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高考作文点评-山东
山东作文改革发展点评:折射革新精神
摘要:高考语文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高考作文了。下面是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在第一时间收集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点评:折射革新精神,供考生阅读参考!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昨日上午结束,各地作文命题已经公布并受到广泛关注。“岁岁年年各不同”的作文题目犹如一面镜子,记录、折射着时代的变迁与革新。山东作文紧扣时代热点
今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是根据孙中山先生名言:
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要求考生自行命题。
刚刚走出考场的考生宋东阳说,作文题目很有新意,也很有挑战,提起90后,很多人认为他们是难以肩负重任的一代,而以孙中山先生名言为题,让90后们能够在考卷上描绘出自己的担当与理想。
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从2008年的“春来草自青”,到2009年的“见证”,到2010年的“人生的光影变化”以及去年的“这世界需要你”,每一年的题目总能让人从中找到当时的热点,考生王向岩也表示,这样的命题难度不大容易发挥。
专家称高考作文通俗为宜
虽然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海外版原主编詹国枢看来,高考作文还是应该以“通俗易懂,方便回答”为好,高考不是出奇制胜考住学生,而是提供一个标尺检验学生的能力。
詹国枢表示,高考不是刁难学生,不是要把学生考住,而是通过一种方式,让学生去检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陈述能力。其实高考的题目越是大众化,越是通俗化,越是好的题目,而越是刁钻,越是出人意料,越不是好的题目。
詹国枢认为高考不要把它作为一种非要把这些孩子们考住的一个作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标尺,一种手段,让大家在这个标尺下去竞争,当然这个标尺能够更多、更全面地衡量这些孩子们各方面的素质和水平最好。
高考作文折射革新精神
有媒体指出,总体而言,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增加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元素。相比较“出奇制胜”,高考作文正在向“通俗易懂,方便回答”的方向转变。有媒体援引专家观点认为:今年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也折射了教育革新精神。
还有媒体发现,今年一些作文命题还表现出紧扣社会热点的特点,比如广东、江苏的考题侧重对于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晚报综合以上内容就是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在第一时间收集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点评:折射革新精神,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篇: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点评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点评
人文素养、自由民主、胸怀见识、个性特色
窗口下有一个画框,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你能看到什么?请问您看到这个题目又有什么想法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
2014年山东作文体现了人文素养、个性特色方面的内容,2014年我在命题和讲座时往人文素养、个性特色方面猜题,山东高考(微博)题目出来之后,果然属于人文素养、个性特色,感觉到没有误导考生,很欣慰。
我在给学生进行作文审题讲座时,我用的材料是: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您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我强调的是胸怀、眼光和见识,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就能审出什么中心来。2014年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就是这个类型和主旨,听过讲座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好写作了。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可写范围很广,并且顺从学生自己的意愿,你有什么感悟就可以写什么,这是今年山东高考作文的一个亮点。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没有最佳立意,当然,能够反映自己的见识胸怀的题材得分会更高。
总之,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下列特点:
一、人文素养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
二、自由民主
2014年山东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背景,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挑选,挑选余地大,学生的自由度高,体现了国家自由民主的气度。
三、胸怀见识
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做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
四、个性特色
面对众多的写作角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倡导学生特色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很有特色。
第三篇: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模版]
名师点评2013年高考作文 山东卷 作文题目: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位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文。
名师点评(于海生):贴近生活实际,关注求学品格
山东卷的这个题目从《咬文嚼字》给著名作家挑错谈起,“挑错”这一行为,是求真务实之态,面对“挑错”的态度,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治学风格。材料自然没有回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同今上年孙中山名言一样,可以说紧贴时代,彰显文化,培养品格,又避免了“中国梦”等热门押题。
题目要求“选准立意”,自然莫言的话“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是一定不会偏离题意。
除了这一立意,还可以从以一下角度考虑:
1、“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位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可以有勇于挑错的立意。
2、“作家表示理解,积极回应”可以谈面对别人指出的错误,应当有什么样的态度。
3、铁凝、莫言的行为可以引出立意“感谢挑错”。
4、整个材料意在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
本题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较切合生活实际,较适合写议论文,但是也可以写自己及身边挑错的故事、对“一字师”“推敲”等进行改编。也可以思维扩张开去,悲叹面对挑错固执己见的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如何面对挑错。
本题强调“选准角度”,在紧张的考场上,可能让学生因求稳而选择“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这一立意,导致立意同质化、狭窄化。
第四篇:高考作文+点评
材料作文关于“帮助”。
(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为一贫困企业捐款 300 万,但当他生病后,该厂员工竟 无一人探望,其中一名受助者还说:“这让丛飞很没面子”,丛飞很伤心,但他说:“我现在 已经无需钱来治疗了。
(二)华南农大学生小李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该校师生纷纷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 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我们要记得李姐姐说的话:“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 帮助别人。根据以上材料自命题作文,体裁议论文。800 字以上。
解析:
一、总体评析:
这是在全国的高考作文中,设计得最好的题目,关注热点,关注现实生活,发表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看法,这是时评类考试题目中贴近生活的最好体现。尤其是相比较与其他各省的刁难考生的考题,这个新材料作文会引起社会的好评,其理由如下:
(一)、选材贴近生活,给学生以真切的体验 全国卷 2 的作文,在网上的好评是有目共睹的,其一是因为这样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丛飞又是 2006 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考生只要留心,这个人物是可以进入 视野的。丛飞之所以使人感动,是在于其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求回报的精神,无私的给于人 们帮助的精神。凡是看过丛飞事迹的考生都会有真切的体会,这就是这个作文材料给人的好感。
(二)、贯彻高考关注热点,不回避热点的原则 所谓热点,正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系到每个人切身体会和利益的,高考本身就不应该 回避,这才能体现天下考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读书传统。帮助,是互相的,这个体现的是现在社会的热点——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要人人献出一 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给于人帮助和接受人们的帮助,还需要有回报,回报那些给 于自己帮助的人,这就是感恩的心。有一则材料是这样的: 希尔顿酒店的传奇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 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 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又说:“但是,让我来想想办法……”侍者将这对老人引 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 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对他们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 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没睡,他就在前 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儿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 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 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 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 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 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事。事情都是从一个富有同情心、满怀仁爱的侍者的智慧头脑开始:“让我来想想办法……”进入数学的领域,需要的一定是严 密的逻辑,合理的推论及精确的求证;来到文学的天地,凭借的却是美好的人性,动人的情 节和意外而圆满的结局。但你发现没有:不管是文学还是数学,结局都很神奇——爱加上智 慧原来是能够产生奇迹的。丛飞的例子恰好从反面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尚欠缺的那种互相的帮助精神。
二、立意与构思 这是对照式材料,最佳的立意当综合两个方面,那就是帮助是互相的,当然也可以专 门写一个方面,比如写第一个材料,就可以写成驳论文,列举种种接受帮助而不能回报别人 帮助的事件,进行批驳,从而确立感恩的正确观点。
秋实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伯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己暗淡灰黑/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射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西方谚语:“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用一颗赤诚的心给予人们帮助,不正是需 要如此的一种内心感激吗?一种像秋实一样感激的心吗?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就更应 该多想想——我是怎样变得成熟的呢?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一直都是一种社会所关注的活动。武侠 片中常有这样一幕情景,某大侠在危急之下救了某一武夫,事后该武夫是千恩万谢,又是说:“你对我的„„同再造,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宁愿做牛做马,任你差遣以报答 你对我的救命之恩„„”可见古时的人是多么的重视感恩,而今的人们,人人部被困于钢 筋水泥筑成的笼子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少了,人们心中感恩的行为也就淡化了,这可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呀!
然而,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雨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镶;不是一 切真情都流失于人心的荒漠。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见到一幕幕感恩的动人场景,这些场景之所以那么感人,那么催人泪下,是因为注入了“真情”的元素。丛飞之所以会说:“我已不需要治疗了。”我想一定是他早已看透了世间的冷暖,他付出了那么多,然而回收到的却只是一双双白眼。面子,不少人都去争的东西,然而,争与不争有什么利弊呢?人心的真诚。坦白、无私才是值得我们去争取的实物,我们得 了真诚、坦白、无私,在人们的印象里就会永远的伟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作为的人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敬仰。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 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却要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世俗的冷暖,敢于正视人心的沙漠。”
感恩一直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种美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做数 典忘祖之人,我们要积极发扬我们先辈的辉煌人生所为,为做一个合格的新世纪公民而 增添辉煌的一笔。感恩,我们要学会感恩,最简单而最应该做的就是成人后多多地感一 下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然后上升为社会、国家的养育之恩。“生命诚可贵,感恩价更高”。学会感恩,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所必修的一课,让我 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都成为那低头沉思“我是怎样成熟的”秋实吧!(958)
【点评】: 以比喻句或排比句开头,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增加得分的机率,似乎已成为高考 作文的一种模式、一种套路,被某些人加以推广和运用,对高中写作教学产生了消极的 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篇文章却可以作为一个正面的例子,它能让我们看到,形式和内容一定要很好地 结合起来,才会收到好的表达效果,这篇文章以拟人的形式开头,然后用排比句陈述思 考的结果,接着又用一个对偶句抒发感情,巧妙地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自然而亲切,毫 无雕凿的痕迹,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中。在整个文章的表达过程申,作者也使用 了不少的排比句和对称句,但由于作者始终注意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使这些句 子不是一种孤立的呆板的东西,而变得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了。文章中还引用了谚语,古诗和名人名言,但也都紧密结合内容的表达,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丝毫不觉得 牵强和勉强。文章认为“感恩一直是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种美德”,以“学会感恩”作为全文的中 心,将议论、记叙和抒情溶于一炉,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入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 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 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 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 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 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 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 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 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 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 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 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855)
【点评】: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章以“幸福花,开在感恩枝头”题,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 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 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 的句子来纽织全文,显得完整、缜密而从容。感情真挚、健康而饱满,也是文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
“你是谁,读者,百年之后读着我的诗?”一个头缠白布,身着素衣的老者向我走来,默默微笑看,“我无法从春天的财富里为你送来一朵鲜花,无法从远方的云彩里为你送来一缕金霞,打开门向四周看看,从繁华盛开的园里采撷百年前消失的鲜花的芬芳记忆,让欢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光……”
泰戈尔就这样一步一步向我走近,在我的耳边低语,告诉我奉献的美丽,它如一抹春日的阳光,亲吻着每一个生灵。
在熹微的晨光里,叶儿轻轻晃动,飘摇在秋风里。“落叶在泥土里迷失自己的时候,才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了。”你说着,用手托住一片黄叶。叶儿一生的意义便在于此,在深秋晚风中,用一种辉煌的告别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为大地奉献自己微薄力量。零落成泥,不奢求什么回报,它只是记住了大地对它的哺育,也渴望用自己的生命予以 报答,也许正因为如此,叶子才得到了永生,飘散在诗人缠绵的笔墨里,一幅幅书卷里…… 秋日的凄凉过去,是春日的繁花似锦。那枝头含苞的花蕾,抑或层层叶片之间的花 蕊,一团团一簇簇,竞相争艳着。“泥土饱受污辱,却以花朵作为回报。” 你让我掏一 坯土,我闻了泥土里散发的阵阵幽香。
土壤虽忍受着人们的摒弃,却毫无怨言,经历雨滴的拍打,冷风的肆虐,终于在和 煦的春风里,吐纳一地的芬芳,在人们的心头,弹奏着潺潺的乐章。也许,世间某些外 表丑陋不堪的事物,它们也一直在默默奉献着,一直在为世间的美好而努力着。
“生命是上帝赋予的,我们唯有献出它时,才真正拥有它。”你依旧微笑着,向我讲 述着永恒的真谛。是不是世间万物亦如此,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却一无所有,只有在 学会付出之后,才能够得到回报;予人方便之后才能够予己方便。只有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为他人奉献的时候,才会收获,会收获喜悦与幸福,也会收获他人的付出。此时,我们才能拥有一份厚重的生命,才真正拥有了它,不是吗?
流连在繁花盛开的院落里,我采撷了一朵在奉献的雨露滋润下盛开的花朵,娇艳异 常,我轻轻一嗅,闻到了鲜花的芬芳记忆,在一位老者的笑容里,穿越百年时光……
【点评】: 构思别致,意蕴醇厚,《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而温馨的气 息。作者巧妙地采用了人物对话的形式,将伟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有机地织入自己的文 章中,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较为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全文就像一首散文诗,语句优美,含蓄隽永,蕴含哲理于其中,十分耐读。尤其是 以泰戈尔讲述的形式来表现,就更让读者感到亲切,心灵容易受到触动。近年来,受不 良风气的影响,高考作文中套作、仿写的倾向有所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的写作 态度就更值得提倡。文章也有需要加工和修改的地方:一是有些语句的表意还不够清晰,二是行文的思 路还要进一步理顺,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应更加严密。
滴水之恩,以何报?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说在你困难时帮助过你的,你就需要在别人危难时报答他。
滴水之恩,何以报?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时,用温度回报了小河,让小河的冰层消逝,使它能够欢快地流淌。
滴水之恩,何以报?夏天烈日炎炎,甘露用泪水回报了大地,让花朵开放得更加鲜艳,让荷花在浇水之后开放得灼灼其华,沁人心脾。
滴水之恩,何以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春风夏日,落花用身躯回报了养着自己的大地妈妈。滴水之恩,何以报?冬天寒风凛例,雪花飘落,万物皆“冬眠”,只有梅花孤霜傲雪,用梅花的香气来回报给人们……
大自然皆如此,何若人也?
当你穷困潦倒时,他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当你失意时,他为你开启了导航灯,指引着你;当你失败时,他为你铺垫了一块块基石,让你走向成功的阶梯;当你惆怅时,他为你带来了开心果;当你不幸时,他为你送来了幸福的青鸟;当你……然而,当他累倒下,生病躺下时,你,你又为他送去了什么,带去了什么?是冷漠,还是倍致的关怀?
滴水之恩,你以何报? 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了当初刘备的三顾茅庐的赏识; 李密用忠心回报了君王 的栽培与信任,用孝心回报了母亲的养育之恩;贝多芬用音乐的成就回报了父亲的鼓励 与支持;当代歌手用声音和美妙的音乐回报了热爱和喜欢他的歌迷……他们都在回报。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一首诗道出了我们应当如何来回报,滴水之恩,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
希望小学的女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记住了那旬真、善、美的话语一一“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丛飞节衣缩食,资助了178 名贫困学生,而当他病倒时,却无一人去看望他,这些 受助者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没有记住古人的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丛飞 的事迹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肯定与赞许。他的付出我们来报。试问那些受助者,你们以何报曾经帮助过你们的人,是冷漠吗? 滴水之恩,以何报?用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来报;用你的关怀来报;泪水带来的 失望,微笑送来的是关怀。因此用你一个甜甜的微笑来报。
你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关怀的拥抱,一个感恩的眼神……都是滴水之恩,也都是涌泉之报。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怀着一颗感恩 的心,我们就将知道滴水之恩,以何报?
——“滴水之恩,以何报?”
——“滴水之恩,以心报!”(974)【点评】: 全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写的是“滴水之恩,何以报”后半部分写的是“滴水 之恩,以何报”。前半部分以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更迭形象生动地说明“何以报”的道 理,后半部分则用古今中外的感人事例圆满深刻地回答了“以何报”的问题。两个部分之 间由自然界推及人类社会,连用几个排比句和疑问句进行过渡。最后以两个感叹句收 尾,得出“滴水之恩,以心报”的结论。文章思路清晰,自然流畅。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使人心悦诚服。语言是作文能力中最基础的因素,作者对此认真注意,进行了有效的努力。全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多样,文句有表现力。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规范正确的,这一点尤其应该充分肯定。
摆渡手
爸是一个很强壮的大汉。
我和爸相依为命。
从我出生那时起,似乎就只有这个男人在我身边。随着他手上的茧一层一层地加厚,我也一天一天地在摇晃的船上长大。
我爸是一个好心的摆渡手,村里的人都这么说。我也一直这么自豪地认为。
因为他摆渡只是为了能让每一个村里邻居部能安然地渡河,而从不收取一分钱,所 以我和我爸的生活全靠那一亩田地。虽然生活拮据,然而我爸却使尽办法让我吃好的、穿暖的。我觉得只要有我爸在。我就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然而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女子突然站在船舱外,我爸叫我唤她为“阿姨”。从此以后,这个“阿姨”便在我们狭窄的船舱里住下了。她对每个人都笑嘻嘻的,每次我爸在摆渡,她总会帮我爸擦汗,递水。
可是我却不喜欢她,她占去了我爸太多的关注,这让我感觉到备受冷落。于是我干 方百计扔掉她送给我的东西,不穿她做的衣服,不吃她做的饭菜。可是这样不仅没有得 到爸的关切的问候,而且我爸狠狠地瞪我,要我听她的话。看着“阿姨”满脸的泪水,让 我更加不知所措和莫名的愤怒。
最终有一天,我半故意半失手地将“阿姨”推进了流水的旋涡里。我爸发疯似地跳进 河水抱上了奄奄一息的“阿姨”。
“我到底是不是你女儿?”随着爸爸抡起的巴掌落下,我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
“你不是我女儿!她才是你妈!”爸爸脸上的青筋暴起,对着我大吼。
我转头望着躺在床上的她,呆呆地望着。许久,爸爸说话了:“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因为学历不高,所以连肚子都填不饱。于是万念俱灰,喝了几瓶酒便昏沉地往这条河里跳。当时天很黑,我以为没人知道,但 是你爸,就是这艘船原来的主人,他用尽力气将我推上岸,自己却被奔腾的河水卷去了!当时她,就是你妈,抱着一个月的你失去了理智,她恨恨地将你扔在船舱里,之后就不 知去向。经过河水的冲刷,醒来的我只看见船舱里的你。是我的错,而使你们美好的一 家破裂。你的亲生父亲好心救了我,让我知道,人不能为自己而活,能帮助人,甚至失 去生命也并不可借!” 爸爸泣不成声。
于是我面前的爸爸就拿起了船桨,日复一日地渡人过河。我终于能理解他为什么每次都会那么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去救落水的人,甚至是落水的物品。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周围的一切。
“你爸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将你养大;又四处找你妈。乞求她的原谅,并用我的真心和时间等待她的归来,真真正正地做你的爸爸!”我爸握着我“阿姨”的手。
“我记住了你爸对我的救命之恩,他让我学会了爱别人,帮助别人!”我爸的这句话 从此时时在我耳边回荡。
我爸是一个摆渡手。
我的爸爸们是伟大的摆渡手。【点评】: 这是一个凄婉而感人的故事,读来让人感叹,让人欣慰。两个父亲,两个摆渡手,两个品德高尚的普逼人:一个为救人,奋不顾身,献出了 宝贵的生命;一个为感恩,锲而不舍,一心要为孤儿寡母重建幸福的家庭,伟大出自平凡,高尚源于普通,两个普通农人身上所闪耀着的道德光芒,通明透亮。一切追名逐利 者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的渺小,一切忘恩贞义之徒在他们面前将彻底暴露出自己卑劣丑 陋的灵魂。这篇文章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悬念设置合理。作者还长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 是写第二个父亲时,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都十分到位,感人至深,当“我”在 文末发自内心地赞叹“我的爸爸们是伟大的摆渡手”时,相信每一位善良的读者都会热泪 盈眶。在话题和题意作文的写作中,记叙文是难点。这篇作文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们生活在当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却更多了;我们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却不 愿伸手帮助对面的邻居;我们的股市价格一路狂升,价值观却成倍地下降;我们的社会 都知道“此仇不报非君子”,却怎么也流行不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而社会上数不胜数的忘恩负义之人,仇视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会道德危机。人们的心越来越狭隘,只懂索取,不懂回报之人,仿佛充斥着整个社会。
记得做一篇练习时读到的一个故事: 一对老夫妇遇到一位赶着回家过圣诞节的年轻 人。年轻人买不到车票,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无法回家。老夫妇在邀他共度圣诞节遭推 辞之后,竟主动将自己的车借给了年轻人。这样的举动令人震惊,令人感动,但接下来 的事却让人心寒:这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杳无音信。
一位著名作家在谈到社会道德时也曾说到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一次散步时捡到 一个钱包,打电话找到失主时,失主无感谢之词,竟要求他送还到失主家中。
我们感叹丛飞节衣缩食为贫困学生,却也愤慨他在重病之时无人援助,我们感叹雷锋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也无奈现在有些中小学生不知“雷锋”何物!
当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暖昧的姿态时,我们应该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 道德危机。
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位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将自己的儿女唤到跟前,一一叙说了何人何时帮助过 自己,教导子孙们报答人家。虽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终未 提一句,只把感谢留给后入。这是我见过一个老人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他让人明白了感激的力量,回报的感动。一位女士用自己 430 元的稿费,随意地捐给了西北一位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但这位 女孩却把她的恩德深深记在心里,即便在贫困的条件下,仍坚持给她信,虽然这位女士 已经快忘了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却让人欣慰。
我们感叹华农大小李的爱心,更受到那位四年级的女生的感动;我们感叹大批青年 出国深造,更感叹他们回国报效的高尚。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别人爱我我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所以基督教有一句名言:施比受有福!
无论东西方,无论古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我们的准则,促使我的社会变 得有思想、有内涵,遥望一个美好的未来。
【点评】: 目光犀利,思维深刻:使这篇文章充满了一种力量,一种气势,读来令人震撼。文章的开头直指当前社会中道德水准下降的严峻事实,并以两个实例辅证说明。在 激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后,作者笔锋一转,响亮地提出:“我们应该需要一种有质感的 态度来面对社会的道德危机……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接下来,作者又以一 个老人和一个女士的故事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将“感恩”的内涵具体充分地展现出来,使 “施比受更有福”的中心鲜明突出,让读者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全文思路清晰,感情激昂,语言流畅。后半部不如前半部那样有气势,可加以修改。
温暖人间
在茫茫的人海间,与我们认识的人很少。但无论熟悉还是陌生,总会有“帮助”温暖我们的心。对亲人的帮助是相濡以沫的支持与关爱;对朋友的帮助是心有灵犀的默契和配合;对路人的帮助是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一个搀扶。
帮助无处不在,它浸透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变成呼吸的氧气,支持着我们的生命。文坛巨匠巴金曾说过:“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住别人,使每一个人都得着 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这个用《家》《春》《秋》等著作来慰籍苦难中又向着和平的人们的人唯一的生活目标是 帮助别人,不管是用充满爱意的文字,还是用实际的爱心行动,确实给在寒夜中的前行 的人带来温暖和光明。
一生都为帮助别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热爱,就像巴金留给人们的宝贵的精神 财富将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中。而“帮助”也成为人们前进的灯塔,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并让温暖这颗火种撒满人间,点燃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
帮助同时是互助,只有相互才会更加长久。就像患白血病的女孩也会把钱捐给辍学的儿童后所说的那样:“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向每一个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伸出援手,这个世界才会成为爱的海洋。
不知道丛飞在地下是否仍在不断的帮助别人,但我知道,他是怀着失望和无奈死去的。受到帮助的人丝毫没有感谢之心,反而用所谓的“怕丛飞丢面子”而拒绝去探望重病中的丛飞。人心冷漠至此实在是社会的悲哀。当他们拿到那一笔笔捐款,他们的心难道没有一丝颤动,他们的灵魂难道没有受到一次次强有力的撞击,让自己被麻醉的神经变 的清醒从而学会感恩吗?
但愿这种让“壮士扼腕”的事情不要再发生,我们永远也不愿看到丛飞眼角那滴英雄泪。林清玄曾说过:“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而“帮助”是我们的心灵最单纯最明亮的底色。是帮助,为饥寒交迫的人们送去冬日里的 温暖阳光;是帮助,让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帮助,让在黑暗袭时孤苦 无依的人有耐心期待天光。让我们尽情吞吐这种生命的氧分,即使风沙侵袭,我们的人间依然温暖如春。(862)
第五篇:高考作文点评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全国高考(微博)课标天津卷优秀作文及点评
小鱼不知“水到底是什么东西”是问题吗?
天津考生
“水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很可笑吗?起码命题人认为是可笑的——“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鱼儿每天生活在水中,没了水,鱼儿就失去了家,就没了容身之所,可鱼儿竟然不知道“水到底是什么东西”,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鱼是不会说话的,当然不可能“忍不住”发问。但既然有人编了这个故事——且不论这故事编得是否符合逻辑,我们就顺着这根竿子往上爬一爬。
小鱼为什么不知道“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主要是因为小鱼还太小。这“小”指的是年龄上的“小”,而不是个头儿上的“小”。年龄小到什么程度?我推测最多也不过是上幼儿园大班的年龄。这个年龄的孩子,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吗?知道月相变化的原因吗?知道大气中的PM2.5含有什么有毒、有害物质吗?知道“二奶”“小三”是何方神圣吗?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的不知道是正常的。如果有一天他们突然发问:“月亮上到底有什么东西?”那好,悉心培养,没准儿将来就是“霍金第二”。如果他们问:“„二奶‟是妈妈的什么人?”家长(微博)该怎么回答?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自有其规律;孩子的成长,也应该顺其自然。成年人需要做的,一是尽量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二是把孩子当成孩子,别让孩子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不怎么像个孩子了。
那么,由谁来告诉小鱼“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当然是老鱼。但老鱼中有明明白白知道“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的,也有浑浑噩噩不知道“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所以,这个告诉小鱼“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的角色应该由前者来担任。
但事实上呢?更多的时候,是由后者担任这个角色的,而前者由于太明白、太清醒、太不通“鱼”情世故而受冷落、遭闲置,被安排做不致于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的工作。比如,是不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老鱼都清楚“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反正我这条小鱼碰到过不清楚的。比如,是不是从事管理工作的老鱼都清楚“水到底是什么东西”?我没怎么接触过,但有些地方的水质越来越差却是不争的事实。
“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小鱼们可能永远也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