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论文《明海大法师柏林禅寺开启》观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3:0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论文《明海大法师柏林禅寺开启》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论文《明海大法师柏林禅寺开启》观后感》。

第一篇: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论文《明海大法师柏林禅寺开启》观后感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现代中国佛教应走向何方

课程名称: 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11 年04月19 日

现代中国佛教应走向何方这是历经两千年风雨洗礼的佛教在华夏大地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全新时代,而且这种世纪转型时期的挑战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质。佛教所面临的冲击势如惊涛骇浪,渴望继承与发展的佛教仿佛逆水之舟,抗拒末法时代涌现的无数种歪道邪说。无论是新的知识格局,还是新的信仰群体,都要求或者迫使佛教在教理教义的最深层,于法理中寻求与新世纪精神契合的交点,并交互生成新的精神因子,为俗世大众提供日常的精神营养,导引群迷。而佛教能否承担起这种新的使命,能否使佛法与时代相契合,已经成了前进轨道上一个至为重要的关键。

一、传统佛教的的意义以及弊端

佛教的思想中诸如“终生平等”等所宣扬的善的观点更是为行善最终成为人的信仰提供了宗教的依托。再者,佛教的经典中,保留了大量古老东方的智慧,思想,逻辑,以及东方的宗教艺术,尤其是佛教中所信奉的释迦牟尼所宣扬的佛法,实际上反映了早期印度哲学,文学的最高成就。

但是,过去的佛教和封建主义血肉相连,佛教徒的思想行为受它的影响很大,不少是迷信的、落后的。佛教内部,随着封建社会末期吏治的腐败,僧侣队伍开始腐朽堕落。他们不仅在经济上相互兼并庙产,同时在信仰上也接受了中国固有的鬼神观念、祖先崇拜,以至流为“忏颂法事、坐香念佛”的宗教。这时的佛教剩下的只是一副躯壳了。及至晚清,佛教界的状况更糟,“各寺住僧安于守旧,不乐维新。”这便是当时佛教现状的真实写照。

二、佛法贴近生活——佛法的现代发展道路

济群法师便提出„生产化‟、„学术化‟两个口号,作为改革佛教一切制度的目标。生产化即佛教徒可以自给自足,学术化即佛教徒要知识化,打破封建迷信。生产化可以打破旧时各寺院封建的经济组织,学术化则加强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认识与正信以破除迷信。封建的组织与迷信的愚昧既已毁弃,佛教革命的本质,才能完全流露。这两个口号都充分显示了现代佛教与社会贴近的必要性。

其次,对一般人来说,修学佛法有许多困难,阅读古代汉语翻译或者撰写的佛教经典,面对众多的专业术语,要么半懂不懂,要么不知所云。其次,对于佛学的深奥哲理,假如没有相当的理论背景和思辩能力,也很难搞懂。因此,对于一个初学者或者信众来说,佛法有高深莫测之感。所以,让佛法更贴近生活便尤为重要。在挖掘佛经原典精髓的同时,将佛法义理结合现实世态人生,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生活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重重误解,让佛法走入生活中,始终将佛法贴近当代、贴近人生、贴近社会,使大家从迷信和神祈的膜拜,转向对现实人生的追求与完善。简而言之,是用生活解释佛法,用佛法指导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佛教与中国社会的融合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不存在什么佛教与中国主流社会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这种大而不当的看法,无疑不利于正确认识佛教的处境与发展的真实状况。我们不仅要关注佛法与僧伽的自身建设,还要考虑到佛教的当代接受对象。当代的接受对象处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电子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面临的信仰或者非信仰的选择都是多元的。人们正处在一个原有的价值体系逐渐崩溃、新的体系还在缓慢整合的阵痛过程之中。对现代人而言,虽然物质文明在疯狂发展,但是由此引发的社会、精神、心理问题却蜂拥而至,人们内心的困惑、烦恼、痛苦并没有丝毫的减轻。这种格局给佛教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机会,为全社会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为解决

日益层出不穷的社会心理问题,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精神食粮与药方,正确地去观照人生,从根本上解决人生问题,那么佛教必将进入一个柳暗花明的新时代。

总之,佛教生活化是立足现代社会的重要途径,因为佛教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便有了社会基础,也便使得其再宗教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明海大法师柏林禅寺开启》观后感

佛教在新世纪要契合当代,要开拓一番磅礴的新气象的话,就必然在弘法的层次与方法上有过人之处,必然要以生动的活力去吸引和打动信众,使他们从边缘走向中心,培养一颗坚固的道心,一种正确处理生活的能力。

明海大法师法师用生活解释佛法,用佛法指导生活。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人生有了佛法,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从而使我们感觉到,佛法并不神秘、深奥、遥远,而是非常的现实、亲切,它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处。生活中有了佛法,就会充满安详、宁静、自在,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些出家人也利用现代的科技做早课,修行,生活,这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时代在发展,我们更应该怀着宽容理解的心去看待现代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既然佛法都可以贴近社会,走进生活,那出家人又怎么不可以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呢?

将深奥的佛理生活化,使佛法深入世间,面对人生,做到了修行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把佛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把佛陀的智慧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解脱人生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痛苦及心理障碍。

使佛学通俗化、现代化,而能适应现代思潮,树立新佛教运动的文化堡垒,让佛教走得更远。

第二篇: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前言:宗教是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产物。以往,宗教学界和历史学界在探讨世界性宗教形成和发展问题时,一般都着眼于宗教本身的教义和信仰,注意深入挖掘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多数人都忽略了地理环境诸因素对宗教的影响。本文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例,对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粗浅分析。

一、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宗教形成的外在条件之一。美国著名的女地理学家辛普尔在论述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时,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摆到了很高的位置,她认为,是在西亚“这种单调的沙漠环境里,自然而然地使人们产生了一神教”。辛氏的观点虽有过份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之嫌,却也有一定的道理。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要的国际商道附近。

新航路开辟(15世纪)以前,维系东西方之间联系的通道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欧洲──小亚细亚──黑海、里海南部──中亚──印度、中国;第二条是,欧洲──地中海东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中国;第三条是,欧洲──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红海──阿拉伯海──印度──中国。这三条交通线都以中东地区为枢纽,以古印度为实际终点,以中国为理想中的最远端(15世纪以前,虽然有丝绸之路,但中国和西方仅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商业往来)。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恒河流域。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人眼中,它是“一个富庶的文明社会”。印度的黄金、香料等商品在世界市场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当时的恒河流域更是出现了以舍卫城、阿逾陀城、王舍城、吠舍厘城、瞻波城、波罗奈城、侨赏弥城、但叉始罗城、华氏城等为代表的九大工商业城市。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思考人生之真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人们经济地位的极度分化,一些富裕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种姓家产万贯,而大量的首陀罗却身无立锥之地。释迦牟尼即是在这种形势下打出“众生平等”的旗帜,向宗教特权阶层--婆罗门贵族发难,创立了佛教。

基督教最早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地处中东的心脏地带,扼守三条国际交通线之咽喉,犹如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自古就有国际交通枢纽之称,历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块“遍地流着蜜与奶的地方”,真可谓是过客匆匆,许多民族都在此演出了一幕幕的活剧。古代犹太人在此建国的美梦被异族军队的铁蹄一次又一次地踏碎,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他们只好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追求都寄托给了上帝,创立了犹太教,在此基础上,公元1世纪又出现了基督教。

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当时,这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游牧经济在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阿拉伯人每年都要沿一定的路线迁徙,在干旷草原和沙漠中逐水草而居。值得庆幸的是,半岛的西部有三条重要国际商道之中的一段──希贾兹商路,商路上有重要的中转站--麦加古城。于是,东西方文化的精髓遂在此汇成了一个震撼世界的伊斯兰教。

二、世界三大宗教的传播与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宗教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宗教的发展离不开空间的传播,这是宗教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其能否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传播过程中宗教可以扩大自己的活动区域,增加教徒的人数,形成一定的、与起源地相关的宗教分布区域。而固步自封、偏安一隅的宗教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影响衰微的民族或地区性的宗教,甚至会遭到灭顶之灾。

世界三大宗教的对外传播受到诸多地理因素的影响,兹分述如下:

1、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三大宗教传播的影响

三大宗教的对外传播与地形、气候、海洋、河流等许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从整体而言,三大宗教的传播是在三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

佛教的发源地南亚次大陆南部被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所包围,北部有喜马拉雅山为阻隔,东部通过孟加拉湾北部沿岸与东南亚相通,西北部有苏莱曼山口和西亚、中亚相通。鉴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佛教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的地理阻力甚大,所以它的主要传播路线只能是沿恒河东下,或逆恒河、经印度河、穿越苏莱曼山口而西向。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佛教走向世界时选择了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向东传播,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以及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第二条是先向西再转而向北,到中亚又折而向东。由于佛教向西大规模传播之时(约1世纪以后),在它的西部先是有波斯(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和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的基督教,6世纪时又有了强劲的伊斯兰教,以这三股宗教势力为代表的西亚宗教不断东渐,所以,佛教在中亚和它们遭遇后只能是转而北上又东下,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进而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第三条是翻过喜玛拉雅山山口,直接向北传入西藏、蒙古等地。前两条是佛教传播的主要路线。

基督教虽然产生于国际十字路口,其传播可以选择多种方向,但是,由于伊朗高原以东的亚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地中海式气候反差太大,加之这两个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和伊斯兰教的强劲压力,所以,它最终只好向西部传播,最初主要是对地中海沿岸地区产生影响。而传播的实践证明,基督教思想也确实符合地中海式气候或与此相近的海洋性、温带气候影响下的居民的心理,所以,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一帆风顺,欧洲很快即成为基督教的一统天下。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其主要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有时高达54℃,热季长达4-5个月,昼夜温差达26℃,降雨量很小,有时甚至滴雨不下,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所以,教义简略、通俗易懂的伊斯兰教普遍受到了民风纯朴、憨厚的阿拉伯人的欢迎,并很快在自然环境相似、社会发展进程相当的民族和地区得到迅猛的传播,如西亚、北非的许多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即基于此种原因。有学者戏称伊斯兰教是沙漠气候下的宗教。甚至有人说20英寸的等雨量线,就是伊斯兰世界的界线。

2、人口迁移因素对世界三大宗教的影响

恩格斯曾经指出,最初“在每一个民族中形成的神都是民族的神,这些神的王国不越出它们所守护的民族领域,在这个界线以外,就由别的神无可争辩地统治了。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灭亡。”这段话,从一个侧面阐明了宗教的发展(或没落)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

古往今来,许多民族、国家之间都进行过难以数计的战争,与之相伴的往往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实质上也是一次次的“各种民族宗教和国家宗教之间的竞争。在众多的神灵和宗教的角逐中,他们都要抬高自己所奉神灵和宗教的权能,压倒以至否定其他的神灵和宗教。一批批的民族和国家在斗争中的失败和灭亡,最终促使他们的神灵和宗教的灭亡。作为胜利者的民族和国家,其所奉之神灵和宗教自然会从局部地区的神坛跃升到高高的天堂”。所以说,“跨国度的和世界性的宗教也是在民族国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人口迁徙对宗教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

公元1世纪左右,古印度受到了来自中亚地区的月氏人的入侵,他们在中亚和印度河流域建立了贵霜帝国,和中国东汉、罗马、安息形成并驾齐驱的世界四大帝国。迦腻色加统治时期(约公元78-101年),大力鼓励月氏人改宗佛教,并不遗余力地把佛教推广到贵霜帝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佛教能顺利地通过中亚、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与月氏人的对外战争和民族迁徙是分不开的。

在基督教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人文因素显得更为突出。3世纪以前,在中东地区,南来北往、东征西讨的民族都把巴勒斯坦地区作为争夺的重点,势力微弱的犹太人在无数次的民族征服中,经常被迫流亡他乡。随着犹太人的不断迁移,基督教象星星之火般被播散到欧洲各地。4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席卷整个欧洲的民族大迁徙,把欧洲原有的民族秩序搅得天昏地暗,刚刚由原始社会末期向封建制飞跃的“蛮族”(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克勒特人),在主宰几乎整个欧洲的同时,也把基督教传遍了欧洲大陆的各个角落。犹太人、特别是“蛮族”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6世纪中期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打着“圣战”、“为安拉而战”的旗帜,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阿拉伯人纷纷离开自然条件恶劣的故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奔往他乡的征程。中亚、小亚细亚、北非,甚至是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伊比利亚半岛等地都出现了数量空前的阿拉伯移民。伊斯兰教正是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阿拉伯移民浪潮之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

更能直接说明这一问题的历史史实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前,南北美洲并无世界三大宗教的踪影,当地的土著居民还处在落后的图腾崇拜阶段。然而,伴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脚步而来的是,大量的欧裔移民涌入新大陆,据统计,新大陆发现后的400年间,欧洲向美洲移民达3.8亿人。⑤基督教就是和这些欧洲移民一起被移植到了新大陆,美洲从此也就变成了基督教的一统天下。

3、政治版图变化对世界三大宗教的影响

政治地图表示各国政治的空间差异,反映各国的统治范围,在特定的政治版图之内,往往会有一种特定的宗教占据主导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不争的史实是,世界帝国虽不能创造世界宗教,但一种宗教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却总是借助于世界帝国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权威。在每一个世界宗教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一个帝国巨人: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教的传播虽然已在恒河流域取得了胜利,但把佛教推广到印度全境,却有赖于阿育王的孔雀帝国在印度全境的统治。而贵霜帝国则把佛教从印度带到了中亚,进而影响中国,并通过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强大影响,使佛教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成为世界霸主,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如果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不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或罗马本身不是一个雄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如果查理大帝不扶持教皇或没有一个法兰克人建立的查理曼帝国,那么,基督教在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进一步讲,如果不是欧洲列强对世界各地的殖民扩张和侵略,基督教走向全世界也是不可想象的。伊斯兰教从创教之初就已经牢牢地绑在了阿拉伯帝国的战车之上。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对信奉多神教的麦加古莱氏贵族在军事上的胜利,麦加克尔白神庙的多神殿是不会皈依安拉的;伊斯兰教安拉的权威如果失去了阿拉伯帝国的光辉,它在地中海周围的广大地区是难以找到立足之地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个不同的阶级都利用它自己认为适合的宗教”,“至于这些老爷们自己相信还是不相信他们各自的宗教,这是完全无关紧要的。”宗教为什么在这些古代的超级大国格外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呢?究其原因,是这些帝国的君王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宗教对他们政治统治的重要性。他们知道,尽管用铁蹄可以踏出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却并不能消灭帝国境内的种种矛盾。国内有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就会有此起彼伏的奴隶(农民)起义或民族独立战争,天下就不会太平。当然,这些起义或许能被帝国的军事力量所镇压,但却很难铲除其隐患。那么,如何能解决这一矛盾,使人们安于现状呢?帝国统治者们在这一问题上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最后,“这样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领域内。于是另一个世界打开了。”统治者们就这样“慷慨”地把宗教赠与了人民大众。

三、宗教信仰差异与地理环境

1、世界三大宗教的信仰差异

不同的地理环境又是形成不同的宗教信仰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自然条件特别险恶艰苦,宗教的神秘性和信徒信教的狂热性就会表现得格外明显。而自然条件优越的环境下形成的宗教,可能会是一种和他们的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重理性、重内省的多维哲理思想。世界三大宗教受三种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宗教信仰也恰恰代表了宗教的三大流派。

佛教创立于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富庶的恒河流域,人们对本土之外的外部世界并无多大奢望。反映到宗教上即是重内省、宁静勿动,渴求能远离尘世、超凡脱俗,摆脱世俗杂念,专心修行,以获佛果;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一种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所以,它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格外强,其宗教信仰的最大特点是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抓住普通大众的心理;伊斯兰教产生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阿拉伯沙漠地带,对美好环境的渴求,对舒适生活的向往,构成其宗教信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它的教义从表面上看虽然浅显易懂,但却对穆斯林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2、当代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情况

当代宗教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和上述信仰差异的特点基本相吻合。

佛教文化圈主要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属巴利文语系的有泰国、不丹、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属汉语语系的有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北部地区)等地;属藏语语系的主要是我国的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其中,泰国自1932年以来的各部宪法都规定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国内佛教信徒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不丹以喇嘛教(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国内信徒达到总人口的80%以上。

基督教的主要势力范围首推欧洲全境,而后是南北美洲,再次是大洋洲。目前,在欧洲,基督教仍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有12个,其中天主教国家6个,即梵蒂冈、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洛哥、葡萄牙、意大利等;东正教国家1个,即希腊;新教国家5个,分别是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美洲的巴拉圭和哥伦比亚也以天主教为国教。当然,以上仅仅罗列了世界范围内把基督教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14个国家,事实上,除此之外,基督教还在其它西方国家起着不可替代的精神指导作用,只不过是基督教在这些国家没有享受国教的地位罢了。

如果说佛教、基督教世界的关系网稍嫌松散的话,那么,伊斯兰教就是另外一番情形了。

伊斯兰世界在西起西径18°,东至东径140°,南起南纬10°,北至北纬55°的广大区域内,形成了一片蔚为壮观的伊斯兰风景线。通常所说的伊斯兰世界是指伊斯兰会议组织的47个成员国,其中的29个国家更是把伊斯兰教确定为国教:即亚洲的阿富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基斯坦、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孟加拉、沙特阿拉伯、叙利亚、文莱、也门、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亚、约旦、巴勒斯坦等19国;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埃及、吉布提、科摩罗、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索马里、突尼斯、苏丹等10国;欧洲的阿尔巴尼亚。近年来,这些伊斯兰国家正在伊斯兰教旗帜之下试图组成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伊斯兰国家联盟,对国际社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黑色冲击波”。

综上所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主观意义上讲,是它们在宗教信仰、教义上超出了民族和地域的狭隘性,并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首肯;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说,它们所受到的地理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是其成为世界性宗教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人文地理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美国,谢觉民;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 4,《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大吉;

5,Halford J.Mackinder, The scope And Methods of Geography, The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下载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论文《明海大法师柏林禅寺开启》观后感(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论文《明海大法师柏林禅寺开启》观后感(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