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模式(5篇)

时间:2019-05-12 12:5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居住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居住模式》。

第一篇:居住模式

对居住模式的研究就是对人及其在住宅中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分析与归纳。

生活方式受人自身的尺度、能力、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或者影响。

从居住模式到住宅模式反映了建筑设计应从“人的生活”到“建筑空间”的正确顺序,这也是住宅研究的正确方法。

生活方式的研究,将用户的住宅需求融合进设计语言中。

对居住模式的研究将住宅的研究视野直接落实到住宅使用者——家庭与人

模式是将一类不断重复发生的、类似的问题以及该类问题的解决之道进行总结,找出此类问题的共同点并抽象成一定的描述及规范,以便遇到此类问题时无需再做过多的考虑,直接使用已经总结好的解决之道即可。模式代表抽象与提炼,居住模式是居民在住宅室内等居住环境中生活行为的直接反应,而住宅模式是合理的住宅形式的基本要点,对住宅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对居住模式的研究就是对人及其在住宅中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分析与归纳。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包括对人体尺度进行的研究以及对人的居住行为进行的分类研究。

人体尺度:

居住行为: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居住行为主要分为四类:个人私属生活行为;社会生活行为;家务行为;生理卫生行为。四类居住行为有相应的生活空间对应。

人人私属生活行为主要指私人就寝、私人衣物储藏、更衣整容、个人学习行为等,相应的功能空间分室为主卧室(夫妻)、单人卧室(次卧室)、双人次卧室。社会生活行为主要是家庭成员起居、团聚、会客、娱乐、就餐、接送客人出入等,相应的功能空间分室组成有起居室、餐室、小门厅,有时涉及到工作室,这些空间的家庭共同使用特征和社会生活行为要求,使房间组合与分割更加灵活。家务行为包括炊事行为、洗衣、缝纫等,相应的功能空间分室主要是厨房、洗衣间。生理卫生行为主要为洗浴、便秘、洗漱等,相应的功能空间分室主要是卫生间及附属的过渡空间。

为了研究新世纪小康住宅标准,20世纪90年代初,中日两国进行了“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就是针对居住模式的实态调查。中国城市小康住宅合作项目工作组先后三年进行了三次实态调查,通过对实态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到了以下方面的结论:厅的中心问题;居住行为的推移现象;中国式D.K型厨房的可能;第二起居空间的形成等。在以上的结论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小康住宅的新模式。

近年来家庭生活模式的变化:

不仅在中国,在世界方位内,住宅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框架已经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这段时间总的特点是:社会生活水准和社会安全感有了明显提高,社会整体受教育的水平提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妇女运动、人权运动逐步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这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化,住宅平面布局设计和住宅功能发展应该适应这一社会文化的变化。近几年家庭生活模式变化包括:

1.家庭小型化,家庭的独立性加强。

一方面年轻人的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年长的人也不希望依赖晚辈,这些因素促使了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的解体。家庭向小型化发展。

2.个体空间的重要性加强

对有界定的独立区域的要求不仅改变了单个的住宅平面,而且改变了住宅与居住者的相互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曾提出了“大厅小卧”的设计原则,这也成为一种思路。于是起居就 餐区域是共同生活的重点,睡卧区域被减至最小。但不容忽略的变化是住宅平面中的重点在转移,当今平面布局的重点则是带起居功能的个体空间。起居空间作为共同聚会点的重要性 逐渐的降低,同时在卧室中除了睡眠之外,其他功能需求也需要得到加强。

3.少人口家庭数量的增加带来公共设施与住宅形式的变化

少人口家庭数量的快速增长也自然让人感到缺憾。因为大家庭内相互帮助与支持的可能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化的要等价交换的社会服务机构。家庭成员数量向少人口发展的趋势不仅要求住宅面积相应减少,而且要有与新的生活模式相适应的平面布局。换句话说少人口家庭数量的增长要求设计者为住宅配置一些额外设施,使每个住宅单元有完善的功用。除了配备全套设施的住宅形式,在未来将出现更多新的住宅形式。比如基于经济条件、居住者年龄或社会原因等因素,住宅平面的一部分功能,如厨房将不再设置在单元内,而以公共设施或由专人照顾的形式来替代。这样就有新的共同生活形式,也同样有新的归属感,新的生活模式不仅要求有相应的新的平面布局。

4.家庭交际日益减少并推向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现代人家庭交际日益减少,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化,人们工作压力普遍增大,居住日益郊区化,特别是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人们每天要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去上班路途上,除去睡觉时间,在家停留时间越来越短,家成为一天紧张工作后,放松和缓解疲劳的的港湾;很多人不希望回家后打扰或者受到打扰,无形中减少了交往的频率。②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手机电话的普遍适用,大大提高了人们交往的便捷性,传统的家庭交际日益被网络等虚拟交际所代替。③城市的流动性导致人们之间不容易建立稳定的关系,传统以单位或者族系为基础形成的交往网络不复存在,楼上楼下、左右邻居之间老死不往来现象常有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咖啡馆、茶馆、餐厅等地方为人们交往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人们喜欢在这些地方接待朋友,与朋友聊天交往,这逐步导致家庭交际推向社会化。

家庭交际减少以及社会化对住宅套型设计产生直接影响,传统“大厅小卧”注重起居空间的生活模式将发生改变,起居室交往功能减弱,相对应使用频率降低,住宅私密性增强,在问卷调查中,居民普遍反映,很少在家中接待客人,在中等户型设计中,起居室面积可以相对减少,把有限的面积用在其它空间上。

第二篇:浅议居住行为模式与居住区环境设计

浅议居住行为模式与居住区环境设计

宋贞

该论文来自期刊天空征稿平台 http://

摘要:“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被人们简称为四大要素,人的一生都是围绕这这四方面进行着每天的生活。虽说是四大要素其实最受人们所关注的还是“住”。社会生活水平不大断提升,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从简单的住房要求演变成现在多样化的形式住房,不仅要满足心理舒适度更要满足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样话的需求。建设者为了满足居住者的种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还要最大限度的服务小区居民,让小区环境不仅经济实用而且美观。

关键词:社会环境、居住行为、环境设计

Abstract: “the basic necessitie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uman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being referred to as “four elements, human life is focus on the four aspects of this is a life every day.Although it is a four elements actually the most suffer people concern or ”live".Social life is not ascension level off, people on the residence also more and more strictly, from simple housing requirements evolved into the form of diversification now housing, not only to satisfy more psychological comfort to meet occupant in daily life the needs of various words.In order to meet occupant of the builders need, and combining with actual situation to create beautiful living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maximum service area residents, let district environment not only economic practical and beautiful.Keywords: social environment, live act, environment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两类:内心活动和行为活动。内心

活动是人在公共环境中通过听、看、摸、闻所产生的各种感觉的体验,它可演变为满意、厌恶、愉悦、愤慨等心理因素,美好的空间环境使人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唤起人们更多的爱心,更多的愉悦。行为活动是人在环境中的动作行为。虽然动作行为首先与人们对环境的知觉、自身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有关,但设计也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不同的行为方式可能对环境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寻找合理的设计方案便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恰恰是设计的错位导致人的不文明行为的产生。要使设计面向大众,适合多年龄、多文化层次对象的需求,体现对使用者接纳程度上充分的开放性,就需要掌握他们在此环境下的行为特点、生活方式及各种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与信息的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如必须对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活动特性加以研究,才能在物的功能中给予充分体现。注重环境设施与人的对话,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加强对公共环境中人的行为方式的尊重,才能唤起公众对环境设施的爱护与珍惜。

1.居住行为与居住环境设计的意义

人可以使外界的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一些影响。建筑师设计创造了舒适、高雅、有序的居住环境,相应的在一些生活当中人们有着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加有效的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工作。以前一些建筑师只是注重人类行为模式上,对环境与人的关系不加重视。使原本美好的建筑设计变的空洞并且设计出来的实物远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环境心理学只是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无视一直呼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没有注重行为与环境的双向组合。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么样创造适宜的居住空间环境,都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居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很方便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2.居住行为模式与居住化环境的几点要素

2.1注重与人的对话

现代城市环境中,人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人的活动范围亦日益扩大,新的生活方式引起人们对户外活动的迫切需求。环境设施应是一个开放型的、公开的、由公众参与和认同的室外空间中的形态,它服务于人,方便于人。当人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表现自我、思想交流、文化共享等)得到积极反应时,它才会成为公共环境中有效的要素,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可与赞美。

2.2注重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人是自然之子,他们被包围于自然之中,无法脱离整体的生态系统而又独立存在。一个城市,无论它的现代化程度多高,都必然依托于大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现代社会生活的高度人工化,更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依恋情结。随着人类对大自然掠夺性的开发,噪音、拥挤、污染、疾病等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滥用资源、不破坏环境的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生存状态的关

注,更表现在对城市环境的设计上。城市的地形地貌、物产物候、生态群落,都综合地加入到生态景观的系统中。城市环境中的建筑、环境设施,都要考虑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要求的有机结合。创造现代意义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创造适合本土居民需求的绿色生态环境,这不仅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认识,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3居住环境控制

居住环境除了满足美观、舒适、自然通风外,还应重视建筑的声学、光学、热学等问题,以良好的隔声、防噪音能力以及充分的自然采光的应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效果来提升住宅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在设计上,尽可能优化设计、尽可能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地貌进行合理布局。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遇树就砍的行为产生,以免环境遭到破坏,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

2.4住区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处理主要涉及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生活废弃物的集中管理、污水废弃物的沼气利用,绿色住区设计在以上诸方面均大有可为,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者强化住区的绿色概念,从前期方案到后期的物业管理策划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当今发达国家早已将生活垃圾进行有机物、无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的分类回收、处理。最

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最大程度地将其化害为利、循环利用。

2.5环境绿化

绿色世界,郁郁葱葱,充满诗情画意,这种意境不仅能陶冶心情,而且有益身心、可见住区绿化是提高住区环境质量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绿化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这里所讲的环境绿化,不应再是简单地栽树种草,而应尽可能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乔木、灌木、草坪高低参差交织在一起,充分满足崇尚田园生活的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爱好。

3.结语

居住环境的需求不同、性质不同,现在又有各式各样的设计与表现方式,但都是围绕着一个要点既是“以人为本”符合人性。未来的住区环境是与绿色息息相关的,人类的取向与选择必然是生态化,使住区环境的设计实践与人居环境研究能够促进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设计师们必须重视当今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的发展趋势,洞察在居住空间环境创造过程中社会和人的需求,在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表现居住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建立基于环境、生态、地域文化和建筑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正确设计理念,充分分析和了解环境心理学中有关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并将其当作指导进行设计的手段之一,合理运用具体的设计方法,为人们创造更多更加完美的居住空间设计,使人们的居住行为与居住化环境设计更为有效的结合在创作中。

参考文献:

[1].宋家泰、崔功豪、张同海编著.《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2].奥古尼斯·布瑞汉特、艾德·弗兰科著.《城市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汇刊出版社.1996.5.该论文来自期刊天空征稿平台 http://

第三篇:农村人居环境居住模式改善浅析范文

浅析小城镇人居环境居住模式改善

丹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作者: 金迪 崔跃峰 摘要:本文从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主要论述了小城镇中居住模式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小城镇居住模式中所涉及的主要要素,从居住空间布局、居住建筑形式、基础设施配置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改善与提高小城镇居住模式所必须注重的相关原则与方式。

关键词:小城镇 人居环境 居住模式

人居环境又叫人类住区。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这样定义:“人类住区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城镇或乡村的体形,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以及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是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对于小城镇而言,“人居环境”就是指城镇内维护居民活动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而本文中的居住模式,则主要涉及小城镇人居环境中居住空间布局模式、民居建筑形式以及与居住环境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配置等。一.小城镇人居环境中居住模式现状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的发展建设一直遵循着不同的人居环境发展政策,导致出现了城乡二元化,城乡居民在居住模式出现巨大差异。作为城乡结部的小城镇,由于独特的空间区位关系,社会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客观条件,走上了一条既不同于一般城市,也不同于乡村的人居模式发展道路。

1.小城镇中居住问题最多就是城镇内用地布局功能混乱,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夹杂分布,毫无序列与章法可言,城镇内土地利用分散,宅基地面积超标、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居住空间间隔极不合理;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很多低层民居住宅直接被改造成为小作坊或家庭生产厂房,其生产产生的废物与污水随意堆砌排放,造成城镇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住宅外部环境恶劣,这些都成为小城镇居住环境脏乱差的根源所在。

2.一些小城镇由于区域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城镇经济投资、融资比较困难,经济走势一直步履蹒跚,城镇内没有具体的产业项目,居民收入普遍低下,这无法激发小城镇居民对自身居住建筑的改造与升级的渴望;城镇内民居建筑杂乱无章、质量低下,这同时也反映处在小城镇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没有注重相应的设计。

3.我国小城镇的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新建的基础设施项目进展缓慢,原有的基础设施又缺乏必要的维护,部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城镇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局面。

据抽样检查,2000年全国小城镇的自来水普及率为68%,但是上下水不配套;生活用燃气普及率只有51%;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能力极低。这样的现状,不仅影响着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制约着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也是小城镇居民居住模式仍然

近似农村的主要原因。

二、小城镇人居环境居住模式的改善与提高

1.注重城镇居住空间布局,重塑有序的城镇居住模式 小城镇居住空间不仅是社会秩序的核心,同时也是空间秩序的核心,是小城镇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最重要的资源配置要素。

在朔造小城镇居住空间时,应坚持用地集中、节约布置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改善现状部分小城镇,尤其是北方小城镇宅基地面积过大的现状,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对影响小城镇整体布局的住宅进行搬迁与重新安置,减少土地浪费,加强土地的控制和有效使用,促使小城镇居住用地布局更加紧凑合理。

小城镇的居住空间应形成连续界面,结合其他用地功能如公建、生产、市政设施等布局,以及道路系统、河湖绿化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同时要注意控制与改变城镇居住空间沿交通干线蔓延伸展趋势,通过区域绿地、绿带和道路绿化隔离等空间政策来有效遏制,这是形成小城镇自身特色的总体框架的必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业影响到小城镇的下一步的具体规划建设,如建筑群体形象,绿化建设等。

2.综合考虑小城镇居住建筑综合功能,凸显小城镇特色 小城镇的居住建筑是小城镇特色的基调,同时也是城镇特色与形象最直接的反映。

首先,小城镇居住建筑模式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维护原有的地方风俗与历史,尽可能保持原籍居民生活气息的特色,尊重当地城镇原有的空间结构和城镇街道的肌理,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从而延续原有的地域文化传统和场所文脉,增强归属感。在很多地方,传统的民居建筑正悄然消失。这个结果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即如果不对小城镇的传统民居进行保护,那么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遗产、建筑文化将会在若干年后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则传统民居是其中的重要音符之一,是构成小城镇独特人居环境中居住模式的最重要基本要素。

其次,小城镇居住建筑的建设特点也应同相应的自身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小城镇居民大多处于慢节奏的的生活方式中,这与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小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对邻里交往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小城镇中更加提倡中等低密度的低层与多层住宅形式,住宅相对集中从可拉近邻里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增加邻里间的交往机会

再次,小城镇居住建筑的舒适度、建筑朝向、日照间距、采光条件、室内通风、建筑工程质量、给排水状况、建筑材料、抗震标准等,都是小城镇居住建筑必须考虑的诸多因素,小城镇居住建筑必须改变原来的无图施工、无证建设的方式,无论从居住建筑的群体设计还是单体设计,又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国家规范与施工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居住建筑的布局与质量等诸多问题。

3.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配置多元化,保障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注意引导市场经济可以自行完成配置设施的合理分布和规模,也要采取多种投资渠道,政府制定规则、框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和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建设;注意将基础设施纳入全镇或区域统一考虑,避免重复建设;注重市、县、镇、社区各等级和系统规划的统筹考虑,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置体系;注重监管和保障措施的建立健全,避免因市场经济造成对公共设施配置的建设滞后。

在近来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小城镇“绿色住宅”,小城镇“绿色住宅”提出居住模式应当在保证舒适的条件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有效利用能源,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尤其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利用住宅区内空隙余地分散处理粪便等污水,设置地下沼气池,获取的再生资源沼气,可用来照明、供热、余下的水液渣肥可用于农业生产,以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些方法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打开了新的视野,也为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结语

小城镇居住模式应当因地制宜,保持地区的多样化、特色化的空间,其特色应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发掘、保护和发扬,不能生硬的照搬照套,应创造切合自身实情和特色化的居住模式,以形成自己相对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风貌特色。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创建优良的小城镇人居环境,才能保证小城镇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王鸣,叶信岳,祁巍锋.中外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发展述评.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27)2 王宝刚,程立诺,李宏.小城镇人居环境比较研究之一.小城镇建设,2006,(10)3 程屹.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对策探索-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小城镇建设,2004,(3)4 李枝秀,彭云.关于我国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探讨.农业考占,2006,(3)

第四篇: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研究新闻发布会

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研究新闻发布会

[2012-08-16] 中国老人的幸福谁做主?

——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研究成果发布

由润土咨询、盛堂和居、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联合发起的“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研究”成果发布会于2011年11月10日在北京地坛方泽轩西大殿举办。本次发布会吸引众多中国房地产业内人士及新浪地产、搜房、搜狐焦点等多家权威媒体的到来。发布会上,润土咨询董事长于贵红、盛堂和居总经理潘高峰、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分别就中国城市老人的幸福感及养老模式选择、养老机构现状等进行了主题演讲。同时,三位与到来的养老地产行业开拓者、媒体朋友就中国养老机构的不足、养老机构的标准以及养老机构设计开发风险规避进行深刻、多角度的切磋交流。1116个老人样本见证中国城市老人“喜与愁”

本次调研于2011年3月10日启动,历时8个月,遍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城市,走访5大养老机构和800个社区,与1116位居家和机构老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生活观察描摹。润土咨询研究人员对中国大城市老人的生活现状、子女关系、幸福感、居住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养老机构缺陷与发展、老年服务体系研判等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此次研究成果对中国养老地产及相关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急需解铃人,“润土咨询”聚焦业界目光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明确宣告中国已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老龄化社会是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之下形成的,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如何解决老龄化社会出现的问题?如何发展好“银发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养老地产的春天在哪?中国养老机构何去何从?“润土咨询”对中国城市老人现状与需求的深入描摹分析,势必会为政府机关、社会机构、开发商、养老服务组织进一步拨开缭绕朦雾,为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基础,为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主题一:“幸福是如何炼成的”,中国城市老人幸福吗? 关键词一:北京老人生活满意度最高

本次调研结果总体来看,在所访的四大城市中,大多数老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现状较为满意;分城市来看,北京老人的生活总体满意度最高,满意度率达到86.3%。70岁以上机构老人的生活总体满意度略高于居家老人;单独居住老人的养老满意度显著高于和子女一起居住老人。

关键词二:健康状况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

在本次调研涉及的10大因素中,有7大因素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作用,这7大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高到底依次为:健康状况(0.133)、经济收入(0.126)、生活条件(0.116)、子女生活现状(0.098)、子女孝顺程度(0.084)、住房条件(0.078)和休闲娱乐生活(0.059)。这7大因素集中反映出老年人在生命延续、物质生活保障、情感抚慰、精神世界丰富四大方面最为重要,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与否起着关键性作用。主题二:谁能与我共欢笑?耄耋之年,我该何处去养老? 关键词三:北京空巢老人近半,拒绝与子女同住率高达50%

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从本次调研数据可以看到,1/3以上的老人不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北京老人的拒绝率更高达50%,北京“老人单独居住”的比例已高达46%,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或中西部地区的养老模式仍然较为传统。关键词四:与子女同住一小区是最佳选择

本次调研发现,经济社会越发达、思想观念较先进地区,传统养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老人的要求,必须要有新的养老模式作为补充,甚至是代替传统养老模式,才能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需要。通过数据了解到,老人更希望和子女住在同一个小区或邻近小区,既彼此保持距离,又不要住的太远是老人理想的与子女的居住距离。主题三:星星之火,以何燎原?中国养老机构如何打造翘楚之路? 关键词五:谁住在养老机构?

本次调研发现,目前居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以60-80岁老年群体为主,女性居多; 大部分为低知低收入老人;20%左右为高知高收入老人,多来自国企或事业单位,并且为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养老观念较先进、生活经济独立自主、对子女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这些老人中,部分子女在国外生活,经济条件均较好。关键词六:养老机构接受度大幅提高

本次调研发现,对于养老规划,27%的老人表示会选择养老机构。这一数字反映出,老人对养老机构的认识在逐渐转好,对养老机构的接受度在大幅提高。关键词七:行业监管应当先,提高服务是王道

中国的养老产业欲要蓬勃有序发展,行业监管机构的责任重大,在发展初期就制定好游戏规模、准入机制、评级标准等,让市场更规范,保证我国老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结合目前的养老模式和老人在不同生命周期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特征,全面提高养老机构在物业服务、医疗护理、生活便利、建筑质量设计、情感慰藉的服务质量,老人的需求被满足是养老机构成功开发运营的根本基础。

第五篇:三个居住开发模式的比较和启示

三个居住开发模式的比较和启示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部分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扩散和转移的倾向;尽管其扩散方式具有与西方国家城市化晚期的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并不完全相同的特点,但人们普遍的看法仍然是,在中国的这些城市,郊区化进程已经开始发生。

与向城市外围拓展的郊区化趋势相对应,近年来在北京、深圳等地,“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作为都市住区发展的一种时尚潮流也在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国内地产界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汇。由于“新都市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在英文字面上完全一致,使得许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前者是后者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但事实上,时下国内地产界广为流行的“新都市主义”这个概念似乎更像是一种商业的炒作,与西方“新城市主义”真正的内涵并不相同。本文试图对郊区化、“新城市主义”、“新都市主义”这三个目前颇为时髦的概念进行阐述和辨析,希冀就其在国内住区开发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借鉴作用与业内同仁共同探讨。

一、西方国家郊区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早在20世纪初期,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初见端倪。人们迁往郊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日趋严重的大城市问题,诸如:恶劣的居住与卫生条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种族冲突、犯罪率上升„„人们渴望在郊区找到一块净地作为自身的庇护所,以躲避工业化所带来的危害的侵袭。在美国,拥有位于环境优美的郊区的一座被宽敞的花园或庭院所环绕的独立式住宅,成为中产阶级追求的最强烈的梦想。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由于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剧增,高速公路网的大规模兴建,政府关于郊区低税率政策的吸引,郊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伴随着大量人口迁往郊区,许多制造业和零售业也从中心城向外迁移,郊区改变了起初仅作为“卧城”社区的角色,同样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购物和娱乐的机会,使郊区居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大大减少。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空间因素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大大弱化。通过远程通讯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各方面的大量信息,高效率地完成业务联系而不一定要像过去那样进行“面对面”(face to face)的交流,这为人们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居住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美国近几十年来的郊区化蔓延也存在一系列致命的弊端:首先,过长的通勤距离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人们预期要达到的生活质量;其次,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使许多不能开车的人(如老人和小孩)寸步难行,同时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第三,郊区化的无序蔓延已造成郊区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的消失。

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郊区化模式是以严格功能分区的现代主义原则为基础的,破坏了传统社区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对公共空间的忽视减少了人们相互交往的机会,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缺乏具有识别特征的空间的明确界定,使人们难以获得起初所向往的郊区生活的安定感和归属感,反而陷入一种无法认定自我存在的茫然之中;无所不达的电讯网络虽然为人们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却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无法满足人们希望把握清晰确定的物质居住环境的需要。

由此人们深深地感到,二战后主流地位的郊区化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寻求新的社区模式,才能适应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作为与郊区化相对应的居住社区理论应运而生。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念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它是对被忽视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又被称为“新传统主义”。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新城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的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走廊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上世纪30年代由Clarence Perry提出的“邻里单位”(Neighbo rhood Unit)理论,被“新城市主义”予以发扬光大,并重新归纳了作为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

(一)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

(二)最优规模是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四分之一英里;

(三)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

(四)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

(五)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筑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予以优先考虑。

相对于邻里,分区曾被视作是功能专门化的地区,建立在高度由专业化必将带来高效率的观念基础之上。但随着信息革命和环境技术的发展,严格的功能分区思想已不再被尊为唯一经典,分区也允许多种功能活动来支持,分区的结构则是按照与邻里的结构相类似的方式组织;有清晰的边界和尺度,有具有明显特征的公共空间,有互相联系的环路服务行人,并通过公交系统与更大的区域发生联系。

走廊既是邻里与分区的联接体又是隔离体。在郊区模式中,走廊仅仅是保留在细分地块和商业中心之外无形的剩余空间;但“新城市主义”将其视作连续的具有视觉特征的城市元素,由与之相邻的分区和邻里所确定,并为他们提供进出路径。

“新城市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后,近十余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包括:位于佛罗里达州Panhandel的倍受称赞的Seaside旅游小镇;洛杉矶内城的复兴规划;被誉为“进步的建筑”的亚利桑那州机动家庭村庄;德克萨斯州国家级的最大的城市更新住宅项目的重建;不列颠哥伦比亚为12000人所建的可持续性“社区”等等。

尽管“新城市主义”在新型社区的设计和开发中已经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但目前在美国并没有被广泛视为适于主导未来社区发展的模式。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城市主义”的实际设计标准和执行操作还不能完全与北美地区的法规框架相匹配,如目前美国许多消防部门所要求的街道宽度要超过“新城市主义”的建议宽度;另外,“新城市主义”未被很快普遍采纳的原因是因为房地产业高度分隔形成的土地使用分类(如单户住宅地、多户住宅地、零售、办公和仓库用地等),每一种类别都有其不同的运作方式、市场、行业组织和融资来源。

三、郊区化与“新城市主义”两种开发模式的比较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形势下,郊区化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无形的、虚拟的电子化空间(Cyber Space)的发展可以使人们的活动完全超越具体时空的限制,大大拓展了人们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也为郊区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人们生活的流动和不稳定性,使人们寻求可认同的稳定场所、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愿望也日趋强烈。而“新城市主义”所构筑的以传统邻里为基础、具有多元文化与自然特征的乡村小城镇式的社区模式,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对规划师、设计人员和开发商都应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中国未来的居住社区发展而言,郊区化模式与“新城市主义”理论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郊区化最具吸引力的当属其对自然环境的推崇,用阳光、空气、草地等等,去引发人们心中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向往。而“新城市主义”则将传统的价值观念:多样性、社区、宜人尺度等,作为人类都市理想的基础;它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力图去创造一种现代、美好的居住社区,并由此唤起人类住区生活最基本的向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是自由地选择生活的权利的,人与人相互依存和沟通,人与都市紧密相连。

但由于目前国内大城市的郊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生活便利程度和社会安全性与都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可能导致郊区化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生活质量。从中国的国情而言,地少人多的矛盾十分突出,郊区化难以避免地蚕食城郊绿化带与耕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城市郊区化必将带来大量交通工具的运用,不仅会加大本来已经很紧张的交通压力,而且还会产生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浪费等许多发达国家都深受其害的城市问题。

“新城市主义”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创造场所的新语言,它创造的紧凑型社区取代了无序蔓延的郊区模式,减少了对土地的浪费和小汽车的使用,既减少了交通拥挤又节省了能源。“新城市主义”吸纳了许多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但并没有否定现代科技手段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相反,它所提倡的传统社区邻里,由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而得以实现。远程通讯节约出来的时间和金钱,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用于家庭和邻里之间的交流。“新城市主义”似乎预示着一种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即多中心的居住社区网络和各具特色的多元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人们的家园坐落在自然景区内,在享受着清新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在步行范围内享受到社区生活的温馨,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通讯网络保持与世界的联系。这种居住社区形式不仅是“新城市主义”的理想,而且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人居梦想。

四、“新都市主义”的提出及其特征

随着国内许多大城市郊区化居住模式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趋势,“新都市主义”近年作为都市地区居住开发理念应运而生并被广泛推崇。由于语意的相同,人们往往将目前颇为流行“新都市主义”视作北美“新城市主义”的中国版。但事实上,目前国内推出的“新都市主义”居住概念,既不同于追求自然、宁静、清新的生活风格的郊区化模式,也与国外“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小城镇式的社区模式有所不同,它具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独特的内涵。国内目前推崇的“新都市主义”概念,更多地强调以都市中心为生活工作核心,重视在都市区域内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填补性开发及利用,将现代生活诸多要素进行充分的融合整理,使居住、工作、购物、休闲等“链接”起来,构成一个十分完善、便利、现代的生活空间,确保日常的各类生活、公务、商务性活动可在此范围内迅速得以解决,使现代人生活、工作需求和心理感受得到最大的保证和满足。

“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社区特征是:居住与办公地点接近,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配套设施齐全,周边资源较为丰富。这是由目前我国大城市中人们以工作为生活轴心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现代都市人面临激烈的竞争,必须追求最大的生活便利性,需要把握住都市的脉搏,占据繁华的心脏地带,才能保持生活和事业的节奏,才能有效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各种矛盾,将居住、工作、商业活动、休闲娱乐紧密结合起来。而“新都市主义”居住模式最根本的优越之处,就是在于处在城市资源交汇的中心地带,将现代人的时间、交通成本缩至最短,反之将机遇、情感等概率提高,形成最具个性、时代、广泛、效率的“新都市主义”居住主张。事实上,目前在深圳被推介为“新都市主义”代表作的环境丽园、都会100、都市名园等几个楼盘,都是处于繁华都市的核心地带,这与美国“新城市主义”主要在城市边缘地区开发的社区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在高科技及信息化社会时代,传统的居住模式和观念、行为都可能发生本质的变化,但都市作为各种新生事物的聚合地带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及影响。“新都市主义”的居住模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高度利用,充分顾及个人与社会、自然、城市的关系,能够发挥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迅速引发人们新的居住思潮。“新城市主义”能让人产生更多的认知感,与社会的较近接触也使人保持更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新都市主义”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对各个生活层面质量的高标准追求,使得都市具备了自然与城市共同融合的特征,使人们可能同时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回归。与都市毗邻而居,可以充分把握社会的进步节奏,进而引发自我奋斗和追求成就感,这是当代人的主要精神和目标所在。

与郊区化向城市外围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同,“新都市主义”重视都市已有社区的再设计和填补性的开发,强调再造城市中心的活力并限制城市的蔓延式扩张,这一点对于中国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不是旧城改造,而是反对开发单一化郊区,主张整合构建平衡健全的城市社区。

五、结论

无论是对于城市外围的相对分散的居住开发,还是紧凑型社区的建设,抑或位于都市中心地带的开发,崇尚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人类居住社区的共同追求。体现在社区的规划设计手法上,应遵循以下共同的原则:

(一)在社区设计中,明确的社区边界是创造领域感和归属感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适度的社区规模和具有明显特征的社区中心是创造可识别的场所的关键;

(三)居住、就业和商业的多功能混合和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宅是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的基础;

(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行人为基本尺度的道路系统应构成社区基本的网络结构;

(五)公众参与应成为社区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保证社区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下载居住模式(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居住模式(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居住证明(通用)

    证明 兹有本公司(学员/员工):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户籍地址:在本校(公司)上班/做驾驶员培训,现申请办理《已办理居住登记证明》,情况属实。 特此证明。 XXXXXXXXXXXXX有限公......

    居住情况证明

    居住情况证明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非转农) 庆元县公安局: 兹有本村村民 ,(男/女), 年 月 日生,身份证号码: ,是 人, 年因升学将户口迁至 学校,其一直与父母共同居住在 。 特此证明 村村委......

    居住证明范本

    居住证明范本居住证明 兹证明XXX(身份证号:XXXXXX)、XXX(身份证号:XXXXXX)夫妻二人在我小区(小区名称)XX楼XX号房屋内居住已满一年以上。 特此证明 证明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居住证明范本[范文大全]

    居住证明范本 篇一:居住证明范文居住证明 兹证明XXX(身份证号:XXXXXX)、XXX(身份证号:XXXXXX)夫妻二人在我小区(小区名称)XX楼XX号房屋内居住已满一年以上。特此证明 证明单......

    居住证明

    居住证明兹证明______先生/女士(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为我司员工,因工作关系现居住在我司宿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特此证明XXXXXXX有限公司2013年 月日......

    居住证明

    居住证明兹证明_______先生(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为我校员工,因工作关系现居住在我校教师公寓(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此证明南京市六合区励志学校年月日......

    居住证明

    可接受以下居住证明资料【任选其一】:●近2个月的银行信用卡账单、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电话/宽带费等带有个人信息的费用账单(需清晰显示申请人姓名......

    居住证明

    证明 兹证明: 现有*****住光武东路帝苑锦城小区11号楼1401室。因小孩出生需打预防针,请给予办理。 特此证明。南阳市****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帝苑锦城小区物业办 201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