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两个着力点

时间:2019-05-12 12:0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论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两个着力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论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两个着力点》。

第一篇:简论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两个着力点

简论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两个着力点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民营经济已占相当大的比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已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如何打破“民企短寿”的“宿命”,寻找并克服阻碍发展的痼疾,是每个民营企业家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包括民企的廉政建设不能被忽视。廉政建设对于企业的“延年益寿”作用不能被低估。民营企业通过抓廉政建设,努力实践,打造自己的廉政文化,将会促进民企更快、更健康地壮大和发展。

当前民营企业建设廉政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应着重在两大方面启动。即:一是要切切实实地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明确思路确定工作重点。

一、正确理解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1、企业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发展到现在,与其刚出现时的形势和环境有了天壤之别,有很多企业已由“野苗”蜕变成大树。企业在初创期的一些管理手段、经营发展理念已很不适应当前形势。当初的一些“优势”现在变成了“劣势”,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的人才资源诸多方面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羁律。

原来由几个人管理得井井有条的企业,在做大了以后,突然发展不那么顺畅了。为什么?是因为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没有跟上。是企业在人心和凝聚力的营造上没有适应生产经营的发展。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良性积淀作支撑。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延续最本质的是文化的延续。廉政文化无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一种健康因子,引领的是积极高尚的治企理念。

民营企业抓不抓廉政建设,这将取决于企业家的创业理念和发展胸襟,也是企业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之处。一个不依靠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管理的企业注定不会长久成功。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本身就包含了廉政建设之义。

2、企业和谐需要廉政建设

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是每个百姓所希望的。企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理,企业要稳定地生产经营和发展,离不开一个和谐安定的内外环境。民营企业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内创造好和谐的劳动关系,对外营造一个和谐的经营环境。经营企业先要学会经营人心。以前相当一个时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民企的内部关系并不和谐,甚至劳资关系非常紧张。除了社会外部的因素,民企经营者不懂得尊重人、相信人,自觉不自觉地把员工放到了对立面是很重要的原因。那时候的民企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漠视、歧视、轻视,甚至发展到双方敌视、仇视,在如此糟糕的人际关系环境下企业欲想兴旺发展无疑是空想。这几年和谐促进发展已形成共识。我们讨论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让信任感回归,让归属感重生。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创建企业和谐

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平台,是一个明智的企业家的明智选择。企业和谐,何愁万事不兴!

3、企业创品牌离不开廉政建设

许多企业家把创品牌列为创业追求之首,不惜毕生为之奋斗。创优质品牌,同样离不开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有企业家这样说:“把文化做成产品,把产品做成文化。”,企业家在把产品承奉给消费者的同时,展现的还有其品行、德行和修行。有形的产品外壳包裹的是企业家的心,正所谓产品等于人品。一个品牌的形成,必然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成功合成。而廉政文化将促使品牌的灵魂更高尚、更纯洁。

廉政建设之于品牌创建,就是要让企业的生产经营真正把消费者作为目标服务对象。每一个环节都以诚实的制度为消费者把关。想消费者想不到的,做消费者做不到的,当消费者使用着你的产品,享受着你的服务的时候,能由衷地体会到企业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验到你的产品文化折射出的魅力。我想,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吧。

二、明晰思路把握廉政工作重点

民营企业怎样搞廉政建设?如何把这项工作融入到企业运行中去,开展得有声有色,并且切实为生产经营作出实际帮助?这些确实值得探讨和实践验证。

在新的经济形势里,民营企业抓廉政,其内容应该比以前更广泛,而且更具人文性。抓廉政建设或者说企业打造廉政文化有很多渠道和抓手,涉及面可以很广。但是,有几点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应该常抓不懈:

1、纲举才能目张,领导亲历亲为以身作则

这一点在民营企业尤为关键。由于所有制的原因,民企领导也就是所有人,他们会觉得廉政不应该涉及到他,是下面人的事。这里就存在一个认识误区,是狭隘地理解了廉政建设的含义。只有走出认识误区,企业领导才能切实践行廉政建设,也只有领导重视了并且亲历亲为,以身作则了,廉政建设才有可能真正开展,才能取得实效。

当前,民企抓廉政出成效的典型已有不少,“丝绸之路集团”在这方面有成功的做法:一是企业领导和干部禁贪小利,明确指出,企业的钱是员工的血汗钱,任何人都不能私下伸手。该公司主要领导仅在近两年就已上交价值4万余元的礼品。经由企管部门处理。领导的带头作用影响了员工,其下属一个分公司业务员在陪同外宾后,即把外宾赠送她的一枚金戒指主动上交。二是集团领导班子严格律已,做事公平。工作上有失误,决不宽容自己,更不会推卸责任、文过饰非。该集团高层领导包括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因工作失误被扣罚奖金或批评。大到应收帐款回收,资产闲置,小到会议迟到,坚持带头遵章,以身作则。在该集团,按章扣罚是从低层到高层越罚越多,董事长说:你拿得多就该罚得多。三是任人唯贤。在用人上,讲求德才兼备。内部选拔人才,将视野放宽到全体员工。让员工在升职升级上享受公平对待。坚决不搞一长制,不搞裙带风。并且将推荐人才作为各级干部的职责和考核要求。用人不搞一言堂,集团中层以上干部在任命前,必经通过企业报内部公示,广泛听取员工意见。企业高层抓廉政带头践行,收获得是员工的信任。这样一来,领导的威信不是因权而立,是

因信而立。假如说经营企业就是经营民心,丝绸之路的做法就是很好的证明。

2、抓好制度建设,用规矩规范行为

制度建设,重点在经营领域。企业人、财、物三大块,制度就是管人的,重点要管好管财,管物的人,让这些人的管理行为有章可循,用制度设置监督和约束。这样做,既能让经营行为干净而透明,有利于增进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度,还有利于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

还以“丝绸之路集团”为例。他们首先抓牢大宗物资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两大方面。在集团公司和下属企业两个层面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其下属企业浙丝二厂的蚕茧采购管理,纳入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用标准化管理手段将每年近亿元的采购行为规范起来。该集团这几年发展迅速,工程和技改都有大投资行为,集团高层全部采用招标办法来决定项目承办单位。其实对民营企业,有些技改设备采购招标不是必经程序,但集团高层坚持按高标准要求,为的就是干净办事,杜绝不廉渠道。他们在广西和湖州菱湖有两个投资项目,经过招投标程序,节省了二百多万元投资额。在该集团,所有财务支出必须经过所在企业两位负责人的签审才能报销。下属企业的财务活动都要接受集团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近期,集团董事长又亲自起草了《企业廉政建设五十条》,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

其实,大部分企业,用制度来促使廉洁经营不是一件特别为难的事,难的是持之以恒,难的是一视同仁,只要做到持之以恒和一视同仁,就能做到廉洁廉政。

3、诚信经营,用实际行动构建和谐

是否诚信经营,最能考察企业的大智慧和大廉政。当今社会里,聪明的企业家一定是懂得诚心换诚信和只有先对别人有利,才是对自己有利的大道理的。诚信不是手段,它是世界观,当然也是方法论。所以企业抓廉政建设,不能不说诚信经营。也正是这一点,最能映射一个企业家的大气。

企业讲诚信,应有对内、对外都讲诚信两层意思。

对外讲诚信,就是要勇于承担责任,自觉履行义务,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现在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一些大企业。为构建全社会和谐诚信的经营大环境做出了表率,丝绸之路集团在其脱困——壮大——发展的曲折经历中,始终处理好与社会、政府及各级机构的关系,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对银行、对客户、对税务从不做违法的昧心事。在近几年来对国有企业的购并重组中,忠实履行了对政府的承诺,坚持创业建岗,“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放心,让员工放心”。象这样讲诚信的企业,才会更有机会获得政府、社会和员工的支持帮助,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

对内讲诚信,就是要善待员工。让企业真正成为员工的“第二个家”。尤为重要的是,不能把善待员工当作是权宜之计,而应该通过各种措施给员工创造展现自我的平台、得到与付出相适应的福利待遇、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道德,吸引员工真心地为企业实现宏伟目标作出奉献。

丝绸之路集团提出了“实业报国,产品利民,勤劳养家,文化育人”的创业理念,对管理团队则要求“奉献奋斗”的更高境界,做到理念引领。而后陆续提出“关爱员工”、“员工是宝中之

宝”的理念。并在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上不断出新举措。要求不管企业是盈是亏,员工工资标准,力求“同行最高”。又率先在全市民营企业中实施了“住房公积金”制度。

对内讲诚信,还要讲广开言路,保证言路畅通。一是让员工有话可以说,有地方说,有人听他们说,听了以后有人处理解决问题。二是让员工可以参与企业民主监督。这些以前在国有企业都倡导做过,现在对民营企业同样有用。企业的各种宣传载体,都应该听得到员工的声音。各级领导都应该养成兼听则明的好习惯。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干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坚持实行。只有让员工觉得地位是平等的,才能让他们在行动上形成合力。

内外讲诚信,必会获得和谐的生产经营大环境。家和万事兴,这个“和”就要靠诚心、诚信来构建。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

企业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与廉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交叉的结果,是党员干部信奉并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保证权力运行始终处在有效监督之中的制度规范,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治环境和纪律保障。

1、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要通过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促进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制约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薄弱,加之个别党员干部缺乏廉洁自律意识,受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一些人价值观扭曲、道德失范、以权谋私、违规违纪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影响了我们党的形象,这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背道而驰的。

2、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廉政文化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尝试和实践。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做调整生产关系的工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消除障碍,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营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遵纪守

法、公正为民,求真务实、联系群众,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廉政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3、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想保证、文化支撑。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保持内部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前提。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同样,安定有序也是一个企业是否和谐的标志,是其改革和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矛盾重重,党群干群关系紧张、问题频频发生的企业,能够保持快速的发展;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加快企业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依托。

4、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廉政文化是以廉政理念为核心、廉政理论为指导、廉政制度为基础,并辅之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最终以廉政教育活动和廉洁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企业衍生文化。企业文化与廉政文化二者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建立一个诚信、勤勉、创业绩的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成要素。实践充分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法宝。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编辑]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新的举措,还处于初步的实践和探索阶段。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系统的、全新的工作,需要加大投入、常抓不懈、逐步推进和不断探索。着重从提高认识、培育理念、营造氛围、完善制度等方面整体推进。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廉政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来抓,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使大家充分是认识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坚持标本兼治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从思想上加深对廉政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从工作上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领导机构,确定主管部门,确定参与配合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把廉政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性、教育性、实效性融于一体,发挥文化的渗透、教育、激励作用,扎实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2、建立健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教育机制。道德性是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道德文化为重点,完善企业党员干部的廉政从业规范,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用先进的道德理念和法制文化培育人,塑造人,发展人,清除以权谋私、贪图金钱、追求享乐等腐朽思想,养成崇廉守廉、诚实守信的从业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成效。

3、建立健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防止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庸俗化、形式化,因此,践行廉政理念,规范从业行为,既需要教育引导,同时也离不开制约监督。一方面,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廉政制度,把廉政理念从教育引导提升到制度规范。要建立反腐倡廉组织协调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述职、述廉、对领导人员进行民主评议制度,加强对企业

领导人员的监督;建立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和重大财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重视发挥广大企业员工在监督和管理中的智慧和积极性。厂务公开是发挥职工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方式。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事项和企业科技、商业机密外,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等情况应该向职工群众公开。职工代表大会要对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4、营造廉政文化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首先,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系统地整理和挖掘我国的廉政历史文化,使之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廉政思想、理念、制度和先进事迹相结合,形成文化整合的“文化发展力”,造就国家利益至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先进文化风貌。其次,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载体的宣传优势。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廉洁勤政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营造一种崇尚廉政、以廉为荣的崭新社会风尚,营造一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再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都是勤政廉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体现着时代精神,闪烁着廉洁奉公的光彩。大力宣传这些典型,有助于在企业弘扬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向先进模范人物看齐,增强用先进典型激励自己、对照自己、要求自己的自觉性,从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第二篇: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作者:郭 浩

文章出处:论文网

发布时间:2007-1-20

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摘 要 民营企业长盛不衰和发展繁荣的根本之策,在于企业文化的培育。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又在于企业主自身文化素养和人生品味的不断提升。企业主对高尚文化精神境界的追求和终身的修炼之功,是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根本。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意识提升 修身养性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世人瞩目。发展民营经济已是我国不可动摇的经济政策。据统计,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民营企业超过1 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2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但时至今日,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时,加入WTO之后,又面临国外资本的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新环境。我国民营企业要再上新台阶和进一步发展壮大,尤其要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长寿企业,而不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匆匆过客。而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都不过是昙花一现。有资料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每分钟就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如此之低下,说明我们应当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和采取应对的根本之策。笔者认为,这一根本之策就是坚定不移地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本文着重阐明一种思路和可操作的举措。这就是大力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使其着力提升三种意识和狠下修炼之功。唯有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基础。1 大力提高认同度

着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支撑民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这一点在民营企业主中,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主中未必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可以说相当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还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不用说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于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实乃当务之急,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之举。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个基本点的认同。

首先,是对企业文化生成定位的认同。所谓生成定位是指要弄清企业文化是怎样生成(或产生)及其发源于何处的问题。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明确地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实体是共生的,如影随形,与生俱来,不是企业的身外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什么东西。率瞪希患抑行∶裼笠档牡突嵊心持治幕裣喟樗妗N蘼燮笠抵魇欠褚馐兜剑磺衅笠敌形蓟岱从吵銎笠抵鞯囊馐丁⑿拍睢⒓壑等∠颍酥寥松肺兜鹊龋导噬险饩褪瞧笠滴幕奶逑帧?梢运担诰讨械囊磺衅笠敌形荚毯牌笠滴幕囊蛩亍V皇怯械恼讶唬械囊挥械挠胧本憬械谋Р惺厝保挥械奶厣拭鳎械钠接刮藁鹊取R患移笠档钠笠滴幕挥辛驾郑⑽抻形拗稹U饩鸵笾行∶裼笠抵鞔哟窗炱笠档亩椴逼穑鸵伎急酒笠档奈幕ㄉ栉侍猓鸵淠扇牍婊校岬揭槭氯粘躺侠础?br>

其次,是对企业文化功能定位的认同。所谓功能定位就是认识企业文化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或解什么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企业员工可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满足感,并进一步寄托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及物质的追求。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升华员工与企业甘苦与共的精神境界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又是企业主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利器。企业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获取利润,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和激发员工活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助于企业主实现这一价值追求。至于企业主更高的价值追求,如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或者创建民族品牌等等,就更要靠企业文化在激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了。

第三,是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同。所谓发展定位,就是认清企业文化的前景问题。建设企业文化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权益之计,还是支撑企业永立不败之地的根本对策?中小民营企业主一定要认识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实际上取决于企业主自身对企业文化功能的坚定信念。我们如果从总体上思考,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立业之基和活力之源及灵魂之所依。作为立业之基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凝聚功能来实现。作为活力之源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导向功能来实现。作为灵魂之所依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价值功能来实现。它们都被一个基本的文化精神所决定,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代,科学发展观是渗透于各种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在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念。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

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无疑为企业文化起步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但同时还必须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本企业的兴衰,同时这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国民营企业质量论坛2005年钓鱼台宣言明确要求:“树立诚信经营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依法纳税,严格自律,树企业良好形象,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虚心接受公众监督。”这就将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摆在了中小民营企业主的面前。毫无疑问,中小民营企业主应当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来推进本企业的文化建设。

《2006-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12月17日)制定的“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32字指导方针,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指明了基本的要领。落实这一指导方针,关键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主身体力行的操作。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主认同企业文化、强化责任意识、遵循指导方针,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自己的具体操作上来。

从操作层面上说,中小民营企业主可以遵循这样的实际步骤: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这大致上也反映了一家中小民营企业从初创到走向成熟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演进轨迹。

色的转变。老板意识的核心是成功或成就感。这也是老板们普遍的心态。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难有大的作为。因为老板意识的最大局限,就是蕴含其中的霸气和土气。霸气者,就是唯我独尊的傲气,“我是老板,我怕谁!”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这就势必失去对企业员工的亲和力,造成两者之间的思想屏障。所谓土气,主要是囿于本土观念,坐井观天,往往缺失科学的理性。因此,需要将老板意识加以提升。

其次,要将老板意识提升到经理意识上来。经理意识的核心是责任意识。作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必须要对企业的发展和对员工的自我发展负责,以及对企业与环境的协调负责,实际上担当着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可见,提升到经理意识,是对小打小闹的老板意识的升华,是对老板专业管理能力的挑战。但是,经理意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精于理事,而疏于宏观思维;多着眼于现实,而缺少远见和浩然大气。因此,不能停留在经理意识阶段,还要加以提升。

第三,将经理意识提升到企业家意识上来。所谓企业家意识:一是专业意识,是经理意识的升华;二是宏观意识,能以小见大,以现状预测远景;三是学习意识,企业家不仅自身学习能力超强,且能引领员工创建学习型企业;四是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应成为民营企业家始终不渝的追求,激励员工创新则成为其天职;五是亲和意识,民营企业家要有由素养、品性、风范和魅力聚合而成的亲和力,这是为员工所折服的个性魅力,也是员工甘愿与企业风雨同舟的感情基础。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还必须将企业家意识升华为独具个性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以企业家个性魅力为基础而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与氛围,并融入了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精神。是该企业无可代替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元素:一是由企业家个体素质、品位涵养、德性操守、学识能力、气质风范及对环境的影响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个性魅力,它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基质;二是由前者促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由其形成并体现于员工身上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民族和国家的意志,这是企业家精神最高的价值追求和体现,例如,创造民族品牌,正是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我们强调中小民营企业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这是否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呢?我们认为,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但是,没有企业主个性的彰显,不具有企业家个人魅力的企业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的企业文化难于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民营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家个人魅力的化身。”一位研究海尔企业的专家也说过:“海尔文化实际上就是张瑞敏本人人格和智慧的外化。”无数事实表明:成功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优秀企业家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凝聚。3 狠下修身功夫

首先,立志。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有做一个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追求,否则,难于成就大事业。并且,志当成高远,因为修身养德,明志才能致远。“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因此,民营企业家要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那就要以修身为本,以立志为修身之始。

其次,谋断。科学决策,多谋善断是民营企业家成就大事业的必要条件。这就要靠广博的知识积累、新奇的创造意识、善于听取各种意见、明晰的认识和主见,以及果敢的魄力和气质。这一切都可以在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积累。“谋贵众,断贵独”,应是民营企业家终身可鉴的古训。

第三,精业。精通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关的专业知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走向成功的基础。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家必须刻苦学习,学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学习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有关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学习如何立足于社会,做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社会和人文知识、精于谋事、善于待人,且具有人格魅力并能以其亲和力和凝聚力来影响他人的人。可见,“精业”是对民营企业家全方位的素养要求。“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古训值得民营企业家终身铭记。

第四,用人。知人善任是中小民营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用人问题上,民营企业家首先要克服一些思想障碍和偏见。因担心外人不可靠,就将三亲六眷安排在企业的关键岗位而不虑其力所不及;因担心大权旁落,就一切自己说了算。如此等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民营企业又岂能长期兴旺?可见,民营企业家对发现和培养企业人才负有首要责任。要善于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吸取养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天地之性人为贵”;“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等)、求贤若渴的意识(如“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贤者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等)和善于使用人才的谋略(如“智者取其谋”;“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等),以及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的方法(如“和为贵”;“贵明不贵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第五,奖罚。奖罚既是用人的一种手段,也是对中小民营企业起重要作用的经济政策措施。如何运用奖与罚即激励的手段来提高民营企业的营运效率,也是需要民营企业家下一番工夫的。古人云:“天下治者,奖罚而已”。也可以说,企业盛者,奖罚而已。而要使奖罚收到实效,就需要从有关古训中吸取养料,如奖罚要严明(“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奖罚要得当(“赏当其劳,罚当其事”;“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以无罪”)及赏罚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等。

第六,人生品位。人生品位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而具体的体现,也是影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家应有自己人生品位的追求。其实,民营企业家的谋断决策、用人理事、创新经营和待人接物,乃至情趣爱好等方面,无不反映出人生品位的追求。因此,人生品位的修炼无处不在,事事可求。中小民营企业家牢记以下古训,定会大有裨益。如:“以情恕人,以理律己”;“气象要高矿,不可梳狂。心思要缜密,不可锁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4 结语

中小民营企业的长盛不衰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支撑。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关键就在于民营企业家德与行的终身修炼。我国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作者:郭

文章出处:论文网发布时间:2007-1-20

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摘 要 民营企业长盛不衰和发展繁荣的根本之策,在于企业文化的培育。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又在于企业主自身文化素养和人生品味的不断提升。企业主对高尚文化精神境界的追求和终身的修炼之功,是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根本。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意识提升 修身养性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世人瞩目。发展民营经济已是我国不可动摇的经济政策。据统计,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民营企业超过1 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2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但时至今日,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时,加入WTO之后,又面临国外资本的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新环境。我国民营企业要再上新台阶和进一步发展壮大,尤其要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长寿企业,而不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匆匆过客。而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都不过是昙花一现。有资料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每分钟就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如此之低下,说明我们应当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和采取应对的根本之策。笔者认为,这一根本之策就是坚定不移地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本文着重阐明一种思路和可操作的举措。这就是大力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使其着力提升三种意识和狠下修炼之功。唯有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基础。大力提高认同度

着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支撑民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这一点在民营企业主中,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主中未必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可以说相当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还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不用说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于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实乃当务之急,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之举。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个基本点的认同。

首先,是对企业文化生成定位的认同。所谓生成定位是指要弄清企业文化是怎样生成(或产生)及其发源于何处的问题。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明确地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实体是共生的,如影随形,与生俱来,不是企业的身外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什么东西。率瞪希患抑行∶裼笠档牡突嵊心持治幕裣喟樗妗N蘼燮笠抵魇欠褚馐兜剑磺衅笠敌形蓟岱从吵銎笠抵鞯囊馐丁⑿拍睢⒓壑等∠颍酥寥松肺兜鹊龋导噬险饩褪瞧笠滴幕奶逑帧?梢运担诰讨械囊磺衅笠敌形荚毯牌笠滴幕囊蛩亍V皇怯械恼讶唬械囊挥械挠胧本憬械谋Р惺厝保挥械奶厣拭鳎械钠接刮藁鹊取R患移笠档钠笠滴幕挥辛驾郑⑽抻形拗稹U饩鸵笾行∶裼笠抵鞔哟窗炱笠档亩椴逼穑鸵伎急酒笠档奈幕ㄉ栉侍猓鸵淠扇牍婊校岬揭槭氯粘躺侠础?br>其次,是对企业文化功能定位的认同。所谓功能定位就是认识企业文化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或解什么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企业员工可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满足感,并进一步寄托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及物质的追求。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升华员工与企业甘苦与共的精神境界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又是企业主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利器。企业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获取利润,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和激发员工活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助于企业主实现这一价值追求。至于企业主更高的价值追求,如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或者创建民族品牌等等,就更要靠企业文化在激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了。

第三,是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同。所谓发展定位,就是认清企业文化的前景问题。建设企业文化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权益之计,还是支撑企业永立不败之地的根本对策?中小民营企业主一定要认识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实际上取决于企业主自身对企业文化功能的坚定信念。我们如果从总体上思考,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立业之基和活力之源及灵魂之所依。作为立业之基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凝聚功能来实现。作为活力之源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导向功能来实现。作为灵魂之所依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价值功能来实现。它们都被一个基本的文化精神所决定,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代,科学发展观是渗透于各种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在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念。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

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无疑为企业文化起步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但同时还必须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本企业的兴衰,同时这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国民营企业质量论坛2005年钓鱼台宣言明确要求:“树立诚信经营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依法纳税,严格自律,树企业良好形象,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虚心接受公众监督。”这就将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摆在了中小民营企业主的面前。毫无疑问,中小民营企业主应当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来推进本企业的文化建设。

《2006-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12月17日)制定的“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32字指导方针,为中小民

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指明了基本的要领。落实这一指导方针,关键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主身体力行的操作。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主认同企业文化、强化责任意识、遵循指导方针,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自己的具体操作上来。

从操作层面上说,中小民营企业主可以遵循这样的实际步骤: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这大致上也反映了一家中小民营企业从初创到走向成熟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演进轨迹。

首先,提升老板意识。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最初形成的就是老板意识,如此才实现了他们向老板这一角色的转变。老板意识的核心是成功或成就感。这也是老板们普遍的心态。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难有大的作为。因为老板意识的最大局限,就是蕴含其中的霸气和土气。霸气者,就是唯我独尊的傲气,“我是老板,我怕谁!”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这就势必失去对企业员工的亲和力,造成两者之间的思想屏障。所谓土气,主要是囿于本土观念,坐井观天,往往缺失科学的理性。因此,需要将老板意识加以提升。

其次,要将老板意识提升到经理意识上来。经理意识的核心是责任意识。作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必须要对企业的发展和对员工的自我发展负责,以及对企业与环境的协调负责,实际上担当着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可见,提升到经理意识,是对小打小闹的老板意识的升华,是对老板专业管理能力的挑战。

但是,经理意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精于理事,而疏于宏观思维;多着眼于现实,而缺少远见和浩然大气。因此,不能停留在经理意识阶段,还要加以提升。

第三,将经理意识提升到企业家意识上来。所谓企业家意识:一是专业意识,是经理意识的升华;二是宏观意识,能以小见大,以现状预测远景;三是学习意识,企业家不仅自身学习能力超强,且能引领员工创建学习型企业;四是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应成为民营企业家始终不渝的追求,激励员工创新则成为其天职;五是亲和意识,民营企业家要有由素养、品性、风范和魅力聚合而成的亲和力,这是为员工所折服的个性魅力,也是员工甘愿与企业风雨同舟的感情基础。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还必须将企业家意识升华为独具个性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以企业家个性魅力为基础而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与氛围,并融入了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精神。是该企业无可代替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元素:一是由企业家个体素质、品位涵养、德性操守、学识能力、气质风范及对环境的影响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个性魅力,它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基质;二是由前者促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由其形成并体现于员工身上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民族和国家的意志,这是企业家精神最高的价值追求和体现,例如,创造民族品牌,正是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我们强调中小民营企业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这是否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呢?我们认为,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但是,没有企业主个性的彰显,不具有企业家个人魅力的企业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的企业文化难于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民营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家个人魅力的化身。”一位研究海尔企业的专家也说过:“海尔文化实际上就是张瑞敏本人人格和智慧的外化。”无数事实表明:成功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优秀企业家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凝聚。狠下修身功夫

首先,立志。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有做一个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追求,否则,难于成就大事业。并且,志当成高远,因为修身养德,明志才能致远。“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因此,民营企业家要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那就要以修身为本,以立志为修身之始。

其次,谋断。科学决策,多谋善断是民营企业家成就大事业的必要条件。这就要靠广博的知识积累、新奇的创造意识、善于听取各种意见、明晰的认识和主见,以及果敢的魄力和气质。这一切都可以在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积累。“谋贵众,断贵独”,应是民营企业家终身可鉴的古训。

第三,精业。精通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关的专业知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走向成功的基础。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家必须刻苦学习,学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学习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有关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学习如何立足于社会,做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社会和人文知识、精于谋事、善于待人,且具有人格魅力并能以其亲和力和凝聚力来影响他人的人。可见,“精业”是对民营企业家全方位的素养要求。“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古训值得民营企业家终身铭记。

第四,用人。知人善任是中小民营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用人问题上,民营企业家首先要克服一些思想障碍和偏见。因担心外人不可靠,就将三亲六眷安排在企业的关键岗位而不虑其力所不及;因担心大权旁落,就一切自己说了算。如此等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民营企业又岂能长期兴旺?可见,民营企业家对发现和培养企业人才负有首要责任。要善于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吸取养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天地之性人为贵”;“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等)、求贤若渴的意识(如“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贤者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等)和善于使用人才的谋略(如“智者取其谋”;“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等),以及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的方法(如“和为贵”;“贵明不贵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第五,奖罚。奖罚既是用人的一种手段,也是对中小民营企业起重要作用的经济政策措施。如何运用奖与罚即激励的手段来提高民营企业的营运效率,也是需要民营企业家下一番工夫的。古人云:“天下治者,奖罚而已”。也可以说,企业盛者,奖罚而已。而要使奖罚收到实效,就需要从有关古训中吸取养料,如奖罚要严明(“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奖罚要得当(“赏当其劳,罚当其事”;“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以无罪”)及赏罚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等。

第六,人生品位。人生品位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而具体的体现,也是影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家应有自己人生品位的追求。其实,民营企业家的谋断决策、用人理事、创新经营和待人接物,乃至情趣爱好等方面,无不反映出人生品位的追求。因此,人生品位的修炼无处不在,事事可求。中小民营企业家牢记以下古训,定会大有裨益。如:“以情恕人,以理律己”;“气象要高矿,不可梳狂。心思要缜密,不可锁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结语

中小民营企业的长盛不衰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支撑。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关键就在于民营企业家德与行的终身修炼。我国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篇: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工作体会

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工作体会

江苏常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朱从庆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民营企业的廉政建设是现实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新课题。做好这项工作,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在全社会营造尊廉崇廉的社会氛围,发挥民营企业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现就结合笔者近年来在项目部廉政建设工作的岗位上的经历,谈谈几点认识:

一、把廉政建设工作与企业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廉政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建设任务,要融合本企业的特点与特色,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规划之中。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按照项目部的施工计划、建设目标,围绕“两创三比”、“平安工地”创建、“工人先锋号”等活动为抓手,制订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活动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建设和谐道德文化和谐发展环境服务,促进项目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1、通过规范管理行为,加强效能监察,使项目部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推进了和谐项目部的建设,为又好又快的施工营造了良好环境。

2、大力推进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和亲属回避等制

度,减少和防止生产、管理等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加强物资采购工作的内部审计监督,使各项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有效杜绝了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漏洞”,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要创造性的做好基层廉政建设工作

要具有新的理念超前的思维形态深入开展理论探索,结合富有示范效应的实践活动的不断总结,创造性地做好基层廉政建设工作

(一)、组织创新、制度跟进。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创造性的按照职能分工组建了质量、材料、安全等督查机制与巡查机制。把项目部材料、财务以及流动党员纳入到廉政建设的工作中来,建立了廉政档案与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把个人的廉政作风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选佳等奖惩活动相挂钩,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

围绕各项制度的创新,公司党支部联合项目部提出了 “为业主满意服务、为工程优质服务、为发展稳健服务”的三为服务和“业绩突破、效率刷新、技术创新、服务优化、文化繁荣、组织健康”的六项目标。这是我公司党支部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提出的廉政建设的核心与系统工程,是对党的基层管理理论、廉政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载体创新,监督跟进。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项目经理部与驻地村委联合开展廉政

建设工作,利用村委有效资源的润廉工程,突出组织教育与组织监督。完善材料、工程分包招投标制度,建立领导班子问责制度,建立组织监督、制度监督、民主监督体系的阳光工程,突出制度监督与民主监督;把自己创作的廉政格言放在桌子上,对自己不仅是一个警示,更是一个追求的目标与力量的源泉的自律工程,突出自我约束与自我提升。通过“三大工程”建设,把廉政建设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障等置于一个有机地系统之中,代表着现代企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合作创新,成效跟进。项目部作为一个临时性机构,在整体管理、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比较欠缺。我们积极与驻地村委合作,加强合作,推进资源共享,促进组织共建。我们充分利用村委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丰富、资源富裕、远程技术先进等特点,弥补了项目部的自身不足。

通过与村委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廉政建设工作的管理水平,扩大了组织监督范围,加强了与驻地党员、干群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地方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三、思想教育是廉政建设工作的关键

廉政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思想教育工作,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讲文明、讲道德、讲法纪、讲责任、守诚信的企业文化氛围。我们除了利用江苏常鑫路桥网、常鑫路桥简报以及各项目部廉政建设专

题简报、宣传栏以外,还充分运用手机短信资源,保持廉政建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渗透、影响和制约功能,形成一种文化强势,为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精神动力,使廉政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廉政文化进家庭等等活动,把“三大工程“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把“三为六项”活动不断深入人心,使之成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不论欢笑哀愁,我们曾经携手;不论黑夜白昼,我们风雨同舟;任我敞开怀,诚信正直共追求。任韶华飞逝,欢乐幸福曾拥有。你我同信念,和谐廉洁驻心头。你我共奋进,高路万里入云端。

第五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两个着力点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两个着力点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终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程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创新在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保持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金融供给不足和信贷约束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因此,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加强两个着力点。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包括了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特征方面共性较多,差异性不明显。

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层次化的特征,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既存在适度的竞争,又相互补充,而后者则是最重要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体现在机构多样化,既有大型的商业银行,又有区域性的中型银行,还有基于当地的小型机构。这些机构共同组成农村金融体系。

广覆盖的基础是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随着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降低,私人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渠道会越来越畅通。低端市场供给者的数量才会增加,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也得以提高。我国鼓励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金融机构的覆盖程度。

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包括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保险机构等,通过多元化的机构可以实现对不同农村经济活动的支持。同时,允许不同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农户资金互助以及扶贫小额信贷机构的存在和发展。这些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是大型商业银行的必要补充。这些机构可以扩展农村金融市场的边缘,把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广大的农村地区。

只有通过改革,打破既有的市场准入壁垒,才有可能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市场准入政策要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正向激励。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挑战之一。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需要尽快提高。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密切相关。只有机构有创新的动力和内在要求,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才能够顺应市场的需求,也才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体制的改革,涉农金融机构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

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包括现有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两个方面。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信社等,虽然分别进行了商业化改革和管理体系的改革,但所面临的制度缺陷仍然比较突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治理机构和明细化的产权,但在产品创新的活力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领域包括信贷模式的创新、担保方式的方式和信贷产品的创新。我国农村市场具有清晰的层次性,信贷需求多样化特征明显。既包括传统的农牧业经济,又包括非农产业和服务业。既有生产领域的需求,又有消费需求。而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不同需求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这些机构的信贷模式大多采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对借款者的资格要求苛刻。农村信贷需求者无法满足金融机构对担保、抵押物的要求,这已成为影响信贷供给的障碍。信贷模式的创新要能够打破传统银行的客户识别方式,可通过担保替代,农户现金流分析和农户信用评分等方式评估农户的信贷资格。信用贷款应成为农村金融的主流产品。信贷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农户的信贷需求,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加市场的有效信贷供给。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下载简论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两个着力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论民营企业廉政建设的两个着力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