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作文生奇巧映日荷花别样红【典型发言】平邑卞桥镇一中彭东花

时间:2019-05-12 13:3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采得作文生奇巧映日荷花别样红【典型发言】平邑卞桥镇一中彭东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采得作文生奇巧映日荷花别样红【典型发言】平邑卞桥镇一中彭东花》。

第一篇:采得作文生奇巧映日荷花别样红【典型发言】平邑卞桥镇一中彭东花

采得作文生奇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由“梦想家园” 杯作文大赛谈写作指导平邑县卞桥镇一中彭东花

说起作文指导,必然要从2012年我们平邑县举办的首届“梦想家园”杯作文大赛谈起。这个大赛是由我们县里联合一些单位,如爱心企业平邑梦想家园建材广场、文豪电脑公司、益膳房牛奶等,组织的首届 “梦想家园” 杯全县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我的学生有幸参加了那次大赛,并获得了一定的奖次。我带的两个班的学生共向报社投稿13篇,有6篇在《鲁南商报》上发表,等到年底评选时,居然有五篇被选中。其中唐娇同学的《凝望,那一抹“夕阳”》获金奖的第一名(全县一共三名);杨云同学的《不能丢失的紧箍咒——唠叨》获铜奖;刘笑同学的《摇篮你 ,窗外雨》,刘瑶瑶的《星空下的女孩》和王豪的《萧瑟秋天,让我铭记》均获佳作奖。在颁奖大会上,我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在去年我们县里召开的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教研员徐常来老师又给了我一次经验交流的机会。

下面就结合我县作文大赛的情况,谈谈自己在作文指导方面粗浅的看法和体会,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是兴趣的激发。

教育者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厌恶作文变为喜欢作文、自觉作文,把作文当作一种乐趣。我承认,如果没有2012年的“梦想家园”杯作文大赛,我也不会重新审视我的作文教学。

我是在2012年4月份开始组织学生投稿的,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为学生的基础在那里,想要全部参与,收到的作文质量肯定也不高。所以我就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先从几个爱好写作的学生身上找“突破口”,以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当刘笑同学的《摇篮你,窗外雨》第一次在《鲁南商报》上发表后,我立即拿了四十多份报纸分发下去,并在班上朗读了她的作文,同学们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我就紧紧抓住这大好时机在班上夸刘笑同学,“刘笑不光是我们班的才女,还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一个乡镇中学的学生能在平邑县报上发表文章,足见她的水平有多高!”“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我班才女报上有名”等等,以唤起更多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我还用奖品来吊起学生的胃口,故意拿着获奖的五包牛奶和鼠标垫、耳机子在班内“晃悠”,看得出同学们都想跃跃欲试,我感觉这把写作的“火”让我点燃了。真所谓“一叶落而知秋将至,一席话而让奋斗始”啊!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刘瑶瑶同学的《星空下的女孩》《词压江南,文盖塞北》,王豪的《萧瑟秋天,让我铭记》《妈妈的臂膀》以及杨云的《不能丢失的紧箍咒——唠叨》,刘笑的《一个人的时候》和仇鑫的《女孩和小溪的梦想》等也都相继见报。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鼓励学生把它们投到不同的报社,如少年天地、中学生读写、语文报等。没想到的是这一付出,还真有了回报:刘瑶瑶同学的《星 1

空下的女孩》《嵌在心底的那一抹微笑》两篇作文均在少年天地上发表,她的《悔》被中学生读写所刊登;黄丽媛的《春天的记忆》,刘笑的《一个人的时候》,仇鑫的《女孩和小溪的梦想》以及王豪同学的《萧瑟秋天,让我铭记》也陆续地在少年天地上发表。与此同时,他们还赚取了稿费,虽然数目不多,但在学生的心目中,那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情啊!看着文字变成铅字,有多少同学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又有多少同学顿时写作的热情高涨。就连成绩最差的学生,也争先恐后的写作、投稿。真乃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你说学生有了这么大的兴趣,还愁写不出好的作文吗?

其次是习惯的养成。

习惯的养成最为重要的是坚持不懈。俗话说 “习惯有如绳索,每日织成一丝,日久便不能断。”“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在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上,我是这样做的。

1.教育学生养成“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平时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先把“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这九字口诀投到白板上。告诉学生不论你选择的事情是大还是小,一定要来源于实际,来自于你的生活,然后诉诸于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如果不是自己的东西,写出来空洞无物,毫无情感。

为了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写真事、说真话”,我举了一个发生在班上的例子。语文课上,我问“昨天的自习课,我们班发生了什么事?”话音刚落,同学们一齐把目光转向了武文晓与张秀青同学,并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武文晓与张秀青打架了”。我诡异的笑道“是的,我们应该感谢这两位同学,是她们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了素材,让同学们有话可写。不信,我给你们读几篇日记。”接下来,我就读了以她们打架为话题的学生日记“一场**”、“美女的战争”、“在那节自习课上”“她和她怎么了”等。我就势利导,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写真事、说真话,这就是我们作文的素材。学生大有所悟“原来作文这么简单啊!”“就是真真实实的记录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下课后武文晓与张秀青同学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她们互相道歉,相互抱了抱和解了。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又被细心地同学发现了,于是乎第二天又一篇日记出炉了“**后的姐妹情”“她和她又怎么了”“我们班的那些事啊”“女生们的故事”等。通过这两件事,渐渐地学生就知道该写什么了,他们学会了从自己的身边发现写作的素材,学会了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学会了把简单微小的事情和生活的哲理联系起来写成一篇好文章。

为了让学生学会“说真话、诉真情”,我特别注重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学生演讲的时候,必须以亲身经历或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演讲的素材,经过梳理后把它们说出来。演讲内容多样,比如:可以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恼,可以讲述某次成功的喜悦,可以发表对班级、对社会、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可以给老师提出各种合理的建议,还可以讲述自己和父母、朋友的故事„„这样,内容丰富了,学生自然喜欢说,作文自会内容新颖,情感真实丰富。另外,我还注意抓住一些

机遇,让学生写一些应用类的作文。如,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了,让他写一份检讨,要求写清楚事件,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并帮他修改,对其中成功之处提出赞扬;如学生有委屈,也可以让学生把心中的委屈用笔墨倾诉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对“说真话、抒真情”的作文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梦想家园” 杯作文大赛上,学生的选材全部是来源于自己真实的生活。其中,四篇是写家庭亲情的。如,刘笑的《摇篮你,窗外雨》写的她可爱的小弟弟。讲了在一个雨天,她在家照顾弟弟,哄弟弟入睡的情景。小作者的视角把摇篮里的弟弟与窗外的雨交织在一起,采用双线索交叉进行的手法展开,全文洋溢着对弟弟浓浓的期盼与祝愿。王豪的《萧瑟秋天,让我铭记》讲的是一次考试没考好,担心挨爸爸的批评,等放学后悄悄溜进奶奶家。可正巧爸爸也在,却完全没有他想的那样严厉。爸爸的和蔼让他出乎意料,爸爸给他上的一节“政治课”让他及时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正是这样,才有了萧瑟秋天里让他永远铭记的人和事。杨云的《不能丢失的紧箍咒——唠叨》写的是妈妈的唠叨,由小时的烦唠叨到后来的想念唠叨,字字真情,句句肺腑啊!又如唐娇同学的《凝望,那一抹“夕阳”》讲的是她爷爷的故事,当她爸爸去世后,年近七十的爷爷是如何忍受丧子之痛,亲自处理爸爸的后事,又如何安慰那个即将崩溃的家;面对体弱多病的我,爱挑食的我,爷爷又是如何细心地呵护着;他用自己的残年岁月,支撑起了这个家。行文处处从小事入手,从不经意间着笔,让我们感受到了爷爷的坚强与伟大。

我想,这些同学如果没有平时的细心观察,是写不出如此感人的话语的;如果没有“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也是无法表达内心感受的。所以,每次作文,我都会告诉学生:一定要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真实的情感,只有如此才会写出好的作文。

2.教育学生养成勤动笔、写日记的习惯。

作文教学是需要日积月累的,需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材料,所以我选择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从事教学十多年来,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从没放弃过。我的宗旨是:让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件快乐的事。日记属于动态的记录,它是每个学生情绪变化的阴晴表,就像一面镜子折射每个学生的生活点滴,让学生在日记中学习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学写作文。

我对学生日记的批改是每周一次,而且是全批全改。每周一上交,下午用三节课的时间阅读。我对日记的要求是:数量上每周只规定三篇,篇数虽少但质量必须保证,每篇必须在400字以上;内容上一律写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做过的,写自己的生活、记自己的思想;从初一一直到初三,一律用带方格的日记本(便于规范练字)。日记其实也是让学生学会说真话的途径,在日记中,我看到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感到痛苦、孤独、无助;有的家长外出打工,感到生活的艰难与不易;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丧失了信心;有的同学因同学之间产生了误会,希望老师能帮助消除„„他们在日记中袒露了自己的想法,我就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他们出谋划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慢慢的学生就把我当做朋友了,都爱在日记中跟我倾诉,而我对他们倾诉的回复也是乐此不疲啊!渐渐地日记就成了我和学生沟通、交流的纽带。每个星期我还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宣读本周写的好的日记,评选“日记之星”。每周学生都很期待,期待自己的日记被选中。

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在写日记中便尝到了甜头。他们觉得作文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自己说心里话的一条途径,作文教学也就变得轻松、活泼、有实效。如:我班的刘瑶瑶同学,她从初一就喜欢写日记,每一篇都有一个固定的中心,而且每篇都字迹工整、字体清秀,很吸引人,她的写作功底,成了全校学生的榜样。她三年来的日记,事实上是本很优秀的作文集。在“梦想家园”作文大赛中,她的《星空下的女孩》就得益于她的日记。她很轻松的用了一个题记的形式作概括,然后组合了三篇写人物的日记,从而形成了这篇文章。黄丽媛同学的《春天的记忆》和刘悦的《真情回忆,温暖一生》同样也是由日记改写而成的。

所以平时你只要坚持写了、积累了,等着哪天再写作文的时候,你的材料可以信手拈来,写起来就感觉不到陌生了。正如叶圣陶所说:“为养成写作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写作素养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提高的,正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正是因为我时时刻刻强调与督促学生写作,很多学生到了初三年级,他们再也不怕作文了,因为写作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拿起笔就有话可说了。

3.教育学生养成爱读书、勤积累的习惯。

纵观古今写作大家,没有不酷爱读书的。尽管他们成就为一代文豪还有其他因素,但刻苦读书却是他们成功的一条共同原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事实证明,只有爱读书、勤积累的学生才能够在写作上取得成功,最终也必然有好的成绩。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文的教学无法速成,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是必经之路。

作为乡镇中学的学生,课外书很少,阅读面相对比较狭窄。于是,我组织学生每人捐两本课外书成立图书角,并在每周抽出一个课时作为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当然了,在学生捐书时,我也是非常用心的做了筛选,书的内容尽量丰富多样,争取能让学生读到更多有意义的书。既有古代经典小说,也有现代作家的散文集,还有外国小说等优秀作品。除了书籍,还有一些时代杂志让学生阅读,了解社会时事,体察时代动向。同时,学生每人手中都有一本读书笔记,在阅读中把好词、好句记下来,把感想写下来。遇到精彩的文章,鼓励学生做全文的摘抄和背诵。半年下来,有的同学的读书笔记竟有四五本之多。渐渐地,学生读的多了,积累多了,练习多了,下笔肯定也更流畅了。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嘛“多读又多练,文章自然变。”我还习惯每周让学生背一篇优秀作文,然后采用抽查的方式,要么检查背诵,要么检查默写,目的就是养成学生积累的习惯,而后学以

致用。“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么深刻的道理!用在作文教学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

有几句谚语说得好“井淘三遍出好水,文改三遍出新意。”“树木不剪不成材,文章不改不精练。”强调了修改的重要性。如在“梦想家园”杯作文比赛中,唐娇同学的《凝望,那一抹“夕阳”》这篇文章,它原本就是一篇很普通的作文。起初的题目就是“我的爷爷”,这样的题目即使内容再好,也万万不会吸引编辑的眼球?后来我让她再修改,选择一个靓丽的标题,在她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才有了现在的这个题目。题目定下了,可内容与 “夕阳”根本就不沾边,我就提示她能不能在文中把“夕阳”加上,想办法把生活中的夕阳与爷爷这个“夕阳”联系到一起,后又经过她的多次修改,才有了下面的内容。

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正在构思着老师给我们留的作文。突然,我的同位碰了我一下,悄悄的说:“快看那夕阳,都什么时候了,照在身上还暖暖的,真舒服!”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经他这一提醒,我的思绪再也无法阻挡:爷爷不就是那抹“夕阳”嘛!”

结尾处是这样写的——“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了看那抹将要落山的夕阳,它不正像爷爷一样吗?努力发挥最后的点点余热,照着我的身,暖着我的心。”经过这一修改和润色,文章立马鲜活起来。整篇布局和谐统一,文章前后照应,还呼应了文题,使生活中的夕阳与文章中的“夕阳”有机的融为一体,一语双关抒发夕阳的内涵。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受编辑青睐的原因吧!

语文专家曾在阅读教学中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而我却可以骄傲的说“作文教学第一是改,第二是改,第三还是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都被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更何况我们这篇小小的作文呢?所以,我们要记住一句话“作文不厌百回改,千改万改出精彩”。

第三是教师的素养。

1.我们语文教师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平常发现学生好的日记、作文,就鼓励让其投稿,如:唐娇同学的《凝望那一抹“夕阳”》最初是我在批改她的日记时,发现写她爷爷的事迹特别感人,于是鼓励她投稿的。也正是由于她的这篇作文反映出的家庭情况,从而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就在2013年的年初我们鲁南商报的记者,带领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到唐娇家里走访,并资助她上完大学。这对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啊!

作为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引导他们向报社投稿,唤起他们心中写作的欲望。哪怕只有一句话,只要看到文字变成铅字,学生也是会欣喜若狂的。我去年送走的那届毕业生,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在《少年天地》上发表一句话的名言,文字虽少,但同样能激起写作的乐趣。如今我带的七年级的这两个班又有十多位同学在《少年天地》上发表一句话的名言,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甚是欣慰。很多人之所以能成为作家,往往在小时候就爱好写作。说

不定几年以后,我们的学生也有很多名作家呢?当他们忆起初中生活时,也会念及我们的好,是我们引领他们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次作文,我会提前一周告知学生下次作文的话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做到心里有数,提前多读些类似的文章,好做些素材的积累,免得到写作课上受无米之炊的困扰。时常,我也总会把以前的学生发表过的文章,拿给他们看、读给他们听,让他们学习其写法,感受来自师姐师哥的榜样和力量。当市里的美文如约而至的时候,每一期都会拷到班级的电脑里,供学生课下阅读。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写作的“磁场”,唤起学生心灵的“自我”。

2.我们语文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每次作文课,我都会习惯从与学生的交流开始,目的就是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写作。如果作文课只是讲解一篇文章怎样开头、过渡、衔接、收尾?怎样做到围绕中心选材、语言简洁等内容。仅仅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而基础差的学生则象听天书,不知所云,收效是令人担忧的。很多学生是愿意与老师加强语言交流的,但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加上很多学生的内向性格,往往导致了师生的正常交流具有了障碍,造成老师的讲与学生的学脱节。综观教学上的名师,如魏书生、海伦凯勒的老师莎莉文等人,也就是突破学生的语言障碍,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而让学生取得成功的。百家讲坛的大师也都是将高深莫测的学问化解得通俗易懂,听他们的讲解,就是一番和颜悦色的谈话,听众易于接受而受益无穷。所以,我在学生的作文课上,经常强调一句:“同学们,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因此,作文课上学生提问者此起彼伏,气氛活跃。武国良说:“老师,我的作文怎样才能做到简洁?”黄丽辉说:“老师,我的作文要怎样创新?”武月说:“老师,你看我这样写行不行?”沈燕说:“老师,我的文章能发表吗?”„„针对这些问题,我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就这样在对话与交流中,学生明白了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

3.我们语文教师要以身示范。

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文,自己也必须时常动动笔。我们学校对教师就有这么一项要求:即学生在作文之前,教师要身先垂范,亲自写篇下水作文。我记得俄罗斯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只有我们自己也写点东西,发表点东西,教育起学生来才能理直气壮。事实上,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学生才能写出深刻、独到、新颖的有份量的文章来。做不到这一点,纵然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写作之道,学生的收效也是甚微的,往往是教师相当劳累,学生也极疲倦,费力不讨好。

以上是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最后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做结,他说过:“文章要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归根结底,学生多阅读、多练笔、多感悟,教师多引导、以自己的实际写作经验指导学生,是容易让学生的作文取得成功的。

下载采得作文生奇巧映日荷花别样红【典型发言】平邑卞桥镇一中彭东花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采得作文生奇巧映日荷花别样红【典型发言】平邑卞桥镇一中彭东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