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成长案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铝城小学 慕泽梅
一.个案资料
雷鸿森,10岁,是个聪明调皮的男生。他喜欢和班上其他几个好动的男生一起玩耍,比如:肖名扬、李环宇等,但他们彼此之间又常闹矛盾。经常有学生向我告状,说雷鸿森又和谁谁谁打起来了。不仅如此,雷鸿森还经常搞一些小破坏,什么洒水啊,丢本子之类的,真是让老师和同学头疼不已,似乎有他的地方就没有安宁。
雷鸿森的父母离异,他跟随他的父亲一起生活。他父亲是个泥水匠,酗酒,喜欢打麻将,经常在外打工,家里就只有一个七十几岁的奶奶。他的父亲基本上不太管雷鸿森,但是一遇到雷鸿森不听话,他的父亲就以“打”的方式去教育他。所以,雷鸿森就处于一个父亲不爱管,奶奶管不住的状态。
其实,雷鸿森是一个很聪明的男生,他在说话方面天生有点口齿不清,但他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发言。不过,有时候在课堂上他喜欢下座位,想说话就说话。他也经常不完成作业,不是说没带,就说忘了做。书写也比较潦草,尤其是写作文,常常是东拉西扯,缺词少字。
二.个案分析
1.雷鸿森和同学不能友好相处,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有障碍,经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打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2.他作业经常不完成,有时上课下座位、做小动作,大家安静写作业时,他突然大叫一声,有时东张西望。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
3.他上课积极举手,但是几乎每次发言都不完整,有时简单的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答起来,有时答非所问。
4.他的家长不会教育孩子,教育方法不当。只知道打骂,没想到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教育方法
1.转变认识。
主要是调整他对自身的评价。雷鸿森的成绩很差,加上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同学的指责,雷鸿森也认为自己是个差生,因而放弃了努力。
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与他交流,并有意制造一些机会,交给他一些小事情做,比如,抱本子,拿水杯,叫同学等等,上课也经常抽他起来回答问题。我抓住机会及时地表扬他、鼓励他,让他感受到老师信任他,树立他的自信心,让他感觉到“我能行”,也树立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样有利于消除其他同学以往产生的偏见,有助于他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及时地表扬他、鼓励他,树立他的自信心,让他感觉到“我能行”。
2.开展主题队会
我利用周三下午的班会活动课,开展了一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主题队会,利用这样一个主题队会,让学生懂得什么“团结友爱”,怎样“互帮互助”。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而形成一个团结互助的良好的班集体。
3.调整座位
为了提高雷鸿森的学习成绩,也让他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关心,我把全班同学公认的乖乖女——宾雪羽,安排成他的同桌。帮助他学习上的困难,督促他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使他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与他母亲沟通
家庭教育是一个急需改善的重要环节。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我知道雷鸿森的母亲其实一直想把雷鸿森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可是雷鸿森的父亲强烈拒绝。为了雷鸿森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我特地约见了雷鸿森的父母亲,与他们交流雷鸿森是否能跟随他母亲一起生活,并让雷鸿森的母亲在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多鼓励孩子,遇到问题多与孩子沟通,及时和老师沟通,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教育效果
通过长期的跟踪辅导,雷鸿森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上课时,雷鸿森也更爱举手回答问题了。习作评讲时,同学们都说:“雷鸿森写的作文很有趣!”
和同学之间遇到问题时,雷鸿森也不再以暴力解决问题,而是学会了讲道理。现在,班里的同学都爱和他一起玩耍。每学月的“三别三有三主动”评比,他总能得到两颗星以上。
他的母亲积极配合我做好雷鸿森的转变工作,多抽时间与他相处,辅导他完成作业。遇到问题不再打骂,而是积极解决。现在,雷鸿森不仅穿着上干净了许多,而且按时完成作业。每次有改错的任务,他总是第一时间就改错后交给老师。
五.教育启示
学生不管是好的习惯、不良的习惯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有原因的。好的要表扬,并发扬光大,让其他小朋友从他的身上借鉴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那肯定要从各个方面去观察,找到原因后,根据不同孩子的气质特点、性格、家庭教育等,给予教育和帮助,让他养成好的习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不放弃任何孩子,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的。虽然这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却是令人欣喜的。我愿意为品尝累累硕果而付出辛勤的劳动,让更多的孩子走上学习的正确轨道,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二篇: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农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今年我任九年级住宿二班的班主任,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但是我认识到:班主任,对于家长,我们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于学生,我们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我虽然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出我的奉献。
一、换位思考——让留守孩在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孩”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孩子,我经常想到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我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科学管理——让学生在民主与竞争中得到教育
在班级管理上,我积极协调师生间人际关系,做学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和信得过的“人生向导”。我恪守科学的师道精神,坚持正确的学生观,引导学生通过民主管理班集体,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
在班级日常管理上,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经过学习,摸索,我实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队活动渗
透在工作中,我设计了一些训练学生独立性、自立性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一天家”,让学生学做生活的主人。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班级的组织纪律、各项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和组织,如班会全由班委会主持。尤其是“我爱我的班集体”主题观摩班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学生踊跃参加,锻炼了个人的能力。本班学生窦力云,个性孤僻,为了培养他的交际和组织能力,让她当班长来管理班级,效果很好,她不但把班级管理得好,而且自己进步很大,我还向学校推荐她当学生会主席,今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辛集重点中学。
在工作中,我尤其注意培养班委会克服依赖老师的思想,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大胆工作,出问题老师负责。班委会工作起来很有魄力,管理班级井然有序,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当主人,班级时时,事事有人管,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积极上进,比学赶帮的好风气,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三、强调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教书与育人并举,我比较注意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经常组织以“公民道德”“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班会,寓教于乐,鼓励学生集体参与,共同接受教育。
四、宽严相济——让后进生在和谐与激励得到教育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差生,我认为,作为人民教师,放弃
任何一个学生都会让我良心不安的。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关爱“差生”,绝不放弃。因为我始终相信:“差生”是“有待提高的学生”,是“后进生”,是能够转化的。我班一个男孩聪明有佳,贪玩好动、不悟正道,经常中午放学不回家直接钻进网吧打游戏。还有一个男孩因父母离异从小由奶奶喂养,娇惯成性,经常课间打骂同学,就连班干部也不大敢管他,许多淘气的学生对他都有惧怕感。于是我抓住这个可乘之机,首先找了这个男孩亲切地与他交谈,表扬了他上课积极发言、关心班级,体育课上的优秀表现等优点,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消除了自卑感,同时我又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协助班长管好那些较淘气的男同学,他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吃惊,并对我说“老师你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干。”从那以后,他不但自己不随便打闹,而且经常监督本班的男同学,遇到同学之间发生口角,他就马上加以制止。今年他以好的成绩顺利考入了市第九中学。
弹指一挥间,一年过去了,我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这一年当中“文明班级”的称号常驻我班,在学校组织的拔河,队列,书法等比赛中我班奖状最多,还有今年的中考成绩,包括省重点,县重点,还有普通高中,我班的上线人数达到了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因此,我这个班主任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第三篇:耕耘 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梁山县第四实验小学3.6班
魏树仁
前天我回姥姥家了。
在姥姥家房子旁边,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上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茄子、柿子、黄瓜、豆角等。我一边摘一边吃。
“”哇,真好吃呀!怎么这么好吃呢?”我问姥姥。姥姥说:“因为泥土肥沃呀。” 为什么肥沃呀?我一定要看个究竟。
第二天,当我再过去的时候,禁不住大叫了起来。昨天的那个小黄瓜,怎么变这么大了呢。我正在想的时候,看见一根水管。原来是姥姥在浇地。在她的身后,爷爷正在拔草。妈妈告诉我,他们已经干活两个多小时了。他们没有过多地理会我,依然在干活。难道他们不累吗,我这样想。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进去。一会儿拿纸给他们擦汗,一会儿又松土挖石头。
第三天,看到地里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几乎一夜之间,原本发黄的西红柿变红了。小黄瓜长成了大黄瓜。花生的花开的也更多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我也明白了。只要我们爱护土地,并辛勤劳动。它就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第四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一车间修理工李振敏,很荣幸能在这里作主题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是XX年初加入tcl公司,现任总装部一车间的一名修理工,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团队里,点点滴滴难以忘怀。在这个节奏超快的社会里,每个岗位,每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前进着,作为一个很普通修理工,我在自已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不断成长,实现着我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公司获得多次荣誉。XX年10月份被评为优秀修理;12月份被评为最佳修理奖;XX年连续3个月份被评为生产标兵,及优秀修理。在众多荣誉面前,我非常感谢公司的政策和激励制度,这让我们在工作中充满了激情和干劲。
一年多的维修经验中,我觉得修理要勇于追求简单的维修思路与方法,减少误判,误换,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对待故障机的维修:需认真测量;准确分析;快速维修;是非常重要的。但维修经验却是从维修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下来,记得ot——mimi的机子刚上量时,故障机较多,出货紧急,有一次包装线长拿了2台不下载故障机对着我们线长说:此机出货很多紧急,需在一个小时后发货,你必须叫修理用最快的时间维修,如果因维修延期交货,需交罚金。这个后果不是你我能承担,听到包装线长说过此番话后,我主动拿过包装线长手中的机子,进行维修:
不下载(d09)首先看下载测试点是否有异物遮住,再用(万)用表测量阻值是否正常,然后量下载脚有没有信号输出,信号是从cpu供应出来,判定是cpu虚焊,加焊cpu故障排除。我用了32分钟修好了2台机子,并跟进功能/外观测试,直到包装下载顺利出货。通过这件事,我们一线的修理工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光有过硬的维修技能,还必须要有较强责任感,及使命感。每一次的出货,月结都是修理工拼搏的时候,我们累,但我们累的值得,因为我们完成每一次的出货,每一次的月结。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每个员工都在公司的培养中茁壮成长,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都是主角,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已的才能,在公司里面临挑战,超越目标的时刻,大家的心需要在一起,面对挑战——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野草精神——永不放弃,永不后退。我们全体一线人员将以过硬的技能,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迎接新的挑战。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tcl(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安庆路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总结吴玲王俐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园紧紧围绕“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的工作思路,强化管理,力求科学;狠抓落实,力求实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化课程改革。尤其是近半年来,我园在市、区各级教育部门领导、专家的指导下,更加重视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并积极努力地进行深索、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教研网络
正规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和落实的前提和保证。近几年,幼儿园先后成立了新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园本教研领导组织机构等,建立起幼儿园——教研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由园长亲自抓,业务园长、教研组长管理、督查,教师则操作研究。为推动并保证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正常、有序、扎实地开展,幼儿园还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幼儿园教、科研制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园本教研制度》、《学习制度》、《教科研表彰激励制度》,使教、科研工作制度化、日常化、规范化。同时还要求园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做到“五带头”——带头承担教科研任务;带头学习教科研理论;带头作教科研交流;带头上教研课、示范课;带头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从而保证教、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有力地推动本园教、科研向纵深发展。
二、以人为本,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关注幼儿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表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注,强调了要保障教师享有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权利。因此,要真正发挥教师们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管理者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由管理转向服务。我园行政班子经常深入到教师中,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掌握她们在教育实践中的疑惑,尊重每位教师的想法,努力为教师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氛围,并以此制订出相应的教研内容。此外,领导班子对每个教师均树立起“三种相信”,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教师都可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放手让教师们大胆尝试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允许教师失误,鼓励并增长她们继续参与教研的勇气,较好地调动了她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三、营造学习气氛,拓宽学习渠道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她们是园本教研的主力军,为了提升她们的素质,必须重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
俗话说:“只有学的好,才能教的好”。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积极性,使大家掌握课程和教研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我园始终把教育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并根据每学期的工作实际,确定学习重点,再制定出培训形式和内容,如聘请专家来园作报告、教师参与性学习与培训、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等,由此开阔教师视野,掌握幼教发展动态,提高教科研能力。为了营造学习气氛,我园通过园领导引领、骨干教师带头、全员参与的方式,大家充分认识到参与培训和学习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本学期我园重点开展了园本教研研讨,为了让教师们清楚地认识园本教研,我们利用双休日邀请幼教专家方明惠来园主讲了《立足园本教研,促进保教质量》的报告,教师们受益匪浅,不仅初步了解园本教研基本理念,掌握了园本教研的三个核心,更重要的是树立起开展教、科研的信心,懂得了开展园本教研的操作方式、方法。此外,我们还利用业务学习和年级教研组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了大量文章,如《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教研活动》、《制作活动中的预操作》、《反思: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让案例分析成为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阶梯》、《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改革中教师角色的思考》、《一次科学活动引起的思考》以及部分优秀教案等,从而促进了教师知识、观念的更新以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我们还鼓励教师拓宽学习渠道,除以幼儿园推荐书目自学或重点章节学习外,还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利用网络学习,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同时,我们还在教研活动中让教师相互交流自己的教育笔记、活动反思等,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自信心培养的徐径。
通过学习、交流,教师们更加认识到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不能再局限于教孩子读书、写字和算术,而应当教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树立了为幼儿奠定一生发展的知识教育观;明确了幼儿教育是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准备,让幼儿积极愉快、真实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树立了培养幼儿乐学、会学的新目标价值观;明确了幼儿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尊重、理解、关心每一个幼儿,树立了让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发展观;明确了幼儿教育应该具有整体性,要注重游戏、学习、生活三者有机地整合,“一日生活”都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树立了“生活却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课程学习观;明确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树立了“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等等,这些新理念的树立为教师的开展课改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开展课程改革,重视园本教研,努力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必然会带来行为的创新。全园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一系列课改尝试:
1、加强园本课程建设,将课程综合化、生活化。
早在几年前,我园课改研究小组就开展了专题研究——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研究。我们先设计出不同的主题,在根据主题和不同科目的要求,从各类幼儿园教研、幼教杂志上,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接受和感兴趣的内容,又有助于幼儿发展所需要初步掌握的粗浅知识,甚至还根据需要自编教学内容,围绕共同的主题开展分科教学,各科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体现出幼儿教育的整体性。
为了保证教材的实用性,课改小组成员定期组织教师讨论课程内容在实践运用中的优劣,及时修改、补充、完善。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实验,一套深受幼儿喜欢、教师欢迎的教材形成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深深地感到由于理论水平有限,无法使教材更科学、更规范。正值此时,新《纲要》颁布了,《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发展”,“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互相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更让人欣慰的是由省教科所编写、凝结了全省幼教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省统编幼儿园教育用书诞生了。这套融幼儿教育整体性的新教材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交往和互动;更加注重幼儿情感、态度、人格的培养;更加注重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为此,我园及时调整教师工作时间,让每个教师按主题不分学科、相互协商地开展教学,并鼓励教师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大家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个个争当“专家+杂家”的现代教师。
教育是一个幼儿园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总和,对于我们的教育对象——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而言。教师的言行举止、校园的环境氛围、社会的自然资源,无不体现着它们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发展时时刻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开展课程改革时不仅注重了学科课程的综合化,更加注重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设计多种活动课程及环境课程让幼儿去体验、学习,使幼儿园整个教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
此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多做观察者、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在完成预设课程的同时,兼顾生成课程的设计,更加全面地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
2、改革教学管理模式,还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
首先改变了备课形式——先讨论后书写,同年级组的教师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先集中讨论教学活动的内容,目标、设计及准备,再根据不同经验教师的要求分层管理。如:对骨干教师要求教案注重新教法的尝试、改革;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要求设计活动着重思考重难点的解决方法,过渡环节可略写,而年青教师半日活动必备详案。这种备课管理模式的改变,让教师们从繁重的书写中解放出来,还她们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研究幼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因人而异的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创造。
3、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育行为。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再探索解决的方法,从而改进并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一个过程,它是园本教研的核心,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园结合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及教师的迫切需求,加大对教师反思行为的研究,通过请专家讲座,学习相关文章,使教师们真切感受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萌发了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意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为与观念相结合,鼓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勤于思考,逐步学会并掌握了反思的形式与方法,由原先单一的课后反思转变为课前、课后的反思,由反思自我逐渐转变到反思自我和幼儿相结合。在行为上真正体现教育新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策略,改善教育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职业的幸福,让每位教师争当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与课改共同成长。
4、改变课程的研讨形式,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
教学观摩课是开展教研活动一种常见形式,我园自进行园本教研以来,首先将公开课的开课形式由原来“各自为阵”式,变为如今的“同课异构式”、“连环跟进式”。教学研讨时,先确定一个教学内容,再由多名教师同开一节课或一名教师连续同上一节课,公开课研讨形式也由过去单一的课后评议改为如今的课前互助研讨、课中分析研讨、课后比较研讨。
课前互助研讨是指课前全体教师或年级组教师围绕教材共同分析、讨论,找准重难点和切入点,并在课前就某些重难点环节开展必要的预操作和访谈,根据幼儿反映,适当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如最近开展的两节研讨课《会变的颜色》、《移动》,课前全园教师利用多种渠道,查找相关的知识背景,再集中分析教材,初步制订活动目标,准备及教学策略,不仅让执教者受益匪浅,而且每位参与者都有不同的收获。
课中分析研讨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将听课教师进行分工,让每位听课者根据不同的听课重点(如教师的提问与幼儿反应,教学环节设计)进行有针对性地记录、分析,以便更全面地评析每节活动。
课后比较研讨是指对“同课异构式”或“连环跟进式”的教学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反思、提高,以便肯定成功,找出不足,及时改善,使教师们的教育策略不断提高。
这种课程的研讨形式得到教师们的一致肯定,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也能主动地和同年级组教师在课前、课后开展同课异构式的比较研讨,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自我,在资源共享中体验快乐。
5、改变教研组组合形式,开展专题式研讨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提倡整合,学科间相互渗透,教学不再分科。为了适应这一转变,我们将教研组也重新划分,将原来按学科划分的计算、语言、艺体教研组,改为按平行年组组划分的小、中、大班年组教研组,每个年组教研组既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共同点开展了年级专题教研,如小班的加快新生入园的适应;中班的学会和家长的交流与合作;大班的幼儿衔接工作研讨等;又可以围绕幼儿园的教研任务分年级组开展讨论,确保人人有课题,个个是“专家”。教师们认为改变后的教研组活动针对性很强,能直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因而在研讨中教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已见,参与教研的热情十分高涨,教研气氛也很热烈。
此外,我园还继续开展了《幼儿园社会教学创新研究》、《幼儿英语双语实验研究》等课题研究。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我们扎实地开展了园本教研工作,深入地进行了课程改革,我园教、科研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今年我园申报庐阳区教科研实验基地获准,有幸地成为庐阳区首批中小幼课改科研实验基地。同时,近年来,教师们撰写的教科研文章经验总结,多次获市级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多篇论文还在省级幼教刊物上发表,王俐还被评为合肥市教科研先进个人。但我们认为:真正最大的收益者还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在辛勤“园丁”的耕耘下,幸福、健康、愉快地“开花结果”。
以上是我园近几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愿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我们将扬长避短,再接再厉,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