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体育学
名词解释
1.体能:在运动过程中内脏器官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能力。2.体育课程: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
1.体育教学: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认知,情感和交往活动。
2.体育课密度:一节体育课的时间与课内各项活动所用的时间之比叫课的密度。
3.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标准。
3.体育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质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4.体育学习策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5.体育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6.体育课程资源: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7.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8.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9.意志:自觉的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并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0.社会适应: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
14、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15、学校体育: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6、社会需要: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
17、课程:一定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
18体育课程: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已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省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
19理念: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出行动的信念,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
20教育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行成的教育是想和教育哲学观点。
21.心理负荷:在运动过程中,承受生理负荷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
22.。竞技运动:一种具有竞争性。挑战性,规则性,不确定性和娱乐性的身体活动。23.潜在性:充分挖掘被开发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才能显现出教育教学的价值。24.多质性:同一体育课程资源表现出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25.课外体育活动: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二.简答题。
1.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
答: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机能水平;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答: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情感的发展;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4.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5.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答:营造民主的体育气氛,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
6.美国提示出的健康五要素?
答:智力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情绪健康;社交健康。7.学校体育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答:运动体育 a.体育与健康课程 b.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c.课余体育训练 d.课 a.教育活动中的体育 b.家庭中的体育。8.答:学校体育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不同指向的方向性;激励进取的前瞻性;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9.答:小学,6-11岁,发展柔韧、速度、灵活项目,尽量少做持续性的肌肉力量练习,应多
10.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答: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11.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 答:“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12.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答: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 a.运动参与目标 b.运动技能目标 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13.实现我国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答: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其他体育健身活动。14.实现我国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加强领导,科学管理。15.课程的含义?
答:课程即一种行动计划;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取的所有经验;课程即学科内容。16.体育课程的特点?
答: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16.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答: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17.体育课程的编制包括三个阶段?
答:体育课程设计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体育课程评价阶段。18.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
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a.体育课程的内容改革 b.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19.体育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
答: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20.如何理解体育课程?
答:体育课程不仅是身体练习,还得在课程中有成功体验的感受;体育课程不仅要有计划有目的而且要创新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中要产生成功体验,成功体验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体育课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21.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答:现实性;适应性;创造性。22.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
答: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23.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答: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重视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构建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24.体育课程实施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 答:起始阶段;实施阶段;维维持阶段。25.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
答:充分依靠全体参与者共同协作;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已发展的观点对待体育课程改革;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时机。
26.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答: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有教育价值;目标描述要准确;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找到学生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合理的目标分类;及时调整。27.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答:身体运动性;健身性;娱乐性;分阶梯性。28.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
答:用教育的观点审视审视现有的体育素材;给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对体育运动进行整合;选择运动项目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运动项目;可行性分析。29.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答: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条件。30.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语言法(讲解,口令于指示,口头评价,后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直观法(动作示范,直观教育与模型演示,采用多媒体技术,助力与阻力,定向与领先);完整法与分解法(完整法,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强化概念法,转移法,降低难度法,信号提示法,外力帮助法);游戏与竞赛法。31.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答: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发现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领会教学法。32.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答:行政班;男女合班分组或单班男女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班;小班化教学。33.体育课程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就?
答:建立课堂常规;严格执行课堂常规;慎用与巧用批评与惩罚;合理使用指导与指令;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期待值。34.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
答: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具有实效性;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科学性。35.编写教案适应考虑的问题?
答:确定课的目标;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选定教学内容;学则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及措施;对课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教案力求简单明了。36.体育课程学习的特征可归纳为?
答: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37.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答:认知与定向;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熟练阶段。38.运动技能的保持?
答:运动技能是通过大量练习之后获得;连续性的运动技能不易遗忘;运动技能保持主要是依靠小脑和脑低级中枢。
39.体育学习策略的含义、构成和特点?
答:体育学习的策略的含义;体育学习的策略的构成 a.体育学习的元认知策略 b.体育学习的认知策略 c.体育学习的运动技能形成策略 d.体育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 40.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
答:指向性;调控性;操作性;灵活性;综合整体性。41.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答:强化体育教师对体育学习策略指导的意识,提高指导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和运用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灵活运用体育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加强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的能力和水平;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42.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答:多样性;潜在性;多质性。43.体育课程资源分类?
答:根据来源分类 a.校内 b.校外体育课程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分类a.显性课程资源b.隐性课程资源;根据功能特点分类a.素材性课程资源b.条件性课程资源;根据形态分类。44.体育课程资源根据形态可分为以下三类,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主要包括竞技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等;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体育课程人力资源。45.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答: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效率;课外体育有活动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6.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答:目的任务的多向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47.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答: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体活动;个人锻炼活动。
48.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
答:全校性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体活动;个人锻炼活动计划。49.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答:确立制度和工作规范;明确职责和工作范围(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编制实施方案和落实操作。5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
答: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输送后备人才,培养群体骨干;塑造良好品质,提高适应能力。
5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共同点?
答:提高运动成绩是主要目的: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训练内容手段的有机联系。5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训练的不同点?
答: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业余性,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性;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广泛性。
53.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
答:学校运动会;单项运动竞赛;单项娱乐性竞赛;季节性单项竞赛;体育节。校际间交流竞赛。
54.竞赛规程?
答:竞赛规程是根据学校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开展某一项比赛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知道课余体育竞赛工作的重要依据。竞赛规程的内容一般包括:体育竞赛的名称,目的,任务和要求,时间地点,参赛单位和人数,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竞赛办法,奖励办法,报名办法,注意事项等。55.制制定竞赛规程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答:竞赛规程的制定应明确可行;竞赛规程应利于更多的学生参加;竞赛规程应提前下达。56.竞赛的方法?
答:淘汰法;循环法;顺序法。轮换法。
第二篇:学校体育
◆体育课堂常规:为了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师生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制度的总和。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形式(新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不仅要有教师参与,通话四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自我评定是对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定。互相评定是对组内各个成员的()综合评定◆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参加体育锻炼时 要是身体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系统组织的机能以及各种身体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达到身体相对的完美和完善◆体育课结构:之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生理负荷的内部数据: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担的生理负担◆教材比重:这里指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教材比重指教科书在所有教学材料中所占得比重◆体育教学目标: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体育教学中师生应达到的最终目的,即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体育课密度:指体育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和时间之和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自觉积极性原则指体育锻炼的参与者须抱有明确的健身目标自觉自愿的积极从事体育锻
◆体质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是教育者享受教育者传授增强体质的知识技能和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实际锻炼这一思想◆分解法:将一完整的动作技术结构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次进行学习,最后完整的掌握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完整法:指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的传授与练习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专门性准备活动:针对特定的一种体育活动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学校体育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依据,并决定着学校体育实践的方向内容和方法,制约着学校体育实践的全过程具有导向动员和激励的作用◆持续法: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长无间断的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练习时的平均心率在130—170次/分之间,该方法主要用于发展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体能:即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总称。体能即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
◆编选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3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5统一行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6教学内容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动作示范的要求: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是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要领并建立正确动作表象的一种教学方法。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正确熟练3位置和方向要有利于观察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确定体育课结构的理论依据: 体育课的结构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和体育课的特点确定的,是以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和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1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影响着体育教学目标维度)2学校体育总目标及每一目标的上位目标3体育教学内容(立足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未建立教学目标奠定基础)4学生的条件5学校物质条件的制约◆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的注意事项:1认真备课周密安排体育课堂教学计划2改进和提高组织水平3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技巧4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发展体能过程中运用重复法的基本要求:1根据发展体能的任务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确定联系的次数距离时间强度间歇时间2根据锻炼的实际情况改变重复练习的条件3应尽量选用简单而实效的或以基本掌握的手段保证联系的准确性提高锻炼效果4加强对学生进行发展体能的目的教育,客服单纯从兴趣出发和枯燥感,采取灵活的调整措施,调节课堂气氛
适量性原则基本要求:1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和学生的特点安排课的生理负荷2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关系3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与内部数据的关系4帮助学生学习并使具备自控与检测负荷的方法和能力,及放松与恢复的方法
中学阶段的体育目标分析:1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2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对健康的营养食品简单的选择,在运动中注意到安全问题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4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体育护理自尊、自信和团结协作精神5理解并担当不同的运动角色,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并能做出简单评价
◆举国体制: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身体运动轨迹指由身体从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所经过的路线而组成的动作的空间特征◆体育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来探求体育的本质和规律,是研究社会各种体育现象、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相通过身体练习进行教育并提高健康水平等规律的综合性科学◆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体型],以及身体大小,◆适应能力:指人在外界条件的改变下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外界条件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狭义的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广义的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动作的节奏:是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收缩与舒张与实践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时间、空间、动力学综合性特征◆动作的力量:身体和身体某部分完成动作克服阻力的能力。◆体育制度:国家体育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总称。◆技术关键:动作技术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是掌握动作技术、提高运动成绩起决定作用的环节◆体育手段: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抗预疾病,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的总称◆身体练习:是指构成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是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采用的身体活动◆运动技术:指那些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竞技运动:指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力、智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训练和竞赛◆身体娱乐:以身体运动为表现形式的娱乐活动过程◆身体姿势:身体练习要素之一。指身体及身体各部分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运动动作:指构成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是身体运动的基本单位也称身体练习、体育动作、动作◆体质: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得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基础(人的有机体的质量)◆竞技运动的特点:1竞争性2极限性3规范性4公平性5公开性6群体性7观赏性8功利性◆体育手段的分类:游戏、体操、田径、球类、武术、国防体育、水上、冰雪和其它
◆体育的健身功能:1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2促使人体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3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4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5可以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6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体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1有助于大脑两半球机能的全面开发提高大脑利用率2有助于提高人的分析判断综合等思维能力3有助于提高人的时空感和理解力4有助于提高大脑高强度的工作能力5有助于提高记忆力6有助于培养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体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作用:1体育促进生活技能的掌握2体育促进社会规范的互动3体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4体育室培养社会较色的有效途径体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确定体育目的任务的依据1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性2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3体育的功能和特点◆如何理解体育的政治功能:为国争光、提高民族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为外交斗争服务3促进国内政治一体化◆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1生产劳动2消遣娱乐3教育活动4军事战争5宗教祭祀6医疗卫生◆简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特征:1注意伦理道德2主义和谐与统一3注重实际与稳定4注意理性与人文教养◆技术细节:是动作的次要特征也是技术比较灵活的部分
◆ 我国参加国际体育活动的具体原则:1要立足于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捍卫祖国的神圣权利,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2着眼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有利于和平3着眼于扩大我国的政治影响4要适应我国体育发展的需要,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人民生活服务◆我国的体育目标内容: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服务◆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1、体育要受政治经济的制约,也要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发挥其一定的上层建筑的职能
2、由于体育有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它可以被各种不同的政治所控制和利用,因而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又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在任何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之间左右逢源
3、体育虽然要为政治服务,但并非说体育只为政治服务,体育还有其他方它的社会职能◆体育与德育:体育与德育有机联系、互相促进
1、体育以它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着青少年
2、学校体育运动的基本形式多以集体为单位,使于进行教育
3、学校体育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4、学校体育作为一种进行教育和善度余暇的手段,对于防止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教育犯有过失的学生、有其显著的作用
◆余暇时间:亦称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结构里画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恩关于的那部分由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老龄化社会: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社区体育:指人们生活在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体育文化:大而言之,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兴奋剂:为提高经济能力而使用的能暂时性改变自身条件和精神状态的药物或技术◆人的社会化: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生活方式: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
◆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越轨行为: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后喻文化:当今高科技时代的某种条件下,晚辈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给先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丁克家庭: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人群
◆社会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体育跟社会的相互关系、体育社会问题、体育形态、大众体育、竞技体育◆滥用兴奋剂的社会危害:使用兴奋剂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许多直接的危害。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禁用药物,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不相同。一般说来,使用兴奋剂的主要危害如下:——出现严重的性格变化——产生药物依赖性——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产生过敏反应,损害免疫力——引起各种感染(如肝炎和艾滋病)◆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的利弊分析:利:促使各国政府增加对体育的投资、推动力体育运动的国际化、激励了国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弊:淡化了体育的固有特征、形成了偏执的体育观、引起国际体坛丑闻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造成运动员的片面发展、普遍效尤体育超经济发展的模式◆社会学的三大功能:教育功能(了解自己、职业准备、日常决策、正确看待人文世界)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批评功能、决策规划功能
◆我国社区体育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积极调整与社区体育)政治(社会改革背景下政治体制调整与社区体育)教育文化(文化教育与社区体育)◆体育运动对现代人品质的作用:1培养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公正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2养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3养成人们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心理基础4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信任感、尊重和自尊,同时促成人思路广阔和头脑开放5促进
了人们放弃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而趋向于长
期、系统不懈追求的价值观◆东方体育文化特点:体育性状上(印度瑜伽中国太极体现了东方体育文化讲究整体平衡统一的特点)体育价值观上(表现为内向性封闭性体现出较强的民族本位论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体育的竞争性)体育形态内容手段上(强调整体直观感受,意念和内部修炼等)竞技观方面(强调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性也一定程度抑制了人的阳刚之气和竞争意识)◆体育社会发展中大众传媒的作用:1传播媒介把体育项目介绍给受众2传播媒介可以培养人们的体育观念3传播媒介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4传播媒介刺激人们参与体育消费◆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1经济变迁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2社会制度的变迁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价值观念3社会的科技变迁可以加速体育的发展4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5社会的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
第三篇: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
1: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特征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特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政治等多种因素制约的特征。
发展趋势:1: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3: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4:竞技性进步加强 5:逐渐整体化方向发展 6:管理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2:何为终身体育?它的思想是由何人在什么时代提出的?
1: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即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的结束都要适应环境与个人的需要进行身体锻炼已取得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或条件。
2:提出: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
3: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
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2.1:课内外相结合 2.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2.3学校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4: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
5: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4:何谓体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怎样构成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在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2:教学过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放松阶段,实施阶段,检查与评定阶段。
3:基本要素: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的反馈等。
5: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过滤分别是什么?
1:一般规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教材,通用知识。
2:特殊规律:1: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规律
2: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
5:人体机能适应性的规律
6:何谓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原则有哪些?
1: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时间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2:一般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性原则
3:特殊性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安全性原则,巩固提高原则
7:何谓语言法,何谓直观法?
1语言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2:直观法: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演示和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教学方法。
8:简述讲解示范的感念及要求。
1:讲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要求,一直到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讲解的要求:讲解的要明确并具有教育性,讲解的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讲解要富有启发性、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注意精讲多练。
动作示范: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知道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示范要求:要有明确目的、示范要正确熟练具有感染力、示范的方向和位置要利于学生观察、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9:简述完整法、分解法、的概念和优缺点?
完整法:是指以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的连续的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优点:能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动作,不至于破坏动作结构和产生动作脱节。缺点:不易于较快的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复杂的要素和环节
分解法:把完整的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渐进行学习达到全部掌握的一种教学方式。
10: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预防及纠正?
1:学生因素: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怕受伤,缺乏信心,有畏难情绪 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技术的概念
教学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因素,主要是受到了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多方面环境的影响
2:预防和纠正:运动分解法解决复杂技术问题 通过诱导性练习及转移性练习等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加强基本技术的教学全方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11:实施矫正法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预测错误—-发现错误—-分析原因---纠正错误---验证效果---总结经验
12:体育教学中的一般教育法有哪些? 批评法、说服法、评比法、榜样法、表扬法
13:确定体育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体育课的典型结构各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基础结构的依据:人体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工作能力”逐步上升阶段“稳定阶段”和“下降和恢复阶段”
具体结构依据:体育课的任务,板材性质,学生特点,场地器材特点,季节气候特点。2:准备活动的主要任务:集中学生,明确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做好准备活动,使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完成基本部分的任务做好准备。
部分基本的任务:学习式复习,考核教学进度规定的教材,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发挥体能。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结束部分的任务: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
14: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包括哪些内容?
体育课常规,学生学习队形安排与调动置场体器材和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15:安排学生学习队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利于学生看的清“示范”“演示”“听得清教学”学生尽可能背对阳光、背风沙、背干扰站立。
队伍的站立应有利于教师观察、帮助、指导、调动。
16:体育课的分组轮换形式有几种?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在学生人数不多,技材比较困难复习板材也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采用。
17:何谓体育课的密度?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教学辅助活动包括那些?
1:一般密度:一节课中,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辅助活动的时间与总时间之比。专项密度:指某种活动合理运用时间,课后总时间之比,比如学生做练习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又叫“练习密度”。
2:有效的活动包括: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练习,学生的自练、讨论、分析、相互观察与帮助,学生必要的休息,必要组织教学活动。
18:合理安排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课的类型和教学目标安排生理负荷 根据教材的性质和数量安排生理负荷
生理负荷的强度及过程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展水平。根据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安排生理负荷 考虑作息制度。
19:如何调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改变练习内容
改变练习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时间和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 改变动作的某些基本要素 改变练习组合和顺序
改变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采用循环练习式增加竞赛因素等 改变练习条件:如场地大小,器材的重量
20:体育实践课应如何准备?
了解情况:包括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
钻研教材教法:钻研教材的特点和作用,钻研教材的技术规格及其重点,研究教法。田径运动会秩序册制作过程
1:封面(运动会的名称,主办单位)2:目录(根据秩序册的内容表明内容页码)3:竞赛规程(竞赛规程和报名报提前下发)4:补充通知 5:开幕式,闭幕式程序 6: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技术代表,技术官员)7:仲裁委员会名单 8:裁判员名单 9: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 10:各项参赛人数统计表 11:兼项人数统计表 12:大会作息时间表 13:各代表队名单 14:竞赛日程表 15:竞赛分组表(蛇形分组、斜线分组、抽签分组)16:男女最高记录表 17:场地平面示意图
第四篇:加强学校体育
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深刻认识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摆正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学校要设立体、音、美教师教研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并进行体卫艺三方面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认真研究解决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学生接受体育、艺术教育和参加活动的权利。
二、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评价机制,积极实施新的体育艺术课程标准
要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发地方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形成地方特色。要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在高水平高质量实施课程标准中的引领作用。体育、艺术课要选择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组织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体育、艺术基本知识、技能、审美能力及表演技能的教学。体育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坚持身体素质课课练,加强体能练习,培养学生自锻能力、创新能力,锤炼强健体魄,保持体育、艺术学科实践性的特色。切实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并列入课表形成制度,定期督查并公布实施情况。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活跃学生课余文体生活,确保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和谐发展。
三、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师资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要按规定配备合格的专业教师,满足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培训,组织体育、艺术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讲学团赴学校讲学,培训一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全面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要专门设计培训项目与内容,定期培训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和执教能力。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艺术教研组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管理,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新课程学习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拓展校本课程,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关心体育、艺术教师生活和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在职称考核、评优晋级和职务聘用聘任等方面和其他学科同等对待,激发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四、着力构建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和器材设施建设
争取政府加大投入经费,同时还要争取社会、企业等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场馆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农村小学开发和选用学校资源,遵循“因地制宜、适用耐用、美观安全”的原则,装备好体育、艺术器材设施,满足体育、艺术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的需要。中小学特别是小学配备体育、艺术器材和场地建设。要在教室周边设置便于学生课间锻炼且安全实用的健身器材,吸引更多学生参加锻炼,满足学生健身需求。要强化管理,制定相应的使用维修与管理制度,定期维修与安全检查,提高场地器材设施的使用效益。
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要划拨一定比例作为农村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的建设。同时还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结合校舍、校园建设,采用包括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器材等在内的多种途径
五、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补充机制,积极开展学生课余训练
在组织好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艺术教学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余体艺训练,培养优秀体艺后备人才。有条件的要选择1—2个体育艺术项目,组建课外兴趣小组,组织有特长的学生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培养优秀体育艺术后备人才,形成学校体育传统与艺术特色。学校每年 组织1-2次综合性运动会及艺术展演活动或体育艺术节,要改革学校运动会传统竞赛的模式,突出健身、娱乐功能,每学期举办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满足学生校内外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制度,做好优势项目布局;改善训练条件和生活条件,激励学生刻苦训练,不断提高体育与艺术的技能水平。
六、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领导组织机制,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依法依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管理机构和职责,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订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发展规划目标,落实保障措施,保障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条件;完善体育、艺术教学、课外文体活动与训练、场馆设施和器材等各项管理制度,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列入教育局评估督导、评先评优的内容,定期对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政策法规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坚决制止随意减少、挤占体育、艺术教学及活动时间,杜绝不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按计划组织课外活动等现象;定期召开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总结交流、研讨大会;要有计划地组织优质体育、艺术课展示和教学比赛,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第五篇:学校体育
复习材料
一、选择填空题
1.1904 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标志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2.体能包括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和与 运动技能 相关的体能。
3.体育课程内容是根据 课程目标 确定的。4.学校体育工作包括体育与健康课、课余体育训练 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余竞赛。
5.体育课程包括 体育实践课程 和体育基本理论课程。6.体育课结构的依据是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7.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是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8.体育与健康课程 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9.课外体育活动是面向 全体学生。
10.体育课程资源根据来源可分为 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和校内体育课程资源。
11.甲午战争后,我国是由___严复 ___在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先倡导体、智、德是国家民族富强的基础。
12.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___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___。
13.一个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是___课时计划___。
14.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该注意整体性、启发性和___.灵活性___。15.体育习惯的特点有后天性、稳固性、指向性与___不可变性___。16.选择与组织体育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是___体育教学目标___。
17.人的认识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___思维___是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18.在体育教学中属于非语言指导形式的是__语调____。19.体育学习策略的结构核心是__元认知____。
20.终身教育的思想是以1965年___法国___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论》一书出版为标志。
21.20世纪奥地利学者高尔霍夫尔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主要探讨有 体育课程设计以儿童发育成长规律为依据。
22.美国“新体育”学派把体育教育分为 智力教育。23.二战后,苏联模式在学校体育中的突出表现为 以教师为中心。24.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把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概括、熟练、测验和巩固 等六个阶段。25.小学和初中学生在呼吸系统方面表现的特征有 呼吸频率较快。26.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有 个性发展 等方面。27.下列属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有 合作学习法。28.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包括 多样性。29.当前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有 校本培训。
二、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2.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3.体育课程
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教育课程,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称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4.体育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形成技能,培养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5.课外体育活动
课前、课间、课后
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以健身活动为内容
为满足身心需要,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体育活动
6.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利用业余时间 对部分有运动特长的学生 全面发展体能和身心素质 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7、体育教学目标
8、课余体育竞赛
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三、简答题
1.组织新授课时应注意什么?
1)使学生对新授教学内容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
2)根据动作技术性质和学生特点,安排教学,以便诱导学生逐步的掌握动作,减少学习过程的困难,提高教学效果;
3)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克服难点。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学生较快的掌握动作 4)要有适当的重复次数与运动负荷。
2.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过程中,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的因素有哪些?
修改内容 降低难度 简化技战术 改造场地器材
3.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
答:按其性质和任务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4.体育健康课程领域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5.组织复习课时应注意什么?
1)教师应注意已掌握动作技术的情况,对复习动作提出明确和具体的技术掌握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教法手段来实现这一要求。
2)由于以往掌握动作技术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不同,因此,复习课中,应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并提出不同要求。
3)教师在组织这种类型的课时,特别要注意精讲多练,合理加大课的运动负荷,增加练习次数和练习密度,尤其是对发展身体素质实效大的练习,要反复进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增强体质。
6.组织进行基本部分的教学时应注意什么?
1)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的学习顺序。2)在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应根据课的目标和教学内容性质与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必要的辅助练习、诱导性练习或转移性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3)合理地安排好密度与运动负荷,注意动作练习与休息合理地相互交替。4)可根据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条件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全班的、分组的或以个人的形式进行练习。
7.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体育与健康课 课外体育活动 其他体育健身活动
8、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技艺性”特点――身体练习
“情意性”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自然性”特点――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人文性”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
1.组织考核课时应注意什么?
1)使学生明确考核的目的,端正态度。2)除了安排考核项目外,适当的安排一些以后需要考核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巩固技术。
3)考核时,运动强度一般较大,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安全措施。4)做好培养助手和场地、器材、登记表格等准备工作。
9.体育课教学组织工作的内容包括那些? 1)课堂常规,队列、体操队形的运用。2)编班分组方式和分组教学。
3)场地器材的布置,活动组织方式选择与应用。4)体育骨干的培养和使用。
10.简述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训练的不同点?
业余性 基础性 广泛性
11.请例举6种体育教学方法。
语言法
直观法
完整与分解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游戏与竞赛法 自主学习法 探究式学习法 发现式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领会教学法
四、应用题
1、假设已测的体育课各项活动的时间为:
教师指导时间:8分01秒
学生练习时间 :20分10秒
组织措施时间:6分18 秒
观察、保护时间:3分16 秒
学生休息时间:5分40秒
不合理运用时间:2分35秒
一节按45分计算,请计算下列各题 1)课的综合密度是多少?
2)课中各项活动的密度是多少?
3)课中不合理运用时间的比率是多少?
2、假设一节体育课测得的脉搏次数如下所示
课前安静时平均脉搏为:13/10秒
顺序
测定联系内容
课的时间(分)
次/10秒
次/分
队列练习完
03
慢跑结束
05
114
徒手操完
07
126
传接球游戏完
132
双手胸前传球前
120
双手胸前传球后
132
反弹传球完
132
原地运球第一次完
126
原地云求后下蹲起
138
调动队伍完
132
讲解行进间运球完
114
行进间运球完
138
高抬腿练习前
126
原地高抬腿第二次完
144
30米高抬腿第二次完
156
30米后蹬腿第二次完
162
30米加速跑第二次完
162
30迎面接力跑前
150
30米迎面接力跑一次完
168
30米迎面接力跑2次完
168
放松整理活动结束
138
小结后
请计算下列各题:
1)全课的平均脉搏是多少?(用点算法和面积计算方法)2)各部分的平均脉搏是多少?(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
3.根据游戏的特点,谈谈游戏的创编?
因游戏法具有一定的情节、思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因此,在创编游戏时,应考虑如下几点要求:
1)游戏内容有一定的情节,要按教学意图和计划去组织创编游戏。2)要制定好游戏的名称、方法、规则和罚则。3)创编游戏要具有教育意义。
4)要通过游戏内容、规则、时间、器材、场地等其他见解途径控制调节运动负荷
五、论述题
1.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哪些?
一般能力: 教育能力 教学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专业能力:
组织课外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 精力充沛 体魄健壮
2.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与颁布的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的基本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基本要求。
试述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激发运动兴趣,注意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
3、试述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哪些?
1)教学设计技能 2)课堂组织与管理 3)正确运用口令的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 5)动作示范的能力
6)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7)组织竞赛 8)裁判能力
9)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 10)科学研究能力
4、试论述如何分析和评价一节体育课? 1)课的教案,场地,器材准备的如何。
2)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正确性、可接受性和实效性。
3)组织工作是否严密,教学步骤是否清楚,教育工作和个性培养采取了那些措施,体育骨干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发挥,教师的精神面貌如何。4)教学目标完成的如何?即看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学生掌握“三基”的质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 5)本节课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如何改进?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