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秋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方略(5篇)

时间:2019-05-12 12:1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秋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方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秋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方略》。

第一篇:安秋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方略

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方略

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维,雷军提出的“专注”、“极致”、“口碑”、“快”成了很多企业重新进行业务思考的基本思路。作为企业大学和企业文化工作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和大家分享下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构企业文化的建设策略,抛砖以引玉。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这其实提出了一个最经典,也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服务的客户,他/她的本质需求是什么,哪些是可以观察到的,哪些是可以访谈得到的,哪些是必须深挖才能发现的潜在需求。做企业文化,难就难在文化是一种复合的需求。有表层次的,如员工活动;也有深层次的,如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社交需求等。如果不了解员工这些需求,就可能费力不讨好,无从发力。特别是现在的企业,80后,乃至90后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的主体。企业文化应该充分考虑这个群体的时代性,以及独特的心里诉求。《轻有力:用90后思维管理90后》讲了90后很多很有意思的心理,值得每个做文化的管理者认真阅读。

从需求出发,“专注”、“极致”、“口碑”、“快”给我们指出了做企业文化的基本方向。

“专注”,意味着我们做文化要有重点,做几项员工最“痛”的地方,争取让员工“尖叫”。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海底捞给员工最大程度的授权,德胜洋楼邀请农民工员工在五星级酒店开年会,Google逆天般的超豪华就餐和零食。回到我们自己的企业,集中火力,解决1-2个员工最关注的问题,文化就有了很强的着力点。

“极致”。在我看来,持续的“专注”,一定能达到“极致”的境界。极致讲的是品质,而且是超出预期的品质。做文化也是类似的道理,把握好方向,就要持续去做,做彻底。半途而废,浅尝辄止,肯定做不出有生命里的企业文化。3M的创新精神、富士康的成本控制意识,通用电器的人才发展理念,这些都是文化做到极致的表现。

“口碑”。所谓的雇主品牌,所谓的“品牌忠诚”,都是建立在“口碑”之上。企业文化建设也要有口碑意识。一个公司,一定要有几个口碑很强的文化项目,比如通用电气的Session C、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黑客日、很多公司的内部讲堂、达人秀等。口碑的形成,强化了员工对于文化的认同感,是文化正向循环的基础。

“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道理也是类似的。从来没有一个方案,一开始就想的很正确、很全面、预估了所有的情况。企业要给企业文化工作者一定的授权,授权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文

化形式,在尝试中不断迭代,用敏捷的思维逐步建立企业文化的体系。“快”的含义,就是要动起来。文化建设一定是做出来的。

回头想想,互联网思维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每个企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依附于企业、个人的企业文化,也必然要随着发生变化。用互联网思维做重新的思考,也许我们离文化的真相,就又近了一步。

第二篇: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2-06-20作者:魏文雯推荐 RSS订阅

腾讯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功打造了腾讯QQ、腾讯游戏、QQ空间、财付通等国内领先的网络服务平台,其业务范畴几乎涵盖所有互联网行业相关业务。时至今日,腾讯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龙头企业的地位为腾讯带来财富与荣誉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责任与挑战。腾讯将“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作为企业的发展愿景,也反映出腾讯发挥行业表率作用,成为互联网企业榜样的愿望。为此,腾讯公司不断升级其企业文化,力求用文化的力量对此愿景予以支撑。

一、行业发展对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用户至上,重视客户价值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正逐年攀升,国民经济和政策的环境保持良好,为行业发展继续创造良好机遇。随着用户群体的特征日趋复杂,其需求深度逐渐提升,需求种类也变得五花八门。一般来说,互联网企业的营利模式是“以为99%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为基础,以1%增值服务为主要收入”,因此保证规模稳定的客户群体以及客户粘性是互联网企业营利的关键。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重视主流用户价值是互联网企业商业行为需关注的核心。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充分重视用户体验,时刻关注和理解客户需求,不断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2、持续创新,提供顺应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我国互联网企业虽不乏一些口碑较好的产品,但大部分公司都在或多或少复刻和模仿国外公司的相关产品,许多企业的“创新模式”都是在国外成功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良。同时,虽然各种产品看似名目繁多,但雷同现象严重,新的产品问世就难免出现不同的模仿者。总体来看,缺乏创新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通病,而且这一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山寨”是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对于腾讯这样相对成熟的行业领军者,则应该走出“山寨”的泥沼,带头营造创新氛围,维护行业的良性竞争。因此,互联网企业需要秉持创新的价值理念,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3、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发展

相对于其他行业,互联网行业一直存在员工流失率偏高、归属感不强的问题。这是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多为知识型员工,这一群体普遍较年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自主意识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自我价值十分看重。也正是这些特点导致员工与企业的磨合难度增大,当其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文化或运行管理机制不能很好契合时,就容易导致员工流失。同时,互联网行业变化快、机会多,也直接影响员工的稳定性。因此,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问题,应当注意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和认可,重视员工个人发展并注重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

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文化特征,现阶段互联网企业的文化理念应当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实现企业文化对管理的辅助作用,并推动行业整体文化环境的建设。

二、“文化落地难”问题在互联网行业尤为突出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先从行为提炼出理念,再将理念落实到行动的过程。文化理念的提炼必须做到准确、务实,并且突出企业特色。但与之相比,更难的是如何使文化理念成功地引导员工行为,让企业文化做到真正“落地”。

曾有学者指出,基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国的企业应该不乏优秀的文化理念,但往往缺少的是对文化持之以恒的信仰和追求。忽视文化理念的践行,则容易造成“文化悬空”现象,许多企业的文化变成了“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体现不在行动上”的空谈,无法落实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也起不到辅助管理和指导员工行为的作用。

文化落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普遍难题,而对于我国互联网企业来说,行业的特殊性更是增加了文化落

地的难度。

首先,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快,文化建设容易滞后于企业发展。我国互联网行业仍处于高速成长期,在良好的行业大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规模和业务种类的膨胀速度很快,容易出现企业重视业务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和实施的现象,难免造成企业文化跟不上行业和企业发展步伐,或者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不相符的“文化两张皮”现象。

其次,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稳定性低,文化理念渗透难度较大。员工的高流动性使互联网企业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的员工群体,大量新进员工难免冲淡既已形成的文化氛围,这就增加了企业文化渗透的难度。因此,如何建立符合行业员工特点的企业文化,并成功使文化较快地被员工普遍接受,也是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克服的一大瓶颈。

互联网行业的上述特点要求互联网企业要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的执行,必须通过更合理、更高效的手段保证文化的成功落地。

三、腾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

如何满足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对企业文化的要求,使文化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同时保证企业文化落地的成效,腾讯于2011年初与正略钧策合作进行的企业文化升级的案例,可以为国内互联网企业提供很好的借鉴。

1、文化理念紧扣行业要求

对比互联网行业对企业文化的要求,腾讯的文化理念与之充分契合。腾讯将“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作为其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将“创新”则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而“关心员工成长“则成为其管理理念的核心。

腾讯CEO马化腾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升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领袖作用。马化腾自身非常重视用户体验,他曾在致员工的信中提到“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重视用户体验为腾讯带来的直接价值就是稳定的用户群体和用户黏性,这也是腾讯能够度过3Q大战危机的重要筹码。在人才问题上,马化腾始终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腾讯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和忠诚度,3Q事件过程中腾讯员工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也从侧面反映出腾讯人本文化的成功影响。

2、文化理念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

2010年底开始,腾讯提出并逐步落实“平台开放”战略,有步骤地构造合作产业链。但“开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转变,更是企业呈现出的一种态度、一种理念和一份行业责任,因此企业精神与文化的转变更加至关重要。腾讯战略的转型需要为其企业文化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共享“成为文化理念升级后腾讯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腾讯提出的”共享“不仅仅是员工间知识与经验的共享、部门间成果与贡献的共享,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种与行业伙伴分享的心态,与业内同行共享行业的成长。

3、充分重视和强化文化的落地

在进行文化升级之前,腾讯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员工对部分文化理念的熟悉程度低、对理念的理解没有形成高度统一、部分行为与文化两张皮现象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文化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同时通过一系列文化落地措施帮助员工将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行动。

文化落地的实施,应遵循一个从制定实施规划、到具体执行、再到反馈执行效果、最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实施计划的动态过程,这样可以及时反馈文化落地的效果,第一时间发觉问题和矛盾,并有的放矢地调整文化落地的实施策略。

腾讯在文化落地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给予管理支撑,同时以制度来明确实施的原则、任务、计划、职责,通过组织宣传、培训及特色文化活动等手段进行文化理念的深入传播,并将文化理念与部门工作和现有制度有机结合。这种系统化的文化落地实施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文化落地的成效。

腾讯的企业文化升级无论是文化理念的先进性以及文化落地的实操性都对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腾讯很好地把握了行业发展脉搏并使企业文化建设方向与企业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重视文化落地这一难点,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进行文化落地的实施,真正在企业内部做到“知行合一“,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2011年,腾讯的业绩继续实现稳步增长,其营业收入由2010年的人民币196.46亿元增长到284.96亿元,股票市值总体保持增长态势。行业的利好环境无疑是腾讯继续实现飞跃的良好基础,但文化升级对企业发展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功要素。

第三篇:互联网思维下的农业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互联网思维下的农业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

建设研究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和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企业如何结合互联网思维并应用到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当中,是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思维;农业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1 互联网农业企业发展背景

1.1 互联网农业内涵

“互联网+”是指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化、在线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凭借互联网开放、透明、共享的特性,使有效信息被挖掘和充分应用,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财富增长。农业,作为最传统的行业,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潜力巨大。互联网农业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从计划、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重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把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发展,成为新型高效的生产模式。互联网与农业,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产业,但其联合也并非是生搬硬凑,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传统农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的融合和发展,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分配等,使得互联网为农业智能化提供支撑,促进农产品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创新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

1.2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1.2.1 互联网农业企业发展概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6.88亿,全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这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基本的保障。[1]目前我国有近4万个农业网站,网站类型大体有三类,一是农业网址导航类网站,在网站内容上也基本覆盖了农业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各大网站。二是一些农业咨询类网站,这些网站通过对采集的农业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农业从业者提供咨询服务,便利农业人员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三是一些农产品电商类网站,商务部和信息化服务司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超过3万家。互联网+农业市场前景广阔,据相关报告显示互联网+农业市场规模将达10万亿,另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在共计2.45万亿价值总额的农产品销售中,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流通的农副产品却只有1%左右。而同时期服装电商销售总额却能占到整个服装业的17%,3C产品电商销售额也能占到整个3C产品销售额的15%,不难看出,互联网+农业市场单就在农副产品的[2]电商销售方面就有极大的增长潜力。1.2.2 互联网农业企业发展机遇

[3]

互联网技术与“三农”加速融合,农业互联网发展面临机遇,第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农村互联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之间公共资源的分配越来越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也能够更加的自由流动,这些条件为发展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新技术的不断突破给农村互联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大数据、云计算、现代物流技术等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农民上网变得更加便利,大数据、云计算使得政府能够通过数据挖掘和共享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现代物流网络更加便利了要素的自由流通,“三网融合”也使得上网的成本大大降低,新技术的运用使互联网农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1.2.3互联网农业企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互联网+农业”要实现稳健、持续、高效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保持高度的关注、清醒的认知、审慎的思考,并安全渡过挑战期。

1.2.3.1 国策战略层面对“互联网+农业”的挑战

“互联网+农业”借力于现代信息科技,实现了传统农业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它还能成为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举措,“互联网+农业”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性机遇,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导致“互联网+农业”一哄而上,无法避免各自为政及局部性或片面性发展的不良态势,这也阻碍了“互联网+农业”的协调与整体性发展,使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惟有从国家战略层面力推“互联网+农业”计划,形成一种统一谋划、稳步推进的格局,才能切实实现“互联网+农业”稳定、持续、高效地发展。

1.2.3.2 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对“互联网+农业”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大创新。“互联网+农业”要落地农村最基本的就是普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截止2014年12月,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28.8%,我国农村网民的占比达到了27.5%。但整体而言,我国农村的互联基础设施相对较薄弱。至今,我们仍有5万多行政村未

[4]通宽带,农民拥有电脑的比例不足30%。

[5]

此外,互联网中的农业数据资源严重分割、利用率极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任务艰巨。

1.2.3.3 农村物流配送产业的滞后对“互联网+农业”的挑战

尽管我国正在推进现代型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如“万村千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其整体发展水平仍明显落后于城市。农产品通常具备易腐、易损等生鲜特性,它对运输过程及时效性要求都比较高,因此物流配送问题也成了影响“互联网+农业”全面迅速落地于农村的现实挑战之一。

1.2.3.4 农民的互联网意识及操作技能层面对“互联网+农业”的挑战

“互联网+农业”进入深度融合进程后,各参与主体都要逐渐转变传统农业意识,开始培养各类互联网思维模式。“互联网+农业”这场变革的主角是农民,普及培训农民是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点。农民需要接纳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如目前多数农民因受教育不佳,不会熟练的操作运用互联网,又担忧于网络交易安全问题等而不愿意接触网络。当一个小小的网络操作失误,可能就会使其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时,无疑会增加互联网经营推广的难度。

1.2.3.5 中国农业中大多数成熟企业多采用“公司+农户”的传统生产模式

虽然一些大企业自己建有大型的基地,但其经营主体多是由个体农民、夫妻档、合作社等形式构成的。这些主体对传统生产模式很自信,高度依赖于原有的经营方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专业化、订单化的经营常态,因此也对采用“互联网+”类的新型生产模式有抵触。

[7]

[6]

因此,虽然“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能给农业经济带来巨大的模式变革,但在这股大浪潮下既有成功的案例又不乏失败者。当农业遇上了“互联网+”后,每个参与主体都需要清醒思考一个问题,即自己能否实现原有生产模式与“互联网+”的最佳接入,真正实现新农业运作模式的落地与执行,并最终赢得挑战。互联网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2.1 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将所有的信息发布在网络上,并使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内被更多的需求者共享。相关人员将与农业有关的信息发布在网络上后,互联网就会对各类信息进行自动地整合处理。这样一来,广大农业信息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地查询到自己需求的信息。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资源的整合效率,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

2.2 促进农产品销售模式升级

互联网的出现为我国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销售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纯收入。通过建立网上农贸市场、建设农产品经营网上连锁店,农民可以通过多渠道宣传并成功销售出自己的产品。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这是一项富民利民的项目建设,能够解决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信息缺乏、物流困难等问题,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8]农村电商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当下信息经济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通畅达,信息获取及时,双方之间的直接交易破除了不必要中间环节,使得零售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交易效率得到提升,农村电商根植于农村,服务于“三农”,农村电商的发展使农民直接受益。

2.3加强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互联网+农业”使得农民能够直接面对消费者,农民在传统流通体系中的定位得到改变,促进了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联交流沟通。选种、施肥、收割各过程是否科学,消费者可在线与农户直接沟通,从而使质量有保障的农产品更快更广的推广传播,消费者吃的安心、用的放心,农户也省时省力,实现互利共赢。

2.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互联网+农业”给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互联网+农业使得农企能够做到以销定产,减少库存,降低产品销售风险。互联网的共享、开放、透明、快速传播的特征,将逼迫乡镇农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更加注重挖掘企业文化b内涵,从而打造农企百年老店形象。“互联网+农业”同时也促进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淘宝网与各地方政府合作推出的特色中国项目,在全国开展地方特色馆建设工作,建立原产地农产品的直销模式,既帮助各地树立推广了自己的农产品特色品牌,也推动孵化了一批农业电商企业。包括分销、冷链、物流

[9]在内的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建设得到强化。

2.5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

互联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升级,可以大幅提升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做到作物生长环境可检测、生产加工过程可精细控制、农产品质量标准可追溯,农产品食用安全性问题在一定程度得到解决。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集感应、处理、控制技术为一体,使得农业生产越发智能化、自动化,不但节省了人力成本,农产品的产量也得到提高,质量也得到保障。互联网农业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是提升企业凝聚力的根本约束。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业企业的文化建设值得我们讨论。

3.1 互联网时代对农业企业发展的影响

自古,农业便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产业;如今,农业更是调结构、扩内需的重要领域。但资源短缺、污染加重、开发过度、国内生产成本攀升等困境,使中国农村在城乡资源流动中日益边缘化。因此,我们急需加速农业的升级转型,提升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及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互联网+农业”大潮的来袭,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传统的农业企业发展中,企业间竞争主要依靠技术、资本、劳动力、规模等,拼的就是实力,这种环境下,无经验、资本少的农业企业成功率并不高。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的不只是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会。“互联网+”时代企业加速转型,员工自主意识强、学历层次高,因此,需要有更强的企业文化建设跟得上企业发展和员工变化的脚步。鉴于此,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互联网的融合,进一步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创造动力支持。

3.2 互联网思维下农业企业文化的建设思路

企业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内在品质,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如果没有健康、优秀、强势的文化,一个企业很难稳步成长和持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这把双刃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今的发展机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适应力。

3.2.1 追求更加安全优质的产品

农业安全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都产生了重要变化,竞争更加激烈。农业企业必须投身到这场竞争当中去,但是作为农业企业,其生产的产品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其次,要努力面对竞争,生产更加优质的农产品。有些农企的从业者可能会说,农业可不像其他行业,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许多时候更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的确,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更多的是依靠经验,但是在互联网的不断冲击下,传统农业从业者经验的作用会越来越小。例如,网易曾进行了一个8760的模拟实验,他们模拟一栋猪舍,在一年8760个小时中每分每秒的空气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在建设猪舍时找到最佳方案,并且未来通过输入环境数据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造。未来甚至有可能可以通过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猪哼哼的动静频率,来预测长膘情况或者预防疾病。

[10]

甚至再进一步,根据哼哼频率找出猪冠军,通过基因技术,快速进行品种优化。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庞大的数据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而这些数据和解决的方案一旦成形,那么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必定会对全行业开放,更多同行的人都能参考这些,找出最适合自身的方案,那些多年从业的经验将会大打折扣。

3.2.2 增强企业领导执行能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互联网+”带来了农业发展的黄金期。对此,农业企业的领导者应乘势而上,打破固有思维桎梏,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勇敢迈出步伐,创造和满足消费需求,开启新的企业发展模式。企业的领导者要认真研究审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现状,总结优秀成果,查找存在问题。处理好共性与个性、整体规范与体现特色的关系,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基层活力。此外,企业领导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掌握员工的动态信息,加强与员工的“零距离”交流,让员工充分体验到领导对自己的重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进而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3.3.3 加快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农业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以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电子商务,对于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促进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生鲜电商作为农业电子商务的热点,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商模式,从最基本的B2C(企业零售)模式,到后来的F2C(农场直供)模式、C2B(消费者定制)模式、C2F(订单农业)模式、O2O(线上线下)模式和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等。

[11]

大型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已经开始触网探索农资电商,一些综合性电商平台企业、农业服务企业也开始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和优势进入农资电商市场,农资电商正在加速发展。同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正在借力互联网挖掘巨大的潜在价值。但应当看到,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物流配送、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诚信体系、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是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牵线搭桥的作用,鼓励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探索新模式,创新性地破解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促进农业电子商务与工业品、消费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

农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且素质较低等特点,具有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技术开展的商务活动,能够消除传统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障碍。[12]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地球村来降低传统的农业交易方式。“互联网+农业”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参考文献

[1]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16期

[2]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创新科技》.2015年07期

[3]王艳华.《“互联网+农业”开启中国农业升级新模式》.《人民论坛》.2015年23期

[5]柳采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2015年19期 [6]夏青.《用互联网思维做农业》.《农经》.2014年Z2期

[7]胡彧.《农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互联网天地》.2015年05期 [8]李国英.《产业互联网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路径》.《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07期

[9]杨继瑞,薛晓,汪锐.《“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思维与创新路径》.《经济纵横》.2016年01期

[10]宋晶.《我国农业企业企业文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 [11]崔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 [12]吴慧芬,黄宇腾,蒋城颖.《企业文化建设的互联网思维》.《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15期

第四篇:关于企业团工作开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胡安维

企业共青团工作开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重庆地铁11标 胡安维

中铁航空港重庆四分公司是一家在老的国有企业基础上新重组的公司,它拥有历史不朽的业绩也充满新的活力。如今在企业全面走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在新形势下,我就关于企业共青团工作开展与企业文化建设思考与探索进行浅析。

首先我们需要先明确目前我们企业共青团存在的问题:

企业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标,但并不是单纯追求利润。现代企业更关注人的需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追求人、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大型国有企业,除了强调经济效益外,更需要企业注重社会总体效益,要关心员工的福利和发展。现代企业中青年有发展的需要,有交友、学习、成才的需要,而团组织作为一个由先进青年组成的群众性团体,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组织,在这一点上决定了团的组织优势。我们的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年比例逐年加大,青工工作突显出重要,青年员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目前我们的团组织存在面临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

1、工作对象非常分散。由于建筑施工单位性质,多数青年在施工一线工作,人员分散,不便于专门组织大型集会活动。

2、部分领导重视不够。由于施工大干抢工期等客观原因造成领导无暇顾及团工作。而有些单位的领导则是主观上不重视,认为团组织可有可无。

3、团的活动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减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青年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青年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

4、团干部任命存在对付应付现象,原来我们好多项目往往没有团支部书记,没有真真正正选拔团干部,由于原来在公司人才选拔机制上,没有明确把团干部职位纳入青年人晋升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团干部价值难以得到体现,这样就人为造成团干部质量欠佳。

5、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团干部缺乏工作激情,将企业团工作开展不好的原因归结为领导不重视,工作较为被动,缺乏创新进取、自成系统的精神;有的团干部很有工作激情,但是目标不明确,没有战略思想和系统思考,简单地认为团干部就是多搞点活动,给领导“烧钱”,团工作缺乏长远的目标规划。

6、团的经费短缺。目前,团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是由行政拨款,或者团费收取,团组织的经费普遍很少,甚至没有。

然后从我们新组建中铁航空港重庆四分公司共青团工作来说:

共青团组织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企业发展扎根群众、依靠群众的重要力量,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先锋模范、桥梁纽带、渗透培育等作用载体。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先着手抓好共青团建设工作:

1、要进一步加强团组织的基础建设。摸清楚我们企业目前共青团的现状,我们青年有多少,在我们企业的比例是怎样,团委下设置几个支部等。针对团员人数锐减,团组织萎缩的状况,共青团组织把工作对象扩大到28—35岁青年,把他们纳入到团组织工作的范围,拓展工作手臂。在服务其成长成才方面要给予重点考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强化企业共青团团干部队伍力量,建立建全我们企业团组织,整章建制,提高团工作执行力,团干部是团的活动的组织者,是团员青年的领头羊,团干部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团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坚持从源头保障、系统培训、实践锤炼、加强考核等四方面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在选拔基层团干部时,要严格把关,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力争把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较强、文化水平较高、志愿从事企业青年工作,特别是愿为企业困难青年多实事、做好事、敬业爱岗的优秀青年充实到团干部队伍中。

3、把握青年思想,正确教育、引导、带领青年团员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促进生产发展,维护企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带动广大青年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建设中的突击队和生力军。

4、要进一步加强活动阵地建设。一是要根据各基层单位特点,探索建立以“自由组合、自我管理、自愿参加”为特点的学习文化型、科技论坛型、生活娱乐型等青年社团型组织,适时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努力提高青工队伍的素质。

5、要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一是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动员引导青年,通过开展如青年科技月、青年岗位能手、青年风采排行榜、青年安全文明监督岗、红旗团支部等大型活动,搭建青年岗位的成长舞台,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利条件;二是坚持教育与服务相结合,以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需求为工作重点,通过交友联谊、元旦联欢、节假日慰问等形式的活动,切实服务青年的合理需求,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其次,从共青团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来说: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立足点:

1、要进一步明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团员青年正确认识国情企情、深入了解社会、科学分析形势,正确对待改革发展和利益关系调整,确 的确,我们不能忽视年轻人的物质需求,但也要看到,物质奖励只能让人得到一时的满足,只有精神奖励才是真正的长效激励措施。通过各类表彰、新闻宣传、树立典型、样板参观等方式,加大优秀青年先锋的影响范围,从精神上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年人对荣誉的追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通过拜师学技、技术比武等方式,结合技能鉴定,切实为青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利渠道。

2、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切实做好青年的维权和服务工作。企业共青团要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及时准确地把握广大青年的思想动态,针对青年人思维活跃,有朝气,但有些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事物判断还不够透彻,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思想波动大等特点,通过开展座谈会、问卷调查、民主生活会,团员大会等方式正确教育和引导青年,团干部要通过团员大会,支委会,收缴团费等机会加强和团员青年的接触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把准他们的脉搏,把青年人的真实想法和问题及时反映给领导,构建好广大青年和领导之间的桥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适时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保证正确引导和教育青工的同时,努力开展一些与企业青工价值取向相合的活动,这样共青团的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内在活力。

三、进一步拓宽宣传领域,坚持党的领导结合工会工作,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点

1、共青团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的,公司团委要向上级集团公司团委、同级党委保持沟通听从领导,基层团支部要多与同级党支部和上级团组织保持沟通,工作上要经常请示汇报,听取集团公司团委、四公司党委对团委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准确掌握上级方针和政策,紧跟同级党委的工作步伐,与党政工作目标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好助手作用,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根据不同时期企业工作的侧重点适时调整工作着力点,选好和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工会工作,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文明监督岗、“三争先一促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拜师学技等一系列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的青年喜爱,党政支持的共青团活动,找准引导青年和服务企业的切入点,使共青团工作在企业中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2、要进一步深化青年科技兴企思想,公司团组织按照中铁航空港重庆四分公司战略决策,围绕市政、轨道施工生产经营板块,以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团委“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为主题,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技术比武、五小攻关、青年安全等特色活动,以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青年人才为目标,以提高青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组织青工技能培训、开展技能竞赛、加强面向青年的职业技能鉴

通过开展青年思想状况调研、开通“青年知识分子服务热线”在网上建立青年职工QQ群和邮箱、各级团支部负责人深入基层等形式,广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建立了团员青年意见反馈体系,为团员青年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中铁是有着一家60多年历史文化的老国有企业,涌现了大批的先进模范,拥有着浓重的企业文化底蕴,我们青年团员要牢固树立“中国中铁”企业品牌形象;把“勇于跨越、追求卓越” 的企业精神及中国中铁多年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励精图治、顽强拼搏的气概,凝聚着中国中铁奉献一流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品格,蕴含着建设一流员工队伍的企业目标,体现了建设一流企业的价值追求等优良传统继承下去。不忘我们企业“建造精品,改善民生”的使命;坚持“诚信经营、客户至上、回报股东、造福社会”的企业宗旨;达到“行业领先、世界知名”的企业愿望;保证“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培养一批人才造福一方人民”的企业价值理念。这些已经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深深融入到广大员工的思想,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行为;更是为企业和员工树起的一面精神旗帜,成为凝聚员工思想、汇聚员工力量、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名青年员工,肩负的责任也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不但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应发挥其特有的热情与激情,把“企业兴衰我有责”作为我们根本出发点,同时也应该有志愿服务广大团员青年的热情,带动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进步,而公司团委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里可以有效的增强我们的团员意识,增强我们的使命感,目前很多意见和想法还不够成熟,希望我今后,在理论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方法。

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给我这个机会,我会用我的热情与真诚服务于广大青年朋友,借助团组织这个平台,为中铁航空港重庆四分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公司共青团的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重庆地铁11标 胡安维

2012年9月18日

下载安秋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方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秋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的建设方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