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作案手法与作案动机的不同推理——《藏书室女尸之谜》读后感
这是马普尔小姐比较著名的案件,对于这部作品读者的评价不一,好像远流的排名在50开外,但是英美地区书迷的评选情况,把它放到第10,谈作案手法与作案动机的不同推理——《藏书室女尸之谜》读后感。在我个人读了40多部作品后,感觉此作品应该排在所有作品的中上没有问题的。大致可以在30位左右。基本上案件从发生到结尾都非常紧凑,也比较精彩。
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依然和过去一样边读边分析案件推理最后的凶手。但是在最后揭露真相之前我得到了两个都可能的、但是结论不同的推理。其实我的第一推理已经猜到了真正凶手,因为我把其作案的手法和细节分毫不差地推理出来了,这大概是在把书读到一半的时候完成的。然而我得不到作案动机的解释,这是让我困惑着的一点。而读到整部作品大约四分之三的时候,我通过作案动机的推理想到可能的另外一种结果。于是在这之间我有了比较大的矛盾,应该说这在我过去读克里斯蒂作品时候不太多见的,通常我都会在合适的时机把作案手法和动机很好的结合起来思考并完成推理的。
在最后马普尔小姐做出了解释,其实之前的第一推理已经是正确的了,她解释了动机的问题,那是个之前没有交代的关键因素,但是要通过丰富的联想去想到的,读后感《谈作案手法与作案动机的不同推理——《藏书室女尸之谜》读后感》。客观的说,这个解释是行的通的,不过之前没有任何交代而最后揭露的这个关键因素,多少有点没给读者很充分的推理条件之嫌,多少有点小瑕疵。
我不知道一般人读侦探推理小说是喜欢从作案手法入手还是作案动机入手。其实这两点上作为作者创作时更容易做花样的是前者,因为手法上可以根据客观的情况千奇百怪,寻找人类思维的盲点,但是动机上就离开不了人的一些本性了。比如贪婪,妒忌,仇恨,愤怒等等。因此优秀的推理小说家不但要构思出很好的作案细节,不能出现逻辑漏洞,而作案动机的描写也一定要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比如阿婆作品中出色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啤酒谋杀案》就是很好的把两者结合在了一起,这点上《藏书室》确实略显不足。
好了再次完成一次没有什么剧透的读后感,目前正读第45部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我的读后感还会继续,之后我会先写下关于《尼罗河惨案》中的一个细节问题。这部闻名世界的作品,虽然很成功,但是我要在鸡蛋里挑一下骨头,把一个细节放大,让大家探讨下到底这个问题是否合理。
20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