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中考作文成长类考场佳作展评[定稿]
成长感悟类作文选评
【阅读提示】
初中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成长感悟类作文一直是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2012年以“成长感悟”为主题的中考作文题,有甘肃兰州市命题作文“我是这样长大的”,四川成都市命题作文“走过那一个拐角”,福建漳州市命题作文“成长因为有你”,山东泰安市命题作文“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等。写这类作文,重点应表达对成长的某种体验和感悟,特别是精神的提升和人格的锻炼。要注意选材精当、过程具体、感悟明确。
【佳作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人名。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012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题)
就这样慢慢长大
■江苏南通市考生
在人生的旅程中,很多人习惯于拧紧时钟的发开头就将文章定
条,拼着赶着奔向终点。我也常常以此进行自我励志。位在“人生的旅程中”,直到那天登山后,始知:行走路上可以慢半拍!并以“行走路上可以慢
山行路上,眼前,高山孑然,突兀而独立。层层半拍”隐性点题。的绿树将它包裹得严严实实,透不进阳光。写登山过程,着力
游人如织,人流如一条长龙,我置身于这条长龙突出游人们只顾赶路、争先恐后的形象。的尾端,不时抬头远眺,觉得路漫漫无尽头。
一阵阵寒气扑面而来。跟随着游人的脚步,我沿
着蜿蜒狭窄的山路向前行走。渐渐地,我的脚步越来
越沉重,身上的背包勒得肩膀沁出汗来。身旁的游人
大多气喘吁吁,却仍是一刻不停地向上攀登,唯恐掉 队。望着他们争先恐后的背影消失在人潮中,我忽然
敬佩起他们的耐力与勇气来。
来到一处岔路口,向一旁延伸的是一条曲折幽
暗的小路,大多数游人对此视而不见,仍是快速向
前走去。
我踌躇了,停下脚步,决定试一试。沿着小路
向尽头走去,忽然我遇到了久违的阳光。它乘着清
风而来,飘飘洒洒,逼走了树林山涧的潮气。向下
望去,矮矮的石峰峻峭挺拔。那是什么?猕猴!一 写“我”走岔路得见阳光、猕猴,欣赏群鸟啁啾,“心中装着一幅幅别样的风景”。以
总评:文章立意摆脱了‚人生勇往直前‛一类的大众化思维,体现了人无我有的构思个性,展开时没有简单图解立意,而是细致展示登山慢半拍后获得的独特美感体验,从而得出‚‘慢步’思考,‘停步’回眸‛的生活理念。
第二篇:中考议论文作文佳作展评(范文模版)
中考议论文作文佳作展评
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命题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便于调动考生的生活积累,诱发考生的情感,为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兴趣爱好的考生表现自己、展示特长提供了舞台。在作文文体上,逐渐淡化了对具体文体的要求,“文体不限”已成众多地区作文命题的共同特点,这就为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同学提供了利用“激扬文字”尽显“风流”的机会,各地中考作文中议论文佳作频频出现。
议论文是以议事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对议论对象发表看法、阐述道理的文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要求是:“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具体地说,议论文写作,要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认证严密。这是中考议论文得分的要点。所以写议论文必须提炼出正确鲜明的论点;选择典型充分的事例、名言作论据;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记叙、议论、抒情等,但是要以议论为主,记叙必须概括、准确、科学的;灵活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合理安排论证结构,如并列式、正反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写作时还要注意全面、严密、辩证地进行论证。
2005年的中考考场作文中就涌现出许多议论文佳作,下面撷取这四篇佳作共同的优点是:1.文章中心明确醒目;2.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3.采用逻辑严密的规范结构;4.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说理;4.议论中穿插适当的叙事和抒情。
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河南省一考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
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
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未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幸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
睛看得见啊!”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能走
路啊!”
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
佳境!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
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
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
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
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
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花鸟,自
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
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
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而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要想自己幸福,就要首先具备乐观的精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让我们像那对夫妇一样,拥有这种生活态度,去发觉美,发觉幸福吧。“故事导入”是议论文开头常见的重要的技法之一。本文开篇由故事导入,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全文的议论提供事实论
据。
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揭示
有多种,本文标题点明中心
论点,结尾点题,并归结出
中心论点。结尾与开头相呼
应。议论文的叙事是为议论提供论据的,在写作上不能赞同于记叙文的议论,要能考虑文体的特点,叙事概括、准确。本文就注意到这一点“荷败菊谢”“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自有其“美”。议论精辟,富有哲理。
对比论证是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之一,运用对比论证,有利于表明
所要表述的中心论点。此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来阐释“乐观”“幸福”。
〖总评〗文章题目拟得很好,具有哲理,它不但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还能让读者很快地入题。该文结构清晰,文章由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哲理故事切入,然后旁征博引,用有力的说理论证,然后再次归结出“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的论点。文章采用许多优美的词语,引用了大量古诗文佳句,语言颇具文采。说服有力,是一篇很成功的文章。文章论据充分而有理,既有事实论据,又有理论论据。并能灵活运用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长处是把双刃剑
河南省一考生
如果说,你会因为你的某个短处而遭遇到一些失败,这句
话你肯定不会反驳。但如果说,你的长处也会让你因此获得灾
难,你肯定不会赞同。其实,长处还当真不一定只给你带来幸
运。
我们在小学时都学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故事中的东郭
先生是一个有着菩萨心肠的好人。当他看到一头逃亡的狼时,禁不住狼的苦苦哀求,他仁慈之心大发,帮助狼躲避了猎人的追赶。但他的仁慈在这里却让他差一点儿丧命:猎人走后,狼
执意要吃掉他。仁慈无疑是一个人在品德上所具有的长处,可
是这个长处这次没有给他带来幸运,而是带来了灾难。幸亏农
夫及时赶到,智除恶狼,才使我们的好心人幸免于难。看来,如果长处使用的场合不对,倒有可能害了自己啊。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为了完成刘备交
给的大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勤政谨慎是他的一大长处,但他的这个长处有时却使用过了头:“事必躬亲”。
大小事务一概过问,终因费心太过,在五十四岁的年纪便去世
了。设若他的长处不是到过度使用,该自己干的自己干,该属
下办的事自己不用亲躬,说不定他还能多活几年,蜀国也不至
于那么快灭亡。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秀”是那棵树的长
处,但“秀”很可能为那棵树带来“风”的侵扰。俗话说:“淹
死的多是会水的。”会游泳是一个人的长处,但这个长处也为
被淹提供更多的机会。还有句成语这样讲:“玩火者必自焚。”
玩火者必是知火性的人,这可以说他的一个长处吧,可是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使自己受到火的袭击。由此看来,长处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当剑的一面利刃对着敌人时,另一面利刃却对着自己啊。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了某个长处,就可以拿来到处炫耀了。在使用自己的长处时,大家一定要象用剑一样:学会利用对着敌人的那一面利刃,同时也要小心对着自己那一面利刃啊。本文开篇没有讲述故事,而是直接点明中心论点。这一“有背常理”的观点,很好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东郭先生因“仁慈”而险些丧命;诸葛亮因“事必躬亲”,使自己过早离世,也加快蜀国的灭亡。两个事例是证明作者观点的事实论据,两个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这一段是以讲道理为主,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相结合,使文章说理更
透彻。
结尾归纳中心论点,与开头呼应。可贵的是作者还由此提醒同学们要善待自己的长处。
〖总评〗本文是一篇观点新颖的议论文,平常大家只看到长处的优点,却忽视了长处也有缺点,作者这篇文章就让大家改变了这种看法。文章在题目中就提出中心论点,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归结中心论点,使得全文首尾照应。文章能做到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作者分别举了东郭先生和诸葛亮在自己的长处上栽跟头的事例,进行了有力的实例论证。为了弥补论证的单薄,作者又在倒数第二段引用了俗语名言进行说理论证。作者在结尾处再次点题:长处是一把双刃剑,并告诫大家要正确使用自己的长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严谨,说服有力,是一篇很成功的考场作文。
别人为缩短你的助跑线
陕西省一考生
今年五一节放假期间,我们全家游览了位于市郊外的动物
园。在天鹅馆,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几只天鹅
在没有栅栏和护网的并不很大的池塘里,竟能非常安闲地生活
而不飞走。问爸妈,爸妈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不得已,我们
找到管理员叔叔向他问个究竟。就听管理员叔叔说,天鹅在展
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供其滑翔,如果滑翔的助跑线的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久而
久之,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丧失飞翔的本领。而这
几只天鹅,就是因为没有了飞翔时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才会在没有栅栏和护网的并不很大的池塘里,非常安闲地生活
而不飞走。
听了管理员叔叔的解说,我很为那几只天鹅惋惜。同时我想,生活中何尝没有人为缩短实现理想的助跑线而落得个一事
无成可悲下场的人啊!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就曾写过一篇《伤仲永》的名文。
文中说,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他家世世代代以种田为
业。方仲永五岁时,便能做诗,并且诗的文采和寓意都很好。
全县的人对此感到很惊讶,慢慢地都把他的父亲当作上宾看待,有的还拿钱给他们。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
方仲永四处拜见县里有名望的人,表演作诗。最后,方仲永的聪明才智却完全消失了。
分析方仲永聪明才智完全消失的根本原因,无非是方仲永的父亲未能重视对他进行必要的后天教育,人为缩短了方仲永
真正成才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的缘故啊。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了1000多汉字,四岁就掌
握了初中知识,八岁就上了重点高中,十三岁就以高分考取了
重点大学,十七岁就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但却在十
九岁的时侯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中国科学院退学。
这个故事中的魏永康,只有超乎常人的知识巩固能力,却
缺少做人一定要有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也是他和他的家人,人
为缩短了他成才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而造成的恶果啊。
同学们,难道你不想让自己成才吗?那么,就请千万别人
为缩短你的助跑线
这是一篇典型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简洁、自然的叙事引入本文所要议论的话题。第二段巧妙过渡。由对几只天鹅的惋惜,联想到“人为缩短实现理想的助跑线而落得个一事无成可悲下场的人”。举方仲永的事例是“人为缩短实现理想的助跑线而落得个一事无成可悲下场的人”的典型融合,以此作论据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议论文的叙事是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本文的两个事例均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魏永康的事例进一步对中心论点进行充分的论证。
〖总评〗这是一篇写得相当不错的议论文。文章标题提出了中心论点“别人为缩短你的助跑线”后,正文先用天鹅缩短助跑线就不能飞翔的事例证明了论点,接着,作者聪明地罗列一古一今现实生活中类似于天鹅缩短助跑线而使人不能很好成才的两个典型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充分地论证,使文章有了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而结尾以提出号召,照应标题,强化论点的方式巧妙作结,也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作文水平。论点具体明确,论据充分有力,是这篇议论文是主要亮点。
战胜挫折
从前听过这样的一件事――
在面临着高山阻挡道路的时候,世上有三种人的表现。一
种人看见险峻的大山,“委而去之”,这种人是最可怜的人。在大山面前,他们选择放弃,不去尝试,不去攀登,他们同样也
尝试不到登上山顶,欣赏“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气魄。他们在困
难面前只会逃避,也许他们曾想过去征服,但是不付出实际行
动,那只能是“白日做梦”。
另一种人是他们幻想去达到顶峰,但是半途而废,他们同
样也失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福”。
然而最为可敬的是第三种人,他们面对高山不曾想过逃避,有的只是征服它的欲望,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攀登顶峰,经过艰难困苦而取得胜利,而只有他们才能体会那种“世界在我脚下”的雄伟景象。
这正是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看到五光十色的彩虹。
世上古今中外许多史事,都证明了这一条理.法国著名的将军拿
破仑在兵败被俘后,被囚禁于牢底,但他并没有向困难低头,经过千难万苦逃出了牢狱。之后又率领士兵发动政变,从此拿
破仑翻开了法国历史的新一页。我们暂且不管结局如何,但他
遇到困难从未屈服,战胜挫折,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实在令人折服。
朋友们,扬起你的风帆,去跟大海的风暴搏斗。请你坚信
只有经过风雨,才能看见彩虹,让我们战胜困难,攀登高峰,去体会那“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景象吧!
本文也是以叙事导入,但叙事与前面几篇的叙事不同,作者在叙事的同时进行了适当的议论。
面临着高山阻挡道路的三种人的表现不同,作者对第三种人是肯定和赞扬,表明作者的观点。由叙事转向议论,阐明“只有经过风雨才能看见彩虹”的道理。结尾点题,语言流畅,富有号召力,引导同学们去感悟战胜挫折后的“快感”。
〖简评〗三种人的态度、方式和方法不同,其结局也不同。本文紧扣材料的意思,展开议论,阐明了“只有经过风雨才能看见彩虹”的道理。文章观点明确,有说理,有例证,行文流畅,有条理,是一篇议论文佳作。
附:作文原题
1.任选一题作文
(1)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为题目写—篇文章。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猎豹快速奔跑是长处,羚羊灵活跳跃是长处,大树参天、小苹铺地也是长处:每个生命都有长处。聪明好学是长处,朴实勤劳是长处,孝敬父母、善于合作也是长处: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一种长处都值得我们欣赏。
请以“长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选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称天鹅为“鸿鹄”,它展翅翱翔于蓝天,是志存高远的象征。但它要实现拥抱蓝天的理想,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行加速,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助跑线。
你有鸿鹄之志吗?你想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吗?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必须为自己铺设足够长的助跑线。
请以“助跑线”为话题,自拟题目,选择你得心应手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若写成诗歌,不得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人赠言
不要因为某一个梦想未曾实现,而放弃你所有的梦想;不要因为某一次努力曾经失败,而放弃所有的努力;不要因为某一个朋友曾背叛你,而怀疑一切友谊;……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新的机会、新的友谊和新的力量在等待着你。成功不在于永远不摔倒,而在于每次都能从摔倒的地方站起来。
要求:
①就以上赠言,选择一个方面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画一扇窗给自己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不少纷繁芜杂的烦心事。也许我们不是圣人,无法悟透人生的真谛,做不到超然物外。但我们却可以画一扇窗给自己,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画一扇窗给自己,你会拥有快乐的源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仙洋溢着狂傲,挥洒着自信,虽然他不时陷入逆境,但乐观、快乐的心态给了他辉煌的一生。当你独自坐在树下,四周空无一人,望着那依旧明亮的月光,你是否会感到孤独?青莲居士可不会。“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心中,他不会孤单,天地万物皆是他的朋友。因为他用乐观为自己画了一扇窗,快乐便络绎不绝。画一扇窗给自己,你会拥有豁达的心境。登上刚刚重修的岳阳楼,望着气象万千的洞庭湖,他不禁心生感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时的范希文虽然遭贬,但望着壮阔的洞庭湖水,他没有抒发自己的悲忧之情,他用乐观的心态书写了一篇不朽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十四个字随着洞庭湖的波涛传向远方,而范仲淹的豁达心态也为人传颂。范仲淹用乐观画了一扇窗,豁达的心境便油然而生。
画一扇窗给自己,你会拥有灿烂的明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仲尼是举世公认的大圣人,当他周游列国,发表自己的治国之道时,却遭到拒绝,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继续用乐观的态度广收门徒,著书立说,探求生命的真谛。生命给了他挫折,但他却用乐观来照亮自己的生命。是他用乐观的画笔为自己画了一扇窗,未来便变得灿烂起来。
人生不知会遇到多少挫折,不要怨天尤人,使自己处于悲愤消沉之中。用乐观去建成一座宏伟的桥,联通快乐;用乐观去扬起一个巨大的帆,驶向豁达;用乐观去涂抹一条彩虹,赢得未来。用乐观的笔画一扇窗给自己,在奋斗中静待着快乐、豁达以及未来胜利的到来吧!
【点评】这是一篇出色的议论文。1.论证材料典型,论述角度恰当。小作者善于从历史中恰到好处地搜集文章素材,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主题的需要,准确地点评历史人物。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它彰显出小作者平时的积累功底和拓展迁移能力。2.论证结构严谨,论证语言非凡。行文中,用铺排手法,以排比构段的方式,引经据典,论述有力,分析深刻,大气磅礴。结构上的一线串珠,不仅使主题明确、布局紧凑严谨,也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才能。
第三篇:2007年全国中考佳作展评(八)
2007年全国中考佳作展评(八)
【考场真题】
200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作文题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屋檐下还造了一间小屋子?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人遮风避雨、过夜歇脚用的。游客们释然了,为宅院主人的友善之举而感动。
友善地对待他人,友善地对待自然,友善地对待社会,一切就会变得亲近而和谐。
请以“友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不少于600字。
【试题解析】
一、理解题意
“友善”,本来形容朋友之间亲近和睦,是一种和善、博爱的胸怀,是一种把他人当朋友看待的美德;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宽厚待人,与人为善,是人与人更好地相处的前提。但“提示语”告诉我们文题很宽泛,包括人、自然和社会,与周围的一切和谐、友善相处,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另外,题目是个抽象的概念,要想准确理解题意还要善于把题目具象化,比如给陌生人的一个微笑是友善。
既可以从大的角度立意,比如国家、民族之间需要友善相处,世界会因此变得亲近而和谐;也可以从小的角度立意,比如友善,让我赢得成功。
既可以从正面立意,还可以从反面立意。缺乏友善之心,既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无论怎么立意都必须写出“友善”的好处与作用。友善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润滑剂,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也是一种爱的储蓄――它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纯真,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精心选材
根据“提示语”,取材不必拘泥于朋友之间,可供写作的空间很大,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我们可以着眼身边,也可放眼天下。取材范围广,不等于不加选择,我们应从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切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取材,比如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可以从正面选材,写怎样友善相处的,也可以从反面选材,写不能友善相处导致的后果。
可选这些正面素材:友善是对别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对别人的一句鼓励的话,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当别人无意中伤害到你时你的宽容,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困难时你伸出的援助之手,友善是你将受伤的小鸟治好后重新放归自然的善举„„
也可以选反面素材:生活中有些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有些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些人只想到自己,对其他人漠不关心„„
特别提醒:正面立意、取材的比较普遍,而从反面来立意、取材却能独辟蹊径!
三、巧布结构
开篇可以从大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小的角度切入,但从小的角度切入相对容易写深、写透。我们可以从“提示语”中选择一个角度写,当然,“提示语”所列的三项仍然较宽泛,我们还可以细化。入题要快,写记叙文要告诉阅卷老师你写的“友善”是什么,写议论文要用一句话亮出你的观点。
两种文体皆可写,写记叙文可以叙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友善之举,也可以写你如何对别人友善的故事,必须突出“友善”的具体内涵,同时有相应的细节描写,宜用第一人称,这样能写出真情实感。
写议论文中心论点较容易确立,比如:对他人友善就是对自己友善。难点在分论点的设置上,分论点既要能充分论证中心论点,又要构成并列或递进关系,难度较大,可以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展开说理。
友善
杭州一考生
当考场上寂静无声的时候,我正琢磨着如何围绕“友善”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文章。入神之余一抬头,看到侧桌一张纯真的笑脸,我霎时想到了我的生活,想到了友善地面对生活。
曾经,我那么执著而热烈地迷恋流浪的生活,向往背着吉他在街头弹唱的情景,于是疯狂地奔走在大街小巷,穿着灰色的衣服,留着蓬乱的头发,疲惫而不知所措地眯眼望着天空。
曾经,我那么叛逆地逃课,漫步在校园里,痴迷于外面五光十色的世界,直到一摞摞课本落上厚厚的灰,直到父母的希望变成失望,我依旧无动于衷,乐此不疲。我以为这样做很潇洒,我以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友善地对待生活。可是当街头透明的落地窗映出我落寞的身影时,我显得那么狼狈,连多看一眼的勇气也没有。
我开始体会一些事情,感悟一些道理。我的生活看似才是一个开始,承受不起过多的叛逆与忧伤,更经不起挥霍。生活需要付出才能有回报,友善地对待生活,生活给予你的才会是友好与和善。
于是母亲的絮叨不再令我心烦,父亲严厉的教诲不再令我厌倦,朋友偶尔言语的伤害也不再令我失落。我慢慢地学着友善地对待一切,而先前的叛逆与嚣张在这友善带来的平静中渐渐消退。我终于明白,我的生活应美丽多姿。
当转变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时候,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那么幸福。校园里淡淡的泥土香,竹笆上攀援缠绕的花藤,桥下淙淙的流水,风中如烟的绿柳,我真切感到了云淡风轻的生活所带来的恬静与和善。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说我是忧郁,我和善地微笑――我不忧郁,只是看起来心事重重,但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因为我在思忖我的生活,我的人生,当我决定友善地对待生活时,我便在走向成熟,而成熟带给我的是一些忧郁,几分思考,更多的是一种友好和善的心境。
所以,当过往渐逝,我们应友善地对待一切,对人,对事,亦对生活。明白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在平静与友善中,趟过时间的河,奔向五光十色的明天。
【点评】
本文入题巧且快,由考场上见到的“笑脸”联想切入到“友善地面对生活”。主体部分写出了自己生活态度的转变,先前叛逆地逃课、肆意挥霍青春,后来终于认识到要“友善地对待生活”。文中有点睛之笔:友善地对待生活,生活给予你的才会是友好与和善。只是转变的触发点铺陈不够,略显勉强。
友善
杭州一考生
用笑容刺穿浓密的乌云,引来阳光,牵出幸福。听,天使拍打翅膀的声
音。她说,爱与友善同行,一路不会寂寞。
――题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三年的日月里,我甘作渺小。但因友善的爱与微笑,我的生活并不平凡。
一份善良,你用微笑告诉我用心感受,进入他人的世界,体味幸福;一份友好,你用微笑抹去我心中的阴霾,给我阳光,感受温暖;一份友善,在茫茫的人海中,你我未曾相识,你给我一双使我站起的手。
友善,给我一份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不需要太多的熟悉,只是一份灿烂的微笑,诠释一切。在沉默中我懂你,原来,这一份爱无语,仍然在我心中深深刻下。
友善,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初见;友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然,人淡如菊,抹去世俗,留下爱的芬芳;友善,是海子“明天起,关心粮食与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小祝福,对陌生人的微笑,只是嘴角微微上扬的一个弧度。
友善的爱,在微笑中绽放。这份爱沁人心脾,抹去隔阂,给我带来阳光与希望。这份爱是不语的沉默,一个微笑,诠释所有,帮助与付出,不需要任何浮华与功利作支撑。在灯红酒绿中,给我指明回家的路。
有人说,六月,注定离别。在夕阳山外山的风景中摇曳,我曾记得,那一个个友善的面孔,用微笑的灿烂照亮前进的路。我想我不会孤独。
背负一份友善与爱,永不累,而恰似一阵温热的感动,告诉我,爱与友善同行,你的左手旁是我的右手,没有寂寞,没有孤独。天使在隐约中微微笑。
【点评】
本篇考场作文有三个亮点:
1.巧用题记揭示主题――爱与友善同行,一路不会寂寞。
2.巧设离别场景。开篇用歌曲《送别》点出离别,结尾又用“六月,注定离别”再次渲染离别情。在这样的场景下,作者重点回顾、感悟了三年生活中“友善”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和帮助,这些友善让自己不再孤独、寂寞。文章充满了感恩之情。
3.巧妙化用诗句、歌词等,使得本文语言富有文采。
第四篇:2015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展评字数(推荐)
2015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展评字数:3132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34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中考真题】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2015年重庆中考语文A卷作文题)
(1)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 依然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问花园里的玫瑰:你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色彩,单调吗?
玫瑰笑答:向人间播撒芬芳是我生长的理由。
我问树枝上的蝉儿:你长时间生活在黑暗中,只能尽情歌唱一夏,遗憾吗?
蝉儿笑答:绽放生命的绚烂是我唯一的愿望。
我问山间的小溪:你一直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地奔流,孤独吗?
小溪笑答:奔向大海、成就浩瀚是我毕生的追求。
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文题解读】
题目一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给考生留出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这个时代日新月异,很多事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还有哪些是始终不渝、未曾改变的呢?根据题目的提示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打开思路:
抒写一处风景。触动心灵的风景,可以是小桥流水的家乡,是书声琅琅的校园,是寤寐思服的故地,是流连忘返的山峦„„只要风景依然,蓄满故事,就可以尽情道来。
怀念一份情感。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物非人是,痴情依然:父母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当然,还可以用博爱的眼光,审视每一个与我们的情感有过交集的生命。
赞美一种精神。人生之路道阻且长,但人的执着不会改变,初心依然、坚持依然、奋斗依然、拼搏依然,凡是值得讴歌的精神,都可以纳入篇章。
题目二是话题作文,围绕“生命的意义”自拟题目。可以从材料的三个具体形象里提炼出一个抽象而深邃的话题。
例如,忍受重复与黑暗,坚守追求与梦想,在平凡的世界里闪烁出生命的光芒,是本次命题的寓意。从高处着眼,小处落笔,写出人物的精神与事件的内涵。比如一名普通的清洁工、一位朴实的农家女、一个憨厚的小商贩、一个基层的公务员„„他们全心全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涵养着社会的土壤水源,释放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考场佳作一】
浪漫依然
◎重庆一考生
你说想送我个浪漫的梦想,谢谢我带你找到天堂,哪怕用一辈子才能完成,只要我讲你就记住不忘。
——题记
“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你希望我越来越温柔,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听一首歌,想一家人——我四姨家,他们非富非贵,在我心里却富有而高贵:平凡中知足快乐,风雨里浪漫依然。
寒假,我来到北国江城串门,与这一家人的温馨浪漫有了交集。
雪后的龙潭山银装素裹,伫立于松花江畔,静静地等着属狗的四姨夫。等他的还有属猪的四姨和属鼠的小哥。四姨在距离龙潭山不远的地方陪读,小哥在吉化一中念高三。每逢周末,四姨夫这条“小狗”就摇头摆尾,从县城到市里,跟“小猪”“小鼠”聚首,他喜欢我这带点动画片儿喜感的说法。
坐车去市里的路上,四姨夫跟我聊天:“幸福是什么?就是一家人无忧无虑地在一起。五天头不抬眼不睁地工作,然后期待着两天与家人耳鬓厮磨,这日子才有滋有味!”他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因为感觉陪伴越来越珍贵。且不说眼下陪读已经初露端倪,孩子上大学、找工作,“常回家看看”没准就成了最暖他们心窝的歌儿。有一天,最浪漫的事儿莫过于你的左手牵着我的右手,随便看一看,随便说一说,随便走一走。
四十不惑,他浪漫依然。夕阳下,公园广场,他这条“小狗”牵着心爱的“小猪”散步。被同事遇见,过后打趣:“瞧人家,敢那样(秀恩爱)!”他只是憨笑不语,别人哪知道,车来车往,人流熙攘,生过病的“小猪”牵着他的手会减少一点儿紧张。
而他,也有需要牵手的时候。那次,他心跳过缓,整个人瘫倒在学校的沙发上。时值中午,大家都在食堂吃饭,无声无息的他几乎没人发现。后来,“小猪”来了,牵着他的手走出校园。
脑供血不足,一路上他只能闭上眼。闭上眼,静下心,有些东西就看得格外清:得意的时候以为世界都爱你,失意的时候以为世界都恨你,孤单的时候以为世界都躲着你。可是其实,世界它根本不知道你是谁。知道你是谁的只有眼前人,就算全世界都蔑视你的容颜,她一生印刻的只有你这张脸。
他讲了一路,我听了一路,想了一路,说不出的羡慕与佩服。难怪小哥学习、做人样样都好,因为他有这样浪漫的父母、温馨的家!
揣两个橘子,披一身阳光,跟他一家人攀登龙潭山。龙潭卧雪,一个拍照,一个傻笑:岁月如歌,词儿可换调儿不变,心手相牵浪漫依然。
【评点】此文通过叙述四姨家的浪漫情怀,展现了一个和谐、温馨、幸福的家庭。这恰是和谐社会最健康的细胞,值得称道。描写生动具体,且能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堪称一篇佳作。
【考场佳作二】
寻找生命的意义
◎重庆一考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孩子捧着小脸蛋,问的问题总是那样故作深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天地笑而不语,只是眉目传情,仿佛在说“你懂的”。
让孩子慢慢找,细细看,静静想,悄悄说。
校门口假山下,池子里的红鲤鱼对孩子的问题也是不置一词,兀自游来游去,追逐嬉戏,或急或徐,优哉游哉。孩子凝望着那一尾尾精灵,不知不觉忘掉了一切忧思不安的事情:背不完的单词,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小测„„瞬间,他恍若隔世,感到那些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是啊,鱼儿之乐,在于无须背负人身上那么多重担!世界给它几粒鱼食,它还世界一把快乐。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吗?
校门外小区里,楼间绿地草木葱茏,郁郁青青。一阵轻风吹来,芳草跳着优美多姿的集体舞。它们无暇顾及孩子的追问,况且那个问题需要回答吗?它们像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一样挥手:“别挡住我的阳光。”风来的时候起舞,雨落的时候沐浴,给流浪的蟋蟀一个弹琴的广场,给飞过的小鸟一口干净的空气,给凭窗的姑娘一份碧绿的心情,给平凡的人们一个宜居的环境。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吗?
山野里树丛间,一簇簇带刺儿的植物卓尔不群。它们不是玫瑰,却也浑身是刺,从茎到叶子,但是阻挡不住孩子们喜欢它,因为它的果实红得动人,甜得销魂。野外观察时老师说过,它的学名是树莓,也有人叫它托盆,就是鲁迅笔下的覆盆子。老师说,覆盆子一生只红一次,从身体到果实。有人欣赏,它红给知己红得甜美;没人注意,它红给自己红得热烈。活一回红一回甜一回,不以他人而改变。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吗?
找来找去,孩子若有所思,抬望眼,夕阳下的广场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又舞动起来。他们为什么那么快乐?清洁工扫净了街道的垃圾,洗菜工洗净了饭店的蔬菜,建筑工造好了结实的楼房,快递员送完了手里的快件„„他们都那样充实、知足、快乐。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了吗?是游鱼、芳草和覆盆子告诉他们的吗?不负自己,不伤世界,在人世间留下一份快乐、美丽和甜蜜的回忆。
蓝天下,生命与生命比肩。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天地无言,或许是不想说一个标准答案。
【评点】此文假借一个男孩寻找生命的意义,表达出自己独到见解。作者精心选取了游鱼、芳草、覆盆子,从不同角度阐释生命意义的内涵,最后联系到普通的人们,引人深思。语言优美,结构清晰,饱含感情,值得称道。
第五篇:2014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展评
2014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展评
作者:文/冯汝汉 周莉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9月A卷 日期:2014-9-2 【中考真题】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不错过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文题解读】
其一,细心审题,琢磨“不错过”。“不错过”隐含着两层意思:或“不再错过”,可写成往事追忆;或“不能错过”,可写成人生宣言。二要细心品读文题提供的材料。因为所供材料从多个维度为你打开写作思路。你可依据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按照标题所表达的另一半意向,提炼选择合适的词语(“风景”“歌”“书”“细雨”“曲径”“喝彩”“跌倒”等),填补题目,使其完整。
其二,掌握技巧,巧补“不错过”。补题时,把可选的内容都迅速在脑子里“过滤”一遍,选填上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最能写出新意的半题。
一是补上令你最想说的内容。最想说,才有话说,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和激情。有位考生,最疼爱她的曾祖母去世了,他放弃了到南京参加现场作文决赛的机会,没有错过与曾祖母的诀别,他将题目补充为《不错过的诀别》,心中的情思和对曾祖母的感激、怀念之情,一时间像泉水一般涌出来,于是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应试佳作。
二是补上令你心跳的文字。面对《不错过_____》,不少考生都补写成“不错过的那件事”,叙述对往事的留恋等,但这样写往往容易进入补题俗套、重复雷同之误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相当高,会使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与高分就无缘了。其实你可另辟蹊径,若补成“不错过身边的风景”等,虽然熟悉平凡,但能更好地拨动读者共鸣的心弦。
三是补上令你感到新奇的事物。补题时,可以在大脑中搜索一下,找一找令自己感到新奇、激动而又富有积极意义的材料。譬如“不错过身边的小生命”,从保护小鸟的角度构思行文,这样的题目会更好地拨动阅卷老师共鸣的心弦。
其三,立意求深,挖掘“不错过”。这道题好写,但写好很不容易。只有把“不错过”放到人生、社会的背景下思考后,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才能在常人的观点上提升一个层次,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错过”与“不错过”既是一个生活的问题,又是一个哲理的问题,都有耐人寻味的情思和意趣。“不错过”更多包含着主观的对生活与人生的认知和选择。譬如关注食品安全,“不错过”对问题奶粉的处理;关注生存环境,“不错过”对母亲河的治理等,诸如此类的基于社会层面上的构思会显得更大气,更洒脱,更能彰显“珍惜”这一主旨。
【考场佳作一】
不错过冬日里的阳光
文/苏州一考生
我喜欢自然风光,尤其是冬日里的阳光。记得小时候,穿着厚厚的花棉袄,静静地躺在奶奶的怀里,眯着眼看天空,任冬日里少有的温暖阳光铺满全身,再露出灿烂幸福的微笑。
还记得奶奶总说我是她两个孙女里最乖的,所以她最喜欢我,当然我也喜欢她啊。到了冬天,她总会揽我在怀里看阳光,听阳光,触摸阳光,于是我爱上了阳光,不错过与奶奶在一起晒阳光的感觉。
后来,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每次回家总带来许多大城市的照片,还有许多我从没见过的高科技产品,从单放机到MP3再到电脑。照片吸引着我,我会盯着照片看好久,想象自己是大城市的人。我买来许多碟片,下载了许多歌,花许多时间在电脑前留连,我极力让自己与外面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我更想让爸妈带我离开这贫穷闭塞的乡村。
那两年我一直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冬天有阳光的时候,奶奶一如既往地叫我出去晒太阳,我耳机里的摇滚音乐淹没了奶奶的声音,奶奶拍拍我指指外面,我从满眼的照片中抬起头,看见了阳光,但我摇了头,第一次。奶奶有些吃惊,继而叹了口气,无奈地转身走了。那个无奈的背影让我心疼,但我很快为自己编了一个可笑的借口:“奶奶,外面风很大呢,有点冷,还是不要出去晒太阳了吧。”奶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进了被阳光铺洒的空荡荡的院子里。以后再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奶奶都不再叫我了,我知道好多次她都是欲言又止,但她还是会晒阳光,可那个身影多了些苍老,多了些孤寂,多了些沉重。而我也错过了那冬日里温暖的阳光。
终于,爸妈带我离开了,我去到了向往很久的大城市。走的时候,奶奶哭了,奶奶说:“千万不要错过冬日里的阳光„„”我敷衍地点了头,其实我的心早已不在这里。去大城市后,刚来时的新鲜感马上被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掩盖,我才知道爸妈每天有多忙,我才知道要在学习上不落后得付出多大的努力。
进入初三的这年冬天,每逢双休日,我总是关在房间里,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开着空调,虽然温暖,但心烦意乱。拉开窗帘,久违的阳光蹦了进来,洒满书桌,满桌的习题顿时变得可爱起来,灰尘也轻快地舞动着。我想起了以前和奶奶一起晒太阳的美好日子,那时高远的天空里包容着一个无忧无虑的我,空气的干燥里溢满着甜甜的爱的味道。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和奶奶一起晒过太阳了,奶奶一定很失望吧?
“不要错过冬日里的阳光!”我心中默念着奶奶的话,匆匆下楼,好不容易找了块空地,张开双臂,闭上眼睛,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暴露在阳光里。
冬日里的阳光依旧温暖。只是此刻,多了一份深深的内涵。这一次,我紧紧地攥住了机会,这一次,我不再错过!
【评点】
这篇考场作文的最大亮点在于立意深刻、构思精巧。文章从“冬日里的阳光”切入,以“阳光”来象征亲情,以“不错过„„”为线索贯穿全文,生动叙述了“我”与奶奶在一起晒阳光的故事。行文中,由儿时“不错过与奶奶在一起晒阳光”,到那两年“错过了那冬日里温暖的阳光”,再到初三的这年冬天“我不再错过”,层层推向高潮,情节起伏跌宕。在作者的匠心独运之中,卒章显志,自然而然地揭示出不错过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的感悟。
【考场佳作二】
不错过那股味道
文/苏州一考生
小时候,嗅不出泥土的味道。但我总不错过那似有似无的味道。
我常常摇头摆尾背一些诗句:“我亲亲个黄土黄,我热热个黑土烫,我浓浓个红土香,我美美个热土靓„„”诗里的人说,他闻到了泥土的味道。
我也常常看到一些人,久久地站在这片土地上,任那夹杂着泥土气息的风尽情拂面,说是闻到了泥土的味道。
那个时候,我也不错过,会拉着同伴的手,趴在土地上,使劲地嗅。可是,我们却什么也闻不到,只能在我们的鼻尖上,留下黄黄的、黑黑的、红红的泥土。
我去问老师,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人一样,闻到泥土的味道呢?老师说,只要你紧紧抓住,不错过,长大了,就能闻到。
外面在下雨,一遍一遍地冲刷着土地,飘来的是夹杂在空气中清新的味道。是这种味道吗?我想。
在那个时候,我坚定不移地认为,泥土没有味道。
读初中时,我不错过走近春天田野的机会,终于有了新的收获。那些在泥土上茁壮生长的庄稼,在蓝天、白云、黑壤的衬托下,色彩相间、层次分明。仿佛是大地孕育的精灵,载着沉甸甸的喜悦,空气中飘荡的是那种满足的味道。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黑色的土地上挥镰收割,汗水钻进了泥土,同时,也孕育着收获。风,吹翻了农民的帽子,吹翻了泥土上的宁静,像海浪一样翻滚起来,却丝毫吹不翻他们的心情。
这时候,我第一次闻到了大地的气味,甜甜的,很充实;到处都是喜悦,很有魅力。也就是在这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甜蜜的梦:凭窗无风,于是飞扬的尘土缓慢地坠落。那一刻我闻到一种气息——天南地北的气息,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铺天盖地的呼伦贝尔草原,绵延不断的大兴安岭林海,天高云淡的青藏高原,柔软细腻的西湖柳堤,椰树成林的南海沙滩„„驼队的铃声,骑马的长调,吴侬的软语„„回荡在尘封的空气中,我似乎是在无意间闻到脚下的泥土满是渊源深厚的味儿,我竖起食指轻轻地点数,那一层层、一圈圈的年华„„
现在,我不会傻傻地趴在地上闻泥土了,但我不错过读懂诗里的韵味,体会离开这片土地的心情。有的人,在离开故土的时候,什么也不带,却只带了黄河边上一撮土,为的是想常常闻到这片泥土的味道。有的人,在返乡的时候,什么地方也不去,只是趴在脚下的这片泥土上,听她沉稳的心跳,闻她熟悉的气味。
我执著于不错过,钟情于不错过,嗅泥土的味道决不错过,最终才真真切切地品尝到泥土的味道,很特别,却最熟悉„„
【评点】这篇散文主要有两个亮点:一是选材不落俗套。作者巧妙地选好角度,从“不错过”嗅泥土的味道写起,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段经历是历久弥新的。由于选择了独特新颖的材料,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写出了自己独有的“味道”,耐人咀嚼。二是精心安排结构。文章采用纵式结构,把“不错过那似有似无的味道”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有条不紊地写下去,写得很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高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