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如何教会孩子爱其他人
------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有感
在暑假期间,我又认真阅读了《中国教室的奇迹》,这次给我的感受就是如何教会孩子爱其他人。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更要注重我们的德育教育。现在我们的教育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本教育。如何珍爱生命,怎样学会做人做事,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初三全市统一模考,作文题目是《为你打开一扇门》,电脑阅卷的时候,全市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出现了半以上的学生出现了偏题现象,很多学生写的是母亲为自己打开一扇门,老师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门,朋友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门。而不是---我为别人打开一扇门。
表面来看,这是作文跑题,其实质却是: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习惯于被别人爱,很少有关爱他人的习惯,紧急状况下的作文其实是平时素质的反应。所以,与其说是偏题事件,还不如说是很多孩子缺少关爱他人的素质。没有生活,怎么能有作文?而百合班的作文像往常一样,他们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主要是他们已经习惯了爱----爱别人。
当我看到上面的这个事例时,给我触动很深,现在的我们经常是逼迫学生把成绩提上去,而有时我们却忘记了德育,想想有很多的犯罪分子,有很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给社会带来的伤害会更
大。所以,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把学生的德育搞起来,并且搞好,给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校怎么给孩子做好德育呢? 我认为至少每月都要进行一次主题班会进行德育教育。让孩子们都有一颗爱别人的心。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感恩父母,培养爱心。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被父母宠着,不知去感恩父母,所以作为教师正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父母亲,体会父母爱,理解父母亲,感悟亲情。一个懂得感受母爱的孩子才能学会去爱他人。我在进行教学时,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接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学生有时有什么动向,我就会及时地去引导。说说他们的爸爸妈妈,说说生活中的点滴。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学会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让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传递开来。
2、别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培养同情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弱势群体,比如,灾区的人们;遇到天灾人祸的家庭;贫困地区的人们,尤其是失学的儿童等等,这些生命个体和我们一样具有生存的权利,一样向往着更美好的生活。要改善他们的生活,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让心智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懂得同情弱者,奉献爱心尤为重要。来体会“别人快乐,我们也快乐”的心情,再让孩子们写一写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人需要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心。在每次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灵一次次得到了真善美的感染。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时都在引导学生欣赏生命,热爱生命,关注生命,让孩子们学会爱自己,同时也学会爱他人,懂得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还要为他人着想,这应该就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吧!
第二篇:《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当我读完《中国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时,我的感觉就像读完了一个童话。是的!只有童话里才会有这样的奇迹!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他能为学生做什么?如果认识了中国教室里的俞玉萍老师,或许便有了答案。我感动于这样的美好,俞老师在自己的平凡的教室里为孩子们缔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奇迹!他用自己创新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用自己激情的教育热忱,把教室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
我觉得俞老师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他的职业良心,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教室里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
我们老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当年作为学生的自己肯定也在那时深有体会,希望老师怎样的对待自己,希望老师怎样去做,自己也是多么的希望老师明白自己想要怎样去做。俞老师正是从这一点一滴中来体验学生的感受。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找出了属于自己的以及学生们想要教学方式。教师要得到孩子的信任,就要以身作则,他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老师是学生的模范,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如果打造一个信任的坚固关系,就会使教室的一切变得不一样。
脑海中,自己的一段段工作历程像放电影般闪过,我不停地思考比较,在相同的境遇面前,我曾是如何面对处理:我试着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却常常会因孩子们不时的错误而大发雷霆,把好不容易建立的平等关系亲手毁于一旦;我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努力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却常常忘了及时与孩子们分享书中的喜怒哀乐,不能坚持每天陪伴他们交流读书心得;我相信一张试卷评判不了孩子最全面的学习状况,却一次又一次地用练习来苛求他们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即使看到有些孩子从未在试卷中得到成功的喜悦,我仍没有改变自己的衡量标准……
读着,读着,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猛烈撞击着,俞玉萍,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他似乎天生就是为孩子们而生,他那特立独行的个性,截然不同的观念,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中国的教室里不断上演。我,又该以怎样的新姿态面对我那群朝夕相处一年多的孩子们呢?从俞老师的身上,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读了这本书,我想知道其实奇迹是可以发生的,只要用心。可是如今有多少人去反思过,学生学不好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去寻求更好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所以当读过这本书后,我想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方针只是一个指导的方向,老师们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按着方针一成不变,因为教育是一个不断前进和摸索的过程。所以我想只要用心,中国教室的奇迹同样会再次发生。
我深信教育无捷径。教育的旅途上和学生相伴而行,如果时刻都能做到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使纪律合乎逻辑,并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的榜样,我想我们的教育终究会有阳光灿烂的一天。期待着我的进步和孩子们让人惊奇的好表现。
第三篇:《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
——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汇报
高力板中学 语文组徐春红
“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这是从俞玉萍老师“百合班”学期末庆典时黑板上摘选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觉得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似乎在书写着我自己。
读完《中国教室的奇迹》,我惊叹不已,既佩服创造中国教室奇迹的俞玉萍老师的责任心事业心,更佩服她敢于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独立创新的精神,同时我也感叹主编赵国忠老师文笔的娴熟和优美。
俞玉萍老师不用全部的课时教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用一部分的课时去教全部的内容,她几乎不让孩子去做题,她用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读书,而她每年的中考成绩,在当地却遥遥领先,连续几届都是这样,要超出平均分二十分以上,她说她一定不为分数教语文,但是我觉得分数却是对她的额外奖赏。俞玉萍老师在用自己的心、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做教育工作,她把教育教学的细节做得很诗意、很有情味,很有艺术氛围,她的“名片”使用,她的期末“颁奖词”,她照相机的剪影运用,都一一告诉我,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如此单一,生活中的点滴形式都能成为教育的资源,这使我想到了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对照俞玉萍老师的做法我想说:“生活不是缺少教育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与教育相联系的眼睛。”无论是“名片”或是“颁奖词”,我都毫不陌生,可我却没想到事物间的联系,没有把它们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育中去。俞老师点醒了我,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伸延到生活中去,借助生活这样的大材料库去搭建沟通的桥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把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好好分析,而不仅仅以分析为主,口头教育为辅,更重要的是能把形式运用好来引导学生,最终解决问题,使其得以进步。
俞玉萍老师为我们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我看完全书非常感动。我骄傲我也是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羡慕百合班的孩子,他们能得到这么好的教育,是多么幸福的事;他们的家长又是多么幸运,他们的孩子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了完整的人格。我觉得俞玉萍老师不只是一位语文教师,更是学生可亲可敬的语文导师;她拥有的不只是语文学科,而是博大邈远的语文世界;她不只是在那里“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沐浴经典的光辉,穿透文化的时空隧道,畅游“大语文”的浪漫星空。她的语文教育丰盈着孩子们的灵性,她的学生无须做题,而是每天快乐地穿行在经典的长廊,与大师对话。她仿佛是为教育而生,确实是为
教育而活,在自由奔放的教育天地里,她和她的孩子们一路享受着教育生活的美好与幸福。纵观她整个教育活动是以“尊重孩子、关爱孩子、鼓励孩子、引领孩子”为主旨,以“名片、书签、班会、寄语、爱心、阅读、倾听、理解、守望、责任、观察、信任等等”为载体和形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细腻周全,温暖了学生心灵、开启了学生智慧、重塑了学生性格、鞭策了学生成长。
我印象最深的是百合班期末的隆重庆典。家长们参与并宣读颁奖词,“努力颁奖词、思考颁奖词、成长颁奖词等”每一份颁奖词都浓墨重彩地突出了每个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以激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成长怀抱更大的信心;老师为每位学生制作精美书签,并附上老师热情洋溢的“新年预言”,给予温暖和鼓励。这种形式的期末庆典意在暗示学生:假期只是成长的另一个起点,而不是努力的结束。临近期末我们都满足于工作的圆满和轻松;欣喜于假期的悠闲和快乐。而俞玉萍老师却有长足的眼光和铺垫的思维,这是多么有创意的举措,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
领略过俞玉萍老师的职业风采后,感触真的是“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正是她的每一次改变,快乐着自己更幸福着学生,正所谓教室是师生放飞梦想的地方,是师生追寻快乐幸福的天堂。静下心来回首我们教师生涯的点滴成功和辛苦经历,虽没有俞玉萍老师的完美和精彩,但正像校长所说:我们工作做得不少也不差,只是缺少记载和宣传。是啊,我们不也经常为自己有意或无意的做法收获小回报小成功而感到惊喜和欢悦吗,那么就不要自惭形秽,反而应该骄傲自豪。今天,在学习教育名家之后,我们在自己的理论和经验上再有所改变,不更好吗。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面对教育难题,俞玉萍老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愤愤不平。她关注的不是人生的杂草,而是考虑在心田上种植鲜花,她关注的不是学生今天的分数,而是学生的灵魂,她用自己优秀的灵魂来引领孩子的生活成长,这样的老师我由衷的钦佩,同是教育工作者,我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身体尚好,精力还旺,余热尚未散尽,心若在,梦就在。教育无大事,处处皆学问,我们也可以用一些改变,来美丽自己。
感受粗浅,请同事们见谅。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28日
第四篇:《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初二(2)班主任 陈晨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好地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多读教育方面的书籍。最近,乘学校新教育之风,我有幸拜读了赵国忠先生《中国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书中重点介绍了海门市东洲中学俞玉萍老师和她的百合班的故事,文章中介绍了俞老师给同学上的生动的幸福八节课。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三节课
幸福第一课“卡片课”名片上写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却满满的都是爱。我在思考这样的教育形式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实行。在具体实践中,我想既可以是老师为同学写卡片,也可以是同学之间写卡片,更可以是家长给孩子写卡片。使得小小的卡片变成老师、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相信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的教育会更有生机。
幸福第三课“端汤课”为每个孩子端一碗汤,是俞玉萍给孩子们上的第三节幸福课:体验爱,表达爱,诠释爱……教师一定要先于学生做到,这样的教育才能更有效果。对于我们初中生而言,我们没有住宿生,但是我们一样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偶尔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班级聚餐,同学、家长和老师围坐一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欢笑,使得教育潜移默化地深入我们学生的心田。
幸福第四课“晨读课”在花坛边晨读,是俞玉萍所在学校一道特别的风景,她带着孩子们与朝阳和清风一起读书,赴一场与好书的约会……学校的美丽不在于它的大小,他有多少楼,而是学生,在校园的每个地方都能有学生,这样的教师才是更加美丽的地方。我在试想,可以将我们的课堂迁移到室外,比如我们的早读课可以放在学校的花园里,我们的美术课可以是学生室外写生,我们的体育课可以室外的篮球、足球对抗赛,我们的生物课可以是为每一棵树起一个美丽的名字等等。其实教育不在乎现有的条件,而在于实施教育的人的思想。
幸福教育的道路上惊喜不断,名师名校的的作为值得赞叹。在翻阅的过程中,仿佛看见“中国教室的奇迹”.其实教育是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幸福,一个幸福的教师,一定是在成长过程中,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和同事共同进步的教师。主动向身边的名师请教,抓住一切与名师、专家交流的机会,得到名师的指点,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还将继续认真学习这本书,相信自己还能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初二(2)班那些事之C哥的《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篇:《56号教室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跟着雷夫老师走进了那间又小又破的56号教室,看着他把“品格”、“付出”、“谦逊”、“支持”传达给学生,是他,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必“害怕”的净土,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让学生的缺点得以改正。雷夫老师用自己对于教育的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一条原则。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镇得住”绝不能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学生的老师。信任才最宝贵,有了信任,才可以谈教育。我觉得,让孩子免于恐惧,是56号教室奇迹的根源。
捧着书细看,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透过这些浅显通俗的语言,我看到了一个将教育作为自己终生事业,并沉醉其中的教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旦成功,它带给我的满足感,足以补偿这个疯狂的教育界给我的心痛、头痛、以及微薄的薪资。”当看到雷夫老师的一名学生说“老师会把我们不会的问题讲上500遍”时,我真的无言,也很惭愧。多么有耐心有爱心的一位老师呀!学生的问题,也许是很小的一个知识点,也许是老师已经讲过很多很多遍的,也许是学生根本没注意听才不明白的,而雷夫老师,不问任何原因,只要学生不明白,就讲到明白为止。说来容易,但如果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总是无数次的重复,任谁都会生厌了吧。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雷夫老师认为“我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灵魂,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拯救自己的灵魂”;“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这些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读完这本书,我特别感觉到雷夫工作量很大,这也是我怀疑雷夫老师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的原因。雷夫老师说过,“当一位好老师是世上最难的工作。”一个好老师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耐性,需要爱。他那“魔鬼式训练”、学习“八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上的!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教学工作似乎涵盖了除技术性学科,如音乐美术外的所有课程。“凡是值得做得事情,就值得好好做。”这是第五十六号教室的班训,我想也是雷夫的行事准则。雷夫和我们一样也有痛苦和想要屈服的时候,但每当这时雷夫回想起他的学生珍妮给她的信,感谢他为孩子们建造的“避风港”,因此他又打起了精神。雷夫作为教师已经做到了极致,他用全部的爱、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在56号教室读书的孩子们。
在这本书上,雷夫老师写了许多教育学生的方法。其中有的对于我的日常教学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有的与中国教育现状还有一定差距,操作起来会有困难。不过,雷夫老师对于社会的责任心,对于教育的热心,对于学生的爱心一直感染着我,只要心中有学生,再加上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就不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