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要领
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要领
学术论文写作,通常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确立论点、拟定提纲、执笔写作、修改定稿等环节。在每一环节都要抓住其要点。
一、选题慎重
选题,就是确定研究什么。这一环节必须慎重,努力做到:
(一)在专业范围内选题
在专业范围内选题,是由学术论文的性质决定的。没有专业性、专门性的论文,很难称得上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一定要在专业范围内选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评定作者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二)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题
一个人爱好什么,对什么特别感兴趣,那么通常他就能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并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拿在校大学生来讲,在几年的专业学习中,除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外,通常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和喜爱的一门功课或某方面的知识。比如中文系的学生,有的可能喜欢古代汉语,有的爱好外国文学,有的对儿童文学感兴趣。在平时,无形当中就会在他自己所喜欢的这门学问上多花时间,更为用心。写作毕业论文时,将选题锁定在这一范围,是较为聪明的。
(三)以大眼光选小题目
所谓以大眼光选小题目,是讲平时要广泛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打牢基础,选题时则要收束目光,寻找研究的焦点。比如爱好外国文学的同学,平时可以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多多益善,选论文题目时却不可能以“外国文学”为题,而必须具体到外国某位作家、某部作品,或某一流派等等。平时的阅读类似苍鹰的空中俯瞰,选题作毕业论文好比苍鹰捕鸡。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阶段性目的。
二、集材宜广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撰写学术论文所需的材料就是巧妇的米,没有材料,撰写学术论文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在确定选题之后,必须开始围绕选题大量收集材料。
如果论文选题是分析、评价一位作家的一部作品,那么,收集材料必须从阅读开始,边读边做笔记。
(一)在通读中明确搜集材料的重点
通常是先将要分析、评论的作品认真通读一遍,以获取一个完整的、总括的印象。这是一种宏观的面上的把握。在这一步,要尽可能地保持阅读的连续性、连贯性,同时要作好笔记,也就是徐特立先生所倡导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将自己阅读的体会、心得及时记录下来,对下一步的阅读乃至以后的研究工作都十分有用。因为阅读作品时,可能对其中的某一方面、某一问题深有感触。这种感触一方面值得在以后的阅读中进一步加以关注,另一方面有可能成为自己论文的主题,而它往往稍纵即逝,如不当场记下来,岂不遗憾。
笔者对明代作家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颇为喜爱,因此拟对其进行研究。为此,又对作品通读一遍。通读时,除对作品的大量故事有了总的了解外,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有所感悟,于是就边读边记,通读结束后,第二遍的阅读重点已经明确了。
(二)在重读中按照侧重点搜集材料
相对于第一步,重读是微观的点上的把握。在这一步,应该根据上一步阅读的笔记,进行有具体目的的阅读,即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重读不仅仅指第二遍,也包括反复读。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说:“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重读是为了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以读小说为例,在通读的过程中对故事结构获得了整体印象之后,第二遍可注意人物描写,第三遍着重找出其艺术技巧、风格的特色,以至于社会背景、人生态度及主题等等都可逐次研究。重读阶段,是在通读基础上的精读,在反复的揣摩、品味、联想、比较之中,会生发出自己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独到见解。因此,在每一遍阅读都记好心得笔记的同时,摘取与自己观点相关的材料。
笔者在第二遍阅读《三言》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特别是它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结果发现,其中的政治理想、商品经济意识、女性意识、家庭教育观念等等,有着科学合理内核,有的甚至具有超时空的价值。于是就将与这几方面思想有关的材料摘录下来,做成卡片。第三遍阅读时,则有意识地关注小说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包括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给笔者的印象尤为深刻,几处较精彩的材料也被摘录下来。
(三)在扩读中丰富材料
这一步要求以要分析和评价的作家、作品为圆心,由近及远地向外作“发散性”阅读。“近读”可以涉及该作家谈自己作品的言论和文章,该作家谈创作的理论,该作家创造该作品的起因、轨迹、所接受的文学影响;“远读”可以涉及别人评论该作家作品的文章,别人评论别的作家作品的文章,同类风格作品的比较,文学评论方法等等。扩读的作用或意义在于,在深入作家作品的基础上跳出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立足点对作家作品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全方位的观照和更深刻的透视,获得更加丰富的材料。这一阶段仍需边读、边记,还可以利用网络便捷地下载相关资料。
笔者在反复阅读《三言》之后,决定首先就其家庭教育观加以研究,并撰写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三言》家庭教育观的完整体系:读书成人、耕读并重、积德传家。
当再进一步研究时,笔者认为这一家庭教育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那么,它的渊源是什么?有哪些?这时,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跳入脑海。《颜氏家训》开中华民族家庭教育之先河,“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它对《《三言》家庭教育观不可能不产生影响。挖掘其中的影响,应该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于是,笔者又反复阅读了《颜氏家训》,将其中的重要观点摘录出来。
三、论从史出
仍以分析、评论作家作品为例。研读作品的阶段,基本上是在逐一“分解”作品,分别搜集、积累材料。接下来,应该对分解中产生的独到见解和丰富材料进行分类、归纳、梳辫子,也就是进入整理观点和材料阶段。这是形成自己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论述客观性、深刻性和新颖性的关键。因为自己的观点来源于作品本身,来源于实际材料,即“论从史出”,而非来自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强加在作家作品中的。
前面谈到,在通读一部小说对故事结构获得了整体印象之后,第二遍可注意人物描写,第三遍着重找出其艺术技巧、风格的特色,以至于社会背景、人生态度及主题等等都可逐次研究。因此,在整理观点和材料的过程中,应该逐步明确论文研究重点或方向:作品的人物描写,艺术技巧、风格的特色,人生态度及主题等等,是在一篇文章中都评论到,还是就其中某一方面独立成篇?研究重点或方向明确了,便于确定题目和论文的篇幅。
笔者在反复阅读中发现《三言》中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含,待将摘录的相关材料加以梳理后,笔者感到一篇论文无法将这几方面的思想――政治理想、商品经济意识、女性意识、家庭教
育观念等,阐述清楚,非就其中一方面的内容各写一篇不可。再进一步把其中有关政治理想的材料分类,细细琢磨,发现这些分成几类的材料表明《三言》的政治理想由三方面内容组成:对最高统治阶层的理想是明主忠臣,对中层和地方官员的理想是清官肃吏,对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方略持肯定态度。笔者于是决定论文分三方面展开,以这三点分别做各部分的分论点,从三个角度突出主题――这样的政治理想,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又有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今天,站在时代的高度观照其历史价值,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至此,论文的题目也可以确定了,最终以《〈三言〉的政治理想》为题成文并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以同样的方法,笔者陆续发表了论文《〈三言〉的商品经济意识》、《〈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三言〉的家庭教育观》。
四、表达准确
经过阅读研究作家作品、积累、耙梳相关材料,得出自己的新见解,这对文学评论来讲,是“十月怀胎”,而将它们写成论文,则是“一朝分娩”。如果不能够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写出合格论文,那么即使有再深刻、再独到的见解和丰富、有价值的材料,也只能导致“胎死腹中”。如果说对于学术论文来讲,成文具有终极意义,那么,文章的结构、论证的方式则具有工具意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文阶段,如何选择结构方式和运用论证方式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拟制提纲,将论文结构方式具像化
最初,论文的结构、思路存在于作者头脑中,将其写到纸上,列成提纲,就使无形的思路具像化了。这一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效率甚至质量。因为一个完整的、精密的提纲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路,照其行文,可以避免结构混乱、详略不当、文不对题等弊端而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谨严、文脉贯通。
学术论文的主要结构方式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在一篇论文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结合运用。
论文提纲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标题
标题可以采用一行标题,如《<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颜氏家训>对<三言>家庭教育观的影响》,也可用双行标题,即正副标题,如《一一如见 了了分明――<三言>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绪论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开头部分。在这部分,可以写以下内容:
总括全文的内容,给人一个总体印象;
点出论文的中心思想,即开宗明义;
说明论文的写作起因、目的;
阐释论题主要概念的定义;
说明研究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3.本论
本论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本论的格式可以选择:
(1)全文分段成篇;
(2)用小标题显示层次;
(3)用空行显示层次;
(4)用
一、(一)、1.(1)四级序码标示层次段落的编排。
4.结论
这部分可以归纳或强调总论点;
也可以说明还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有的论文则没有专门写结论,而是文终墨断。
例如:笔者在动笔撰写论文《〈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之前列的提纲:
《〈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
开头部分
交待写作起因、写作意图
正文部分
拟采用并列式结构
论证方法,总的是分析法,即文章分为四个大层次――
第一个层次列小标题:
一、质疑待女性不公的社会制度
第一个层次的内容:
①通过苏小妹的过人才华和社会境遇表现作品倾向;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例证法
②通过黄崇嘏的过人才华和社会境遇表现作品倾向;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例证法
第二个层次列小标题:
二、否定传统的“男尊女卑”观
第二个层次的内容:
①以张淑儿有胆有识的行动表达作者见解;论证方法为例证法和比较法
②以蔡瑞虹的远见卓识表达作者见解;论证方法为例证法和比较法
③以赵春儿的聪慧睿智表达作者见解;论证方法为例证法和比较法
第三个层次列小标题:
三、倡导女性婚姻自主
第三个层次的内容:
①用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表露观念;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②用白娟娟的事迹表露观念;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第四个层次列小标题:
四、激励女性自立自强
第四个层次的内容:
①苏小妹的形象可以证明分论点;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②李玉英的形象能够证明分论点;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③蔡瑞虹的形象有力证明分论点;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二)恰当运用论证方法
学术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分析法、例证法、引证法和比较法。
1.分析法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其目的在于,从事物的总体中,分出构成该事物的部分、要素和属性,使事物的各种属性和本质,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研究某作家的小说,可以从人物形象、艺术形式和主题思想三方面进行分析。这三方面又可以做如下分解:
(1)如果研究作品的人物形象,大致可以从“是什么”和“怎样写”两方面入手分析。这两方面既可以单独分析,也可以结合起来分析。“是什么”,是要揭示人物是怎样的形象,可从人物的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诸方面进行细致的剖析,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本质意义和时代精神。“怎样
写”,是研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艺术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展现人物精神风貌,使人物充满血肉和情感,富于艺术感染力的。
笔者在《〈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一文中,认为《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首先表现在作者为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鸣不平,质疑目标直指封建社会制度。这种种不平和质疑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来表现的。其中一个人物是苏小妹。作者安排了苏小妹为其父续诗和三难新郎两个情节,用苏老泉和秦观两个大学问家、大文学家来衬托她身为女子的过人才华。这是将人物“是什么”和“怎样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2)如果研究作品的艺术形式,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分析艺术形式是怎样表现作品主题的,二是艺术形式本身的完美程度。艺术形式越是与主题思想相符合而且越含蓄委婉就越成功;作品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是结构和语言,结构越是巧妙,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越是有特色,就越能引人入胜,给人审美愉悦。
笔者在上文谈到,在反复阅读《三言》时,曾将其艺术特色作为一个侧重点,其中对对比手法的运用留下了深刻印象。后经过研究,认为对比的艺术手法对作者表现小说主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强调兄弟手足情深,在《三言》故事“三孝廉让产留高名”中,作者将许武前后言行进行了鲜明对比,刻画了人物为了兄弟前程而忍辱负重、深谋远虑的性格;“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故事中潘华和萧雅二人美丑表里的对比,其艺术效果是双重的:一是刻画了两个“表”“里”不一的人物形象,二是揭示了人性弱点:只看表面,不重内在;只顾眼前,不思日后;“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故事中,晏婴的弱小与“三士”的威猛形成极大的反差,作者意在说明弱能胜强、智可取勇的道理„„笔者本文主要分析《三言》的艺术形式――对比手法是怎样表现作品主题的。
(3)如果研究作品的主题思想,必须从文本出发,对作品本身的内容(人物、环境、情节、语言)进行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以探求作者本人隐含在作品的环境营造、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安排中并“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倾向。
笔者认为《颜氏家训》对《三言》家庭教育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对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扬弃;对中华民族传统家庭教育观的发展。而这些观念都包含在《三言》故事中。
2.例证法
例证法,是运用客观事实、统计数字、实验结果、图表照片等作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属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在具体写法上,可以先摆论点再举例――先议后叙,又可以先举例后议论――先叙后议,还可以边叙边议――夹叙夹议,也有先摆论点,再举例,然后再做议论的写法,即议――叙――议。
笔者在《<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一文中,主要是运用例证法。先阐明观点:“《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首先表现在作者为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鸣不平,质疑目标直指封建社会制度。”接下来用苏小妹续诗的故事做论据。这是先议后叙。“苏老泉是何等样的大学问家„„用她父亲来‘垫衬’她的‘资性过人’。”是先叙后议。这一层次是议――叙――议。
3.引证法
引证法,是运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原理、定义、定律、尽人皆知的常理以及名人名言等做论据或推理的论证方法。引证法在引文处理上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和串联引用三种方法。
4.比较法
比较法,是运用与论题同类、相近或相对的事物或观点作论据,通过比较说理,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从论据与论题的关系来看,比较有同类比较、相似比较和相异比较。从比较的目的来看,比较有求同、求异、推理。
笔者撰写《<颜氏家训>对<三言>家庭教育观的影响》就主要运用同类比较法,将两部作品中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比较,抽象出前者对后者三方面的重要影响,并予以证明。
五、修改认真
修改是文章写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修改要发挥先前的提纲的作用,将其作为参照,着眼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观全篇,看主题是否鲜明而集中,如果文章没有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意图,那又怎么让别人懂得其主旨呢?
(二)推敲标题,看是否恰当。往往有这种情况,成文后,怎么读都觉得文题不大相符,于是有人就在文章主体部分大加修改,费时又费力。当然,这应该是一种修改方法,有时是必要的。但据笔者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在有的情况下,只需改动一下题目,问题便迎刃而解。
(三)看每一部分(层次)论据与论点之间是否吻合,有无南辕北辙之弊;各分论点是否有机地服务于中心论点。
(四)材料是否典型且详略得当。
(五)语言表述是否准确。
(六)格式是否规范。
通用论文格式为:
1.标题。位于首页居中位置,字体比正文稍大,比较醒目。
2.作者。作者署名于标题下方居中,下一行是作者所在单位。
3.摘要。在这部分以高度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注意不要出现“本文通过„„论述了„„”的字眼。
4.关键词。列举3-7个最能概括文意的词语,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5.绪论。位于论文首段或前几段。“绪论”二字一般不在文中出现。
6.本论。“本论”二字通常不在文中出现。
7.结论。“结论”二字有时也在文中出现。
8.注释。论文通常是用文尾注。有的标示“参考文献”。
第二篇:学术论文写作格式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标题
1、小二号字居中)
作者姓名(黑体五号字居中)
作者单位(学校 所在系名 城市 邮编)(宋体五号字居中)
摘要(Abstract黑体五号):本文介绍了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以及学术交流会议上通用论文规范格式,初学者可按照本文所提供格式撰写论文。(楷体五号字)
关键词(Key words黑体五号):学术论文;规范格式;写作要求(楷体五号字)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黑体五号):O121.8;G558(楷体五号字)0引言(Introduction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题名(Title,Topic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1.1主标题(Quot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字)
论文的主标题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1.1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三级标题宋体五号)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不等式的应用”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贝塞耳不等式的应用”,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中值定理在证明一类不等式中的应用”这样的论文题目不准确,题名中值定理是哪一个?,令人费解,何类不等式?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微分中值定理,何类不等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运用微分中值定理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巧用微分中值定理”。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才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1.1.2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三级标题宋体五号)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人、畜、机动力的组合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是主标题“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若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1.2副标题(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字)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主标题)一类几何曲线特性--(副标题)用数学软件模拟几何曲线的滑移特性。摘要(Abstract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用夸张,也不要作自我评价。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关键词(Key words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例如:主题词之一“微积分应用”。它具有概念的特性,说明它不是别的,而是微积分的应用,采用的是自然语言词汇。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如,“最值”(其规范的主题词可是“最大值”)。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正文格式(Main body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论文正文宽为18cm,高为23cm。可将页面设置A4即21cm×29.7cm,页边距:上2.8cm、下3.9cm、左1.8cm、右1.2cm。国际期刊排版一般采用双栏,国内普通期刊一栏即可。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①问题提出/问题分析。②解决方法/主要结果定理/结果比较与分析。
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灵活地采用其它的段落划分方案,但就一般性情况而言,大体上应包含问题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主要结果论证”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有人曾说:“没有论证结果的论文必脏”,这并不为过,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
如果标题定为结果和讨论,对于讨论(或分析)这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则更难以确定所应写的内容,通常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写得好的讨论(或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要设法提出结果一节中证明的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归纳性的解释,但只对结果进行论述,而不应进行重述。②要能指出你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前发表的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③要论述你的研究工作的理论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各种可能性。④要能指出任何的例外情况或相互关系中有问题的地方,并且应明确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
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作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参考文献说明(Reference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可按照如下标准书写。
参考文献(黑体五号居中)
[连续出版物] 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终止页码.[专著]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集] 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终止页码.[专利] 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在线文献] 作者.文题[EB/OL].http://„, 日期.示例如:
[1]彭锦,刘宝碇.不确定理论的公理化体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14(2):1-10.[2]Liu B.,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ncertain Programming[M],Physica-Verlag, Heidelberg, 2002.作者简介(黑体小五号字): 该部分对论文的主要作者进行介绍,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民族,何时何地获得什么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工作单位及主要研究领域,论文发表情况,学术职务等。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 [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
[DB/OL]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第三篇:学术论文写作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术 报 告
心得体会
报告题目:学术论文写作
报告时间:2010年11月9日
2010年11月9日在信息楼529教室听取了段勇老师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报告。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了解了国内外期刊的分类。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索引,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
EI收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
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暂未出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国家级” 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其次学习到了知道了学术论文的投稿基本注意事项
一篇论文好不好首先要看选题是不是前沿,有没有重复前人研究,或者前人研究过的,论文的序言部分是否有学术史的回顾。这是学术规范问题,高级别的刊物都比较讲究当然比较有名的核心期刊也讲这个。否则你投稿后外审,正好送给一个对你论文的内容有所研究的学者手中,一看你的学术史回顾没提他,肯定会把你的论文枪毙掉的。
论文写作方面,好的论文不仅资料丰富,观点严密,而且还从遣词造句中看出文笔特色来。这就需要多看高级别的刊物的论文,虽然比较长,但是洋洋洒洒,看完后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不要光看内容,要看作者是怎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其实写论文和学武术一样,都是一招一式有章可循的,不是什么太费劲的事。结构可以学,但是文笔就要靠自己平时修炼了。
论文修改。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自己的论文写完后,总是难以挑出错误来。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当然我们不能奢求总有人给你看文章,就是导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最好文章写完后放一放,不要着急投出去。放一放,就会让我们能够比较冷静的看待自己的文章。而且在放的过程中还能继续发现新的资料和著作以充实我们的论文。所以修改几次,就相对完美一些。
杂志选择。投稿要有目的的投,不能盲目。如果看中某个刊物,先在中国知网上查找一下这个刊物这几年发表的论文,看看自己的论文是不是在发表的范围之类,否则投也是白投。
通过段勇老师对的讲解,我学到了很多的关于学术论文分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我以后的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第四篇:实用学术论文写作
第一节 学术论文概述
学术论文或称为学术论文,简称为论文。凡以科学、技术为内容,运用概念、判
断、证明和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进行分析、阐明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科学技术研
究中的
各种问题及成果的文章,都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
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
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
用。
一、学术论文的特点
(一)、学术性
学术性或称为理论性。学术论文可以取材于某一具体产品,或某一抽象的理论,或某
一具体实验,将其研究过程的资料或发现,经过加工、提炼与浓缩的程序,提升为
理论性 的叙述。故学术论文侧重理论的辨证,这些理论和技术成果,且都必须在实践中经
过反复
探索、研究而成,实践即是学术论文的源泉。而学术论文如果缺乏学术性,也就失
去了它 的基本特性。
(二)创造性
创造性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创造性大,论文价值高;反之,论文价值
就低
。这里所谓的创造性是指论文中阐述世人尚未谈过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或创
造性的
模仿。一篇没有创见的文章,可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但它对科学技术发展
不起作
用,也无法提供科技领域新的内容。有些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但国外已有,严格言
之应无创造性。
学术论文是记录创造性成果的知识载体,是传递新生的科学信息。有些成果不宜
作科
学论文,但可以作科技报告发表。
(三)科学性
『科学性』这个词在论文中有多重含义:
(1)内容的客观性:论文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要求科学内容真实、成熟、可行,而且可重复性。
(2)表达的全面性:论文的科学内容,须用语言、文字或图片等方式表达,并且力求
文字简
洁、明确及全面性。
(3)结构的逻辑性:文章结构所显现的科学内容必须符合逻辑推理、论证反驳等思维
规律,其逻辑性强。
(4)格式的标准化:论文写作格式已逐渐趋标准化,必须严格遵守其法则。
(四)可读性
论文中之文字应力求平易通顺,切忌生涩难懂,否则大大削弱文章的社会效果。
二、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
论文
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
三种,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
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
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
万字,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
:
(一)学士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
不太
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
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
有自
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
其基本
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其基
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
观测
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
复、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
新的
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
学术
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
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
论问
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
测数据
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
象化,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
文正文
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
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
一种
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
果的分
3.在学科史上提出的问题、猜想、假设中选题
这类著名课题,难度大,若能解决科学性,其创新性是无疑的。
4.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找课题
遗传工程亦称基因工程,是在分子遗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物
理学、化学渗透到传统生物学之中,使生物学的研究推进到分子以下的层次而形成的新
学科。
在上述学科的交叉地带找到科研的课题,往往容易出成果。
当今,科学技术正由专业化向综合化阶段转化,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
断涌
现,有很多新的课题有待研究。
5.计算技术在各学科开发中提出课题
近年来,计算器应用日趋普遍。以计算器为工具,对实际结果作分析,可以使课题
深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有些过去达不到的计算深度,藉助计算器可以实现。其次,利用
计算器直接作为控制手段并与实验装置串连,这系统的本身是一种创造。选择这类
课题也
容易获得成果。第三节 科学论文的信息
一、何谓信息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相互交换的内容称为信息。控制论
创始
人维纳说:『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受到的过
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那么,主观与客观相互交换的内容是什么呢?具
体说,就是消息、情报、指令、代码及包含有一定科技内容的符号。随着通信技术和控制
论的发
展,信息概念在廿世纪中期普遍被认识后,迅速与材料、能源齐名,成为现代科学
技术的
三大支柱之一。
二、信息的特性及分类
信息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活跃的要素,是教育的基础。信息的特性如下:
(1)既依附于某种介质,又具有独立的意义。
(2)既可生产,又可消失。
(3)既可传递,又可封锁。
(4)既可记录,又可存贮。
(5)既可搜集,又可扩散。
(6)既可浓缩,又可延伸。
(7)既可永久,又可失效。
(8)既可共享,又可独占。
(9)既可消费,又可增值。
(10)既可免费使用,又可成为商品。
信息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搜集方式分为两大类:
(1)直接信息
直接信息是科技研究人员在科学考察或科学实验中直接获取的数据。如:自己观察的试
验记录(或原始实验记录)、观察日记等等。
(2)间接信息
间接信息是科技研究人员收集到各种文献资料,是第二手或第三手的信息(或称一
次文
献、二次文献)。例如:前人积累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假说。可以是书面的,也可
以是其它各种存储信息的载体。
三、信息与科研和科技写作的关系
信息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写作的基础,信息又是科学研究的产物。从信息论角度看,科
技工作者通过感官接受信息,再由大脑加工和处理(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并向外
输出新 的信息。这就是写作的过程,也是信息的接收、处理、输出的传递过程。通过实践
检验输
出的信息,即构成信息的使用。在使用中,科技工作者还不断收到反馈回来的信息,并用
来不断改善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应该看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
制约的可控系统。
科技写作是科技研究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研究成果集中的反映,它
要求作者正确,论据充实、有力。但要达到此目的,是与信息搜集与处理密切相关
。所以,归根究底科技与写作是以信息为基础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传输信息的方式不断改进,人类征服自然、改进自然的信息
日益
增多。这给科技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创造性地劳动,迅速处理大量的信
息,以
便及时交流,取长补短,以满足『信息社会』中,其后之科学研究与生产发展的需
要,把
科学技术不断推向前进。
四、信息的作用
人是信息的活源泉。一定的信息,只有传递给有关人才能使信息活化、增值,以
至创
造财富。
在信息、科学研究和写作的关系上,已揭示了信息的功能。专就写作而言,信息的功
能有:
(1)通过信息数据可掌握前人科研成果,明白自已作品的『起点』。
(2)通过信息数据了解前人在该领域科研上的经验教训,使自己论文少走弯路。
(3)与论文暂时无关的信息保存和传播,也是有一定科学价值。
五、信息的搜集
信息搜集的含义有四层:
(1)信息的接收。这又分前人或同行科研成果的接收和信息源作用于感官的接收(指
自己直
接实践时)两种。
(2)信息的求索。这是指主动地去搜集数据,主动地在科研或社会实践中去寻找。
(3)信息的累积。这是指信息的储存,可以是剪报、录音、录像等。
(4)信息的处理。这是指信息的初步加工。例如:分类、选择、归纳,而不是指加工
成论文
。只有经初步整理后,信息才变活,才能为我所用。
(一)直接信息的搜集
科技工作者要探索未知世界,获取新的知识,就应从研究对象中直接获取最新的信
息,以便推动科研工作。
1.通过实验获取信息
实验是在较理想条件下,使自然现象(或过程)可控制地重演,并给人们获取第一
手资
料。实验方法能够强化研究对象,使其处于极端状态,有利于揭示新的规律。利用
实验获
取直接信息的常用方法有:
(1).观察记录
在实验时,要全神贯注地观察所有实验现象的细节,并作详尽记录所发生现象的客
观条
件。任何现象的微小变化可能带有本质性的信息,而产生某种现象的条件也是重要
信息。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飞行员信手抓住飞机舷舱旁的一颗子弹,这是在飞机与
子弹相对
运动等于零的条件下出现的。杰出数学华罗庚为了推行优选法,到过二十
几个县
市,数以千计的工矿、农村。他观察到,优选法可以在不添人员,不添设备,不增
加投资 的情况下,收到优质、高产、低耗的效果。
在观察时,需要选择观察时间与观察点。如,观察哈雷慧星,不能选在皓月当空或
艳阳
高照的时分,也不是站在任何地方到处乱找,否则会事倍功半或亳无结果。
(2).测量记录
实验中常常要对某些现进行定量测量。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反映自然现象的重要信
息,应认真作好记录。为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时要重复实验,要记录一连串数字,同时,要用精密仪器,良好的测试方法等,以便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二)通过考察获取直接信息
科技工作者在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涉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的过程就叫考察。考察
和实
验不同。它要求选好观察点后细心地观察每一个细节。考察是十分复杂的事,必须
紧紧围
绕科研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其次,有用的信息是纷繁的事实中选择
出来的,然后才可用这些真实的信息说明问题。
考察(特别是野外考察)是异常艰苦的工作,需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需要
有踏
实细致的作风。有人说:「直接的信息渗透着考察者的血汗」,这话毫不过分。
(三)间接信息的搜集
科技文献、情报数据及其它存储的科技信息,均叫间接信息。间接信息可分为书
面存
储和非书面(包括计算器软件、微缩照相、电视录像、电影等)存储信息两大类。下
面简单
介绍书面文献的分类和搜集方法:
1.一次文献的搜集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称为文献。书面文献可以分一次、二次和三次文献等。一
次文
献又叫一级文献。它是直接从事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所写的文字数据,是新技术、新
知识、新发明等新的科研成果的记载和报导。
一次文献包括:科技专著、论文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主要指专利说明书)、教
科书、技术标准和其它有一定价值的文献(如学位论文、内部学术报告等)。
一次文献的搜集一般分四步进行:
(1)检索准备,即分析研究课题基础,明确检索范围。
(2)选择检索工具。
(3)确定检索途径和选择检索法。
(4)根据文献线索找原始文献。
2.二次文献的搜集
二次文献又称为二级文献。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经过加工、压缩后产生的数据,以
便作为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二次文献功能如下:
(1)广泛了解科技动态创造条件。当今是信息的社会,要想通过一次文献的阅读来全
面了解
本学科或本课题的动向简直不可能。然而,二次文献是经过加工、摘要、提炼的文
献资料,为科技工作者广泛了解科技动态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为查找一次文献提供线索。通过题录、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很快找到你
需要的
一次文献。
鉴于上述二次文献的功能,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二次文献的处理工作,这些文献
在一
般图书馆均有收藏,也有建在网络上供人查寻。
3.间接信息的其它搜集方法
(1).采访。除查阅文献数据外,通过采访或专访都可得到有用的书面信息。国外有
人出售
信息,国内也有科技咨询机构。
(2).参加会议、展览会,搜集书面信息。专业会议往往信息量大,信息也较集中,参加会
议可以受益非浅。在产品或科技成果展览会、博览会上,都可得到有用的书面信息。
(3).交换、索取。除了数据交换,有时可与其它构相互交换一些信息,以充实自己的『资
讯库』。当你从信息流中发现了信息源,正好符合自己的需要,就可写信求索。有
时这样
也可得满意的信息。
4.科技信息的利用
一次文献数据在科技信息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散见于图书期刊中。正确利用这
些材
料,往往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关键。
通过文献检索或其它途径获得的文献数据,还必须通过阅读、取舍,才能为己所
用。
阅读文献资料,也有决窍。若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又读中文数据,后读外文数据。
(2).先读综合性数据,后读专题性资料。
(3).先读近期数据,后读历史性资料。
(4).先读文摘,后读全文。
(5).先粗读,后精读。
科技信息的搜集需日积月累的进行,经过阅读的文献数据,还要进行鉴别,然后
决定
取舍,或用作撰写论文,或作保存,以备后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测试条
件的变
化,文献资料也要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疏漏也在所难免。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加
以鉴别,通常采用比较法分清材料的真伪,判明材料之可用程度。一般所用的比较方法是
:把内
容相关的不同国家、机构或作者的数据相比较,把数据本身的论点和论据相比较,把实验
数据与生产数据相比较,把历史数据与近期数据相比较,把一般数据与权威数据(如
手册等)相比较等等。
经过鉴别的材料就可以『据为己有』,主要的方法有:
1.卡片法
一次文献散见于书期刊的海洋中,有时查阅总感不便。对常用或已得到的文献资
料,总想自己保存,但日积月累,往成了死材料。为避免混乱,且容易调动材料,应作
文献卡
片。然后分门别类放入卡片盒中,以利查用。
2.笔记法
笔记可摘录科技信息的精华。一种整理办法是在笔记本前留几页空白,随时编上
笔记
内容的目录或分类索引,在笔记封面写上年月;另一种办法是准备若干本笔记,把
自己要
搜集的内容分别记在有关笔记本上,在笔记本封面写上主题内容和起讫年月;第三
种方式
是将笔记上内容转录在规格统一的纸上,或将笔记上相关主题之页剪下贴在标准纸
上,写
下标题,放在不同纸袋或夹子中,袋面或夹面注明有关主题内容或主要文章篇目。
此部份
亦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登录。
3.科技信息目录
目录有两大类:一是告诉人们阅读什么材料,称为书目;另一是告诉人们什么地
方有
什么数据,称藏书目录。除了文献检索用的有关目录外,在自己搜藏的书刊中对你
有用的
篇目最好及时地写在图书目录卡上,以便查找。
以上整理工作,看起来很麻烦,但比起你毫无头绪地查找数据是方便多了。而且
往往
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
第四节 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
在总结前人撰写学术论文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人们找到了一种最明确、最容易理解的论文
基本格式,按照这种基本格式写作,便于作者整理材料,便于比较完整地表达研究
成果,也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从国内外情况看,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正趋于统一化、规范
化和标
准化。当然,在注意基本格式的共同性时,还应照顾到不同学科,不同课题在表达
形式上 的差异。
如何撰写论文摘要
冯丁树
一、摘要的定义
----------
------
--
1.美国国家标准定义(ANSI Z39.14, 1979):一篇精确代表文献内容简短文字。
2.中国国家标准定义(CNS 13152, 1993):一篇精确代表文献内容简短文字,不多
加阐释
或评论,也不因撰写摘要的人不同而有差异。
依据上述的定义,显然摘要与论文中由作者所写的摘要略有不同,这种摘要
以资
讯性或指示性的成分居多,往往非作者本文所写。在英文中,与摘要有关的英文字
有ABST
RACT, SUMMARY与 SYNOpSIS等三种,严格而言,ABSTRACT较属摘录性质,在专业性
数据库
中查询时用之;SUMMARY则有摘要或概要的意思,真正的定义是指作者再度扼要陈述
全文较
突出的发现或结论。SYNOpSIS亦有概要及大意之意,系指作者本文对全文概略描述
。故此
处所述之摘要应指以论文作者为主之陈述性质,或为英文所指之SUMMARY,虽然有时
仍然混
用。
二、论文摘要的特质
基本上,摘要为独立的单元,通常分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两部份。两者常出现于
每篇
论文题目之后、本文之前(但亦有置于文后者),其顺序是中文摘要在前,英文摘要
在后。
摘要是整篇文章的缩影,其内容应能反应整篇文章的精髓。有许多人参考到本文时,首先
接触到的应为摘要部份,计算机之搜寻最终之内容仍为摘要之内容,故摘要所能传
达的信息
相当重要。
摘要之内容应以简短的方式述明整个研究之来龙去脉与结果,由为什么做,如何
做到有何发现及所得之结论等等,因此摘要中,不可含有历史背景、前言、老旧信
息、标
准方法之细节、未来研究之构想、原始数据数据及与本文无关之意见等。
三、摘要之主要内容
一般人阅读摘要时,所搜寻的指标包括目的与范围、方法、结果或成果、结论
及任
何其它支持或外围的信息。兹就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指出目的与重要性:指出此项研究之特定目的,若标题中已能经清楚表明,则
可不必
在摘要内重复说明。
(2).材料与方法:说明研究中所用之材料及品系资料,简短地说明实验设计的模式,必要
时叙述实验的方法、所用条件及所加之限制等。
(3).结果:结果之说明应有选择性。仅就工作中重要的、新的或显著的发现或观点
加以挑
明。重要的数据应在此提出作为左证。
(4).结论:结论亦非常具选择性的,仍以重要者为主,但简短说明即可,避免使用
毫无新
义之文句,例如:『结果业经充分讨论过』,『有关造成此种不正常的原因已在文
中列出
...』,『一种以本发现为基础而发展的方法已在文中说明』等等。
摘要之内容虽有上面四项之分述,但最好能文简意核,语意流畅。摘要之长
度大
部份因期刊之要求而有限制,可参阅各期刊之说明。一般之硕、博士论文,则以一
页为度
。其长度视文章长度、主题范围、重要性等而定,依字数而言,中文摘要约150至
500字,英文摘要约在100至300字。内容须完整易于了解,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中英文摘要之内
容须一致,且于末尾应注明中英文关键词。
四、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摘要之撰写通常在整篇论文将近完稿期间开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内容。但亦
可提
早写作,然后视研究之进度作适当修改。有关论文摘要写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2).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
(3).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
(4).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亦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之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
文中不应删除必要之冠词如a, an, the等。
(5).尽量少用缩写字。在英文的情况较多,量度单位则应使用标准化者。特殊缩写
字使用
时应另外加以定义。
(6).不要将在文章中未提过的数据放在摘要中。
(7).不要为扩充版面将不重要的叙述放入摘要中,即使摘要仅能以一两句话概括,就让维
持这样吧,切勿画蛇添足。
(8).不要将文中之所有数据大量地列于摘要中,平均值与标准差或其它统计指标仅
列其最
重要的一项即可。
(9).不要置放图或表于摘要之中,尽量采用文字叙述。
五、主键语
为利于计算机数据查询作业,目前已有许多期刊均需加上主键语,论文中亦
然。主
键语采用具代表性的词句,可为一组、二组或三组,但请勿超过五组以上。若无法
作适当
选择,亦可参考一般索引内之词汇。主键语必须中英文并列,可分别列于各摘要之
后,以
『主键语:xxx, xxxx』或『 KEYWORDS:xxx, xxx』的型式表示。
论文中常用术语
=================================
AN EXpLANATION OF pHRASES COMMONLY USED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
“IT HAS LONG BEEN KNOWN...”These data are practically meaningless.“WHILE IT HAS NOT BEEN pOSSIBLE TO pROVIDE DEFINITE ANSWERS TO THE QUEST
IONS
...”The other result
s
didn't make any sense.“TYpICAL RESULTS ARE SHOWN”I might get around to t
his
sometime, if pushed and/or funded.“IN MY EXpERIENCE”Twice.“IN A SERIES OF CASES”I think.“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Wrong.“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A wild guess.“A CAREFUL ANALYSIS OF OBTAINABLE DATA”I don't understand it.“AFTER ADDITIONAL STUDY BY MY COLLEAGUES”Mr.Blotz did the work and Ms.Ad
ams explaine to me what it meant.“A HIGHLY SIGNIFICANT AREA FOR EXpLORATORY STUDY”I quit.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
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着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
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
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
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
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
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
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
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
第五篇:学术论文写作如何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入道”
时间:2011年04月14日 10时02分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启明
学术论文是表达思想和观点的重要载体,其水平如何是衡量学者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学者的论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大致存在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以我观之”。这类论文只是把学者自己的一孔之见表达出来,没有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往往是“前无古人”、“旁若无人”,尽管写得有模有样、洋洋洒洒,但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经不起推敲和实践检验。
第二种情况是“以物观之”。这里所讲的“物”,主要是指凝固的知识和简单的事实。这类论文往往或依据教科书按图索骥,或根据一鳞半爪的事实进行演绎,教条色彩很浓而创新性欠缺。
第三种情况是“以道观之”。这里所谓的“道”,乃是一种哲学智慧。“以道观之”,要求学者注重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客观世界和已有知识,对人对事比别人有更深入的观察、更细心的体会。由此撰写出来的论文,往往也具有更独特的视角、更独到的见解。
纵观当今一些报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似乎属于第一、第二种情况的居多,能够达到第三种境界的较少。而学术论文写作应当追求的,恰恰是第三种境界。那么,学术论文写作如何能够“入道”呢?关键在于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选好主题。主题应体现学者对某一专题的潜心研究和深层思考,不能率性而定、追风赶潮。选题决不仅仅是确定题目,更重要的是要聚焦想表达的思想。选好了主题,往往能够收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主题带有方向性、路线性,反映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趋势。对于老问题,应注意选取新角度,以拓宽思路、获得新知;对于大问题,应努力找准着力点,以深入开掘、有所突破。同时,善于从空白点、交叉点选题,以“拾遗补缺”、抢占先机。选准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前提。对于理论问题,应注重运用新的思路、采用新的资料,努力得出新认识、新结论;对于现实问题,应注重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于那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应注重从众多不同意见中理出头绪、分清是非,做到立论公允、凝聚共识。
用好参考文献。学术研究往往是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在写作学术论文时,应读懂弄通相关的著作和文章,必要时可以引用其中的观点来支撑论文的主题。在写作对策性论文时,应熟悉相关政策尤其是近期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文件,以增强针对性和权威性。在引用前人或他人的学术成果时,应注意梳理专家学者的观点,搞清楚哪些值得借鉴、哪些可以讨论。在选用相关学术信息时,应注意甄别和辨析。
坚持基本原则。主要是:需要性原则,即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进行写作,不无病呻吟;可能性原则,即在主客观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写作,不滥竽充数;创造性原则,即“惟陈言之务去”,尽量提供原创性的观点和思想,不制造“文字垃圾”。
资料来源:http:///wz/xues/201104/t20110414_76968.htm,求实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