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半文)谈活动作文的教学技巧
谈活动作文的教学技巧
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活动作文的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分别从开展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表扬;要体现开放性和自主创造性,拓宽写作思路;点评有效,互相促进等方面去论述。
关键词:活动作文;教学技能;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表示不会写作文。在源于此又产生不爱写作,甚至讨厌、害怕写作。因此,要想让学生树立对习作的自信,首先必须要有兴趣。而写活动属于写事的一种,都是记事作文。把写活动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写活动有其特殊性,写活动的作文,涉及到场面描写,需要运用点面结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注重写作的技巧。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要让学生从“怕写”到“乐写”,最终达到能“写好”作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课上,通过开展一些趣味活动,激发学生情感,以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因此,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通过各小组之间的精诚团结,合作完成趣味游戏活动,积攒写作热情。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活动的自主权,力争
1让他们都参与进来。
例如,我在教学《记一次xx比赛》作文训练时,学生普遍表现出无从着手的感觉,因为平时即使有一些比赛活动,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与,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过比赛经历。鉴于此,我决定让学生来一次“掰手腕比赛”,让他们亲身体验比赛的热烈氛围。比赛规则:先小组内比赛,选出各小组内的“大力士”,再进行终极挑战。其间要求学生在自己比赛前仔细观察对手的外貌、动作、神态等,在比赛完毕后,用笔写下自己在赛前、赛中以及赛后的心理状态。之后,在进行决赛环节,试着将比赛双方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等描写出来,同时,还要注意观众的表现等。在亲自体验赛程,感受比赛的热烈气氛,学生们表现的非常兴奋,很多学生在一边观看赛程,还一边用笔记录相关信息。在接下来的写作中,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次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并挖掘写作素材,从内心里认识到写作其实就是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使其由怕写作文向乐写作文转变。
二、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表扬
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文时,都不太喜欢教师界定范围。因此,我一直坚持让学生说真话、说自己想说的话,最大限度的减少其束缚,为其写作构建一片自由的天空。
例如在之前的活动中,为了给胜出者一点嘉奖,我买了一包彩色气球分发给各小组的获胜者,在中间休息的时间,一些爱玩的学生又自发的搞了一个吹气球比赛活动。他们自己一边玩一边定规则,比谁
在规定时间内气球吹的大、吹的多,而且还不破,学生们玩的不亦乐乎。在写作时,有的学生就写的是《记一次吹气球比赛》,还有的学生写的是《“掰手腕比赛”观后感》、《“掰手腕比赛”之我见》、《意志比力量更重要》等。当看到这些题目时,我不禁一阵欣喜,在学生还略有些犹豫不决时,适机对其这种创意进行肯定并表扬,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成就佳作。
参考文献:
[1] 张贵英.习作的生命源于细致观察——《活动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1,(27):24.[2] 丁苏华.构建活动作文立体资源库[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0,(12):58.[3] 陈小莺.活动,让习作别样精彩——浅谈活动作文指导的点滴体会
[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2):20-21,23.
第二篇:半命题作文技巧(模版)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美的文题使人耳目一新,使读者一见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有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拟题雷同现象!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当我面对》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对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妈妈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三、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效果。
四、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 》、《感悟8—1 > 8 》、《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五、条块分割拟题法。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再如《关注我们的家》这一关注大自然、抒写环保之歌的半命题作文,巧妙借用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写秋景的名句做小标题,这种拟题形式富有创意,实在是新得“逼你的眼”。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因为我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
第三篇:半命题作文技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美的文题使人耳目一新,使读者一见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有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拟题雷同现象!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再次是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当我面对》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对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妈妈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三、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效果。
四、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 》、《感悟8—1 > 8 》、《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五、条块分割拟题法。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再如《关注我们的家》这一关注大自然、抒写环保之歌的半命题作文,巧妙借用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写秋景的名句做小标题,这种拟题形式富有创意,实在是新得“逼你的眼”。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因为我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
第四篇:三句半表演技巧
三句半是由四个人表演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曲艺形式。它形式简单、诙谐风趣。
(一)三句半的语言特点:
这个形式顾名思义就是三个整句加上一个半句,一共由四句组成。由几个或几十个「三句半」组成一个节目。节目可长可短,要求合辄押韵,不受节奏限制。
三句半本身有个固定格式,容易编写,表演简单。可以现编现演,及时宣传,演员来不及背词可以写在纸片上,在舞台上偷看词句表演。
(二)三句半的编写:
三句半一共四句,但最后一句要用一个字或两个字,不得超过三个字。辄韵的要求是,可以一段一个辄,也可以几段一个辄。具体格式是一、二、四句都要入辄,第三句可以不入辄,或者用同辄仄声字。第二句和第四句要求用同声同辄。除第四句要一至三个字外,其余三句字数不限。但一般常用七字句。例如:
甲:锣鼓敲得震天响,乙:我们上台多欢畅。
丙:今天节目真是多,丁:棒!
* * *
甲:敲起鼓来打起锣,乙:欢天喜地唱赞歌。
丙:新人新事说不完,丁:真多!
以上所举的例子,就是第四个字为一个字、两个字和三个字的写法。但ㄧ般第四句的半句用一个字或两个字的为多。三段各用了「江阳」辄、「梭波」辄和「中东」辄写实最好一个节目用一道辄。
(三)三句半的表演:
三句半由四个人表演,每个演员手中有一件打击乐器。可以用小扁鼓,小钹、锣、小锣。即:第一人用小扁鼓,第二人用小钹,第三人用锣,第四人用小锣,用表演时从第一个人开始,每人说一句,还可以进行动作表演,增加气氛。
演员上台表演前要打一个简单的前奏,即:
咚咚咚,呛呛呛,咚咚咚,呛呛呛,咚咚咚,呛呛呛,咚,呛,词员出场时可敲连续的快节奏上场,即「呛……呛」。然后,在敲前奏,接着就停下锣鼓,甲讲第一句词,乙、丙、丁顺序接上。
表演时每说完一句,中间要四个人同时敲击一下手中的乐器。当第四句的半句讲完后,则要敲击一遍前奏。这样反复将几段或十几段辞演完,在敲击连续快节奏下场。
第五篇: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社旗城郊二中殷明奇
半命题作文要写作成功,首先补题是关键。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入为主,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因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补写一个恰当、鲜明、新颖的标题是写出好的半命题作文的前提条件。现在, 介绍半命题作文补好题目的几种技法。
1、去俗取新辟蹊径。作文贵在出新,关健是题材出新。如果人云亦云,取“陈芝麻、烂谷子”来写,就犹如吃别人的残羹剩菜,没有味道,只有避俗取新,另辟蹊径,才能夺魁。
如《请听我倾诉》,大部分考生写的无非是“爸爸、妈妈、班主任、同桌请听我倾诉”之类的,尽是一些普通的题材。可有的考生在立意补题方面很有新意。如《孔子,请听我倾诉》,他去俗取新辟蹊径,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作为倾诉的对象,感谢孔子他那充满哲理意味的的话语挽救几近悬崖边的自己。题目醒,立意新,这样的作文自然会引起阅卷者的极大兴趣。还有的考生补了这样的题目:《温总理,请听我倾诉》,以当前国务院出台的“两免一补”为题材,对比了“两免一补”前后农家娃上学的境况反差,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温总理的感谢之情!立意新,标题大,自然也能获得高分。再如,有这么一个作文题《把带给》,一位学生补题为《把我的良言带给你》,就突破把微笑、鲜花带给某某之类的常规材料,锁定“良言”这一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2、反弹琵琶唱新调。反弹琵琶是一种典型的求异思维,俗称“唱反调”,它突破常规思维,创立一种跟原意相反的新意。如《我渴望》,很多学生的思维都是从渴望美好的事物开始思考来补题,如《我渴望上学》、《我渴望理解》等等。但有的学生就补题为《我渴望苦难》,把经历苦难作为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和人生的一笔财富,来表达自己不畏苦难,积极向上的精神。此作文正是违反了人们的常规要求和正常思维模式补题的,十分吸引人。对于学生来说,一下跳出了常规思维,仿佛到了另一个天地,会有许多想说的话,有许多想表述的想法,也有许多想经历而没有经历的事情,在想像中遭受
苦维,新奇有趣,作者有了展示自我、体验苦难的广大空间。再如作文题
《给我带来欢乐》,有一位学生就补题为《失败给我带来了欢乐》,他的补题没有陷入“只有胜利才能给人带来了欢乐,失败只能使人痛苦”的一般思维中,题目引人入胜,作文未写,却已成功一半。可谓是反弹琵琶,逆向立意,这样的作文自然高人一筹。
3、小中见大找切点。这里所说的切点,是指补题的角度、出发点。“小”是具体、实在的意思,它是相对于空泛、笼统而言。初中生人生阅历尚浅,对一些宏大的社会事件、场面、问题等还缺乏记叙和把握能力,因此在选材时要力求从小角度切入,用心写出大意义来,即所谓的“以小见大”。如作文题《,我们最需要的》,一位学生就补题为《鸟窝,我们最需要的》,作文从村中的一片树林被胡乱砍伐,鸟儿失去了窝,写到自己由于黄昏时不见昔日的鸟儿,不闻昔日鸟儿的鸟鸣,而产生了一种孤独、异样的感受,结尾点明“环保,在乡村同样迫切需要”这一主题。这固然与它的构思、立意、写作技法(文中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烘托)等有关,但标题的作用也功不可没——寻找切点很好:鸟窝虽“小”,“小”中见大,感人至深。假如换成“森林,我们最需要的”,“环保,我们最需要的”,就显得空洞而平凡了。
4、袒露真情写实感。冰心说:“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来。”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袒露在读者面前,才有可能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撞击。例如作文题:《当我面
对的时候》,有位学生补题《当我面对第一封男同学来信的时候》,学生面对早恋这个敏感的话题,把自己的那段情感经历真切地袒露出来,没有丝毫的掩饰和紧张、羞涩。写得丰富具体,真实可感。
5、聚焦热点写社会。当今世界,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层出不穷,我们若能把这些“热点”引进自己的作文,定能使自己的文章出新出彩。如作文题《真好》,很多学生都补题为“妈妈、老师、读书、自由真好”,这样的补题很普通。可有一位学生补题为《新农村,真好》,这个补题就聚焦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社会热点,这个精彩的补题,亮出文章的第一道闪光,真是高明之举。
6、吃透题意巧构思。首先要将题目本身意思全面理解,分析透彻,不能漏
看一个字,不要误释一词,如作文题《读》此处的“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之外,还含有“观察、欣赏、体味、咀嚼、探究”等意思,因而读的对象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作者某种生活经历和某种社会现象。如补题为《读父亲》,标题就新颖、独特,出人意料,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7、着眼实际高立足。如作文题为《学会》,一位学生补题为《学会异想天开》,文中大胆结合时弊,在对“填鸭式”教育进行批判的同时,呼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建设事业需要这样的一种异想天开”,表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大事,思考改革前景的思想深度和力度,言足点较高,加上文采、结构好,真是锦上添花。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技巧很多,这些方法总的要求是一致的,即拓宽思路,敢于创新,不落俗道,要把好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