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南昌石油: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环保作业消除民众疑惑(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3:2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石化]南昌石油: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环保作业消除民众疑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石化]南昌石油: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环保作业消除民众疑惑》。

第一篇:[中国石化]南昌石油: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环保作业消除民众疑惑

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环保作业消除民众疑惑

老费,你的鹅一只都没事吧?”5月27日上午10时,在杨家坝杨40井收尾工作的江苏油田作业处二大队四队副队长华红峰特地跑到附近养殖老鹅的地方,找到养殖户老费询问道。“没有,没有,华队长,没想到你们环保工作做得这么好,我的担心真是多余的。”老费一边道歉一边感叹道。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该井承担施工任务说起。刚搬家进岛时,今年刚刚到杨家坝从事老鹅养殖的养殖户老费看到作业队进来,担心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流入他附近的养殖湖面,一度阻挠施工。经过仔细耐心劝说和解释,老费才将信将疑地准许施工,并放下狠话:“如果我的鹅死一只,就找你们算账!”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该队职工非常注重环境保护,现场铺设防渗膜和施工围堰,起下钻过程使用自封封井器和抽油杆刮蜡器,没有造成一滴废油废水的外排。

经过5天的作业,搬家收尾时,大家把防渗膜等工业垃圾全部带出湖区,井场又恢复得完好如初。身后的杨家坝油区草肥水美,洁白的鹅群在清澈的湖水里自由自在的嬉戏,和橘黄色的抽油机构成了初夏的美好景色。

第二篇:24河南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HN-XJ202队金牌队

科学管理提素质,真抓实干保金牌

河南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HN-XJ202队

管理特色

HN-XJ202队创新企业基层队伍管理,积极实施“4321”管理模式,坚持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细节化,强调人在现代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在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积极作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谋和谐,在真抓实干的行动中促发展。科学管理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锻炼了队伍,树立了形象,促使该队成为河南油田修井队伍中的一支铁军。

近年来,该队队伍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完成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前茅。2007年以来,该队连续获得河南油田模范集体、局标杆基层队、局先进党支部等荣誉,2008-2011年连续两届获得中石化金牌基层队。

一、以“四勤”为标准,培育员工队伍

该队在培育队伍上注重勤奋、勤快的行为习惯培养,要求干部员工勤动脑思考,勤动口咨询,勤动手操作,勤动腿查看,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实现生产组织运行的最优化。

(一)脑勤。干部要勤于思考,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要有预见性, 处理措施要“瞻前顾后”,站在较高角度全面思考问题;员工要勤于思考,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等隐患,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判断要准确,方案要科学,措施要得力,处理要及时。

(二)口勤。干部要多问、多联系、多沟通,及时掌握甲方信息、生产动态和员工思想动态,以便根据信息和动态分析研究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行动方案;操作工人在现场施工中,相互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多提醒,以此达到凝聚力量、提升素质、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手勤。要求干部和班长对各种管理问题和日常工作都要及时动手解决,并及时记录、做好工作写实;操作工人要勤于动手,完成各类工作任务,不留尾巴。

(四)腿勤。干部施工前要做好现场情况落实、施工中要及时深入现场处理各种问题、施工后要做好质量跟踪;操作工人要及时认真做好各项巡回检查,避免安全风险。

二、以“三落实”为标准,做好日常工作

好的方案、计划、政策等,都要以落实为根;不落实,再好的东西也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价值。该队从抓落手入手,不断强化员工的执行理念,要求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将工作制度落实到位,并在实施过程中从时间、质量、效果上认真验证。

(一)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落实管理制度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该队注重抓执行力建设,要求员工要有执行意识,以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为使命,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等十多项制度,在严格遵守制度的行为中受益。

(二)工作进度落实到点。该队实行“节点控制法”抓工作进度,对任务的完成时间要求严格,只能提前,不能滞后。每天早上由生产队长牵头召开碰头会,对前一天的生产进度进行通报,依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表扬、批评,帮助后进班组查找原因。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比总结,对工作量优胜班组进行给与奖金倾斜,对后进班组进行帮扶。

(三)问题追究落实到人。该队不断完善问题追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头。注重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过程监管,带班干部与安全监督员、质量监视员等兼职人员形成责任共同体,有奖励共同分享,有处罚共同分担。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增强了大家的责任心,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作业一次合格率,促使现场标准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三、以“两个细化”为标准,增强管理效果

天下事必作于细。该队经常要求员工从细节做起,做好应该做的每一件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通过细化工作程序,提升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提高降本增效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一)细化技术培训。针对抽油井后期开采中措施复杂多样的实际情况,该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每次的新工艺实施前,由技术人员向生产厂家学习使用技术、咨询有关情况,然后对全队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对井下新工艺、新工具的制造材料、型号、用途、结构、原理、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避免盲目施工,确保了施工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

(二)细化成本管理。为降低成本、节能降耗,HN-XJ202队在进行内部考核时,加

大了油耗、材耗、特车劳务等可控成本指标的考核权重,坚持按月考核,奖惩兑现。在抓好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大力节约维修费用、材料费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在油耗上,制定切合实际的油耗控制措施:一是建立不同区块、不同施工项目油耗标准,班组施工用油必须严格执行标准;二是班组用油实行交接班制,认真测量、及时记录;三是及时查找造成燃油低效消耗的环节,总结并推广现场操作中的节油经验,实现科学降耗。为实现有效激励,该队实施了“标杆化”管理,设置了标准井次、产值、油料单耗、材料单耗四项标杆,实行周测算、月考评、季兑现,对夺标班组进行奖励并颁发流动红旗。两年来,共节约能耗折合13.05吨标煤。

四、以“一条心”为保障,实现再夺金牌

一个目标一股劲、一个意志一条心。该队党支部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执行“五五”工作模式,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活动。该队注重解决员工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做到“两并重、两结合”,干部员工在相互沟通交流中更加了解各自想法,在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上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送温暖、送慰问”的实际行动中,解决了困难员工家庭的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不仅如此,该队还持续不断开展以“进202门,做202人”为内容的团队精神教育,以“忆夺金历程、话持续发展”为内容的日常教育,使干部员工进一步认识到:生产生活条件虽然有很大改善,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忘,争当第一的思想不能松,顽强拼搏的作风不能丢。主题活动、主题教育的开展,让员工深受教育,从中受益,增强了企业归属感,员工与干部携手并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更高的目标奋力迈进。2011,该队队伍建设突飞猛进,完成的各类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前茅,实现了再次摘得中石化集团公司金牌队荣誉的愿望。

(执笔人:党兴军)

第三篇:中国石化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11〕1009号

中国石化安【2011】1009《中国石化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3.4.9 爬梯两侧应设置扶手,扶手设置应满足人员救生要求。钢斜爬梯踏步板应为防滑型。平台周围应设防护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0mm,栏杆下部150mm范围内不应漏空,除栏杆立柱外,栏杆无竖向构件时,横向构件间净距不应大于300mm。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

中国石化安〔2011〕1009号

关于印发《中国石化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有关油田企业:

现将《中国石化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通用业务制度-实施类 制度

名称中国石化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制度制度

编号 / 文号中国石化安〔2011〕1009号 制度主办

版本 / 部门安全环保局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安全

所属业务类别生产监督管理/专项安全会签 / 监督管理部门 信息系统管理部

下位制度制定者企业制定执行类制度审核 部门法律事务部 企业改革管理部

解释权归属安全环保局签发 日期 2011年11月12日 原《海上石油作业安全 废止说明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生效

安〔2010〕356号)同日期 2011年11月12日 时废止

制定目的加强海上石油安全管理工作

制定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适用范围从事海(水)上石油作业的各企业 约束对象相关单位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管理 业务

涉及的相关制度 / 类别 / 所属 层级 /

— 2 —基本要求

1.1 本规定中的海上石油作业系指海(水)上石油作业单位利用生产设施、作业设施等石油设施进行的石油作业活动。海上石油作业单位系指海上石油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通称,包含作业者和承包者。

1.2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总责。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1.3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均应制定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名员工均应承诺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应建立安全职责考核制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通过考核促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管理机构与职责 2.1 机构与人员

2.1.1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与工作内容相适应的人力和装备,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

2.1.2 基层作业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行使同级副职安全管理职权。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应根据倒班轮休方式按一岗双人设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2.2 人员要求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资格培训,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以下简称海油安办)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2.3 机构职责

2.3.1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中国石化有关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计划并归口管理。

2.3.2 负责海上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和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劳动防护、职业安全卫生作业场所的归口管理。2.3.3 负责制修订海上安全、职业卫生等管理制度,编制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监督组织实施。

2.3.4 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和隐患整改计划,深入现场监督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对海上石油设施的财产投保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3.5 负责申办本单位及其生产设施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作业设施的备案检查,监督海洋石油设施实行发证检验、检测制度。

2.3.6 负责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等关键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3.7 负责安全考核评比工作,开展安全科技成果交流,推进安全科技进步,组织各种安全活动,协调、处理有关安全问题。

2.3.8 根据事故调查处理权限,组织、参与海上事故的调查、处理、上报和统计工作。2.3.9 组织制修订海上安全应急预案,报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并建立完善应急指挥和救助系统。

2.4 安全资料管理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均应根据《中国石化安全台账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台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2.4.1 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名册。2.4.2 事故台帐。

2.4.3 各种证书、证件。

2.4.4 安全设备的维修、测试、更换、再次施工安装及故障记录和相应的证明材料。2.4.5 安全演习、训练记录。2.4.6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2.4.7 海况、气象记录。

2.4.8 海上工作日志及作业记录。2.4.9平台配备的救生设备及属具、安全器材及检测工具应登记造册,更换后及时变更记录。2.4.10 基层班组安全活动记录。2.4.11 安全会议记录。

2.4.12 海上石油专业设备检验档案。2.4.13 其他相关安全资料。常规业务活动的管理内容与方法 3.1 人员培训

3.1.1 从事海(水)上作业人员基本条件

3.1.1.1 身体健康并经企业认可的医院按照有关标准进行体检,没有妨碍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1.1.2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应有防疫部门出具的— 5 —

身体健康证明。

3.1.1.3 经过安全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从事本岗位工作所需的安全和专业技术知识。3.1.2 持证及培训要求

出海人员必须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的专门培训,并取得具有相应资质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

3.1.2.1 长期出海作业人员应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全部内容的培训,并持有“海上求生”、“海上急救”、“平台(船舶)消防”、“救生艇筏操纵”和“直升机水下遇险”5项安全培训证书。每5年进行1次再培训。

(1)滩海陆岸石油设施上的长期出海作业人员应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内容的培训,并持有“海上求生”、“海上急救”、“平台消防”3项安全培训证书,设施配备救生艇筏的人员还应持有“救生艇筏操纵”安全培训证书。每5年进行1次再培训。(2)滩涂油区作业人员应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内容的培训,并持有“海上求生”、“海上急救”、“平台消防”3项安全培训证书。每5年进行1次再培训。

3.1.2.2 短期出海作业人员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综合内容的培训,并取得“短期出海证”。每3年进行1次再培训。

3.1.2.3 临时出海人员应在出海前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电化教学培训。

3.1.2.4 没有直升机平台或者已明确不使用直升机倒班的海上设施人员,可以免除“直升机遇难水下逃生”内容的培训。

3.1.2.5 没有配备救生艇筏的海上设施作业人员,可以免除

“救生艇筏操纵”的培训。

3.1.2.6 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兼职消防队员应接受“油气消防”培训,并持有培训合格证书。每4年进行1次再培训。

3.1.2.7 从事钻井、完井、修井、测试作业的监督、经理、高级队长、领班,以及司钻、副司钻和井架工、安全监督等人员应接受“井控技术”培训,并取得具有相应资质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每4年进行1次再培训。

3.1.2.8 钻井、井下作业正副司钻应接受“司钻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并取得具有相应资质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每2年进行1次再培训。

3.1.2.9 在作业过程中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硫化氢的场所从事钻井、完井、修井、测试、采油及储运作业的人员,应进行“防硫化氢技术”专门培训,并取得具有相应资质培训机构颁发的“防H2S技术合格证”。每4年进行1次再培训。

3.1.2.10 无线电技术操作人员应按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3.1.2.11 稳性压载人员(含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稳性压载和平台升降技术人员)应接受“稳性与压载技术”培训,并取得具有相应资质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每4年进行1次再培训。

3.1.2.12 为海洋石油作业服务船舶上的船员应按照国家主管部门规定进行培训,并持有与所在船舶相适应的“船员适任证”。

3.1.2.13 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国家主管部门规定进行培训,并取得“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放射人员应按照国家主管部

门规定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3.1.2.14 属于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专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3.1.2.15 外方人员在国外合法注册和政府认可的培训机构取得的证书和证件,经中方作业者或者承包者确认后在中国继续 有效。

3.1.2.16 水上作业人员持证要求

(1)内陆水域采油作业人员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 内容培训,并持有“海上求生”、“海上急救”、“平台消防”3项安 全培训证书。每5年进行1次再培训。

(2)内陆水域物探作业人员接受“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 内容培训,并持有“海上求生”、“海上急救”2项安全培训证书。每5年进行1次再培训。

3.1.2.17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组织对海上石油作业人 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并建立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培训档案。3.1.3 日常安全教育

3.1.3.1 新员工入厂教育和在职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应结

合海上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编制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组织培训考核并做好记录。3.1.3.2 所有新入厂员工上岗前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考

核合格,员工岗位变动应重新进行相关岗位的安全教育后方可上 岗。新入厂员工的安全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2)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基本常识。

(3)海上作业特点、风险情况和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岗位应 知应会。

(4)本岗位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劳动防护用品保管和使用方 法。

(5)作业单位内部的有关管理制度。

(6)海上石油设施上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7)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训,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8)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

3.1.3.3 在职员工应开展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班组安

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在职员工的安全教 育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管理制度 及安全技术知识。

(2)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

(3)开展逃生、救生、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 训练,以及发生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演练。3.2 劳动防护、职业卫生 3.2.1 劳动防护

3.2.1.1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根据海上作业特点和环

境条件,为从业人员及时、足量配发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职业危 害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

3.2.1.2 作业人员工作时应根据不同工作需要正确穿戴相 应的劳动保护用品。3.2.1.3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有毒有害因

素情况,为海上石油设施配备固定式或移动式监控、监测设备(噪 声仪、振动仪等),并采用有效的职业防护技术、工艺、材料,努 力从生产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3.2.2 医疗救护

3.2.2.1 在有人驻守的石油设施上,配备具有基础医疗抢救

条件的医务室。作业人员超过15人的,配备专职医务人员;少于 15人的,可配备兼职医务人员。

3.2.2.2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常用药品、急救药品和氧 气、医疗器械等。

3.2.2.3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有关疫情病情报告、处理 和卫生检验制度。

3.2.2.4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应急处置程序。3.2.3 职业卫生管理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按照中国石化职业卫生管理有关制度 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遵守以下规定:

3.2.3.1 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监测和评价结果应按规定进行存档、报告,并在公告栏内公布。检测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确保其符合职业 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3.2.3.2 按照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规定,定期对从事有毒有

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 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3.2.3.3 在易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醒目位置

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语。

3.2.3.4 建立员工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 卫生教育培训档案和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3.3 海上设施管理

3.3.1 海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对未通过“三同时” 审查的建设项目,不准开工建设。初次在海上使用的新技术、新 工艺、新产品应做好试验,成熟以后方可使用。

3.3.2 海上建设项目实行分级备案管理,新建油气田一期建 设项目到海油安办备案,其他项目到海油安办石化分部备案。3.3.3 建设工程设计资格与责任

3.3.3.1 从事海上石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单位,应具有国 家有关法规规定的资格。

3.3.3.2 设计审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发证检验机构负责。3.3.3.3 建设项目实行设计项目终身负责制;设计单位不具 备相应资质或越级设计,由设计单位领导负责;委托不具备相应 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由建设单位委托人负责;设计人员 未按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出现问题由设计人、校对人和审核人 负责;对采用非标设计造成的缺陷,由设计人和审核人负责;由 于设计原因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设计 责任人和设计院负责人的责任。3.3.4 海上生产设施管理

3.3.4.1 海上生产设施建设项目在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或者总体开发方案编制阶段,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进

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地震评价、职业卫生评价并编制建设项 目评价报告书,并将经过评审的评价报告书上报相关部门备案。3.3.4.2 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要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安全专篇》,重要的设计文件及《安全专篇》应经发证检验机构 审查同意。发证检验机构应在审查同意的设计文件、图纸上加盖 公章,并将审查结果书面报海油安办或海油安办石化分部备案。3.3.4.3 生产设施的建设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施

工,施工单位应按照审查同意的设计方案或图纸施工。在整个生 产设施建设过程中,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委托发证检验机构对 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发证检验。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并经发证检 验机构检验合格后,发证检验机构应为设施颁发最终检验证书或 临时检验证书,并出具检验报告。

3.3.4.4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在设施取得最终检验证书或

临时检验证书并制定试生产安全措施后,在试生产前45日内向海 油安办石化分部提出备案申请。试生产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最 长不超过12个月),试生产结束后向海油安办或海油安办石化分 部提交安全竣工验收书面申请,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 机构进行安全评价,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书。3.3.4.5 经验收合格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后的设施,方可 正式投入使用。

3.3.4.6 正式投用后的生产设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发

证检验机构进行定期、临时检验,以维持有关证书的有效性。3.3.4.7 生产设施服役时间达到设计寿命时,对拟延长寿命 的设施进行评估,取得发证检验机构颁发的有效证书后,方可继

续使用;对报废设施的处置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中国石化 有关规定执行。

3.3.4.8 生产设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 应及时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报告:

(1)更换或者拆卸井上和井下安全阀、火灾及可燃和有毒有 害气体探测与报警系统、消防和救生设备等主要安全设施。(2)变动应急预案有关内容。(3)中断采油(气)作业10日以上或者终止采油(气)作 业的。

(4)改变海底长输油(气)管线原设计用途。

(5)超过海底长输油(气)管线设计允许最大输送量或者输 送压力。

(6)海底长输油(气)管线发生严重损伤、断裂、爆破等事 故。

(7)海底长输油(气)管线输送的油(气)发生泄漏导致重大 污染事故。

(8)位置失稳、水平或者垂直移动、悬空、沉陷、漂浮等超 出海底长输油(气)管线设计允许偏差值。

(9)介质堵塞造成海底长输油(气)管线停产。(10)海底长输油(气)管线需进行大修和改造。

(11)海底长输油(气)管线安全保护系统(如紧急放空装置、定点截断装置等)长时间失效。

(12)其他对生产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3.3.4.9 水上生产设施管理

(1)漫水路的建设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标志桩、电线杆、电线杆拉线、井架绷绳应设置红白两色警示标识。(2)平台应设有水位标尺,标尺应安装牢固、清晰。

(3)平台通道出口或平台扶梯设置不应少于2处,并采取对 角或对边布置。

(4)通道铺板应固定牢靠,满足强度、使用要求。铺板除特 殊部位外,一般不宜使用钢板网或钢筋栅制作。

(5)平台爬梯结构材料宜与平台结构材料相同,可采用钢筋

混凝土梯或钢制斜爬梯。钢制斜爬梯宽度不小于880mm,斜度不大 于50°。

(6)用于紧急疏散的平台爬梯可采用钢直爬梯,宽度不小于

880mm,距地面2200mm以上梯段应设置护笼,设置护笼时应考虑 水位变化的影响。

(7)爬梯两侧应设置扶手,扶手设置应满足人员救生要求。钢斜爬梯踏步板应为防滑型。

(8)平台周围应设防护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0mm,栏杆下部150mm范围内不应漏空,除栏杆立柱外,栏杆无竖向构件时,横向构件间净距不应大于300mm。(9)平台应在合适位置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

(10)平台应设置船舶系泊装置,其位置宜设在背风处或水 流的下游处,并方便人员上下平台。

(11)水域内输油气管道设计应满足相关规定、标准的要求,采取埋地敷设方式的,其埋地深度应大于河滩和河槽的冲刷深度,并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和检验工作。

(12)水上采油设施(包括单井)实行区域安全现状评价,每3年评价1次。

3.3.5 海上作业设施管理

3.3.5.1 海上作业设施在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委托具

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职业卫生 评价,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书。

3.3.5.2 作业设施在设计、建造、安装以及生产作业的全过

程中,作业设施所有者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发证检验机构进行 发证检验。

3.3.5.3 作业设施在首次投入使用前或变更作业区块前15 日,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提交备案申请书和相关资料。3.3.5.4 通常情况下,作业设施从事作业活动的期限不超过

1年,确需延长的,作业者应提前15日提出延期申请,延期时间 不得超过3个月。

3.3.5.5 作业设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 应及时向海油安办有关分部报告:(1)改动井控系统。

(2)更换或者拆卸火灾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与报警系 统、消防和救生设备等主要安全设施。

(3)变更作业合同、作业者或者作业海区。(4)改变应急预案有关内容。

(5)中断作业10日以上或者终止作业。(6)其他对生产作业安全产生重大影响。3.3.6 延长测试设施管理

3.3.6.1 海上油田(井)进行延长测试前,企业及所属二级

单位应提前15日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申请延长测试设施备案。3.3.6.2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提交延

长测试设施资料,办理备案手续。当海油安办石化分部认为需要 进行现场检查的应积极配合,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3.3.6.3 通常情况下,海上油田(井)延长测试作业期限不

超过1年。确需延期时,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提前15日向海油 安办石化分部提出延期申请,延期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3.3.6.4 海上油田(井)延长测试设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及时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报告:

(1)改动组成延长测试设施的主要结构、设备和井控系统。(2)更换火灾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与报警系统、消防 和救生设备等主要安全设施。(3)改变应急预案有关内容。

(4)其他对生产作业安全产生重大影响。3.3.7 设备管理

3.3.7.1 设施上的各种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安全要求,有 出厂合格证书或者检验合格证书。

(2)对裸露且危及人身安全的运转部分要安装防护罩或者其 他安全保护装置。

(3)建立设备运转记录、设备缺陷和故障记录报告制度。(4)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定期维护、保养、检验制度,以及设备的定员定岗管理制度。

(5)增加、拆除重要设备设施或者改变其性能前,要进行风 险分析。属于改建、扩建项目的,按照有关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 办理审批手续。

3.3.7.2 设施配备的救生艇、救助艇、救生筏、救生圈、救

生衣、保温救生服及属具等救生设备,应符合《国际海上人命安 全公约》规定,并经海油安办认可的发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1)海上石油设施配备救生设备的数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配备的刚性全封闭机动耐火救生艇能够容纳自升式和固定 式设施上的总人数,或者浮式设施上总人数的200%。无人驻守设 施可以不配备刚性全封闭机动耐火救生艇。在设施建设、安装或 者停产检修期间,通过风险分析,可以用救生筏代替救生艇。2)气胀式救生筏能够容纳设施上的总人数,其放置点应满足 距水面高度的要求。无人驻守设施可以按定员12人考虑。3)至少配备并合理分布8个救生圈,其中2个带自亮浮灯,4个带自亮浮灯和自发烟雾信号。每个带自亮浮灯和自发烟雾信号 的救生圈配备1根可浮救生索,其长度为从救生圈的存放位置至最 低天文潮位水面高度的1.5倍,并至少长30米。

4)救生衣按总人数的210%配备,其中住室内配备100%、救 生艇站配备100%、平台甲板工作区内配备10%,并可配备一定数 量的救生背心。在寒冷海区,每名工作人员配备1套保温救生服。对于无人驻守平台,在工作人员登平台时,根据作业海域水温情 况,每人携带1件救生衣或者保温救生服。

5)所有救生设备均应标注该设施的名称,按规定合理存放,并在设施的总布置图上标明存放位置。在特殊施工作业情况下,— 17 —

配备的救生设备达不到要求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报海油 安办石化分部审查同意。

(2)水上救生设备配备的数量应满足下列规定:

1)平台救生衣配备数量应为平台正常上班人数的120%,寒冷 地区应配备保温型救生衣。

2)平台所配备的救生圈应不少于4个。每个救生圈应配备1 根至少30米长的可浮救绳索;救生圈应沿平台甲板的边缘合理布 置,存放在人员易取放的支架上。

3.3.7.3 设施上的消防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针对设施可能发生的火灾性质和危 险程度,分别设置水消防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 干粉灭火系统等固定灭火设备和装置,并经发证检验机构认可。无人驻守的简易平台,可以不设置水消防等灭火设备和装置。(2)设置自动和手动火灾、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探测报警系 统,总控制室内设总报警和控制系统。

(3)配备4套消防员装备,包括隔热防护服、消防靴和手套、头盔、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消防斧以及可以连续使用3个小时的 手提式安全灯。根据平台性质和工作人数,经发证检验机构同意,可以适当减少配备数量。

(4)所有消防设备均存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始终保持完好状态,并做好检查记录。

3.3.7.4 水上设施消防设备配备应满足下列规定:

(1)平台上应配置MFZ35推车式灭火器2具,计量间、值班 室、配电室每个房间内配置手提式灭火器2具。配置的灭火器应

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2)平台应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每年雷雨季节来临前检测 1次。防雷接地电阻≤10Ω。

3.3.7.5 设施上所有通往救生艇(筏)、直升机平台的应急

撤离通道和通往消防设备的通道应设置明显标志,并保持畅通。3.3.7.6 在设施的危险区内进行测试、测井、修井等作业的

设备应采用防爆型,室内有非防爆电气的活动房应采用正压防爆 型。

3.3.7.7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选用合格的石油专业设

备。在役专业设备须经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设备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后,方可投入使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等应 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建立检验档案。3.3.8 各企业应制定生产设施、作业设施、延长测试设施及 其专业设备的安全检查、检验、维护保养制度。

3.3.9 基层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将危险区等级准确地标注

在设施操作手册的附图上。对于通往危险区的通道口、门或者舱 口,应在其外部标注清晰可见的中英文“危险区域”、“禁止烟火” 和“禁带火种”等标志。3.3.10 隐患治理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隐患管理 台帐,实施分级监管,落实隐患治理计划,具体按照中国石化事 故隐患管理相关规定执行。3.4 滩海陆岸安全管理 3.4.1 设施建设

3.4.1.1 滩海陆岸石油设施应按无人值守设计,若有人值守 时,应按照浅海石油作业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3.4.1.2 滩海陆岸井台、进海路应采取结构可靠的防护措 施。

3.4.1.3 滩海陆岸井台应设置挡浪墙;进海路采用单车道

时,应设置足够的错车道,路肩上应设置护轮带和一定高度的标 志杆。

3.4.1.4 滩海陆岸井台顶、进海路顶应预留竣工后的沉降超

高,沉降超高可根据地质情况、填筑材料及填筑压实度等因素确 定。

3.4.2 避难房建设

滩海陆岸井台上应设置暂避恶劣天气的应急避难房,应急避 难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3.4.2.1 能够容纳全部生产作业人员。

3.4.2.2 结构强度比滩海陆岸井台高一个安全等级。3.4.2.3 地面高出挡浪墙1米。

3.4.2.4 用基础稳定、结构可靠的固定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采用可移动式钢结构。

3.4.2.5 配备可以供避难人员5日所需的救生食品和饮用 水。

3.4.2.6 配备急救箱,至少装有2套救生衣、防水手电及配 套电池、简单医疗包扎用品和常用药品。3.4.2.7 配备应急通讯装置。3.4.3 救生设备配备

3.4.3.1 滩海陆岸生产设施上至少配备4个救生圈,每个救

生圈上应配有至少30米长的可浮救生索,其中2个带自亮浮灯,2个带自发烟雾信号和自亮浮灯。

3.4.3.2 每人至少配备1件救生衣,在工作场所配备一定数

量的工作救生衣或者救生背心。在寒冷海区,每人配备1件保温 救生服。

3.4.4 消防设备配置

3.4.4.1 灭火器的配备应执行SY/T 6634《滩海陆岸石油作 业安全规程》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3.4.4.2 现场管理单位至少配备2套消防员装备,包括消防

头盔、防护服、消防靴、安全灯、消防斧等,至少配备3套带气 瓶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可移动式消防泵1台。

3.4.4.3 所有消防设备均应存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 检查,始终保持完好状态,并做好检查记录。3.4.5 值班车辆

3.4.5.1 接受滩海陆岸石油设施作业负责人的指挥,不得擅 自进入或者离开。

3.4.5.2 配备通讯工具,保证随时与滩海陆岸石油设施和陆 岸基地通话。

3.4.5.3 能够容纳滩海陆岸石油设施的全部工作人员,并配 备100%的救生衣。

3.4.5.4 应采用防滑性能良好的低压轮胎,具有在应急救助 和人员撤离等复杂情况下作业的能力。

3.4.5.5 参加滩海陆岸石油设施上的营救演习。

3.4.5.6 在滩海陆岸石油设施进行施工作业期间,应配备车 辆守护值班。

3.4.6 车辆通行管理

3.4.6.1 滩海陆岸生产设施入口处应设置“危险”、“易滑”、“限制速度”、“除油田车辆外禁止通行”等组合式交通安全标志。3.4.6.2 车辆在滩海陆岸生产设施上应按限定速度行驶。在

有会车平台的通井路上行驶时,就近平台的车辆应主动停靠让远 离平台的车辆通行。

3.4.6.3 大型施工车辆及多车辆进入滩海陆岸生产设施时,施工方车队负责人、滩海陆岸业主单位应指派专人到现场组织、指挥车辆通行。

3.4.6.4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禁止车辆驶入滩海通井路:(1)冰雪路滑。

(2)雨、雾、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在100m以内。(3)风力≥6级,高潮位距路面≤0.3m。(4)风力<6级,高潮位距路面≤0.2m。(5)风力≥8级。

(6)海浪对车辆安全行驶有影响时。

3.4.6.5 严禁微型车辆、农用运输车、摩托车和电动车辆驶 入滩海通井路。3.4.7 门禁管理

3.4.7.1 滩海陆岸生产设施入口处应设置门岗,必要时设挡

车设施。进入滩海陆岸生产设施的车辆和人员,须经滩海陆岸业 主单位许可。

3.4.7.2 临时来访人员进入滩海陆岸生产设施,应接受滩海 陆岸业主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育。3.5 应急管理

3.5.1 应急队伍建设

3.5.1.1 各级海上作业单位应根据作业海区和内陆水域特

点,结合生产实际,本着统筹计划、合理布点的原则建立和完善 各级应急组织机构,设立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加强应急队 伍的建设和应急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水平。3.5.1.2 尚未建立专业应急队伍的单位,要充分利用周边应

急资源,签订应急救助协议,建立相应的守护船值班制度和应急 直升机待命救援机制,确保应急期间的应急救援力量保障。3.5.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3.5.2.1 服从和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业务指导检 查和应急指令调度。

3.5.2.2 根据应急救援需要,积极快速参与海上应急救援行 动。

3.5.2.3 承担本单位海上事故险情应急救助、溢油应急处

理、海上消防和滩海抢险救援等工作,保障海上安全生产和清洁 生产。

3.5.2.4 建立完善应急队伍、应急装备、演习演练、组织运

行等各方面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应急 救援能力和服务水平。

3.5.2.5 根据应急任务的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评估、演练、修订完善海上设施遇险、人员救助以及消防、溢油应急等救援预

案,确保各项预案实时处于实战状态。

3.5.2.6 严格应急救援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专款专用。3.5.2.7 负责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资的管理使用,加强维

护保养,及时上报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器材的使用和消耗情况,及时提出补充、更新和完善计划。

3.5.2.8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积极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工

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应急救援工作。如实统计上报 在救援行动中所消耗的物资器材和人工费用,并及时补充。3.5.3 应急物资与装备

3.5.3.1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 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应急物资和装备:

(1)消防设备,包括消防车、消防船及各类应急消防器材。(2)救生设备,包括救生用防护服、呼吸器、救生衣、抛绳 设备、救助船(艇)、安全绳、保温器具及堵漏器材等。(3)交通运输装备,包括应急抢险车辆、船艇等。(4)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检测设备。(5)用于海岸间应急联络的应急通信设备。(6)应急照明设备。

(7)应急医疗救援设备,包括医疗器材、应急药品等。(8)防毒防爆器具。

(9)各类溢油应急等环保类设备和器材。

3.5.3.2 应急物资和装备应根据“分工协作、统一调配、有 备无患”的原则进行使用和管理。

(1)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结合作业现场实际和所属基层单

位不同的应急需求,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和装备的配备种类、方式 和数量,加强实物储备。

(2)应急物资和装备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 到“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3)应制定应急物资和装备的保管、养护、补充、更新、调 用、归还、接收等制度,并严格执行。要加强指导,强化督查,确保应急物资和装备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4)应急物资和装备调拨运输应选择安全、快捷的运输方式。紧急调用时,相关单位要积极响应,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 “快速通道”,确保运输畅通。

(5)应急物资和装备的配备应坚持公开、透明、节俭的原则,严格按照采购制度、程序和流程操作,做到谁采购、谁签字、谁 负责。

(6)消耗和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要及时进行补充、更新。3.5.4 应急预案

3.5.4.1 各级海上作业单位应根据作业海域环境特点,认真

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 要求,结合生产实际编制海上应急预案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备案。3.5.4.2 海上安全应急预案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类

突发性事故和可能引发的事故险情:井喷、火灾与爆炸、平台遇险、直升机失事、海损、热带气旋(台风)、海冰、人员落水、人员重 伤、死亡、失踪及暴发性传染病、中毒、溢油和有毒、有害气体 泄漏及放射性物品遗散、石油设施失稳、海底管线破损、海底电 缆断损、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紧急情况。

3.5.4.3 内陆水上安全应急预案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各类突发性事故和可能引发的事故险情:井喷、火灾与爆炸、平台 遇险、人员落水、溢油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石油设施失稳、水底管线破损、水底电缆断损、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紧急情况。3.5.4.4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在作业区块发生变化或所

属作业设施进行改扩建及认为必要时,应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对预 案进行修订。3.5.5 应急演练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定期开展各类 应急预案的演练,每次演练后,应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 足,做好应急演练记录并至少保存1年。各类应急演练间隔不得 超过下列时间要求:

3.5.5.1 消防演习每倒班期1次。3.5.5.2 弃平台演习每倒班期1次。3.5.5.3 井控演习每倒班期1次。

3.5.5.4 人员落水救助演习每季度1次。

3.5.5.5 硫化氢演习:钻遇含硫化氢地层前和对含硫化氢油

气井进行试油或者修井作业前,必须组织1次防硫化氢演习;对 含硫化氢油气井进行正常钻井、试油或者修井作业,每隔7日组 织1次演习;含硫化氢油气井正常生产时,每倒班期组织1次演习。不含硫化氢的,每半年组织1次。3.5.6 应急处置 当发生应急事件,达到预案启动条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 案。实施应急处置要做好下列工作:

3.5.6.1 立即组织现场疏散,保护作业人员安全。

3.5.6.2 立即调集作业现场的应急力量进行救援,同时向有

关方面发出求助信息,动员有关力量,保证应急队伍、设备、器 材、物资及必要的后勤支持。

3.5.6.3 制定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3.5.6.4 确定警戒及防控区域,实行区域管制。

3.5.6.5 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引发次生灾 害。

3.5.6.6 迅速组织医疗救援力量,抢救受伤人员。3.5.6.7 尽力防止出现石油大面积泄漏和扩散。3.5.7 滩海陆岸及滩涂石油作业应急管理

3.5.7.1 企业生产主管部门在大风到来前12小时,提供天

气预报,提前10天提供海上冰情预报,为滩海陆岸油田工作人员 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

3.5.7.2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组织人员紧急撤离:

(1)气象部门预报滩海陆岸油田附近海域将发生风力8级以 上(含8级)大风,增水超过警戒水位的风暴潮。

(2)气象部门预报超过滩海陆岸石油设施设计的冰情。(3)遇有井喷失控、火灾、爆炸、硫化氢泄漏、热带气旋、海啸、地震时,应按照SY/T 6044《海上石油作业安全应急要求》 有关规定执行。

3.5.7.3 应急撤离要求

(1)作业人员在险情到来前4小时撤离到安全地点。(2)在预报大风(台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到来前,大型

吊装、井架起放、起下管柱、高空作业及水面作业应提前采取避 让措施。

(3)作业人员撤离前,应停止作业,做好井下和作业区安全 处理工作,采取相应的安全环保措施,关闭相关阀门并切断动力 源。

3.6 事故管理 3.6.1 事故报告

3.6.1.1 在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及油田

废弃等作业中,发生下列生产安全事故,相关人员及单位应立即 按规定向海油安办有关分部的地区监督处、当地政府和海事部门 报告。同时,按照中国石化事故管理相关规定上报:(1)井喷失控。(2)火灾与爆炸。

(3)平台遇险(包括平台失控漂移、拖航遇险、被碰撞或者 翻沉)。

(4)飞机事故。

(5)船舶海损(包括碰撞、搁浅、触礁、翻沉、断损)。(6)油(气)生产设施与管线破损(包括单点系泊、电气管线、海底油气管线等的破损、泄漏、断裂)。(7)有毒有害物品和气体泄漏或者遗散。(8)急性中毒。(9)潜水作业事故。

(10)大型溢油事故(溢油量大于100吨)。

(11)其他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6.1.2 海油安办有关分部的地区监督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上报海油安办有关分部。海油安办有关分部接到较大及以 上的事故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上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飞机事故、船舶海损、大型溢油除报告海油安办外,还应按规定 同时报告国家有关主管部门。3.6.2 事故调查和处理

3.6.2.1 海洋石油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调查:(1)没有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可委托作 业者和承包者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及工会成员组成 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由海油安办有关分部牵头组 织有关部门及工会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邀请人民检察院 派人参加。

3.6.2.2 海洋石油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按照相关规定

进行批复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归 档保存。

3.6.2.3 企业应按照批复的事故调查报告,对负有责任的人

员进行处理。事故发生单位应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 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接受 工会和员工监督。

3.6.3 其他事宜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和中国石化事故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凡国家、地方政府有规定的,按照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4 生产作业的管理内容与规则

4.1 常规生产作业的管理

4.1.1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资质要求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确保海洋石油生产、作业设施安全条 件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建 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海上工程施工队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4.1.2 地球物理勘探作业 海上石油地震勘探施工的安全生产组织、滩海作业、应急部

署、长途搬迁等安全要求,按照SY 5728《滩海石油地震队安全生 产管理规定》执行。其他海域作业参照有关国际先进标准或规程 执行。

4.1.3 钻井作业

在海上进行石油天然气钻井的基本条件、防火防爆、井控、钻井专用设备安全、钻井作业安全等,按照SY 6307《浅海钻井安 全规程》执行。其他海域作业参照有关国际先进标准或规程执行。4.1.4 测、录井作业

4.1.4.1 海上测井作业中的资质认可、吊装、危险品运输及

监护、现场作业的要求等,按照SY/T 5726《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 程》执行。

4.1.4.2 海上地质录井的准备、作业、化学试剂适用与管理,按照SY6348《地质录井作业安全规程》执行。4.1.5 采油(气)、井下作业

海上采油(气)、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按照SY6321《浅海采

油与井下作业安全规程》执行。其他海域作业参照有关国际先进 标准或规程执行。

4.2 关键生产作业管理

4.2.1平台(船舶)沉浮、升降、拖带、吊装作业

4.2.1.1 海上移动式设施拖航、移位、就位、靠离井口、锚 泊等按照SY6346《浅海移动式平台拖带与系泊安全规定》、《海上 拖航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执行。其他海域作业参照有关国际先进 标准或规程执行。

4.2.1.2 座底式平台沉浮、自升式平台升降作业按照SY6428 《浅海移动式平台沉浮与升降安全规定》执行。其他海域作业参 照有关国际先进标准或规程执行。

4.2.1.3 半潜式平台的锚泊、沉浮作业按照平台《操作手册》 执行。

4.2.1.4 大型结构物(装船运输的导管架、井口平台、海底

管线浮拖等)拖带前,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拖带设计计 算,并经发证检验机构认可。

4.2.1.5 起重船进行海工吊装作业执行SY6430《浅海石油船 舶吊装作业安全规程》。其他海域作业参照有关国际先进标准或规 程执行。

4.2.2 恶劣环境条件下作业

4.2.2.1 在预报恶劣天气到来前,大型吊装、起下管柱、高

空作业及水面作业应提前采取避让措施,按照应急预案执行;发 生应急预案未包括的紧急情况时,应停止作业;当出现需要紧急 救助性作业时,由现场最高管理者请示上级决定,不具备请示条 件的,由现场最高管理者视具体情况决定。

4.2.2.2 在易结冰水域作业的设施、船舶应满足作业海区的 — 31 —

环境条件要求,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在结冰期,移动 式油气生产设施、作业设施应根据海域的环境特点和设施抗冰能 力及结冰情况安排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冰期进行施工作业的 重大建设项目,由企业所属二级单位提出申请,报直属企业有关 部门审批后,方可组织施工作业。4.2.3 动火作业

4.2.3.1 按照设施不同区域的危险性,划分为3个等级危险 区:

(1)0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连续出现达到引 燃或者爆炸浓度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汽的区域。

(2)1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断续或者周期性 地出现达到引燃或者爆炸浓度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汽的区域。(3)2类危险区,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可能出现达到

引燃或者爆炸浓度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汽;但在不正常操作条件下,有可能出现达到引燃或者爆炸浓度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汽的区域。4.2.3.2 动火作业前,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动火手续并填写 “动火申请报告书”,按审批权限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动火;“动 火申请报告书”批准后,有关人员应到现场检查动火准备工作及 动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监督实施。动火作业的具体管理按照 SY6303《海上石油设施动火作业安全规程》执行。4.2.4 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应满足基本条件要求,穿戴好劳保

护品,落实作业安全措施,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在风速超过15 米/秒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高处作业。

4.2.5 舷外作业

舷外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劳保护品(救生衣),落实安全措施,办理舷外作业许可证,作业时要有专人监护;在风速超过15米/ 秒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舷外作业。4.2.6 受限空间作业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穿戴好劳保护品,进行危害识别,落实 作业安全措施,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有专人监护。受限空间作业按照《中国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执行。

4.2.7 起重作业

4.2.7.1 操作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熟悉起重 设备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4.2.7.2 起重设备明确标识安全起重负荷;若为活动吊臂,标识吊臂在不同角度时的安全起重负荷。

4.2.7.3 按规定对起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刹车、限位、起重负荷指示、报警等装置齐全、准确、灵活、可靠。4.2.7.4 起重机及吊物附件按规定定期检验,并记入起重设 备检验簿。

4.2.7.5 设施的载人吊篮作业,除符合第4.2.7.1款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限定乘员人数。

(2)乘员按规定穿救生背心或者救生衣。(3)只允许用于起吊人员及随身物品。

(4)指定专人维护和检查,定期组织检验机构对其进行检验。

(5)当风速超过15米/秒或者影响吊篮安全起放时,立即停 止使用。

(6)起吊人员时,尽量将载人吊篮移至水面上方再升降,并 尽可能减少回转角度。4.2.8 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实施前,主作业单位应主持召开双方(多方)协调会,签订安全协议,制定预案,落实安全措施,设专人监控,发生紧 急情况时首先进行应急处置,由现场指挥统一协调。4.2.9 硫化氢防护管理

4.2.9.1 钻遇未知含硫化氢地层时,应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钻遇已知含硫化氢地层时,应实施检测和控制。4.2.9.2 硫化氢探测、报警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井装置安装硫化氢报警系统。当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

超过15mg/m3(10ppm)时,系统即能以声光报警方式工作;固定式 探头至少应安装在喇叭口、钻台、振动筛、井液池、生活区、发 电及配电房进风口等位置。

(2)至少配备探测范围0~30mg/m3(0~20ppm)和0~ 150mg/m3(0~100ppm)的便携式硫化氢探测器各1套。(3)探测器件的灵敏度应达到7.5mg/m3(5ppm)。

(4)储备足够数量的硫化氢检测样品,以便随时检测探头。4.2.9.3 人员保护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常情况下,钻井装置上配备15~20套正压式空气呼 吸器。其中生活区6~9套、钻台上5~6套、井液池附近(泥浆 舱)2套、录井房2~3套。当钻进已知含硫化氢地层前,或者临

时钻遇含硫化氢地层时,钻井装置上配备供全员使用的正压式空 气呼吸器,并配备足够的备用气瓶。

(2)钻井装置上配备1台呼吸器空气压缩机。

(3)医务室配备处理硫化氢中毒的医疗用品、心肺复苏器和 氧气瓶。

4.2.9.4 标志信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人员易于看见的位置,安装风向标、风速仪。

(2)当空气中含硫化氢浓度小于15mg/m3(10ppm)时,挂标 有硫化氢字样的绿牌。

(3)当空气中含硫化氢浓度处于15~30mg/m3(10~20ppm)时,挂标有硫化氢字样的黄牌。

(4)当空气中含硫化氢浓度大于30mg/m3(20ppm)时,挂标 有硫化氢字样的红牌。

4.2.9.5 在可能含有硫化氢地层进行钻井作业时,应采取下 列硫化氢防护措施:

(1)在可能含有硫化氢地区的钻井设计中,标明含硫化氢地

层及其深度,估算硫化氢的可能含量,以提醒有关作业人员注意,并制定必要的安全和应急措施。

(2)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15mg/m3(10ppm)时,及时通 知所有平台人员注意,加密观察和测量硫化氢浓度的次数,检查 并准备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3)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30mg/m3(20ppm)时,在岗人 员应迅速取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其他人员到达安全区,并通知 守护船在平台上风向海域起锚待命。

(4)当空气中含硫化氢浓度达到150mg/m3(100ppm)时,组织 所有人员撤离平台。

(5)使用适合于钻遇含硫化氢地层的井液,钻井液的pH值

保持在10以上;适当储备净化剂、添加剂和防腐剂;钻井液中脱 出的硫化氢气体集中排放,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以点火燃烧。(6)钻遇含硫化氢地层,起钻时使用钻杆刮泥器。若将湿钻 杆放在甲板上,必要时,作业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钻进 中发现空气中含硫化氢浓度达到30mg/m3(20ppm)时,立即暂时 停止钻进,并循环井液。

(7)在含硫化氢地层取芯,当取芯筒起出地面之前10-20个 立柱,以及从岩芯筒取出岩芯时,操作人员应戴好正压式空气呼 吸器。运送含硫化氢岩芯时,采取相应包装措施密封岩芯,并标 明岩芯含硫化氢字样。在井液录井中若发现有硫化氢显示时,及 时向钻井监督报告。

(8)在预计含硫化氢地层进行中途测试时,测试时间尽量安 排在白天,测试器具附近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严禁采用常规的中 途测试工具对深部含硫化氢的地层进行测试。

(9)钻穿含硫化氢地层后,增加工作区的监测频率,加强硫 化氢监测。

(10)在含硫化氢地层进行试油时,试油前应召开安全会议,落实人员防护器具和人员急救程序及应急措施,在试油设备附近将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

4.2.9.6 在可能含有硫化氢地层进行钻进作业时,其钻井设 备、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井设备具备抗硫应力开裂的性能。

(2)管材具有在硫化氢环境中使用的性能,并按照国家有关 标准的要求使用。

(3)对所使用作业设备、管材、生产流程及附件等,定期进 行安全检查和检测检验。

4.2.9.7 完井和修井作业的硫化氢防护,参照钻井作业的有 关要求执行。

4.2.9.8 在可能含有硫化氢地层进行生产作业时,应采取下 列硫化氢防护措施:

(1)生产设施上配备6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已知存在含 硫油气生产设施上,全员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配备一定数 量的备用气瓶及1台呼吸器空气压缩机。

(2)生产设施上配备2至3套便携式硫化氢探测仪、1套便 携式比色指示管探测仪和1套便携式二氧化硫探测仪。在已知存 在硫化氢的生产装置上,安装硫化氢报警装置。

(3)当空气中硫化氢达到15mg/m3(10ppm)或者二氧化硫达到 5.4mg/m3(2ppm)时,作业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4)装置上应配有用于处理硫化氢中毒的医疗用品、心肺复 苏器和氧气瓶。

(5)在油气井投产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硫化氢、二氧 化硫和二氧化碳的防护。

(6)用于油气生产的设备、设施和管道等应具有抗硫化氢腐 蚀的性能。

4.2.10 井控管理

4.2.10.1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制定油(气)井井控安 全措施和防井喷应急预案。

4.2.10.2 钻井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井装置在新井位就位前,企业所属二级单位应收集和 分析相关地质资料,如有浅层气存在,应安装分流系统等。(2)钻井作业期间,在钻台上备有与钻杆相匹配的内防喷装 置。

(3)下套管时,防喷器尺寸与所下套管尺寸相匹配,并备有 与所下套管丝扣相匹配的循环接头。

(4)防喷器所用的橡胶密封件应按照厂商的技术要求进行维 护和储存,不得将失效或技术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密封件安装到防 喷器中。

(5)水龙头下部安装方钻杆上旋塞,方钻杆下部安装下旋塞,并配备开关旋塞扳手。顶部驱动装置下部安装手动和自动内防喷 器(考克)并配备开关防喷器扳手。

(6)防喷器组由环形防喷器和闸板防喷器组成,闸板防喷器 的闸板关闭尺寸与所使用钻杆或者管柱的尺寸相符。防喷器的额 定工作压力不得低于钻井设计压力,用于探井的不得低于70MPa。(7)防喷器及相应设备的安装、维护和试验应满足井控要求。(8)经常对防喷系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时优先使用防喷系 统安全检查表。

4.2.10.3 防喷器组控制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1套液压控制系统的储能器液体压力保持在21MPa,储 能器压力液体积为关闭全部防喷器并打开液动闸阀所需液体体积

— 38 —的1.5倍以上。

(2)除钻台安装1台控制盘(台)外,另1台辅助控制盘(台)安装在远离钻台、便于操作的位置。

(3)防喷器组应配备与其额定工作压力相一致的防喷管汇、节流管汇和压井管汇。

(4)在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的防喷管线上,分别安装2个控

制阀。其中一个为手动,处于常开位置;另一个必须为远程控制。(5)安装自动灌井液系统。

4.2.10.4 水下防喷器组应符合下列规定:

(1)若有浅层气或者地质情况不清时,导管上应安装分流系 统。

(2)在表层套管和中间(技术)套管上安装1个或者2个环

形防喷器、2个双闸板防喷器,其中1副闸板为全封剪切闸板防喷 器。

(3)安装1组水下储能器,便于就近迅速提供液压能,尽快 开关各防喷器及其闸门。同时,采用互为备用的双控制盒系统,当一个控制盒系统正在使用时,另一个控制盒系统保持良好的工 作状态作为备用。

(4)如需修理或者更换防喷器组,必须保证井眼安全,尽量 在下完套管固井后或者未钻穿水泥塞前进行。必要时,打1个水 泥塞或者下桥塞后再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5)使用复合式钻柱的,应安装可变闸板,以适应不同的钻 具尺寸。

4.2.10.5 水上防喷器组应符合下列规定:

(1)若有浅层气或者地质情况不清时,隔水(导)管上应安 装分流系统。

(2)在表层套管上安装1个环形防喷器,1个双闸板防喷器; 大于13〞3/8表层套管上可以只安装1个环形防喷器。

(3)在中间(技术)套管上安装1个环形、1个双闸板(或 者2个单闸板)和1个剪切全封闭闸板防喷器。

(4)使用复合式钻柱的,应安装可变闸板,以适应不同的钻 具尽寸。

4.2.10.6 水上防喷器组的开关活动应符合下列规定:(1)闸板防喷器定期进行开关活动。(2)全封闸板防喷器每次起钻后进行开关活动,若每日多次 起钻,可只开关活动1次。

(3)每起下钻1次,2个防喷器控制盘(台)交换动作1次。如果控制盘(台)失去动作功能,在恢复功能后,方可进行钻井 作业。

(4)节流管汇的阀门、方钻杆旋塞和钻杆内防喷装置应每周 开关活动1次。

(5)水下防喷器的开关活动,除闸板防喷器每日进行开关活

动1次外,其他开关活动次数与水上防喷器组开关活动次数相同。4.2.10.7 防喷器系统试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防喷器及管汇在进行高压试验前,应进行2.1MPa 的低压试验。

(2)防喷器安装前或者更换主要配件后,应进行整体压力试 验。

(3)按照井控车间(基地)组装、现场安装、钻开油气层前 及更换井控装置部件的次序进行防喷器试压,试压间隔不超过14 日。

(4)对于水上防喷器组,在井控车间(基地)组装后,按额 定工作压力进行试验。现场安装后,试验压力在不超过套管抗内 压强度80%的前提下,环形防喷器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70%,闸板防喷器和相应控制设备的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5)对于水下防喷器组,水下防喷器和所有相关井控设备试

验压力为其额定工作压力的70%。防喷器组在现场安装完成后,控 制设备和防喷器闸板按照水上防喷器组试压规定进行。4.2.10.8 防喷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套防喷器系统、隔水(导)管和配套设备,按照制造 厂商推荐的程序进行检查和维护。

(2)在海况及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防喷器系统和隔水

(导)管至少每日外观检查1次,水下设备的检查可以通过水下 电视等工具完成。

4.2.10.9 井液池液面和气体检测装置应具备声光报警功

能,其报警仪安装在钻台和综合录井室内;应配备井液性能试验 仪器。井液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钻前,计算井液材料最小需要量,落实紧急情况下补 充井液的储备计划。

(2)记录并保存井液材料(包括加重材料)的每日储存量,若储存量达不到所规定的最小数量时,停止钻井作业。

(3)作业时,当返出井液密度比进口井液密度小0.02g/cm3 — 41 —

时,将环形空间井液循环到地面,并对井液性能进行气体或者液 体侵入检查和处理。(4)起钻时,向井内灌注井液。当井内静止液面下降或者每 起出3至5柱钻具后,应灌满井液。

(5)从井内起出钻杆测试工具前,井液应进行循环或者反循 环。

4.2.10.10 完井、试油和修井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备与作业相适应的防喷器及其控制系统。(2)按计划储备井液材料,其性能符合作业要求。(3)井控要求参照钻井作业有关规定执行。

(4)滩海陆岸修井作业应选用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相应压力级 别的双闸板液控防喷器,高压、有毒有害气体油气井应增加剪切 防喷器。

4.2.10.11 气井、自喷井、自溢井应安装井下封隔器;在海 床面30米以下,应安装井下安全阀,并符合下列规定:(1)定期进行水上控制的井下安全阀现场试验,试验间隔不 得超过6个月;新安装或者重新安装的均应进行试验。

(2)海床完井的单井、卫星井或者多井基盘上,每口井应安 装水下控制的井下安全阀。

(3)地面安全阀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4)配备适用的井口测压防喷盒。

(5)紧急关闭系统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基层作业单位应 妥善保存各种水下安全装置的安装和调试记录等资料。4.2.10.12 进行电缆射孔、生产测井、钢丝作业时,在工具

— 42 —

下井前,应对防喷管汇进行压力试验。

4.2.10.13 钻开油气层前100米时,应通过钻井循环通道和 节流管汇进行低泵冲泵压试验。

4.2.10.14 放喷管线应使用专用管线。在寒冷季节,应对井

控装备、防喷管汇、节流管汇、压力管汇和仪表等进行防冻保温。4.2.11 弃井管理

4.2.11.1 对弃井实施备案管理。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在进

行弃井作业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30日前,应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 报送下列材料:

(1)弃井作业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安全风险评价报告。(2)弃井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施工方案、作业程序、时间安 排、井液性能等。

4.2.11.2 弃井作业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施工作业完成后15 日内,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提交下列资料:(1)弃井或者清除井口遗留物作业完工图。(2)弃井作业最终报告表。

4.2.11.3 对于永久性弃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裸露井眼井段,对油、气、水等渗透层进行全封,在

其上部打至少50米水泥塞,以封隔油、气、水等渗透层,防止互 窜或者流出海底。裸眼井段无油、气、水时,在最后一层套管的 套管鞋以下和以上各打至少30米水泥塞。

(2)已下尾管的,在尾管顶部上下30米的井段各打至少30 米水泥塞。

(3)已在套管或者尾管内进行射孔试油作业的,对射孔层进

— 43 —

行全封,在其上部打至少50米水泥塞。

(4)已切割的每层套管内,保证切割处上下各有至少20米 水泥塞。

(5)表层套管内水泥塞长度至少有45米,且水泥塞顶面位 于海底泥面下4米至30米之间。

4.2.11.4 对于临时弃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最深层套管柱的底部至少打50米水泥塞。

(2)在海底泥面以下4米的套管柱内至少打30米水泥塞。4.2.11.5 永久弃井时,所有套管、井口装置或者桩应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清除作业。对保留在海底的水下井口装置或者 井口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进行报告。4.2.12 电气管理

4.2.12.1 设施应制定电气设备检修前后的安全检查、日常

运行检查、安全技术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等制度,建立健全电气 设备的维修操作、电焊操作和手持电动工具操作等安全规程,并 严格执行。

4.2.12.2 电气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和使用电工安全用具,并按规定定期 检查和校验。

(2)遇停电、送电、倒闸、带电作业和临时用电等情况,按 照有关作业许可制度进行审批。临时用电作业结束后,立即拆除 增加的电气设备和线路。

(3)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颜色和图形,对电气设备和线路做 出明显、准确的标识。

— 44 —

(4)电气设备作业期间,至少有1名电气作业经验丰富的监 护人进行实时监护。

(5)电气设备按照铭牌上规定的额定参数(电压、电流、功 率、频率等)运行,安装必要的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并定 期校验。金属外壳(安全电压除外)要有可靠的接地装置。(6)在触电危险性较大的场所,手提灯、便携式电气设备、电动工具等设备工具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确实无 法使用安全电压,经设施负责人批准,采用有效的防触电措施。(7)安装在不同等级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应符合该等级的防 爆类型。防爆电气设备上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必须保持电气设 备的防爆性能。

(8)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 流等绝缘性能进行检测。长期停用的电气设备,在重新使用前应 进行检查,确认具备安全运行条件后方可使用。

(9)在带电体与人体、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带电体、带 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保持良好的绝缘 性能及足够的安全距离。

(10)对生产和作业设施采取有效的防静电和防雷措施。4.2.12.3 设施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电源,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能够满足通讯、信号、照明、基本生存条件(包括生活 区、救生艇、撤离通道、直升机甲板等)和其他动力(包括消防 系统、井控系统、火灾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 急关断系统等)的电源要求。

— 45 —

(2)在主电源断电后,应急电源能够在45秒内自动安全启 动供电。

(3)应急电源远离危险区和主电源。4.2.13 系物管理

4.2.13.1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加强系泊和起重作业过 程中系物器具和被系器具的安全管理。

4.2.13.2 各级海上石油作业单位应制定系物器具和被系器

具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和各工种责任制;制定系物器 具和被系器具的使用管理规定,对系物器具和被系器具进行经常 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使用。应做好维护、保养记录,并由相 关人员签字。

4.2.13.3 系物器具应按照有关规定由海油安办认可的检验

机构对其定期进行检验,并做出标记。为满足特殊需要,自行加 工制造的系物器具和被系器具,必须经海油安办认可的检验机构 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13.4 箱件的使用,除符合本条第(二)和第(三)款规 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箱外有明显的尺寸、自重和额定安全载重标记。(2)定期对其主要受力部位进行检验。

4.2.13.5 吊网的使用,除符合本条第(二)和第(三)款规 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标有安全工作负荷标记。

(2)非金属网不得超过其使用范围和环境。

4.2.13.6 乘人吊篮必须专用,并标有额定载重和限乘人数

— 46 —

标记;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检验。4.2.13.7 系物器具和被系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停止 使用:

(1)已达到报废标准而未报废,或者已经报废的。(2)未标明检验日期的。(3)超过规定检验期限的。4.2.14 危险物品管理

4.2.14.1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应建立放射性、爆炸性物品

(以下简称危险物品)的领取和归还制度。并遵守下列规定:(1)领取人持有领取单领取相应的危险物品;领取单详细记 载危险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2)领取和归还危险物品时,使用专用工具;放射性源盛装 在罐内,爆炸性物品存放在箱内。

(3)出入库的放射性源罐须配有浮标或者其他示位器具。(4)危险物品出入库要有记录,领取人和库管员在出入库单 上签字。

(5)未用完的危险物品应及时归还。

4.2.14.2 危险物品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要求,并有专 人押运。

(2)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

(3)符合有关运输手续,有明显的危险物品运输标识。4.2.14.3 危险物品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前,按照有关规定申请使用许可证,取得使用许可

— 47 —

证后方可使用危险物品。使用要有详细记录,使用后及时将未使 用完的危险物品回收入库。

(2)作业时,制定安全可靠的作业规程,有关作业人员熟悉 并遵守作业规程。

(3)现场设有明显、清晰的危险标识,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作业区。

(4)现场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放射性强度测量仪。

(5)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放射源与载源设备的性能进 行检验。

4.2.14.4 危险物品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存放场所远离生活区、人员密集区及危险区,并标有明 显的“危险品”标识。

(2)采取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

(3)不得将爆炸性物品中的炸药与雷管或者放射性物品存放 在同一储存室内。

(4)对失效或者外壳泄漏试验不合格(超过185Bq)的放射 源,应采取安全方式妥善处置。

4.2.14.5 作业人员使用放射性物品,应采取下列防护措施:(1)配有个人辐照剂量检测用具,并建立辐照剂量档案。(2)每年至少进行1次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存档。

(3)发现作业人员受到放射性伤害时,立即调离其工作岗位,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治疗和康复。(4)作业人员调动工作时,其辐照剂量档案和体检档案随工 作岗位一并调动。

— 48 —监督检查

5.1 检查频率与内容 5.1.1 总则

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中国石化有关规定要 求,结合海上生产实际,组织各类安全检查。5.1.2 综合性检查

5.1.2.1 中国石化对直属企业每年组织检查或抽查1次;直

属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二级单位至少每季度组织1次;基 层单位至少每月组织1次。

5.1.2.2 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5.1.3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5.1.3.1 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

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消防、职业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各岗位应严格履 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要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点进行重点 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并做好记录。5.1.3.2 专项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和专业 性安全检查。

(1)季节性检查。春季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

跑漏为重点;夏季安全大检查以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防台风、防洪防汛为重点;秋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冬 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爆、防天然气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 重点。

— 49 —

(2)节日前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 备、备用设备、交通、应急预案进行检查。

(3)专业性检查。主要是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 气设备、机械设备、安全和卫生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运 输车辆等进行专业检查,以及装置开停工前、新装置竣工、试运 行期间等进行专项安全检查。5.2 整改要求

5.2.1 检查结束后,将存在的问题通知责任单位和相关方,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实现闭环管理。5.2.2 被检查单位对查出的问题要立即落实有针对性的整

改措施;暂时不能整改的,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还应制定相 应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对需要资金投入的整改,按照《中国石 化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管理规定》执行,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有效性 评估。6 其他规定 6.1 航务管理 6.1.1 船舶管理

6.1.1.1 海上石油作业船舶在投入营运前,应取得海事主管

部门签发的有效船舶证书和防污文书,所配备船员应满足《中华 人民共和国最低安全配员规则》的要求。

6.1.1.2 海上石油作业船舶及船员的安全管理执行SY6431 《浅海石油作业船舶安全基本要求》。其他海域作业参照有关国际 先进标准或规程执行。

6.1.1.3 海上石油作业船舶应具备与其所从事作业活动相

— 50 —

匹配的适航能力。

6.1.1.4 海上石油作业船舶应严格遵守有关国际公约,以及

国家和地方海事主管部门关于海上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及中国石 化有关规定,确保安全航行和避免水域污染。

6.1.1.5 海洋石油作业船舶在作业过程中,对海上石油设施

造成破坏的,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不得擅自离开事故现 场,并按有关规定报告。6.1.2 守护船管理

6.1.2.1 承担设施守护任务的船舶(以下简称守护船)在承

担守护作业前,其所属单位应向海油安办石化分部提交守护船登 记表和守护船有关证书登记表,办理守护船登记手续。经海油安 办石化分部审查合格后,予以登记并签发守护船登记证明。未办 理登记手续的船舶,不得用于守护船。守护船登记后,其原申报 条件发生变化或者终止承担守护任务时,应向原负责守护船登记 的海油安办石化分部报告。

6.1.2.2 守护船应在距离所守护设施5海里之内的海区执行

守护任务,不得擅自离开。在守护船的守护能力范围内,多座被 守护设施可以共用一条守护船。

6.1.2.3 守护船应服从被守护设施负责人的指挥,能够接纳

所守护设施中人员最多的设施上的人数,并为其配备1日所需的 救生食品和饮用水。

6.1.2.4 守护船应符合下列规定:(1)船舶证书齐全、有效。(2)具备守护海区的适航能力。

— 51 —

(3)在船舶的两舷设有营救区,并尽可能远离推进器,营救

区应有醒目标志。营救区长度不小于载货甲板长度的1/3,宽度不 小于3米。

(4)甲板上设有露天空间,便于直升机绞车提升、平台吊篮 下放等营救操作。

(5)营救区及甲板露天空间处于守护船船长视野之内,便于 指挥操作和营救。

6.1.2.5 守护船应配备能够满足应急救助和撤离人员需要 的下列设备和器具:

(1)1副吊装担架和1副铲式担架。(2)2副救助用长柄钩。(3)至少1套抛绳器。

(4)4只带自亮浮灯、逆向反光带和绳子的救生圈,绳子长 度不少于30米。

(5)用于简易包扎和急救的医疗用品。(6)营救区舷侧的落水人员攀登用网。

(7)1艘符合《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要求的救助艇。(8)至少2只探照灯,为营救作业区及周围海区提供照明。(9)至少配备2种通讯工具,保证守护船与被守护设施和陆 岸基地随时通话。

6.1.2.6 守护船船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船员服务簿和适任证书等有效证件。(2)至少有3名船员从事落水人员营救工作。(3)至少有2名船员可以操纵救助艇。

— 52 —

(4)至少有2名船员经过医疗急救培训,能够承担急救处置、包扎和人工呼吸等工作。(5)定期参加营救演习。

6.1.2.7 守护船的登记证明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前15 日内应重新办理登记手续。6.1.3 航标管理

6.1.3.1 应在海上石油设施、航道、港口、码头,以及其他

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碍航物上设置航标;海上临时作业有可能影 响航行安全的应设置临时助航标志。

6.1.3.2 设立、迁移和拆除航标应到所在海区航标管理部门 办理有关手续。

6.1.3.3 航标的设计、制造、安装应按照《海区航标设置管 理办法》、GB4696《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和GB4697《中国海区 水上助航标志的主要外形尺寸》执行。

6.1.3.4 要加强对所设航标的维护保养,保证航标处于良好 的使用状态。6.1.4 港口管理

6.1.4.1 港口管理单位对石油专用港口建设用地、使用水

域、船舶用水(气、电、油)、港区交通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 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

6.1.4.2 港口管理单位应根据生产实际,结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港口法》等有关法规、标准制定港口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6.1.4.3 码头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设置消防、通信系统和其

他安全设施;危险品码头作业应按照《中国石化危险品码头安全 — 53 —

管理规定》执行。

6.1.4.4 港池、锚地、航道的管理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航道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6.1.5 安全作业区管理

6.1.5.1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进行水上、水下施工及划定安

全作业区,应报经当地海事主管机关核准并公告,无关船舶不得 进入安全作业区,作业单位不得擅自扩大安全作业区范围。6.1.5.2 未经海上石油设施所有者许可,禁止船舶在安全作 业区内抛锚和停靠海上设施,避免损坏海上石油设施。6.1.5.3 在海底管缆密集区和周围环境复杂海域,进行水

上、水下作业的海上石油设施及船舶,应配备电子海图导航系统,并及时进行系统更新升级,以便指导船舶、平台的安全作业和海 工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6.1.6 内陆水上航务管理

6.1.6.1 内陆水上石油作业船舶及船员的安全管理执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舶航行应遵循《中华人 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

6.1.6.2 内陆水上船舶航行安全要求:

(1)任何船舶运输不得超员、超载和超航区航行。

(2)船舶航行遇恶劣天气(浓雾、雷暴、大风等)应就近选 择安全停靠点停靠;任何人不得在恶劣天气下达船舶出航和水上 作业指令。

(3)船舶应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 业区停泊。船舶停泊不得妨碍或者危及其他船舶航行、停泊和作

— 54 —

业的安全。

(4)船舶起锚前,船上负责人必须检查乘船人员救生衣穿戴 情况,并向乘船人员介绍乘船安全须知后方可起航(包括短距离 摆渡)。

(5)船舶航行途中,禁止乘船人员在船甲板上嬉闹,所有值 班和乘船人员不得饮酒。

(6)船舶停泊期间,应安排船员值班,做好防火、防盗工作。6.2 租用直升机

6.2.1 企业应对提供直升机的公司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和监 督。

6.2.2 直升机公司应符合下列条件:

(1)直升机须持有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飞机适航证,并具 备有效的飞机登记证和无线电台执照。

(2)具有符合安全飞行条件的直升机,并达到该机型最低设 备放行清单的标准。

(3)具有符合安全飞行条件的驾驶员、机务维护人员和技术 检查人员。

(4)对直升机驾驶员进行夜航和救生训练,保证完成规定的 训练小时数。

(5)需要应急救援时,备有可以调用的直升机。

(6)完善和落实飞行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超气象条件 和不按规定的航线及高度飞行。

6.2.3 直升机应配备下列应急救助设备: 6.2.3.1 直升机应急浮筒。

— 55 —

6.2.3.2 携带可供机上所有人员使用的海上救生衣(在水温 低于10℃的海域应配备保温救生服)、救生筏及救生包,并备有可 供直升机使用的救生绞车。

6.2.3.3 直升机两侧有能够投弃的舱门或者具备足够的紧 急逃生舱口。

6.2.4 在额定载荷条件下,直升机应具有航行于飞行基地与 海上石油设施之间的适航能力和夜航能力。

6.2.5 飞行作业前,直升机公司应制定安全应急程序,并与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相协调。

6.2.6 直升机在飞行作业中必须配有2名驾驶员,并指定其

中1人为责任机长;由中外籍驾驶员合作驾驶的直升机,2名驾驶 员应具有相应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够直接交流对话。6.2.7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和直升机所属公司必须确保飞

行基地(备用机场)海上石油设施上的直升机起降设备处于安全 和适用状态。

6.2.8 企业及直升机公司应通过协商,制定飞行条件与应急

飞行、乘机安全、载物安全和飞行故障、飞行事故报告等制度。6.3 承包商管理

企业及所属二级单位要坚持“谁雇佣、谁管理”、“谁引进、谁负责”的原则,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商,并与其签订安全 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具体按照《中国石化承包商安全 管理规定》执行。6.4 水上作业管理

6.4.1 水上作业按照水上作业相关规定执行,若无相关规定

— 56 —的,按照本规定要求执行。

6.4.2 水上作业管理应满足以下规定要求:

(1)水上乘船巡井(作业)时,必须有2人以上同行,待船 停稳拴系牢靠后,人员方可上下船。

(2)非紧急工作需要不得下水作业。确需下水作业时,需经 领导同意,下水作业人员应穿戴好救生衣,系好安全绳,水面必 须有2人以上进行监护。

(3)水上作业和接送员工上下班的船舶应认真填写值班记 录。

(4)一般不安排船舶夜间航行,特殊情况需经领导同意,并 由具备夜航条件的船舶执行任务。7 本规定中相关用语解释

7.1 海洋石油作业设施,是指用于海洋石油作业的海上移动 式钻井船(平台)、物探船、铺管船、起重船、固井船、酸化压裂 船等设施。

7.2 海洋石油生产设施,是指以开采海洋石油为目的的海上 固定平台、单点系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海底管线、海 上输油码头、滩海陆岸、人工岛和陆岸终端等海上和陆岸结构物。7.3 滩海陆岸石油设施,是指最高天文潮位以下滩海区域

内,采用筑路或者栈桥等方式与陆岸相连接,从事石油作业活动 中修筑的滩海通井路、滩海井台及有关石油设施。

7.4 专业设备,是指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危险性较大

或者对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的设备,包括海上结构、采油设备、海上锅炉和压力容器、钻井和修井设备、起重和升降设备、火灾

— 57 —

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及控制系统、安全阀、救生设备、消防器 材、钢丝绳等系物及被系物、电气仪表等。

7.5 海底长输油(气)管线,是指从一个海上油(气)田外输油

(气)的计量点至陆岸终端计量点或者至海上输油(气)终端计量点 的长输管线,包括管段、立管、附件、控制系统、仪表及支撑件 等互相连接的系统和中间泵站等。

7.6 延长测试作业,是指在油层参数或者早期地质油藏资料

不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为获取上述数据资料,在原钻井装 置或者井口平台上实施,并有油轮或者浮式生产装置作为储油装 置的测试作业。

7.7 延长测试设施,是指延长测试作业时,在原钻井装置或

井口平台上临时安装的配套工艺设备以及油轮或浮式生产储油装 置(FPSO)等设施的总称。

7.8 延长测试专用设备或者系统,是指包括油气加热器、油

气分离器、原油外输泵、天然气火炬分液包及凝析油泵、蒸汽锅 炉、换热器、废油回收设备、井口装置、污油处理装置、机械采 油装置、井上和井下防喷装置、防硫化氢的井口装置、检测设施 及防护器具、惰气系统、柴油置换系统、火灾及可燃和有毒有害 气体探测与报警系统等。

7.9 长期出海人员,是指每次在海上作业15日以上(含15 日),或者年累计在海上作业30日以上(含30日),负责海上石油 设施管理、操作、维修等作业的人员。

7.10 短期出海人员,是指每次在海上作业5~15日以下(含

5日),或者年累计出海时间在10~30日(含10日)的海上石油作

— 58 —

业人员。

7.11 临时出海人员,是指每次出海在5日以下,或者年累 计10日以下的人员。

7.12 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兼职消防队员,是指海上油(气)生

产设施上,直接从事消防设备操作、现场灭火指挥的关键人员。7.13 海上石油作业安全救生培训,是指“海上求生”、“海 上平台消防”、“救生艇筏操纵”、“海上急救”、“直升机遇险水下 逃生”5项内容的培训。

7.14 弃井作业,是指为了防止海洋污染、保证油井和海上

运输安全,对油井采取防止溢油和碰撞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永久 性弃井作业和临时弃井作业。永久性弃井,是指对废弃井进行封 堵井眼及回收井口装置的作业;临时弃井,是指对正在钻井,因 故中止作业或者对已完成作业的井需保留井口所进行的封堵井 眼,戴井口帽及设置井口信号标志的作业。

7.15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 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7.16 航标,是指供船舶定位、导航或者用于其他专用目的 的助航设施,包括视觉航标、无线电导航设施和音响航标等。7.17 本规定中的内陆水上范畴包括江、河、湖、泊和泄洪

道等。泄洪道是指用以泄洪的河道,其非行洪期部分为陆地,行 洪期被洪水所淹没。

— 59 —

主题词:印发安全管理规定通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

2011年11月15日印发

— 60 —

第四篇:关于印发《冀东油田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国石油天然气 股份有限公司

冀东油田分公司文件

中油冀采〔2010〕154号

关于印发《冀东油田公司石油与天然气 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现将《冀东油田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冀东油田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

二○一○年七月七日主题词: 井下作业

井控

实施细则

通知 抄送:公司副总师 工程技术处

2010年07月07日印发 附件

冀东油田公司石油与天然气 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做好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和井喷着火或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中油工程字〔2006〕247号),结合油田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井控就是实施油气井压力的控制(即用井眼系统的压力控制地层压力)。

第三条

井下作业井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积极井控的理念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井控工作要坚持“发现溢流立即关井,疑似溢流关井检查”的原则;要立足一级井控,做好二级井控,杜绝三级井控。

第四条 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钻井(含侧钻、加深钻井)的井控要求,均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中油工程字〔2006〕247号)和冀东油田公司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第五条

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 3 —

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工作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

第六条

井控设计按照风险评估分级管理,综合考虑区块地质特点、井场周边环境和工艺技术特点,将施工作业井分为三个风险级别。根据作业井不同风险级别,实行分级管理,执行冀东油田井控风险评估报告中的《井下作业井控分级管理标准》,见附录1:井下作业井控分级管理标准。

第七条

本细则适用于冀东油田陆上及人工岛的试油(气),油(气)水井的投产、投注、措施、大修、小修等井下作业施工。

凡进入冀东油田的井下作业及相关技术服务队伍必须执行本细则。

第二章 井下作业设计的井控要求

第八条

井下作业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井控设计要紧密结合所作业井的地质情况和地层的特点,按照科学、安全、环保、可靠、经济有效的原则进行。实行责任管理,具体执行谁设计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九条

地质设计中应提供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 4 —

寸、水泥返高及固井质量等资料,提供本井产层的性质(油、气、水)、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注汽区域的注水注汽压力、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射孔井必须提出射孔方式、枪型、孔密等具体要求,以及与井控有关内容的提示(历次作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对井控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根据冀东油田油(气)层保护的要求,有些区块(单井)在井控设计中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地质设计中予以明确。

第十条

工程设计中应提供目前井下地层情况、套管的技术状况,查阅钻井井史,参考钻井时钻井液密度,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提供施工压力参数、施工所需的井口、井控装备组合的类型及压力等级。提示本井和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

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附加值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确定:

1.油水井为0.05-0.1g/cm3;气井为0.07-0.15 g/cm3 2.油水井为1.5-3.5MPa;气井为3.0-5.0 MPa 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大小、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钻井时的钻井液密度、井控装置等。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编写施工设计及井控设计。编写井控设计时应查阅钻井及修井井史等资料和

有关技术要求,选配压井液及相应压力等级的井控装置,绘制井控装置示意图。施工单位要按工程设计提出的压井液、泥浆加重材料及处理剂的储备要求进行选配和储备,并在施工设计中细化各项井控措施。

第十二条

工程设计单位应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含硫油气田探井井口周围3公里、生产井井口周围2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盐田、水库、农田、虾池、高压电线和水资源等工业与民用设施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工程设计中标注说明和提出相应的防范要求。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复核,并制定具体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工程设计必须明确作业井风险级别。

第十三条

冀东油田井下作业施工必须安装防喷器、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

第十四条

对于不洗井或不灌液的作业井,必须在地质设计及工程设计中明确,并提出具体的井控措施和地面防污染措施。

第十五条

设计完毕后,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审批内容应包括审批意见和审批人签字。未经审批同意不准施工。

第三章 井控装备

第十六条

井控装备包括防喷器、射孔防喷器(闸门)及防喷— 6 —

管、简易抢防喷装置、采油(气)树、内防喷工具、防喷器控制台、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及压力等级相匹配的闸门等。

第十七条

含硫地区井控装置选用材质应符合行业标准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的规定。

第十八条

防喷器的选择

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用原则上应不小于施工层位目前最高地层压力和所使用套管抗内压强度以及套管四通额定工作压力三者中最小者。

防喷器组合的选定应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参考推荐的附图进行选择。附录2:推荐井控装置及节流、压井管汇组合图。

根据目前冀东油田地层压力情况做出如下暂行规定(随着油田压力监测数据的增加,定期进行微调):

1.防喷器的压力等级及类型的选择执行《井下作业井控分级管理标准》(见附录1)。

2.含硫化氢井施工时,井控装备应符合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的规定。

3.特殊情况下不装防喷器的井,必须在作业现场配备齐全由提升短节、旋塞(或闸门)、油管挂等组成的内、外简易防喷装置和工具,做到能随时抢装到位,及时控制井口。

4.有特殊井控要求的井应在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注明。

5.人工岛施工必须配备液控双闸板防喷器(带剪切功能)。

第十九条

内防喷工具及压井节流管汇

(一)内防喷工具

1﹒所有施工井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不少于2个油管(钻杆)旋塞阀及相应变扣,旋塞阀压力等级应不小于防喷器压力等级。

2.内防喷工具是井控专用工具,必须妥善保管和使用,施工过程应放在井口附近醒目位置,严禁挪作它用。

(二)压井节流管汇

特殊井需要节流管汇、压井管汇及闸门等的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要与防喷器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相匹配。其整体配置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并参考推荐的附图进行选择(见附录2)。

第二十条

井控装备在井控车间的试压与检验

(一)井控装备、井控工具实行专业化管理,由冀东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井控车间负责油区范围内井下作业井控装备和工具的站内检查、维修、试压,并出具检验合格证。负责现场技术服务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工作。建立井控装备台帐。

(二)在井控车间内,应对防喷器、防喷器控制台、采油树、射孔闸门等进行试压检验。

1.新购进的井控装备试压要求:其中环型防喷器封闭油管或钻杆(禁止无油管或钻杆封零)试压压力要达到额定工作压力,稳压时间不少于10分钟;闸板防喷器、采油树、射孔闸门试压压力要达到额定工作压力,稳压时间不少于10分钟;密封部位、壳体无渗漏、冒汗为合格(允许压降参考值小于或等于0.7MPa),— 8 —

试压合格后要填写档案记录、试压合格证。试压合格证随设备发放。

2.检修试压要求:试压压力要达到额定工作压力,稳压时间不少于10分钟;密封部位、壳体无渗漏、冒汗为合格(允许压降参考值小于或等于0.7MPa),试压合格后要填写档案记录、试压合格证。试压合格证随设备发放。

(三)井控车间应取得相应的资质。

(四)凡在冀东油田施工的井下作业承包商所用的井控装备必须在冀东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井控车间按规定统一进行试压与检验。

(五)井控车间负责油田井下作业的井控装备技术资料的收集并建立使用管理台帐。

(六)各井下作业承包商负责所使用井控装备的按期送检工作。

(七)井控设备的试压检验时间:防喷器及控制台、内防喷工具、简易井口每二个月回井控车间全面检修、试压。用于处理井喷事故的井控设备在处理完事故后必须送井控车间试压检验。特殊情况(如施工前、施工中发现防喷器与旋塞阀损伤、现场试压不合格、开关不灵活等)应立即送回井控车间试压检验。

(八)各井下作业承包商必须按动力数1:1.2的比例配备井控装备及相应附件、工具,并负责向井控车间提供详实井控装备技术资料,井下作业公司负责验证把关。

(九)各井下作业承包商单位每月30日前向井下作业公司上报月井下作业井控装备统计表,井下作业公司负责汇总,并于次月5日前上报工程技术处。

第二十一条

现场井控装备的安装、试压和检验

(一)防喷器现场安装前必须认真保养,并检查闸板芯子尺寸应与所使用管柱尺寸相一致,检查配合的钢圈尺寸,螺孔尺寸应与防喷器、套管四通尺寸相一致。

(二)防喷器安装必须平正,各控制闸门应灵活、可靠,连接螺栓要规范。

(三)液控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必须采取防冻、防堵、防漏措施,安装在上风向距井口不少于25米,便于操作手观察的位置,保证灵活好用。

(四)井控装备安装后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试压合格,并由现场值班干部及甲方监督签字确认。

第二十二条

放喷管线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下风向,接出井口30米以远(因施工场地限制应接至井场最远端,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高压气井放喷管线接出井口50m以远,通径不小于50mm,放喷闸门距井口3m以远,压力表接在内控管线与放喷闸门之间,放喷管线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转弯时,转弯处应使用不小于90度的钢制弯头(气井或高油气比井不允许使用活动弯头连接),每隔10m-15m用标准地锚或填充式基墩固定。出口及转弯处均固定。放喷管线接在四通套管闸门上,放喷管线一侧紧靠套— 10 —

管四通的闸门和放喷闸门应处于常开状态,并采取防堵、防冻措施,保证其畅通。放喷管线连接后试压10MPa合格。压井管线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上风向,每隔10米~15米用标准地锚(或符合要求的基墩)固定牢靠。

第二十三条

井控装备在使用中的要求

(一)防喷器、防喷器控制台等在使用过程中,作业队要指定专人负责检查与保养,并做好记录,保证井控装备处于完好状态。

(二)油管传输射孔、排液、求产等工况,必须安装采油树,严禁将防喷器当作采油树使用。

(三)在不连续作业时,必须关闭井控装置;严禁在未打开或未彻底打开闸板防喷器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四)远程控制台的控制手柄都应有标识,不准随意扳动。

(五)所有井控装备在不使用期间应保养后妥善保管。第二十四条

采油(气)树的保养与使用、试压

(一)采油(气)树的保养与使用

施工时拆卸的采油(气)树部件要清洗、保养完好备用。当油管挂座入大四通后应将顶丝全部顶紧。双闸门采油(气)树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外闸门,有两个总闸门时先用上面的闸门,备用闸门保持全开状态,要定期向阀腔内注入润滑密封脂;不得用闸门控制放喷或生产,应采用针型阀或油嘴放喷或生产。

现场安装油管头内通径必须与井内油层套管内径相匹配。

(二)现场采油(气)树试压

现场新安装或更换配件的采油(气)树、老井补开新层的井口采油(气)树以及其它需要试压的采油(气)树均要按标准进行试压检验。对于特殊井或有特殊要求的井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试压。

(三)油(气)井射孔作业施工井口使用采油(气)树有关规定 补孔作业施工在射孔前对所使用井口要按标准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射孔。对于特殊情况有特殊要求的要在工程设计中注明。

第二十五条

所有井控装备及配件必须是经集团公司认可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井下作业公司井控车间在试压前应进行验证,否则不予试压。

第四章 施工过程的井控工作

第二十六条

施工过程的井控工作主要是指在作业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使用井控装备和工具,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快速安全控制井口,防止发生井涌、井喷、井喷失控、着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七条

施工现场应有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第二十八条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作业队应将在地质、工程和施工设计中提出的有关井— 12 —

控方面的要求和技术措施向全队员工进行交底并记录,明确作业班组各岗位职责与分工,进行防喷演习和应急演练,并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井控装备及工具。任何井口装置、工具的安装应为井控装备和抢喷装置的安装留有合理的空间,为抢险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对施工现场已安装的井控装备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试压合格,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三)施工现场使用的放喷管线、节流装置及压井管汇(管线)安装、试压符合规定。

(四)施工现场应备足满足设计要求的压井液或泥浆加重材料及处理剂。

(五)钻台上(或井口边)应备有能连接井内管柱的旋塞或简易防喷装置作为备用内、外防喷工具。

(六)实行开工前井控验收制度。对于常规作业井由施工单位先自行验收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开工验收;对于高危地区(居民区、市区、工厂、学校、人口稠密区、加油站、江河湖泊、人工岛等)、气井、高温高压井、含有毒有害气体井、射孔(补孔)井及压裂酸化井等建设单位认为井控安全风险高的井,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安全部门、监督部门、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共同验收,达到井控要求后方可施工。

(七)施工现场必须按标准设置专用风向标、安全疏散通道和紧急集合点。

第二十九条

现场井控工作应以班组为主,按“四·七”动作进行演练(见附录3)。

第三十条

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井口,以便及时发现溢流。

第三十一条

发现溢流后应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信号统一为:报警信号为一长鸣笛,关井信号为两短鸣笛,解除信号为三短鸣笛),关井时,按正确的关井方法及时关井或装好井口,观察压力,及时汇报,其关井最高压力不得超过井控装备额定工作压力、套管实际允许的抗内压强度两者中的最小值。

第三十二条

压井施工时,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和压井作业标准进行,压井后如需观察,观察后应用原性能压井液循环一周以上,确认压井成功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第三十三条

拆井口前应测油管、套管压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实施压井,确定无异常方可拆井口,并及时安装防喷器。应加强拆井口至换防喷器的生产组织,缩短拆装时间。

第三十四条

射孔作业

冀东油田的射孔作业一律采取油管输送射孔。

(一)采油(气)树井口压力级别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

(二)采油(气)树井口上井安装前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采油(气)树井口现场安装后要整体试压,且要装好与井口对应量程的合格压力表。合格后方可进行射孔作业。

(四)射孔点火前必须座好井口采油树,螺丝上全上紧,装好油套压力表,连好进40方大罐放喷管线。并按第二十二条规定连接、固定好压井和放喷管线。

(五)射孔后起管柱前应根据测压数据或井口压力情况确定压井液密度和压井方法进行压井,确保起管柱过程中井筒内压力平衡。洗压井后观察2小时以上(油套压力为零、出口无溢流等),若无异常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六)在投棒射孔后,若对炮枪是否响有疑异时,应先打捞出点火棒,再确定下步施工。

(七)测磁定位校深、油管切割及射孔后需要打捞点火棒时,射孔队必须安装防喷管及防喷盒。

(八)起、下射孔枪时,射孔队必须提供与所下枪扣型相匹配的变扣并使用由施工队提供防喷提升短节或防喷单根进行起、下枪施工,否则不允许施工。

第三十五条

诱喷作业

(一)抽汲诱喷作业

1.在抽汲作业前采油树必须安装齐全(含清蜡闸门),并检查各法兰和卡箍、钢圈、闸门、确保密封。

2.必须装好防喷盒、防喷管,防喷管长度大于抽子和加重杆的总长的0.5米。发现抽喷预兆后应将抽子提出,进入防喷管内,快速关闭闸门。

3.预测为气层或高含气层的井不应进行抽汲作业。

4.对于地层压力系数大于1.0的地层,应控制抽汲强度。每抽汲一次,应将抽子起出,关闭清蜡闸门,观察10-30分钟,无自喷显示时,方可进行下一次抽汲。

5.抽汲出口尽量使用直管线进计量罐,并用地锚固定,严禁使用焊接管线或软管线。

(二)用连续油管进行气举排液、替喷等项目作业时,必须装好连续油管防喷器组。

(三)气举、汽化水、液氮排液、抽汲作业后,起管柱前必须洗压井。

第三十六条

起下作业

(一)起下泵杆作业

1.起下泵杆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井口装全套采油树,井口附近必须配备简易泵杆(包括驱动杆、螺杆泵空心杆)抢喷装置(泵杆挂)及相应变扣、卡箍与钢圈,做到随时控制井口。

2.起下泵杆作业时,应打开采油树的两侧生产闸门。3.发生溢流时,应立即抢装简易泵杆抢喷装置。

(二)起下油管、钻杆作业

1.起下油管(钻杆)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

2.起下油管(钻杆)作业前,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安装试压合格的并与井内油管(钻杆)规范相匹配的防喷器。

3.在起下封隔器、配水器、铅模和打捞工具等大直径工具时,起下钻速度应控制在30根/小时以内,防止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

4.在起管(钻杆)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观察井口和罐池液面变化,并及时向井内灌入设计要求密度的修井液,保持液柱压力平衡(对于有漏失的井,下管柱时应随时向井内补灌修井液)。

5.下油管、钻杆过程中发生溢流,如井内管串少于500米发生溢流时,抢喷必须先装油管挂、装旋塞、关防喷器,必须采取防止井内管柱顶出的措施。

6.起下油管或井下工具作业时,一律使用抢喷总成进行抢喷作业。

7.停止作业时井内管柱不少于1000米,要有防止井内管柱顶出的措施。

8.在无法抢装防喷总成的情况下可直接将旋塞阀拧在油管或钻杆接箍上,关闭封井器,加装好防上顶装置。油套装好压力表,观察压力。

防喷总成=变扣短节+油管挂+提升短节(油管钻杆短节)+旋塞阀(详见附录4)。

(三)起下电泵作业

1.起下电泵管柱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

2.起、下电泵机组过程中必须配有能与防喷短节连接的装置。3.井口必须提前备有剪断电缆的专用剪断钳子及由变扣、油

管挂、提升短节和旋塞阀组成的防喷装置,油管头上法兰及采油树闸门组成的防喷装置(即大四通以上部分即简易井口)、井口螺栓。

4.起、下电泵过程中,发现溢流或井喷预兆时,应立即在靠近卡子位置,切断电缆,连接好防喷总成,座回油管挂,关闭封井器。

5.起、下管柱作业时,执行起、下油管(钻杆)柱作业的程序。

(四)打捞卡封(封隔器、桥塞等)管柱作业

1.打捞前应用与封闭地层前所用性能相一致的压井液进行循环压井,且保证油套压力平衡。

2.打捞时应用与井内性能一致的压井液进行冲洗打捞,捞获卡封管柱并使封隔器解封后观察2小时井口无溢流方可起钻。

3.应控制起钻速度,防止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4.及时向井内灌注压井液。

5.打捞施工过程中发生溢流,应按SY/T 5587.3-2004《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标准压井后再进行下步施工。

(五)起、下螺杆泵作业

1.起下螺杆泵杆、管柱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

2.起、下螺杆泵管柱作业前井口必须安装与所起下管柱规范一致的防喷器。

3.井口必须提前备有变扣、油管挂、提升短节、井口螺栓、— 18 —

采油树油管头上法兰及其以上部分(与大四通配套的简易井口要有试压合格证)、简易泵杆(带空心杆变扣)抢喷装置。

4.起、下杆柱前先将采油树油管头上法兰及其以上部分(即大四通以上部分)座在四通上,上好螺栓。

5.起、下驱动杆柱前先将采油树油管挂以上部分驱动头(即大四通以上部分)拆掉,然后在油管挂上安装简易驱动杆防喷装置,再进行起杆作业。

6.起、下杆管柱作业时,执行相应的起、下泵杆与油管(钻杆)柱作业的程序。

(六)取换套管作业

1.作业前详细了解浅层气(或浅气层)深度、压力等详细资料。

2.取换套管作业前,封闭已经打开的油层且必须试压合格。3.取换套管作业全过程修井液的液柱压力必须大于浅气层的压力。

4.作业时,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有无油气显示,及时灌注修井液。

5.取换套管作业必须连续施工。

6.特殊情况下必须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并上报油田公司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七)套起管、杆作业(杆卡、杆断、杆脱工况)

1.起杆、管柱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

2.套起管、杆作业前井口必须安装与所起油管规范一致的防喷器。

3.套起管杆时必须做好油管防喷准备工作,井口必须提前备有三通(带卡箍头,便于出现险情时抢装简易泵杆抢喷装置)、油管变扣短节和平式短节、旋塞阀、卡箍与螺栓及小钢圈、杆柱相应变扣、简易泵杆抢喷装置及相应工具。

4.起杆时,把三通连接到油管上部,三通一侧装好旋塞阀,并且打开。

5.一旦发生溢流显示立即抢装简易抽油杆防喷装置,然后关防喷器、旋塞阀,装上压力表观察压力。

6.起管时,执行起、下油管(钻杆)柱作业的程序。

(八)偏心井口作业

1.起下杆、管柱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2.井口必须提前备有旋塞阀、变扣、油管挂、提升短节、井口螺栓、采油树油管头上法兰及其以上部分(即大四通以上部分)、简易泵杆抢喷装置,与大四通配套的简易井口要有试压合格证。

3.起杆柱作业

(1)起杆前,先起出光杆及一根抽油杆,然后将起出的光杆及一根抽油杆下入,将杆柱探泵底至悬重落零,倒扣起出光杆及一根抽油杆,起一根油管(带偏心井口),将采油树油管头上法兰及其以上部分座在四通上,上好螺栓。

(2)抽油杆对扣后进行起杆作业,起杆柱执行起、下泵杆— 20 —

柱作业程序。

(3)一旦发生溢流显示,立即将简易泵杆抢喷装置抢装上,控制井口。

4.起、下管柱前必须安装符合设计要求的防喷器,并执行起、下油管(钻杆)柱作业的程序。

5.下杆柱作业

(1)下入光杆前不能将采油树换为偏心井口。

(2)下杆执行下泵杆柱作业程序,一旦发生溢流显示立即将简易泵杆抢喷装置抢装上,控制井口。

(3)下光杆前,先将最上部一根抽油杆倒入油管内,再把带偏心井口油管下入井内。

(4)座好偏心井口,然后配短节、下光杆对扣、调防冲距挂抽。

(九)连续油管作业

1.使用连续油管进行诱喷、冲砂、解堵作业时,必须安装专用防喷器,按操作规程要求检验防喷器的密封性。

2.使用连续油管车进行液氮诱喷前,应在油管闸门的一侧接放喷管线至40方大罐,并每隔10-15米用地锚固定牢固,放喷管线应尽量使用直管线,严禁使用焊接的管线及软管线。

3.连续油管车进行液氮诱喷、冲砂、解堵期间,若有自喷显示,则立即停泵,按连续油管车操作规程起出连续油管,并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安装油嘴或用针形阀控制放喷求产。

第三十七条

冲洗(砂)、旋转钻进(包括钻塞、套铣、磨铣等)工况作业

(一)在冲洗(砂)、旋转钻进作业必须在压住井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中井口应座好自封封井器和防喷器。

(二)对于砂埋油层、钻塞回采的作业井,作业时应选择密度不低于封闭油气层前的压井液作为修井液。

(三)冲洗(砂)、旋转钻进施工前,应在套管闸门的一侧接放喷管线至40方罐,并每隔10-15米用地锚固定牢固,放喷管线应使用直管线,不允许使用焊接的管线及软管线。

(四)冲、钻开被埋的地层时,必须保证正常的循环,当发现出口排量大于进口排量时,要停止冲钻作业,正常洗井,及时观察进出口排量,提出钻冲单根,观察油套压力,然后再进行下步施工。如若洗井两周后出口排量还是大于进口排量,且油气量增大,则停泵关闭防喷器和油管旋塞观察压力,再定下步施工措施。

(五)在冲、钻作业施工时,须使用长吊环,在冲、钻单根顶部和底部接好旋塞阀;有井喷显示,立即上提冲洗单根,按规定程序关井,控制住井口。

(六)钻磨完成后要充分循环洗井至1.5~2个循环周,停泵观察至少30分钟,井口无溢流时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作业。

第三十八条

出现不连续作业必须关闭井控装置或装好井口。停等48小时以上的施工井,要拆掉防喷器,安装好采油树。

第三十九条 其它工况作业

(一)空井筒

1.空井筒发现溢流,直接在套管四通或防喷器上部抢装采油(气)树。

2.空井筒电缆作业施工必须安装全封封井器,一旦有溢流或井喷预兆,立即剪断电缆关井。

(二)试井

1.试井作业时必须安装全套采油树并安装防喷管。2.作业队应配合试井做好井口的防喷工作。

3.防喷管如有刺漏应起出试井仪器等,如果压力过大应剪断钢丝或电缆,关闭清蜡闸门。

(三)更换采油树(包括更换大四通)1.对于一级风险井,更换采油树作业前,封闭已经打开的油层且试压合格。

2.对于二、三级风险井,更换采油树作业前,必须确认井已被压住,并用井内相同密度的压井液灌满井筒并保持液面在井口,确保井口无溢流。

3.修井动力工作正常,采油树、配件及工具准备齐全。4.施工人员到位,分工明确,连续施工,现场由带班干部指挥。

5.按照SY/T 5587.9-2007《换井口装置作业规程》更换采油树。

6.特殊高风险井更换采油树作业必须提前编写施工设计、应急预案,并报冀东油田主管部门批准,由建设单位组织井控、安全管理部门、监督部门、施工单位主管部门、作业队队长等人员到现场。

(四)安装防喷器

1.施工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2.修井动力运转正常,防喷器、配件及工具准备齐全。3.打开油、套管闸门,无溢流显示,换装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视井口。

4.各岗位人员应分工明确,由带班干部指挥。

5.拆卸采油树并保持连续灌入修井液,保持井内液柱压力平衡。

6.卸下采油树,将带旋塞阀的提升短节连接在油管悬挂器上。7.吊装防喷器并上齐上紧全部螺栓,完成拆卸采油树(不包括大四通)安装防喷器作业。

8.防喷器安装后,必须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试压合格。

(五)拆卸防喷器

1.施工作业前必须在确认井已被压住的情况下进行。2.修井动力运转正常,采油树、配件及工具准备齐全。3.各岗位人员分工明确,由带班干部指挥。

4.用带旋塞阀的提升短节将油管悬挂器接到油管上并上紧。5.将油管悬挂器通过防喷器座入大四通,对角顶紧全部顶丝。

6.观察油、套压,无压力显示,方可卸下防喷器,然后再卸下提升短节。

7.安装采油树,并上全上紧所有螺栓。

(六)替喷施工作业

1.替喷作业前采油(气)树的各部件必须安装齐全,并检查各法兰和卡箍、钢圈、螺栓及闸门,确保承压密封完好,并将油嘴卸掉。

2.替喷前进口管线必须采用硬管线,通径不小于50mm,且管线试压为预计压力的1.5倍,不刺不漏为合格。

3.替喷管线出口,必须采用硬管线连接,通径不小于50mm且用地锚固定。管线进罐采用直管线与40方罐连接,严禁使用焊接管线或软管线。

4.替喷作业应采用正循环替喷方法,以降低井底回压,减小套管反排压力。

5.高压油、气井,要选择适当密度的替喷液,必要时要采用二次替喷。

6.替喷后未达到自喷投产要求或未自喷的井,必须经洗压井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七)压裂酸化后施工作业

1.压裂酸化后,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安装油嘴或针形阀控制或畅放,放喷排液、求产,直至油套均无溢流或压力稳定为止。

2.放喷排液、求产后,不能自喷的生产井按照施工设计要求,— 25 —

继续用抽汲、泵排方式(或设计要求的其他方式)排液、求产。

3.排液、求产结束后,需要动井口时,压井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作业。

4.酸化排液进罐,上罐检查液面时,须有防硫化氢及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措施。

(八)井口槽作业

1.压井、节流管汇(管线)必须按要求固定,控制闸门必须安装在井口槽盖板以上距井口3米以远便于操作的位置。

2.防喷器、升高法兰的材质、内通径及承压等级应与施工井采油树、油层套管规范一致。

3.升高(短节)法兰安装后必须试压合格,并用直径12.5mm钢丝绳四角绷紧固定。

4.冬季施工做好管线防冻堵工作。

(九)带压作业

1.使用检测合格的带压作业装置进行作业。2.施工井套管短节应连接牢固、密封良好。3.防喷器的工况温度范围在-29℃~121℃。

4.高压软管在750℃、28MPa时,至少能连续工作15min。高压软管采用带防尘罩的快速接头连接。

5.带压作业井控装置主要部件性能应根据具体施工井况而定,井控装置主要部件性能见表1。

6.井口控制系统由三闸板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环形防喷— 26 —

器、升高短接、四通和泄压管汇等组成。组合形式应能保证每项施工井口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7.闸板防喷器、固定卡瓦及游动卡瓦应安装锁紧装置。8.堵塞器规格应与井下管柱相匹配,封堵井内油管至预定位置,封堵后打开油管闸门放空,确认无溢流为封堵合格。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9.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天气、气温在-15℃以下禁止带压作业;井口检测到硫化氢浓度大于15mg/m3(10ppm)的井禁止带压作业。

10.中途停止施工时,必须关闭半封防喷器、固定卡瓦、游动卡瓦,并手动锁紧。

11.手动开关时应使用带保护的防喷杆开关。

12.施工现场应至少配备两套不同型号内封堵工具,封堵工具的额定承载负荷应大于井内流体对其的作用力。

13.起完全部管柱时,关闭全封防喷器并手动锁死,释放井控装置内的压力。

14.辅助式带压作业机中可动部件均应远程控制。15.井口安装压井、放喷管线。

16.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对防喷器、带压作业装置和压井、放喷管线试压。试压过程应符合SY/T6690-2008《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中5.2的规定。

17.液控岗位人员应经过企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五章

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

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

第四十条

井场设备的布局要考虑防火的安全要求,标定井场内的施工区域并严禁烟火。在民房、苇田、草地、农田、采油(气)场站等地进行井下作业时,应设置隔离带或隔离墙。值班房、发电房、锅炉房等应在井场盛行季节风的上风处,距井口不小于30m,且相互间距不小于20m。井场内应在现场作业人员容易看到的地方设置明显的风向标(风向袋、彩带、旗帜或其他相应的装置)和防火防爆安全标志。若需动火,应执行SY/T 5858-2004《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中的安全规定。

第四十一条

井场电器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符合SY 5727-200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SY 5225-2005《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规程》和SY/T 6023《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规定》等标准要求。井场必须按消防规定备齐消防器材并定岗、定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井场内至少应配备8 kg干粉灭火器4具,大修、试油加35 kg干粉灭火器2具,消防锹4把,消防桶4个,消防钩2把,消防砂2方。消防器材应由专人负责,每月检查一次。按要求定期组织消防演习。

第四十二条

在含硫化氢的井进行井下作业施工时,应严格— 28 —

执行SY/T 6137-2005《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法》、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和SY/T 6277-2005《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标准,井口、地面流程、入井管柱、仪器、工具等应具备抗硫腐蚀性能,要制定施工过程中的防硫方案,完井时应考虑防腐措施。井场内气体易聚集的场所应按要求安装硫化氢监测仪和防爆排风扇等防护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防中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以及与其匹配的空气压缩机和充满空气的备用空气瓶,并指定专人负责。空气呼吸器和硫化氢监测仪、可燃气体监测仪等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监测报警仪定期检定,报警值设置正确、灵活好用。对作业和相关人员进行防硫化物培训并定期进行防硫演习等。对高压高产含硫气井,应考虑防喷器(特别是剪切闸板)的组合形式。

第四十三条

含硫油气井进行井下作业施工前,必须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井喷应急预案,包括汇报程序、关井程序、点火措施、人员撤离和压井施工等措施。(含硫等有毒有害油气井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参考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四条

井喷失控后的紧急处理

(一)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现场施工指挥。

(二)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应迅速停机、停车、断电,并设

置警戒线。在警戒线以内,严禁一切火源。并将氧气瓶、油罐等易燃易爆物品拖离危险区。同时进行井口喷出油流的围堵和疏导,防止井场地面易燃物扩散。

(三)迅速做好储水、供水工作,用消防水枪向油气喷流和井口周围大量喷水或泡沫,冷却保护井口。

(四)测定井口周围及附近的天然气或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划分安全范围,并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发现有硫化氢气体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当井喷失控,井场硫化氢浓度达到150 mg/m3(100 ppm)的危险临界浓度时,现场作业人员应按应急预案立即撤离井场,现场总负责人按应急预案的通讯表通知其它机构和相关人员。

(五)清除井口周围和抢险通道上的障碍物。

(六)抢险中每个步骤实施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和演习,使有关人员心中有数。

(七)、做好人身安全防护工作,避免烧伤、中毒、噪音等伤害。

(八)同时要配合地方政府,紧急疏散井场附近的居民,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九)含硫油气井井喷或井喷事故发生后,既要防止着火爆,又要防止硫化氢中毒。当人员的生命受到巨大威胁、撤离无望,失控井无希望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作为最后手段应按抢险作业程序对油气井井口实施点火,油气井点火程序的相关内容应在应急— 30 —

预案中明确,油气井点火决策人宜由生产经营单位代表或其授权的现场总负责人来担任,并列入应急预案中。

第六章

井控技术培训

第四十五条

公司应在经集团公司认证的井控培训单位进行相关人员的取证和换证的培训工作。

第四十六条

对从事井下作业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及井控管理、现场施工、现场监督等人员必须进行井控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培训岗位如下:

(一)现场操作人员,主要指井下作业队的班长、副班长、操作手等主要生产骨干;

(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指设计人员、现场监督、工程师以及其他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等;

(三)生产管理人员,主要指主管井下作业的领导和施工作业队伍的生产、技术、安全等管理人员;

(四)现场服务人员,主要指井控车间的技术干部和现场服务人员;

(五)相关技术人员,主要指测井、测试、试井、射孔、酸化压裂等现场技术服务人员。

第四十七条

井控培训要求

(一)井控培训要求

1.现场操作人员培训重点内容包括及时发现溢流和及时关井的措施方法;正确实施关井操作程序及井控装备的熟练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等。初次取证培训时间为49课时。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内容包括正确判断溢流方法,正确关井步骤,压井设计编制、压井程序、压井作业实施,井控装备故障正确判断、一般故障的排除,正确处理井喷及井喷失控等。初次取证培训时间为49课时。

3.生产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内容包括井控工作的全面监督管理,复杂情况下的二次井控技术和三次井控技术,井控设计原则等。初次取证培训时间为35课时。

4.现场服务人员培训重点内容包括井控装备的结构、原理,井控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故障判断和排除等。初次取证培训时间为35课时。

5.相关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内容包括井筒内各种压力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溢流的主要原因和显示及发生险情时的配合要求等。初次取证培训时间为21课时。

(二)各单位根据油田实际,应加强特殊内容、特殊环境培训的管理,其中:

1.应加强对非持证人员的培训,应当先培训后上岗。2.对不压井作业等井控培训,应突出现场作业人员在不压井井下作业等条件下的井控技能培训。

3.在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地区施工作业人员应加强硫化氢等有毒有害防护内容的培训。

4.在施工对象和环境发生重要变化时,施工前应当安排井控培训和演练。

第四十八条

对井控培训合格持证者,每两年由井控培训中心复培一次,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取消(不发放)井控操作证。

第七章 井控工作管理制度

第四十九条

井控分级责任制度

油田必须成立井控领导小组,主管井控的领导为领导小组组长,对油田的井控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由分管井下作业的领导、副总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及油田井控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组成。各有关单位及承包商的行政主要领导为本单位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一名领导为井控工作的分管领导,各级负责人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恪尽职守,做到职、权、责明确到位,实行井控分级管理责任制。

(一)油田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颁发的井控各项管理规定及上级有关井控工作要求。

2.负责组织审定油田井控实施细则及相关管理制度。3.负责油田公司井控工作的部署与实施。

4.负责迎接上级的井控检查,组织油田公司井控检查和井控例会。

5.负责油田公司井控应急救援工作和演习的策划。6.负责对井喷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二)井下作业(试油)井控专业组职责

冀东油田井控领导小组下设井下作业(试油)井控专业组。职责是:

1.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井下作业井控管理规定。2.组织制定、修订并落实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及相关管理制度。

3.出现问题和险情,专业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制定技术和安全措施,并组织指挥处理。

4.负责组织油田井下作业(试油)井控应急演练。5.负责组织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大检查。6.负责迎接上级井下作业专业井控检查。

(三)井控工作办公室职责

油田公司井控领导小组设立井控工作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工程技术处具体负责。

井控工作办公室的职责:

1.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及油田公司有关井控管理规— 34 —

定,负责井控工作的上传下达等日常工作。

2.负责组织修订油田井控实施细则,制订井控工作计划及相关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

3.协助人事处和主管单位做好公司内部应持证人员的井控培训工作。

4.按规定组织对井喷失控事故的调查、分析,并统计上报。5.负责定期组织油田公司井控检查和井控例会。6.负责组织迎接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井控检查。7.负责收集、统计和上报有关井控工作的报表和材料。

(四)专业主管单位井控管理职责 1.勘探开发建设项目部井控管理职责

(1)组织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冀东油田有关井控管理等规定的执行情况。

(2)负责辖区和职责范围内井下作业(试油)井控管理工作,负责油田试油承包商及相关技术服务队伍的井控管理工作,对试油过程的井控安全负总责。

(3)负责组织对试油承包商和专业服务队伍及其施工现场的季度井控工作大检查和考核,督促井控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4)负责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试油承包商井控会议,总结阶段井控工作,部署安排下一阶段井控管理工作。并于每季度末向井控办公室上报井控工作总结。

(5)负责监督检查相关井下作业(试油)施工单位的井控管

理体系贯彻落实情况,以及井控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6)负责辖区内试油井控开工验收及监督检查工作,对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井控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根据有关规定,对违章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7)协助工程技术处对井喷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8)负责进入油田的井下作业承包商试油队伍资质初审把关,并负责承包商队伍的井控管理工作。

(9)每月5日前向油田井控办公室统计上报有关试油承包商及相关技术服务队伍井控管理工作的报表和资料。

2.井下作业公司井控管理职责

(1)组织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冀东油田有关井控管理等规定的执行情况。

(2)负责辖区和职责范围内井下作业井控管理工作,负责油田井下作业承包商及相关技术服务队伍的井控管理工作,对井下作业过程的井控安全负总责。

(3)负责组织对井下作业承包商和相关专业服务队伍及其施工现场的季度井控工作检查和考核,督促井控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4)负责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井下作业承包商井控会议,总结阶段井控工作,部署安排下一阶段井控管理工作。并于每季度末向井控办公室上报井控工作总结。

(5)负责监督检查在油田从事井下作业施工单位的井控管理— 36 —

体系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现场井控工作的执行、实施、监督等管理工作。

(6)对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井控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根据有关规定,对违章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7)协助工程技术处对井喷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8)负责进入油田的井下作业承包商队伍资质初审把关,及开工前的井控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负责井下作业承包商队伍的井控管理工作。

(9)负责井下作业(试油)井控设备的试压检测和维修。(10)负责油田井下作业和试油井控应急队伍的培训演练和管理工作,负责应急物资的配套、维护和管理。

(11)每月5日前向油田井控办公室统计上报有关井下作业承包商及相关技术服务队伍井控管理工作的报表和资料。包括持证、溢流和井控装备报表等。

(五)公司相关二级单位都应该根据自己职责成立井控管理小组,对井控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井控管理小组职责:

1.行政主要领导是本单位井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井控管理网络,组织完善并落实本单位分级井控管理(岗位)职责及制度。负责本单位的井控管理工作。

2.组织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冀东油田有关

井控管理等规定的执行情况。

3.负责本单位管辖领域内和职责范围内的井下作业单位和作业队伍的井控管理工作。

4.负责组织本单位每季度一次井控安全工作大检查,督促井控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5.负责组织本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井控会议,总结阶段井下作业井控工作,部署安排下一阶段油田井下作业井控管理工作。并于每季度末向井控办公室上报井控工作总结。

6.负责监督检查在油田从事井下作业施工单位的井控管理体系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现场井控工作的执行、实施、监督等管理工作。

7.负责对本单位井控事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对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井控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根据有关规定,对违章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8.负责本单位井控工作所需资源的计划与配置。

9.参加油田公司组织的井控应急演习,并负责本单位井控事故的应急抢险工作。

10.贯彻落实油田公司井控工作部署。落实油田公司井控工作制度。

11.各作业区负责辖区内和职权范围内井下作业井控开工验收及监督检查工作,每月组织一次井控工作检查,对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井控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根据有关规— 38 —

定,对违章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12.工程监督中心负责辖区内施工现场的井控监督检查工作,每月组织一次井控工作检查,对试油过程中存在的井控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根据有关规定,对违章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13.需下设专(兼)职的井控工作办公室及管理人员,负责井控日常管理工作。如单位主管领导和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应及时调整本单位的井控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工作职责并上报。

14.每月5日前向油田井控办公室上报井控持证报表及资料。

(六)井下作业承包公司应相应成立井控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井控管理工作,职责如下:

1.行政主要领导是本单位井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井控管理网络,组织完善并落实本单位分级井控管理(岗位)职责及制度。负责本单位的井控管理工作。

2.组织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冀东油田有关井控管理等规定的执行情况。

3.各级井控技术和监督管理人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恪尽职守,做到有职、有权、有责。

4.根据《冀东油田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对本单位下属作业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

5.负责每月度组织召开一次井控会议,总结阶段井下作业井控工作,部署安排下一阶段井下作业井控管理工作。

6.每月30日前向专业主管单位上报井控报表及资料。

(七)井下作业公司井控车间,井下作业公司和井下作业承包公司的作业队应成立井控小组

1.井控车间职责:

(1)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中油工程字〔2006〕247号)和本细则,认真落实各项井控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抓好本队(车间)员工的井控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

(3)副班长以上干部必须熟练掌握井控技术知识和井控装备性能、参数。

(4)负责井控装备的管理、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熟练掌握井控装备的工作参数、性能,及时上报修保计划、定级、定期保养,保证井控装备运转完好。

(5)建立健全各项井控规章制度,认真填写好各项井控台帐、事故报表等资料。

(6)每天要进行井控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7)对检测后不合格的井控装备有权提出报废和更换意见。2.作业队井控小组职责:

(1)严格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中油工程字〔2006〕247号)和本细则,认真落实各项井控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现场进行油水井井控— 40 —

施工作业。

(2)抓好本队员工的井控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3)负责组织好作业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达到井控及各项安全环保要求。

(4)负责井控装备的管理、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熟练掌握井控装备的工作参数、性能,定期保养,保证井控装备运转完好。

(5)建立健全各项井控规章制度,认真填写好各项井控台帐等资料。

(6)作业队每天要进行井控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杜绝井喷事故发生。

(7)按照有关井控规章制度定期组织防井喷、防硫化氢中毒等应急演习工作,做好演习的总结记录。

(8)操作手和副班长以上干部必须熟练掌握井控技术和井控装备性能、参数。

(9)若发生溢流、井涌、井喷预兆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井口,负责组织现场无关人员疏散,向有关部门汇报。

(10)做好硫化氢防范预案,在出现硫化氢气体时,负责控制井口,接好压井管线,实施压井工作。

第五十条

井控操作证制度

应持证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没有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的人员,无权指挥井控、从事井控上岗操

— 41 —

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井控持证台帐,并于每月5日前将月井下作业井控操作证在岗人员持证情况统计表上报油田井控办公室;各承包商要建立井控持证台帐,上报井下作业公司,由井下作业公司每月5日前上报油田井控办公室。

各级监管单位负责监督检查持证情况。

第五十一条

井控装置的安装、检修、现场服务制度。

(一)井控车间

1.负责井控装置的维修、试压检验、发放工作,并建立建全有关记录和台帐。

2.建立保养维修责任制、巡检回访制、定期回收检验制等各项管理制度。

3.每月的井控装备使用动态、巡检报告等应及时逐级上报冀东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主管部门。

4.对检测后不合格的井控装备有权提出报废和更换意见。5.负责进入油田井下作业(试油)井控装备的验收,确保符合有关规定。

(二)各井下作业承包商

1.负责井控装置配套、维护、巡检、回收和现场配置发放,并建立健全有关记录和台帐,并将配置到现场的井控装备情况及时报井控车间。

2.在监督、巡检中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井控装备存在的问题,— 42 —

确保井控装备随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每月的井控装备使用动态、巡检报告等应及时逐级上报井控车间。

(三)各施工作业队应定岗、定人、定时对所使用的井控装备及工具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第五十二条

防喷演习制度

(一)井下作业队应组织作业班组按起、下管柱(包括油管、钻杆、抽油杆及起下井内工具),起下大直径工具(封隔器或钻铤等),冲洗钻进作业时,空井筒时发生溢流时的四种工况分岗位、按程序定期进行防喷演习。

(二)作业班每月进行一次四种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防喷演练的时间要求:空井筒不大于2min,冲洗作业不大于3min,起下管柱不大于4min,起下大直径工具不大于5min,并做好防喷演习讲评和记录工作。演习记录包括:班组、日期和时间、工况、演习速度、参加人员、存在问题、讲评、组织演习人等。

第五十三条

井下作业队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

(一)作业队干部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在值班期间对井控工作负责,并作好值班记录。

(二)值班干部应检查监督井控工作各岗位执行、落实制度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遇井下试压、溢流、井喷、井下复杂等特殊情况,值班干部必须在场组织、指挥处理。

第五十四条

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

— 43 —

(一)井喷事故分级 1.一级井喷事故(Ⅰ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造成超标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或窜入地下矿产采掘坑道;发生井喷并伴有油气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二级井喷事故(Ⅱ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含超标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井发生井喷;井内大量喷出流体造成对江河、湖泊、海洋和环境造成灾难性污染。

3.三级井喷事故(Ⅲ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经过积极采取压井措施,在24小时内仍未建立井筒压力平衡,冀东油田难以短时间内完成事故处理的井喷事故。

4.四级井喷事故(Ⅳ级)发生一般性井喷,冀东油田能在24小时内建立井筒压力平衡的井喷事故。

(二)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 1.发生井喷要由下至上逐级汇报。

2.一旦发生井喷要立即报告该队所在单位应急办公室,各级单位接到井喷事故报警后,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的事项调查核实、确认,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结合实际情况,对井喷事故级别做出判断。

— 44 —

发生Ⅰ级、Ⅱ级井控事故,发生事故单位立即上报油田公司,油田公司接到报警后立即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办公厅),同时上报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油田公司采用规定的报告渠道和方式同时向当地政府进行报告。情况紧急时,发生险情的单位可越级直接向上级单位报告。

发生Ⅲ级井控事故,油田公司在事故24小时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同时上报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发生Ⅳ级井喷事故,油田公司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救援处理。

3.一旦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后,作业队应有专人负责收集资料,资料要准确无误。

4.发生井喷后,随时保持各级通信联络畅通无阻,并有专人值班。

5.冀东油田有关单位在每月5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公司井控办公室汇报上一月度井喷事故处理情况及事故报告。汇报实行零报告制度,对汇报不及时或隐瞒井喷事故的,将追究责任(汇报格式见附录5)。

6.冀东油田公司工程技术处井控办公室,在每月10日前以书面形式向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汇报上月井喷事故处理情况及事故报告。汇报实行零报告制度,对汇报不及时或隐瞒井喷事故的,将追究责任(汇报格式见附录5)。

第五十五条

井控例会制度

(一)作业队、井控车间每周召开一次由队长主持以井控为

— 45 —

主的安全会议;每天班前、班后会上,值班干部或班长必须布置井控工作任务,检查讲评本班组井控工作。

(二)各井下作业承包商单位每月召开一次井控工作例会,总结、协调、布置井控工作。

(三)各作业区、勘探开发建设项目部、工程监督中心、开发技术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井控工作例会,总结、协调、布置井控工作。

(四)专业主管单位、勘探开发建设项目部、井下作业公司每季度分别组织召开一次试油和井下作业承包商井控工作例会,总结、协调、布置井控工作。

(五)油田公司每半年联合召开一次井控工作例会,总结、布置、协调井控工作。

第五十六条

井控监督检查制度

(一)各级监管人员要按照井控岗位职责对现场井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监督要履行井控和安全环保监督职责,检查施工人员持证,井控设备档案,监督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和保养,防喷演习,灌液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三)在检查监督过程中,对现场不能解决或不能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主管单位汇报。

(四)各单位(项目部)要设立专(兼)职井控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日常井控工作,并负责组织对所属单位井控检查验收。

— 46 —

(五)油田各级井控检查人员要特别注重对一类风险井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反本细则的,有权责令其停工,限期整改。

第五十七条

井控奖惩制度

(一)奖励:

1.每年对各单位、各部门井下作业井控管理工作的综合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评选出井控工作先进管理单位、井控工作先进队伍和井控管理先进个人。

2.对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重大井控隐患,未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经查实确认后,按《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生产安全隐患管理办法》(中油冀安〔2009〕168号)规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处罚:

1.对于施工现场井控隐患辨识不清楚、不全面,对于提出隐患整改不力或同样问题重复出现的,对油田监管单位主要责任人或单位给予相应处罚,具体执行《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生产安全隐患管理办法》(中油冀安〔2009〕168号)规定。

2.对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但未发生井控事故的,由油田各级监督单位对主要责任人或单位给予违章记分与相应的经济处罚,具体执行《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安全生产违章记分处罚办法》(中油冀安〔2009〕171号)规定。

3.对于发生责任事故和造成污染的单位,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及合同约定,分别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和清除冀东油田市场

— 47 —

的处罚,具体执行《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施工作业项目安全环保考核暂行办法》(中油冀安〔2007〕52号)和《环境保护考核奖惩办法(试行)》(中油冀安〔2006〕404号)规定。

(三)对井喷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具体执行《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事故管理暂行办法》(中油冀安〔2006〕414号)规定。

第五十八条

井控整改“消项制”和整改情况上报制度

(一)各相关单位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动态表,整改动态表中要标明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落实措施责任人、整改期限、消项时间等内容(详见附录6)。

(二)对存在问题用“消项制”来落实,将检查出的问题逐条逐项列出清单,分别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最后整改期限,整改完成了就打钩消项,填写消项时间,没整改完的要继续落实整改,直至整改完成,再检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还在重复发生。

(三)各单位负责上级井控检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的上报,每月5日前将整改动态表和月度整改情况小结上报给工程技术处,并及时上报本单位在整改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四)工程技术处负责集团公司井控检查的问题整改情况的上报,每月10日前将整改动态表和月度整改情况小结上报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并及时上报本单位在整改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问题。

(五)油田各级井控管理部门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检查,不定期到个别单位抽检。

— 48 —

第八章

第五十九条

本细则由工程技术处负责解释。

第六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管理实施细则》(中油冀采〔2007〕314号)文件同时废止。

— 49 —

下载[中国石化]南昌石油: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环保作业消除民众疑惑(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石化]南昌石油: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环保作业消除民众疑惑(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