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中见管理之佛教中国化作者:王泽翼
佛中见管理之佛教中国化
王泽翼
中国本土宗教,有人说是道教和儒教,也有人说只有道教。大致差异就是对儒教的是否成立的问题上。对中国而言,佛教是外来宗教。
这一外来宗教如何在中国立足生根,当是文化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刚开始,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境况并不好,发展得很不顺利,但是还是站稳了脚跟。采取的办法就是借助官方的高层支持。根据历史资料:“ 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也为我国历史教科书所采用。”可惜,好景不长,等到当权者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潜在威胁时,便动用行政力量来严格限制佛教的发展。如《高僧传.佛图澄传》中记载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等语。这是一种隔离、限制、分割的办法。这种形势并未继续下去,根据《后汉书.西域传》中叙述,自汉桓帝奉佛之后说,“百姓稍有奉佛者,后遂转盛”。这种宗教的信奉者从皇室贵胄向下发展,普通百姓开始接受佛法普照。宗教市场洞开,在中国人的信仰选择中,又多了一种明智的选择。佛教较为平稳地渡过文化交流的初创期,又要继续随同历史一起向前发展。
简约而述,佛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磨合和震荡,就以镌刻“三武一宗之厄”的苦难印迹,在经受历史洗荡中,就如此经历了数百年之久。不管是为了道教张立,还是为了崇扬儒家道统,佛教终于还是挺住了。尽管不复当年气盛,损失惨重,然而大劫不死,根脉延存,佛法后彰,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营养和调整文化策略之后,佛教开始完全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并成为中国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个历史的标志就是中国禅宗的成立,这一以佛家立教宗旨,会通儒道的全新佛教宗派,正式宣示佛教中国化的真正完成。
由此可见,任何文化之间的同化都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接触阶段、磨合和震荡阶段、融合阶段、共生阶段。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要融合进去,就要调整好一定进入策略、选择好一定进入方式、多寻找共同点-求同存异、注意本土文化的口味、具有在坚守根本原则的情况下相宜修改不合适部分的改革精神等。千余载后,面对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有跨国公司的中国化,我们应该是从历史经验提取到宝贵而可资借鉴的管理智慧,也应当对中国文化本身有更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