联盟。这种形式是旅游企业把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联系在一起,由不同的旅行社来负责设计、采购、销售、接待等环节,把优势集中整合,使每个旅行社企业都发挥自身的优势,由这样的企业组成的集合在市场上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他们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由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来承担的,这样的集合就具有了强强联合的优势,旅游者也能从中获得最优质的服务。但这种模式极不稳定,随着游客需求的变化,合作的旅行社也在不断变化,这次是某几家整合资源,下次可能又是另几家整合资源进行合作,合作成本较高;并且现阶段一家旅行社的业务基本包括了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产品开发设计、采购、销售没有从本质上分开,因此目前国内以各种核心业务结合在一起的旅行社虚拟企业较少,但有一定的发展趋势。
2·1·3 旅行社联合体
旅行社联合体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两家或两家以上独立拥有、独立经营的单体旅行社,为了共同的目标,通过契约形式联合在一起,在预订、营销、采购、培训等方面平等合作、协调行动的竞争性组织[1]。联合体内的成员通常实行品牌、路线、价格、宣传、采购、结算6个统一,国内中小型旅行社若组建这样的联合体,可以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庞大的组团批发和零售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集团采购,大幅度降低旅行社运作成本,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利用网络优势,细分市场,致力于特色旅游市场开发。但是由于旅行社间的合作只是通过契约无资产纽带,属于松散型组织,没有合法资格,其利益得不到合法保障;联合经营的体制不健全,靠彼此间的信任为基础维持合作,如果联合体的某个成员为了眼前利益而背叛集体,则会造成整个联合体利益受损。
2·1·4 旅行社企业集团 旅行社集团是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旅行社为核心,以一些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或影响的旅行社为外围,通过不同的联结纽带组建而成的高级经济联合体[8]。这里的联结纽带是以资本纽带为主,辅以契约、经济合等联结纽带。集团内的各个旅游企业相互协作,用一个企业的优势产生的正效应弥补另一个企业的劣势产生的负效应,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科斯理论认为交易成本过高是企业集团形成的原因,科斯指出如果市场活动交易成本过高,企业会考虑实施内部交易取代市场交易,企业集团即是这种交易固定化的组织模式[2],通过企业集团这种模式,旅行社之间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如在没有建立旅行社集团,而市场交易成本又很高时,组团社在旅游地寻找接团社,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反之,则只需在同一个集团内寻找当地的旅行社,交易成本就大大减少了。旅行社企业集团是所有网络化途径中最稳定的一种。从微观角度讲,这种旅行社集团有利于真正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从宏观角度讲,这些有限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存在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和紊乱造成的问题[9]。按照成员企业联结纽带的不同,可以把集团网络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以及松散层[10]。核心层是集团内部结构的最高层次;紧密层由集团的独资或投资公司组成,核心层对其有一定的资产所有权和处于支配地位的经营管理权;半紧密层是通过集团持股、参股等资本联合方式相连接的关联公司,核心层对其没有处于支配地位的经营管理权;松散层是以特许经营、管理合同等运营方式连结在一起的旅行社,在核心层的监督和指导下,由旅行社进行自主管理和经营。前三层主要是以资产为联系纽带的,后一层是以契约和长期交易为联系纽带的。
2·1·5 旅行社间“准一体化”
这是与上述4种都不同的一种途径,底曲奇将“准一体化”定义为“法律上独立单位的持久关系”[11]。旅行社间的准一体化是指旅游产业链上的旅行社和其他相关企业,为了实现节约成本、资源共享而又不想彼此长期约束,而形成的一种以契约或口头协议为基础的松散组织,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但旅行社间的准一体化形成之后,组织间的惯性会使其保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模式是相对于“一体化”组织模式而言的,如果分属于不同地区的旅行社“一体化”成为一个企业,也即形成传统的母子公司关系。那么母公司将会面对防范远在异地的子公司侵害母公司利益的道德风险问题,即母公司需要发生监督子公司行为的额外费用。而“准一体化”组织模式使交易双方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地接社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既能在市场的高能激励方式下有足够的动力主动去完成接团任务,也节约了组团社额外的监督管理费用[12]。大型旅行社一般通过旅行社企业集团实现网络化扩张,而中小型旅行社可通过代理实现网络化扩张,代理社可以代理销售某一旅行社集团的产品或多家旅行社集团的多种产品,实行超级市场式的销售方式,它便于旅游者的充分选择和购买[13]。通过以上5种路径可以看出,旅行社网络化的主要组建模式有资本运作层的股权联结式;以信任机制为基础的口头契约式;各参与旅行社仍保持独立的战略联盟式,该模式中的旅行社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之间的交易超出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到合并得程度,各联盟方保持独立的经营自主权。
2·2 旅行社网络化构建方式
旅行社联合体、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途径存在横向、纵向、纵横向混合网络化3种可供选择的构建方式。
2·2·1 横向网络化
横向网络化,又称为水平网络化。即由旅游业务链上某一环节的具有相同业务性质的旅游企业组成的网络组织(联合体、联盟、集团等等)。如旅游地特色餐饮企业和高档星级宾馆之间,该组织的主要动因在于实现优势互补、激活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减少竞争、形成规模经济。
2·2·2 纵向网络化
纵向网络化,又称为垂直网络化。即由旅游业务链上下游中具有不同业务性质的旅游企业组成的网络组织。如旅行社与交通企业、旅游饭店组成的网络组织,该组织的主要动因在于实现优势相长、客源市场共享、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协调发展、风险共担。
2·2·3 纵横向混合网络化
纵横向混合网络化,与旅游企业的关联多元化相似,是由旅游业务链上具有不同业务性质和具有相同业务性质的多种多个旅游企业组成的网络组织。该组织的动因具有多样性,资源重组、优势互补、规模经营、效益增长是其核心动因[14]。旅游行业除了旅行社,还包括运输业、酒店、景区等相关行业。仅仅旅行社强大了并不代表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而且没有旅游相关行业的支持,旅行社网络组织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它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旅行社行业内部,还应扩大到其相关行业中去。不仅仅是旅行社之间的横向网络化,更应是旅行社与其相关行业的横纵向混合网络化。但由于纵向、混合网络化规模庞大、参与方多、复杂多变,且构建成本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的,需要长期的经验和资金的积累以及各旅行社之间、旅行社与相关行业之间的磨合才有可能成功,因此目前国内很少有以这两种方式构建的旅行社网络组织,有也只是以横向网络化为主,涉及到与简单的纵向元素联合。总而言之,旅游社网络组织构建方式的选择需视具体环境、条件和需要而定。结论与讨论
旅行社的实体网络化,对于加速旅行社实现规模化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较多的是旅行社企业集团化,国内旅行社也多采用此种路径进行规模扩张,却忽视了实现旅行社网络化的其他路径。由于旅行社企业集团以资本、契约作为联结纽带,稳定中不乏灵活,成为备受国内旅行社青睐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应采用行政组合模式即在政府的主导下组建旅行社企业集团,笔者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政府可以支持旅行社企业集团化,但应尽量避免以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否则,易形成垄断、破坏市场竞争;同时,政府的免干预可以使那些接待组团能力不强的旅行社在竞争中被淘汰,实力强的旅行社则越来越强,优化了市场。旅行社网络化与集团化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节约成本,实现规模效应,但网络化的范围及实现途径更为宽广多样,且较为灵活,组合模式较多,更能适应新的旅行社管理条例颁布后出现的新情况,比较而言,集团化显得单一,是网络化的一部分。本文探讨了目前旅行社可进行网络化的5种路径及其构建方式,旅行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路径实现规模经济,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四篇:消防安全网络化管理
123消防安全网络化管理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12】65号)和自治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以及库车县人民政府《123县接到乡镇推行消防安全网络化管理实施意见》(123政办发【2012】228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我乡消防安全组织,落实本级消防工作职责,夯实城乡火灾防控基础,预防和减少我乡火灾事故,现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充分依靠政府和社会组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村为单元,划分若干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对网格内的单位、场所、、村民住所实施动态管理,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力争到2012年底,全乡所有单位、村基本建立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城乡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防控火灾能力显著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逐级负责。乡政府统筹指导全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各村、各单位全面负责所属辖区内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按照村、企事业单位、组三级网格划分,每级网格的行政、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是本级网格第一责任人。
(二)严格标准,全面覆盖。严格遵循国家、自治区级颁布的有关建设标准,有步骤地在所有村、企事业单位组织建设和实施。
(三)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综治、民政、工商、安监部门、派出所、按照任务分工,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并建立完善联席会议、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消防安全宣传、管理与监督,形成消防安全群防群治局面。
三、组织机构
四、主要任务
(一)共同建设任务。各级网格要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做好登记并及时督促整改,对难以整改的,及时移交专门领导小组依法处理。要深化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在村、企事业单位、村组、各类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橱窗(标牌),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提示。要充分发挥基层治安防范力量的作用,推行巡防消防一体化和“保消合一”模式,加强村警、协警、治安巡防队员、民兵队员的消防业务培训,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提高防火检查、消防宣传和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村警、协警、治安巡防队员在开展日常巡逻时要承担防火巡查、扑救初起火灾和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职责,民兵队员要结合巡逻、守护等工作,开展防火巡查。要大力培育群众性消防志愿组织,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身消防公益事业,大力倡导志愿消防服务,引导志愿者参与消防宣传培训、查改身边火灾隐患等活动。
(二)各村、各单位建设任务。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成立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综治办、安监站、公安派出所、民政室、工商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消防安全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消防工作突出问题,每季度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检查,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假日期间和农业收获季节要加强防火检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广泛普及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要依托综治办等部门设立消防工作办公室,明确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管理;重点村、单位要成立消防工作专门机构,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乡镇成立消防工作专门机构。
(三)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建设任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主任是网格中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网格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负责;社区、村应确定1至2名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级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日常工作,组织建立防火安全公约,每月对居民住所、村组和沿街门店、家庭式作坊等小单位、小场所开展防火排查。有条件的村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室,建设消防教育体验活动室,定期组织居民群众参加消防教育和灭火逃生体验。
(四)各企事业单位、村组建设任务。企事业单位、村组要建立由质保主任、十户长牵头的群众性消防安全志愿组织,每周进行防火检查;要在居民群众中确定消防管理员和消防宣传员,实行“多户联防、区域联防”,开展消防安全自我检查、自我宣传、自我管理等群防群治工作。
(五)社会单位、场所建设任务。网格中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建设达标创建活动;巡防队员、物业管理人员、保安、社会单位管理人员要结合岗位职责,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沿街门店、家庭式作坊等小场所、小单位要结合实际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和消防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员工达到“一懂三会”(懂本单位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火场逃生自救)的要求。
(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设任务。在履行社会单位、场所责任的同时,全面实行“户籍化”管理。综治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对网格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加强监管,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建立健全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自我评估报告备案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实施动态管理。对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火灾高危单位,公安消防部门要督促单位落实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定期由具有资质的机构开展消防安全评估,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五、实施步骤 2012年7月:确定阿克吾斯塘4村进行试点,8月份之前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年底前,全乡40%的企事业单位、村、组完成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任务。
2012年年底:全区60%的街道、乡镇完成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任务。
2013年:全区80%的街道、乡镇完成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任务,重点乡镇、中心乡镇、经济发达乡镇优先推广。2014年:全区所有街道、乡镇全部完成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任务,防控火灾和事故处置能力显著提高。
六、任务分工
综治部门: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建设重要内容。综治办要组织治安巡防队员、基层治保员等综治力量,积极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和消防宣传。民政部门: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我乡建设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民政部门要将村民委员会建设和减灾、救灾等工作与消防工作有机结合,督促基层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工商部门:严把登记准入关,对《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需经消防部门出具消防安全意见的,必须凭消防部门出具的同意意见,方可办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工商所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配合消防部门和派出所,加强对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督。安监部门:将消防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畴,作为安全创建考核评定的重要因素。基层安监站要结合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能当场整改的要督促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及时通报派出所或消防部门。
派出所:科学制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形势,积极推动乡政府、有关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职责,指导各村、各单位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定期对各村、各单位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派出所民警、社区(村)“两委”成员进行培训,提高消防管理能力;将各村、各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治安巡防队、保安等基层力量纳入灭火救援指挥体系,指导开展专业训练,定期组织综合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能力。公安派出所要依法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大队要建立健全分包联系机制,指导各村、各单位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火灾防控的重要任务,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全力抓好落实。要按照时限要求积极培育树立工作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要拓宽经费保障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各村、各单位要设立消防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二)强化机制保障。要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发挥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联系协调作用,建立完善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要逐步建立健全对各村、各单位负责人以及巡防、民兵队员等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明白人”。要加强信息反馈,由办公室负责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跟踪推进和信息收集反馈工作,每月22日前向上级办公室报送月工作情况,重要情况随时上报。
(三)强化奖惩保障。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检查考评、政府目标责任考评和政务督察内容,每年组织检查考评,推动工作落实。综治办、派出所、民政局、工商分局、安监局将适时组织考核验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篇:社区网络化方案
会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区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居民,根据区委、区政府及七道湾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部署,结合本社区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创新社区管 理体制、机制,整合社区管理资源,建立社区“网格化”管 理服务新模式,使社区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原则
总体目标:通过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全天候、零距离,为老百姓服务、对老百姓负责,充分体现“和谐社区、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工作原则:结合实际,合理有效; 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重心下沉,夯实基础;以人为本,突出民生;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优化流程,高效便捷;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三、工作重点
(一)摸底调查,健全完善管理信息。组织居干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制度和民情日记制度,摸底调查,完善居民网格化管理信息表同时建立居民信息各网格管理服务人员要每月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掌握居民家庭情况、人员动态、民生诉求、服务需要和对便民利民服务的意见建议,建立民情日记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
(二)提高网格化服务覆盖面。组建网格化管理队伍,依托网格管理服务队伍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关心重视老年人、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困难居民等群众的服务需求,主动做好
代理代办,及时提供帮扶救助。指导社区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和一对多、多对一服务,协调开展邻里互助。做好便民呼叫和“一拨就灵”慈善服务,使居民生活和居住更加便利、舒适、和顺、幸福。
(三)加强综合管理。网格管理服务人员要做好网格内的各项管理工作。要加强“人”的管理,把网格内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缠访闹访户、闲散青少年等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分类管理、服务和帮教。加强“物”的管理,做好网格内公益设施、活动场地、停车场、草坪绿地、社区道路、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协调相关单位对破旧损坏物件进行维修更新,为社区居民创作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组织”管理,及时了解掌握网格内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情况,监督举报非法传销、传教、邪教组织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监督网格内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商业便民服务网点自觉遵守社区规定,履行 责任和义务。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和控制机制,发挥学 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帮 助。
(四)协调解决问题。网格管理服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业主代表会、民情恳谈会,开展问事、说事、议事、评事,切实解决网格内管理服务问题,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对摸排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对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街道及社区居委会汇报,由“两个中心”解决。对网格内发生的突发应急事件,随发现随报告,协助做好事态控制。确保小事不出网格、一般事情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四、具体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2011 年 8 月 25 日至 9 月 5 日)
1、成立社区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
2、制定《会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3、召开动员会议,明确工作开展的意义、步骤、措施。
(二)划分网格,组建队伍(2011年9月6日至2012年9月15日)
1、组织居干开展摸底调查,结合地理位置、居民人数、商网分布、驻地单位等实际情况进行,将辖区划分为五 个网格,明确人数和户数。
2、确定网格组织及人员划分责任,做到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管理员,由社区居干担任;设置3名网格服务员:1名网格信息员、1名巡查员、1名调解员。
3、制作网格划分地图,各网格制作公示牌,建立网格 电子档案,做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地图,实行网格内全员、全地域、全事务管理。
(三)业务培训(2011 年 9 月 16 月至 9 月 25 日)。组织网格管理队伍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能力和素质。
(四)全面推进(2011年9月26 日—2012年8月3日)。
1、建立网格信息台帐。网格责任人到位后,对网格内单位、居民、商网等基本信息进行分类登记整合,做到各类信息清、各种情况明。
2、依据工作重点内容,开展各项服务活动。
(五)考核验收(2012 年 9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开展自查自验,总结经验,完善措施。
五、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成立东方网格化管理工 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王成会展社区书记
成员:XXX
六、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成立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下发工作方案,召开工作动员会和部署会,广泛宣传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群众知晓率。尽快做好摸底调查,完善管理信息表。
(二)完善制度,落实走访。网格责任人员要加强学习,明确职责,熟悉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能够独挡一面,适应“一岗多责” 在日常工作中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入户走访,倾听群众的困难和意见,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建立“八必访、五必报”制度:即困难户必访、残疾人户必访、老军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必访、发生大病住院等重大变故的居民家庭必访、双拥家庭必访、邻里纠纷矛盾突出的家庭必访、全体党员和各类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必访; 联系户家庭和个人工作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必报、联系户有关建议意见必报、发生邻里纠纷必报、发现不安全隐患必报、发现不稳定因素必报。建立《服务联系卡制度》、《上 门服务走访制度》、《社区民情接待制度》、《群众反映问 题分析梳理制度》等若干制度。每月召开民情分析会,使走 访、服务活动经常化。
(三)网格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坚持每天至少到网格巡查一次;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认真填写网格责任人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录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每月组织一次分析会议,研究处理网格团队无法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
(四)搭建交流平台,以民主促民生。通过建立“社会 舆情信息直报点”、“社情民意直报点”为上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集中民智奠定更为广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