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应链导向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制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供应链导向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制问题研究
作者:王逸远
来源:《会计之友》2013年第03期
【摘 要】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财务风险传导是供应链管理风险防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分析和把握财务风险是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传导及其作用的具体机制,是正确地防范供应链财务风险的基础和前提。文章指出了财务风险在供应链范围内的几种传导方式,即供应链内部的企业直接风险传导、内部间接风险传导以及供应链外部企业间风险传导;接着从集聚传导、放大传导、助推传导、加剧传导、改变传导等方面具体分析了供应链导向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机制和流程;提出了供应链导向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供应链; 企业; 财务风险; 传导机制; 研究
一、引言
供应链财务风险是指供应链节点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及财务管理决策所引发的企业自身财务损失以及由于这种损失而引发的包括其他供应链成员企业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损失的不确定性。大量的供应链管理财务风险传导联动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会对与其具有紧密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和中间商等的财务状况产生关联性影响。对于供应链中成员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方式和传导机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对供应链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这是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和业务领域。
二、供应链范围内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方式
供应链范围内的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传导性,这已经为大量的案例实证研究所证明。供应链成员节点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供应链业务媒介作为载体向成员之间进行传播和扩散的过程称为供应链企业风险传导。供应链财务风险传导方式是指财务风险因子在财务风险传导载体的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传播路线或作用方式。
供应链范围内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二篇:风险管理导向下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导向下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纳税人数量急剧增长,税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企业集团大量涌现,以网上交易为代表的新型交易形式迅猛发展,防范税收流失和出口骗税风险难度进一步加大,税源管理面临更大挑战。总局在研究“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计划时提出:税收征管的核心是税源管理,要以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推进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以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和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税收风险管理是一种基于对税收流失风险进行有效控管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控制和减少税收流失,最大化地提升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成本,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利益。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内涵是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实施信息管税,根据税源结构及其风险特点,按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国际税收等特定业务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税源科学分类和风险管理流程,贯彻专业化分工和逻辑扁平化原则,将税源管理的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之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
税源专业化管理具有以下几项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第一,风险管理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导向,这是最本质的特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就是把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作为税源管理专业化分工的主线,把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环节作为专业化分工的主要职能形式。
第二,广泛的税源信息采集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通过情报体系、信息系统和税收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获取完整、真实的税源信息,这是实施税源控管的基本前提。
第三,税源信息的集中应用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对采集到的税源信息进行集中应用,对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进行分析评估,发现税收异常,实施针对性的预防与纠偏管理,包括打击性稽查措施,这是有效控管税源的根本举措。
第四,优化税源管理模式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关键。对不同税源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并对相关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人员职责进行相应调整,以期达到人力资源和税源的最佳配臵,最大限度发挥税源管理的效能。
第五,信息化技术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支撑。税源专业化管理基于各部门之间信息的高度共享,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撑,否则,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模式很难实现。
二、当前税源专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业化管理是全方位、立体型、深层次的专业管理,它的内涵更丰富,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能够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税收本身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但不可否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的的税源专业化理念尚未深入
一是对专业化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税的内在流程逻辑关系上缺乏系统考虑,基层税务机关属地“包干式”为主的管理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各地各级实行新征管模式运行时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内在运行规律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考虑政府改革外部环境、纳税人高效办税的便捷、税务机关内部承受能力,没有考虑管理层、基层专业化管理能力情况,没有考虑专业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简单地把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等同于再次调整征管机构和重建征管模式。三是专业化管理目标不够明确。以完成收入任务作为衡量征管工作好坏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所带来的管理职能、职责等调整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影响专业化管理的深入推进。
(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分类分级为基础的专业化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一是现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缺乏统一的整体思考,对改革最终要形成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尚不够明确。规范的岗责体系迟迟未建立,没有自上而下明确各级、各部门、各专业岗位专业化管理职责,没有理顺税务机关内部专业化管理机构、专业化管理岗位与纳税人分类之间的对应和衔接关系,各层级、各部门税源管理职责存在重复交叉。二是专业化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完善。没有建立系统的税法遵从导向指标,没有建立专业团队、专业机构、人才培养的有效管理机制,没有系统建立税法遵从导向指标、税源监控指标、绩效评价指标,专业化管理成效难以得到科学客观考核。三是管理层实体化缺少体制支撑,目前专业团队存在团队人员身份归属虚拟性、执行管理多层性、人员结构差异性、绩效评价局限性等问题。
(三)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的专业化管理尚未突破“信息、人才瓶颈”的制约
一是受到信息化建设理念的制约。现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依据税收管理员制度设计,而专业化管理是对税收管理员制度进行改革,必然需要突破原有格局。二是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难以满足税源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变动、税源流动日益频繁的特点,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税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专业化管理仍然停留在人工、经验为主的管理方式上。三是受到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缺乏的制约。针对国际国内税源份额分配、关联企业运作方式多样、税收筹划核算水平提高、现金交易总额居高不下,以及企业财务处理团队化、电算化、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的新挑战,税务干部现有专业素质、信息技术水平不能适应专业化管理的高标准要求。四是受到第三方信息获取的制约。由于第三方涉税信息交换相关法律依据笼统,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数据信息交换存在部门壁垒和人为障碍,税收信息情报的驱动作用有待提高。
三、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建议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根本目的在于管住管好税源,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在以下方面不断完善。
(一)切实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认识
一是明确深化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的目标,即:有利于优化对纳税人的服务、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制约。二是通过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涵,引导干部打破惯性思维,根除陈旧观念,从传统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认真贯彻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
(二)完善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相配套的岗责及流程体系
按照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充分依托信息技术,打破物理空间局限,优化征管资源配臵,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逻辑扁平化,发挥各层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比较优势。一是依据税源管理专业化管理要求,尽快对原有征管岗责体系进行修订完善。二是按照税收专业化管理要求和国际国内成熟的经险,遵循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突破传统按属地划片配臵征管职能和资源的单一分类方法,实施征管机构集约化改革;以层级管理为基础,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逻辑扁平化改革,合理调整基层税务组织配臵,形成职责明晰、控管严密、流程科学、运转顺畅的现代征管体系。三是以税源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在调整、优化税源管理机构设臵和岗位职责分工的同时,建立健全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一体化运行流程体系,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四是探索建立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税法遵从管理体系。
(三)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模式
在进一步规范申报受理、纳税评估、税收征收、税务稽查、法律救济等征管程序基础上,按照税收征管程序,在各层级建立横向运行机制,在不同层级间建立纵向运行机制。一是依托信息技术集成业务流程。借鉴顶层设计理念,按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征管基本程序,确定省、市、县三级管理重点;确定各层级、部门、岗位专业化管理职责,并将专业化管理业务流程、运行机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固化,构建信息畅通、操作简捷的税源管理系统,为深化专业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依据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要求,同步再造征管信息系统以及相关流程体系,强化税收风险数据信息的发布管理,统一发布平台、统一信息口径、统一任务要求、统一发下渠道,突出对风险信息采集、加工、排序以及风险任务下发等环节痕迹化管理。三是发挥层级管理比较优势,组建互补性专业团队,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发挥各类专业人才知识、业务技能的互补性,构建数据应用、风险识别、重点剖析、归纳提炼、实践验证、全面推广的完整业务链条,对大企业、重点风险行业等实行分级组合管理。
(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实现“信息管税” 一是促进信息管税的有效落实。从国家层面制定、完善涉税信息法律法规,完善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的法律依据。在现有法律法规中补充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条文,对第三方涉税信息相关部门的职责义务、信息内容、提供时限、保密要求、使用权限、违规处罚等进行明确,借助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约束作用,打破部门壁垒,扫清人为设臵的各种障碍,提高信息采集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二是提高数据信息应用效果。在梳理内外部数据情报目录的基础上,从总局层面编写涉税数据字典,运用数据仓库技术,搭建贯通各层级、部门、岗位的涉税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实现涉税数据整理存储、信息互通、加工分析、挖掘应用。加快与银行、保险等金融单位的全国联网,掌握纳税人全部银行帐号,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纳税人收入、支出等进行网上比对。三是建立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应用等环节的管理规程、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数据信息应用效果。
(五)构建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1.完善风险特征库,提高分析识别能力。风险识别是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关键环节,要采取计算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税务机关掌握的大量信息,深入开展数据信息加工分析、提高数据分析应用水平,有序开展综合指标研究,设计系统性、聚类型、指标齐全、指向明确的风险特征指标索引库,建立由税收指标、财务指标、数据信息情报等组成风险指标群。做好风险指标分析筛选、优选优化、数据验证工作,全面提升风险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指向性,不断提高锁定纳税人“不遵从”行为的精确度。
2.实施分类管理和项目化管理,提高风险应对处理能力。风险应对处理是体现风险管理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凸显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的核心环节之一。深化风险特征指标的解读和应用指导专题培训,解析风险特征指标和不遵从行为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指导风险特征指标在风险应对过程中的实践应用;针对大企业、中小企业行业、跨国交易等纳税人类别和特定事项分类,总结相应的税收风险应对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分类风险应对的专业化水平;通过规范应对流程管理,探索采取项目化管理、“菜单式”应对等方法措施,不断提高税收风险应对过程的综合管理能力。
3.强化风险应对结果应用。根据风险等级排序结果,合理配臵征管资源,实施差别化应对策略。对税收风险级别低的纳税人,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等方式督促其及时改正,[4]对中等风险实施案头审核、约谈核实、实地调查等措施,对高风险对象实施税务稽查、保全强制等措施,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风险应对新模式。
4.加强各级专业团队管理。目前专业团队存在团队人员身份归属虚拟性、执行管理多层性、人员结构差异性、绩效评价局限性等问题,应从提高团队执行力的目标出发,引入优胜劣汰管理机制,确保团队持续稳定、专业互补;引入团队机构关联考核机制,除在省、市范围内评选优秀团队及成员外,还应将团队成员绩效与其考核、岗位激励、竞争上岗等相挂钩,并列入其所在机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适时逐步将专业团队列入机构序列。
南京市国家税务局办公室转发《江苏省国家 税务局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办税服务工作 的紧急通知》的通知
各区(县)国家税务局,市局各直属机构:
2013年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证难办 脸难看》,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也为办税服务工作敲响了警钟。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转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办税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现转发给你们,并就切实做好办税服务工作补充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市局已经将焦点访谈《证难办 脸难看》视频挂在内网,请各单位组织办税服务厅(包括延伸点、发票代开点)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收看,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确保办税服务工作优质、高效。
二、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办税服务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局长要深入办税服务厅及其延伸点、发票代开点等办税场所现场办公,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认真排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纳税人反映的突出问题。
三、严格执行办税服务各项制度。要抓好包括导税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首问责任制等各项办税服务制度和管理规定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
四、加快推进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借鉴下关区局先行区建设做法和经验,按照市局已批转的《南京市下关区国家税务局“创新服务举措”》,结合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 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
五、切实履行全程服务承诺。按规定要求,属即时办结事项的必须即时办结,属限时办结事项的,要在承诺时间内办结,严格执行同城通办,不得无故推诿、拖延。市局将定期发布各单位承诺兑现情况。进一步减少纳税人资料报送,不得要求纳税人提供规定以外的资料,纳税人提供资料不全的,要一次性告知,避免纳税人“多次跑”。
六、强化办税服务应急管理。办税服务厅负责人和值班长要加强对办税厅的巡视,积极解决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涉及到其他办税服务厅或其他部门的办税事项, 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主动帮助纳税人解决问题;对纳税人反响强烈的问题采取危机管理,化解矛盾;对纳税人的有效投诉,及时受理、及时回应、及时查处。
七、规范办税厅环境建设。科学划分办税区域,合理设臵服务窗口。按照“办税E站”规范和6S现场管理要求,保持办税厅整洁、有序。积极推进办税服务可视化建设,落实好省局《办税服务厅窗口可视化方案》,实时掌控办税服务厅工作状态,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八、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收集纳税人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服务工作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或对纳税人进行服务回访。及时受理纳税人和社会各方面的投诉、举报,认真调查处理,全面回复,确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请在10月28日前书面报告市局(报送路径:南京徐震邮箱),市局将向省局专题汇报。
南京市下关区国家税务局“创新服务举措”
一、市局创新服务举措项目
(一)简化丢失、被盗防伪税控IC卡或报税盘处理流程 1.优化原因及目的:通过简化流程缩短办税时间,减少纳税人登报费用,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2.原流程:纳税人发生丢失、被盗防伪税控IC卡或报税盘的情形后,应登报声明作废(属于被盗情形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查后,至技术服务单位重新购买IC卡或报税盘。
3.优化后流程:纳税人发生丢失、被盗防伪税控IC卡或报税盘的情形后无需登报声明作废(属于被盗情形的仍应向公安机关报案);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查后,至技术服务单位重新购买IC卡或报税盘。
4.后续管理:技术服务单位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定期汇总向税务机关上报丢失、被盗IC卡或报税盘的相关信息,由税务机关在“网上南京国税”发布,以更好地服务纳税人,避免存在潜在风险。
(二)简化个体定期定额户注销税务登记流程 1.优化原因及目的:个体定期定额户注销税务登记执法标准相对比较明确规范,执法风险较小,实施该举措可降低业务办理和流转时间。
2.原流程:纳税服务科受理个体定期定额户注销税务登记申请;税源管理科调查;征收管理科核批;分管局长终审。
3.优化后流程:纳税服务科受理岗受理个体定期定额户注销税务登记申请;纳税服务科科长根据相关执法标准进行复核、终审。
4.后续管理:征收管理科定期对注销税务登记资料进行抽查。
(三)简化由于税务机关原因造成的误征退税流程 1.优化原因及目的: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多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申请非必经环节,简化该流程可充分保障纳税人权益。
2.原业务流程:纳税人出具退税申请报告,填报《收入退还申请签报单》;纳税服务科受理;税源管理科调查、初审;收入核算科终审,办理无纸化退税。
3.优化后流程: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无需纳税人提出申请,由税务机关的首个发现部门填写内部流转文书《多缴税款退税申请审批表》并进行调查;征收管理科初审;收入核算科终审,办理无纸化退税。
4.后续管理: 由收入核算科定期检查,严格甄别属税务机关原因还是纳税人原因造成的多缴税款。
(四)简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流程
1.优化原因及目的:取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纳税人申请的环节,充分保障纳税人权益,降低征纳成本。
2.原业务流程: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纳税服务科受理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申请;税源管理科调查、初审;政策法规科终审;收入核算科办理无纸化退税。
3.优化后流程:政策法规科在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统计汇算清缴应退税纳税人清册及税款;纳税服务科根据清册批量启动退税工作流;政策法规科所得税岗初审;政策法规科科长终审;收入核算科办理无纸化退税。
4.后续管理:对于因银行账号变动等原因导致退税不成功的,应当在“网上南京国税”进行公告,提醒纳税人及时来办理退税,更好地服务纳税人,维护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退还多缴税款的权利。
(五)减少申请代开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资料 1.优化原因及目的:货物运输业警戒线系统上线后,可以通过采集纳税人货物运输能力的信息,实现代开货运发票监控,实行该举措有利于简化办税流程,减少纳税人办税时间,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2.原申请资料:税务登记证副本(只查验);纳税人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代开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缴纳税款申报单》;付款方出具的书面确认证明或当次经营活动相关的购销或服务合同。
3.优化后的申请资料:对增值税纳税人月累计代开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未达到“警戒线”标准的代开申请,不需提供付款方出具的书面确认证明或当次经营活动相关的购销或服务合同;对于增值税纳税人月累计代开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达到“警戒线”标准后的代开申请,仍需提供付款方出具的书面确认证明或当次经营活动相关的购销或服务合同;
4.后续管理:对于从事货物运输的当月代开发票价税合计超“警戒线”50%以上(含)且不含税金额合计大于30万元以上(含)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巡查或实施税收风险评估。
二、区局创新服务举措项目
(一)简化增值税留抵抵欠业务流程
取消增值税留抵抵欠业务税源管理科调查、收入核算科审核环节。由纳税服务科受理、审核并办结,收入核算科进行跟踪管理。
(二)简化多缴税款抵欠业务流程
取消多缴税款抵欠业务税源管理科调查、收入核算科审核环节。由纳税服务科受理、审核并办结,收入核算科进行跟踪管理。
(三)取消个体工商户发票“验旧售新”税源管理科审核环节
取消税源管理二科对个体工商户发票“验旧售新”前的审核操作,由纳税服务科按照发票发售的要求完成“验旧售新”操作。税源管理二科应在申报环节使用委托代征系统的申报监控功能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申报数据的监控,同时应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普通发票的数据分析和后续管理工作。
(四)简化个体工商户部分发票种类供票资格认定业务流程
个体工商户申请普通发票百元版一本、定期定额户定额发票合计金额在核定定额以内、查账征收户定额发票合计总金额在20000元以内的供票资格认定业务取消税源管理科调查环节,由纳税服务科受理及核批。
(五)优化纳税人使用“待报解账户”流程
对于部分纳税人由于银行账户冻结等原因无法使用涉税账户进行扣款的情形,由纳税服务科向纳税人提供区局“待报解账户”账号及银行进账单等信息与资料,完成纳税人的扣款操作,并于扣款当日与税源管理二科完成数据传递和对账工作。
(六)优化由于系统原因造成的纳税人无法扣款业务流程
每月申报期最后三个工作日每日由征收管理科统计因系统原因造成的“应缴未开票”、“保留失败”、“正划失败”等无法扣款数据,纳税服务科根据清册逐户进行手工开票和扣款。
(七)减少对新办纳税人涉税事项的调查次数 新办企业综合调查结果,增值税一般纳税人60日有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120日内有效,纯所得税纳税人及其他纳税人180日内有效,在有效期内,管理员在处理到该企业的相关涉税事项时,可直接用初次核查结果进行案头稽核。
(八)取消达标认定一般纳税人局长审批环节 增值税应税销售收入达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转认定一般纳税人业务流程,取消局长审批环节,政策法规科为终审。
(九)取消防伪税控最大开票限额行政许可(十万元限额)税源管理科科长审核及局长审批环节
防伪税控最大开票限额行政许可(十万元限额)业务流程,取消税源管理科科长审核及局长审批环节的操作。优化后的流程为纳税服务科受理,税源管理科税收管理员调查,纳税服务科终审。
(十)防伪税控最大开票限额行政许可(百万元限额)由局长终审简化为局长授权政策法规科终审。
(十一)取消一般纳税人认定“房屋租赁发票”资料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2010]22号令规定,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需提供“房屋租赁发票”资料。
(十二)实行发票“验旧售新”简填单
针对填写《发票领购单》有困难的部分纳税人,由纳税服务科发票发售人员使用CTAIS2.0的打印功能,在办理发票验旧售新业务的同时,打印出《发票领购单》的相关内容,交纳税人签字盖章确认。
(十三)整合全局力量
建设纳税咨询服务专家团队,为纳税人提供专业、专家、规范、统一、权威、确定的涉税咨询服务。
(十四)整合功能布局
建设纳税服务辅导中心,人工坐席开展纳税辅导,及时开展新办辅导和税前辅导,及时处理转办咨询、及时应对疑难杂症。
(十五)整合窗口布局
推广综合服务窗口,多个事项一窗办结,避免纳税人多次排队。
(十六)整合信息发布
所有涉税提醒、通知等均由纳税服务科一个部门、专职人员发布;按照规范统一的要求发布;只对本事项特定的纳税人发布;防止信息骚扰和对信息的误读。
(十七)整合派工任务
在建立下户核查事项基本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区局层面的派工制,所有需要下户核查的项目,全部由一个部门扎口下达。防止对纳税人多头骚扰。
(十八)整合下户规范
所有下户核查必须有派工任务单;所有税务管理员下户必须报告本部门负责人;所有下户事项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项目、内容、时间等;必须有工作记录和信息反馈;防止对纳税人多次搔扰、随意执法。
三、工作要求
(一)吃透精神,提高标准
各部门应结合总局近期下发的转职能、改作风“双十条”措施,充分认识当前纳税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和掌握区局“创新服务举措”的实质,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日常管理与纳税服务中去。切实提升区局纳税服务的标准与水平,起到先试先行、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全面贯彻,注重实效
各部门应结合部门特色与自身实际,全面贯彻“创新服务举措”,力求明确责任、细化环节、畅通协作、取得实效。真正做到“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实现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双减负。
(三)后续管理,风险防范
在推进“创新服务举措”过程中,各部门应正确处理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的关系。注重加强后续跟踪、监控、管理与分析,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与手段,做到简化环节、不弱化管理,提升服务、不提高风险。使“创新服务举措”发挥积极、有效、持续的效应,促进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先行区的深入推进。
第三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
论文大纲:
1.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面临着严重的财务的风险,对企
业的发展影具有重大影响.2.从两方面说明企业财务风险:
(1)经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a.购买材料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价格相对较高,使成本增加
b.生产过程中,不具备生产规模效益,影响收入,资源不合理利用使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不高
c.销售过程,不能垄断价格,价格竞争激烈,同时有很重的税负影响税后利润
d.分配不均衡,影响企业资金链
(2)融资中的财务风险:
a.融资渠道狭窄,向银行贷款要求高,向民间贷款利息高,成本高
b.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形成良好的资金链
3.针对以上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1)经营中:
a.关注信息,提高对信息的管理,注重财务杠杆效应
b.调整生产规模,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制定合理的制度
c.关注价格动向,有效地进行税务筹划
d.合理分配,调整企业留存收益,使企业资金能正常运作
(2)融资中:
a.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根据自己的情况公司上市,调整债券与股权的结构比例,增加融资手段,同时注重融资中的风险.b.关注金融市场,适当运用期货,期权,利率互换,套期保值方法,减少财务风险
4.总结,说明此次研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及加强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第四篇:企业发展和青年成才双重需求导向下团的工作机制研究
企业发展和青年成才双重需求导向下团的工作机制研究
作者:李登辉[ 2009-8-29 ]
【字体: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关键词]团工作 新局面 新机制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影响下,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和青年思想状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团组织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贴近青年认知特点,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和青年成长成才需求,才能有效应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于员工队伍的素质、核心技能水平以及组织结构的运转效能。青年员工作为最具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的群体,其素质高低与工作积极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影响下,青年员工思想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个性化、独立化、务实化、多元化的特征明显。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引导和激发青年将其聪明才智自觉投入到企业发展进程方面,团组织发挥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为此,创新企业团的工作是当前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的情况为例,对当前企业团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及如何创新团的工作机制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创新企业团的工作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外资企业不断进入,产品生命周期迅速缩短,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和残酷。总体而言,已经由供不应求的卖方主导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主导市场,逐步由投入驱动型发展转向科技和管理创新驱动型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必须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管理和科技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青年员工又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团的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以有效服务青年成才,充分调动青年工作热情,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创新企业团的工作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和谐度的内在要求。青年员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面临婚育、购房、学习进修等一系列家庭生活方面的重大任务,对于个人利益的高度关注以及理想化色彩相对浓厚,加之商业文化的外在影响,导致青年员工在面对利益冲突和观念冲突时,不能完全正确认识,不能完全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部分青年员工对企业忠诚度不高,与同事协作不畅,甚至出现一些较为激烈的冲突。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团组织在青年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方面的功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和谐度。
(三)创新企业团的工作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青年员工具有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成长成才需求迫切的特点,企业团组织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技创新、学习培训活动,教育、管理和服务好青年,引导其积极学习,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健康生活,促进青年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二、新形势下团组织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青年员工的心理压力较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
阶段,企业改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其他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直接关系
青年员工的切身利益,使得青年员工心理压力增大,思想波动加剧。调查发现工作中困扰青年
员工的主要因素是业务技能不熟练以及工作任务太重。在生活压力调查中,59.2%的人认为压
力很大或比较大,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依次是:住房问题;收入差距和生活费用上升。
(二)青年员工对自身的期望值偏高。市场经济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企业青
年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青年员工比较强调自我价值实
现。调查发现,52.3%的人表示目前的工作岗位不完全符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47.2%的人表示
自身才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而被问到自身才能为什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时,主要因素依次是:
个人发展机会问题、工作岗位问题、领导重视与否问题,而认为自身素质制约了个人发展的只有7.5%。58.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工作压力偏大,而收入偏低;只有32.7%的人表示工作
压力与收入基本相称。
(三)青年员工工作和生活存在实际困难。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诸多实际
困难。以长庆油田公司为例,青年员工日常生活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地分居、住房两个方面。
在被调查对象中,有42.9%的已婚青年存在两地分居问题;55.1%的未婚青年认为目前婚恋的最大障碍是工作地点远,不在对方身边,另有17.2%的人认为是单位异性少。而在住房方面,当
问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住房困难被列入前三位,调查显示青年员工普遍认为最大的生活压力源于住房问题,50.8%的人希望能在工作所在地购买住房。这些问题由于紧密关系
到青年员工的日常生活,急需得到解决。
(四)企业共青团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继续加强。长期以来,企业团组织长期处于“地位靠党
组织给,经费向行政要”的被动局面。此外,近年来,随着招工时对员工学历要求的提升,新进员
工普遍年龄超出团员的年龄限制,出现青年员工越来越多,青年工作越来越重要,而团员越来
越少,团组织的覆盖面越来越小的矛盾。受用人指标限制,目前企业基层团干绝大多数均为兼
职,普遍缺乏开展团的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围绕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广大青年
这一中心开展工作,部分团干部手段、方式显得呆板,缺乏力度。
三、加强企业团工作的新经验与新思路
(一)健全青年学习引导机制,将团组织打造成青年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学校
一抓网上团校建设。积极联系有关专业结构和高等院校,协调公司内部相关部门,针对公
司青年员工学习需求,筹建网上团校,开展内容丰富、切合实际、员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数
字资源和网络教学、交流活动,为青年员工提供学习条件。二抓青年日常学习活动。团委可
以通过设立青年书架、建立专业技能学习角或者“青年学习月”、“青年读书节”,开展各类的业务竞赛交流和专题讲座活动。三抓青年业余学习组织。通过鼓励和支持业余青年社团组
织的发展,将志趣相投、兴趣相近的青年员工组织起来,开展集体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提升素
质。
(二)丰富团的活动形式,将团组织打造成青年员工的文化之家
首先,要增强团组织工作的开放性。积极推动公司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计划、工作报告、重大活动开展情况、各级团干部的选拔、团内优秀人才的选拔、荣誉评选向等向相应层面上的团员和青年员工公开,广泛吸收青年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公司各级团组织各类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执行均应尽可能地吸收基层青年参与,使广大青年员工成为团组织活动的组织者、决
策者。
其次,要增强团组织活动的趣味性。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借鉴现代综艺节目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安全教育等传统活动中加入娱乐要素;根据青年员
工需求,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大力开展受到基层员工普遍欢迎的拓展训练、郊游活动。
再次,要增强团组织活动的开放性。鉴于公司重组整合尚未完成,同一地区各基层单位之
间由于体制分割,交流不够,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特殊问题,基层团组织应积极联合,共同开展
活动,扩大青年交往范围,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组织基层单位与驻地单位之间的文体交流活
动,活跃青年业余生活,促进青年身心健康。
最后,加强团的产品建设。第一,加强青年工作成果汇编工作;第二,积极争取创建期刊,将其建设成为青年员工交流思想,相互学习、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第三,增强团的工作宣传力
度,利用企业电台、报纸、门户网站等媒体开设专栏,宣传青年典型,推广团的工作,加强对基层
团组织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及时发现并支持其创建青年活动品牌、青年文化产品品牌、青年
优秀人才品牌。
(三)建立青年员工的心理调适机制,将团组织打造成青年员工的心灵驿站
一是组织开展心理保健活动。可以聘请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定期围绕专题进
行心理调适知识方面培训和讲座,开展个案咨询工作,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疏导;二是建立
青年员工心理压力监控网,及时发现青年员工中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并及时向上级团组织反
映,以便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三是增强团组织对青年员工心理问题的干预能力。组织各二
级单位团委书记或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团干部开展短期培训或函授学习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增强团组织的心理干预能力;争取公司支持,为公司团委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外聘也可)心理
咨询师。
(四)健全青年员工意见调查反馈机制,将团组织打造成青年员工的代言人
各级团组织应定期开展思想状况调查问卷或座谈会以及个别谈心等活动,及时了解并向
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青年员工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青年服务,帮助
团员青年解除后顾之忧。如青年员工最为关心的住房问题、夫妻分居问题、技能培训、身份
转换、薪酬制度等问题。
(五)健全团组织自身建设,打造覆盖公司全体青年员工的组织网络
一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基层团的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
内容,强化团组织的党政支持,建立团的经费随企业发展稳定增长的机制,逐步缓解团组织经
费困难的问题,彻底解决基层团组织无固定活动经费的问题;二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扩大
各级团组织遴选干部的用人视野和范围,推行团干部差额选举制度,把真正热爱共青团事业,具备领导能力和群众基础,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优秀青年人才
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建立团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并积极落
实团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三是推广青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模式。特别是覆盖所有因团员数
量过少不能建立基层团组织的基层单位,确保企业青年工作无盲区;建立各级青年联合会组织,以社会团体的方式作为组织、动员和团结青年员工的重要组织形式。
(六)健全团的人才工作机制,将团组织打造成优秀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
一是推行团干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注重团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提
高团干部的素质,特别是争取企业党政领导支持,实现制度化地安排团干部在业务单位挂职锻
炼、轮岗,激发团干部的工作热情。二是强化团组织的人才推进功能。各级团组织充分利用
自身优势,广泛发现基层优秀青年人才,及时向同级组织人事部门举荐,将团组织建设成为优
秀青年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李少兰:《浅谈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08,4[2]高智勇:《人际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党政干部论坛,2003,2[3]把握时代特点 迎接新挑战 有效地开展国有企业团的工作,来源于构建团学工作体
系,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云南财经大学团学工作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4 更新时间:2007-10-2
5近年来,在团省委、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各级团组织面对挑战,把握机遇,主
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育人为中心,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按照“定位——
聚焦——提升——超越”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确定了“一个中心,三条主线,八个工作体系” 的工作思路,在政治思想教育、校园文化
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学生社团建设、自身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
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团学工作体系的内涵
自2002年始,校团委秉承“传承五四精神,高举团旗跟党走;服务青年成才,评建创
优作贡献”的工作训言,经过广大团干部和团组织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三
条主线,八大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
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中心;三条主线即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内部建设;八个工作体系即在三条主线的基础上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制度保障等八个工作体系。
二、云南财经大学团学工作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及成绩
(一)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体系
共青团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政治思想教育服务的,政治思想工作体系建设既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共青团工作的归宿点,校团委一直将其放在三条工作主线的首要位置。
以“双学”、“推优”、学术讲座、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为载体,努力搞好青年思想教
育体系建设。建立思想教育阵地,定期举办团校学习班,搞好团学干部培训活动。专题开展
主题团日活动,以《团支部工作记录本》为载体,推进团支部建设和工作。广泛开展增强团
员意识教育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使命意识都得到增强。
做好团的宣传工作,定期出版《财大青年》,建立校团委专题网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的各种宣传渠道,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二)科技创新工作体系
以“挑战杯”竞赛活动为载体,构筑校园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引导广大同学从事学术探
索和科学研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自2002年至今,我校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活动组织逐年规范,作品
数量和质量随届提高。三年来,我校共举办学术报告会、科技讲座513场,参加人数达10.36
万人次,有8.46万余人次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908人次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
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参赛作品达345件。
2002年以来,我校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铜奖2项;“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省赛中,先后获一等奖
(金奖)8项、二等奖(银奖)16项、三等奖(铜奖)21项、优秀奖17项;还连续三次获
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级优秀组织奖和学术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奖。
(三)社会实践工作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从1987年起,每年都组织社会实
践活动,大批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使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学校社会实践管理规范,成果显著,形成富有特色的点、线、面有机结
合的组织方式。每年组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服务队,建立了95个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
地。近三年来,学校统一组织了637名学生,组成43个校级社会实践服务队,分赴全省各
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15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
单位;2006年,我校社会实践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评比三等奖。连续四年被
云南省评为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优秀服务队,并获优秀组织奖。
(四)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目前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创立起三大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学生社团文化节)、“三大系列讲座”(探索之旅、成才之路、艺术之韵)、三大晚会(五四文艺汇演、庆国庆晚
会、元旦晚会)、三项比赛(计算机技能、英语口语、现场书画摄影赛)、三大球赛(足球、篮球、排球)、志愿服务活动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形成了财经大学独特的校园风景线。
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在校内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肯定,各项品牌活动在云南高校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2006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评比中,我校
获得全国校园文化活动优秀奖;在2002年和2004年的全省高校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冠军一次,亚军一次;文化艺术类活动获国家集体奖21项、省级奖28项;2003年,我校1位同学获
首届全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奖赛优秀奖,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获得全国
合唱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21世纪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3项、优胜奖
2项;“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优胜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1项;“上海电通”青少年电视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1项;获云南省首届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
赛“方正杯”网页设计大赛团体二等奖,作品三等奖1项、优秀奖6项。
(五)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以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各院系青年志愿者分会为依托,组织学生参与大量志愿服务
活动,同时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校内志愿服务活动
十分活跃,形成了“火花”烫衣小组、义务加气、翠湖护鸥、志愿服务西部等一系列在校内
外有着广泛影响的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受到省内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
大影响。
(六)学生社团工作体系
2005年,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学校的社团管理和社团活动逐渐步入规范。全
校现有58个学生社团。学生参与社团的人数在急剧增加,社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学生社
团联合会成功组织了三届社团文化节和社团工作会。近三年来,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积极开
展各种类别的科技文化活动,2003年组织40次,4000余人次参加;2004年组织130次,15000余人次参加;2005年组织200次,有25000余人次参加。社团活动呈现生机勃勃的局
面,对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2006年,蓝色力量协会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
(七)组织建设工作体系
不断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是全省共青团工作蓬勃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对学校共青团组织
提出的更高要求。学校党政从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工作机制建设方面贯彻落实“党
建带团建”为共青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也是推
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动力。通过多年的努力,云南财经大学团委在“一体两翼”工作格局、“一个中心,三条主线,八大工作体系”、“五讲五求”优良工作作风和“共建共享”规范工
作机制的形成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校团委自2002年以来,历年都被评为云南省五四红
旗团委;在2005团内工作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在增强团员意识教育中被评为高校优秀
组织奖。
(八)工作保障体系
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离不开良好的工作保障体系,校团委多年来取得较好的成绩,源于有
较好的工作保障体系。在工作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包括:努力争取各级领导、上级组织的支持、各部门、团干部、团支部、学生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全体教师支持,形成全员参
与共同关注的良好机制;在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积极协调活动场地、人才、经费、政策等
资源,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建立起了内部组织机制、活动机制、合作机制、联动机制、激励
机制等;逐步建立完善的团内工作制度、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大学生艺术团管理制度、学生
会管理制度、科技创新制度、社会实践制度、评优奖励制度等;建立了各级团组织、学生社
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活动载体,同时也建立起刊物、橱窗、网站等宣传工作载体,促进了共青团各项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内宣传、校外媒体宣传、表彰大会等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校风;通过团干部培训、工作研讨会、调研等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锻炼,为学校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年轻干部;注重分
析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完成工作,创立的许多自己的品牌工作。
我们相信有了团省委和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有了不断推进组织建设的基础,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规范的工作体系,通过全校各级团学组织和广大团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一定能
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共青团云南财经大学委员会
第五篇:2021关于电商企业财务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2021关于电商企业财务法律风险问题研究范文
1大数据的甄别与界定
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迅猛突破,信息交互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便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数据由此而产生。麦肯锡全球研究对于大数据给出了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而大数据为何称大,这从一组数据就能够清晰地看出,据专家统计,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x.xx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xxxx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xxx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xxx年的文字量);卖出的手机为xx.x万台,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xx.x万。同时科学技术的突破,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Bigdata)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热点技术。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而这些数据会被输入关系型数据库,在这一过程中,分析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和云计算之间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数据的大量分析要求如MapReduce这样的框架,然后用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台电脑进行分工合作。而大数据,在当今社会运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财务管理,同时利用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地定位客户的需求以及偏好,精准地预测所需要的货物以及销售前景,对整个电商企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2电商企业财务法律风险基本问题研究
2.1经营法律风险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充足的数据支持,会导致经营上产生法律风险,更何况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电商企业,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成功。而且如今各个行业饱和速度快,在整个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电商企业如果只争取信息流量,融资吸引投资,必然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处于薄弱环节,典型的就是瑞幸咖啡事件,虽然不是电商企业,但是也有着借鉴意义,割美国资本主义投资人的韭菜,请中国人喝咖啡,虽然在投资融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大量客户,但是财务造假这些环节依然让这家企业受到了重创,虽说这其中有着管理人的决策失误,但其体现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电子商务作为近年来火爆的行业,大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欠缺的,同时在工作经验上也没有长时间的积累。电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大量漏洞,没有合理的内部会计制度,这会让管理者丧失获取信息的机会,也导致了作出的决策不合理,不科学,经营的风险随之提升。而就如之前所提到的瑞幸咖啡,一旦涉及财务造假等情况,就会分别触及刑法和民法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可能更会因此而受到牢狱之灾。
2.2内部信息无法实现共享
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内部的信息共享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其内部共享的信息越有效,提炼得越精准,越能够帮助公司节省更多的财力和人力。而电商企业,其业务是由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分工合作的,主要的业务部门有供应、销售、物流、存储、售后。不同的部门之间协作发展,信息共享流畅且及时,这对于电商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而如果其中的信息不对称,或者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产生时间上的偏差,这就会导致产品无法及时供应,延迟发货,企业的信用危机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这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产品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3信用问题隐含的法律风险
一方面,信用问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安全风险,当然不包括全部,电商行业相较于实体行业,信用风险问题会更为突出,也是限制电商企业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信用问题会引发出一系列法律问题。而我们熟知的淘宝、京东,以及后来兴起的拼多多都是解决信用风险的一个电商平台,这在整个电商行业相当于监督者和仲裁者的身份。但是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是不利的,这些电商平台会占用资源,而电商平台例如xx天的确认收货以及一些特殊要求,必然导致企业的资金回流放慢,如果一个电商企业不能够对这些占用资产作出有效的财务管理应对措施,就会陷入更大的风险困境。另一方面,信任问题,仅仅只靠电商平台就能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双方同时使用匿名,以及销售者和消费者难以达成一致的沟通,都会导致客户资金的流失。而这其中特别是对于产品问题的回馈,以及消费者无法直接看到实体产品而对质量等问题的担心,甚至同行业的不良竞争者对此造成的影响,都会导致资金流失问题越发的严重。
2.4技术风险导致的财务信息安全风险
技术风险对电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样有很大的影响。技术原因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客户的信息安全等问题就难以保证,这会给企业和顾客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涉及到了客户的隐私泄露,稍加不注意就会导致整个企业面临着巨额的行政处罚。传统的企业很少面临这种问题,而电子商务企业将会面临大量这样的问题,这种风险既包括软件操作风险,也包括硬件的风险,同时也有技术人员的操作失误,财务人员的管理不当导致的。不论是何种原因,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不能得以保障,这对于企业来说,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于最后无法经营。所以技术风险导致的信息安全风险同样是电商企业财务管理很大的一个问题。
3大数据对电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影响
3.1管理与决策的影响
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对于电商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大数据设立管理决策机制,能够有效地帮助电商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大数据能够通过他的特点,囊括历史数据、行业数据甚至其他竞争对手的数据,来分析出一套决策机制。其中大数据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环境发展前景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设定出一套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管理目标,这对于普通的人力财务管理者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传统企业的失败大都与不能与时俱进有关,当不满足了消费者的爱好时,企业很容易被社会淘汰,更何况在电商企业竞争激励的情况下,任何小的细节要素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而大数据的使用能够最全面地包括企业各种财务风险,不仅是内部环境,同样能够扩展到外部环境,能够分析出其动因。
3.2预算提升的影响
之前提到了信用风险问题,而大数据对于预算的帮助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信用风险的问题会导致商家的资金流供应不畅,而且因为需要入驻电商平台,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而大数据通过对一个企业结构性和全面性的分析,可以让一个企业避免资金链的断裂,并非像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人力对其计算分析。同时可以通过对客户的评价以及评论,甚至包括对整个行业的评论以及行业新闻、国家政策的分析,准确地对之后的财务管理进行安排分析,提升预算机制,大大地降低了由信任风险所导致的财务风险问题,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赚取更多利润。
3.3信息安全的影响
大数据作为一项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技术,能够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以及客户信息所面临的风险最全面、最详细地呈现在管理者的面前。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相关的信息,针对技术存在的风险以及财务存在的风险提供预警,这样能够让管理者知道哪里可能出现问题,而不用管理者从找问题这一环节就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大数据全面性细节性地分析风险,能够把普通的一次客户评论,甚至一次简单的交易订单所存在的风险都提炼出来,尽管可能有些问题对于企业没有影响,但是防患于未然总比问题出现了再补救简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财务信息安全以及客户信息安全出现问题,避免造成损失,以减轻管理者的压力。
4对策研究
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监管
法律乃是各行各业维持秩序的最后一道关卡,这是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律必须要跟进发展。如同汽车的出现改变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全貌,而大数据的出现以及电商的出现,必然应当配备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为电商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个安全公平的环境。政府针对电子商务在《商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担保法》《合同法》等都增添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电子商务口碑指数评测规范》《电子商务信用第三方网络平台纠纷处理通则》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电商企业营造了一个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也减轻了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但是,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源源不断变戏法般地出现新的法律空白或者新的法律漏洞是在所难免的,这需要国家加强对于电商法律制度的研究,为电商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电商的出现,同时也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大型的电商平台经常容易出现虚假广告,恶意竞争,以及价格先升后降等欺骗消费者亦或者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此,政府也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监管力度的同时提升监管效率,来应对电商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4.2电商企业提升法律意识,完成现代化转型
企业管理者在面临信息泄露等问题的时候,必须增加相应的法律意识,保障公司不会面临额外的法律风险,无论是民事上的法律风险还是刑事上的法律风险,一旦触及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伤害,此外,建立制度,理顺流程,将合同引入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协助管理层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司管理制度、授权度、制约和监督制度等都能够帮助企业去避免法律风险。大数据能够给企业带来如此多的正向影响,电商企业必须尽快完成现代化转型。现代化转型的方式有很多,而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大数据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电商企业是财务管理风险的核心,必须提高其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针对各类风险能够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同时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方向,企业运营能力越强,往往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稳定的地位。完成现代化企业的转型不仅仅依靠硬件,同样要有软实力,企业文化以及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具备财务知识同时具备数据技术的财务管理人才,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在各个方面都走在市场的前沿。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的分析能力能够非常有效增加资金利用率,在增加资金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提高企业产品对顾客的迎合程度,减少财务数据风险,这是一个企业利用大数据完成现代化转型的优势,同样也是现代化社会电商企业管理者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4.3国家出台建设一套信用法律制度
出台相应的信用体系法律制度,这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一些企图违法乱纪的人。“互联网+”是如今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产物,电商已经从曾经的难以入门到现在任何一个产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电商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可以说已经在社会具有普及性了。如果能够建立一套信用体系,创造一种电商的企业文化,这对于所有电商企业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同时针对不良的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利用网络舆论的影响,较大程度地净化整个市场,让电商企业可以在一个“干净”的环境里发展。而且从本质上分析,财务管理是不局限于电商企业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经济命脉,而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更需要大数据的帮助,使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发生大的变化。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能够减少财务管理的风险,相当于帮助电商企业在关键环节上不出问题,企业发展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