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塘月色》学案
天一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学案
2010.11.5
《荷塘月色》学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一)新课导入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请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1
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
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
弥.望()斑.驳()渺.茫()点缀.()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蓊蓊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_。
踱:_____________________。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袅娜: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例:______________丰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
《一(老师小结(略)
(三)总结扩展
“作者思路,遵路识斯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流向,从而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 ~ 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诵第四、五、六段。
(一)再读课文
一、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1)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请你结合具体句子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
二、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齐读第6段,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揣摩语言,一、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几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二、鉴赏修辞: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
1、比喻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拟人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3、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难点探析
1、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扩展(略)
(五)课后作业
阅读朱自清先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并与《荷塘月色》进行比较阅读。
第二篇:《荷塘月色》导学案
4《荷塘月色》导学案
1.精读《荷塘月色》第四、五、六自然段,依照示例,初步评鉴写景语段,从语言角度提炼各自观点,标注旁批。
语言运用角度:用词、句式(长短句、整散句等)、音韵、语体色彩(文言、口语、书面)……
教师示例: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评鉴语1:该写景片段用语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在内容上,描写了微风拂过,荷塘中的流水泛起层层涟漪,紧挨的荷叶摇曳生姿的荷塘夜景。平白如话,不事雕琢,自然朴素却准确生动。例叠词“密密”“脉脉”既写出荷叶、流水之情态,又给人以可爱、柔美之感,“凝碧”“波痕”可看出作者观察尤为细致,精准而传神,似乎在读者眼前营造出朦胧、幽静的荷塘梦境,叫人沉醉。
评鉴语2:该片段在写景上过于细致,伤于精巧,“密密地挨着”“脉脉的流水”,这些言语太过软旧,导致整体上流于浮泛庸俗,缺乏新意,意境营造不可说幽微深邃,也不可形容之以疏朗开阔,如此观之,实在常人亦能作也。
选择语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评鉴语:(或以评鉴语1为例,或以评鉴语2为例,只需选择一个评价角度,即或优或劣) 评鉴语 该片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叶子比作舞女的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叶子的唯美。又比作明珠,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表现叶子的多姿多态,具有画面感和美感 |
2.慧眼如炬:以批判眼光,评鉴譬喻高下。
《荷塘月色》中作者一连用了十四个譬喻来写景,根据以下材料,归纳评判优秀譬喻的标准,并选择文中1-2处鉴赏作者运用比喻的优劣。
(1)比喻的运用,要新鲜,贴切、不落俗套。(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2)比喻必须要贴切、形象、新鲜,不落俗套。(骆小所:《现代修辞学》)
(3)没有比一个精到的比喻更能给予深刻的印象的,也没有比一个可有可无的比喻更累赘的。(老舍:《言语与风格》)
(4)事物的比喻虽然取材于经验和常识,却得新鲜,才能增强情感的力量。(朱自清:《新诗的进步》)
(5)比喻的基本矛盾是:相似点越明显,解读越容易,但新奇感、审美感越低;相反,相似点越晦涩,解读越困难,新奇感、审美感越高。比喻运用的得体性原则要求:在两者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过分追求新奇感、审美感,解读的困难叫读者无法承受,甚至导致歧义误解,这不可取。过分讨好读者,一味追求解读的方便,丧失了新奇感,减低了审美感,也是不可取的。(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评判标准 比喻要贴切,形象,有新鲜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赏析示例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评析:此句实际有两个比喻,叶子比作裙,荷花比作舞女,正如花与叶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刺激读者想象的不仅仅是“裙子”,而是“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样一个整体,对“裙”的联想紧连着对“舞女”的联想。这个比喻只能算是贴切,算不上高明,因为将花与美人对举流行广泛,没有新奇感。同样,第二句的将“白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也只是平庸的比喻。
赏析示例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评析:以“牛乳”喻月光之白,仅仅取其形似而已;“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夜的朦胧,本体与喻体之间跨度很大,能给人新奇感。
譬喻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评析:用“渺茫的歌声”比喻缕缕清香,具有新奇感,嗅觉与听觉相结合。 |
譬喻2: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
评析:将树色比作烟雾,表现出了那种缥缈,朦胧之感。 |
第三篇:《荷塘月色》学案(老师用)
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曾嵘
审核:
课题:《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提高对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鉴赏能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写景状物类散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不满社会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
2.认真诵读课文,仔细品味语句,通过认真仿写来运用语言。3.归纳本文写作特色,学会鉴赏写景状物散文。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案】
【滴水穿石 夯实基础】
1.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试举五例。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④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⑤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北宋·周邦彦《苏幕遮》)
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wěng)
袅娜(niǎo nuó)踱步(duó)
霎时(shà)
......弥望(mí)斑驳(bó)
渺茫(miǎo)
点缀(zhuì)....3.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空间线索——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回家
2.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课内探究案】
1.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4)(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4)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3.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
感情脉络——暗线: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回顾总结 学习借鉴】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案】
梳理四、五、六段文字的内容。
1.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三幅画起个名字吗?
月下荷塘(4段)——塘上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2.第四段的画面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3.第五段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借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4.第六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由外到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课内探究案】(见导案分析)
1.从文中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品味、赏析。(4——6段每段至少两句)
2.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请举两例。
【回顾总结 学习借鉴】
【能力提升案】
一、仿句练习:
1.词语运用的仿写。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写景、状物、叙事皆可)其中至少要用到五个叠字和两个准确生动的动词或形容词。(写两句)
例句:春天的脚步悄悄地走进了校园, 微微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花草, 草地上长出了青青的嫩叶。静静的春夜, 下起了绵绵细雨, 滋润着万物生长, 伴我进入甜甜的梦乡。(叠字、动词运用得好)
2.比喻连用的仿写。要求学生造一个准确运用双比喻(一个本体用两个喻体)的句子。(至少两句)
例句:走进我们的教室, 弥望的是张张桌面上竖起一排排围墙, 又如学校花园里的一条条绿化带。(双比喻运用恰当)
二、课文学习总结(写一篇200——300字的赏析短文): 角度:主题、语言、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思路等。
三、讨论:余光中先生在《论朱自清的散文》(见课后练习)一文中,指出《荷塘月色》善用明喻,好用女性意象,认为这些譬喻大半泛浮,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且伤感滥情,试重温《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
第四篇:《荷塘月色》导学案
走进《荷塘月色》
【梳理·积累】
一、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关于作者作品:
朱自清(1898.11 —1948.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作者逸事: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引发他对哲学兴趣的一部《佛学易解》,就是从这家书局得到的。
后来到北京大学读书,专业就是哲学,朱自清就更喜欢佛学书了。当时佛经一类书多在西城卧佛寺鹫峰寺一带,他曾到寺里面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书。当时是一个阴沉的秋天的下午,街上就朱自清一人,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时还说:“这股傻劲回味起来颇有意思。”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
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
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江浙一带中学教书,后来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朱自清没有力量缝制棉袍,便到街上去买了一件马夫用的毡披风。这种披风有两种,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但价贵,朱自清买不起,便买了一种粗糙但便宜点的。
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成了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以致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但它却为朱自清进城上课拦挡了风寒,晚间又铺下当褥子,虽然说起来颇叫人心酸。此时,再想想那件当出而不能赎回的皮大氅,叫人更感到读书人痴迷于书的程度。从这一段故事可以看出,书对于朱自清来说,真的是最宝贵的财产。
2、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
二、语言知识
3、你能读准这些字音吗?
酣睡()颤动()梵阿玲()独处()袅娜()......
脉脉()参差()妖童媛女()乘凉()宛然()......
皱缬()踱步()蓊蓊郁郁()弥望()敛裾().......
煤屑()幽僻()倩影()羞涩()酣眠().....
还有哪些是你容易读错的字?请查字典后整理下来。
4、你能写准这些字吗?
点zhuì()bān驳()miǎo茫()shà时()
和xié()没精打cǎi()xī游()diàn念()
还有哪些是你容易写错的字?请动笔写一写。
5、你能辨清这些词语的用法吗/?
(1)斑驳:稀疏: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2)安宁:宁静:这几天心里颇不。
6、读下面两句话,品一品分号的用法。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7、说说下面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微风过入,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阅读·感知】
三、内容初探
8、在这篇以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里,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感?
9、找出文本中直接抒写作者感情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情感都经历过哪些变化?
10、文章哪些段落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景致?有哪些景致?荷塘月色的景致描写中,你喜欢哪些句子?好在哪里?
11、第7段作者回忆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部分的描写的氛围与前面有什么差异?作者为什么写这个
【质疑·交流】、阅读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写出来与同桌交流。
第五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同学们,你们昨天阅读了《荷塘月色》,让大家自己品味了文章的语言,我们能用一个句子来对本文的语言进行鉴赏吗?“我觉得《荷塘月色》语言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语言美点:
用词准确,描写细腻,妙用修辞,巧用叠词。
总结:
同学们,鉴赏语言,只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要想真正的读懂散文,读懂作者,你就一定要真正的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他产生共鸣。
找出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
见课文
问:同学们,你能体会到朱自清当时的心情吗?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
朱自清是何许人也?
朱自清是何许人也?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挥舞着小红旗,站在街头演讲的热血青年!在写《荷塘月色》的时候,有一个国民党的高官陪着他在荷塘边散步,说你加入国民党,保证工资比现在高得多,你加入国民党就给你官职、给你待遇,你加不加入?朱自清徘徊了几个晚上,最后终于决定,不加入!这就是作者笔下的“不宁静”!
讲讲《背影》
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他的父亲,邮政局长的差事丢了,为了安葬老母,他们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连一幅郑板桥的字画都卖了,还借了很多高利贷,最后这些钱全部都是由朱自清来还。朱自清当时正在北大哲学系读预科,知道了家庭的事,急急忙忙缩短了学业,赶紧读本科,本科也缩短了一年的时间,读完后就赶紧参加工作。就在扬州四中,还是扬州八中教书,因为他是北大毕业的,那是高材生,所以当时的学校就让他担任教务主任,给的工资也很高,一个月几十块大洋,那个时候,几十块大洋是很多钱的,相当于现在的万元户,结果朱自清的爸爸每个月把朱自清的工资全部领走,一个铜板都不剩,连续领了三个月,这个时候,朱自清已经成家,自己家庭也要开支,朱自清觉得这个日子实在不好过,就举家北上,搬到清华大学去了,他爸爸知道了,认为儿子嫌弃自己,就不理他,朱自清想了很多办法,父亲一直没有原谅他,逢年过节,朱自清回家看望父亲,父亲也不理他,朱自清没办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了《背影》,写完后,再三嘱咐他的弟弟朱国华,无论如何都要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这篇文章读给父亲听。正好有一次,他父亲重病,弟弟自华就在床头朗读这篇文章,老父边听就边流泪,终于谅解了他的儿子,老父就是第一个读懂了自己儿子的人。《背影》里的结局是什么?是“父亲一股脑的把桔子倒在我的怀里。”什么意思?父亲没有工作了,弟妹成排的站在大门口,等待大哥的回来,父亲倒的这个桔子不再是桔子,是把家庭养家糊口的重担传承给了长子!
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1、直接表达;
2、融情于景,在景物的描写中流露出自己真挚的情感
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真的是如作者所说“忽然”吗?
不是“忽然”,这是对亲情的一种难以割舍!(朱自清的家在江南,祖籍浙江绍兴,后来迁到江苏扬州)从父亲失业的那天起,朱自清便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一直到1948年,朱自清临近死的那一年才把父亲的高利贷还完,这中间,朱自清的三个弟妹,被朱自清提供学费,送到国外学习,朱自清的三个弟妹对朱自清,那是几乎用跪拜的心情来仰望他们的大哥。所以说,朱自清是一个敢于担当的真正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