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考察报告
吐鲁番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
学习考察报告
*******
(2012.*****)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有幸参加了组织部组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期10天的专题研修班。在这次广东科技干部管理学院举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学习生活中,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从听课到参观考察,每时每刻,每个环节和细微处,都让我流连忘返,思绪舞动,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认识和思路。加之与来自不同岗位的同志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想认识,全面系统地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获益良多。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根据所学、所获,谈一下我的认识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工作思路。
一、从学习中体会认识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必须突出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在把握大势、前瞻未来中消除各种疑虑,全面增进共识。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面对各地咄咄逼人的竞争局面,面对上级领导的殷切期望,面对群众求进思变的迫切愿望,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事关当前、关系长远,必
须突出前瞻思维,坚持科学规划,努力在塑造特色、彰显个性中选准坐标,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划科学是最大财富,规划不好是最大浪费。我们要抱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七分规划、三分建设”的理念在规划上眼光要远、眼界要宽,要舍得花钱、敢于聘请高资质、高水平的专家来帮助设计、科学论证确定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布局形态和用地结构。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事关民生、牵动全局,必须突出精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在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中拉开城市框架,打造建设精品。城市是凝固的艺术,一旦成型,便难以改动。我们必须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城乡建设中站位要高、谋划要远。坚持打造精品的原则,妥善处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在坚持大手笔开发、大气魄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功能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必须突出精细理念,实施科学管理,努力在转变观念、学习先进中规范秩序,营造优越环境。“金规划、银建设、铁管理”是城镇化发展进步的“三部曲”。建设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反映的则是当政者的工作能力。我们要拿出矫枉必须过正的决心和力度,彻底整顿规范城镇秩序,还广大群众一个整洁有序的城镇环境。
二、从认识中深化思考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核心是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是注重提高城镇化规划编制水平,完善城镇规划管理体系。实现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加快构建以小城镇为骨干,中心村和新型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度,扩大规划覆盖面,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修订公众参与制度,增强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一要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统筹城乡水、电、热、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力。二要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仍要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三是深化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要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要改革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要广开就业门路,解决好群众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
四是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农民在城镇
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政策为引导方向,通过对农村城镇化的方针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要让农民知道规划设计的根据和实现这个规划的可能性,明确实现宏伟蓝图的方法、措施;有重点、有针对性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宣传,为农民提供可以模仿学习的榜样,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信心。
三、在思考中创新思路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道路建设、廊道建设、住宅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同时,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群众工作做不通,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我们唯有在工作中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才能化解当前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根据吐鲁番实际情况,以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为抓手,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群众参与通过网格化管理,建立责任明确、职能明晰的工作推进机制,逐步构建我地区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就业结构,全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就业,帮助群众尽快富裕,实现群众居住环境城市化,走出一条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围绕工作思路上,结合环卫本职工作,我们认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应旅游城市环卫服务发展要求,促进专业工作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一)道路清扫保洁工作
进一步扩大道路清扫保洁覆盖面,充分发展现有设备,通过逐年补充,增加机械清扫密度,实行多种设备相互配合的作业模式,合理、有效、最大限度发挥环卫机械的综合优势;转变作业形象,提高作业效率,将道路清扫保洁分开,实现作业专一化、保洁常态化。
一要将逐年扩大步道冲刷和快速保洁的覆盖面,逐步实现市区重点大街人行步道的冲刷率达100%,洗地车作业达到全市同期最高标准;同时,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相结合的快速保洁全覆盖,提高保洁形象和速度,缩短污物滞留时间,提高保洁质量。
二要创新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模式。根据道路情况,“因路制宜”安排适合的作业模式。重点大街、重要路段作业要打破现有模式,将人工清扫保洁、快速保洁、清掏果皮箱、冲刷果皮箱、冲刷步道等分开,使作业专一化,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各项作业高质量完成。
三要机械作业实现工艺配套。加大多功能机扫车等先进环卫作业设备的投入力度,作业模式上,将打破现行机扫模式,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逐步从单一机械作业过渡到“洒水、清扫、冲洗”相结合的捆绑式综合机扫模式,使各种机械效能发挥最大化;同时,根据机械设备情况,逐步增加机械车辆巡回作业频次,最大限度缩短污物滞留时间,提高城市道路洁净度。
(二)垃圾收运及密闭式清洁站建设与改造
一要做好保障,提高垃圾分类运输率和资源化率。按照垃圾分类运输机制要求,在做好垃圾清运工作、实现日产日
清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新区垃圾分类运输工作,全力做好可回收物和餐厨(厨余)垃圾分类运输,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二要实施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环保标准。将按照市、区要求,继续做好密闭式清洁站的升级改造,达到降尘、降噪、除臭、防漏的标准;建设密闭式清洁站数字监控系统,实现全区垃圾减量指标数字化监控,提升密闭式清洁站内设施设备形象。
三要加强新区规划,使密闭式清洁站布局更加合理化。按照建设部文件要求,密闭式清洁站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建设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要求按照区域划分,新区
A.B.C.D.E区就要设立五座密闭式清洁站。同时,全面完成老城密闭式清洁站改造,努力落实拆迁还建、配建工作,建设密闭式清洁站建设思路应为:以满足世界城市发展、建设为目标。
(三)公厕建设与服务
我市公厕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将按照“三大理念”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设计,通过公厕逐年技术升级,逐步解决公厕与紧邻居民间的矛盾;进一步提升公厕服务质量,实现全区达标公厕专人保洁、随时保洁。
一要建设“和谐公厕”,逐步解决公厕与紧邻居民间的矛盾,公厕技术升级采用全方位无缝防水作业方式对公厕进行改造,确保新建公厕的污水不渗漏,逐步解决公厕与紧邻居民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冲突,实现和谐建厕、和谐用厕。
二要建设“人文公厕”,进一步提升公厕服务品质。在公厕配套设施建设上,将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加强厕所除臭处理,在二类公厕内安装除臭设备,提升厕内卫生;加强二类以上公厕恒温改造,确保公厕温度均衡,使夏季通风、冬季保暖,为如厕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公厕无障碍设施改造,为如厕残疾人提供便利。
(四)环卫设施、设备整合随着环卫管理水平的提升,环卫作业标准化、低碳化、精细化要求将愈来愈高,这也要求环卫作业部门必须树立战略眼光,立足长远谋划,有效整合各类资源、高效调配车辆设备、统筹设施建设规划,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一要灵活调配、整合功能,大幅提高环卫机械利用率。要进一步加强环卫车辆间的协同配合,强调功能延展,在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作业车辆一车多用,大幅提高环卫作业车辆的利用率和使用率。开发一车多用功能,使环卫车辆作业工艺更加配套,功能进一步整合。
二要统一调度、整合资源,有效提高环卫设备效能。进一步整合各环卫部门各类机械设备资源,通过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实现资源跨部门共享,车辆作业效能的最大化,为捆绑式综合作业奠定良好基础。
三要加强规划、整合建设,显著提高保障型环卫设施建设规模和速度。政府应利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等契机,建设一批保障型环卫设施。建设能容纳50辆和100辆左右的大型环卫综合停车场1座,以便于环卫作业车辆统一调度管理,解决专业作业车辆停车难的问题。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22年6月24日至31日,本人参加了组织部组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时间虽短,但安排紧凑,师资强,我收获大,体会深。
一、城镇化需以工业化为支撑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毋庸讳言,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推进城镇化既能促进消费又能拉动投资,对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78%和世界平均49%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走出一条城镇化不断提高之路。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这基本上只是针对中国整体或者说城市而言的,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则不然,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才处于起步阶段。在缺乏工业化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城镇的容纳能力必然有限,农村人口进城生活的积极性也肯定不高。实际上,多年之前我国就开始推进小城镇建设,从实际效果来看,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非常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业化滞后,城镇范围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城镇化建设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东部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则效果显着,其原因就在于有较为发达的经济支撑,全国闻名的江苏华西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要推进城镇化,必须要加紧推动工业化建设,大力进行经济建设,使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夯实城镇化的工业化基础,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要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加快以产业化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改变农户小生产、小流通的半自给自足经营方式,使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为条件,以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从自给自足转向专业化的商品生产,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在农村工业化发展改变了人们经济面貌的基础上,农村人口就有条件和动力进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要引导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城镇化建设不仅需要农村工业化发展,而且要城镇本身工业化发展,这就要进行产业引导,提高小城镇的集聚效应。
二、城镇化需以科学城乡规划为基础
规划是龙头。只有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制定城乡规划,才能保证城镇化的科学性、合理性。一是找准城镇化发展定位。正确合理的发展定位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二是要聘请高水平专家设计。规划水平决定着城镇建设水平,而设计师水平又直接决定着规划水平。知名专家和规划设计机构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得高、看得远、观念新,能够更准确把握城镇发展脉搏,量身制定城乡规划,同时,结合实际对城乡规划进行论证,确保城乡规划质量。三是要跳出本地看本地。在制定城乡规划中,除了要立足本地实际进行规划外,必须还要站在全局角度、更高位置来审视一个地区的发展,只有将本地规划融入地区发展大环境中,才能紧跟全局发展步伐,保证规划全面合理,长远超前。
三、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城镇化的关键
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热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却绕不开征地拆迁,而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却是城镇化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征地拆迁难是当前影响城镇化的主要问题,难就难在利益难以平衡。所谓利益难以平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行的土地补偿费比较低,如果简单地大幅度提高补偿标准,又会造成此前被征地农民的反弹。另一方面,有的农民在住房拆迁补偿中获取的利益比较多,而农户之间住房的拥有量不平衡,容易造成不公平。如何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与否,离不开被征地拆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征地拆迁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征地拆迁政策宣传,公开征地拆迁计划和征地拆迁程序,使群众真正了解政策,了解自身合法权益,理解和支持征地拆迁工作。协调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加强对征地拆迁工作的正面引导。要宣传支持征地拆迁工作的先进典型,正确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支持征地拆迁工作。要克服急躁和盲动心理,采取多种方式,多了解群众的想法,多分析群众的顾虑,站在他们角度考虑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要带着感情上门沟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家一户走访的方式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要讲清讲透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多为困难群众着想,以人性化的工作态度,柔性的工作方式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树立支持征地拆迁工作就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宣传理念,拓宽宣传渠道,多形式多层面正面宣传报道征地拆迁工作动态,增加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的报道量,以公正透明、公开阳光的工作方式,赢得全社会广泛支持的群众基础。二是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政府及征地拆迁部门要认真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吃透征地拆迁有关政策,科学比较新旧政策规定的差异,结合本地实际,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征地拆迁的相关规定,规范征地拆迁行为,统一征地补偿标准,严明工作纪律,划分职责义务,杜绝一地一价、随意提高补偿标准的现象发生。要做好征地拆迁的后续处理工作,要依法依规地介入征地拆迁补偿费分配方式,防止强势家族、强势分配的事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的矛盾纠纷发生。
三是通力协调统筹。
国土、规划、城建等部门,要密切协调,通力合作,根据城市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需要,科学统筹规划;要树立大规划、大建设理念,防止上一个项目,就规划一个项目,再征地拆迁建设一个项目的工作方式;要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区划片,一片一片地征,做到“同地、同权、同价”,并作好公示,杜绝群众抢种、抢建,对违反规定的抢种抢建现象,要采取过硬措施予以处置。要妥善做好群众安置的规划工作,树立征地拆迁、安置先行的工作理念,尽可能地减少矛盾和阻力,使被征地拆迁群众有地方重建;要规范划分建筑的统一标准,防止强势群众多建乱建,引发新一轮的矛盾纠纷。四是着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征地拆迁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做好充分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妥善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疏导,化解矛盾,不能因小节影响大局。对于个别人期望值太高,无理取闹甚至煽动闹事的,要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坚决制止。要研究探索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积极解决被征地拆迁群众安居、就业及生活保障问题。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要相信绝大部分群众是明事理的,因此,从事征地拆迁的工作人员,要切实发挥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做好群众的思想宣传工作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组织协调好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界址不清的遗留问题。要加大对征地补偿费特别是集体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方式的协调监管,避免不必要的后续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就业扶助,着力建立“统筹就业、政策引导、政府促进、市场调节、自主择业”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就业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为被征地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就业介绍等一系列的服务,鼓励被征地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就业、教育和生活等问题。要妥善解决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和事实的原则,认真加以研究并尽快解决。四、创新社会管理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新课题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有利于更好更快实现现代化转型,但也必须看到对社会管理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工、留守人口和流动人口问题以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资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新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出了偏差,将延误发展,甚至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社会管理是城镇化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是城镇化背景下社会管理的崭新课题。要以流动人口网格化本地化服务管理为重点,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延伸管理。完善人口信息采集动态管理体系,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融合计生、人社、房管、民政、教育、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库,把以证管人与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结合起来,实现流动人口网格化本地化服务管理。另一方面,探索城镇化进程中新社区建设和管理。要以小城镇新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积极整合资源,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建设。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政法综治、群团组织为配套,构建低保救助、解困帮扶、平安法治建设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形成综合治理、社区警务、治安防范、纠纷调处、外来人员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以及信息收集等于一体的社区管理新格局。同时,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配备充实社区综治专职干部、驻村民警、社区管理人员等。
第三篇: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报告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新型城镇化 在北京市长研修学院举办城镇化建设专题培训班的学习中,听专家教授讲课、现场参观和与同志们交流学习,让我思绪舞动,获益良多,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新型城镇化是梁平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新型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面对各地你超我干的竞争局面,面对群众求进思变的迫切愿望,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事关当前、关系长远。必须突出前瞻思维,坚持科学规划,努力在塑造特色、彰显个性中选准坐标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我们要抱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七分规划、三分建设”的理念,在规划上眼光要远、眼界要宽,科学论证,确定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布局形态和用地结构。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事关民生、牵动全局。必须突出精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在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中拉开城市框架,打造建设精品。我们必须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城乡建设中站位要高、谋划要远。坚持打造精品的原则,妥善处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在坚持大手
笔开发、大气魄建设的同时,注重功能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
二、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资金缺口大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涵盖县乡城镇体系、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建设资金巨大。近年来,尽管财政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力度,但我县仍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财政只能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财力相对紧张,特别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二)投融资不够活跃
我县投融资极不活跃,金融机构存贷比仅仅只有23%,排全市倒数几位,融资渠道单
一、融资能力低、融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当前,我县城镇化建资金主要依靠土地运作或其它财政投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主要面向大的国有商业银行采取银行贷款形式,融资平台由于资本不雄厚、主营业务不明确、缺乏稳定的资金流等问题,融资能力相对较低。另外,融资结构不合理,短期贷款所占比重大,长期贷款比重小,还款压力较大。总体而言,我县还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的路子。
(三)资金难以形成合力
以涉农资金为例,从规模上看各项涉农资金较为可观,2012年全县财政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达8亿元,而且递增幅度还在逐年加大。但是,涉农资金点多面广、管理分
散,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尽管相关部门就整合涉农资金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一些政策,但缺乏国家或市级层面的政策依据,整合涉农资金较难。
(四)产业支撑仍较薄弱
产业是立城之本,强城之基。加快推进产业化,不仅可以壮大城镇经济实力,而且可以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尽管我县在二、三产业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基础薄弱,我县仍然缺乏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偏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 产业结构单
一、集聚度不高、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较弱。
(五)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仍需加大
道路、供水、供电、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的硬件要素,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则是新型城镇化的软件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近年来,我县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相比,与周边兄弟区县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基础设施上,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仍然不够,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
房保障和就业等社会事业方面,历史欠账较多,人均保障水平较低,城乡差别较为明显,已成为制约梁平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支持城镇化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137”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
(一)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要创新筹资思路、大力改革、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努力形成全方位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城镇化建设新局面。一是积极向上跑项争资。把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见事早、谋事准、行动快,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竭尽全力搞好融资。三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只有“三资”并用,才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创新融资机制
一是做大做强做实投融资平台。采取有力措施,做大做强做实新梁集团公司、工业园区公司等的投融资公司。二是进行直接融资。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梁平的信贷投放,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支持,建立财政性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挂钩机制。三是强化土地运作。要强化经营城市、土地的理念,按照“总体规划、集中储备、分期出让”等原则,整合资金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力争3年之
内,在县城周边、双桂湖片区储备土地5000亩以上,一方面为城镇化建设做好铺垫,一方面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资金瓶颈难题。
(三)强化财税政策激励
制定相关财税政策,强化激励措施,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一是调整完善财政体制。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乡镇加快发展、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增强对乡镇财政城镇发展的保障能力。二是强化对统筹城乡示范区的激励。对统筹城乡示范区实行财政激励政策;对投资商在示范区内建设标准化厂房给予补助,对进入示范区的企业给予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奖励。三是强化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激励。通过财政奖补促进乡镇对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鼓励农民把土地租出去,扶持“招商种地”,促进土地流转;通过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办法,鼓励乡镇镇、社区农户购房、建房;制定完善乡镇、社区居民保障机制。
(四)探索财政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集中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办要事,力求办一件成一件。统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各类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各类涉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产业集聚区入
驻企业的扶持。
(五)强化产业支撑
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产业优化配置,构建“分工明确、梯度有序、特色突出、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促进相关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结合梁平实际,重点发展能源、光电、食品、旅游等产业;乡镇创造性地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安居。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扶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优先安排用于支持工业园区企业;认真落实好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央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03-17北京晨报(北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这部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的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这部规划有哪些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关键词:指导性
文件内容: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
专家解读
“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
他说,为了避免走弯路,这份文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关键词:以人为本
文件内容: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在徐洪才看来,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谈到规划强调城镇化必须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时,他说: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出现“睡城”、“鬼城”和底特律现象;农业是基础,农业现代化事关粮食安全。信息化则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词:发展动力
专家解读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多次表示,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拉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对此,徐洪才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世界也是一大机遇。
徐洪才说,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
他说,同时,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关键词:量力而行
文件内容: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类城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件内容: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建议,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伪低碳”:一些城市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型城镇化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简列)
1,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新的观念、体制、技术下的新型产业模式
著名城市生态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
1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强化和完善生态物业管理、生态占用补偿、生态绩效问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控制性详规等法规政策。
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这需要以城市带农村、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策划、规划、孵化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改变为招贤引智模式。
3,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比如汽车交通将转向生态交通,以最小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物流,实现城市流通功能的便利通达;将耗能建筑变为产能建筑;通过地表软化、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实现对生态占用的补偿,使建设用地兼有生态用地的功能。
三、中国城镇化历史背景
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有1.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5%左右的城镇化率。
四、中国城镇化过程有哪些问题?
1,农民土地物权基本形同虚设
“土地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保持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要素。”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并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
过去三十年,中国在土地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为建立和完善土地财产的现代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现存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和真空地带,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正在经历的深刻和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的各种需求。
“中国城乡土地制度持续二元性以及国家对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这一特征带来的问题是: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制度安排存在问题,城市土地比农村土地拥有更完整的权利制度,享有更完善的权能,二者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同时,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法律规制和管理体制是分割的。
这一基本特征导致了四个主要问题:农民土地权利弱化;地方政府(市县一级)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与土地相关的融资;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和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低下,和与此相关的耕地占用和流失;土地法律框架不完整。
农民土地权利弱化,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物权基本上是形同虚设,严重制约了农民通过土地物权分享城镇化和工业化成果的权利。征地程序与补偿标准不公平,土地征用成为社会不满的一种来源。
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的土地融资,一次性收入的做法使长期的收入来源不可持续,也使土地相关收入缺乏有效管理和监控,因而缺乏透明度与责任,可能会导致金融部门的风险。
按农业产值的原用途补偿和经营性用途的招拍挂出让,激励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式利用,导致宝贵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突出表现为各类城市的形象工程以及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目前中国城市的容积率只有0.3—0.6,远低于发达国家1以上的水平。而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持续减少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最终危及社会稳定。
按照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但没有对两种所有制土地平权的制
度规定,这不利于对土地权益拥有者的切实和充分的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与城市房屋均属私人物权,征收私人物权采用不同标准势必重新引入城乡征收法律的二元体制。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基本的财产制度,土地政策和管理制度要有效地在多样的、相互联系甚至相互竞争的土地各种功能中寻求一种平衡,需要一套综合、完整的措施。专家分析,土地政策改革的目标应该有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促进农业的发展,包括对农田进行保护,通过土地的市场化流转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支持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有序的城镇化。
第二,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和房地产部门的发展,在一个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规划框架下,通过市场机制为城市的扩张提供土地。
第三,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以土地资产作为可持续的公共收入的基础,为公共服务和投资提供资金。
第四,完善利用土地作为抵押来获得资本的政策工具,增加可抵押资产的选择,支持金融部门的成长。
第五,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快速经济增长的一致性,并把生态文明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第六,促进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权利安排的协调、一致、完整和保障产权的稳定。2,户籍制度让1.6亿农民工被城镇化
“如果按户籍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农业部新闻发言人毕美家表示,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
1.6亿的农民工群体。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理应要享受城市公民一样的待遇,这是新型城镇化需考虑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专家认为,现在所谓超过50%的城镇化率,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绝大部分被统计为城市人口的农民工并没有在城市实现永久定居。
3,盲目造城运动致城镇化效率低下
我国城市化在加速,现在从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直到地级、县级城市,都在建造大马路、大广场、大建筑。但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首先,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中国是一个土地短缺的国家,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地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万元GD P耗用土地面积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而且用这样的办法进行城市化,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大量虽然进了城却并没有真正成为市民的“农民工”,于是出现了双重二元结构。
其次,用摊大饼式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因为专业混杂,所以并不能够发挥专业集聚效应,导致了城市的专业化水平很低,这样就很难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半径变得非常长,交通拥堵,城市运行的效率变得很低。
为什么会发生低效率的问题?一是由于价格扭曲,使得土地被大量浪费。二是政府职能错位。“城市”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来源。我国城市大多是从“城”即“都”(政治中心)发展而来,而其他国家的城市大多是从“市”即市场发展而来的。一般而言,市场自发地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化,形成了相关行业支脉繁多、关系密切的金融业集中在大城市,行业间关联度不高的制造业集中在既能发挥专业化的集聚效应,又能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小城市的格局。而在我国,政府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模愈大的城市行政级别愈
高,支配资源的权力愈大,行政级别愈高的城市也就有更大的权力动用资源来扩大城市规模。这种体制推动了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摊大饼式“造城运动”。
五、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大方向是什么?
方向一:土地流转试点
新型城镇化将启幕农村新一轮改革,土地流转乃大势所趋。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征地补偿被置于首位。”北京大学著名法学专家姜明安认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将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制定和农村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推进城镇化的一大难题就是农村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1992年,广东省南海市下柏村农民将承包经营的土地以股权形式,流转给村集体成立的经联社统一经营。
而最近的一轮土地改革始于2008年,当时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成为此轮改革的主题。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农村城镇化方面,很多地方的土地改革试点“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不同的经验:重庆的地票式交易、成都土地流转、广东佛山的股权分红、天津宅基地换房,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但都为全国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借鉴。
比如成都在新一轮农村产权改革中提出,“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保障,这样的改革赢得农民的支持。但在取得经验的同时,确权、监管、收益和小产权房等棘手问题也暴露无遗。
在北京打工5年的农民工杨雄称:“政府如果不把土地和就业解决好,将户籍迁离农村的农民就会觉得不踏实,还不如留下土地种庄稼更有保证”。
这已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农业部最近就明确表示,2013年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方向二:户籍可能是新型化城镇推进的突破口
“户籍改革看似简单,但要落实与城市户口相挂钩的利益却很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分析,户籍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行,就是因为城里的福利政策太多了,且继续和居民户籍密切相关,进城的农民很难同步获得社保、就业、教育的机会。资料显示,全国将近2亿进城农民工中只有200万左右通过买房、结婚等方式获得城镇户口。如此一来,城市空间扩张过快,而农村人口由于户籍、购买力等限制,被拒于城市大门之外,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而现行户籍和土地制度,正是阻隔在城乡之间的主要壁垒。
“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党国英表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中国要依靠改革实现没有水分的真正发展,而城镇化是发展最大的潜力。
方向三:实施“城市群”战略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按照这样的算法是已经突破了50%,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官方统计的数据是,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在2010年底中央向各省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决策层就释放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号,其中最为明确的是提出了要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在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的同时,形成三个特大城市群,在哈长、江淮、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并将于全国两会前后颁布的《规划》,就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的更为长远、更为清晰的战略布局。
六、我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模式(试点城市)
成都
天津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