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有意乃能生文厚积方能薄发-反思高中作文教学
有意乃能生文厚积方能薄发-反思高中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分析并反思当下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写作技巧训练,轻视思维能力培养,强化作文语言的雕琢,忽视了作文的本质意图。在此基础上,探索高中作文教学之路。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反思技巧思维语言积累
每个语文教师都明白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作为必修课程的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能力上获得发展。可以这么说,学生由此而获得的读和写的能力犹如他们语文能力的双翼,只有双翼双飞才能真正拥有较强的语文能力。而高考中作文至少六十分的地位也让语文教师们不能轻视写作教学。于是,许多语文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实际效果并不佳。在考场上很多学生的文章只能勉强及格,有的甚至文不成章,词不达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或征文比赛中碰到“撞车”的文章。这说明学生其实并不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或所见所闻,也不能应付日常生活中的文字要求。为此,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作一些分析和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获得正确而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不足之一:强调写作技巧训练,作文“千人一面”
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在看到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那句“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指导‘写什么’这方面花的力气比较多,而在指导‘怎么写’这方面花的力气太少”后可能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认为自己已经把握住了学生作文质量不高的命脉。于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他们一味传授作文知识,讲析写作技巧。从作文开头如何起,中间如何承转,讲到最后怎样合尾,言必谈“凤头、猪肚、豹尾”,学生写作则必是“三大块”,一个班的作文全是“八股”兄弟。更有甚者,专门指导学生不同的文体用不同的套路。这些写作技巧大多不是教师自身研究所得,而是“借鉴”自一些所谓的“作文宝典”“轻松拿下满分作文”“作文秘籍”之类的书。如此一来,学生的文章“千人一面”在所难免。而最让人痛心的是,许多学生只知技巧却没有足够的写作体验,误以为那些空洞的文章就是他们努力的目标,渐渐地,对写作的厌恶之情由此而生。
不足之二:轻视思维能力培养,作文“浮光掠影”
不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提倡的写作观“文以载道”还是新文化运动中周作人提出的文以“言志”(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意图等),先前的文学大家们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事实:文章理应传达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观点。在《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句“辞达而已矣”,在这里,“辞”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这个句子意为“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与心里想的一模一样”。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今中外,文章的本意就是传达所“思”而已。可我们现在学生的写作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无思想无内涵而形式至上的文章比比皆是。笔者曾在考场作文中看到这样的句子:**的转身是因为我哀戚苍白的珍珠浸润了我华美的羽翼,爸爸的转身是因为他听到了我那如花般娇艳的心在寒风中因别离而一瓣瓣地脱落。这种形式远胜于思想传达的倾向的形成和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轻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关系。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许多教师因为学生综合课业任务大等原因常会专注于布置一些知识作业训练来快速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便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面的训练。于是高中三年,我们的学生身体长了,知识多了,可思想却仍是肤浅的。学生的“思考领悟”能力没有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任务就不能算是完成。叔本华曾说:“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改变人的是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我们的学生恰恰就缺乏了能正确指导自己辨 1
析事物的思维能力,这样的学生所能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生活单薄,思想贫弱的“三等残废”。那文章原希望传达的“意”只能是浮光掠影。
不足之三:强化语言雕琢,作文“华而不实”
为了掩饰思想上的苍白,不少语文教师和学生开始致力于形式上的片面追求,尤其是对作文语言的雕琢。
语言本是思维的工具,熊成钢教授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呼吁“语文教学必须加强直觉思维的训练,使瞬间负载更为丰富的内容,为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创造条件”。不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追求精美的语言,结果只能是辞藻华丽而更显思想之贫瘠和内容的单一。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语言上又不可能真正花时间去揣摩,他们所谓的“美文”多来自他人的文章,有的来自一些名家名作——能吸收名作精华自然是好事,但这些文章往往是由教师拿来作为作文点评资料,点评时又不能让学生明白个中精髓,学生食而不化又急于事功,于是大量满篇都是美丽的语言但常常是驴头不对马嘴甚至不知所云的文章出现了。还有许多的美文来自同时代的一些“新生代”写手。郭敬明、张悦然等由“新概念”而来的作家作品是他们乐于仿效的,却又无法把握内在的精华,文体混乱、语言华丽古怪的作文由此诞生。那些看似华美的语言实际上是人云亦云,既乏新意又少灵气,可谓“华而不实”。
学生长时间地写这样的文章,会使他愈来愈远离质朴,只知追求表面的浮华,严重的还会减退语言表达能力,辞不达意。
那么,面对这样类似作文技术培训的作文教学现状,我们该如何调整思路以求教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首先是注重全面积累。
杜甫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偶得”是指某事触发灵感瞬间感悟。可这“偶得”属于“妙手”,“妙手”应指已有良好写作功底的人,更是指有所思索的人。因此,写作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就是积累,积累必要的写作知识和阅读积累。必要的写作知识是指写文章的一般规律,也就是作文的“规矩”,而不是那些纯粹的“秘诀”。规矩是作文的基础,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也是容易把握的。只有知道文章是什么样的,过程是怎样的,文章又是怎样写出来的,才能真正过作文关,才能使文章成为记录人思想感情的载体,成为有血有肉,有鲜活灵性的有情之物。
阅读积累也是写作前必须的做的工作。语文学科不如自然科学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清人袁守定说的“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郭沫若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也是旨在说明只有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巴金先生曾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的具体的东西最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便是积累的很好体现。我们学生的阅读积累也是同样的胆力:读得多了,作文能力自然在各个方面得到了提高,材料更是储备丰富了。
学生可以阅读语文课本、读本上的文章,也可阅读课本外的好文章,尤其是一些名著。古语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名著是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张志公先生在他的教育论集中强调“多读”的重要,认为“读是写的基础”,这也说明了积累之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胜过了写作技巧。
其次是注重思维训练。
近年高考作文在命题时一直在加入“智性”因素,引导学生注重运用思辨能力。这在“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和“行走在消逝中”等作文题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而学生则常常感到茫然,甚至无从下笔,这就是缺乏思辨能力的表现。
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在此,陆机阐述了“物”“意”“文”三者的关系。如果说由“意”到“文”需要作者的表现力,需要
2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那么更为基础的一步由“物”到“意”的转化中离不开作者的摄取能力,更离不开写作者的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能力。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了许多具体的事例,综合之后他得出了文章“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结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那“时运不齐,命运多舛”之叹则源于对冯唐、李广、贾谊等人坎坷人生的归纳。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哲学地思考,不妨多做些语言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善于抓住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必然性,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成果,那何愁学生写不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呢。
[参考文献]:
1.《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专家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熊成钢〈天津师大学报〉1997第四期)
4.《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篇:厚积而薄发------教学随笔
厚积而薄发
---------教学随笔
赤峰市巴林左旗
刘雅丽
前几天我们学校开展了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我听了三年级的《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指导课,让我感触颇多。片段: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谁愿意把子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
生:我喜欢我家的小狗,它的毛是白的。
师:你能再详细地说一说吗?
生:我喜欢它白白的毛。
师:谁还想说说?
生:我喜欢我家的小花猫,它身上长着白色和黑色的毛,我特别喜欢他睡觉的样子。
师:你能再具体地说说睡觉时的样子吗?
生:摇头。
课听到这,我真的很着急。课标要求三年级应该写出比较具体的片段或短小的作文了,可这些孩子的语言却如此贫乏,对生活的观察如此缺乏,是什么原因呢?我陷入了深思:
多年来“作文难”、“怕作文”的现实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静心思考,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细细品味。
经询问得知许多学生认为,每天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学什么呀?每天看到的几乎是同样的事物,有啥可写的呀?......这种想法说明了学生不会用眼留心观察多彩的生活,不会用心品味生活,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学生不会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缺少对生活的真实体验、缺少对生活中的是进行思考,所以总觉得没啥可写。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留心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能只注重作文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要注重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多彩的生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品味多维的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就是个大舞台,时刻演绎着令人感动的一幕幕-----饭盒里悄悄放进的鸡腿、身上穿的漂亮暖和的衣服、大雨天校门口送伞的身影、关切的问候、唠叨的叮嘱、严厉的目光......都是细腻无私父母的爱;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个鲜红的对勾、一行行圈圈点点......都是无私的师爱;花开花落、雪花飞舞、瓜果飘香......都是多彩的生活。当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所关爱自己的人们的那份感恩之情被激发起来时,他们眼前就会一亮,心潮澎湃,他们会感受到生活处处又可写的东西,生活就是一篇篇精彩的作文,而作文就是多彩的生活的写照。学生有了写的欲望、有了作为文的兴趣,这是教师在从写法和技巧方面进行指导才是最佳时机。否则,即使有写作方法和技巧却没有可写的内容,岂不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吗?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课堂所学到的只不过是“捕鱼的方法”,要想捕到“更多的鱼”,就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在课外多读书才能有所得。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常根据课文,选择一些文章让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一类文章的写法,以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之效果。反复地揣摩、领悟、消化读过的文章,才能将范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私有物”。别人文章里的养料只有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使之大为生色”。
如:《燕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写燕子,分别从燕子的外形、燕子的飞行特点、燕子的休息时的姿态三方面进行简洁明了的构画,使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跃然纸上。学了这课时之后,我安排学生读了一些写小动物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写动物的一般写法是:先构画出小动物的外形,然后根据一定的顺序写出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学完这篇课文、学生已能背上来之后,我让学生在课后模仿写一种小动物,就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一身雪白的绒毛,一对红红的眼珠,加上短短的尾巴,这就是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这个学生对课文念得很熟,自然地就借鉴了课本里写燕子外形的方法。此外《燕子》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段写得也很美,在课后我们又找了一些描写春天名篇来读,如朱自清的《春》。
学了《江南春》之后,我们开展了一次“走进春天”的活动,学生收集的大量写春天的诗句、散文,全班一起交流。全班同学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更为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写作手法所折服:《江南春》借古讽今,《春日偶成》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学生读书不仅要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更要学作者的遣词造句的方法,摘录一些优美词句,以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字材料。《我给江主席献花》中有很多表示心情激动的词,学完之后我们又从课外找到了很多诸如此类的词,这样学生写作文表示心情激动就不会总是“我今天很高兴”“我今天很激动”等干瘪的几句话。
课外碰到那些优美的诗歌散文,可以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在《谈背诵》中这样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稿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原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让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又可层楼更上。”
从以上看,足见背诵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好方法,它使语言文字清通畅达、灵巧铿锵。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也是一样,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与课外阅读积累了很多谋篇布局方法、语言文字材料。如果我们仅限于了解而不去运用,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我们指导学生读写结合首先要找出读写的结合点。可以是学习借鉴课文的写作手法,也可以是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练笔不一定是写整篇文章,可以就课文的某一段进行练习。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第五节通过石榴树与樟树的对比,更拱托出樟树不招虫并持久拒虫的高贵品质。学完这课之后,我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种植物。
学生的词汇量相对来说比较贫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是至关重要的。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我们要学会运用。《乡戏》中有两个表示人很多的词:“人山人海”和“水泄不通”学了之后可引导学生运用这两个词。熟能生巧,经常练笔,则写作手法、各种技巧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学到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词汇,学习语言,领悟到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所以,进行作文教学不能就作文抓作文,必须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崔奇在《文采斐然乔冠华》中写到:“冠华同我闲谈时说,他从启蒙时代就喜爱读诗词,能背诵二三百首。这二三百首诗词一直记在心中,伴随终生,受用终生他特别钟爱李白和杜甫、刘禹锡和李商隐、陆游和辛弃疾,他的审美情趣有很强的选择性,亦即有很强的个性。在这些他所偏爱的诗人的作品中,他以特别偏爱其中的若干首,对他选中的这些诗篇可以倒背如流,好像已化为他自己的私有物,成为输入他的心灵机关的某种软件了。他经常默诵之,吟哦之,在同朋友谈天时三句话不离诗,写文章时信手拈来,以诗入文,使之大为生色。”
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只有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取得积极的学习效果。乔冠华同志因为钟爱李白和杜甫、刘禹锡和李商隐、陆游和辛弃疾,所以才能熟练背诵诗词。分对他选中的诗词情有独钟,所以写文章时才能“信手拈来”。对于一些好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浓,再加上经常受到表扬,他们的学习兴趣会保持下去。对于一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兴趣不易激发,既使提起兴趣,也不容易保持。教学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学困生兴趣的培养,多鼓励少批评。以往教师检查背书情况总是问:“你这篇课文背上来了吗。”这样问,会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不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次学完《古诗两首》后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我先让能背上两首的同学起来背,结果很少有人举手,因为没把握,很多同学现在只能熟练地背其中一首。见状我说:“能背上来任一首的也可以来背一下。”这样一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要背诗。这时我叫了几个成绩不太理想的起来背,背完之后并给予肯定。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学生背诵的劲头越来越大。
厚积而薄发,在有了阅读积累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材料由仿写逐渐到自我创作。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积累和作文的有机结合,学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是越写越爱写了。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论文: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半壁河山”。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考察,从而匡正除谬,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正轨,并取得最大效果。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作文观念:抒写情感,见证生命。许多人认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生命体验。生活感悟的一种外化”,有“‘生命倾诉’的特点,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①中学生作文应“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遮蔽的生活底蕴”。②因此,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或者如一篇谈“新概念作文”的文章题目所言“写那想的,想那新的”③。
2.教学目的: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平时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每次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可以对全班朗读,也可以拿出去发表。每一次作文,教师又都希望学生能够创新,能够写出一般人不能写或没有写出的内容。
3.作文备课:既无计划也无教案。多数教师只在写教学计划时点明安排几次作文,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又不写作文教案。不仅没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楚,也不予考虑。
4.进行方式:就是“写”。作文课几乎都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去写。不放心的教师会对作文题作一些简单的解释或提示,说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安排在课外的多因课文教学时间紧而不得已而为之。
5.作文题目:话题作文一统天下。随着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作文教学无论平时还是考试便一股脑地采用活题作文题目,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赶上时髦跟上高考。话题作文从高中延伸到了初中,甚至连小学也在实行话题作文教学了。
6.作文批改:选优说劣。优秀作文一般会在全班朗读,教师简单总结其优点所在。对于较差的作文,多是总体评价其不足,具体到一篇较差的作文,则是多鼓励少批评。本来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和要求,但如果学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别出心裁地写了一篇可读的文章,教师也会认为这是本次作文中的优秀篇章。这就等于写什么都可以,写歪了,还会被认为是创新呢。
7.教学效果:效果堪忧,能力不高。有教师指出:“中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消极态度和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作文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④张志公先生也曾说:“现在,学生最习惯于写抒情散文,别的不会。”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是这一次作文写得好,得到老师表扬,但多数时候则写不好。平时作文常受表扬的学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一个好分数。事实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也说不清楚。
对上述七个方面作一下总结,不难发现这样两个问题:(1)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引导“创作”,引导文学写作。随着新世纪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比重的加强,作文的文学化倾向更为显著。(2)整个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及形式极其简单:它的备课就是出出题目,上课就是让学生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
二、作文教学的文学化问题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学化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它与社会对写作的认识和评价方式有关。在一般社会人士看来,作家诗人才是写作的高手,只有写诗写散文写小说才是写作,作家诗人那样的“创作”能力才是写作能力。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写专业论文那是专业人士理所当然的事,那只是证明你的专业水平高,并非是写作能力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2.它与教师把作文的内容定位于抒写心灵有关。在许多教师看来,“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时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写作中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以我手写我心”。这样的“自我”中心论,必然使作文教学重体验、感悟、表现等。这样一来,“写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类的创新便弥漫了中学作文教学,独特、怪异、体现个性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睐的。而这些正是文学创作的特质。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不自觉地钻进了文学的圈内。
3.它与教师把作文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发展有关。许多教师认为,作文是为了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思想,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纯化学生生活,一言以蔽之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于是无论是“作文——生活”论者,还是“作文——做人”论者等等,都把作文当做塑造人的手段,作文于是从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变成了一种手段——文学的塑造人的手段。在这样一种思想观念驱导下,作文不是为了去叙写学生人格思想,而是为了去提升学生人格思想;不是为了去再现学生人文情怀,而是为了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不是为了去表述学生生活,而是为了去开拓学生生活。
4.它还与高考导向及教师对文学的偏爱偏重有关。高考的话题作文倡导学生发挥个性,表现自己所体验的生活,即使是写议论文,也要求写得具有文学味,要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实质上就是在倡导文学创作。由于高考的影响,广大学生无不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文采化文学化。而广大教师无不“竭忠尽智”,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围绕文学写作来进行,办“文学社”,“写作兴趣小组”,等等。
诚然,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文学写作引导,让学生进行文学写作,这是完全必要的。但问题是,文学写作教学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部,甚至还应该强调的是,文学写作教学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体。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从文章写作的动机来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写作的冲动与灵感,二是写作的某种实际需要。前者即是文学创作,而后者却并非文学创作,而是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用型写作。
2.从社会实际需要来看,“社会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教养和审美能力当然好,但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诗人、作家”。大多数学生将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可能极少进行文学写作,写的最多的可能还是发言稿、实验报告、法律文书、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等一类文章。
3.从作文教学的目的来看,其目的不是培养作家、诗人,作文教学也没有必要主动地承担这一任务,任何文学才子都不可能依靠中学作文教学来产生。极少数写诗歌、散文、小说的学生,大概也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结果。当了作家、诗人的人也并不感谢中学作文教学。
4.从国外中学作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像德国、日本、美国等,他们的作文教学大都以社会实用为目的,立足于学生进入社会实际的需要。如日本写作教材中设“书信和日记”、“生活和意见”。“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作文题,实用性的特点显著。
着眼于实用,着眼于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作文教学,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学。高中作文教学,可以让一些学生尽显文学才华,但不能让一个学生缺失实用写作能力。
三、作文教学过程的简单化问题
首先,单一化的“写”及其每次作文都要求写出优秀作文的教学形式,使作文教学缺失了训练过程。这样的作文教学客观上一开始就把学生当作具备写作能力的人,而省去教师科学有序的作文指导,省去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之前的较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这样,就必然把多写(也即多创作)等同于训练或达成能力的手段,把结果等同于过程。而“写”的时间和“写”的量又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定,什么时间写仅凭教师的工作缓急或兴趣去决定,写多少就全凭教师的“经验”或“感觉”去决定。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变得无比简单和随意。
用心
爱心
专心
其次,“多读多写”的“感悟”“自得”式的传统方法论,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的科学化进程。直到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悟得”方法,还沉浸在“功到自然成”的超然境界。作文教学既无学科体系,也无科学的训练体系,除了一味地“写”,也就别无他路了,也就显得无比的茫然和盲目。
再次,由于文学化倾向的影响,一些人强调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再写”,这使得作文教学研究放弃了对“没有写作冲动也要写”的探索与训练。我们知道,写作并非都是因冲动而生,并非都是有感而发。比如领导要求你写一篇发言稿,或工作总结,或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等等。朱光潜先生曾说:“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偶成’者触兴而发,随时口占;‘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作诗。”“‘偶成’的作品全凭作者自己高兴,迫他写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外力。‘赋得’的作品大半起于外力催促,或者要满足一种实用的需要,如宣传、应酬、求名谋利、练习技巧之类。”由此可看出,“偶成”当是因“冲动”而生,但“赋得”却不是因“冲动”而生,恰恰是写不出来也要硬写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又如唐人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显然也是“硬写”。中学作文教学在这些方面却一直弃之不顾,因此也就不可能作出有意义的深入的探索。
可见,中学作文教学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有效的训练。
四、新的思考
从以上情况看来,当今中学作文教学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担当起全面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特别是适应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作文能力的任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
1.必须把中学作文作为一个学科来看待,它是与中学数学、外语等学科相并列的一门基础学科,甚至是应该从语文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的科学有序的内容体系,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用以来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2.必须明确作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能力,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来达成,这就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这种训练体系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为广大教师所采用。
3.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必须明确学生在中学各学段及整个中学阶段应达到的写作水平或写作能力。教师的上课及学生的训练应体现出渐进性,并且要考虑每一个作文单元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要考虑每一次训练是为了达成何种能力。
4.要改革高考只考话题作文的局面,努力探索真正能检测学生作文能力的考试方式。平时的教学,作文最好单独设科教学、设科考试,这样作文就不限于只是一道写作大题,它还应有其他方面的作文学科考试题,以便全面地检测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打下基础,特别是理科学生,他们几乎只在中学学习写作。可见,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广大语文教师及其写作教学专家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作文教学做出崭新的贡献。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