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学实习感想(范文)
实习心得
带着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来到了省人民医院,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刚进入医院时,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新环境比较陌生,也对于护理工作的实践手足无措。庆幸的是,带教组长为我详细的介绍病房结构、各班工作,使我很快的投入到实习工作中。
在体检中心我认识了一位好老师、.好大姐——李阳。她的热情大方、认真负责感染了我,使我懂得作为一名护士的职责,并学会了体检健康的意义。现在来到ICU,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领导,不一样的管理制度,少了与病人的沟通,全天监护病患的状况,时刻观察着病情,还有好多没见过的操作,一切使我陌生而又紧张,还好我遇到了马媛媛老师,她只教我一遍,之后的操作她都鼓励我动手实践,这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动手的好机会,也许今后就没有机会着手那些特殊的操作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看到那些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的患者逐渐好转,内心有一丝欣慰,或许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但每当看到那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患者,总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这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美好。
正如ICU的科训:生命相托,永不放弃。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说放弃。我会把那段话永记在心并作为我今后的目标与准则:
只要我接到请求就必须负责到底,所有请求在我这里都有回应,我将以最快的速度回应落实,科室从来没有与我无关的事情,从来不给同事留下工作的“手尾”。
班级:护理A0904班
姓名:贾小芬
第二篇:护理学实习感想
实习心得
进入陕西省中医医院实习已有四月余,在实习期间,我就像欲破茧而出的蝴蝶,努力地积攒生命的力量。
急诊室是我进入医院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初进科室时,我对里面的每一个地方都充满着好奇,每一项护理操作都急于表现。一个星期后,带教老师开始让我动手实践。还记得第一次静脉输液时,手忙脚乱,老师从旁协助,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才顺利完成护理操作流程。接下来,我开始学习肌注,配皮试液等。慢慢地,我发现我对于每一项护理操作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护理操作过程中又急于求成,无菌观念不强,被老师严厉的批评。在紧张又懵懂中,七个周很快就结束了,转科的时候,老师夸奖了我,说其实这段时间我表现的很不错,求知欲望强,进步也很快,由于抽吸药液生疏,独自拿着针管反复练习几个小时。当我听到老师的话后,我很感动,原来我的努力在不知觉中已被老师发现。现在我已转到第四个科室--内分泌科。虽然我已经能够独立的进行基础的护理操作,但在这个科我慢慢地发现,它不仅要掌握有关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护理操作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与病人沟通同样也很重要。由于长期患病的原因,许多病人早已“久病成医”,对相关疾病知识了解相当深入,我深感自身不足,所以经常去病房与病人交流,在加深对病人了解的同时汲取有用的知识。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自己要多想多问,不管多么简单的问题,不懂就要问。其次,要脸皮厚,勤动手,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及时的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最后,每天要带着心上班,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牢记。从炎夏进入寒冬,我的实习生涯仍在继续,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地努力,希望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班级:A0904学号:090603140420姓名:付丹凤2011年09月26号
第三篇:护理学感想(推荐)
护理学感想
首先,本人应该做一下自我介绍,本人姓名 刘学,学号 0921150041 年龄 保密。在想怎么写护理学的课后感受,这确实让我有一些犯难了!但是,我是怀着一颗尊敬老师的心情和对于胡老师的敬仰之情来写写我自己对于胡老师授课的评价!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那是第一次护理学课,当我看见讲台上站着一位好年轻的女生,第一想法,那肯定不是老师吧!年纪轻轻的能会是老师吗?一个疑问立刻生于心中!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我们的年轻的胡老师!这大概是我的第一感受吧!
出乎我个人意料的是,竟然我们的这位胡老师,是那么一位老师,于别的医科老师不一样呀!我本以为这个老师也一样,就是读一读书,或是念念课件。没有想到的是胡老师却是另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几次的课的学习,我个人深深的觉得胡老师的课上的很有意思!并且也很实际的!胡老师的语言组织得体,逻辑性很强,思想缜密,很是有条理性。这不是我胡说的,也不是拍马。实事求是的说,胡老师上课教授了一些我们大家多较为感兴趣的话题,诸如结合现实评价现在的医院和护理相关的问题。特别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胡老师结合自己的宝宝说了一些关于幼儿成长的事情,而且说的很是有道理,科学性很强,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其实,说真的,我们人文学院的学生们,并不指望学到什么护理学的具体知识等等的,但是胡老师能够将授课的内容抽离出来,讲说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这是我们大家所遇见的医科老师中为数不多的一位有见地,有智慧的好老师!
上述的一些话,出自于本人的真实感想,要不然的话,我也不会将其写下来。只是说了自己的心里话,和同学们的共同感想。在此,我也希望胡老师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好的教学模式,好的精神态度,为我们大家讲授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我期待中。。
胡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谈一谈关于自己对于现在医疗体制的相关看法,并找一些结合法学专业的法律条文。个人见解如下
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不用我们大家说的,那就是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可以说,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体制很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但是,早已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我们大家也时不时的谈论着,但是多是谈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弊病的核心。因为我们所在立场不同,不同立场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是大为不一的,我们的价值观不同,世界观不一,知识结构迥异,这就导致看法不同,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自然有着自己的看法了!大一下学期也就是暑假,我和学院的三下乡服务团一起去了庐阳区的三十里乡进行社区医疗问卷调查。当时的调查结果我还有保留,结合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老师的一些指导,大体感受如下:,我发现以下可能性导致全国医改不成功:一 医院需要经济收入维持循环,医务人员需要经济收入维持月收入,其中出现了怪圈:a)患者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失去必要的治疗b)患者经济基础好的过度购买治疗c)患者属于公费医疗,公费医疗支出过度,造成资源浪费,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 患者需要实际经济的治疗,但医院为满足经济收入,往往对患者进行不切实际的、昂贵的治疗。
三 患者需要经济有效的的药品,药厂为了提高收入,进行豪华的药品包装,将此转嫁于患者。
改革的相关可行简易办法:一 公立医院与商务医院分离而治。a)公立医院恢复公务员制度,与国家医保经济挂钩,宗旨是以最少的付出治最多的病b)商务医院保证经济基础以及有特殊的治疗需求来满足患者
二治疗方案规范模式规划:a)建立有梯度的收费模式,提供患者,由患者自主选择b)公费医疗通常选择最经济实惠的治疗模式。
三建立相关监督制度,监督医院、药厂、医疗器械生产家等相关的医疗部门合理、规范、合法,进行医疗服务。
还有就是我们法学课还没有涉及关于医疗或者护理方面的知识,在这里我也就不敢妄加评说了!只是希望在以后的法学学习中,能够学习到有关的知识了!
上述只是自己的一些有关于护理学课的真实感受!如有不妥,还望胡老师见谅!在此,表达一下学生的祝福,祝胡老师:
工作顺心,节节高;身体康健,事事顺;
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学生刘学
2011年3 月7日
第四篇:精神科护理学见习感想
精神科见习体会
0819070065周双双08仁护3班
精神病院这个名字听得多了,人们总是对这个名字有一种畏惧与排斥的心理。这个学期我们去了精神病院见习,首次接触精神病院,其实它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阴深与恐惧的。我们身为未来的护士,更不需要以别样的目光、别样的心理去看待它。只知道,它和别的医院一样,都是一间医院。
带领我们小组的带教老师把我们带到住院部的某一层楼里,在那铁闸里有一个可供饮食与活动的大空间,里面住着的全是女病人。
带教老师先带我们到示教室里,给我们重温一下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的一些特征、表现和护理措施,然后再打开铁闸让我们和里面的一些病人聊聊天,了解她们的情况。
在带教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她教导了我们面对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与确保病人的安全,然而,我最为关注的仍是一些情感障碍的病人。带教老师说一些慢性的情感障碍的病人对外界是无什么反应的,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困死了在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他们的内心是一层叠一层沉默的雪,最初的情绪积压在心中,长久未能得到宣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记忆变得模糊了,甚至跌入了潜意识中,情绪的积压找不到痕迹。所以他们不懂得去倾诉,不懂得去表述自己,他们的内心封锁在那重重的沉默中,解不开最初的情绪的结,而只会在那个心结上不断地增添沉默的结,由于他们内心积聚了太多太多的沉默,不懂诉说,所以他们的情志也渐渐变得散漫,脑子也渐渐变得空洞,思维也变得迟缓,所以他们会回避亲友,回避与外界之间的接触,慢慢的,便发展到对外界事物无反应。而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之复杂的,复杂到完全沉默,复杂到找不出病因的痕迹。
我想:如果是一个对外界事物无反应的病人,除了要接受药物治疗之外,还必须配合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租子阻滞有太多,所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最基层。治疗者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专心的倾听病人的诉说,以亲善诚恳的态度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毫无顾虑的倾诉内心的苦闷,鼓励病人疏泄内心不良的情绪,并能以同情、理解、谅解的态度对病人的诉说不加评判地接受,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并与病人合作去治疗其疾病,给予病人治疗的信心与康复的希望。
在与病人的交谈过程中,摸索病人的性格特点与思维模式,以及深入地探索其内心的真实情感。如果病人已经无法说出其内心的痕迹,治疗者可以问病人原本的性格、原本的生活是怎样的?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支持与鼓励病人诉说其内心的情绪与痕迹,让病人感觉到你是在全心全意地帮他,他也便可以开怀地与你倾诉。探寻病因是离不开问话的,也可以从问话中逐步地推出其病因与疾病的过程,帮助病人认识自己心灵的痕迹。在谈话中,要听出病人思维上的漏洞与认识上的偏颇和贫乏,并对病人作出理由充足、适合其心理特点的解释,帮助其消除疑虑,增强信心。人的烦恼往往来源于思维,但你烦恼了,往往是因为你用错了你的思维方式,引导病人去换一种与原来逆向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烦恼往往便会自动消失。要给予病人鼓励和良好的心理暗示,激发病人的积极心理,让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更努力地去改善自身的情绪。
带教老师给我们复习了一些相关的内容后,便开铁闸让我们和里面的病人沟通交流了。我们一小组的人和带教老师围成一张台,然后带教老师陆续叫了三个病人来,她在我们面前询问病人的情况,并介绍其病情给我们认知。
第一个是患有精神分裂症、常有幻听的女士,第二个是常开心自笑的女老师,第三个我的印象有点模糊。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个女士。她说她常听到一个男人跟她说话,但看不到那个人。韦护长问她那个男人有没有叫她不要吃、不要睡,她说没有。她说她自己也不知道那个男人是谁,自己也不认识他,只是听到一把声音在和她谈话,什么都看不到。韦护长问她有没有和那个男人说话,她说有。她的声音还带点激扬和悲亢地说:“我不是讲那些话,我是讲述自己的心,我是用心来和他交谈的!”
然后带教老师的问话结束了,我们接着和第二个、第三个病人交流。这时候,我看见刚才第一个病人独坐在一张桌椅上,沉默不语,情感低落,沮丧忧虑的低着头。我想过去跟她谈谈心,哪怕只是表示一下关心对于病人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但我连这样的时间都没有,她们马上便要开饭了。
我看着她那孤独、沮丧、忧伤的表情,回想起她刚才的那一句“我是用心来同他交谈的!”,我想她除了有精神分裂症之外,还同时存在着抑郁症,又或许是抑郁症伴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是分神经性和心因性的,我不知道她属于哪一种,又或许两种都有吧,我相信她是存在着心因性的成分的。她也不是完全沉默的那一种,我还能够对着一片虚无的空气来讲述自己的心。我听她那一句话激动的声音,我想她内心深处是很渴望去倾诉的,但为什么她不与身边的人倾诉呢?还是她未能找到一个足够信任、足够关心她和支持她的聆听者?会不会是因为她很想诉说自己的内心,然而却得不到满足,而这种日积月累的内心冲突致使她幻听出身边有一把陌生的声音来聆听她的心声,与她交流呢?这只是我的推断,我不敢确定,要探究真正的原因还得与病人多接触才知道。或许那一把声音是她最信任的声音吧,听不到那一把声音,就像是身边没有了可以倾诉的朋友一样。我想如果我是她的护士,我会以关怀的心耐心地去鼓舞她向我倾诉她内心的情感,希望以真诚的爱心来换取她对我的信任,取替她所幻听出的那一把声音的位置,希望这样能够医治她的幻听,然后再与她进一步的做心理治疗。
或许我接触得太少,或许我想得过于简单,但我仍相信有些精神病人是能够治愈的。或许有一天,当他们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希望人们能够以平常的目光去看待他们,不要歧视和排斥她们,不要让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创!
其实患病很平常,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犯错一样,只要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就行了,精神康复者也一样,只要认识到自身的疾病,并加以控制就行了。社会与人们应该给予他们多一点爱心与支持的!
第五篇:精神科护理学见习感想
精神科护理学见习感想
精神病人,人们总是对这个词有一种畏惧与排斥的心理。这个学期我们去了湘雅附二精神科见习,首次接触精神病人,其实它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阴深与恐惧。而不知不觉,一学期的精神科护理见习就结束了,这学期里,我们共有三次医院见习,一次是在女病房,一次是在男病房,还有一次在开放病房。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三次见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精神病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次见习,带领我们小组的带教老师把我们带到附二的一幢小楼前,那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与一道道门锁,一道门锁隔绝了两个世界。从环境上来讲,虽然设备没有住院部那么高大上,但是干净整洁,内部设施齐全,活动室里电视乒乓球一样不少,这样的环境自然给了我们一种与外界无二的熟悉感,相信对于患者,尤其是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更加是能产生一种威严而又放心的感觉。
跟往常一样,在带教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她简单帮我们复习了精神病的一些知识,又重点介绍了精神病房的环境以及面对精神病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与确保病人的安全。然而,我最为关注的是真实的病人。三次见习,第一次是女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女躁狂症病人,第二次是抑郁症与焦虑症病人,第三次是男精神分裂症病人。
都说第一次接触的印象最深,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个花季一般的少女了吧。与我们相差无几的姑娘,或许是性格使然,也或许是因为强暴那不堪的记忆,不得不呆在这个封闭的病房,活在别人无法体会到的世界里。当她说姐姐们很漂亮,说衣服也很好看,说姐姐们都是大学生了,我也想上学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由得涌上一阵酸涩,虽然她已经思维破裂,自言自语,但或许这些话是她的希望吧,也或许只有在梦里,她才能像个正常的女孩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跟着三五好友一起学习,一起欢笑。瘦瘦小小的一个女孩,在她还没来得及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时,便先尝到了这个世界的苦涩。我总有种感觉,她听到的话,并没有对别人有什么威胁,或许仅仅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吧。
这三次见习,我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精神病人,当发病时,对外界毫不在意,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困死了在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当最初的情绪积压在心中,长久未能得到宣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记忆变得模糊了,甚至跌入了潜意识中,情绪的积压找不到痕迹。所以他们不懂得去倾诉,不懂得去表述自己,他们的内心封锁在那重重的沉默中,解不开最初的情绪的结,而只会在那个心结上不断地增添沉默的结,由于他们内心积聚了太多太多的沉默,不懂诉说,所以他们的情志也渐渐变得散漫,脑子也渐渐变得空洞,思维也变得迟缓,所以他们会回避亲友,回避与外界之间的接触,慢慢的,便发展到对外界事物无反应。而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之复杂的,复杂到完全沉默,复杂到找不出病因的痕迹。
以前我都觉得精神病人就是疯子,很可怕,但是真正接触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病毁了这一切。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专心的倾听病人的诉说,以亲善诚恳的态度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毫无顾虑的倾诉内心的苦闷,鼓励病人疏泄内心不良的情绪,并能以同情、理解、谅解的态度对病人的诉说不加评判地接受,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并与病人合作去治疗其疾病,给予病人治疗的信心与康复的希望。
或许我接触得太少,或许我想得过于简单,但我仍相信有些精神病人是能够治愈的。或许有一天,当他们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希望人们能够以平常的目光去看待他们,不要歧视和排斥她们,不要让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创!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他们需要更多我们社会的关爱。我真希望社会能多关注精神病人,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让精神病患者在冰冷的疾病背后能感受到更大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