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众和国雅陈志)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众和公司国雅分公司陈志
内容提要: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反腐方针的要求,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创建和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时代需求。深刻理解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实践中的实际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确定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思路,通过有效的途径,健全的制度,以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企业环境和氛围,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显现出教育效果。只有将廉政建设落实到位,把制度、思路转为实际行动,使廉洁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对所谓的特殊岗位、重点人物进行有效监控,使之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词:企业文化,廉政教育,廉政文化
企业廉政文化是指企业干部、员工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可奉行的观念、行为、论理的总和。它作为企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新的管理模式、新的需求,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廉政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思想支柱,它能促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1-
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谐发展的理念,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一、企业廉政文化的内涵
企业廉政文化内容包括制度文化、民主文化、自律文化、监督文化等。企业廉政制度文化是指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工会组织,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企业稳定,保护和调动职工群众和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感。企业廉政民主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建设和发展必须以民主文化为导向,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干部,党员干部要有民主意识,用民主的方法实行管理和经营,促进廉政文化的发展。企业廉政自律文化是指在开展反腐倡廉的工作中,作为一个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要有廉洁自律意识,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增强行为意识、纪律意识、法制意识。做到严于律己,警钟长鸣,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企业廉政监督文化是指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要认真贯彻《实施纲要》、《党内监督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是加强企业运行管理,预防滋生腐败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这就是说,廉政大文化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企业廉政文化的使命就是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陶冶人积极向上的情操,历练一种知耻、拒
腐、行廉的思想境界,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培育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社会主义正气为主要内容,围绕企业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尤其是个别领导干部中的腐败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文化反映的是社会的共同追求,一旦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廉政文化,就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就能把从事企业领导活动的人们引导到廉政建设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追求与廉政目标相一致,明确权力必须接受监督,行政必须依法,自身必须廉洁,将廉洁理念渗透到人们心灵,凝聚于人们的观念之中,推动人们形成恪守宗旨、从政为民的良好品质,从而实现其导向功能。
三、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新时期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不断丰富其内涵。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本地特色的企业廉政文化,借鉴和吸收人类先进的廉政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制度,规范企业企业管理。企业没有健全的制度,就不可能有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管理的不规范,就很容易滋生一些不正之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企业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一要建立健全相对完备的企业廉政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和制约全体员工的行为。建立起一整套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抵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规章制度,使其成为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廉洁从业的规范以及个人行为的规范。把廉洁文化建设的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实行目标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各单位工作考核联责挂钩,激励各单位和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廉洁文化建设中来,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二要有针对性制定和完善各项监督约束机制,实施全方位监督。通过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切实加强对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制约和监督;全面发挥党内监督、班子监督、审计监督、考核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把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专门监督部门的监督与群众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保证职权的正确行使,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丰富载体,营造氛围,大力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在积极营造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同时,还应想方设法丰富载体,创新活动平台,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崇廉尚廉的廉政建设的“软环境”,大力推进企
廉文化建设。一是将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企业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与厂务公开和企业效能监察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加大思想、意识和心理构建力度,在教育、制度、监督各个环节中增加文化建设的含量,将廉政认识变为廉政意识,将廉政意识变为廉政制度,将廉政制度变为廉政机制,将廉政机制变为廉政行为,将廉政行为变为生产力。二是创新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平台。通过充分利用现有企业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廉洁操守等廉政文化内容。通过开展反腐倡廉网络教育,开辟廉政文化建设专栏等,建立起经常性的廉政文化宣传阵地。通过举办廉政征文、廉政书画展,运用演讲、组织文艺演出等形式,提高了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运用先进典型进行示范教育,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帮助全体干部员工树立尊廉崇廉的道德价值观,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使之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三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教育引导干部和员工把搞好生产经营当作是一种责任、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比学赶帮超,创出企业最大效益、争当先锋模范,宏先进,学有榜样。
(三)搞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实践。一要狠抓制度执行,做到按程序规范执行,按制度落实到位。将廉政建设融于企业制度建设,融于生产经营管理,着眼于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制定有针对性地防范措施,真正实现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可控、预控,要在提高制度执行力上狠下功夫,拓宽思路,关口前移,立足防范,强化监督。如果人人、事事、时时都能严格按规定、流程来执行,诱发腐败的漏洞就可被有效堵塞,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就会被消除。二要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与党风建设互相结合。遏止腐败,树立新风正气,党风建设是关键。在廉洁文化建设实践中,首先,要注意各级“一把手”的党风问题。“一把手”的党风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风气。要确保“一把手”不“带病”上岗,要加强监管,建立有效可行的监督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杜绝“一把手”一手遮天说了算的现象。其次,下大力气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自身发展权和切身利益,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要注意维护、尊重广大职工正当的权利,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三要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互相结合。廉政文化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安全、健康、高效的必备的环境条件,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着力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行使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关键岗位着手,研究掌握生产经营活动中哪些事、哪些环节、哪些变动因素可能引发不廉洁行为,然后,针对这些可能因素对症下药。进一步规范完善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领域廉洁从业风险管理,强化岗位、部门制衡,规范招投标和定价作价机制,推行业务公开,有效遏止生产经营领域以权谋私和滥用职权腐败现象。
第二篇:论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论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进入21世纪,展望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回顾我国国有企业几十年来的改革实践,再看今天迅速发展而又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都会深深感到,国有企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我们的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紧迫的历史性任务。从理论研究来说,有一系列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其中之一,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准则、企业风尚和企业形象等等。企业文化既继承了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它与行为科学相比,不是把人自发形成的心理素质放在首位,而是把培育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放在首位;不是以满足单个的需求为主要方法,而是以培育群体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主导因素去实施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它重视观念形态在管理中心的主导作用,视企业精神为企业管理的灵魂,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己任,实现了从以个体为中心管理向群体中心管理的转变,这在管理思想上是一次大飞跃,是一个进步,是科学的,是应该拿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
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大在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和完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十五大报告提出的这一任务。以上足以说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地
1显现出来。
首先,它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经营理论、管理方式、价值
观念、群众意识、道德规范等许多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变革文化观念是深化企
业改革的首要任务。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文化观念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速度和质量。没有先进的文化观念做指导,没有进步的文
化氛围为条件,就不会产生企业管理者先进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不会有先进的管理行为和改革措施。而企业文化可以积极培育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协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增强企业疑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企业改革和经营目标同舟共济、协力奋斗。其次,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微观基础,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而企业
文化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科学管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与企业的物质建设相结合,就会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因此说,企业管理只有建设在企业文化这
个根基上,才有管理的现代化。这是因为现代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
可使管理富有人情味和人文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使企业开发更多的市场适
销产品。现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这就必然要求企业在产品的构思、造型、款式、风格、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方面体现出文化特色和美学价
值,展示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市场开拓需要文化支撑。企业在开拓市场过程中,企业
形象是一种力量,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注重企业形象,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摆脱企业困境、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企业文化素质的品位高低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当前,我国企业职工的文化素
质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与国际国内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次,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现代企业。
第四,有利于社会大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政权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单位,理所应当是社会大文化建设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和重要阵地。大气侯由无数小气侯构成,小气候影响
大气候。如果我们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能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就能较好地完成江总书记
在十四大和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市场竞争中的形象和实
力,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应该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全面认真地回顾十多年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已经开展的企业,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没有开展的企业,要找准切人点,逐步开展。具体思路是:第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搞好理论探索和研究。重点是搞清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利用各种媒体搞好对企业文化的宣传。领导干部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又是实践者,所以应自觉地将企业文化理论运用于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使企业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要坚持企业文化重在建设的原则,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的总体规划之中,狠抓硬件建设,在人、财、物上舍得投入,以经济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后盾。
第二,选好突破口,找准切入点,把握重点,逐渐推进。要从有利于焕发广大职工主人翁精神的项目抓起,如企业精神、厂旗、厂徽等;从基本设施抓起;从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抓起;从制定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企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抓起,从而把企业文化建设带动起来。
把握重点,就是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突出企业之魂。目前,我国市场正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有企业既面临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精神,即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思想基础,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许多企业经过实践、总结、概括。指定了各自的言简意赅、便于运行操作的企业精神,并视为企业之“魂”。如八钢的企业精神是“艰苦奋斗,创建八钢”;宝鸡有色加工厂的企业精神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二是重视企业之道。文化是一种资源,文化力量对经济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逐步确立“以用户为中心,千方百计满足用户需求,在满足用户的同时,追求长期合理的利润”的营销观念,逐步形成自己的营销策略,如宣传策略、渠道策略、产品策略、效益策略、发展策略等等。
三是坚持企业之本。一切企业活动,都可归纳为人、物(产品)、利(利润)三个字。而事在人为,物在人管,在人创,在人用,人是管理的主题,管理是人的行为。以人为主体,符合我国的传统,是我们的优势。所以,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职工群众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具体作法是:相信和依靠职工,尊重和关心职工,理解和激励职工,培养和依靠职工,让职工参政议政。因为他们是最基层的生产
经营者,其效率的高低、工作态度认真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是塑建企业之形。企业之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体现,是企业潜在的销售金额,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取得胜利的新型武器,也是获取消费者信任的金字招牌。一般来说,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其企业行为、经营实力、经营作风、精神文明等状态的综合性整体印象与评判,是企业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形态和面貌,体现着企业的声望和信誉。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家的追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内所有的子系统,都处于最佳状态,大到技术改造,小到环境卫生,方方面面来不得半点马虎。
五是强化企业之为。企业以人为本,就是要建立培养、造就人的机制,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企业人员的思想观念、仪表风貌、行为方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行为,影响企业形象。因此,企业除了坚持教育、制定规范,用以规范职工作风外,还要在职工中提倡“四讲四不做”,即:讲荣誉,不弄虚作假;讲竞争,不尔虞我诈;讲质量,不粗制滥造;讲盈利,不损公为私。一方面坚持教育,另一方面用制度规范职工行为,从各方面增强企业向心力。
第三,企业文化必须具有自己企业的特色。建设企业文化,勿庸讳言,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有中国的特色。但从小的方面说,各个企业的文化还要有各自企业的特色,即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由于企业的价值观、发展的历史、目标、经营哲学、管理观念等等的不同,造成了各自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形成鲜明的个性提供了条件。既使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庆、鞍钢的企业文化同样也会存在差异。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在本着为企业服务的大原则前提条件下应五彩纷呈,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除此之外,还应把企业文化建设融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企业文化的好土壤。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腾飞。但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厂情,在继承我国企业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大胆引进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