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真人橡皮秀》小学作文讲座听课感 文档

时间:2019-05-12 13:3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祖庆《真人橡皮秀》小学作文讲座听课感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祖庆《真人橡皮秀》小学作文讲座听课感 文档》。

第一篇:张祖庆《真人橡皮秀》小学作文讲座听课感 文档

还儿童一片牧羊想象的草原

梁静霞

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3月20日下午,我欣赏了浙江省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执教的两节作文课,聆听了张祖庆老师《玩转作文》的精彩讲座,共同品味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智慧成果。我是心怀期待而来,满怀欣喜而归

张祖庆老师所带来的高段习作课《真人橡皮秀》则是一把启动生活化习作豁然之门的金钥匙。

男教师的大气,在这堂课中可见一斑:把自己拟为孩子们手中的橡皮泥,彻底放松,让孩子们随意摆弄四肢、衣着、甚至于表情——塑造一尊他们想要呈现的泥像。孩子们有些搞怪,但张老师却不见怪,他所要求的唯一,是孩子们好好观察“他”,认真思考“他”,大胆描述“他”——“千万不要放过醒目细节,千万不要笔下留情”。或是从未见过这样来引导孩子去描述一个人物的练笔方式,台下观课者一片哗然。不难听出,这哗然中包含更多的是对张老师教育思维的敬佩,对教育方式的赞赏。

果不其然,猛药自有良效。鉴赏学生现场文字时,不再见到困扰语文教师多时的文字雷同空涩,反是句句段段栩栩如境的表达。孩子们畅快淋漓,在美妙的汉字间放肆驰骋。但,这还不够——张老师又来上一招“大家一起秀”,孩子们似乎是已经分辨不清这是一场是展示课,只管纵容着自己无限的想象力与表达欲望,一段段文字,一只只高举的小

手,无一不是向我们高调证明——孩子们在玩作文过程中乐于作文、享受作文!

随后,张祖庆老师又进行了专题报告《玩转作文——新课程视野下作文课程新探》。独辟的见解及幽默的谈吐,引发了与会老师深远的思考。毋庸置疑,习作教学一直是处在语文课程的尴尬境地,一层层枷锁束缚着我们的老师与学生去享受作文。张老师引领与会老师探讨了当前作文教学为何如此尴尬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他还从自己尚读小学儿子开博的经历,从学车时自己悟得的异曲同工之教育体会为例,建议老师要懂得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懂得用欣赏和鼓励的态度来培养孩子对作文的兴趣。对文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们自信去享受习作。提倡玩转作文,让作文像呼吸一样自在,还儿童一片牧羊想象的草原。张老师独特的习作教学理念,赢得了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真可谓是教学无痕、精彩留迹。同时,也让我对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就将听课后的点滴体会汇报如下:

一、培养兴趣

作文难是大家的共识,学生感到难学,老师感到难教,甚至有学生把写作文称为“天下第一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越是难学的,越要从培养兴趣开始,学生习作也是如此。因此,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尤为重要。要让他们把写作当做一件乐事,高兴快乐地写作文。

张祖庆老师独出心裁,把老师当作一个“大橡皮泥”,让三个学生上台任意把老师捏成不同形状的泥塑,然后定格,让学生仔细观察,写一写瞬间的“老师橡皮泥”的姿态。然后选三个同学做“橡皮泥”,让另外同学上台将三名同学作橡皮泥塑造成不同的姿态,后再让学生观察,写姿态各异的群像。学生活动兴高采烈,课堂上不时爆发阵阵笑声,学生有兴趣,观察也就仔细,有亲身体验,就有真情实感,作文自然也就言之有物了。每一堂作文课都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激发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这样的作文课何愁没有习作的动力呢?

二、引导观察

作文难,难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没什么可写,是作文的内容问题。二是有内容,但写不具体,记流水帐一样,重点不突出、不生动。针对学生习作内容空洞,没什么可写的问题,专家认为,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以积累写作素材。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缺乏习作内容,而老师又要求学生每篇作文要达到一定的篇幅。因此,学生也只能写空话,编瞎话,凑够字数。甚至有人说,中国人说谎是从小学生作文开始的。因此,解决作文内容问题是第一位的。

张祖庆老师执教的作文指导课《怎样写人物的个像和群像》,主要是让学生观察,不但观察“大橡皮泥”(老师形象)、“小橡皮泥”(学生群像),而且让学生观察同学们在“捏橡皮泥”过程中的表现,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幅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每一个人物不同的特点

等。课堂内让学生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样子写下来,这样,学生还愁没东西可写吗?

三、有效指导

作文指导是指课堂上的作文指导课,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也是作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大多数老师没有方法,没有模式,盲目性、随意性很大。传统的作文指导课,大都是给出一个题目,然后进行审题,再讲讲围绕这个题目,可以选哪些材料,再讲怎样构思,然后让学生列个提纲,最后就让学生开始写,当堂完不成的,大多带回去,课外完成。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指导都是听老师的,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写;二是学生受题目限制,由于学生生活体验少,也只能是瞎编乱写;三是完不成带回去,学生就去找作文选,甚至是上网下载,因为同类型作文很多,这里抄一段,那里摘一段,拼凑成文;四是不重视修改这一重要环节。

张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设计了捏“橡皮泥”活动,都是活动化作文。其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情趣导入——组织活动——观察讨论——试写作文(或片段)——教师点评——修改成文。活动化作文是活动与作文的结合,主要以活动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思维,开拓写作源泉。它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眼看耳听、口诵心想、手脑并用,积蓄丰富的表象与情感体验;重在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玩中思,做中学,观察事物;乐于表达,轻松写作,开掘作文的源头活水。所以说,活动化作文是作文指导的有效模式。

四、及时讲评

传统的作文讲评,一般都放在作文批改完之后,下一节作文开始的时候,老师讲一讲上一篇作文写得好的有哪几位同学,指出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形式单一,时间短,不够重视,而观摩课上三位老师都将讲评放在课堂上,并用较多时间当堂进行,十分重视讲评这一环节。一般都是学生当堂作文,有一部分先写好的,老师从中选出十多篇,由学生读,或老师读,边读边让学生点评,老师点拨,指导方法。点评时,引导学生以鼓励为主,发现闪光点,欣赏精彩点,夸赞与众不同点,大力表扬有创意的构思、语句。有时,也让学生自找同伴互评,并写评语。

张祖庆老师重视作文讲评,他认为伙伴间的言语学习是“无障碍”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找同学读学生习作中好的题目,好的句子,好的段落,这对同伴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堂讲评,及时反馈,在同学们正在有写好作文这样需要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做由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这是终生受用的。”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参与作文的评改,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致有这几种方法:

1、反复朗读作文给自己听;

2、读自己的作文给别人听;

3、小组合作互动自己修改作文;

4、师生互动品评自己修改作文。

五、营造氛围

作文,仅靠课堂是不够的。张祖庆老师在《“玩”转作文》的报告中,介绍了他在作文教学中所采取的课外练笔、促进作文的种种方法。

其中,玩法一:自己办作文周报。本班学生主办,从练笔——征文——修改——投稿——编辑——出版——点评(家长)。全部由学生完成,既锻炼了学生,又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玩法二:语文博客——秀出真我的风采。鼓励学生建博客,写博文,满足学生的发表欲。玩法三:异想天开——呵护与生俱来的天赋。建立想象宝库,编童话集。玩法四:玩出花样,让孩子们乐此不彼,本班学生与外地外校学生联谊,用相互通书信的方式联络,用书信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练笔活动。还有玩法

五、玩法六„„。这些方法,可操作性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并利用本地优势,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激励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

“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写。”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老师确立“快乐书写、真情表达”的正确理念,坚持创新,精耕细作,一定会成为作文教学的行家、专家。

第二篇:张祖庆 穷人 听课小结

穷人,不穷!

——聆听张祖庆老师执教《穷人》学习心得

二七区路砦小学 李贺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今,走进张祖庆老师的课堂亲身体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语文课堂的情趣化、生活化和艺术化,深受触动。

张祖庆老师展示的《穷人》一文的教学,课堂教学精彩,教学环节相扣,细致入微,充分彰显了他作为特级语文教师的风采。

开课伊始,从引发学生猜想入手,对文本溯源。《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根据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改变的小说。后经曹婴翻译,成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喜爱的文学作品,并被收录进小学语文教材。可是,作为《穷人》的“前世今生”,有几个语文老师会去关注,并且和孩子分享?紧接着,引导孩子们画人物关系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从抓《穷人》一文中没有出现一个“穷”字教起,让学生读、画“穷”的有关语句:“环境描写”——课文首段;“心理描写”——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细节描写”——散落在文中的体现“穷”的片语段言,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形象,揭示了穷人的悲惨命运,把 “穷”教得淋漓尽致。再到引导学生体会穷人的“不穷”,从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领会到了大作家独巨匠心的构思和语言的特色。张老师能抓住屋内、屋外的环境对比学习,引导学生读中体会之妙用,还抓住了人物心理活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想象人物心理,他设计了一个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训练的练笔,补充了课文省略号的空白,让学生们感受他们身上的可贵品质——真诚、善良。

张祖庆老师的阅读教学课,让我感到了“大师”的艺术风范。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同时让我感觉在前进道路中的茫然,也许这就是自身的某些理念在与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发生着摩擦、碰撞吧。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好像是大海一浪、泰山一石,以致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无止境”,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第三篇:作文改革锵锵三人谈 管建刚、何捷、张祖庆答《新课程研究》问(一)

[编前话] 2013年6月15-1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所属的《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和《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在武汉联合主办了“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观摩暨作文教学高峰论坛”活动。这次活动虽已结束,但管建刚、何捷、张祖庆、吴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各自展示的对于作文教学的深度反思与实践探究,给参会代表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思考。因此,我们特别征集了读者与网友的问题,针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详尽的疑问,并得到四位名师的点拨与解答,以期为各位行走在作文教学改革路上的一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与帮助。

《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年段学习内容与习作要求是否合乎儿童的认知特点与生活体验,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到底是什么关系?现在的教材编写体例给人以作文教学好像是阅读教学的附庸与配衬的感觉,不少一线教师呼唤自成体系的作文教学训练与教学模块或教材,您认同这个观点吗?如何编辑与打造以写作为中心的作文教材体系?

管建刚: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只要爱读书,多读书,作文自然会写。甚至有人说,一个小学生读了1000万字,不会写作也难。支撑这一观点的,是背后的“阅读万能论”。一个读了不少书的人,不一定会写作;一个写了不少东西的人,往往很会读书。写作在阅读的上位。30年来,阅读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然而学生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却依然如故。只要睁开眼看看现实,我们便不能不怀疑,以阅读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其本身是不是已经决定了语文教学只能“到此为止”,难以深入。如果我们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如果我们有教学改革的勇气,我们便不能不思考,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建立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对此,需要的不是别人的认同,而是尝试的勇气。当每一个人都“认同”你的时候,你所做的“尝试”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与价值。至于“如何编辑与打造以写作为中心的作文教材体系”,以我切身的体会,大致有三点:一是从自己的写作经验出发,教师对写作这件事,有切实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二是从儿童作文的实际出发,知道儿童喜欢写什么,怎样写来得开心、自在,知道儿童写作文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三是从教育的普遍规律、人的发展的普遍规律出发,而不是从变异的“应试”出发。

何 捷:阅读是阅读,作文是作文,二者本来就是两回事。要说关系,任何两件事都会有关系,都能扯上关系。所以,阅读是基础,作文是上层;阅读是吸收,作文是倾吐;阅读是积累,作文是表达„„各种阅读作文关系论应运而生。说白了,二者有关系,但又各自独立。有的人,读书不多,写的书却占据整整一大书架,怎么说?有的人,读的书很多,让他写,他却说“这是说什么笑话”。所以,我们不要再纠结于二者关系论,还是下力气把二者都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互相融合共通,达成化境。

我用了二十年试图撰写有体系的作文教材,写下了数百个案例,最后发现是徒劳。构成写作的各种能力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很难用一个体系、次序,把它们条分缕析地剥离出来。即便这样做了,也未必科学。个人的经验很难适应大众的写作需要,适合千变万化的学情。但也不能随意而为。我主张大板块的体系观——按照课标要求,写好话,练习写作。三步走,走得慢就科学了。近年来我的“写作教学进行时”也提出三阶段的训练体系:想得到,写下来;想得好,写下来;想得妙,写下来。(具体见《语文建设》 2013年第6期)我想,这也许可以称之为一个体系吧。但是,我反对细致地将作文罗列体系,分割为一个个的能力训练点,这就是典型的把简单事做复杂的行为。张祖庆:将小学作文教学定位在“写话”、“习作”,个人认为是不科学的。写作就是写作,为何要换成“写话”、“习作”?

写作就是用符号对话——和当下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对话,和确定的读者、潜在的读者对话。这种对话,是有真实的交际对象的。而“写话”、“习作”,侧重于“练习”——也就是“试试看”。这种“试试看”,往往没有特定的对象。这样的对话,失去了真实的交际功能。其实,无论是哪个学段,儿童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是可以通过“符号”与自己以及他人对话的。将低年级作文教学界定为“写话”,我认为太狭隘。说和写,其实不是一回事。说,是用声音对话;写是用符号对话。两者不是同一个言语系统,将“话”写成“文”,是两种表达系统间的转换,人为地增加了儿童写作的难度。我以为,低年级儿童的写作,多采用“图画+文字”、“儿童诗”、“微童话”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写作方式,让每一个儿童的语言诗性真情流淌,让儿童运用适合自己年龄特征的写作符号,体验真实表达的快乐。关于“作文和阅读的关系”。个人认为:阅读是发现,作文是对话。博览群书不一定能写得出好文章,但一个善于将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通过作文与他人分享的作者,其写作内容,必定较不阅读或者少阅读的人更加丰富;其作文境界,必定较不阅读或者少阅读的人更为高妙。如果把写作比作一只飞翔的鸟,广博的阅读者,拥有强力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读书甚少者,翅膀乏力,鸟儿只会飞得很低。关于“写作教材的独立编排”。其实从白话文教学开始,就有人在探索独立于阅读的写作教材。有人作过统计,我国先后编写了七套以写作能力为核心的教材,但最终没能形成体系得以流传。当前,阅读和写作合编,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作沦为阅读的附庸。当前的阅读教材,是以“人文”或“内容”主题来编排,不是以语文能力为主线来编排,这种框架下的作文教材,势必无法进行系统的写作教学。叶黎明博士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最后一章中提到,理想的写作教学内容,应该是课程目标指引下,课程内容的科学化,然后才是具体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处理。也就是说,我们的写作教学,首先要将课程目标进行重新梳理,然后确立“以写作能力为核心体系兼顾阅读”的课程内容框架——每单元,有一个核心的写作能力点,所有的文章,都是按照写作能力点来选编,而不是以人文主题来选编。这样的框架,在潘新和先生的《写作:表现与存在》一书中阐述得很清晰,读者可以去深入阅读。目前的语文教材编排,估计难以实现“写作中心”,我们可以尝试着建立攻关小组,合作研究,尝试走自己的路。《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真实表达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现在课程标准强调语言的运用与实践,是否可以考虑构建以写作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的培养体系?

管建刚: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不让孩子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话,写他们自己的那点儿事。学生不是在写自己想写的话、想写的事,而是在揣摩,老师要我怎样写、写什么样的内容才符合老师的要求,我才能交差,才能获得比较高的分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跟“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是一回事。兴趣的激发,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至于“观察生活”,我以为,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没有一个写作的人是靠“观察生活”,“观察”出来的。写作和生活从来不是“观察”和“被观察”的关系,两者是浑然一体的。引导学生“真实表达”的关键因素,是放下所谓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放下所谓的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放下”,不是说教育不要“健康”,不要“正确的价值观”,而是不要用这些去“套住”学生的笔。不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跟作文教学,死死地捆绑在一起。一个人有怎样的思想、情趣,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思想和情趣本质上是靠“影响”的。影响是个慢过程。一个思想、情趣不高的学生,作文里,你偏要他有高雅的情趣、向上的思想,他除了伪装,还有什么路可走?我一直以为,将真实的自己袒露在文字的世界里,那种“真实”,就是最大的健康。

何 捷:害怕写作的外因:命题难,命题教学无效;单兵作战式的写作模式造成难度增加;与生活的割裂,应试压力大,没有给儿童空间,闭门造车带来困难;教师指导的方式错误,造成困难叠加;评价的唯美追求,造成人为困难。

内因有写作的各种不良心理,如:应付心理,畏难心理,依附心理,厌倦心理,定式思维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真实表达的关键因素是持有童心。所谓教,就是想方设法呵护童心,发掘童趣,倾听童言。不提倡如“以写作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的培养体系”等任何偏颇式的体系构建。写作,考量的是综合素养。任何中心都是一种倾斜,唯独以儿童为中心除外,但这又何须说呢?原本,我们就应该这样去做。中国的教改问题就在于理念多于实践,大于实践,代替实践。张祖庆:“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根本原因,是教师都是为教作文而教作文,学生为写作文而写作文,没有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要作文”。教作文是为了分数,写作文也是为了分数,于是,作文就游离于生命。人,怎么能把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事情做好呢?反过来,一旦师生认识到:作文,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作文是生命存在的证明,作文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师生都会将写作文视为一种需要,如此,作文就不难教了。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真实表达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以为就是训练儿童的“敏感性”。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切可以与大家分享的写作因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语,把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与他人分享。“构建以写作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的培养体系”,不是课标强调了“语言的运用与实践”才有人提出的,其实,这样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过,只是因为这样的声音“非主流”,而没有成为当前的“主流”。其实,日本的国文教科书,就是以写作为核心编写的,日本的语文教学,也是以写作为中心的。现在,新课标在阐述语文课程性质时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为建构“以写作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如何去建构这个体系?我想,最理想的状态,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语文教学的高层人士,要高屋建瓴地从“课程目标”、“课程框架”、“教材编写”、“学业评价”等这几个维度,进行系统设计。否则,教师们还是会在“以阅读为核心”的老体系中,“旁逸斜出”地小打小闹,无法真正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当然,在课程框架还没有做较大改动的前提下,一线教师不妨尝试着站在“写作”的角度教“阅读”。当然,“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何把握这个度,老师们可以参阅王尚文先生关于“此为之一,而非唯一”的深刻观点(具体见《小学语文教师》 2013年第4期)。《新课程研究》:作文的习作前指导与习作后指导哪一种更切合学生实际,更具有实践操作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与学生动笔写作的时间比例各为多少比较合适?以2个学时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指导、构思、习作、修订的全过程,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与探究吗? 管建刚:对于真正懂得写作之道的教师来讲,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指导,两者没有什么区别。我一直倡导“作后讲评”重于“作前指导”,然而,要我上“作前指导”也可以,效果可能也很不错。原因是,我终于渐渐进入了懂儿童、懂儿童作文的状态。对于还不太懂写作之道的人来讲,我主张“习作后指导”,也就是“作后讲评”为主。那么,怎样算懂得写作之道,或者说怎样算不懂的写作之道呢?回答三个问题可以考证:一是你有作文知识系统吗?二是你有作文训练系统吗?三是你有作文实践系统吗?——倘若这三个问题回到的都是“否”,那就老老实实地上“习作后指导”,教学“习作后的指导”要求你去研读学生的作文,你在不断研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会逐渐懂得儿童和儿童写作的“道”。

何 捷:我主张“写作教学进行时”全程实施教学,其基本概述约1万字(具体见《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7、8月合刊)。

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与学生动笔写作的时间,不存在数据比例,总体说:应该是大量的,高频率的表达实践要成为课堂主旋律。表达实践包括:说和写。作文课,就是表达课,教作文,就是引发表达,辅导表达,促成表达,提升表达。

写作教学的课时,不应该以“2”或者“1”课时来界定与衡量,写作,是一件弹性很大的事,要视学情而定。强硬分为1个或者2个课时完成,没有弹性的设计,都不是学情本位的教学观。以学定教,学情本位才是王道。

张祖庆:我认为“作前指导”和“作后指导”要分年龄段和不同文体来把握。低中年级孩子,写作处于起步阶段,宜多用“作前指导”——导兴趣、导思路、导方法;高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宜多用“作后指导”——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有效提升。写人记事一类的常见作文,文章的体式感基本不需要教,这样的作文,宜“作后指导”;应用文、读后感、观察日记等形式比较独特的一类文章,如不在作前进行指导,则孩子容易在格式或者基本写法上出问题,这一类作文,宜“作前指导”。

至于“有效指导”与“学生动笔”比例各多少为合适,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前提语境是:习作指导课,必定有写作的环节。而事实上,习作指导课,不一定非得写作文。比如教学生写读后感,教师用一节课时间,把常见读后感的几种写法讲清楚,然后欣赏一些精彩的范文。而写作,则让孩子们利用一星期时间课余去完成。这是不是习作指导课?我认为是的。当前的习作指导课,往往太急功近利,认为只有当堂见效果,才是好的习作指导课;凡是当堂课见不着效果的,就不是好的习作指导课。其实,作文能力哪有这么快就形成的?如果撇开上述观点,语境设定是习作指导课必须要统计指导与写作的比例,我的观点是4:6。也就是说,40%的时间,用来指导;60%的时间,用来写作。至于为何是这个时间,则来自我长期课堂实践,没有学理依据。写作的时间,要稍多于指导的时间,否则就容易沦为泛泛而谈的“发胖式”指导。

“以2个学时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指导、构思、习作、修订的全过程”,非常值得提倡。这样的模式,将“作前指导”和“作后讲评”贯通起来了,目标明晰、反馈及时,务实高效。只不过它对教师要求比较高。教师既要精于指导,更要长于诊断,善于赏评。

下载张祖庆《真人橡皮秀》小学作文讲座听课感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祖庆《真人橡皮秀》小学作文讲座听课感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