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不完成作业的学困生转化案例 王虹
对不完成作业的学困生转化案例
刚刚毕业便走上讲台开始教师职业生涯的我对未来的教育事业充满了希望,怀揣着满腔热忱和一颗炽热的爱岗敬业的红心投入到紧张的班主任工作中。从参加工作以来的二年时间里,每年我都是接其他老师的班级。对于一个全新的班集体,我充满了激情和美好的憧憬。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诲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老师拥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因为,教师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想象力地和创造力的孩子。
在参加工作的二年时间里,我发现每次我接手的班级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弊病——不完成作业。对于这种现象,我通过查阅大量书籍、报刊和资料,并咨询了多位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摸索总结出了一点经验,确实对于这种现象有了一定的遏制和改善。
首先,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分为二种:一种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另一种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困生。
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认为做作业就是小儿科,作业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挑战性,因而失去
兴趣和完成作业的信念,经常视作业于不顾,放学回家先痛痛快快的玩一阵,回家吃完晚饭,想做就做,不想做第二天到学校,随便编造一个理由即可为自己不写作业找一个自认为合理的借口。
对于另一种学困生不完成作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感觉学习没有奔头,对自己的将来失去信心。由于从小基础薄弱,从一年级开始积累的学习障碍过多,许多知识点都不能够很好的掌握。个别孩子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甚至连拼音都认不全!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许多的挫折,有其他同学给予的嘲笑、冷落:还有来自父母和亲友的放弃态度,都在无形之中进一步的扼杀了孩子的进取之心。
本班一名学生,智力不差,但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原因是上课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很拖拉,常常是最后一个完成作业,很多时候是不完成作业。他自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今天的作业好不容易完成了,明天又拖拖拉拉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家访以及和家长面谈、电话沟通,我了解到他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确实存在一定问题:父母都是本村的农民,母亲除了干农活,照顾爷爷奶奶,洗衣做饭,根本无暇顾及她的学习,父亲在外地打工,更不具备关心她学习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该生在学习方面的自律能力也很差。在没有按时完成学校的课后作业的情况下,仍然
可以毫无顾忌的和其他孩子玩耍。有时候和他的家长沟通,家长也会帮助他撒谎,说自己儿子的作业写完了,只是自己不小心给当废纸烧了或是放在家里忘记带到学校了等等。针对这种家长应付了事,毫不在乎的态度,我感到很茫然。刚开始的时候,我为了给家长留面子,怕见面时的尴尬,就让学生第二天带到学校来。可是时间长了,家长仍是一副无所谓的放任自流的态度,有一次,这名学生又没有完成作业,当我打电话向其家长询问原因时,他的母亲说,早上叠被的时候发现儿子的作业本在褥子下面。当我要求他的家长把作业本送到学校时,他的妈妈却以农活太多,无法抽身为由,让学生第二天再送到学校。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家长,真是令我情何以堪啊!
每次和这个学生进行面谈的时候,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为目标,分析其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与该生的谈话中了解到,其实该生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有时就不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平时做作业的动作又比较慢,完成作业的时间就花得比较多了。每次谈话后他都向我保证下次一定改正,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可是到了下次,依旧把不写作业的老毛病彰显的淋漓尽致。一次次打着信誓旦旦痛改前非的幌子,给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无奈。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同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开始
我采用的是说服教育,除了给他讲了好多的大道理。让他明白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强化。认真做作业对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要向他的家长沟通,说明该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以及作业对于该生以后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百益而无一害,作业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性的检查,从作业中可以发现自己今天所学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通过作业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及时的查漏补缺,同时,对新知识也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为了更好的指导家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辅导。我给家长举出了很多真实的成功案例,以激发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家庭教育的信心和能力。正确指导家长应该如何去做,怎么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指导孩子进行预习、复习,了解孩子在学习在遇到的困难,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我和家长讲道理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家长配合老师,在家看好孩子,及时完成各学科的家庭作业已达到对所学知识扎实掌握,巩固练习的作用。只有把家长的工作做通之后,在家长的协助和积极配合下,家庭和学校及时互相沟通,才能共同培养孩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彼此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我对该生采取了一下措施:,(1)给与群体帮助,组成“帮困”小组,发动一些学习好的学生给与何某帮助。
(2)要求该生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认真听讲。上课时,不能经常做小动作,对课上的一些问题,也能举手回答。
(3)以两个星期作为过渡期。要求该生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何某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
(4)以一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该生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要有一定的质量。
(5)二个星期以后要求该生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
当家长意识到学生不写作业带来的严重后果后,家长开始主动配合老师监督其完成家庭作业。该生在家长的严格监督下开始渐渐的完成一少部分家庭作业,学生每天只要完成一部分作业,我就及时进行表扬。给予学习擂台粘贴小红旗作为奖励。在我的夸奖声中,该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所改善。慢慢的,该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逐渐加强。到最后,该生养成了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在出去玩的行为习惯。在我的不断鼓励下,该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也越来越好。家长也不再替孩子期满老师。
通过这个成功转化案例,我倍感欣慰。欣慰的不是成功说服他的家长,而是他的学习成绩的确有所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相信他的未来不再充满阴霾,定会虹霓高悬,光彩照人。
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实在的,能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言行举止,老师的机制和为人处世的分寸以及遇事时所表现的态度都对学生 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老师心中应该时刻想着学生,爱护学生,不嫌弃后进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不怒不慌、从容应对形色各异的学生。
凤阳小学
王虹
2012年6月20日
第二篇:不完成作业作业案例研究
解决“学生不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案例研究昨天,我精心挑选了几个语文练习题,让学生拿回家去做,而且我还叮嘱学生说:“今天布置的作业,明天我要一个一个仔细检查。”今天上午,当我检查到学生宋文杰的作业时,他的同桌告诉我:“宋老师,宋文杰的作业又没做。”我拿过宋文杰的作业本一翻,可不是,昨天晚上布置的数学作业又没有做,怎么办?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从开学到现在,我布置数学作业努力做到精挑细选,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我每次检查作业时就发现,宋文杰的作业要么不做,要么少做,即使做了,书写也是非常潦草。即使如此,我也尽力寻找他作业中的“闪光点”,鼓励她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可宋文杰的做法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
以上案例具有普遍性,几乎每个老师,每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不能采取过于强硬的惩罚政策,比如罚抄多遍,放学不让回家等。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是严重背离教育规律的教育事故,是一种变相体罚。“生本教育”认为每个孩子都具有学习的需要,家庭作业作为学习的一部分,理应不会遭到学生的抵制。造成宋文杰不做作业、少做作业、潦草应付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要求教师要通过走访家长、与学生谈心、了解伙伴等方式深入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育。如果是家庭等因素造成的这种情况,还要通过做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只是因为学生贪玩、做事不认真而造成的这种情况,解决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
过去在我的班里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自从我班的“小纸条.好行为.爱的教育”实验开展以来,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有了大幅度的改变。
我把全班学生按照学习、习惯、品行、男女比例等分成小组,首先通过选举产生小组长,然后再采取组长、组员“双向选择”的方式组成小组,采取“捆绑评价”和“积分卡”的方式。原先个别同学家庭作业完成不好,就如案例中的宋文杰,影响了小组的成绩,于是组长、组员联合对其进行帮扶,有些小组长还进行了“家访”。这些学生最初首先是感觉到了集体的压力,后来感受了集体的温暖,再后来体验了成长的快乐。于是,家庭作业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成为为集体(自己所在的小组)争取荣誉的机会。久而久之,教师已经不再为这部分学生“操心”,因为有组长、组员随时关注着这部分学生。当家庭作业不再是负担,做好了作业成为一件很快乐的事,案例中让老师头疼的情况随之迎刃而解。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老师对这个问题不清楚,布置家庭作业就没有必要。家庭作业其实是通过作业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学,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这时的家庭作业,学生还会抵制吗?
第三篇:学困生转化案例
学困生转化案例及分析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智利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效率低下,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作为一名城乡结合处的农村教师,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员的增加,所面对的学生中越来越多是外来人员子女,这部分学生的父母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工作忙碌,对学生缺乏学习、行为习惯上的管理,另外,本地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习辅导成为空白;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教育不是很重视,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兴趣淡薄,以上几种原因,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对我的教育工作产生了一些影响,因此,对“学困生”这只拦路虎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成功转化了一些学困生,也有一些依然“学困”,对其中的一个比较经典的事例记忆犹新。
张王,是一名五年级学生,长相帅气,家庭环境好,父母均是医生,还在县城开了诊所,特别是爸爸的一手字在本地是出了名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有多高,可父母平时工作太忙,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导致张王藩极度缺乏关爱,其外在表现为:爱表现、爱面子、脾气暴躁,怕困难、怕孤单,心理脆弱,自控能力特别差。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没有任何任务目的,他变现相当稳定,可只要一涉及到他不会的,反应就特别激烈,比如不会回
答问题就摔桌子,作业太多就撕本子,卷子不会就撕卷子,和他讲道理他一套套的,感觉自己懂得比老师还多,喜欢哗众取宠。初次接触,我已从别的老师那里对他有所了解,因此并不意外他的种种行为,主要是以“淡化”这一方法来处理,其余同学也了解他,不和他比,但在课后和其父母多交流、了解他的一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平时注意观察他,发现他喜欢朗诵,针对此情况,我组织本班同学开了一次朗诵会,让他们自己选取材料,自己找时间来让我指导诵读,并把张王定为男主持人,提前几天将写好的串词给他,但是没指导,让他自己练读,他积极性很高,但开始时不来让老师指导,自己在家读给爸爸听,可是看到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得比他好,很气愤,追着读得好的同学打,抢别人的稿子,我事先嘱咐了同学不准为朗诵发生矛盾,只要我知道一桩就取消活动,因此无人来告状,张王想借此让老师主动教他的愿望也落空了,我也装马虎,后来他实在是熬不住偷偷地等到放学后来找我,我什么也不问,只耐心指导他,在朗诵会结束后他得到了最佳朗诵奖,我特意用信纸写了一张喜报并让他带回家,在给他时我很坦诚告诉他我的字写不好,很不好意思写字给他爸爸看,但因为他的表现很高兴,哪怕是班门弄斧也要表示郑重写给他爸爸,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他当时就安慰我说我的字也很好,我随口就说以后要经常把他的情况写给他爸爸行不行,他想了一会儿就答应了。因此,我说做就做,每星期一封“报告书”,将他在校的表现写给他家长,当然是以表扬为主,附常提一些他努点力就能做到的事,每次叠好信纸让他带回家,并嘱咐是给他家长的,希望他别看。其实明知他要看,我就是写给他看的,让他明白在老师的心里他非常棒,有问题他改一改就克服了,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到第一学期结束,他已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扰乱课堂秩序,很少和同学发生矛盾,有错时能接受批评,语数考试均能达到70分左右。
鉴于张王的成功转化,不禁引起我深深地思考:表扬孩子不要泛滥成灾,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表扬不仅要有针对性,是不是还要郑重?一些调皮的孩子得到的批评绝对比表扬多,好不容易得到一次表扬又一句话就过去了,没有充分表扬刺激他们,让他们得到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太短暂了,没有充分发挥表扬的作用,如果能以文字的形式来呈现表扬,是不是更能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更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呢?我想文字的魅力在于持久、在于想象,要是这种文字的表扬运用得当,肯定更能促进孩子们积极进取。
在近二十年教书生涯中,遇到的孩子形形色色,有些学困生被成功转化,但也有一些以遗憾收场,我个人认为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这几点很重要:
1、真爱:这不仅是一种平常的师爱生,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真爱,不论这孩子多调皮、多麻烦、成绩多差,都不能妨碍你看到他的第一感觉是喜欢,以一种宽容、包容、欣赏的心态来对待孩子,自然会发现孩子的可爱,孩子是最敏感的,时间一久,你真心实意的爱,他们肯定能感受到,而孩子回报给我们的爱更纯净、更真诚,孩子爱你就觉得你好、你棒、你对,达到这种境界,孩子自然会爱你所教的学科,还存在多少学困生呢?
2、持久:学困生非一日形成,那么你要转化非一日之功,因此,面对学困生一定要有耐心,短期之内没效果也不要着急,更不要放弃,因为你的态度能改变家长,能感染学生,让他们真正认同你所说的话,接受你所提出的意见,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慢慢被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则需要老师持久的关注,一旦放松,就会给转化增加难度,只有学困生真正不“学困”才能逐步放手。
3、方法:古人云“学无常规,教无定法”在面对学生时,特别是学困生,千万不能采取“一个方法教几十个学生”的教法,而应选择“几十个方法教一个学生”只有方法多样,不断尝试,找出适合学生的方法其效果才会更好,如果能在教学生时灵活选用多种方法,有效抓住契机来打动学生、感动学生、征服学生,让他们喜欢老师、敬爱老师、佩服老师、崇拜老师,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别说是学困生,就是一块钢板,也能把他“化”了。
第四篇:学困生转化案例反思
后进生转化之见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名叫刘思元的男同学,经过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好动、散漫的孩子,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该生成绩非常差,由于基础欠缺,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回答问题时总是低着头,说话时声音很轻而且含糊其辞;于是我对他的平时举动特别关注,发现他上课与下课时的状态完全不同。他上课时萎靡不振,下课时却生龙活虎,时常找一些新鲜玩意和几个同学一同玩耍;课后也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应付一下。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坚持不了一天,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有一次他犯了错误还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对此,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开始,他也狠狠地盯着我,像盯仇人似的,还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我也不肯示弱,一步紧接一步的批评教育,直到他把头低下,这时,我知道真正教育的机会来了,于是,牵着他的手,把他拉到自己的身边,娓娓地跟他分析得失、现状,父母的心愿等,课余时间找他补习,他也很乐意、很积极,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给他补差就像上刑一样了。
我知道后进生的转变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反复性较强。今天好了,说不定明天又恢复原样。所以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何娇仪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何娇仪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何娇仪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他一定能有所进步!
第五篇:学困生转化案例(四个)
学困生转化案例(4个)
案例1 学生情况: 是我班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又不遵守纪律,还时不时的旷课,许多老师都和我说 没什么希望了,实在太差.我根据学生情况,而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转化他:
一、查找成绩差原因
学生成为差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我们首先及时家访,做好调查,写好观察记录,认真分析研究,然后从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分析,从学生本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多层次考虑,探究成为差生的原因,以便今后对症下药。
二、改变教师对待学困生的观念
在追求升学率的过去,往往注重培养优生,对于差生总是放任自流,因此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待差生要一视同仁。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规,明确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更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只有教师不歧视差生,才有教育转化的信心和良好的态度。
三、采取有效的转学困生措施
1.爱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上进不可缺少的动力,作为教师决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差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我们应尽可能的爱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肯定学困生的点滴成绩,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并不是所有的差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差,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要精心观察,善于研究,找出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来加以鼓励,采取多种巩固措施,多表扬,少批评,时间、使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3.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让家长参与管理。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保证教师意愿成为现实的前提,家庭教育则是巩固学校转化效果的保证。任何一个差生的转化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因此我们对待差生每月至少家访一次,建好学校家庭联系卡,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动态,使双方共同努力,促进转化的进程。
辅导效果: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李大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纪律性增强,不在旷课,许多老师都和我说李大星进步很大。反思:学困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也是提高全文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把这项工作当作自己的教育内容之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平时的日常生活,都应该把差生放在心上,使他们也能与优等生“比翼齐飞”。
学困生案例(2)
学生: 性别: 男
所在班级:
班
个人情况:学习比较落后,学习态度较差:理解能力差,反映慢;经常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课上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优点:爱劳动,比较关心班级。
家庭情况: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母亲知识水平较低,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而且工作有很忙,所以在家学习的时间很少,而且不会的也没有得到及时的讲解。
教育初期情况:曾与其家长电话或见面交涉多次,就其学习问题进行商量对策,家长表示会在家里督促学习,但是效果不明显。数学课上还是不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
目标:补上落下的知识,不掉队,认真完成每次的作业,增强其自信心。
方式:
一、要加强直观性教学,指导学困生用好恰当的学习方法 这个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其最大缺陷是不会学习。所以,教学中先让他学会如何听课、积极动手和主动思考,并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使数学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数学通俗易懂、灵活生动,激发他的学习动机。这样,他就有发现欲,有一些成就感。讲课由浅入深,学困生就学得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数学。
二、要创造条件,坚定学困生的信心和毅力
这个学生的自卑感比较强,常轻视自己,较低地评价自己。教学中,多给他提供表现的机会,寻找他们答问中的合理因素,提炼优点,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有一次数学课,领导和教师来听课,他平时极少举手答问,于是我给了他一个简单的问题,叫他回答,没想到他回答的还是很不错的。于是我充分的表扬了他,并给他以掌声。自从这节数学课起,他就争着发言了。所以我努力寻找学生知识的最近生长点,以旧引新,使他能分享成功的快乐,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要分层激励,巩固并提高转困效果
根据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成绩,先在心中将其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他的评价,然后再重新分层次,把结果及时地向他反馈给。并对其予以公开鼓励,提高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形成良好的、一以贯之的育人环境。
辅导效果:经过一学期的教育与辅导,该生已初步养成了课上认真听讲的习惯;对于学习上不懂的问题也知道问了。学习上的进步同学们都看在眼里,大家也喜欢和他玩了。他与同学们的冲突减少了。学习成绩有了提升。
反思:学生是主体,不是客体,尤其学习上的困难学生,只有他们的意志之门打开了,同意了,才能跟你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我想师生是合作关系。我们只有明白了这种关系教书才能入门。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上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学困生转化案例3
学生: 性别: 男
所在班级:
班
学生情况:
是个体育爱好者, 上课常常做小动作, 讲小话;作业不认真, 应付了事;但他乐于帮助别人, 尊敬老师, 爱护同学.对策:
一、师爱。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应把真诚的爱给予学困生,尊重他们,关心他,理解、宽容他:对他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力戒嫌弃或讽刺挖苦;主动接近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肯定鼓励他一点一滴的进步,分阶段向他提出恰当的期望。实践表明,只要教师把爱的情感倾注到学困生身上,就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振,行动上的回报。
二、调查。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通过调查要摸清形成后进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摸清他政治知识方面的缺漏,以便有的放矢地帮助他,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他学习中的困难。指导他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环境。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外因。教师要为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密切合作,同时做好学困生周围同学的工作。人人帮助他们,人人关心他们.优等生与他们结对子,让学困生体会到一种集体的温暖。这样就使他处在一个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集体中,使他在比、学、赶、帮的良好环境中共同进步。
四、兴趣。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动力。政治知识充满着趣味性和规律性,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的趣味性和规律性,不断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好数学的欲望和责任感。
五、方法。这是转化学困生的钥匙,教师的教学应在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困生缺少正确学习方法的特点,精心设计他能够接受的方法和教学形式。另外根据政治新课标的特点,对他特别抓好三个环节:课前抓好补缺和铺垫;课上抓好训练和反馈;课后加强辅导。并注意运用教具学具让他多动手操作,多动脑筋思考,多动笔记录,给他发言、板演、批改、辅导等方面的优先照顾。
六、能力。这是转化学困生的重点。根据他原有的基础,在转化过程中我着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特别是培养他的观察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我要他在学知识中长智慧,在转化中发展思维。
七、习惯。这是转化学困生的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不断纠正后进生的不习数学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他们努力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书写工整,自觉验算,自觉预习,自觉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反馈。反馈,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必要环节。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教师既要发现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又要善于通过观察他们课堂的情绪、发言、作业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即时反馈,及时矫正。
九、课堂。这是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转化学困生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要变课外加班加点为课内为主,课外为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鼓励后进生发言、板演,启发他们质疑、答疑,加强课间巡视,个别辅导,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
十、防治。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原则。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防止,也要允许后进生反复,做后进生工作必须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做到找期坚持不懈。
反思:转化学困生就要端正对学困生的态度,并且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才会积极的要求上进,就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转化学困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十种策略,取得了明显效果。
学困生转化案例4
一、学生情况
是我所任教的 班的一个学生,人很聪明,但是讨厌学习,每天上课经常睡觉,考试常常交白卷。最近经过了解发现,这个学生家庭困难,但虚荣心又特别强,小学时成绩不错,但与班主任合不来,所以经常跟班主任闹矛盾,最后与授课老师的关系也恶化了。时间长了,他开始给老师和同学制造一个麻烦,弄得人人都讨厌他,成绩也越来越差。
二、辅导措施
1、做 的心理辅导,并经常找机会对他的能力表示一些欣赏的意思,有意无意地派他参加一些班级的工作,在别的同学面前表扬他,上课的时候,让他发言,给他“露脸”的机会。
2、让他观察记录优秀刻苦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使这些具体的优秀画面不断在他的脑海中出现,并激发他初中的优秀体验,不断刺激他好学上进的欲望,3、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学优生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分析学习存在问题。让他知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科目,及时引导他,给他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4、加强对他的要求,对他多鼓励,给他信心;在纪律上进行严格要求,课下布置一些难度不太大是作业给他做。并不断发现他的闪光点,比如他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好,以此来鼓励他。
5、与家长联系,做好家校互动。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学生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家校合力,管理好学生。
三、辅导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改变非常明显。过去见了班主任就跑,现在常常借着到办公室问问题什么的,找机会搭讪,在班里也比原来活跃得多了,慢慢产生了学习兴趣,原来的陋习也改了许多,欠交作业的次数不断减少,思想行为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慢慢地在提高
四、辅导反思
有人曾说:如果学生天生就是优生,那么教育还有什么作用?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所以及时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多跟他们沟通很重要。创设乐学情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是转后的必要措施,后进生一般对学习没有信心而导致厌学,多给他们鼓励很重要。持之以恒给受导学生学习信心,以及做好家校联系也是转后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