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起步作文

时间:2019-05-12 13:3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指导小学起步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指导小学起步作文》。

第一篇:如何指导小学起步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起步作文

段家河镇明德小学王国颖内容摘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起步作文?通过一年的实践,我觉得首先作文教学要以激发兴趣为前提,其次作文教学要以积累为有效途径。最后注意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兴趣前提积累有效途径

“作文烦,作文烦,提起作文就心烦”,这是流传在学生中的口头禅。的确,有不少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会感到很头疼,简直无从入手。而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因此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我班有些学生习作有很多心理障碍,主要是:

1、惧怕心理,谈作色变,怕写不出交不了卷,怕写不好挨批评。

2、自卑心理。习作得到的只有低分,冷落和批评,从未获得过成功的喜悦,信心不足。

3、应付心理。不写不行,写又不成,不如动点脑子,想点“点子”,应付过关。

4、总觉得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这种种心到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如何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这一直是我在摸索的问题,现将我在作文教学中是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起步的经验给大家谈一谈。

一、作文教学要以激发兴趣为前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俗话还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1、通过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第一,多鼓励,少批评,不能用过高的水平去要求学生。记得我在开学初让学生写第一篇文章时,学生把作文交上来,我一看十分生气觉得三年级了作文还是那么几行,叙述不完整。于是我就让大部分学生重新写,结果写上来还是不尽人意。我就非常的纳闷。后来与别的老师交流这种情况,才明白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了,三年级的学生应从写段开始训练,先要求把句子写通顺,能把事情叙述完整就可以了。在这个时候应多鼓励学生,少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老师总认为学生写的不好,学生自己总觉得这方面很差,没办法学好,长期这样就没了信心,也没了兴趣。后来我坚持尝试这样做,效果还真不错。因此老师在写作文评语及打作文分数时,一定要认真斟酌,多鼓励,少批评,即使写得不好的文章,评语也尽量写得委婉些、尽量挖掘其中的优点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就觉得他的作文学得特别棒,特别自信,特别高兴,时间久了就有了兴趣,写起作文来就喜欢写。第二,优秀作文进行展示。每一单元的作文,教师对写得

比较好的文章可以把它们放到班级的作业展区,能够获得这种表扬的学生都欢天喜地,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越喜欢写就越想写,越想写就越放得开写,越放得开写就写得越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比如我们班的朱新源等同学刚学作文时并不是非常积极,后来有一次,我发现他们的写作水平并不低,只是比较懒惰,不够用心,也就是对作文还没有兴趣。于是,我抓住他们写得好那篇作文大做文章,把他们的作文在班上读了又读,并放在班里的作业展区,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渐渐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从而对每一单元的作文都非常用心,慢慢成了作文优秀的同学。

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合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联系实际,发挥学生的潜有智力,是写好一篇作文的一个关键。任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该单元作文的情境,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课本插图、实物、教具、谜语、故事、游戏、表演等形式,运用生动活泼、儿童化的语言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学起作文来趣味盎然。比如在教学《父母的爱》时,我为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来表述父母的爱,找了许多从小父母点滴照顾孩子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引导选材,然后设计为父母争夺最爱子女奖,学生们顿时写作兴趣高涨。

二、作文教学要以积累为有效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流水,泉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有了丰厚的积累,学生的习作将如溪水般自然流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厚的积累呢?

1、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有人说:“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等于在银行里存下了一笔巨款,一辈子可以享用它的利息。”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为了让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除了积累课内的知识,我与我们班的学生有个约定每天或多,或少都要看一会儿,然后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记录下来。也可以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记录下来。第二天老师和学生交换学习。而我每次总是有选择的挑选对学生每次习作有帮助的内容写在班级的读书角。这样长期以来学生也养成了这种读书积累的习惯。并且学生的习作语言也不在贫乏了。

2、指导积累。

首先引导随时积累,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值得回忆的事,也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景,我们可引导学生记录下来,比如学校举行的活动、平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等等。到习作时,就可将自己平常记录的东西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写作时,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显得得心应手。

其次引导专题积累。根据习作训练的目的进行专题搜集,如习作写人写事,引导学生特别留意写人写事文章,让学生把写人的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等的词句摘录下来,并进行加工整理,熟读成诵,这样习作时便可信手拈来。

最后引导课内外相结合。我们每册书的课文中,都能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古诗文、童话”等类型,那么教师就要充分熟悉我们的教材结合课文实例,制定每个单元甚至是每篇课文训练的一个重点,或是文章脉络,或是人物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或者等等,在逐步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积累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为只有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用起来来能更自如,而课内的文章总是有限的,教师可根据你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向学生介绍或建议读相关的文章,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更多的素材,用起来更加方便。

三、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有些语文教师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很多,可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普遍低下。这是什么原因呢?仔细分析,主要是因为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看成不相干的两回事,没有处理好阅读和作文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著的。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后来,在当天的日记《我的学校》就让学生从自己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这篇文章中,这样,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都比较轻松。写其他类型的作文也是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到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写起作文来就轻松自如。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亚多德也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别林斯基也说:“思想是通过形象说出来的,起主要作用的是想象。”想象被古人称为“驭文之首术”。想象对一切工作、领域,对一切人都非常重要。想象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有了想象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读写能力。阅读需要借助于想象,写作更离不开想象。有了想象就可以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有了想象力,就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甚至广及天上人间、古往今来,创造出种种现实图景和神奇幻象。可见,想象力与作文能力、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比如教学《太阳是大家的》这篇课文,一天中太阳做了多

少好事?我引导学生想象,进行作诗。学生兴趣很浓,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想象,太阳在别的国家都做了些什么?就这样,经常在课堂上进行想象,学生思维就越来越活跃,写出来的作文构思巧妙,想象大胆,形形色色,内容非常丰富。

总之,作文教学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地去渗透引导,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乐于写作;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材可选;又掌握了必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当然会写了。

第二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三年级作文属于起步作文,在期末复习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刚刚学习写作文,写作方法讲深讲浅,不好把握,大多数老师不知道从何下手,只是把一些题目让学生反复地写作。这样做,极容易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复习课应该从“有趣、得法、实效”三方面下功夫。

一、有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作文复习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例如: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⑵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⑶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得法:注意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 1.在观察中指导复习的习作。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在作文的复习教学时,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让学生看关于一些水果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一些水果的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一些水果的色彩、形态,果、肉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作文复习的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一个我喜欢的物品”片断,我从家里拿来一个小闹钟,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外形→画面→联想→数字→联系生活的感想”等,在复习课上稍加指导,看到外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画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数字,联系自己的生活,你又想到了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写出自己联想和感悟。有个学生这样写:

我高兴地接过小闹钟,仔细地端详起来。这只钟是长方形的,正面是西湖“柳浪闻鸯”全景图,画面绝大部分是美丽的西湖,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画面的一侧是一座南宋时期建造的花园,园里有座柳浪桥,湖边种着许多柳树。看着画面,我忽然明白了“柳浪闻莺”的含义。你看,轻风吹过,柳条儿迎风摇摆,那不就像绿色的浪潮一样吗?那秒针“嘀嗒,嘀嗒”的声响,不是仿佛黄莺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吗?

钟的右上侧有一扇塑料“小窗”,里面就是日历。日历是用塑料泡沫做底,显出的数字呈大红色。这红色的数字每24小时就变换一次,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到了。那表示钟点的12个数字,“3”和“9”不过是两个等号,只有“12”和“6”是两个端端正正的阿拉伯数字,其余的8个数字都只是8个小方点,它们均匀地镶嵌在美丽的图画中。在“12”的下面有一条金黄色的小线,这条细线正指着另一扇绿豆大小的“红窗”。透过窗口,你只能看见一个数字。如果你拨动闹铃上的暗钮,让数字对准那条黄线,并上足发条,到了你对准的那个钟点,一串清脆的铃声就会提醒你。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2.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复习中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3.言之有序,指导学生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写。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很少顾及写作的顺序。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到了复习阶段,就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啊一定的顺序写了。如:

写一件事情,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

写景,可以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写。还可以按观察的顺序写。

状物,可以知道学生按“名称→外形→习性(活动)→感情”的顺序写。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可以处是一篇范文,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写作顺序。然后知道学生观察实物,联想生活,确定写作的顺序。只要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即使写的不具体,也要进行表扬和鼓励。

4.言之有物,注意指导学生把重点段落写具体。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文,往往不知道什么是具体,什么是生动,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写具体,写生动了。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可以不过分强调,但是到了复习的阶段,应该强调一下如何写具体了。

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所谓言之有物,写具体,应该包含一下几方面:

叙述事情,应该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具体地说,能在一段话中写出两至三个人物活动的动作。

写景的时候,能够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仅仅能写出自己看到的内容,而且能写出想到的内容。在一段话中能使用一个比喻句,就是很伟大的创造了。

状物的时候,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出物的形状或形态;能联系生活,写出关于物的生活细节。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指导观察,二是提供适当的范文,为学生引路。

①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学习描写一种动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相关的资料、图片等,使学生对动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实体。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体观察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整体后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一只小燕子,从整体上看,它有一身乌黑光滑发亮的羽毛;从局部看,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等,这样各部分合起来,学生头脑里就自然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知道学生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猫的眼睛是绿的,绿得发亮;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又不相同: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缝;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见东西等等。这样,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不仅了解到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掌握对事物的描写方法。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② 范文引路,读中学写,了解重点段落的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是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和作文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以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段落,进行讲解,说明写作的方法和好处,然后贴船下篙,进行相似的模仿练笔,这样学生就能够学会写具体,言之有物了。

例如我们要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个小动物的外形,可以出示片段: 梅花鹿

我很喜欢公园里的梅花鹿。(总写喜欢)//它穿着高雅,长得俊俏,浅黄色的毛外衣上点缀着朵朵梅花图案。我想,梅花鹿就是因此而得名吧?//(分写一)梅花鹿的全身总是干干净净的,从无污染的痕迹;两只大眼睛总是带着机警的神情,再配上头顶那两只珊瑚似的桂冠──鹿茸,真像是高傲的公主。(分写二)

大公鸡

我家养了许多鸡,我特别喜爱那只金黄公鸡。我爱这只金黄公鸡,是因为它与别的鸡不一样。//(总写喜欢)它高高的个子,身体十分壮实,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冠子,身上穿的那身金黄袍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分写一)它尾巴长长的,走起微微摆动,像个挺胸昂首的武士,实在惹人喜爱。//(分写二)

通过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总,总写了什么特点。什么是分写,是如何分写的,写出了什么特点?

然后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或者先总后分,或按从头、身、尾、四肢的顺序来观察小动物。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抓住毛色、形状、体态、大小等方面来细致地观察。观察动物,既可全方位观察,也可重点观察。如以大公鸡为例,我们就可以对它的毛色、眼睛、冠子、翅膀、尾巴进行多方面观察,描写外形,首先要捕捉特征。

再后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体描写所写的动物的外形特点,如大小的特点,肥瘦的特点,毛色的特点,头、身、尾巴、四肢等方面的特点。描写外形要着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条分缕析,层次井然,切忌语无伦次。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或从主到次。在描写的时候,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尽量地人格化地描述,力求把文章的语言描述的生动而富有情趣。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突出特点来描述。比如你要描写大象的外形特点,就应该抓住大象与众不同的地方来描写。最后出示一幅图画或一个事物,让学生观察后练习写作。如观察另外一只大公鸡,让学生练习写“我喜欢大公鸡”。5.降低难度,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

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另外有些老师“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说这个过度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中明确提出:“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同样,这一指导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高年级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刚从高年级下来教三年级时,往往会不习惯学生的作文,怎么那么短,那么简单。不要忘了,那还是八九周岁的孩子,他才开始学写作文。从说到写,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对他们过高的要求势必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惧怕作文的心理。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学生大胆地写,自由地写,写出之后,再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喜欢作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快乐,这种“快乐”会使学生热爱作文,对写作充满自信,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有了这种心理基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其写出来的习作也会内容丰富。例如学生写《我喜欢的小动物》,有一个学生写小金鱼,只写了几句话,很简短,但他把外形、生活习性表达清楚了,就应该给与表扬。这对他以后学习作文是有帮助的。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家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上进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我们在作文讲评中,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以激励为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赞扬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比如,及时公布优秀作文的名单,搞优秀作文展或推荐发表,把学生写到的好思想、好行为、好语句以及独到的见解和观察都搜集起来,然后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读,意在表扬和提倡,由此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有效果: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步学习写作文,很难考虑篇的概念。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写一段话是可以。到了第二学期的作文复习的阶段,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写一篇文章,而不是写一段话。使学生竖立写篇的概念。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应该使学生认识三段式。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我常用的方法是读中学写。

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一篇与习作内容相关的范文,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快速打开写作的思路。例如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小游戏做完而又画出模式构思图之后,展示范文,指导学生理解写作模式。

洗手帕

今天,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块皱巴巴的小手帕。手帕上有几只小白兔,看样子,它一点也不高兴。原来,手帕上沾满了灰尘,脏乎乎的。

老师问:“能不能用这块手帕揩鼻子?”同学们都喊起来了:“不行,不行!要洗一洗。”刘老师从讲台里拿了一个花脸盆,请两个同学打来一盆水,又拿出一块小肥皂,就开始洗手帕了。“啪!”老师把手帕丢进了水里。但小手帕没有沉下去,刘老师连忙用手按了按,又来回摆了摆。等手帕全浸湿了,就捞出来打肥皂。打完了肥皂,刘老师就用劲地搓起来。搓呀搓,搓出了好多肥皂泡。可能是太脏了吧,连搓出来的肥皂泡也变成黑乎乎的了。刘老师放在水里清了清,水一下子也变黑了。刘老师连忙叫同学换来了一盆清水,又把手帕洗了一遍。等老师拧干给我们看时,呀,洗得真干净呀!这时,我才看清了手帕上的全部东西,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和她的妈妈。它们全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好像在感谢老师哩!

老师评说:这篇作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是写记叙文的一种最基本的章法。文章写的全是老师洗手帕。这里有看,有听,有想。通过看、听、想,知道了为什么要洗手帕、怎样洗手帕以及洗的结果怎样。尽管洗手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要写具体也不容易,尤其是事情的重点→洗,要观察仔细,具体描述。老师怎么洗的呢?“丢→按→摆→捞→打(涂抹肥皂)→搓→清→换→清。从小作者的文章看,他观察得非常仔细,非常有条理,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深。

而后对照三段式模式图,指导学生写作:

这种方法告诉我们,写一篇文章,可以分为三段写。【一看就懂】 ①开头→②中间→③结尾

起因→ 经过 → 结果

【一学就会】 这是学习写记叙文的一种最基本的章法。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初学习作一般从这一方法练习开始。?/P> ?/P>

通过反复的“三段式”的练习,一般三至五次,学生即可确立基本格式。

当然,这只是叙事的三段式,还写景的三段式,状物的三段式等等。

四、指导学生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符合要求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在作文教学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

第三篇: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加之我现在在农村小学支教,这里的孩子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量少,在起步作文中有相当大的困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常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兴趣培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先决条件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学们领到田野里、树林里、校园里等地方,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

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习作的强大动力。

二、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三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

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三、注重观察训练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么观察,教师就要具体地指导好观察方法。首先,教师要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教师就要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列,漫漫地,要让学生会自己列。观察时,教师要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要让学生会自己边观察边思考。其次,要注重生活中的观察。叶圣陶曾说过:“生

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特别是农村孩子,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少,语言积累少,但广阔的大自然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视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时要求孩子们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解其质,嗅其气,这样长此下去,观察就会习以为常,成效显著。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四 培养学生有效仿写作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因此,我就借助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教学生构思文章;通过阅读优美片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学生模仿其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在教学中,我觉得<<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其语言亲切自然,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在学完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学生成功仿写了<<打沙包>>,<<秋天的校园>>,<<走近秋>>等文章.五说话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联系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现在的新教材镇南关常常是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口语交际课中组织学生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而在习作课上,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所说的整理一下,有序地写下来。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六、采取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交流的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评价,修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修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以看到同学的进步,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

在作文批改中,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预以表扬。例如:有位同学写家乡的树林时,写到:“春天,冰雪化了,我和小伙伴常常去小树林里玩。有许多树发芽了,再过几天树叶渐渐变大了。一场大雨后,叶子就更加绿了。”我觉得这位同学认真观察了,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上:“‘渐渐’这个词写得多好呀!看来你认真观察了,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以后,我就

将类似的优秀段落展示在板报上,学习栏里。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善于捕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平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效仿写作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也能获得较高的写作水平。

第四篇: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加之我现在在农村小学支教,这里的孩子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量少,在起步作文中有相当大的困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常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兴趣培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先决条件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学们领到田野里、树林里、校园里等地方,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习作的强大动力。

二、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三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

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三、注重观察训练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么观察,教师就要具体地指导好观察方法。首先,教师要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教师就要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列,漫漫地,要让学生会自己列。观察时,教师要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要让学生会自己边观察边思考。其次,要注重生活中的观察。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特别是农村孩子,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少,语言积累少,但广阔的大自然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视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时要求孩子们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解其质,嗅其气,这样长此下去,观察就会习以为常,成效显著。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四 培养学生有效仿写作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因此,我就借助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教学生构思文章;通过阅读优美片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学生模仿其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在教学中,我觉得<<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其语言亲切自然,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在学完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学生成功仿写了<<打沙包>>,<<秋天的校园>>,<<走近秋>>等文章.五 说话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联系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现在的新教材镇南关常常是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口语交际课中组织学生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而在习作课上,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所说的整理一下,有序地写下来。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六、采取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交流的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评价,修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修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以看到同学的进步,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

在作文批改中,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预以表扬。例如:有位同学写家乡的树林时,写到:“春天,冰雪化了,我和小伙伴常常去小树林里玩。有许多树发芽了,再过几天树叶渐渐变大了。一场大雨后,叶子就更加绿了。”我觉得这位同学认真观察了,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上:“‘渐渐’这个词写得多好呀!看来你认真观察了,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以后,我就将类似的优秀段落展示在板报上,学习栏里。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善于捕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平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效仿写作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也能获得较高的写作水平。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课题计划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课题计划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软肋,特别是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更让老师头疼。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课有效性令人担忧:一种是范文指导法,老师拿同类作文做范本,念给学生听,以便学生仿抄;一种是格式类指导,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写中间,教给学生一个硬性套路;一种是放任式作文指导法,教师不作具体的指导,学生随意写作;还有一种偷懒式作文教学法,让学生背诵同类作文,对号入座。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必然导致作文指导课的低效性。低效的作文教学,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学生害怕作文,缺乏写作的兴趣激情,形成了小学中高年作文的一大弊病,教师怕上作文课,怕改学生作文;学生不爱作文,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假、空、套。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害怕写作,为作文课和日记而烦恼,即使身边有值得写的人和事,往往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写成流水帐,很难在文章里流露出真情实感,当然也难以让读者引起共鸣。为了改变作文教学的这种冷状况,为了改革这一弊端,进一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探索作文教育规律,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确立了本课题。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将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探索适合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二、问题分析

学生起步作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一般要学会1000多个常用字,二是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范文,从范文中获得有关的知识,积累词汇,学习表达方法。识字进度不够,阅读量少,拖起步作文教学的后腿。而小学作文训练的程序是:低年级着重练习写句写话;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作文训练分为多级过程,写完整文章的训练滞后,难以有效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作文教学的历程看,总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顺应他们的心理;训练方法划一化,齐步走,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作文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能力的发展,靠学生自主训练、实践、应用。指导学生作文,必须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同识字、阅读和发展口头语言同步进行。作文教学要有新的突破,应力争提早起步,引导学生自主练笔、学用结合,把激励学生的内驱力摆上重要位置,贯串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三、研究目的

1、通过培养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的能力、督促学生不断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主要是读、写能力,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各人的个性潜能、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如何通过改变自身的作文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向创新的作文课堂,再现作文教学的魅力。

3、如何通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口语训练,让学生在日常的语文活动中提高作文能力。

四、研究内容

(一)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

1、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学会观察和积累。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多读经典的书,并摘录不同的角度和种类的优美篇章和经典句段,鼓励学生背诵。背诵可以积累词语和很多表达方法,写作时才能根据需要随意组合,信手拈来,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表达效果。

2、具有一定的观察力是学习作文的基本功,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洞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习作的条理性。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在做有序记录。也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观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用利于学生写得具体,写得详实。教学生做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把它当做素材积累下来。

3、教会学生修改文章。俗话说十分文章七分改,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好习惯。而作为学生往往是写完后交上,没有想过修改的问题。作为老师要让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出声朗读几遍,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好好修改一下,还可以和同学互相修改。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

4、鼓励学生多练笔。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窍门,须多写才能掌握领略其中的奥妙。练习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课文中可供习作训练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扩写、缩写、仿写、续写;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时记录,发表感想。结合课外阅读,看电视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二)、教师本人写作引导。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积累好材料,要以身作则写下水作文,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取经。同时,教师的下水作文还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改进评价的方法,要善于从孩子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差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只要孩子袒露童心,释放童真。就给予肯定,不嘲笑,更不能批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的境地。

(四)、开展创造性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五)、改善作文课堂教学。大胆改变那些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适合学生的口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才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观察法

3、文献法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查找、搜集、学习有关本课题理论。

1、调查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搜集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进行课题研究动员,宣传课题指导思想和研究意义,课题组全体教师形成共识。

3、制定研究方案及第一阶段研究计划。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4、准备阶段成果资料:(1)申报表(2)研究方案(3)阶段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结合日常教学,实施课题研究,注重资料积累。

1、根据课题研究操作措施和做法,按计划指导学生深入开展各项课外阅读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收集各项活动资料。课题组教师撰写经验论文,编撰课题论文集,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等阶段性成果资料:(1)每学期的阶段研究计划。(2)活动过程的资料。(3)学生的优秀习作作品。(4)课外习作指导课和汇报课资料。(5)教师经验论文集。(6)阶段性研究报告。第三阶段:不断发思。

通过观察学生反应,看他们对习作的态度,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对研究过 程做适当调整。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2、总结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3、总结阶段成果资料:(1)研究报告(2)结题报告

4、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七、研究措施:

1、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学生生活为写作入口,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2、搭设课外、课内实践活动舞台,提供实践的机会与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3、改进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和作文修改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4、与阅读结合,积累语言,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5、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

八、预期效果

通过研究要达到的目的效果、成果

1、改进课堂阅读教学,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2、提高教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形成1或2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下载如何指导小学起步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指导小学起步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作的过程不仅是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也必然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在完成拼音、识字,再经过一段阅读教学的训练之后才开始的。这主要是受识字量的制约,在学生没有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情况下,无法将其所见......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三年级起步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三年级起步作文 吴府小学 赵建玲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再加上今年三年级的学生一、二年级时学的是语文版A版的教材,升......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指导有效性探讨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指导有效性探讨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对于作文的基础为零。随着小学新课程的改革,对三年级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习作复习之三年级起步作文复习指导

    习作复习之三年级起步作文复习指导 顺天镇中心小学联朱媚英 三年级作文属于起步作文,在期末复习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刚刚学习写作文,写作方法讲深讲浅,不好把握,大多数老师不知道从......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三年级起步作文

    东禅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料 --------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刘廷军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乃至初中、高中的作文教学都有着奠定......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全文5篇)

    浅谈三年级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立新小学 毛瑞娟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而习作要求又比低年段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

    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探究(精)

    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探究 摘要:目前我国许多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