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带着感恩去工作
带着感恩去工作
常委办 张晓敏
传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没等住持提问,就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住持说的“魔”,就是新和尚心里没完没了的抱怨。新和尚没有感谢寺里为他提供了可以睡觉和吃饭的地方,而是一味的抱怨睡觉的床太硬,吃的东西不好,他一心只考虑到自己要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
现实生活中像新和尚这样的人很多,特别是在工作中,他们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如意,认为领导不近人情、苛刻,对工作环境,对单位,对同事,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和不理解,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从来感觉不到别人和社会对他的生活所做的一 — 1 —
切一切,同时也因成天的抱怨而生活在痛苦之中。
仔细想想,也许很多时候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也许你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于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的种种恩惠。这种心态总是让你把领导、同事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视为理所当然,时常牢骚满腹、抱怨不止,那么在工作中何谈激情,何谈恪守职责,这对自己的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成功学家安东尼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
而从古至今,许多成功的人们,他们都是存有一颗感恩之心才成就了伟业。
汉文帝刘恒,因其母薄姬不得宠,作为刘邦众多儿子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被封到远离京城贫穷北部。也正因他无权无势,为人谦恭,没有野心,在“诸吕之乱”中躲过吕后等人的迫害,平乱后,被周勃等大臣拥立继承皇位。刘恒即位后,常提醒自己,感恩上天垂爱,感激大臣的拥护,所以他一直谨慎小心,生活俭朴,虚心纳谏,励精图治,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竟成为西汉最有座位的一个皇帝,史家将他和后来的景帝统治的那一段合称“文景之治”。
正是汉文帝始终心存感恩之心,使他一直不敢懈怠,不敢自满,时刻努力,帮助他成为青史留名的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
我们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无比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锻炼我们成长,挖掘我们潜能,施展我们才华,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是在享受工作,当我们以这样一种愉悦感恩的心态去工作,我们收获的将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成就。仔细想一想,自己曾经完成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给了自己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是人生中值得学习的经验。如果我们每天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我们就不会成天抱怨、觉得这也不如意、那也不应该,而更多的是在享受一种工作时的愉快而积极的心情。我相信只要带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感恩心情去工作,我们将会获取最大的成功。
第二篇:带着感恩之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之心去工作,你将收获更多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最受欢迎
感恩老板,报答知遇之恩
感恩同事,多谢他们的无私帮助
感恩对手,激励你进步更快
感恩挫折,它让成功更美丽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感谢自己的职位之恩
带着感恩的心与公司同甘共苦
感谢让你饱受折磨的人
成就你的人,可能恰恰就是为难你的人
第三篇: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学会工作,懂得感恩,是世界众多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员工持续进步的动力。只要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你就会变成一个珍惜工作、热爱工作,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投入自己全部激情的人。只有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东趣,学到别人学不到的知识,积累到别人不具备的经验。只有这样,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价值才能被体现,潜力才能被发掘,智慧才能被激发,最终达到自己事业的巅峰。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
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就相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何况在如今这个文明的社会,知恩图报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因为带着感恩的心与人交往可以增进彼此的沟通、理解和信任。而在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中也需要用感恩的心来对待每一件事情。其实感恩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当你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的时候,你就会从工作中体验到快乐。
第四篇: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知足惜福,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当我认真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并快乐着、事业有为,而有的人却满怀抱怨、一事无成——这一切都源于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与责任是职业精神的源头,履行责任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行为,而责任则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在现实中,有很多人都可以用感恩的心去生活,却不能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不懂感恩的人每天总在抱怨工作环境不好、抱怨自己的工资不高、抱怨上级太严厉、抱怨电脑速度太慢、抱怨空怀一身绝技却无人欣赏„„爱抱怨的人为何总说生活太累,因为他只看见了自己的付出,却未看见自己的收获,他们不懂得知足与感恩。而不抱怨的人就算真的非常累,也不会抱怨生活,因为他明白,有失必有得,一想到自己得到了那么多,他就会觉得很知足并感恩——是抱怨把感恩的心越抛越远,心存感恩的人永远不会抱怨,我们应当用感恩的心驱逐抱怨的恶魔。心中无魔,方能成正果,当我们在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时更应该多考虑自己付出了什么、奉献了什么,我们应该让浮躁的心在感恩中沉淀,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珍惜已拥有的一切,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原来成功就在身边„„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在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中,工作是最美好、最宝贵的礼物之一。寓言中乞丐的三个愿望:变成有钱人,上帝帮他实现了;变成小伙子,上帝又帮他实现了;一辈子不工作,当第三个愿望提出时,他重新变成乞丐。上帝说:“如果你不工作,整天无所事事,那该多么可怕啊!一个人只有工作,生命才有活力。现在,你把我给你的最大的恩赐都扔了,自然就一无所有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工作对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薪水,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给了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我们应该感恩,感恩培养我们的领导,感恩成就我们的同事,感恩一切帮助我们的人„„ 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活着而苟且残生,大自然的恩泽施与、别人的恩泽施与才是有质量生存的保证。生存的必须需要我们回报、需要我们感激。生存需要工作,生存需要付出,工作丰富了生存的内涵,工作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工作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我们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本能需要.而这些,都必须通过工作来实现,工作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有工作,并不是表示因为我们有本事而能够获得工作,而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提供给我们工作的团队的信任并获得了团队给我们体现回报的一个工作平台及给予我们能够继续生存的一份机会。工作意味着责任,感恩让我们担负起责任。
如果你明白你工作的重要性、你的责任,那么你就会认真工作,这恰恰是别人需要你的体现、你的重要性的体现——你对别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会懂得,工作不仅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更是我们自我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没有了这个平台,我们的能力则无从体现。所以,感恩会让我们敬业。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真诚起来。员工真诚地感恩于公司的培养,老板真诚地感恩于员工的帮助,员工与老板之间的配合就会默契,一种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就会变成朋友之间真诚的合作关系。所以,感恩会让我们对老板忠诚。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就会包容别人的错误。一个一辈子不犯错误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一个第二次犯同样错误的员工仍然可能是个好员工。感恩会让我们变得宽容,与同事和谐相处。所以,感恩会让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了敬业精神,有了忠诚之心,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就有了主人翁精神。你必然会“不找任何借口”,“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用最好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最好的态度,最强的执行力,努力完成好工作任务,以感谢企业提供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感谢领导的栽培,以感谢同事的帮助。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同样,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吧,成功就在眼前!
第五篇:带着感恩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心去工作,怀着责任心去做事
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换取生活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我们可以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积累未来创业的经验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这?都是金钱无法换取的。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能找到一个可供我们发挥能力的舞台是多么不容易。所以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你的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也许你还在为少得可怜的薪水愤愤不平,或是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耿耿于怀,抑或是为接下了本不该自己承担的任务而郁郁寡欢,但是你要知道:给予你批评的人,就是帮助你成长的人;给予你失落的人,就是给予你斗志的人;给予你磨炼的人,就是给予你恩惠的人。工作给予你能力的提升、视野的开拓、专业知识水平的增加,对你来说都是一种人生的收获,是成就你事?辉煌的基础。
那些在职场上取得辉煌业绩的人,不是因为享受到了什么上天的眷顾,而是在于懂得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工作,以责任之心去完成工作。
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刚刚进入电气公司大门时还只是一个室内布线工程负责人的助手,他整天不仅要到五六个地方干活,还要推着堆满材料的手推车跟在负责人后面跑,而且负责人与助手之间如同主仆一般的关系,使得松下承担着给负责人打水洗手,甚至修木屐等佣人的活。
尽管工作的劳累程度丝毫不亚于水泥厂的搬运工,但是松下对此并不在意,巨大的工作热情使他始终精神饱满?尽职尽责。
专注成就卓越,工作态度积极的松下总是能将各项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他很快得到了提升,仅仅3个月的时间,松下就晋升为负责人,这给了松下很大的鼓舞,使他更加认真、负责地投入到工作中,松下的职位一路攀升。工作中,他得到了很多启示,后来研究新型灯泡插座,以及之后产生创建自己电气公司的念头,也都与他踏实的工作过程关联密切。
对于感恩的价值,松下幸之助曾这样说道:“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饶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对于责任的意义,他也说过:“如果你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汗水;如果两者你都没有,就请你离开公司。”
其实“感恩积累价值,尽责成就业绩”这条法则,无论用到任何一个员工身上,都是实用且有效的。对工作抱着感恩的态度,感恩于工作,负责于工作,这样的工作态度绝对是员工自由驰骋职场的真理。
一次,松下幸之助接受了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记者的采访。由于年轻人准备充分,所以访谈进行得非常愉快且顺利。采访结束后,松下幸之助亲切地问这位年轻记者:“小伙子,你一个月的薪水有多少?”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答道:“一个月才一万日元,非常少。”
松下笑道:“没关系,你现在虽然每个月只拿一万元的薪水,但是你要知道,你所得到的回报远远不止这么多。”
看到年轻人听得一脸疑惑,松下幸之助又继续说道:“你要知道,你今天争取到了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你就能争取到采访更多人的机会,你有这个能力,而且你做得非常好,你现在每天不停地进行采访工作,其实就是在积累你的这种能力,这就好像你到银行去存钱,钱进了银行可以生利息,你的才能进了社会的银行,也同样能够生利息,最终都是要连本带利地还给你的。”
这一番话让年轻人茅塞顿开。
多年以后,年轻人早已成长为报社的社长,提到昔日松下先生的点拨,他仍旧感慨万千地说:“员工在工作中注重才能的积累比注重薪水、职位的多少更加重要,只有这种积累才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生存资本。”事实也证明,感恩于工作、负责于工作,的确是员工获得事业成功的法宝。
在工作中,感恩与负责的态度又是不能流于表面的,你必须将其带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圣经》上有这样一句话:“怀着爱心吃菜,会比怀着怨恨吃牛肉要好得多。”这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地用到日常工作中来。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会感到乏味无趣,不会因为受到批评而委屈,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不前,不会为了薪水、职位而抱怨。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赢得别人的喜欢和尊重,在处理工作时自然会更加地负责和认真。
因此,你不仅要感恩对待工作,更要感恩身边那些帮助你甚至给你压力的人。工作中感恩与负责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当你带着幸福、快乐的心去承担和履行责任时,再繁重的任务你也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完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