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专题
年月日,我和刘华姐姐等一行四人前往xx市永威学校参加2012年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研讨会。一天的车程并没有消减我们对此行的重视程度和对xx学校的敬仰,简单安顿之后,我们就参观校园。漂亮的哈佛色映衬着美观的教学楼,显得古朴而又厚重;葱郁的树木使干净的校园道路更显典雅;随处可见的警句名言使校园的文化气息四溢。这一切的所有使我们略显疲惫的身心瞬间清净,也对接下两天的培训多了些期待。
两天的培训,一共听了九节课,内容上囊括记叙文、文言文、综合性学习、作文,形式上包括大课、微型课、说课、评课。并有幸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课标修订组组长巢宗祺先生对新课标的解读。学习之余,思考自己的课堂,觉得需要改进的很多,以后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核心问题,使之成为阅读课教学的突破点。听了两节阅读课:《阿长与<山海经>》和《最后一课》,两篇文章相对都比较长,第一位执教老师以找重点事件阿长买《山海经》为突破点,找关键句,找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以点带面。而执教《最后一课》的老师想要面面俱到,头头出彩,问题太多,显得无头绪,如果能抓住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的“变”这一个主问题读人物,整合行动语言,理解性格,也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其实,自己何尝不也是这样,每节课都希望把课文涉及到得每个知识点都给学生讲清楚,结果是面面肤浅。以后的教学,我会努力大胆“舍”,力争让孩子在一两个点上能更多的“得”。
二、让形式多样的读成为阅读课教学的主线。听到的几节课,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都有一条主线:多角度的朗读,其中两篇文言文的朗读都在十遍以上。《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重点句子“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这个重点句子,老师指导学生反复读,比较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阿长的善良及对小作者的关爱。进入九年级以来,自己的课堂时时直击中考考点,不考的内容绝不多费时,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那么美的古诗有时被讲成了中考题的再现课,看到学生课本上满满的笔记和还算过的去的成绩,时常还有一丝窃喜,今日反思: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样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这样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的能提高吗?
朗朗的读书声,我会让你重新回到我的课堂。
三、关注现实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节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门峡的王庆梅老师执教的一节名为“微中见文 博中见采”的活动课。王老师把大家耳熟能详的“微博”作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聊微博、赏微博、读微博、写微博”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文明用语、恰当用语,渗透美育教育,并使学生养成了关注现实生活的习惯,有了这些,学生作文也就不愁文采和“源头活水”了。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高潮不断,掌声不断,结束时学生幽默地评价:试问本节多精彩,此处略去一万字。也许,来年的中考并不会考到“微博”这个话题,但有这么多精心的设计,哪位同学不爱上语文?有这么一群热爱语文,细心观察,善于表达的学生,害怕什么中考?
四、扎实上好作文指导课,保稳“半壁江山”。有人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这话一点也不过,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重视批改和评讲,忽视了作文指导。河师大附中的史亚楠的一堂作文指导课给我很多震撼。一张母亲在考场外守望孩子的图片是那节课的主要材料,史老师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写,分享,确定得分点,然后进行学法指导,最后鼓励学生再充实,给自己加分,反复几次,学生由开始的三十多字变成一百多字,内容丰富而生动。如果我们每次也能这样扎扎实实练好一个点,我们孩子的作文就不会只有骨架没有血肉了。
感触颇多,收获颇多,需要改进的更多,但愿这些言语不只是付诸笔下,更是行动。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诗激励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几十几还“从头越”,惭愧?惭愧!
第二篇:2014年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
“2014年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报告总结
第一部分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教”与“学”。我们首先聆听了国家级骨干教师,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邓彤老师的讲座,他主要是专注于阅读心理研究。这次他和我们分享的主题是“现代文阅读教学基本策略”,分为三个内容:实用类文本教与学,文学类文本教与学,阅读教学基本原则。他提出了“教什么像什么”,散文有散文的特点,小说有小说的特点,首先实用文类的特征,他说对于实用文的教学,应“言一意”也就是老师在解读这类文本时,无须追求“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也就是以书面为主,避免个性化色彩强烈的语言。最终总结就是:实用文本注重明确,文学文本重蕴籍。文学作品阅读需读者调动情感。实用文本阅读需读者诉诸理智。我们应当如何教实用文。实用文教学要领:
1、简式阅读,就是获取基本信息的。比如:消遣类文本,查阅搜寻资料。教学内容:浏览;框架、标题、关键词语。
2、深度阅读:阅读目的:理解思想内涵。主要形式:法律文件、学术著作、合同协议。教学内容:研读;理解概念术语,推理判断。
不同的文本教学重点不同:
1、科普类文章:重在“理解性阅读、批判性(评价性)阅读”。
2、社科类文章:理解关键术语,把握作者观点。
3、新闻类文章:为理解而读新闻,培养学生做一名
合格的“受众”。学会从报道的事实信息中分析肩上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管评价,思考新闻事实所揭示的问题。
当时举了例子:虞世南的《蝉》罗列了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手机)体会文中精彩的语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赏析动词。又举了有关新闻教学的例子:阐述了新闻阅读教学重点内容。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讲新闻。还举了说明文的课例:《中国石拱桥》
文学作品中的教与学:诗歌、散文、小说。
诗歌隐喻的手法:通过表面意义达到一种暗示。(手机)散文的教学:不支持形散神不散的学说,散文教学,成为了百科知识的教学。。(手机上有)。偏执于“主题思想”的概括。偏执于挖掘深刻的思想性。总结:阅读教学四原则
1、关注文体、由类及篇。
2、立足语言,注重体验。
3、选料精当,复瓣设计。(筋少肉多:注重教学的丰厚度和清晰度)
4、以生为本,以学论教。(防止将阅读课堂变成教师宣讲个人阅读体会的报告厅)
第二部分
我们又聆听了四节观摩课,两名老师同讲一堂课:同课异构。这两篇课文分别是: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和说明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既然是同课异构,有比较,就会有优劣。我想大家也没有听过他们的课,就不在赘述谁讲的好与坏。接下来我想结合着当时教研员的对这几节课的评点,以及对现代文阅读怎样教做一下总结:
1、站在老师的角度:必须深层次地解读文本。作课的四位老师都对该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课件上就能看出。课件简洁,思路清晰。基本上就是10页左右,让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比如
2、《我的第一本书》这一课,安阳市的刘教师把理解文本内容设置为:故事书,寻根书,砺志书。尤其是“故事书”的主题形式,她是这样提问的:这本故事书好像有一组画连缀而成,画面感极强。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看到哪些画面。由此可见,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有意地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1、还有同样是教授这一课的平顶山李老师,她的教学设计也非常的独特,她是抓住了这本书引发的“情”来理解文章的,用“品情”这个大主题串联起了父亲和书之间的情,父亲对我的影响,“我”对书的感情,以及乔元贞和书之间的情。最后她又以悟“本”玲起全文,《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人不能忘本等关键句的赏析,让学生进行感悟。关键是她的板书,最后组合成了一个形式的“本”字。我想这些都是
老师对所讲文章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与解读,正是把文章吃透,才会把琐碎的知识连成一条线。老师的思路清晰了,学生学起来的也就十分轻松。知道老师在教什么,自己在学什么。再举些反例,那天示范课也有老师的教学效果不太好,商丘市的聂智老师,是一位男教师,刚出场大家都夸他帅气又干练,对他的课寄予了很大希望,拭目以待,可是他的课进行的十分艰难,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沉重。他自己设定的问题,多次被学生的思路带偏,带走。此时,他也没有机敏地应对临时生成的问题,抓住机会去发挥。当时一位开封的教研员对他的课是这样评价的。教师提前没有去预设问题,看来还是课没有备充分,这或许就是贡献老师一直强调的评价先于教学。在这个环节她也和大家分享了小技巧:如果遇到问题答偏的学生,她还说的很多的话,教师就要学会倾听,着力听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评点和指导,以及引发。总之,我觉得一堂好课,必须是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和把握,这样学生才会被老师带上正确的知识道路上去。
2、站在学生的角度:课堂是学生的,把学生放在主体。设计课堂问题紧扣学生,如:同学们阅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疑问?这是这次观摩课上作课老师都提到的。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最为明显的就是邓老师,就是上海那位专家,他的示范课《空城计》,一节课中几乎都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在思考,他只是起了一个提问和坐下的这样的语言作用。整堂课中,他不断提问问题,只做了简单引导学生,课堂效果很好。为什么他的课很成功,我想在
于他提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求知欲范围吧。专家就是专家!
2、另一个需注意的就是学生进行深阅读。三门峡教研员提到了:新课标中要求“语文课堂是提高语言能力,语文实践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教学生读懂文章,学会写文章。阅读课中“读一读,写一写”是最常规,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浅显化”“面面俱到”又“蜻蜓点水”。记叙文的阅读教学:
1、要分类选择教学内容。
2、进行深阅读。
3、语言文字训练。
1、分类选择教学内容:课标,教材,学生基本需要,定篇,立文,样本。大致分为:主题型文本(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语用型文本(从语言方面进行赏析),朗读型文本,思辨型文本。
2、进行深阅读:这个从教学价值方面考虑。例如:邓教授的观摩课《空城计》走进人物诸葛亮和司马懿,走进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对文本的内容理解。抓住本文的关键句:“人不能忘本”这个“本”字,不仅是国语课本,也指人生成长经历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基础性的东西。杨绛《老王》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因此,从内容理解的角度,必须抓住关键句来深层次阅读,读深,读透。避免模式化的解读。
3、语言文字训练:语言表达的技巧,语言表达的目的,更着重于品析人物。语言是为读懂文本服务的,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语用训练:例如:《老王》这一课,从重点语句赏析,引导学生读懂文本,与重点、难理解的语句做铺垫。这一点我觉得马海东老
师做的就很好,记得听他的一堂课《背景》,他为了突然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这个主题,首先先分析了当时父亲的处境,这样提前铺垫为之后所要表达的父亲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学生也让学生进行了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就是深阅读吧。言归正传,语言文字的运用:仿写训练,仿写的方式:修辞,人物形象方面,整篇文章的结构等。着力利用语文,丰富课中内容积累。
3、细节方面的问题:
1、老师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都要紧扣主题,要不就是无用功。如:《我的第一本书》中,安阳的刘老师设计一个总结父亲人物形象的问题,与文本的主题不太相符,这就是无意义的教学。相对的就是做有用功:如:《中国》,教师一直让学生读论点,左读,右读,有感情的读,如果换做老师读论点,学生读论据,其不就很好。老师要动脑筋,衡量每一个环节。
2、教师很善于运用的评价语言,评价语言也很很丰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如:洛阳的张老师,她作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她讲课十分激情,也善于表扬学生。声音是所有老师最响亮的一个,因为我坐在前排,她的声音透过音响的振动把我的耳膜振疼了好长时间。
3、还提到了读书,一篇文章需要读三遍,1、不出声读,2、不出声读(参照课下注释)
3、大声朗读。
4、关注注释和提示,这些都是抓手,帮助理解文本。
总之,专家讲了很多,也很繁琐,就不再赘述。但是我也总结了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对于现代文的阅读,要求教师教什么(解
读好文本),怎么教(设计有用的教学环节),教正确,效果好就是一堂好课!阐述了这么多,都是专家的观点,我自己的课也是一塌糊涂,总之,和各位共勉!谢谢!
(我想着这次省教研室组织研讨会,也是想通过在语文课改背景下,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形式上,落实和展示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的情况。首先我提出几点疑问:我们学校一直注重课件中书写目标这个环节,似乎目标书写到位了,这个课也就成功了一半了。但是从观摩课上来看,这几位老师的课件制作上,根本就没有显示目标。或许是由于公开课的原因。)
第三篇:2014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2014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31日——11月3日,受学校委托,我有幸参加了在南阳市第五中学举办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感触很多,收获颇多。
在这次教学研讨会上,我们首先听了上海特级教师邓彤的公开课——《空城计》。我被邓彤老师语文课深深吸引了。他从解回目、读故事、品语言、说启示方面入手,为我们奉献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接下来他又为我们做了一场报告,是关于实用文深度阅读的,他知识渊博,热情洋溢,从古代的古体诗到现代的叙述诗、抒情诗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进入了诗歌的殿堂,我们和学生一起去领略了诗歌的美妙、诗歌的内涵。在于世源老师热情洋溢的语言中,我们感受了作者那深深的情感。并掌握了欣赏诗歌的方法,知道了赏析诗歌首先从词句、修辞等方面去赏析,然后从诗歌所描写的事、物、景等方面去理解诗歌的情感。于世源老师还结合中考具体给我们归纳了做题的技巧。总之,这节课我们获益匪浅,给我们以后的诗歌教学明确了方向。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我一定把这些方法教给我的学生。
邓彤老师语言的运用这堂语文课教给我们做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考虑对象,其次考虑场合,再次考虑目的,最后考虑表达方式。邓彤老师通过实战演练、仿写句子教给了我们做题的方法、技巧。明确了以后的语言教学一定要和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一下,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要得体。
下午,安阳市七中的刘红梅老师商丘五中的聂智老师做了两堂公开课等学校的老师代表发表了精彩的典型发言,特别是教研员老师的精彩点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典型发言知道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刘老师的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发言,告诉我们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树立孩子的自信,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抬头做人,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呵护、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论学习,不论表现,不论家庭背景,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努力让孩子们都对前途充满美好的憧憬。
最后省教研员总结了2011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计划。特别是重点强调了电子白板在讲课中的运用,电子白板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教研员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今后的教学一定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手段结合。在今后教学教研员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得体。总之,通过参加这次研讨学习,让我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还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在这次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四篇:2016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16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公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2016年4月18日至20日,有幸到成都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成都之行令人难忘。
4月18日下午一点,我们一行数人乘车从资中出发,历时一个半小时到成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到成都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仅存在记忆中的一点儿关于成都的印象已经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了。进入成都市区,街道两边碧绿的青草、绽放的鲜花、优雅的树木和悠闲的行人首先就让人感觉到成都这座“休闲之都”的魅力;林立的高楼,间或着古老的建筑恍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塔吊、地铁围栏等,无不又在宣示着城市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市区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既让人体会到成都之大,又让人觉得有一点点无奈。报到后,找到好不容易才在网上提前预订的旅店,已经是下午五点。稍事休息,又得去看从旅店到会场的路线,还好,不算太远,才放下心来。吃过晚饭,出去转了转,无意间转到了府南河边,处于城市中央,风景尚好,行人亦多,但不敢多转,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学习。回到旅店,十点准时休息。
4月19日的学习按规定是早上8点半开始,我们想去占一个好位置,早上7点就起床,洗漱完毕后匆匆在路边小店吃过一点东西,不到8点就到了会场。不过,比我们早的是大有人在,会场正中间前几排的位置已是让他们捷足先登了,还好,右边的第一、二排还有几个空座位,赶快抢占。幸运的是,下午和20日的早上都抢到同样的位置。此次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按计划除了会议的学术主持陈洪杰为我们进行有关“辩课”的专题讲座外,还请7位名师为我们展示11节观摩课。由于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时间不长,加上很少有这样高水平的学习机会,因此,一直在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一节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的赖杉老师执教的《邮票的张数》就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整堂课45分钟里,赖老师大胆地将课堂“放”给孩子们,小组讨论用了18分钟,分享交流用了20分钟,老师只是在开场时简洁地提出了要求,中间适时有一些追问和点评;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惊叹,不仅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还表达得头头是道,相互间不仅有表达交流和补充深化,还有质疑和答疑。学生真正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人”。这是赖老师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地运用“CEO”模式进行课堂组织教学的“分享式教学模式”。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其基本原则是:“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其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CEO模式”。其实,“CEO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人员搭配,每个小组有学习层次不同的4位同学,每个人有自己相应的“职位”,例如:一号叫做“信息官”,二号叫做“公关总监”,三号叫做“技术总监”,四号叫做“首席执行官(CEO)”,也就是小组长。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CEO,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相对比较强,要承担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检查与督促订正作业、指导和帮助组员学习、向教师反馈和与家长交流组员学习情况等职能。当然,这种模式是不是就让其他的同学,或者说是相对较差的同学就受到冷落了呢?赖老师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之所以这样编成一二三四号,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获得展示与表达的机会,比如,每天由不同序号的学生做主打发言,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锻炼提升表达能力;CEO也不是“终身制”,可以进行调换或轮换。“CEO模式”通过“节俭的导”和“慷慨的放”,实现了令人惊异的课堂角色转换,破解了当前自主探究合虚化的困局,破解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泛关注”和“定向关注”的困局,解放了老师,解放了学生,使老师有了“分身术”,为充分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可能。为了让分享不流于形式,在分享时还有“四有”的要求,即,有表扬、有疑问、有补充、有提醒,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赖老师说,这种模式的培养也不是很困难,大概两个星期就能进入状态,而且效果是非常地好。这一节课,带给听课老师很多的思考和启迪,我想,今后自己在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方式的。第二节《字母表示数》、第三节《生活中的负数》,都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执教的。第二节是新授课,第三节课在上课前,俞老师发现由于教材版本不同的原因,已是学生学过的内容,而临时改成了复习课。俞老师的课让人觉得非常地轻松愉悦,其语言非常地浅显易懂、幽默风趣而又富有感染力,再加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课堂上的孩子和听课的老师们笑声不断,在堪称严谨的数学教学中“独树一帜”。例如:“现在又来预测老师要干什么了”、“这两个同学今天是专门来预测、指挥老师的”、“现在最厉害的同学上来了,那其他的同学就都来当老师”、“既然你们说要进入主题,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进入主题”、“肯定、一定、唯一吗”、“数学课的每个环节都充满陷阱,要小心一点”、“你就是没有问题的人,那其他有问题的人就都找她”、“我发现你们很容易满足”、“不问不觉得,一问不知道”、“你如果再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让它憋死在肚子里”、“从今天开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呢”、“学习后就掌握了赚钱、亏本和保本”„„俞老师的风格和成功之处,在于让孩子们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数学,最好地诠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俞老师真诚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希望我们能像种地一样,要先平整好土地,也就是打好基础;一切要以孩子为主,采用适合的方法,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一个好的课堂要用很多方法丰富起来;很多后面发生的问题根源都在前面,因此要关注问题本身后面的问题;要善于学习别人,“相观而善谓之摩”„„
就在会场门口简单地吃过午饭,又赶快去抢占位置。下午首先是本会活动的学术主持、《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陈洪杰为我们进行了《辩课的情与理,知与行》的专题讲座。陈老师针对公开课、听课评课等的真实性、研究性和有效性,就“辩课”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辩课”的实践进阶分为“细节重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风行水上”等层次。其中,细节重建部分让人印象深刻。细节,既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细节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敏感性、教育理念与教学艺术;当把细节拿出来进行辩论的时候,这些细节才成为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改进的空间和成长的可能;在细节的改进中,要处理好“开放与封闭、预设与生成、群体与个体、结果与过程、主体与主导、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这六组相对矛盾的关系。再关注并处理好细节的基础上,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实践,达到“风行水上”的境界,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现老师的生命价值。联系到学校日常的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心态:“我是来学习的”、“我水平有限”、“说了也白说”、“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我说”„„因而往往是敷衍了事,要进入辩论是更不容易。辩课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引导教师改进问题,获得成长,恢复教师应有的专业性、智慧性和挑战性,这是教师获得职业快乐与幸福的源泉,而能成为一个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老师。辩课需要坦诚、悬置和务实,坦诚就是要袒露自己,并不是来打酱油和打瞌睡的,而是“在场”的;悬置需要反思成见、放下虚荣(身份、地位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享受碰撞、交流的乐趣;而务实就是“提一个问题、提一条建议”。改变自己,从辩课开始。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潘海燕老师上的《字母表示数》,和上午俞正强老师的课是“同课异构”,也的确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潘老师的课更接近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常态课。她从学生入手,依靠学生来展开和进行:从学生经验出发,关注知识经验的前后联系,让数学的知识“立”起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数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舞”起来;从学生思考出发,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正是因为潘老师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出发,才让“静止的”教材有了“丰富的”课堂表现。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顾志能老师上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在你们的日常教学中,练习课往往就是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学生们苦不堪言,往往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要把练习课上成教研的公开课,更是觉得难度很大。顾老师的这一节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首先用“计算能手、计算高手”的评价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口头编了7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在这7道题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其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口算得出结果的,然后通过口算解决了其中的4道题。剩下的3道题也不先计算,而是让学生通过估算来进行结果的大小排列,这样又锻炼了学生的估算能力。重点通过402×31这道精心准备的题来进行深化,让学生通过这道题中的5个数字进行重新编组,使得答案比原来的答案要小,并找出其中的最小的那一个,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等能力。最后通过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答案最大的题目(999×99),而解决了答案的位数、估计答案的可能性及介绍古人的计算方法等。顾老师的这一节练习课,口算、估算、笔算样样齐全,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升。
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束了,晚饭后,抓紧时间去了一趟成都著名的景点“锦里”。锦里充分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历史底蕴,红红的灯笼映衬着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路边的小摊出售着纸扇、石砚、糖人、皮影等琳琅的商品和特产„„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才逛了不远,突然而至的一场雨让我们“落汤”而回。
第二天,4月20日,我们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也早早地来到了会场——空军大礼堂。大家还在等待的时候,8时过2分,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大家立刻反应过来:地震了!当时我坐在会场右边的第一排的最右边的第一个位置,1米左右就有一个双扇的木制应急门,当时门还未打开,有两三个女老师着急地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我一边招呼其他的人“快跑”,一边飞起右脚,连踹三下,将门踹开了(这应该不算是破坏国家财物吧,后来我还检查了一下,只有锁被踹烂了,门基本上无大碍)。人流将我“挤”出了门,来到了外面的空地。听课的老师很快都疏散了出来,其他楼房中的人也纷纷从楼上跑了下来。经历了2016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地提高了不少,在外面停留了十来分钟,大家仍然记挂的是自己的位置,看到没有什么后续的反应(可能是距离的原因,大家觉得震级不是很高,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又纷纷回到了礼堂,准备继续听课和学习。会议的主持人在开场白中,称刚才的地震为一个“小插曲”,上午第一节上课的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强震球老师还一再申明“刚才的震动与自己无关”。不过,逐渐传来的消息,[第一课件]让大家了解到是距离成都150公里的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强的震级,让大家的心里不由得忧虑起来。第一节课刚开始一会儿,会议的主办方和空军的管理人员就上台宣布,由于地震和余震的影响,所有的大型会议、活动一律取消,所有人员就地疏散。我们也就离开空军大礼堂,最遗憾的是我们大家都最想听的吴正宪、张齐华两位老师的课没有能学习!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最想念的是远在资中的家人的情况,特别是听说资中的震感比成都还要强,就更放不下心了。妻子不在家,只有儿子和岳母在家中,不知道他们怎么样?只和妻子发了条短信,家中的电话老是打不出去,一直打了好几次,终于接通了,听到儿子的声音,才放下心来,他说他反应还很快,在地震发生时还叫外婆一起跑到了楼下的空地,不过现在又回家了,我交待了几句,并让他和外婆暂时不要呆在家中。我们学校的校长也在第一时间给我们发来了短信,告知消息并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让我们觉得非常感动!
结束此次难忘的成都之行,我们一行人又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终于在中午12点50多回到了资中。一下车,感觉资中有一种从未曾有过的亲切!公文
第五篇:课堂教学研讨会
课堂教学研讨会(2)
推荐
三、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和方向。
在“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做好“两个调整”(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认真落实“ 八字原则”(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原则),逐步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课改目的。
“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牢固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坚持“教学,即教学生学会
学”的观点,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杜绝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现象,严禁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 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以学为主,以学定教”就是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
学生的不同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倡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
1、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
先学后教
合作探究
当堂达标
2、几种课型的具体运用(供参考):
(1)预习课
预习是在教师在讲授前在准备性学习,是学习中的“超前思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前奏曲,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良好途径。那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怎么样进行预习呢?
一、读。这是预习的第一步。在预习课文时,既要默读,又要朗读。在默读的时候,把着眼点首先放在把握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上,同时注意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或格言、警句,确定朗读的基调和情感。朗读要力求不读错一个字,也不能漏字添字,读音要正确,要读得“自然上口”,有时还需要有表情朗读。
二、查。每篇新课文,都有些生字生词,新的修辞方法等。就要查一下字典、词典,看一下课文注释,联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句子。一些实在理解不透的词、句或没有学过的修辞方法,就在课文上做个标记。以便在课堂上仔细地听老师的讲解。
三、思。首先,要推敲文题,题目在文章中具有直接提示中心思想或提出问题,提示内容、范围等作用,预习是要先思索一下,然后,再看一看课文前的“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课文后的“思考”、“练习”,再去读课文。
四、疑。“疑”是深入学习的起点,要做到“存疑而入”,一进入阅读就要力求有疑。这样你的思维容易与老师的讲解保持同步,产生共鸣,并随时作出积极的反映。
总之,只要认真做好预习,学习起来才有针对性,主动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阅读鉴赏课:
①课前先学
课前学生根据学案,自学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预习题,标出疑难问题。
②口语训练
上课后,利用2-3分钟时间,采用叙述故事、演讲、对话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结束,请学生或教师作简要评论。
③导学示标
教师可采取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设疑激趣等方法或从题目、文中重点词句入手,设置能发挥导向作用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潜能。指导学生解读学案中出示的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总体把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达成目标 ④质疑解难
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交流学案中的“基础知识预习题”和发现的问题,师生合作共同解决。教师可针对课前 对学生解题情况的了解,利用投影仪等教辅工具设计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起到检查与巩固的作用。
⑤精读探究
要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主,以讲为辅,真正把学生当作“读”的主体。指导学生阅读的具体步骤:
初读感知
在指导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细读品味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并积累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一环节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用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读、精读课文,来理解语言,品评语言。合作探究
学生细读课文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也可直接提出疑问。要求学生精读多想,比较分析,展开论辩交流,求得问题的解决。此环节也要不惜花费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教师对疑问可采取提问、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来探究问题,课堂上不一定要把追求完美的答案作为教学目标,而应当引导学生在辨析问题上下功夫,以求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
⑥拓展延伸
在积累、巩固本节课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适当向课外延伸。
⑦达标检测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达标题。要求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习题,通过检测查找教学中的疏漏,以及时补救。同时确定好课后辅导对象,做好课外辅导。(3)文言文阅读:
要将文言基础知识教学作为重点,帮助学生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要重视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达标检测习题要围绕这几方面去设计。课堂教学基本程序为:
导学示标 朗读课文 自译课文合作
探究基础训练
达标检测
(4)综合复习课:
复习课按照“四段式”进行,主要环节为:
考点解读
典型引路
方法点拨
反馈巩固
①考点解读
教师阐明“考纲”及“考试说明”中对本知识点的能力层级要求,分析近年来高考江苏卷、全国卷以及其他省市考卷的相
关考试内容、题型特点、分值分配等情况,预测新一年江苏高考本知识点的发展趋势,提出复习要求。
②典型引路
教师出示精选出的高考题或其他典型例题,在学生试做之后,根据情况进行分析讲解,重在归纳总结其中规律性和趋势性 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熟悉、掌握高考题型。
③方法点拨
教师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对本知识点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提示归纳,力求系列化、系统化、网络化,明确提出复习的
目标要求,特别要引导学生对解题的思路进行总结,侧重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指导,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化,为学生下一步的自主复
习打好基础。
④反馈巩固
教师出示精选的部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进行训练。练习的题目要精,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的综合度。可
安排部分学生上台板演,有条件的也可通过视频来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发
现错误及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及时予以反馈纠正。然后再作简要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根据需要,可布置适量的课后相关巩固性
练习和变式训练,使学生学会迁移应用,强化巩固复习效果;也可建议学生将做错的典型习题收入“纠错题集”,以便时常复习,避免重复错
误。
(5)试卷讲评课
基本程序:
讲评导入
从考试的重要性、检测情况导入,或从对试卷批改中发现的问题导入。
分析数据
主要包括: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等;与上次检测成绩的比较,与同一科任邻班成绩的比较,与全年级成绩的比较;学生个体成绩进步及退步情况,优分学生名单;原因分析,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因素。在充分肯定学生长处 的同时,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自查自纠
学生对批改过发还的试卷进行自查矫正,如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自检答错或空白的原因,做出正确的答案等。教师可提
前发还试卷并提出自查活动的要求。
典型分析
重点讲解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教给学生答题方法,对不明答案作出质疑,教师作明确
和分析。
针对训练
凡学生自己答错的题目,根据教师的分析和明确,用红笔或其他颜色的笔修改过来,边改边再识记或理解。进行二次检测,要求学生用10-15分钟的课内时间独立完成并当堂交卷。
总结反思
教师讲明要求,学生自己分析本次检测卷总体难易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6)写作课
不可否认,许多人对写作教学的研究投入了不少的心血,但对于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人却很少,有关的论述更
不多见,多数老师的写作课课堂教学也比较随意。为进一步规范写作课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学
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对语文写作课课堂教学的大致思路作一下规范。在具体的写作课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进行:
1、定标拟题
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依据总体的写作序列训练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目标拟定或与学生共同拟定写作训练题目。
拟定的题目既要针对写作训练目标,又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还要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认同,以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2、思路点拨
教师要依据本节课训练目标和训练题目,指导学生独立地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式进行审题,教师进行指导点拨,提出写
作要求。这样既开阔了学生思路,又防止出现审题偏差,对于训练学生在写作中迅速吃透命题者意图、领会写作目的很有帮助。
3、写作训练
在学生明确了写作训练目标和写作思路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作品,训练学生养成快速成文的习惯。在保证质
量的前提下提高写作速度,这对于提高学生应考写作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修改交流
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写作成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的作品进行阅读、修改,使学生养成主动修改的习惯。在此基础
上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修改或批阅、评点,给学生创造一个合作学习与交流、相互借鉴和模仿的机会,5、教师评改
对于学生完成上交的作品,教师要在总体浏览学生写作和互批情况的基础上,抽取三分之一左右的作文进行批阅,以发现
学生作品中的精彩之处和优秀习作以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普遍问题,并进行归类,为讲评做好准备。
6、讲评指导
根据学生写作、互批以及教师批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对作品的写作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肯定优点和长处,对精
彩的段落或优秀的作品要当堂诵读点评或印发甚至推荐发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写作过程中集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给予指正
。如果有必要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二次写作,即在指导讲评的基础上在进行同题写作训练。
这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
。在以后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加以学习、借鉴。要加快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此促进教师尽快掌握知识体系,形成学科思想。但需要老师
们明确的是教学模式只是一个中介,一块敲门砖,有模式而不唯模式才是教师教学的理想境界,任何模式的制定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任何模式 的运用必须切合教师和学生的自身实际。实践出真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必须密切结合自身实际,运用“拿来主义”,而不是采取“照抄
照搬主义”,要融百家为一家,超越被动模仿,走向主动创造,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收获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
今年5月12日,在各高中业务校长会议上,教研室已对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这一问题作了具体安排。9月
份将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月”活动,本次“课堂教学月”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07年暑期“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精神,以“构建推
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深化“目标导学、自主有效”的教学思想,贯彻“先学
后教、以学为主”的教学原则。希望老师们,要以“莱城区2007年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月”活动为依托,认真研
究,加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