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互动批改论文
让“互动作文批改”法
在作文教学中开花结果
虞城县高级中学董光辉
让“互动作文批改”法在作文教学中开花结果
虞城县高级中学董光辉
关键词:传统作文互动模式教师示范批改小组互评互改
教师再评互推佳作互动作文批改法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许多人上下求索,百般探寻,为此付出了不尽的心血和汗水。但作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方法。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老师始终居高临下,学生始终被动接受,因而学生不容易将教师的批语和评讲的理论转化为一种写作的实践。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在去年的作文教学中引入了“互动模式”批改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一个主角参与作文批改中,使教师摆脱了“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也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较快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作文批改的弊端
1.费时费力。一般来说,精批细改一篇作文需五至十分钟,一个语文教师要教两个班,学生每次作文,教师就要批改作文一百八十篇左右,最低需要二十四小时。批改作文成为语文教学上最繁重的工作,所以许多语文教师一提起作文便感到头痛。每次当学生的作文交上来,都要堆成一座“山”,教师挑灯夜战,移山不止。
2.难写评语。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差不多,作品内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因此,有些作文实在是难写评语,但为了显示教师的敬业精神,又不得不绞尽脑汁去写,内容差不多,而老师的评语又要想着法不一样,真是苦不堪言。
3.少有成效。基础差的学生生只看分数,不看也看不懂批改的地方;中等的学生能看看批语就不错了,也不一定能看懂,批改的地方还是不看的多;即使优秀的学生对教师的增、删、调、改、圈点、批注,能看的不甚了了,能深究的也是风毛麟角,即使看过,对他们也少帮助。
二、“互动模式”作文批改方法的实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克服传统作文批改方法的一些弊端,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效果,我们根据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了“互动模式”批改方法,积极构建学生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做好“互动”预备。
l、动员。从作文批改,尤其是“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的现状入手引导学生明白“互动”的必要性;从学生参与直至独立进行作文批改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互动”的重要性;从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条件入手引导学生相信“互动”的可能性。通过以上的动员,调动学生的激情,为作文批改的“互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分组。将全班学生分为九个互动小组,留意分组的原则。一是自愿性原则:从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组合,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互动”的必要保证。二是互补性原则: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组合。三是可变性原则:水平提高比较明显的组员应及时调换小组,以“扶贫济困”。
(二)教师示范批改
组织全班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教师进行全班精改。精改中注重三个要求:一是批语精当。批语三言两语,切中要点,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不用教师的语言取代学生稚嫩的语
言,硬去拔高。二是突出重点。批改不求面面俱到,一般将每次作文的主要要求,作为本次作文批改的重点。例如写《真情告白》一文,就要求学生注意两点,即文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突出“告白”,同时也要把握人物的细节描写;教师正是以此作为批改重点。三是有的放矢。批改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有的放矢。这样,经过教师示改后,学生针对教师的批改重点,可以学到修改的方法,从而受到启迪,获得教益,为接下去的自改、互改作基础。
(三)学生自评自改:是指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习作后,首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与评改。学生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卷面是否整洁。③错别字几个。将错字在原文处作出标记,并改正。④有几处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并在原文中用修改符号作修改,再在旁批中,分析造成病句的病因。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以上五条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熟练掌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①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②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③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④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老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⑤看语言是否简明、连贯、深刻。语言简明就是不重复罗嗦、不产生歧义、让人容易明白。连贯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上下文衔接自然。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问题的本质。
(四)小组互改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对同学作文进行互改。为提高互改效果,可让每组选出几篇文章在小组内部讨论互改。每次互改也应突出重点,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例如,第一次互改可专改错别字,以后再涉及用词、造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语法修辞诸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对修改比较好的作文要鼓励并在全班点评,对修改不甚理想的小组,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供援助。在《十八岁,我多了一分成熟》一文的互改中,每一小组在前几次的互改基础上,已形成了自己的批改重点,有些组只抓住一个点,如遣词造句,有些组则有两三个点,还涉及到文章中心的把握、细节描写、选材、开头结尾等。在此过程中,改者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双方都受益匪浅。
(五)教师再评:这是作文评改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重要时机。学生自批互批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不认真,有的不会改,有的甚至把文章改坏,如果教师不及时做出再次评价,很可能有些误评会把学生引向歧路,因此教师的再评和检查很关键。
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批改作文,批改学生的评语。
①评批作文。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准确地运用文字和符号来点明需要修改的地方,提示修改的方法。因为学生已经批改过,这时教师只要宏观上把握就可以了。
②评批改笔。学生自评互评中,批得好的、正确的要加以肯定、表扬:批得不准确、不认真的要及时修正和提醒,而且用语要相对委婉,毕竟他们只是学生而不是评论家。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
(六)互推佳作。这也是“互动批改”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互改成果,推出范文。互推佳作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那些写作水平一直比较高的同学,当然应鼓励其“冒尖”;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同学,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写作。二是集体性。誊写或打印前,习作者须按初评、复评以及师评意见自我修改,然后提请组内同学再次修改;誊写或打印后,装订成册,为它取上一个富有激励性的名字,封面上还可写上一些有竞争性的号召语,以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当然也就容易出好文章。
三、“互动模式”作文批改教学的意义
2008学年起,我们在高中四个班级中实施“互动模式”作文批改方法进行作文教学,经过一年多的教学探索,学生的作文水平较以往使用传统作文批改教学方法有更快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以往大多数学生把作文作为最难做和最不愿意做的作业。使用“互动模式”作文批改教学方法后,我们让学生也参与作文批改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特别是经过示范批改、学生自改、小组互改环节后,学生对怎样写作有了新的认识,有时想把这种新的认识、想法在写作中展现出来、加以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作文的主动性。
二是学生作文欣赏水平较快提高。通过“互动模式”作文批改,特别是小组互改环节中学生对字词、篇章结构的研究探讨,使学生对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在欣赏课文或者其他文章时会有意无意的留意名家如何用词、布局,更加细心地鉴赏文章,无意间也提高了自己的欣赏水平。
三是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得到培养。以前学生修改作文往往不知如何着笔,或局限于单纯的自我修改,对教师的批改领会不深。通过“互动模式”作文批改教学,学生在分析讨论中逐步知道了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如何修改,提高了作文的自我修改能力,也为今后写好文章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是学生作文水平更快提高。通过“互动模式”作文批改,学生对作文中一些常犯错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一些错别字在讨论中被发现、一些句子不通顺被同组同学指出、对教师的示范批改想过了“为什么”、学习了同学作文中的巧妙构思、美文佳句。这些学习由于参与其中,较以前被动式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在自己作文时也积极地加以借鉴应用,于是更快地提高了自己作文水平。
教学是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互动模式”作文批改方法,使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将作文教学由教师“唱独角戏”转变为教师唱、学生和、台上台下相互交流、互动和谐的局面,变尴尬为自如,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中激发兴趣,更快地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语文教师让“互动作文批改”在作文教学中开花,那么学生的作文定会在学习中结果。
第二篇:互动分享论文
互动分享式校本研修模式焕发校园的生命活力
【主题】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不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乐园,而且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场所。围绕着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这一主题,结合我校的“让校园焕发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互动分享”的研修方式就是根据我校现状和特点走出的一条有特色、有成效的教师校本研修之路。我校精心安排校本研修活动内容,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打造互动分享式校本研修模式。让老师认识到校本研修不是“索取”,也不是“付出”,而是“分享”。
【案例】
“我分享别人什么?”与“我拿什么与别人分享?” 是互动分享式校本研修的核心问题。我校通过参与式集体备课、主题式沙龙研讨、分享式课堂反思和互动式集体培训等形式,转变教师的观念,激发教师的分享情感,培养教师分享的能力,促使教师深度参与校本研修活动。
1、参与式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为教师展示教学经验、理念、智慧与个人魅力、能力提供了平台,其有效性实现有赖于在个体独立钻研教材基础上的集体交流与分享。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为教师主动参与提供了保障。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兼顾学生的基础与实际情况,每人撰写教学设计思路,为集体交流讨论奠定了基础;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达成共识,明确提出“个人粗备、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教案复备”的要求,通过实录式教研记录落实要求;主备人备课时要将个体的钻研与集体的智慧有机融合;教案复备时强调个性化修改,彰显个人教学风格。
学校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观摩活动,进一步明晰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同时举办独立解读教材和教学设计考核或论文评比活动,并进行奖励,这一举措培养了教师自觉钻研教材的意识,检验教师理解把握教材的深度。
2、主题式沙龙研讨。
除了以教材为中心的集体备课,学校还围绕“五五三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探究”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式沙龙研讨。引导教师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经过“设计”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研究主题。学校的主题沙龙研讨形式不拘一格。同题研究课、精彩片段点评、教学案例评析等,让同学科教师间相互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体验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课堂;“作业设计研究”、“如何上号一节好课”、“学困生的帮扶探讨”等主题沙龙,打破学科、年段界限,让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分享精彩的教育智慧和宝贵的教学经验;校际联合主题教研,形成区域研究共同体;异地远程教研,打破时空的界限,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分享平台;外出学习汇报,“一人学习,全校收益”„„ 主题式沙龙研讨让教师在分享中共同成长。
3、分享式课堂教学教研
分享式课堂教学教研,围绕主题上教研课,进行课堂观察、主题研讨、课堂反思,其过程要充分发挥同伴互助效应和骨干引领作用,有效实现互动和分享。每学期几乎每位教师都要上一节教研示范课或公开课,为同伴研讨交流互动奠定了基础;;同时邀请专家和骨干参与分享式课堂教学教研,发挥了骨干引领的作用,又使交流互动的主题更加突出,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升华,使参与者分享了一种课堂教学研究的丰盛大餐。
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方案,明确了“六个一”的教研任务。即,上一节优质的示范课,写一份优质的教学设计和评课稿,写一份优美的教学叙事故事,精读一本教学专著,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论文,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4、互动式集体培训。
学校着力改变教师被动参与的培训方式。首先是培训内容的互动,学校广泛开展调研,了解教师的需求,归类整理形成主题,根据主题开出培训菜单,由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真正满足教师的需要。其次是培训方式的互动,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培训者和教师共同经历培训过程,专家边讲边问,教师边听边问,培训者和教师平等对话,互相交流,有效互动,在此过程中感悟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教师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中,在和他人的互动、交流中收获了智慧,提高了素养。【点评】
互动分享式校本研修模式,在新的校本研修观念指导下,丰富校本研修的内容,改革传统的校本研修形式,将校本研修由观摩式变为参与式,由讲座式变为互动式。教师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获得自主的体验;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引发共鸣,分享经验;在与专家的互动中收获智慧。教师不再是旁观者、听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校本研修中的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教师深度参与校本研修,有效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
居付辛 ***816 高邮市车逻镇实验小学 高邮市车逻镇实验小学 *** 118412250@qq.com
第三篇:初中英语作业批改论文
可是,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步入“题海”的误区,其结果不仅空耗了自己和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导致学生厌学,降低了教学质量。这是有悖于真正的学科作业的主旨的。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一、作业布置上的“四性”
我们既反对重笔头、轻听力、轻口语的单一型练习模式,又反对不加选择、大量盲目“引进”习题的做法(它往往是导致陷入“题海”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在布置作业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针对性英语作业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又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笔头作业)。除借助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要借助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因此,采用何种类型和形式的作业,就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层次)与知识层次(“四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书面作业),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2.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四会”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时效性
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若某作业作为课内作业,就不能作为课外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每次作业训练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轻松、愉快、有成效。如JEFC教材同步练习册中的练习(一课一练),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4.适量性
新的《课程计划》和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实施,使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减少。该课程计划对学科课时量及课外作业量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初中英语课每周4节;初中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5小时(每科1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原则,做到选材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
二、作业批改中的“三结合”
如果说教师盲目布置练习会将学生带进“题海”的话,那么教师对作业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不仅会消耗教师本应用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大量时间,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只重结果(对,错)而忽视过程(错误的原因)。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1.”粗改“与”精批“相结合我们常听到许多师生抱怨”作业难改“。”作业难做“;看到许多”学生忙着写、老师忙着批改“的情形。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与选材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二是教师对批改作业的技巧缺乏探究,将每次作业盲目地全批全改,而收效甚微。如果对某些作业”粗改“与”精批“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如何”粗改“?就是对那些由要求”一会“、”二会“(甚至有些含有”三会“)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习性练习,仅给予对、错评价即可(甚至可依据学生水平层次抽取适量样本进行批阅)。如何“精批”?就是对那些由要求“三会”或“四会”的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批阅时不仅要给予对、错评价,而且还要对于学生写错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错误原因,同时教师自己还要写好阅后记。“粗改”与“精批”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学生知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井做到“对症下药”。
2.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
教师“包办式”的作业批改方式,往往使学生产生惰性,这是应予以扭转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可采用让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的方式。何谓“自改”?就是对那些题型单
一、要求层次较低的练习(如单词拼写、句子填充或句子结构转换、判断正误等),教师可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订正。怎样进行“互改”?就是对单元内由“三会”、“四会”内容构成的练习(如补全对话、完成句子、语言运用等),教师先作必要的重点提示,然后让学生交换作业根据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讨论中进行)。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那些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批改(这样还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扫除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激发求知欲,有利于“转差防差”,从而避免大面积地两极分化)。最后再由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集中评议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自改”与“互改”的批改方式,不仅反馈及时,而且更重要的是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对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听力作业和口语作业相结合
按照英语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并经过一定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因而听力、口语作业是英语学科必要的练习
形式。新大纲也要求“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
JEFC同步练习册中设计了大量的听力和口语练习,设计这类练习的目的是要使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相联系,从而使语言技能发展为语言交际的能力。虽然不少教师也设计、布置了听力、口语作业,可是他们往往缺乏对这种作业批改方式的探究,只是布置而不检查,通常只让学生听听录音、读一读,最后与学生对对答案了事;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将此类作业都布置为课外练习或根本不作要求。这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另一方面也丧失了听力、口语作业的作用。如何批改听力和口语作业??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对这种作业采用以下4种批改方式:A.一部分学生”听“--一部分学生”说“(教师为”裁判“);B.某个学生”说“--其他学生”听“(教师和学生为”裁判“);C.全体学生”说“--教师”听“(教师为”裁判“);D.教师”说“--全体学生”听“(教师为校正者)。
比如处理听力练习,?教师可让学生(个别或全体)?听录音后复述,教师当”裁判",重点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并评价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进行矫正。对于口语练习的处理,教师可当堂让学生对语言材料作必要的快速了解(可限定时间),然后指定个别或部分学生“说”,其他学生听,作正、误判断或修正;并由教师适当作些示范,让学生听。此时,教师更要耐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解除他们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对学生口语练习中出现的小错误,不要有错必纠,而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采用这种方式批改听力作业和口语作业,不仅增加了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而且能够及时矫正学习中的误差,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很有利。
第四篇:高中英语写作批改互动摸式探究
《高中英语写作批改互动摸式探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就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学主阵地仍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一直是困扰高中英语教师的难题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是当前每位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努力探求的课题。《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于英语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过多地注重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恰恰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这样一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学生以应试而被动地学习,学习兴趣日益低下,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根据蔡林森校长“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先学后教”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课题.二、课题的理论基础
第一,教学论基础。“先学后教”是建立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个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上的,它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等原则。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同时也切合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实际,可以因材施教,使学生易理解、学得活、记得住、学得有兴趣而且印象深刻,易于巩固。
第二,哲学基础。“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辨证唯物主意的认识论。教学工作必须遵循“实践第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无数事实证明,认识从实践开始,要在实践中学,在干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内因,而教师的学是外因。归根结底,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先学后教”很好地摆正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强调内因—学生的学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外因—教师的教是第二位的,是为了使内因起作用的条件。
第三,心理学基础。“先学后教”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邱学华先生说:“所谓迁移,是已经学得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新课题学习的影响。”“先学后教”的程序,也可以说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本课题旨在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寻找到效果好、效率高又适合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将“生生合作——互动”的教育理念引进课堂教学的环节,以现代教育新理念中的建构主义、合作学习和集体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吸收借鉴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对“生生合作——互动”课堂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具体实施的过程及实施中应采取的策略,旨在 让学生在群体合作互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英语的效能。本课题符合教育规律,尊重教育事实。符合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符合教育科学需要。有益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及受教育者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策略及成果
(一)阅读训练方法的策略
A.课文导入方法的对策
1.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
B.课文分析方法的对策
1.读前预测法: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What 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2)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from this passage? 3)What questions could you rais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4)What would you write about this title if you were the writer?
2. 读中巧问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众说纷纭,异彩纷呈。
3.课文复述法:
在学生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人称、改变文体、或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五篇:作文批改的“三环六步”(论文)
作文批改的“三环六步”
彭福兰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传统作文批改法的弊端就在于耗时、费力、低效,有没有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作文批改法,这成了我校语文教师教改探索的新课题。我们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了一种颇受学生欢迎的作文批改新法—— “三环节” “六步骤”作文批改法,简称 “三环六步”作文批改法。
第一环节:准备
(一)课前固定分组。先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每组8-9人,小组成员由写作能力上中下三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组成,并相对固定,根据作文水平编成1-9号。每组的实力争取相当,以有利于展开竞争。各组设组长、副组长一人,分管两小组。
(二)定好本次习作要点。作文批改除了一般语言修改外,还应每次作文确定一至两个评改点即每次作文的主要要求,切忌贪多,求全,初中写作“感受自然”,可将作文评改点确定为: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是否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三)教师传授评改方法。作文修改,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除了教给学生作文常用的批改符号外,还应针对评改点举例示范。如怎样才算有具体的特征,感受是怎样表达的。这一环节可结合写作单元例文作些必要而简括的指导。教师要先将全班习作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环节:评改 包括六大步骤
(一)互评互改(约8-9分钟)
小组交换作文,各人独立评改。准备一枝红圆珠笔,给他人修改,主要从错别字和段落的通顺两方面修改。根据修改作文的要点,改正错别字、改正标点、改通语句等。轮流交换阅读,一次读完8-9篇。
(二)小组合作批改(约12分钟):教师指名重点点评有明显的,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先说出自己的对所读习作的看法,看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其他组员随后开展自由讨论其他习作,最后由组长整理出小组的综合意见,组内评出最佳评论员一名。最佳标题一名。最佳开头一名。最佳结尾一名。最佳立意一名。最佳书写一名。综合最佳一名。
(三)形成评语(约5分钟)
按照批改的要求修改组员的作文,每人就一篇习作完成“作文修改记录表”(内容包括作文题目、习作者、评改日期、评改人、错别字、语病、主要优缺点、选材、卷面等分项得分栏,综合得分、评语和建议等)。要求评得越细越好。譬如,某位同学的作文记叙要素清楚,作为评改者,一定要指出具体体现的方
式。如时间、地点是直接点明的,还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特征点出来;时间是否有变化,地点是否有转移,合不合情理,这一些都得考虑;除此,还要认识到特定情况,时间、地点不需要交待读者都明白的,可以省略,这不能算记叙要素未交待清楚。在评改的过程中,可向教师求助。
(四)班级各小组展示交流,竞争。(约15分钟):评改结束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对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展示,如“最佳标题”“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立意”“最佳书写”“综合最佳”。并对批改的评语作以交流,教师就写作情况和批改情况作以简单点评。最后学生自由对习作发表见解和质疑。
(五)自我修改(约4分钟)。根据上阶段和组长提供的作文修改记录表和评语,认真细读,并对个人的习作进行修改创作,在改与写中提高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
(六)择优成册,佳作展示。每隔一月,将组内的佳作的初稿和修改稿同时收录在“班级优秀作文园地”里,张贴公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修改的重要性,感受到语文写作的乐趣。
第三环节:补漏
教师将课堂上未集体评议的作文以小组为单位收回浏览,矫正评改中的偏差,收集作文评改的反馈信息,调节下次作文评改计划。教师将浏览后的作文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学生自行在小组内阅读、交流,完成100字左右的“评后记”。这一环节可以在课后完成。
“三环六步”作文批改法是以我校课改提出的“三环六步”教学法为依据,以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为目标,并按照学生的作文实际和心理特点创立的一种方法,其突出优点有二:
一是省时省力。评改只花一堂课的时间。可让教师从传统作文批改的自制枷锁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教学与学生学情研究。二是高效,具体表现在: “三环六步”作文批改法,真正做到了“作文批改我做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热情高涨;小组合作批改,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优差生取长补短,优生从难度较大的批改中提高了作文评改的水平,并看到了自身的长处;后进生则从优生的作文中汲取了营养,找到了方法,作文评改也可得到一些锻炼。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整体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锻炼了思维,学会了评价他人,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了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