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2 13:0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第一篇: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

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

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

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以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

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

区成员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

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

力充沛的状态。

9、心理健康: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

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

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

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1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

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11、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与行为表现。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

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13、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

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

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7、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

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18、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

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

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19、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

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

系统教学的形式。

20、体育教学要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

个相关的部分。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

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

21、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

22、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23、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

24、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

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

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25、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

26、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

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领导

下,分别进行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

27、教学分组: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方

便教学,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

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

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8、分组不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

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9、分组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

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

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

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0、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

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31、教材排列: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方式处理后,排出一种程序式系列。

32、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

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

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

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

33、学期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年

度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教材、时

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

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制教案的依

据。

34、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

某年级的某项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课的教学

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主教

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35、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

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36、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

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

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38、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

方法。

39、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

锻炼身体的能力。

40、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

与时间分配等。

4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

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

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

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42、队形练习: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43、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

系列身体练习。

44、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92、间隔:指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彼此之间相隔141、体育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的好准备的身体练习。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的间隙。途径和办法。预防运动创伤。93、距离:指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142、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

45、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相距的间隙。143、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练习。94、队形宽度:指两翼之间的横宽。的一种能力。

46、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95、队形纵深:指从第一个(或第一列)学生到144、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用的过渡性练习。最后一个(或一列)学生的距离。肌肉活动的能力。

47、辅助练习: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96、纵队:指学生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在纵队145、灵敏:是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习。97、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在横队146、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完成48、稳定状态: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的生理负荷量。惰性的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和工作98、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 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称为稳定状态。两个以上的学生。

49、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99、排队: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个或几个)。50、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100、排尾:指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一个或几个)。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101、基准学生:指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所指称为恢复过程。定的作为目标的学生。

5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102、动作要领: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104、难点: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

52、积极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105、练习:一般性练习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

53、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06、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

5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107、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定的特征。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

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密切相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体关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的姿态。108、社会体育团体: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体育自身的规律,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的志趣爱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好需求,弹跳、柔韧等。自愿组织起来,以开展体育、健身和娱乐为宗旨

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的民间体育团体。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

110、新兴运动类项目:《标准》中的新兴运动类

58、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项目是指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劳的能力。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

59、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展的运动项目。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111、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60、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掌112、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皮层反应的灵活性。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6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114、运动处方:是指符合个人状况所制定的运62、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动程序。法的总称。115、有氧运动:也叫做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63、身体练习: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条件反射活动。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116、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依据体育与健康教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学目标,对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进行64、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价值判断。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117、形成性评价:是根据反馈原理,反映教学65、开始姿势:指用来为做后面练习的主要部分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单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多次创造有利条件的身体姿势。检查和评价学生达到单元目标的程度。66、练习过程姿势:指身体在完成练习主要部分118、相对评价:是判断被评价者在某一群体成时的活动状态。绩的优劣,也就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67、结束姿势: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各部分处的或若干个作为基准进行比较,或者是用某种方法状态。排成先后顺序。68、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120、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中师生据些部分的移动路线。以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69、练习时间:也称练习的“延续时间”,指完121、课堂教学质量观:是人们对课堂教学质量成某一练习所需要的全部时间。的基本看法或基本观点,它是影响课堂教学运行70、课的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和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间和这一课总时间的比例。122、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教学之前,了71、专项密度:是指学生做练习的密度。计算方解学生身体、技术和运动能力的现状和初始水法是:一节课中,某项练习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平。课总时间的比例。123、目标取向的评价:目标取向的评价是把评72、运动负荷: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价视为将学校体育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受的生理负荷。由速度、数量、密度、时间和项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目特点等因素构成。124、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比较个人或群体在不73、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同时间的成绩有无进行,评价中参照的标准是同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理机制一个个体或群体以前的状态,以此来判断某一个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体或群体教学前后进行幅度的变化。压力。125、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评价:是依据学校教74、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育的总目标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任务,对国家、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进行的周期性评价。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126、绝对评价:是把测试的原始成绩与客观的75、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应有标准进行比较,评价个体或群体是否达到了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这一标准。倾向。127、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价值判76、氧债: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断的一种活动,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是对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教和学的统一过程进行的评价。亏。128、异质分组(中学):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77、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各组之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间在整体实力上差距不大。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129、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79、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130、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80、运动心理效应:由运动训练和比赛产生的积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极或消极的心理作用。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81、悬垂: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低于器械轴131、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动作。发自内心的。82、支撑: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高于器械轴132、生物年龄: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83、克托莱指数:是评价人体充实度与匀称度的长发育的快慢程度。指标,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体重/身133、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高×1000)。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84、平衡:人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134、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运动。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85、极点:是指进行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135、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运动时,在运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运动员常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137、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反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应,这种状态称为“极点”。作。86、队形:指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138、篮球三分区:即以球篮的中点垂直线与地的队伍的形式。面的交点为圆心,以此为6.25米为半径,画一个87、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半圆的弧,弧线以外的区域叫篮球比赛3分区 88、路:指学生前后重迭成一行。139、拳:四指卷拢,拇指屈压于食指中节,拳面要89、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平,任何四指不准凸出拳面 左翼。140、需氧量: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提90、正面:指队列里学生所面向的一面。供足够的能量,体内要氧化某些能源物质,所必91、后面:指与正面相反的一面。不可少的氧量。

第二篇:2018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2018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分解代谢。

2.补偿运动:当身体在腾空时,某一部分的下降必然引起另一部 分的升高。

3.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来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4.课堂堂规: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

5.准备活动:指进行较激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6.领域目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效果。

7.地域性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8.辅助练习: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9.体质:即人体的质量。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10.耐力: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11.速度: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12.灵敏: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的完成动作的能力。

13.柔韧: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14.课的密度: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节课总时间的比例。

15.专项密度:也称运动密度。指学生做某项练习运用的时间和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6.体育与健康: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教学内容,以增进高中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17、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1.有氧代谢: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肌糖原或脂肪彻底氧化分 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1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的表现。1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完成专门活动的能力。19.运动负荷: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2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态度的过程。

2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和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二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22.超越器械:当最后用力开始前,加快下肢的运动,使髋部横轴运动速度超过肩部横轴运动速度,肩部横轴运动速度超过臂部运动速度,使身体处于扭紧状态。

23.超量恢复:体育运动使体内能量物质消耗,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休息后人体产生的能量超过原有的水平的变化。运动处方:指由指导医生或教练员给参加运动锻炼的人,按其年龄、性别、心肺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

24.体能:指人体各运动器官的技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25.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26.诱导性练习: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度性联系。27.心理健康: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28.第二次呼吸:指极限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和稍减慢运动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这些不适应的感觉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的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这种现象叫“第二次呼吸” 29.整理运动:指体育运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30.身体素质:人体在身体活动中,个器官系统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的机体能力。

31.终身体育:指人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和所受到的体育教育的总和。

32.氧债: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

33.快乐体育:指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和创新运动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4.极点:在剧烈运动的开始阶段,由于人体的呼吸和心血管功能跟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常发生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如呼吸困难,动作缓慢,情绪低落等,甚至不愿意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就叫“极点”。35.身体素质的转移:由某一素质的发展而影响到另一素质的发展。36.过度训练: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的功能絮乱或病理状态。

37.无氧代谢:剧烈运动时,体内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在缺氧状态下体内能源物质的代谢过程。

38.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39.运动负荷: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44.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段结束,经过2-3步的惯性放松跑后,即进入途中跑。45.外呼吸是血液在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46.极性休息 人疲劳后,不是静止休息来使疲劳逐渐消除,而是变换另一种活动方式来消除疲劳。

47.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包括负荷量和强度。负荷量是指有效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重复次数、距离、重量等。负荷强度是指学生练习时用力紧张程度,如练习密度、节奏和速度等。49.运动表象: 在过去运动感知觉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50.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的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51.完整法: 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53.需氧量: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体内要氧化某些能源物质,所必不可少的氧量。

54.课堂常规: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

55.体育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的途径和办法。57.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60.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负荷量。62.体能要素:是构成体能的组成部分分为两种类型包括与健康有关和与运动技能有关。

63.靶心率:就是锻炼时应采用的运动强度所对应的范围。64.肌肉力量:也称最大力量,是指肌肉或肌肉群一次竭尽全力收缩从事对抗阻力的活动能力

65.肌肉耐力:指多次重复收缩不疲劳的能力

66.爆发力:也称快速力量,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克服阻力的能力 67.RM的定义:是指在肌肉群疲前完成一定次数的最大负荷 68.身体成分: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的比例 69.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 70.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肺活量与体重的比例关系,即指数=肺活量/体重

71.台阶试验: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状况的重要质数,数值越大心血管机能水平越高。

72.握力体重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每公斤体重的握力 73.体操运动:徒手或借助于器械进行身体练习的一类体育项目。74.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75.社会责任感:指一个人对社会承担的使命、职责、义务的感知、理解和履行。在道德品质的体系中,责任居于最高层次。76.终点跑——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任务是保持途中跑的跑速并完成撞线动作。

77.移动(篮球)——是队员在比赛中改变位置、速度、方向和争取高度时所采取的各种脚步动作的通称。

78.健美操——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

79.应激:当机体受到感染、中毒、高温、冷冻以及激烈运动时,会产生一些非特异性的全身综合反应,以增加机体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减轻对机体的损害。

80.兴趣: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连的

第三篇: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3、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4、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6、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8、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19、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

20、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21、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尝试错误”教学法。

22、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基本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⑴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⑵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⑶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⑷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⑸室外活动组织。⑹师生之间交融关系。

24、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30、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36、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38、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39、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53、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5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体的姿态。

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柔韧等。

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

58、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59、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

60、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

6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

62、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63、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射活动。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64、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含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

68、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分轨迹形式,轨迹方向和轨迹幅度三个方面。

77、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象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表象训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恩教授首先提出的。

80、运动心理效应:由运动训练和比赛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作用。

106、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

115、有氧无氧运动:也叫做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的好处是: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而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的最大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交替。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人,都应将无氧运动(一般指举重、百米短跑等剧烈运动)与有氧运动(一般指散步、太极拳、慢跑、骑车等缓慢柔和的运动)相结合。

116、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依据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对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中,一方面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价,即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学习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120、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中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在载体形态上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在内容上分为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从含义上包括教科书或课本、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抽象的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125、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评价:是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任务,对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进行的周期性评价。其目的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

127、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是对教和学的统一过程进行的评价。

129、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130、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131、快乐三要素

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136、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身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142、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

143、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144、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145、灵敏:是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146、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第四篇: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一、名词解释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3、新兴运动类项目:指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4、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4、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方面,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及身体形态。

5、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8、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9、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0.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11.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2.完整法:是指整套动作或单个动作不分部分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常用于比较简单的动作或者结构严谨、难以分解的动作的教学。

13、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 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13、课堂常规: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

14、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5、体育: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16.运动表象:在过去运动感知觉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1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19.有氧耐力:指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20、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21、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22、生物年龄: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称之为运动训练。

23、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

24、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25、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是运动训练。

27、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28、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9、需氧量: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体内要氧化某些能源物质,所必不可少的氧量。

31、体育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的途径和办法。

32、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

33、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34、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35、灵敏:是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第五篇:2012体育教师招聘名词解释水印图片6

三、名词解释

1、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2、极点:在中长跑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身体感到特别不舒服,会出现胸部发闷、心跳急骤、腿软头晕恶心,步子发沉等现象,这就是极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列:左右并成一排称为列。

4、翼:队形的左右两端。

5、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6、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

7、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8、生物年龄:人体在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程度的快慢。

9、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一切准备过程。

10、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脉搏数除以安静时的每分脉搏数。

11、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取的过渡性练习。

12、体适能:个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3、练习轨迹:在体育锻炼中,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移动的路线。

14、终身体育: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体育的总和。

15、水平目标: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16、社会适应: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1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

18、异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整体实力上相差不大。

19、单元教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或分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20、体育与健康课程: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1、超量恢复:体育运动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超出原来的恢复,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22、休克:人体遭受体内外强烈的刺激所发生的严重的综合症。

23、同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2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25、氧债:在剧烈的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的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

26、绕环:身体某部位做360度或360度以上的圆形动作。

27、支撑:身体某环节握器械时,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复习材料由http://dijiuyuansu1527.uueasy.com/index.php整理,答案供参考,联系QQ:825318206

28、学习领域:按学习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五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29、田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30、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31、地域性运动项目:流行于某些区域、带有地方特色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32、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为了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确保体育教学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

33、力量: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肌肉工作克服阻力的能力。

34、整理运动:体育运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35、悬垂:握于器械时,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动作。

36、间隔: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相互的间隙。

37、基准学生: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指定的作为目标的学生。

38、徒手体操:在均匀节奏指挥下,徒手进行身体各部位简单的、对称动作的练习。

39、单循环赛:参加比赛的各队(人)之间轮流比赛一次。40、练习密度:课中学生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41、肺活量:最大吸气时,竭尽全力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42、身体素质:人们在运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等机体能力。

43、心理健康:包括两曾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措施和原则。

44、运动技能: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45、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的是70-90次/分。

46、淘汰制:失败一次或两次以后就被淘汰出去,获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直到最后决出优胜者为止。

47、蹲撑:两膝并拢屈膝同时两手撑地的一种姿势。

48、正握:两手相对握杠的动作。

49、镜面示范:教师面对学生站力的与学生同方向的动作示范。50、第二次呼吸:极点后,坚持运动由于神经、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的机能进一步提高,呼吸变得均匀而加深,动作感到轻松,不舒服的感觉消失,这种情况 称第二次呼吸。

51、脑震荡:头部或脑部受到外力的撞击后,引起神经纤维或神经细胞出现功能性障碍,引起意识障碍或意识一时丧失和神志恍惚。

52、运动处方:有医师或教练员给参加锻炼的人,按照年龄、性别、心肺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

53、加压包扎:小血管出血时,用几块消毒棉布或清洁手帕,出血后用绷带把它加压包扎。

54、教材重点:体育课教案中重点的涵义有两种。其一是教材重点。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其二是体育课的重点。它是指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教材,一般而言,短短的一节体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它仅仅是学期或单元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一节体育课应该有一个重点。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要达到的目标。

55、教材的难点: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

56、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肌肉不自主的发生强直收缩所显示出的一种现象。

57、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

58、晕厥:由于脑血流量暂时降低或血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

59、基础代谢:人体在清醒、空腹、无肌肉紧张的思维活动,环境温度适宜的状态下的代谢。60、磷酸原系统:简称ATP-CP系统。ATP和CP都是贮存在肌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物。61、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阳光空气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娱乐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体育活动的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62、维尔威克指数:也称身高—体重指数或肥胖指数。它是评价一个人在形态发展水平中宽度、围度、厚度以及肌体的组织密度等匀称度的重要复合指数。复习材料由http://dijiuyuansu1527.uueasy.com/index.php整理,答案供参考,联系QQ:825318206 63、乳酸能系统:乳酸能指是肌糖元或葡萄糖在无氧分解的过程中在合成ATP,也称无氧糖酵解系统,它是机体处于氧供不足时的重要功能来源。血乳酸水平是重要的评价指数。64、有氧氧化系统:在剧烈的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氧的需要时,运动中所需的ATP由糖和脂肪在有氧氧化过程中再合成。它能维持机体较长的工作时间。65、课堂教学评价:根据体育教学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并予以价值的判定的过程。66、教案:指课时计划,是根据教学进度和单项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是上课的依据。6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68、身体健康:人体的体能良好、机体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69、辅助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较难的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的技术动作的练习。70、领域目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71、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72、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方面,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及身体形态。73、体 能: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74、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75、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76、篮球三分区:即以球篮的中点垂直线与地面的交点为圆心,以此为6.25米为半径,画一个半圆的弧,弧线以外的区域叫篮球比赛3分区.77、拳:四指卷拢,拇指屈压于食指中节,拳面要平,任何四指不准凸出拳面.78、循环训练法:动训练方法之一。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运动员按规定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是一种综合形式的练习方法,比较生动活泼,能提高运动员的练习情绪和积极性。79、侵人犯规:侵人犯规是队员和对方队员的接触犯规,无论球是活球或是死球。队员不应通过伸展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来拉、阻挡、推、撞、绊、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以及不应将其身体弯曲成“反常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也不应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80、运球: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它不仅是个人攻击的有力手段,而且是组织全队进攻战术配合的桥梁。有目的的运球可以突破防守、发动进攻、调整位置、寻找有利时机进行传球和投篮,尤其是进攻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有力武器;盲目的运球会贻误战机,造成被动。复习材料由http://dijiuyuansu1527.uueasy.com/index.php整理,答案供参考,联系QQ:825318206 81、竞争意识:个人或团体间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 82、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83、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tion),又称为静力收缩。84、新兴运动类项目:指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85、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86、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87、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88、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89、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90、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尝试错误”教学法。91、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基本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92、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 ⑴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⑵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⑶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⑷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⑸室外活动组织。⑹师生之间交融关系。93、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94、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95、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领导下,分别进行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96、教学分组: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97、分组不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98、分组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99、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100、教材排列: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方式处理后,排出一种程序式系列。以教材内容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按年级依次出现的,称为直线式排列;同教材在各个年级反复出现的,称为螺旋式排列;用直线式和螺旋式混合交错的,称为混合式排列。101、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102、学期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制教案的依据。103、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某年级的某项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主教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104、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105、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106、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107、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复习材料由http://dijiuyuansu1527.uueasy.com/index.php整理,答案供参考,联系QQ:825318206 108、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109、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按认识规律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一般由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110、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111、队形练习: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112、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113、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114、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115、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116、辅助练习: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习。117、稳定状态:指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的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和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称为稳定状态。118、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119、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120、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121、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122、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123、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124、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125、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126、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127、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128、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129、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射活动。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130、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含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131、开始姿势:指用来为做后面练习的主要部分创造有利条件的身体姿势。分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类。132、练习过程姿势:指身体在完成练习主要部分时的活动状态。133、结束姿势: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各部分处的状态。134、练习时间:也称练习的“延续时间”,指完成某一练习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时间的长短与练习效果和机体的负荷有直接关系,分练习的总时间与练习的各部分时间两种。135、课的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一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又可分为一般密度和专项密度。136、专项密度:也称运动密度,是指学生做练习的密度。计算方法是:一节课中,某项练习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137、运动负荷: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由速度、数量、密度、时间和项目特点等因素构成。138、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理机制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就是体育课的心理负荷。复习材料由http://dijiuyuansu1527.uueasy.com/index.php整理,答案供参考,联系QQ:825318206 139、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140、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141、氧债: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氧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氧运输系统具有一定的惰性,使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二是在从事剧烈运动的过程中,摄氧量始终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这两部分氧亏需要在恢复期来偿还。人体负氧债的能力与无氧耐力有密切关系,所以氧债是评定一个人无氧耐力的重要指标。一般人从事剧烈运动时,其负氧债的量约为10升左右,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可高达15——20升。142、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象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表象训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恩教授首先提出的。143、归因及影响归因方式的因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内在原因的过程。最早进行归因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Fritz Heider海德,他认为人类有两种需要,即对周围世界的一致理解和控制环境。满足的手段是得知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这就是人们进行归因的内在原因。归因可以分成: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内归因是行为者内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绪、努力程度等,外归因是产生行为的环境因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等。一般内在的稳定的归因较易于预测行为的再次发生,外在的非稳定的归因使归因者对行为较难预料。影响归因方式的因素有:1)自我2)运动项目特征3)社会文化背景4)性别5)凝聚力6)运动结果的不确定性等。144、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而是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如有些学生上体育课以掌握动作、提高能力为目标,意在发展个人能力;有些学生则视他能否显示自己高人一筹的能力,认为有炫耀机会就积极,可能显示“低能”时就逃避,甚至投机取巧。前者的目标定向称为任务参与型,后者的定向称为自我参与型。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前者而非后者,不要过分强调成绩的名次。145、运动心理效应:由运动训练和比赛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作用。它与运动成绩有关,当运动成绩良好时,一般会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反之则会带来消极的心理效应。它还与运动者及观摩者的主观评价态度有关,如比赛取得胜利也可能引起骄傲的这种不良心理效应。正确地评价一场运动比赛或训练的价值,应既考虑它的客观成绩,又考虑它的心理效应。后者虽是无形的,但对以后的运动和心理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146、支撑: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高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147、克托莱指数:是评价人体充实度与匀称度的指标,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体重/身高×1000)。148、平衡:人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149、队形:指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的队伍的形式。150、路:指学生前后重迭成一行。151、正面:指队列里学生所面向的一面。152、后面:指与正面相反的一面。153、距离:指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154、队形宽度:指两翼之间的横宽。155、队形纵深:指从第一个(或第一列)学生到最后一个(或一列)学生的距离。156、纵队:指学生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157、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158、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159、排队: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160、排尾:指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161、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162、动作要领: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163、练习:一般性练习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一般性练习多用于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课课练的教学活动。164、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专门性练习多用于专门性准备活动。诱 165、社会体育团体: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自身的规律,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的志趣爱好需求,自愿组织起来,以开展体育、健身和娱乐为宗旨的民间体育团体。它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不可替代的有力助手,是团结、联系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桥梁和纽带。复习材料由http://dijiuyuansu1527.uueasy.com/index.php整理,答案供参考,联系QQ:825318206 166、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密切相关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并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167、极限运动:极限运动是指人类在与自然的融合过程中,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体育运动。168、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所需要的体能。体能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69、田径类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健身性、实用性、竞技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170、体育的本质功能:是指体育这一个社会现象本身所固有的功能,任何体育活动和体育现象都包含这些本质功能。171、课间活动:课间活动(课间操)是文化课下课后在教室周围进行的几分钟轻微活动或两节课后休息期间进行的体育活动。172、身体机能: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工作的能力。173、排球基本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它是排球运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推荐五篇)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4--1) 四川省南部县定水中学杜拥军 (整理)一、填空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 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 ) A.品德的活动B.意志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D.美感的活动 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D ) A.自我品德......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技巧

    试讲,即是在没有学生的课堂情境下,教师自导自演展现课堂,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考生备课的过程即是在充当导演的过程,设计如何去试讲,考生在试讲的过程,即......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1、简述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式学习。 答:是指学生了解平价的方法和参与评价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1.保教结合原则(重庆):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指在幼儿教育中,必须要把幼儿的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重要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2. 幼儿智育(新疆):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给幼......

    _体育教师名词解释填空题

    1、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

    广东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 共30分) 1.把以 和 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 。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 , ,低单杠等。4.跑的教材共分......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推荐答案 时间120分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标准篮球场的中圈直径长 3.6 米,标准女子排球网高 2.24 米。 2、《学生体质建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