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调查报告
(一)“理性人”思考的选择。
占到一个好座位,你将不必因为找不到座位而烦恼,你将更容易看到黑板上的内容,你将感受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你将接近自己心中更加完美的学习状态。
(二)为获得相对利益而付出的成本
直接点说,在当今社会,如果想得到你所需要的某些利益,你就必须付出相对的成本,这就产生了替他人占座的现象。往往当自己占座的同时,如果有多余的座位,帮好朋友多占几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因此,当你帮他人占座后,得到的往往是积极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遵循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在某些合适的时候,他同样会帮你得到你某些需要的利益。
(一)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1、教学硬件资源的扩充。
2、制定相关的占座政策
3、加强宣传力度和思想教育工作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加强自身的文明礼仪学习
2、形成一种自律强的方式 每一个现象的产生,一定会有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这可能给这种现象一个正确的断定
(一)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
(二)中国人的从众心理
(三)“契约”的滥用
第二篇: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1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当今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开展?其效果怎样呢?为此,我在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进行了实习教学,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实际上,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不然学生乱“吃”一通吃坏了肚子那就麻烦了。
我对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三至六年的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阅读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记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据了解,小学生大多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都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他们对文学作品故事的了解,大多都是从电视剧中得知的,如,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该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第四,阅读环境较差。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家长文化素养高,爱看书读报,对学生能起到积极而良好的影响。所以,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坏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文化素养很有关系。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则无书报可看,课外阅读只是纸上谈兵。另外学生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沉醉与打牌酗酒,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教学 。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学校图书室借书阅读等。另外,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作为学生的家长还应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带头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与自己的子女交流。
(三)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四)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我们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2
20xx年6月,我校设计的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获得了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设计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由我校《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组制作。问卷共设12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
20xx年秋季学期伊始,我们对全校教师做了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65份,收回58份,占89.2%。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A.问卷调查结果
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很深的占17.2%,知道一些的占72.8%,一点儿不了解的没有。
2.认为提高课堂教学难度很大和没有难度的都没有,但觉得有一些难度。
3.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的占100%。
4.知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占10.3%,了解一些的占89.7%,不了解的没有。
5.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知道得很全面占86.2%。
6.96.6%的教师知道怎样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7.认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占100%。
8.全面熟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占84.5%。
9.全面熟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的占98.3%。
10.全面掌握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占82.8%
B.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来看,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很了解的却并不多,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提出来好长时间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做深层次的研究,只是听过一些名教师的次数有限的讲解,缺少理论学习与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些难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努力了,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
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技能,比如信息技术,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它可以把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用动画把它表达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东西,在它不是一件难事;情境的再现,是它最拿手的本领……它的直观,它的动态,它的过程的体现,它的时间跨越,空间的延伸,无不体现了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的魅力。
从答卷中,可以发现,大家都知道创设情境,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价值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但从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发现,有些情境设计只有趣味,没有价值,这就失却了创设情境的意义了。因而,我们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产生比直接呈现给学生更大的效果,这才是情境设计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仔细研究学生、分析学情,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重要的一点,是你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有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你的教学手段是不是最优化的。而教学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影响一堂课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教的行为,有学生学的行为,有教学目标的因素,更有评价的因素在里面,教学反思不能影响这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响今后的课堂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对一名教师的进步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反思,会真正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更成功的起点。
从问答题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有着比较新的教学理念。例如有教师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创设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是使课堂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了积极的体验,才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才有收获,有了成功的喜悦,才有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好的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引进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是使课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师们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议,比如说请名师到校上示范课,请专家来校讲学,这些都说明了,老师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大家都有一颗要搞好教学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课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师提出,要加强课改理论、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这个建议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有效课堂的重视度,说明了,我们的教师是想研究教学的,他们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学,光有实践不行,还要从理论入手,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去检验理论。同时要不断的更新理念,紧跟课程改革的形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师还提出: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因为那里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不断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说明了我们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思考了,进行研究了,并且提出的想法较有深度,很值得重视与研究。
三、探讨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和请专家讲学,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在市级基本功竞赛中获奖。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所以,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1.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比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美]加里·鲍士奇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心理学》等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更好的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们要真正的弄清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显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仅仅限于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为“双基”和考试分数。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发展也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清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要养成哪些行为品质,要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教师在上课前都要非常清楚。整节课中,师生活动都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才会使得所提出的问题有足够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积极实践、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探索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在改进中,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者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
首先是“学生”,教师的心里要有学生。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说要读懂学生。
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发展。第一个层次是新教师,他们的着眼点是完成教案。第二个层次是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处理一些突发性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师直到退休还停留在第二个层次,仅仅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关注自身的发展,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研究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第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读懂学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读懂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读懂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把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加聪明——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一,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课堂自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同时指导学习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回顾用过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看书,怎样抓重点,怎样用好例题,怎样勾画圈点,怎样筛选信息,怎样质疑解难,怎样梳理答案,怎样联系实际,怎样迁移应用等等,实践活动课还要讲清应注意什么事项。
第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
第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外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知识的65%。如果把所有感觉器官都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将达到90%左右。再通过系统复习和记忆,学生就能够全面掌握学过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听、说、读、写、思、算相结合。
3.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争取在相对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得到有具体的学习收获。学习体验是灵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
特别说明一点,潜能生尤其需要鼓励和表扬,对待潜能生,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进行表扬,以使他们对学习提高信心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就得乐学。
教学是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创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探索、创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更新的挑战,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效,高效而高质。
附: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任教年级任教学科年龄教龄
一、选择题
1.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A很了解B知道一些C一点儿也不了解
2、在平时的教学中,你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A难度很大B有一些难度C没有难度
3、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
A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B一般教师都能实现C不需要技能
4、您对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A知道很多方法B了解一些C了解甚少
5、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
A优化教学目标B增加课堂教学容量C优化教学结构
D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E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F 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6、面对新课程改革,上好一堂课,需做好()
A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B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C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D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7、从哪些方面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A是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B是否是关注所有学生发展的教学C是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D是否是能够很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
8、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A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只要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C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多大关系
D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的有效性
A教师教学行为B学生学习行为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
E教学方法F教学评价G教学反思
10、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学生的()为目的。
A个性发展B全面发展C终身发展
1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出发
A课程需求B学生的兴趣爱好C学生的需要
12、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是()
A实用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趣味性原则
二、问答题
1.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认识?
2.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3
调查目的: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作业训练却能在习作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借鉴、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为了了解我校高年级学生的习作现状,分析学生习作水平,了解课堂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从而使课题研究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找准方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特精心设计问卷,开展本次调查。
调查对象:
我校五(1)、六(1)学生。
调查内容: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关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学生对小练笔作业训练的兴趣,学生现在的习作水平等。
调查方式:
用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13日
调查分析
本次通过问卷星对五(1)、六(1)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答卷共88份。通过调查分析, 97%的学生对小练笔训练感兴趣,其中17%的学生有兴趣但写不好。有3个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写。78%的学生认为小练笔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只有2个学生认为没有帮助。通过结果分析学生还是很喜欢小练笔训练的。认为它对于自己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那么开展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可行的研究。
98%的学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调查中只有2人无所谓。学生的写作现状是只有26%的学生能享受写作的快乐,10%的学生有很大困难,不会作文。61%的学生有困难,写不好,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作文平均字数达到高年级作文水平的有78%,一部分学生作文字数不够,通过分析可见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他们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写作的积极性。关键是找到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小练笔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课文中学的写作方法不会在小练笔训练中应用。34%的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42%的学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有34%的学生坚持每天读课外书。通过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写作习惯。不重视阅读积累和习作训练。
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比较,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学生感兴趣的方法,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亟待养成。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训练,要加大方法指导。让小练笔落在实处,起到练笔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4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模式而不思改革。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本学区抽取的80名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等方面做了一个调查,情况如下:
1.问卷表:
①你最近读课外书了吗?
总人数
读过
没读
80
28
52
②你不看书会觉得不舒服吗?
总人数
A会
B不会
80
22
58
③你每天都看课外书吗?
总人数
是
否
80
12
68
④你一般都在什么时候看书?
总人数
A课间
B中午
C晚上
80
12
25
43
⑤你的书从哪里来?
总人数
A自己买
B借
C有时买,有时借
80
38
24
18
⑥你和同学交换课外书读了吗?
总人数
A交换
B不交换
C有时交换
80
11
36
33
⑦你读书作读书笔记了吗?
总人数
A记
B有时记
C不记
80
14
38
28
⑧你有自己的藏书吗?
总人数
A有
B没有
41
39
⑨你喜欢看什么书?
总人数
A童话故事
B作文
C其他
80
46
18
16
⑩你每天看多少时间书?
总人数
A半小时以下
B半小时左右
一小时左右
D更多
80
37
26
13
4
2.归纳分析:
此次,我们围绕抽查的学生的阅读这一主题,从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量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籍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我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学区内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监护人及其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够支持,主要表现在:①阅读面较为狭窄,人均占有课外书籍仅为一、两本,大多是作文书和学习辅助类书籍,儿童文学、科普类书籍和报刊杂志甚少,阅读过文学名著的更是凤毛麟角。②阅读方式单一,学生多以阅读作文书为主,阅读其它书籍的相对较少。
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状况实在堪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开思路,想办法,广开阅读之门,搞好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广泛吸纳书中的营养,以积累好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决定对阅读教学采取以下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彻底改变“阅读耽误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学习”的错误思想。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缺乏的条件具体来看主要有时间、方法和书籍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等。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确定阅读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年级段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并按不同主题给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二至三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快乐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四至五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广泛阅读”。
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能力。
(五)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六)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大垭小学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5
引 言
我们有理由认为,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之一。半个多世纪以前,史蒂文斯发现高中教师平均每天在课堂上几乎要问400个问题。弗洛伊德从一个抽样调查中得出小学教师一天平均在课堂里提348 个问题。贝拉克发现,在中学的水平线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是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
应。我们的经验告诉自己,无论在哪一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可能是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故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之优劣,对其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以上的问题和考虑因素本人在研究课题中进行了一次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调查。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本校五六年级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五六年级共31名学生。
(四)调查步骤
3月15日问卷调查
3月20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28、29 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认为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吗?
选A占66%;选B占3%;选C占13%,由此可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提问能有效帮助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但仍有极少学生认为帮助不大。看来,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认识积极应答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语文阅读课上,你是否主动举手发言?
选A占44%;选B占28%;选C占3%,选D占25%,数据显示,上课愿意回答阅读课堂提问仅占44%,其余学生则显示过于被动。可见,教师在教学阅读课,必须提升学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3、上课选D或E的同学,你“不太愿意”或“非常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是?
选A占12.5%;选B占25%;选C占9%,选D占6%,此题设置是针对上题不愿意上课举手发言同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5%学生困扰他们回答问题的是口头表达有困难,剩余学生或是问题太难,不会回答;或是懒得动脑思考;或是缺乏自信,不喜欢出风头。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兼顾问题设计巧妙,还应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与表达习惯。
4、课堂上,你是怎样对待语文老师提出的问题的?
选A占38%;选B占25%;选C占3%,选D占25%,总是积极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学生仅占38%,经常积极思考问题和很少思考的学生各占25%。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所设问题应突破旧有观念、陈旧理论的限制,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5、上题选D或E的同学,你为何“很少思考”或“从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选A占12.5%;选B占41%;选C占6%,选D占9%。41%的学生认为对于老师课堂提问不知道如何思考,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思考方法,特别是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应该给于适当提示。
6、你愿意回答何种形式的问题?
选A占31%;选B占19%;选C占16%,选D占3%。一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记忆为主的问题,少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理解或应用为主的问题。可见学生的课堂动脑思考习惯养成欠缺。
7、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通常?
选A占22%;选B占50%;选C占28%。调查显示,过半同学能够在默读的过程中理解全文,在文章不懂的地方作标记。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带着疑问浏览课文,也准备向老师提出自己疑问的地方,而对于只默读不思考的学生也占不少人数。可见,培养学生有效思考问题至关重要。
8、当老师要求你回答词句的意思时,你会?
选A占22%;选B占3%;选C占41%。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组织语言进行回答,但要求同学互助或是主动查阅的写生却很少。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团结协作的习惯。
9、在课堂上,你觉得语文老师提问后给你的思考时间?
选A占50%;选B占38%;选C占13%。一半学生认为教师给于学生思考问题时间比较适合,不过不少,极少部分认为不够充足。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学情备课。
10、当你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语文老师通常会?
选A占44%;选B占6%;选C占28%,选D占9%,选E占12.5%。这组数据显示教师对于未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延长等待时间,重新解释,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是开明可取的。
11、当你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会?
选A占38%;选B占16%;选C占12.5%,选D占34%。对于学生所回答问题,教师必须能够严厉批评错误并加以纠正,但也存在仅是简单的“好”“很好”。学校教学中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评价系统。
12、通过教师的提问,你能够?
选A占59%;选B占19%;选C占9%,选D占12.5%。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提问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必须提高教师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升华课本主题的高质量、高标准教学问题。
三、调查对策(或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进行学习。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授阅读知识而是要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对阅读课感兴趣,同时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2、教师应掌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是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材料,它影响着教师问题设计的方向以及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问题设计要符合课程目标对学生在字词句理解、标点符号掌握等方面的要求,设计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故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除应以语文素养为导向并反映广泛的教学内容,也应关注语文知识、阅读技能。同时由于课标对三个学段的阅读要求有梯度差异,学段的阅读重点也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要求。
3、教师应提高问题设计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论在备课、授课甚至是课后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辅助作用而不是将课堂完全交与学生,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其对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加以限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年段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以及不超出教科书对学习内容的范围规定的问题。备课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问题设计又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们特别是新手教师应该提升问题设计积极性,明确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问题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而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科书编者等人的专利。
4、提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
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即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解读能力,学情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解读、分析结果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指根据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包括分解教学内容确定目标,根据目标决定给定,根据目标与给定的差距明确障碍,以及通过选词、构句将问题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是教师问题设计能力最为重要的内容。为此,提高教师问题设计能力的关键应该是提高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5、完善教师的日常问题设计实践
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流程。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等资料列出本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绘制知识框架图;其次,将知识框架图中的知识点分配到本学段的教材中,根据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单元安排、助读系统确定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的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并绘制教学内容分配表;最后,根据学情从教学内容分配表中确定学习内容。二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并预设辅助问题的过程。三是将问题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结束语
总之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一边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一边进行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希望通过行动研究充实自己任教间的研究成果,并提高自己的问题设计水平。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6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8日
调查目的: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10月中旬,我们设计了“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对我校部分有代表性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目标有三:1、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2、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3、语文阅读课的作用。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调查人:王宇
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教师问卷共设8道(以选择题为主)利于学生理解和选择。
调查过程共发共发学生问卷38份,收回阅读问卷38份。
调查方法:
1. 问卷法
2. 观察法
3. 个案分析法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有100%的学生喜欢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老师精讲点拨的课堂模式。
(2)有71%的学生没有养成坚持积累的习惯。
(3)100%的学生能进行课前预习。
(4)38名学生中无一人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总结。
(5)只有10%的学生课后阅读老师推荐的名家名作。
(6)38名学生无一人能主动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2、分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虽然能预习课文,但不会积累,更不会结合老师推荐进行课外阅读,课后练笔更是奢侈。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大多学生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3、阅读教学的“瓶颈”问题
由于受课堂教学方法老旧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老师学生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7
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于XX年9月,对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学校语文课外阅读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与师生交谈、发放调查问卷和查看资料,对该校开设课外阅读课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1、难读。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调查结果显示,165人拥有各类图书1426册,生均8.6册。胜金乡中心小学图书室学生用书18196册,生均12册。但是,由于学校开设课外阅读的空间相对较小,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阅读量相对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
2、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总之,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我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中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的确立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篇: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作业训练却能在习作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借鉴、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为了了解我校高年级学生的习作现状,分析学生习作水平,了解课堂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从而使课题研究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找准方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特精心设计问卷,开展本次调查。
调查对象:
我校五(1)、六(1)学生。
调查内容: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关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学生对小练笔作业训练的兴趣,学生现在的习作水平等。
调查方式:
用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13日
调查分析
本次通过问卷星对五(1)、六(1)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答卷共88份。通过调查分析,97%的学生对小练笔训练感兴趣,其中17%的学生有兴趣但写不好。有3个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写。78%的学生认为小练笔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只有2个学生认为没有帮助。通过结果分析学生还是很喜欢小练笔训练的。认为它对于自己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那么开展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可行的研究。
98%的学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调查中只有2人无所谓。学生的写作现状是只有26%的学生能享受写作的快乐,10%的学生有很大困难,不会作文。61%的学生有困难,写不好,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作文平均字数达到高年级作文水平的有78%,一部分学生作文字数不够,通过分析可见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他们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写作的积极性。关键是找到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小练笔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课文中学的写作方法不会在小练笔训练中应用。34%的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42%的学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有34%的学生坚持每天读课外书。通过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写作习惯。不重视阅读积累和习作训练。
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比较,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学生感兴趣的方法,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亟待养成。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训练,要加大方法指导。让小练笔落在实处,起到练笔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2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当今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开展?其效果怎样呢?为此,我在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进行了实习教学,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实际上,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不然学生乱“吃”一通吃坏了肚子那就麻烦了。
我对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三至六年的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阅读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记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据了解,小学生大多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都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他们对文学作品故事的了解,大多都是从电视剧中得知的,如,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该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第四,阅读环境较差。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家长文化素养高,爱看书读报,对学生能起到积极而良好的影响。所以,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坏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文化素养很有关系。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则无书报可看,课外阅读只是纸上谈兵。另外学生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沉醉与打牌酗酒,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教学。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学校图书室借书阅读等。另外,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作为学生的家长还应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带头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与自己的子女交流。
(三)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四)课内外阅读结合阅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我们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3引 言
我们有理由认为,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之一。半个多世纪以前,史蒂文斯发现高中教师平均每天在课堂上几乎要问400个问题。弗洛伊德从一个抽样调查中得出小学教师一天平均在课堂里提348 个问题。贝拉克发现,在中学的水平线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是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
应。我们的经验告诉自己,无论在哪一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可能是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故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之优劣,对其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以上的问题和考虑因素本人在研究课题中进行了一次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调查。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本校五六年级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五六年级共31名学生。
(四)调查步骤
3月15日问卷调查
3月20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28、29 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认为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吗?
选A占66%;选B占3%;选C占13%,由此可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提问能有效帮助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但仍有极少学生认为帮助不大。看来,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认识积极应答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语文阅读课上,你是否主动举手发言?
选A占44%;选B占28%;选C占3%,选D占25%,数据显示,上课愿意回答阅读课堂提问仅占44%,其余学生则显示过于被动。可见,教师在教学阅读课,必须提升学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3、上课选D或E的同学,你“不太愿意”或“非常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是?
选A占12.5%;选B占25%;选C占9%,选D占6%,此题设置是针对上题不愿意上课举手发言同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5%学生困扰他们回答问题的是口头表达有困难,剩余学生或是问题太难,不会回答;或是懒得动脑思考;或是缺乏自信,不喜欢出风头。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兼顾问题设计巧妙,还应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与表达习惯。
4、课堂上,你是怎样对待语文老师提出的问题的?
选A占38%;选B占25%;选C占3%,选D占25%,总是积极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学生仅占38%,经常积极思考问题和很少思考的学生各占25%。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所设问题应突破旧有观念、陈旧理论的限制,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5、上题选D或E的同学,你为何“很少思考”或“从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选A占12.5%;选B占41%;选C占6%,选D占9%。41%的学生认为对于老师课堂提问不知道如何思考,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思考方法,特别是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应该给于适当提示。
6、你愿意回答何种形式的问题?
选A占31%;选B占19%;选C占16%,选D占3%。一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记忆为主的问题,少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理解或应用为主的问题。可见学生的课堂动脑思考习惯养成欠缺。
7、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通常?
选A占22%;选B占50%;选C占28%。调查显示,过半同学能够在默读的过程中理解全文,在文章不懂的地方作标记。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带着疑问浏览课文,也准备向老师提出自己疑问的地方,而对于只默读不思考的学生也占不少人数。可见,培养学生有效思考问题至关重要。
8、当老师要求你回答词句的意思时,你会?
选A占22%;选B占3%;选C占41%。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组织语言进行回答,但要求同学互助或是主动查阅的写生却很少。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团结协作的习惯。
9、在课堂上,你觉得语文老师提问后给你的思考时间?
选A占50%;选B占38%;选C占13%。一半学生认为教师给于学生思考问题时间比较适合,不过不少,极少部分认为不够充足。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学情备课。
10、当你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语文老师通常会?
选A占44%;选B占6%;选C占28%,选D占9%,选E占12.5%。这组数据显示教师对于未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延长等待时间,重新解释,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是开明可取的。
11、当你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会?
选A占38%;选B占16%;选C占12.5%,选D占34%。对于学生所回答问题,教师必须能够严厉批评错误并加以纠正,但也存在仅是简单的“好”“很好”。学校教学中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评价系统。
12、通过教师的提问,你能够?
选A占59%;选B占19%;选C占9%,选D占12.5%。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提问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必须提高教师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升华课本主题的高质量、高标准教学问题。
三、调查对策(或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进行学习。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授阅读知识而是要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对阅读课感兴趣,同时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2、教师应掌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是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材料,它影响着教师问题设计的方向以及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问题设计要符合课程目标对学生在字词句理解、标点符号掌握等方面的要求,设计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故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除应以语文素养为导向并反映广泛的教学内容,也应关注语文知识、阅读技能。同时由于课标对三个学段的阅读要求有梯度差异,学段的阅读重点也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要求。
3、教师应提高问题设计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论在备课、授课甚至是课后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辅助作用而不是将课堂完全交与学生,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其对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加以限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年段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以及不超出教科书对学习内容的范围规定的问题。备课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问题设计又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们特别是新手教师应该提升问题设计积极性,明确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问题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而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科书编者等人的专利。
4、提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
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即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解读能力,学情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解读、分析结果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指根据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包括分解教学内容确定目标,根据目标决定给定,根据目标与给定的差距明确障碍,以及通过选词、构句将问题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是教师问题设计能力最为重要的内容。为此,提高教师问题设计能力的关键应该是提高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5、完善教师的日常问题设计实践
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流程。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等资料列出本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绘制知识框架图;其次,将知识框架图中的知识点分配到本学段的教材中,根据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单元安排、助读系统确定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的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并绘制教学内容分配表;最后,根据学情从教学内容分配表中确定学习内容。二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并预设辅助问题的过程。三是将问题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结束语
总之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一边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一边进行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希望通过行动研究充实自己任教间的研究成果,并提高自己的问题设计水平。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4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模式而不思改革。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本学区抽取的80名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等方面做了一个调查,情况如下:
1.问卷表:
①你最近读课外书了吗?
总人数
读过
没读
②你不看书会觉得不舒服吗?
总人数
A会
B不会
③你每天都看课外书吗?
总人数
是
否
④你一般都在什么时候看书?
总人数
A课间
B中午
C晚上
⑤你的书从哪里来?
总人数
A自己买
B借
C有时买,有时借
⑥你和同学交换课外书读了吗?
总人数
A交换
B不交换
C有时交换
⑦你读书作读书笔记了吗?
总人数
A记
B有时记
C不记
⑧你有自己的藏书吗?
总人数
A有
B没有
⑨你喜欢看什么书?
总人数
A童话故事
B作文
C其他
⑩你每天看多少时间书?
总人数
A半小时以下
B半小时左右
一小时左右
D更多
2.归纳分析:
此次,我们围绕抽查的学生的阅读这一主题,从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量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籍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我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学区内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监护人及其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够支持,主要表现在:①阅读面较为狭窄,人均占有课外书籍仅为一、两本,大多是作文书和学习辅助类书籍,儿童文学、科普类书籍和报刊杂志甚少,阅读过文学名著的更是凤毛麟角。②阅读方式单一,学生多以阅读作文书为主,阅读其它书籍的相对较少。
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状况实在堪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开思路,想办法,广开阅读之门,搞好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广泛吸纳书中的营养,以积累好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决定对阅读教学采取以下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彻底改变“阅读耽误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学习”的错误思想。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缺乏的条件具体来看主要有时间、方法和书籍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等。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确定阅读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年级段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并按不同主题给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二至三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快乐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四至五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广泛阅读”。
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能力。
(五)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六)课内外阅读结合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大垭小学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5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于20xx年9月,对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学校语文课外阅读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与师生交谈、发放调查问卷和查看资料,对该校开设课外阅读课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1、难读。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调查结果显示,165人拥有各类图书1426册,生均8.6册。胜金乡中心小学图书室学生用书18196册,生均12册。但是,由于学校开设课外阅读的空间相对较小,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阅读量相对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
2、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新晨
四、几点建议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总之,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我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中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的确立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620xx年6月,我校设计的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获得了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设计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由我校《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组制作。问卷共设12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
20xx年秋季学期伊始,我们对全校教师做了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65份,收回58份,占89.2%。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A.问卷调查结果
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很深的占17.2%,知道一些的占72.8%,一点儿不了解的没有。
2.认为提高课堂教学难度很大和没有难度的都没有,但觉得有一些难度。
3.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的占100%。
4.知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占10.3%,了解一些的占89.7%,不了解的没有。
5.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知道得很全面占86.2%。
6.96.6%的教师知道怎样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7.认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占100%。
8.全面熟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占84.5%。
9.全面熟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的占98.3%。
10.全面掌握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占82.8%
B.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来看,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很了解的却并不多,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提出来好长时间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做深层次的研究,只是听过一些名教师的次数有限的讲解,缺少理论学习与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些难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努力了,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
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技能,比如信息技术,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它可以把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用动画把它表达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东西,在它不是一件难事;情境的再现,是它最拿手的本领……它的直观,它的动态,它的过程的体现,它的时间跨越,空间的延伸,无不体现了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的魅力。
从答卷中,可以发现,大家都知道创设情境,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价值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但从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发现,有些情境设计只有趣味,没有价值,这就失却了创设情境的意义了。因而,我们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产生比直接呈现给学生更大的效果,这才是情境设计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仔细研究学生、分析学情,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重要的一点,是你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有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你的教学手段是不是最优化的。而教学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影响一堂课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教的行为,有学生学的行为,有教学目标的因素,更有评价的因素在里面,教学反思不能影响这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响今后的课堂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对一名教师的进步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反思,会真正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更成功的起点。
从问答题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有着比较新的教学理念。例如有教师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创设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是使课堂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了积极的体验,才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才有收获,有了成功的喜悦,才有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好的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引进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是使课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师们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议,比如说请名师到校上示范课,请专家来校讲学,这些都说明了,老师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大家都有一颗要搞好教学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课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师提出,要加强课改理论、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这个建议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有效课堂的重视度,说明了,我们的教师是想研究教学的,他们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学,光有实践不行,还要从理论入手,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去检验理论。同时要不断的更新理念,紧跟课程改革的形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师还提出: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因为那里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不断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说明了我们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思考了,进行研究了,并且提出的想法较有深度,很值得重视与研究。
三、探讨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和请专家讲学,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在市级基本功竞赛中获奖。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所以,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1.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比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美]加里·鲍士奇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心理学》等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更好的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们要真正的弄清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显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仅仅限于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为“双基”和考试分数。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发展也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清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要养成哪些行为品质,要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教师在上课前都要非常清楚。整节课中,师生活动都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才会使得所提出的问题有足够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积极实践、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探索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在改进中,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者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
首先是“学生”,教师的心里要有学生。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说要读懂学生。
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发展。第一个层次是新教师,他们的着眼点是完成教案。第二个层次是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处理一些突发性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师直到退休还停留在第二个层次,仅仅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关注自身的发展,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研究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第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读懂学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读懂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读懂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把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加聪明——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一,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课堂自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同时指导学习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回顾用过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看书,怎样抓重点,怎样用好例题,怎样勾画圈点,怎样筛选信息,怎样质疑解难,怎样梳理答案,怎样联系实际,怎样迁移应用等等,实践活动课还要讲清应注意什么事项。
第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
第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外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知识的65%。如果把所有感觉器官都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将达到90%左右。再通过系统复习和记忆,学生就能够全面掌握学过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听、说、读、写、思、算相结合。
3.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争取在相对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得到有具体的学习收获。学习体验是灵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
特别说明一点,潜能生尤其需要鼓励和表扬,对待潜能生,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进行表扬,以使他们对学习提高信心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就得乐学。
教学是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创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探索、创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更新的挑战,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效,高效而高质。
附: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任教年级任教学科年龄教龄
1.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A很了解B知道一些C一点儿也不了解
2、在平时的教学中,你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A难度很大B有一些难度C没有难度
3、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
A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B一般教师都能实现C不需要技能
4、您对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A知道很多方法B了解一些C了解甚少
5、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
A优化教学目标B增加课堂教学容量C优化教学结构
D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E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F 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6、面对新课程改革,上好一堂课,需做好()
A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B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C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D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7、从哪些方面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A是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B是否是关注所有学生发展的教学C是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D是否是能够很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
8、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A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只要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C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多大关系
D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的有效性
A教师教学行为B学生学习行为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
E教学方法F教学评价G教学反思
10、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学生的()为目的。
A个性发展B全面发展C终身发展
1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出发
A课程需求B学生的兴趣爱好C学生的需要
12、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是()
A实用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趣味性原则
1.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认识?
2.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7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8日
调查目的: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10月中旬,我们设计了“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对我校部分有代表性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目标有三:1、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2、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3、语文阅读课的作用。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调查人:王宇
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教师问卷共设8道(以选择题为主)利于学生理解和选择。
调查过程共发共发学生问卷38份,收回阅读问卷38份。
调查方法:
1. 问卷法
2. 观察法
3. 个案分析法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有100%的学生喜欢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老师精讲点拨的课堂模式。
(2)有71%的学生没有养成坚持积累的习惯。
(3)100%的学生能进行课前预习。
(4)38名学生中无一人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总结。
(5)只有10%的学生课后阅读老师推荐的名家名作。
(6)38名学生无一人能主动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2、分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虽然能预习课文,但不会积累,更不会结合老师推荐进行课外阅读,课后练笔更是奢侈。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大多学生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3、阅读教学的“瓶颈”问题
由于受课堂教学方法老旧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老师学生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第四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
教学目标:
1、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垠、坑、真、订”等9个字。
2、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适宜、树坑、订立、必罚”等词语。
3、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
4、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了盛夏,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板书课题:《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齐读课题
教师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预设学生回答:小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
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教师:小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主要内容。(提醒自己读自己的,不要齐读;并且注意不会读的字查课后生字表)
2、小组内识记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摊”字和“罚”字,让学生书写时注意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及其笔画顺序。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
4、学生说说课文一共分为几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和疑问句。
(2)作者为什么对小树的死因进行调查?(原因一:“我”特别喜爱马路两侧的小树 原因二:盛夏时,我发现小树遭到了破坏 )
(板书:原因 春天(发芽、长满绿叶)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3)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二)学习“调查”部分。(板书:调查)
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1.默读“调查”部分
(1)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并完成填空。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调查方法?
小作者用了步量法、统计、考察环境、画图、拍照的方法。
(板书:方法:1.实地测量;2.统计;3.考察;4、画图;5、拍照。)
还可以有:问卷;采访等方法。
(2)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字的词语。
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列数据)
(4)通过小作者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三)默读“分析”部分。(板书:分析)
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图来说明。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结论”部分(板书:结论)
1.概括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4.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四、课堂小结,课后思考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调查报告。
小作者为什么要做调查?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小作者找到了小树死亡的原因,我们感到高兴。但严重后果,又让我们担忧,下节课看看小作者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槐树死亡的问题?你们又会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课后想一想。
板书设计: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1、“我”特别喜欢
2、春天(发芽、长满绿叶)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调查
方法:1.实地测量;2.统计;
3.考察;4、画图;5、拍照。
分析 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结论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2
一、调查情况
我于xxx年10月份,对我教学的一所省一级中学的高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以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2、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3、对学好语文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自行答卷,包括喜欢和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对上好语文或学好语文的建议和对策。调查在高中一年级某班进行,共63人,其中农村出来的学生占大多数。回收有效答卷6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影响当前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存在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且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一)中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1、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技能方面:
a、语言幽默、活泼。
b、引导成功,博学多才;讲解清晰、有章节。
c、教师与学生相处像朋友一样,有亲切感。
d、教师教态很好,上语文课像欣赏艺术一样轻松。
2、学生自身的喜好方面:
a、喜欢读小说,觉得小说很有意思。
b、喜欢演讲,而演讲需要丰富的语文艺术。
c、喜欢唱歌,而歌词上的语言文字要有意义和感动他人,离不开语文。
d、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伟人事迹。
e、喜欢语文中的趣味文字游戏。
f、喜欢语文课本上的一些诗词句,特别是唐诗宋词,可以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3、语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方面:
a、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可以学会怎样做人,体会人生。
b、文字表达的思想内容让人陶醉;文言文含蓄;能丰富人的情感。
c、可以有助于写好作文,有成为作家的梦想。
d、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可以咬文嚼字,提高思维能力。
e、语文可以让人更有气质,可以提高交际能力。
f、学好语文对学好其他科目有帮助。
g、语文本是我们的母语。
h、语文与生活有关,应用广泛,涉及范围广。
j、学好语文可以对中国的文化、传统、礼仪了解得更深刻。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在国外,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很浓的,教师应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
(二)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1、语文学科的内容方面:
a、古文难记忆。
b、议论文枯燥。
c、太深奥,难以理解古诗文、阅读题、一词多义等。
d、语文的知识面广,不易精通。
e、害怕写作文、周记、日记等。
f、语文作业有太多的文字,题目难理解。
2、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方面:
a、理解能力较差。
b、写作水平差。
c、表达能力不好。
d、反应慢。
3、学生的心理因素方面:
a、看见教师还有点恐怖感,造成紧张情绪。
b、一直以来语文成绩都不好,形成了定势的心理阴影。
c、不适应高中的语文教学,熄灭了对语文的热情。
d、有“学语文出社会无用”的观念。
e、对语文完全不感兴趣。
4、外界因素的影响:
a、课堂环境不好,周围同学太吵。
b、授课教师的形象不好。
c、语文教师板书的字迹潦草,凌乱;字体不美观。
语文作为社会群体性的语言,是广大人们群众使用的交际通用工具,它具有社会性质的特点,人们必须要使用与运用它,否则,对于工作,学习与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分工,语文对于有的人来说,作用的范围就不再像其起初的历史时期那样重要了,因为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用语文或“官话”,同样可以生活。比如生长在乡村的居民,他们与城市或官方接触比较少,于是他们根本就不用使用语文作为他们的学习或生活的工具,而他们懂得自己的本地土话就可以过活,哪里还在乎学或不学“语文”这一种官方语言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对他们的作用就不太大了,同样语文对于他们的子女也是如此,就是学了,对于那些孩子来说,他们将来也是在农村生活的比较多,而他们也会学着自己父母,也对语文不感兴趣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不喜欢语文的理由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学生普遍内向和胆小,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甚至受了“语文无用论”的定势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寻求好的方法去学习古诗文,并且要注意自己的教师形象。
(三)对学好语文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策
学好语文,首先要注重对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适当加大语文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要努力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调查,主要有以下意见:
1、教师上课时不要过于严肃认真;“幽默值千金”。
2、可以在授课时适当穿插一些有关日前发生的事件或国内、国际新闻,使学生有更丰富的材料去写作文。
3、语文课应该互动多一些,能让学生自己发言,有思考的余地;授课的内容范围要广一些。
4、最好能向学生传授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人生理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当前中学生的心声。新时代的中学生在知识与精神需求上要求很高,为此,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尽管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相信,新时代的教师们一定会寻求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去培育那些“祖国的花朵”。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3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见,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朗读训练是否有效,是检验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教师们重视、加强“课堂朗读”,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调查分析 调查对策
引 言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成为较好的阅读者,为他们建立语言发展的坚实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就成功之路。那么,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为此,我对我校四年级部分学生及老师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分析,以期能为本次为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学生卷)17道题目 调查问卷(教师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以四年级两班为单位每个班级抽30名学生及三至六年级语文教师8人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四年级两班部分学生每个班级30人共60人,三至六年级语文教师8人。
(四)调查步骤
3月9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10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问卷分析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看到显示有半数以上学生对朗读并没有热情,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朗读,这说明学生的朗读现状不容乐观;70%的学生对展示自己朗读兴趣不浓,大多数学生不愿展示自己朗读的原因是因为胆子小,害怕读错了;喜欢大声朗读的学生只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怎样让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出来将是我们以后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只有不到8%的学生被老师经常表扬他们的朗读,这说明我们老师在朗读指导教学中没有采用鼓励学生大胆朗读的方法;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是参差不齐的,其中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多字、丢字问题和语气停顿和感情朗读的问题;有85.25%的学生是因为紧张、胆怯和怕别人笑话而导致朗读中存在问题的;81.47%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早读的习惯,但是仍有近20%的比例的学生不能自觉朗读,那么在以后的朗读指导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养成自觉早读的习惯;30%的学生能自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朗读家庭作业,说明大部分学生有回家朗读的习惯。80%的学生在家不会主动朗读课文,可见主动性朗读是学生兴趣使然的结果,这也说明在语文教学和朗读指导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自觉性,是课题工作的重点。15%的人在家里根本不读书的,那么同样我们也看到只有21%的比例读书时间在30分钟以上,大部分学生回家读书的时间在15分钟以内。
(二)教师问卷分析
通过多我校8位语文教师进行的调查和座谈,我们看到90%的教师能清楚说出《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自己所任年级段朗读教学的要求;都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也知道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多数老师对朗读指导方法掌握和运用不够成熟,缺乏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对布置的朗读作业不能及时检查;检查方式也大多是小组齐读或集体齐读,没有实效性,究其原因是因为班次较大,朗读时间不足,检查难度大;对布置的课外朗读更是流于形式,家长督促不利,学生很少主动朗读;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会视情况进行范读;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后,朗读技巧有待提高;除了偶尔在课堂上进行赛读,或配合学校搞演讲诵读活动,各班基本不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
三、思考及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朗读教学。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新课程标准未落实到教学中,出现了认识和行动上的步调不一,应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时强化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切实把课标中对朗读要求落实到教学的过程之中。
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锻炼学生用语言表达能力,以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保证朗读的时间,做到充分朗读。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很少,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蜻蜓点水般。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或一个过渡环节而已。所以教师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给读。
3.明确朗读的目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纵观朗读教学,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被动的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导致朗读事倍功半。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求和朗读评价都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4、精选练点,注重朗读过程的指导。
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要切实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再通过比较读、示范读、评价读等多种方式吸收、改进、提高。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
5、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要有常流水”,在教学中,教师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是搞好朗读教学的关键。要加强学习,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才能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结束语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朗读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五、附录
1、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汇总统计。
2、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汇总统计。
3、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8份。
4、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60分。
南教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1、您能清楚说出《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您所任年级段朗读教学的要求吗?
A、很清楚( 6 ) B、一般( 1 )
C、不是很清楚( 1 ) D、不清楚( )
2、上课时,您能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吗?
A、一直用( 8 ) B、有时用( )
C、很少用( ) D、从不用( )
3、您认为朗读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吗?
A、很重要( 8 ) B、一般( ) C、不重要( )
4、您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指导吗?
A、经常( 2 ) B、有时( 4 )
C、很少( 2 ) D、从不( )
5、为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您常进行检查吗?
A、经常( 3 ) B、有时( 5 )
C、很少( ) D、没时间( )
6、您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时,喜欢采用什么方式?
A、指名读( 3 ) B、全班齐读( 3 )
C、男女生分组读( 2 ) D、其它( )
7、您常布置学生进行课外朗读吗?
A、经常( 4 ) B、有时( 2 )
C、很少( 2 ) D、从不( )
8、您会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进行范读吗?
A、经常( 3 ) B、偶尔( 5 ) C、从不( )
9、在课堂上,您给学生留得朗读时间多不多?
A、很多( ) B、一般( 5 )
C、很少( 3 ) D、没有( )
10、您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怎样?
A、很高( ) B、一般( 3 ) C、还需提高( 5 )
11、您对朗读技巧掌握得如何?
A、很好( ) B、一般(3 ) C、还需提高( 5 )
12、您所带班级经常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吗?
A、经常( 1 ) B、有时( 2)
C、很少( 5 ) D、从来没有( )
南教场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现状的调查问卷 (学生卷)
南教场小学 夏艳艳
1、你喜欢朗读吗?
A、喜欢( 6 )B、一般( 10 )C、没兴趣(20 )D、不喜欢( 14 )
2、你觉得朗读重要吗?
A、重要( 16 )B、一般( 12 )C、不重要( 13 )D、没感觉( )
3.在语文课上,你喜欢展示自己的朗读吗?
A、喜欢 ( 10 ) B、一般(24 ) C、不喜欢(26 )
4、你平常会主动朗读课文吗?
A、经常(11 )B、有时( 25 ) C、从来不会( 24 )
5、你最喜欢怎样的朗读方式?
A、个人朗读( 8 ) B、小组朗读(1 5 )
C、全班朗读( 18) D、男女分组读( 19 )
6.你的朗读被老师表扬过吗?
A、经常有(18 ) B、有过(26 ) C、没有 (16 )
7.你认为自己的朗读还存在哪些问题?
A、多字、丢字( 1 4 ) B、指读 ( 8 ) C、声音不洪亮( 6 )
D、不能掌握好语气停顿 ( 12 ) E、读不出感情( 20 )
8.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上述情况的?
A、紧张、胆怯( 27 ) B、马虎( 10 ) C、怕别人笑话( 16 )D、其他(7 )
9、语文课堂上,老师让你们朗读的时间多不多?
A、很多(7 )B、一般( 25)C、很少(28 )D、没有( )
10、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让你们以什么方式朗读课文?
A、全班齐读( 38 )B、跟录音读( 8 )C、同学带读( 6 )D、分角色读(8 )
11、语文课堂上,老师会专门指导你们朗读吗?
A、经常(10 )B、有时(15 )C、很少( 18 )D、从不( )
12、语文课堂上,老师会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吗?
A、经常( 18 )B、有时( 14 ) C、很少( 14 )D、从不( 5 )
13、早读课老师不在时,你能主动朗读吗?
A、不能( 38 ) B、能 ( 12 )
14、你对家庭朗读业的态度?
A、认真完成 (7 ) B、有空才读 ( 35 ) C、基本不读(18 )
15、你在家主动朗读课文吗?
A、不能 ( 37 ) B、能( 23 )
16、你所在的班级经常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吗?
A、经常( 5 )B、有时( 14 )C、很少( 23 )D、从来没有( 18 )
17、你有没有参加过班级举行的朗读比赛?
A、有,获过奖( 9)B、有,没获奖( 19 )C、从未参加(32 )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乡从20xx年开始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七~九年级语文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困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较弱,因此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学困生学习初中语文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课改实验区初中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提及的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且处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中,但语文学习水平又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本课题主要研究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面临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笔者主要从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文实践、答案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语文学困生面临的学习困难。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试卷分析法、听课调研法。蒙公乡有初中学生2500人,笔者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全乡500名学困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占100%。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对学困生问题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在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探寻相应的教学对策。
三、研究成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学生喜欢接受性学习方式,但在教师讲授式教学里只占10.6%。有46.4%的学困生选择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认为老师有引导只占13.5%,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大多数学困生就会对问题无从下手,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困难原因之一。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回答问题占41.9%。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很简单的问题就等于没问,假如问题比较复杂,学困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怎能立即回答?喜欢其结果是:学生由于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往往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常见的。这也是新课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自己独立发现问题的学困生占43.0%,选择老师提示、引导如何解答问题的占63.2%。这说明学困生也喜欢独立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而不喜欢老师把知识直接灌给他;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希望老师提示和引导。如果长期接受教师灌输性的学习,则会造成学生的惰性,形成新的学困生。有43.6%的学困生选择先练习,后讲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让学生尝试性教学的方法,学困生才理解得比较深刻,记得牢固。
2.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究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2.8%的学生认为教师大小问题都要合作学习,有51.2%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6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个别优秀生往往抢着回答问题,而后进生还不明白,但教师认为学生全懂了。长此下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自然就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有39.5%的学困生表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只做听众。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既学会倾听,更要学会分享。如果只看或听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不分享,优秀生与学困生就很难共同成长。有44.3%的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在访谈中有68.3%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引导。有的学生说“过去的教学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把问题灌输给我们了,现在提倡合作学习,我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得到结论时候,是多么希望老师给予引导啊!”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优等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会解决问题,但学困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这也是学困生越来越多的另一个原因。
3.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有78.3%的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语文问题,有51.3%的学生认为所学语文知识能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在课堂内、考试时才感到语文有用,走出课堂,离开试场后,就感受不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对学语文越学越没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又一些学困生。
4.答案多样化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55.2%的学生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答案。这说明学困生能掌握一种简单的答案已经是不错的,对他们不应贪多求全。
5.教学评价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不切合实际的表扬,有61.8%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中肯地评价学生。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前阶段的研究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很有效的,广大的教师都能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切合实际的表扬学生少了,中肯地评价学生多了。但还有8.9%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地批评挖苦学生,有33.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表扬我。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针对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面临的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5种对应的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曾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它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就无需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只会浪费了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应是“适当的引导”,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2.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1)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在合作学习中要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
(4)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进行及时调控。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困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要加强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3.语文与生活适当联系
怎样的教学才能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用生活情景“包装”语文。二是把语文“蕴藏”在生活的游戏中。三是学会用语文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四是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4、答案多样化,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提倡和鼓励答案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客观存在着差异,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出现多样的答案是必然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答案多样化。答案多样化并不是说答案越多越好,多了学困生接受不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连一种答案都不能完全掌握;而是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答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
5.教学评价个性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几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在堂课中,笔者经常见到:有位同学回答出问题,教师就“某某同学回答正确(很棒),让我们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在些学生在没有弄明白问题的情况下,也是茫然随声附和。这样的讨论几乎是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并没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答案独特,能否把你的思考方法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很好”!“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5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中间年级学生对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的不同认知的调查,进一步明晰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下一步课题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确立方向。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校汉语部三、四、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2名。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背景:
目前,随着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运用,加上农村学校“班班通”工程实施以来,多媒体的使用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集各媒体之长、文图声并茂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因此多媒体日益受捧。因此,在学生中作一调查,对照传统板书与班班通或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差异。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一些学生学习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下面统计结果:
共发放22份调查问卷,其中3份因学生未理解题意,表达矛盾,不予统计。
第1题调查平时上语文课黑板上有板书吗?有17名学生回答“有”,2名学生回答“有时有,有时没有”。
第2题调查是否喜欢老师板书?19名学生回答“喜欢”,喜欢的原因是:
①在黑板上可以写生字;
②既能表达完整,又能让学生听得明白;
③学会读写生字;
④老师的字写得好,写得工整;
⑤板书的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⑥通过板书老师讲得很认真、详细、有趣;
⑦板书便于更好地理解;
⑧看得清楚;
⑨可以更好地做课堂笔记;
第3题调查什么情况下老师不愿板书?
调查结果没有不愿板书的;第4题调查语文老师不板书可以吗?对学习有影响吗?有1人回答“可以,没有影响”;1人回答“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17人回答“不可以,影响学习”;
不可以的原因:
①我们不会复习,不会思考问题;
②语文课上必须有板书,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板书我们不理解;
③重要的内容必须要板书,我们才能明白;
④可以看清楚,不会很快忘掉;
⑤老师不板书,我们回去不会写生字;
⑥有的同学只看班班通上的图片;
第5题调查喜欢老师用班班通或多媒体上课吗?有11人回答“喜欢”;6人回答“不喜欢”;2人未作答;第6题调查有了班班通或多媒体的展示,上课不用老师再用黑板板书了,你赞同吗?有5人“赞同”;14人“不赞同”;不赞同原因:
①一直用班班通,影响视力,理解有困难;
②老师写下来,我们容易记住;
③有时班班通上生字看不清;
④用班班通展示就不好理解;
⑤对语文学习有一些影响;
第7题调查语文课老师用黑板板书好,还是用班班通展示好。19人回答“用黑板板书好;原因是:
①黑板上可以示范生字的书写,班班通则不可以;
②模仿老师写字;
③容易记住知识点;
④黑板上把重点内容板书出来了;
⑤可以记在笔记上,不会忘记;
⑥在黑板板书总结得很好,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1、学生很喜欢语文老师板书。
2、通过老师板书示范,学生直观地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偏旁部首。
3、通过老师板书更有利于做学习笔记。
4、通过板书可以把握文章重点内容,便于理解学习。
5、通过板书可以提高注意力,更容易记住知识要点。
6、班班通或多媒体有时会干扰学生注意力,长期使用会影响学生视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6
20xx年xx月22日,即当周周四下午3:00—xx:30,xx,xx,xxx,xx,xxx,xxxx一行五人代表xx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教文化与中小学古诗词语文教育研究”课题组走访了xx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这次走访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及负责初一初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针对学生的调查主要是发放此前设置好的调查问卷;针对教师的调查内容主要是访谈。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这次的走访调研做一个总结,即“古诗词的吟诵教学”和“附中初中部古诗词教学的综合面貌”。
一、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吟诵方面的基本现状及其相关(xx师大附中):
(此部分由陈xx、杨xx完成)
通过对学生所填问卷的初步统计和对教师的访谈,我们得知,目前初一初二阶段(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初中阶段,因为初三基本上所有的时间用到了准备中考上,教学方面的时间留的不是很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利用以下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首先是教师自己根据诗意和诗歌的节奏给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其次是,教师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名师朗读的录音和一些结合古诗词意境所设置的视频、flash、幻灯片等等。
目前主要是凭借这两种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这样的现状表明,即就是像师大附中这样的软硬件设施都属于一流的名校,他们目前针对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仅仅只是涉及到了“诵”这一个方面,即我们所说的“朗诵”,换句话说,最高也只能是神情并貌的朗读而已。在师大附中,一般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要“朗读过关”的,显然,这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重视。
我们知道,“古诗词吟诵”决不仅仅是诵读诗词,他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之一。“吟诵”其实是包含了两层意思的,一是“诵读、朗诵”;二是“吟唱(力求原生态)”,即就是像古音乐那样把古诗词演唱出来。针对这个理论方面的问题,我们从师大附中语文教师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语文组备课组长a老师说:如果现在要对古诗词进行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吟诵”教学的话,是个好事,很多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也会对此极感兴趣的,但这个做法就目前来说只能局限在“兴趣的范围之内”,而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大范围推广的的可能。究其原因,老师讲到:一方面是因为原汁原味的古诗词吟诵文化已经基本失传,现在仅见的几家吟诵方法和理论体系只是冰山之一角,况且各持一套,没有规范性,这样就基本上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关于古诗词吟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那种所谓的话语环境了(一个很好的原因,根本性的)。所以,这个东西无法存在于正常的“齐步走”课堂教学中(此可思索处),如果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型的辅助手段,肯定是很受欢迎的,只要你的东西做得好,有人感兴趣,毕竟这个东西是个新鲜的“玩意儿(意味深长)”。
可见(仔细琢磨),尽管很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还是不能对“古诗词”的吟诵研究抱以灰心的态度。事实上,作为一种兴趣性的研究,这个是大有前途的。如果做一个设想的话那就是:把可吟诵的古诗词配乐配谱吟唱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材料,带进学生的课堂,作为正常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一项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辅助资源和材料,这应该是很现实的。好东西总是会有人来买的。
考虑到目前课题组的工作现状,我们应该鼓足勇气,放手一搏,吟诵团要继续做强做大,争取让人们承认它的价值,最终将古诗词的吟诵带进课堂,为目下的语文教育添枝加叶。
二、“与师大附中语文组教师的访谈”文字记录(以窥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为目的):
(以“课题组”和“附中教师”为说话人)
课题组:目前学校用的古诗词教学文本是?
教师:现在主要用的是在孙立权老师《中学生古典诗词xx00首》框架下修订的“古典诗词三百首”,另成一册,取名曰《高山流水》,这是附中的“校本教材”,是根据原来的五百首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情况编定的,有专门的一个古诗词三百首编写小组,这个作为学生古诗词的教学的辅助文本,类似于“在教师督促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而原则上的讲授仍以(大本、小本)教材为主。
课题组: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教师:一般的孩子都能完成300篇的背诵,在毕业之前。另外,肯定有些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记背的更多。这个校本教材所有学生都是人手一本。
课题组:我们现在有个关于“古诗教”的课题,就是先秦孔子那个“诗教”……
教师:(对另一个老师讲)他们说的是“古诗教”,不是诗歌教育(用疑惑的口吻,满脸疑惑:是不是弄错了,会错意了)……
课题组:(解释)不是不是,“古诗教”只是一个“源头理论”,现在我们谈的仍然是“古诗词教学或者说教育”。
教师:哦!我们的学生(含高中)是在背完了xx00首的前提下走进高考考场的。初中阶段所背诵的一般是比较实用的三百首,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内容不长,也不难理解……(言外之意他们的学生语文文化修养肯定高于一般学校的学生,而且这样做对学生来说很实用)。
课题组:那么学生这样学完了之后的实际效用会是?
教师:我们的要求是,对这些古诗词,要求学生“朗读过关”、“背诵默写过关”、“解析(读)过关”、“鉴赏过关”。这所有的要求之间并没有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有轻重主次之分,比如朗读就随便意思一下等等,而是全都同等重要、同等对待。所以学生实际得到的收益因该是挺多的,考试就不用说了,平时还会举行一些诗歌朗诵会、校园文化活动,这些对学生来说是锻炼的机会,而所学的古诗词方面的知识又是他们得以参加这些活动的一个重要资源。甚至有部分学生尝试写诗,投出去发表等等。
课题组:我们花这么大的气力进行古诗词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呢,是不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实在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但是问得也很现实,了解一下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教师:考试的时候只考三四十首,所以我们很明确的讲,这完全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而进行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当然学生的语文成绩本身也会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这应该能看出:当前的教育如果可能,尽量从大出着手,这样可以避免培养出一些瘸腿的后代,而只针对那些特定单一的目标的教育方式正好是弄巧成拙的)。
课题组:能讲一些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做法么?
教师:例如,在教材上(指的是语文大本教材)如果有专门的赠别诗的话,在讲授的时候,老师会结合这首诗歌把其他的赠别诗列出来让学生注意积累,这样对学生进行诗歌题材分类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主题等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另外的,如思乡诗、咏史诗、咏物诗等等,都可按这样的方式进行讲解学习。我们一般是在每周的周六,只要有时间就会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在必讲的主要古诗词的引导下,去拓展,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课题组:还有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怎样一步一步解决的?
教师:比如杜甫的诗,一般的学生都认为比较难,理解起来有些费劲,所以教师一般是结合杜甫的生平讲解的。杜甫在那年的那月具体做了些什么事情,之后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就是现在你们(指学生)看到的这首诗,用来抒发他的特定的感想;杜甫在这时候创作这类风格的诗歌,在那个时候创作那样风格的诗歌等等,这样,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还能加深印象。在语境的还原中让学生懂得诗意和诗人的感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运用诗歌。学以致用,这是很好的目的。
课题组:除此之外是否会用多媒体帮助讲解古诗词呢?
教师:那肯定是的,现在的教学,几乎每堂课都要用到多媒体,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放一些结合诗意所配置的音乐、视频等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等等。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们感兴趣了,这方面的技能提高了,我们每学期还会举行诗歌朗诵会。
课题组:怎样考查、评价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呢?
教师:我们隔一段时间会有一次专门的抽查,我们叫做“诗歌点背制”,会在班级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抽背考查,做出评价,用以督促。
课题组:那么咱们学校这样做,对长春市其他学校有没有什么影响?
教师:他们现在也在借鉴性的、试验着做,尽管他们具体的教学目标可能和我们有点差别,比如他们增加古诗词的教学力度或许只是为了在中考、高考中,学生的作文更有文采,语言更加精彩等等,但基本模式还是借鉴的这一套。但咱们附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语文修养。以量为积累,增加感觉,古人不就是在童年的时候背诵了大量的古文来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应考做基奠的么?
课题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于“古诗词吟诵”的具体要求是?
教师:我们也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古诗词的诵读,比如像古人那样,涉入到一种意境当中,沉静其中、在优美的旋律当中、优美的节奏当中,去模仿、去感受去表现那种意境,加深理解,但是现在的学生或许是因为学业负担比较重的缘由,咱们要求的和学生实际做的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课题组: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反映如何?
教师: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烦躁,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学生不仅仅在学校要学习,而且还报了很多班,老师和家长又对他们有很多很多的要求,所以他们很忙乱,产生反感是肯定的,但是时间长了还是会理出规律来,渐渐就会得心应手(师大附中的孩子)。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所周知,是很不错的。
课题组:咱们学校有没有文学社?学生有没有自己尝试着作诗的?
教师:有个“一鸣文学社”。我教的一个普通班里的一个孩子现在已经作了很多诗歌(古的、今的),比如前一段时间陈晓旭死了,他(她)就针对此事写了一首诗……还发表了一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7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新聘小学语文教师快速成长,尽快承担起明光小学教育的重任。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教研室领导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各学科教研人员从11月8日起对XX市新聘小学语文教师和乡镇小学转到城市的语文教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课堂教学调查。本次调查充分发挥教研处的组织作用,让他们牵头安排教研处各校新聘教师集中在两三个乡镇的中心小学,以借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我们的老师和科研人员按照科目一个个上课,听完之后有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不仅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并着重提出了改进方案。让这些新入职的老师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训,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具体调查简述如下:
一.优势
1.这些新聘小学语文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3.3岁。他们是教育局严格按照招聘指引,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层层选拔出来的,最后获得了职位,不容易。所以,他们年轻,精力充沛,工作态度端正,情绪饱满。
2.新聘教师均具有大专学历,其中汉语占70.6%,初教占29.4%。他们可以说是优秀的专业人士,扎实的文化知识。教师资格证都是高水平的初中,完全具备小学学历。
3.通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他们有一定的基本教学技能;对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教育理念;能掌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方法;初步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知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教学方法;基本上可以用普通话实施教学,语言清晰,教学风格自然。
第二,缺点
1.教学理论素养缺失。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还没有完全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以及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2.没有掌握备课的基本步骤,机械地抄现成的教案。至于设计教案的想法,不知道,只是为了学校应付检查。
3.缺乏岗前培训。缺乏基本的教学套路,学生注意力不够的时候往往会抢着去教。在教学中,基本上是老师让学生听,让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只有前排的几个学生不能照顾到班上所有的学生。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学习的实践,教学也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4.不能掌握教学的基本环节,步骤混乱。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一般两个课时完成。在教学中,他们经常混淆不清,分不清课时。
5.上课板书,粉笔字写的很差,基本属于“火柴棍体”,很不规则。它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推荐
1、校准是为了设定明确的培训目标。这些新聘的各科老师有知识,有精力,有热情,但缺乏经验。因此,岗前培训是他们教学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他们教学生活中的关键一环,我们学校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学校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标,指定专人负责,扎扎实实地实施。
2.建模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让这些新教师在教学中严格遵循这种模式。让他们坚定地迈出第一步,打牢基础,掌握一定的技能,然后让他们在教育的舞台上自由奔跑。比如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一节课通常在两小时内教完。第一课时的重点是看信;第二课时的重点是学习拼写。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节课
(1)用“情景图”引出字母。
(2)字母的识别。
(3)利用“留声机”增强对字母的记忆。
(4)利用“语境歌曲”巩固字母的识别和阅读。
(5)画红色模仿学习写信。
第二节课
(1)复习字母的识别。
(2)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掌握拼写方法。
(3)用拼写法练习拼写。
(4)描红,抄音节。
“字符串识字”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般两个课时就能教完。
第一节课
(1)激动人心的进入。
(2)通过汉语拼音自学汉字。
(3)把文字和事物联系起来。
(4)串联读词,读写结合,描红仿影。
第二节课
(1)复习巩固生词。
(2)把单词读成串,边读边想。(把每行字读成一串,想象画面、场景、场景等。阅读时)
(3)一系列文章形成积累。(把单词作为韵文一起读,把它们作为背诵来读)
(4)读写结合,指导写作。
此外,还有阅读教学模式和作业教学模式。等等。
3.严格训练就是严格训练。即学校要充分研究新聘教师的特点,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内容脚踏实地地实施培训。采取培训掌握理论知识,课堂实践检验理论效果,总结形成教学经验,再实践,不断总结提高,直至达到目标。尽量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努力早日成才,为明光基础教育服务。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8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8日
调查目的: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10月中旬,我们设计了“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对我校部分有代表性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目标有三:1、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2、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3、语文阅读课的作用。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调查人:王宇
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教师问卷共设8道(以选择题为主)利于学生理解和选择。
调查过程共发共发学生问卷38份,收回阅读问卷38份。
调查方法:
1. 问卷法
2. 观察法
3. 个案分析法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有100%的学生喜欢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老师精讲点拨的课堂模式。
(2)有71%的学生没有养成坚持积累的习惯。
(3)100%的学生能进行课前预习。
(4)38名学生中无一人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总结。
(5)只有10%的学生课后阅读老师推荐的名家名作。
(6)38名学生无一人能主动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2、分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虽然能预习课文,但不会积累,更不会结合老师推荐进行课外阅读,课后练笔更是奢侈。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大多学生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3、阅读教学的“瓶颈”问题
由于受课堂教学方法老旧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老师学生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9
四年级下册11课《小树死因调查报告》一课,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什么是调查报告,学习了这一课后,我让孩子们懂得了,要写一个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也就是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这五个基本的结构。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百花园三里面有一个语文大课堂,本次语文大课堂的就是要让学生去到社区、校园、村镇进行社会调查,然后也学一篇调查报告。我就想,我怎样引导学生做好这次习作呢?处于时间和安全的考虑,我不可能让学生自己到校外坚持几天的调查,我们的家长也不可能有时间陪着他们去,从老师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也不可能用那么多的教学实践来去做调查,那怎么办呢?又不可能不做吧?我觉得学生重在参与社会调查,至于调查报告写得好坏,这不是最重要的,当然能写得出好的调查报告就更好,如果写的调查报告不是那么理想,只要我们的学生去写了,学会了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以后有了基础,不愁写不出好的文章,基于以上各种想法,我那天在课上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我找个很胖的孩子,找了一个很瘦小的孩子,还找了一个高大不胖的孩子,我就让学生再次观察,发现了什么?最后我们得出共识,为什么有的孩子营养过剩,有点孩子缺少营养,还有的孩子张得很健康?找到了做调查的原因,学生也非常的感兴趣,最后我就布置任务,每天晚上记录自己吃了什么东西,越详细越好,连续记录一周,再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我想做调查最好是找学生身边,每一个孩子都能触手能做到的事,而不要把调查的主题太大,还要考虑班上每一个孩子是否能都有条件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人做调查,人人写调查报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亲自去体验,真正的做好语文大课堂的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0
一、调查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清远市莫艳辉语文教师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已成功立项,为了深入了解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工作室在20xx年11月份设计了《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和《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连南民族初级中学和所有乡镇初中学生代表与语文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师教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县部分初中学生和初中语文教师。
三、基本情况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其中县城学生发放160份,乡镇学生发放140份),回收XX份(县城学生回收155份,乡镇学生回收102份),回收率XX.6%(县城XX.9%,乡镇72.9%),县城学生共提出了135条建议,乡镇学生提出了62条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XX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XX%,语文教师共提出了32条建议。
四、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归纳出以下结果: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问卷调查中有XX.4%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或“有些兴趣”。
2.“幽默风趣”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XX.6%的学生认为最喜欢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幽默风趣”,57.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教师拥有“幽默风趣型”的教学语言风格。
⑤认真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每个实习生必须在全面了解全班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一个后进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情况,做好个别学生转化工作。
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问卷调查中,77.8%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或“有些影响”。
4.“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问卷调查中,76.3%的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
5.语文教师应当多些研究“导入”“总结”等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40.1%的学生最喜欢语文教师“导入语言”,其次是“总结语言”,占24.5%,再次为“评价语言”,占19.8%。
(二)语文教师方面
1.“语言生动”成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问卷调查中,40.1%的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讲得生动,语言富有吸引力。”
2.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XX.3%的语文教师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很大”。
3.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问卷调查中,66.6%的语文教师“偶尔”或“没有”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9.6%的语文教师最希望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陪读对家庭和孩子的影响。陪读需要租房子,陪读妈妈要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要放弃工作,即便参加工作收入也很有限,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个很大的考验,另一方面,陪读妈妈除了让孩子学习外,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另外,陪读妈妈的这种做法以及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学习。
4.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问卷调查中,语文教师认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仅为1.8%,“一般”的占XX.8%。
教育事业是历朝历代兴国安邦的大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和手段,深入宣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治路和自觉爱护公路的意识。要注重加强对沿路群众、经营业户的教育,提高他们维护路产路权、保障道路畅通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对损毁公路、破坏路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举报、公开曝光,营造良好的养护管理氛围。
5.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问卷调查中,96.3%的语文教师认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调查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连南县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达到预定目标,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了铺垫,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提高认识,加强对城区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面对这种情况,要充分认识加强巴川城区管理在促进我县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巴川镇政府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区转移,加大城区工作力度,强化城市社会管理。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要根据垦区的实际,参照幼儿的培养标准,对垦区的公办或私立的幼儿园出台一些收费项目标准。规范办园行为、办园条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检查、监督。
目前,在哈中高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共有227所,其中中职类204所,分别为职业高中47所(其中城市25所、农村22所),中专119所,技工学校44所,在哈高职院校23所。从城乡分布情况看,城市 200所,农村27所。从办学主体看,属于政府兴办的47所,行业兴办的146所,企业兴办的27所,社会力量兴办的7所。我市中高等职业技术培养培训机构设置的专业共有116个,其中中等专业90个;高等专业26个。
2.学生喜欢“提问交流”的语文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应当在导入语言、评价语言、总结语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工作室结合实际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本次问卷调查存在问卷调查不够广泛,不够深入,回收率较低等问题,今后工作室会继续开展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园长为了经济效益,无原则地满足家长的要求,孩子们入园后,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布置家庭作业、打分,并且把写字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这势必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给家长造成一种误区,很多家长一接送小孩回家就问今天学了多少个字了等等,这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1
四年级第二册《小树死因调查报告》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什么是调查报告。学完这一课,我让孩子们知道,写一份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是很有必要的,即理性-调查-分析-结论-建议五个基本结构。学完这一课,百花园三有一节大语文课。这个语文大班的目的是让学生去社区、校园、乡镇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学习一份调查报告。我心想,怎么才能引导学生做好这个练习呢?为了时间和安全,我不能让学生休学几天,我们家长也没时间陪他们。站在老师的角度,不能用那么多的教学实践去做调查,那怎么办?不做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学生应该参加社会调查。至于调查报告写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当然,写好调查报告更好。如果调查报告没那么理想,我们学生只要写出来,学会怎么写,以后就有基础了,写不出好文章。基于以上想法,我让同学们在那天的课上观察我身边的同学。他们发现了什么?然后发现了一个很胖的孩子,一个很瘦的孩子,一个又高又不胖的孩子。我让学生们再观察一下。他们发现了什么?最后,我们达成共识,为什么有的孩子营养过剩,有的孩子营养不足,有的孩子健康。我找到了做调查的原因,同学们都很感兴趣。最后分配任务,记录每天晚上吃的东西。越详细越好,连续记录一周,然后我分析写了调查报告。
我觉得做调查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个每个孩子都唾手可得的事情做,而不是把调查对象搞得太大,考虑班里每个孩子能不能有条件去做。这样大家才能做好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让每个孩子亲身体验,真正做好语文课的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2
引 言
我们有理由认为,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之一。半个多世纪以前,史蒂文斯发现高中教师平均每天在课堂上几乎要问400个问题。弗洛伊德从一个抽样调查中得出小学教师一天平均在课堂里提348 个问题。贝拉克发现,在中学的水平线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是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
应。我们的经验告诉自己,无论在哪一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可能是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故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之优劣,对其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以上的问题和考虑因素本人在研究课题中进行了一次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调查。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本校五六年级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五六年级共31名学生。
(四)调查步骤
3月15日问卷调查
3月20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28、29 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认为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吗?
选A占66%;选B占3%;选C占13%,由此可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提问能有效帮助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但仍有极少学生认为帮助不大。看来,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认识积极应答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语文阅读课上,你是否主动举手发言?
选A占44%;选B占28%;选C占3%,选D占25%,数据显示,上课愿意回答阅读课堂提问仅占44%,其余学生则显示过于被动。可见,教师在教学阅读课,必须提升学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3、上课选D或E的同学,你“不太愿意”或“非常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是?
选A占12.5%;选B占25%;选C占9%,选D占6%,此题设置是针对上题不愿意上课举手发言同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5%学生困扰他们回答问题的是口头表达有困难,剩余学生或是问题太难,不会回答;或是懒得动脑思考;或是缺乏自信,不喜欢出风头。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兼顾问题设计巧妙,还应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与表达习惯。
4、课堂上,你是怎样对待语文老师提出的问题的?
选A占38%;选B占25%;选C占3%,选D占25%,总是积极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学生仅占38%,经常积极思考问题和很少思考的学生各占25%。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所设问题应突破旧有观念、陈旧理论的限制,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5、上题选D或E的同学,你为何“很少思考”或“从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选A占12.5%;选B占41%;选C占6%,选D占9%。41%的学生认为对于老师课堂提问不知道如何思考,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思考方法,特别是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应该给于适当提示。
6、你愿意回答何种形式的问题?
选A占31%;选B占19%;选C占16%,选D占3%。一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记忆为主的问题,少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理解或应用为主的问题。可见学生的课堂动脑思考习惯养成欠缺。
7、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通常?
选A占22%;选B占50%;选C占28%。调查显示,过半同学能够在默读的过程中理解全文,在文章不懂的地方作标记。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带着疑问浏览课文,也准备向老师提出自己疑问的地方,而对于只默读不思考的学生也占不少人数。可见,培养学生有效思考问题至关重要。
8、当老师要求你回答词句的意思时,你会?
选A占22%;选B占3%;选C占41%。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组织语言进行回答,但要求同学互助或是主动查阅的写生却很少。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团结协作的习惯。
9、在课堂上,你觉得语文老师提问后给你的思考时间?
选A占50%;选B占38%;选C占13%。一半学生认为教师给于学生思考问题时间比较适合,不过不少,极少部分认为不够充足。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学情备课。
10、当你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语文老师通常会?
选A占44%;选B占6%;选C占28%,选D占9%,选E占12.5%。这组数据显示教师对于未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延长等待时间,重新解释,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是开明可取的。
11、当你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会?
选A占38%;选B占16%;选C占12.5%,选D占34%。对于学生所回答问题,教师必须能够严厉批评错误并加以纠正,但也存在仅是简单的“好”“很好”。学校教学中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评价系统。
12、通过教师的提问,你能够?
选A占59%;选B占19%;选C占9%,选D占12.5%。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提问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必须提高教师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升华课本主题的高质量、高标准教学问题。
三、调查对策(或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进行学习。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授阅读知识而是要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对阅读课感兴趣,同时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2、教师应掌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是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材料,它影响着教师问题设计的方向以及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问题设计要符合课程目标对学生在字词句理解、标点符号掌握等方面的要求,设计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故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除应以语文素养为导向并反映广泛的教学内容,也应关注语文知识、阅读技能。同时由于课标对三个学段的阅读要求有梯度差异,学段的阅读重点也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要求。
3、教师应提高问题设计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论在备课、授课甚至是课后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辅助作用而不是将课堂完全交与学生,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其对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加以限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年段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以及不超出教科书对学习内容的范围规定的问题。备课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问题设计又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们特别是新手教师应该提升问题设计积极性,明确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问题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而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科书编者等人的专利。
4、提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
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即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解读能力,学情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解读、分析结果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指根据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包括分解教学内容确定目标,根据目标决定给定,根据目标与给定的差距明确障碍,以及通过选词、构句将问题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是教师问题设计能力最为重要的内容。为此,提高教师问题设计能力的关键应该是提高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5、完善教师的日常问题设计实践
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流程。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等资料列出本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绘制知识框架图;其次,将知识框架图中的知识点分配到本学段的教材中,根据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单元安排、助读系统确定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的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并绘制教学内容分配表;最后,根据学情从教学内容分配表中确定学习内容。二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并预设辅助问题的过程。三是将问题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结束语
总之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一边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一边进行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希望通过行动研究充实自己任教间的研究成果,并提高自己的问题设计水平。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3
调查目的: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作业训练却能在习作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借鉴、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为了了解我校高年级学生的习作现状,分析学生习作水平,了解课堂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从而使课题研究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找准方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特精心设计问卷,开展本次调查。
调查对象:
我校五(1)、六(1)学生。
调查内容: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关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学生对小练笔作业训练的兴趣,学生现在的习作水平等。
调查方式:
用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13日
调查分析
本次通过问卷星对五(1)、六(1)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答卷共88份。通过调查分析, 97%的学生对小练笔训练感兴趣,其中17%的学生有兴趣但写不好。有3个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写。78%的学生认为小练笔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只有2个学生认为没有帮助。通过结果分析学生还是很喜欢小练笔训练的。认为它对于自己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那么开展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可行的研究。
98%的学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调查中只有2人无所谓。学生的写作现状是只有26%的学生能享受写作的快乐,10%的学生有很大困难,不会作文。61%的学生有困难,写不好,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作文平均字数达到高年级作文水平的有78%,一部分学生作文字数不够,通过分析可见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他们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写作的积极性。关键是找到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小练笔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课文中学的写作方法不会在小练笔训练中应用。34%的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42%的学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有34%的学生坚持每天读课外书。通过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写作习惯。不重视阅读积累和习作训练。
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比较,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学生感兴趣的方法,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亟待养成。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训练,要加大方法指导。让小练笔落在实处,起到练笔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4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根据调查者的知识水准、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观点及教学风格的粗浅认识,适用直观判断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课大致分类如下:
1、就课堂内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情况的直观反映而言:教师讲课的时间在35—40分钟的占总调查课时的80.4%;学生活动时间在10—15分钟的占26%,当堂练习正确率达85%以上的占12.3%;学生发言在5—8人的占49.4%;学生发言在10人次以上的占21%。如果将其归结为课堂的教学模式而言,演讲型的课占总调查课时的25%,演讲、对话型的课占40%,纯对话型的课占14.3%,混合型的课占10.3%,其它10%。
2、就一般课堂教学综合评估的四大因素(内容讲解、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效果)评价分类而言:内容讲解好的占18.1%,一般的占60.3%,差的占21.3%;好的课时占22.4%一般的占53.3%,差的占24.3%;教学方法好的教师占22.4%,一般的占48.2%,差的占29.7%;好的课时占22.8%,一般的占44.1%,差的占33.1%;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占18.7%,一般的占60.3%,差的占21%;好的课时占21.4%,一般的占54.2%,差的占24.2%。
3、就教师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机会的角度而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达学习的机会少;水平高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少。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就语文课而言:有20%左右的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分析课文全过程,有48%左右的学生只能部分地参与分析全篇课文,还有32%左右的学生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在对学生问及“你班语数课的上课状况是怎样的?”选答“教师讲,学生听或记笔记”状况的学生占52%;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够参与答问”状况的学生占39%;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状况的学生占9%。
4、就课堂教学纵向程序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方式而言:教师一般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几个思维较快的学生随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说对了,教师便重复一遍,接着便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就自问自答的占总调查课时的80%。
5、就教师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言: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师占84%,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同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占12%,传授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占7%。
6、就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而言: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77.4%,不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22.6%。
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上述几方面的调查情况表明:农村中学近76%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令人担忧,较难适应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造成初、高中教学尤其是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方法的脱节,导致学生高中段学习潜力不足或不能正常发挥,致使中学教育质量较难提升。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单就课堂所反映的现象而言,分析如下:
1、课堂教学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学密度太大,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学容量不当,从初一起就一味地“瞄准”中考,盲目加大深度、难度,甚至无限“拓宽”知识,超过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
2、部分教师的惰性心理导致教学方法陈旧。由于这些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对教改的新成果抱轻视态度而不学习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法,不管教材的变化,不顾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或照书所讲,一板一眼生怕学生少了什么似的“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听不进去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潜能,致使课堂纪律乱,学生厌学。
3、教学方法单一粗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个别的教师对学生动辄训斥、挖苦、讽刺、甚至体罚。
4、不能正确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看法。随意中断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缺乏及时的鼓励,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感而不是敬重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生的人格的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得不到发展。
5、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公平。偏爱优生,讨厌差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抽问,中上等生回答占多数,公开课中的抽问,更与差生无缘。
6、缺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姿态。
7、批评学生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部分教师严守“师道尊严”,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守纪,认真听讲,不许“乱说乱动”。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责学生“上课讲话”“不动脑筋”等上,浪费了教学时间,割裂了知识传授的完整性,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僵化,严重者导致教师自己也无法上课。
三、几点对策
1、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素质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直接反馈于教学质量。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存在着一系列的误区。
①、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一种学历层次。
②、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一种授课能力。
③、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教师的解题思路。
④、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将现代媒体应用于课堂的能力。
⑤、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教师自身对特长的钻研。
⑥、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良好品德的形成。
⑦、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博览、博学。
⑧、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学生的考分情况。
⑨、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著书立说的能力。
以上这些教师素质自我提高的误区,对“传道、受业解惑”不能说没有好处。但提高教师素质必须要注意其全面性、渗透性;必须要注意其深度、广度以及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而不能顾此及彼。因此,再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创新素质。为此,对在岗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层次,各年龄段,各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强其教材、教法、教学组织、教学技能等的定期测试,并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逗硬的制度,促使其教师具有较强的“大纲意识”“教材意识”“好课意识”“因材施教意识”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而不是流于一种形式,更不是流于一种内容。
2、改进语文课堂管理的办法
①端正对学生的态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主体参与是一切教育改革都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不管怎么样的教育,只要它视学生发展为己任,就必须提倡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求学权力,尊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体现师生平等原则,用理性感化学生,增进情感交流。
②有创造性组织课堂的能力,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的策略千百万化,它也必须通过学的策略体现效果。因此,必须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根据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学生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既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又重视知识的“精神”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
③分层次要求,让学生全面参与,做好“角色”定位。
④制定一套有效管理课堂教学的方法,使课堂教学纳入真正的制度化,量化管理。
3、抓好学段衔接
注意教学方法、学习思维的衔接。正确处理好知识衔接。这两者中,其教法、思维的衔接又最为重要。为此,应大胆改革现有的中小学领导的管理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垂直管理制度。
4、增强教师的吸引力
①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
②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知识上的征服力。
③教师要有良好的品格,树立“人和”的教育观点, 对学生产生有益的人格影响。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5
一、调查缘由
我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每年感到头痛的就是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怕上作文课,老师难上作文课。在多次的作文教学中都感到作文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班级人数度多的时候,作文批改就成了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一次批阅所花时间长达一个星期,费力、费神、费时而不讨好。批改完后,学生一扫而过,对学生一点作用都不起,老师还累得半死,怎么办?怎样才能在短的时间内,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使老师教的轻松?因而,我申报该课题,给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调查。
二、目的和意义
1、中高年级教师的作文批改情况。
2、理资料,探究原因,进行反思。
3、探究出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2月
四、调查对象
五———六年级老师及学生
五、调查方法
谈话调查法
六、调查内容
有多少老师注重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学生是否爱上作文课。
第五篇: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
20xx年xx月22日,即当周周四下午3:00—xx:30,xx,xx,xxx,xx,xxx,xxxx一行五人代表xx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教文化与中小学古诗词语文教育研究”课题组走访了xx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这次走访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及负责初一初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针对学生的调查主要是发放此前设置好的调查问卷;针对教师的调查内容主要是访谈。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这次的走访调研做一个总结,即“古诗词的吟诵教学”和“附中初中部古诗词教学的综合面貌”。
一、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吟诵方面的基本现状及其相关(xx师大附中):
(此部分由陈xx、杨xx完成)
通过对学生所填问卷的初步统计和对教师的访谈,我们得知,目前初一初二阶段(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初中阶段,因为初三基本上所有的时间用到了准备中考上,教学方面的时间留的不是很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利用以下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首先是教师自己根据诗意和诗歌的节奏给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其次是,教师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名师朗读的录音和一些结合古诗词意境所设置的视频、flash、幻灯片等等。
目前主要是凭借这两种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这样的现状表明,即就是像师大附中这样的软硬件设施都属于一流的名校,他们目前针对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仅仅只是涉及到了“诵”这一个方面,即我们所说的“朗诵”,换句话说,最高也只能是神情并貌的朗读而已。在师大附中,一般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要“朗读过关”的,显然,这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重视。
我们知道,“古诗词吟诵”决不仅仅是诵读诗词,他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之一。“吟诵”其实是包含了两层意思的,一是“诵读、朗诵”;二是“吟唱(力求原生态)”,即就是像古音乐那样把古诗词演唱出来。针对这个理论方面的问题,我们从师大附中语文教师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语文组备课组长a老师说:如果现在要对古诗词进行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吟诵”教学的话,是个好事,很多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也会对此极感兴趣的,但这个做法就目前来说只能局限在“兴趣的范围之内”,而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大范围推广的的可能。究其原因,老师讲到:一方面是因为原汁原味的古诗词吟诵文化已经基本失传,现在仅见的几家吟诵方法和理论体系只是冰山之一角,况且各持一套,没有规范性,这样就基本上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关于古诗词吟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那种所谓的话语环境了(一个很好的原因,根本性的)。所以,这个东西无法存在于正常的“齐步走”课堂教学中(此可思索处),如果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型的辅助手段,肯定是很受欢迎的,只要你的东西做得好,有人感兴趣,毕竟这个东西是个新鲜的“玩意儿(意味深长)”。
可见(仔细琢磨),尽管很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还是不能对“古诗词”的吟诵研究抱以灰心的态度。事实上,作为一种兴趣性的研究,这个是大有前途的。如果做一个设想的话那就是:把可吟诵的古诗词配乐配谱吟唱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材料,带进学生的课堂,作为正常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一项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辅助资源和材料,这应该是很现实的。好东西总是会有人来买的。
考虑到目前课题组的工作现状,我们应该鼓足勇气,放手一搏,吟诵团要继续做强做大,争取让人们承认它的价值,最终将古诗词的吟诵带进课堂,为目下的语文教育添枝加叶。
二、“与师大附中语文组教师的访谈”文字记录(以窥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为目的):
(以“课题组”和“附中教师”为说话人)
课题组:目前学校用的古诗词教学文本是?
教师:现在主要用的是在孙立权老师《中学生古典诗词xx00首》框架下修订的“古典诗词三百首”,另成一册,取名曰《高山流水》,这是附中的“校本教材”,是根据原来的五百首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情况编定的,有专门的一个古诗词三百首编写小组,这个作为学生古诗词的教学的辅助文本,类似于“在教师督促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而原则上的讲授仍以(大本、小本)教材为主。
课题组: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教师:一般的孩子都能完成300篇的背诵,在毕业之前。另外,肯定有些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记背的更多。这个校本教材所有学生都是人手一本。
课题组:我们现在有个关于“古诗教”的课题,就是先秦孔子那个“诗教”……
教师:(对另一个老师讲)他们说的是“古诗教”,不是诗歌教育(用疑惑的口吻,满脸疑惑:是不是弄错了,会错意了)……
课题组:(解释)不是不是,“古诗教”只是一个“源头理论”,现在我们谈的仍然是“古诗词教学或者说教育”。
教师:哦!我们的学生(含高中)是在背完了xx00首的前提下走进高考考场的。初中阶段所背诵的一般是比较实用的三百首,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内容不长,也不难理解……(言外之意他们的学生语文文化修养肯定高于一般学校的学生,而且这样做对学生来说很实用)。
课题组:那么学生这样学完了之后的实际效用会是?
教师:我们的要求是,对这些古诗词,要求学生“朗读过关”、“背诵默写过关”、“解析(读)过关”、“鉴赏过关”。这所有的要求之间并没有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有轻重主次之分,比如朗读就随便意思一下等等,而是全都同等重要、同等对待。所以学生实际得到的收益因该是挺多的,考试就不用说了,平时还会举行一些诗歌朗诵会、校园文化活动,这些对学生来说是锻炼的机会,而所学的古诗词方面的知识又是他们得以参加这些活动的一个重要资源。甚至有部分学生尝试写诗,投出去发表等等。
课题组:我们花这么大的气力进行古诗词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呢,是不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实在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但是问得也很现实,了解一下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教师:考试的时候只考三四十首,所以我们很明确的讲,这完全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而进行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当然学生的语文成绩本身也会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这应该能看出:当前的教育如果可能,尽量从大出着手,这样可以避免培养出一些瘸腿的后代,而只针对那些特定单一的目标的教育方式正好是弄巧成拙的)。
课题组:能讲一些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做法么?
教师:例如,在教材上(指的是语文大本教材)如果有专门的赠别诗的话,在讲授的时候,老师会结合这首诗歌把其他的赠别诗列出来让学生注意积累,这样对学生进行诗歌题材分类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主题等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另外的,如思乡诗、咏史诗、咏物诗等等,都可按这样的方式进行讲解学习。我们一般是在每周的周六,只要有时间就会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在必讲的主要古诗词的引导下,去拓展,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课题组:还有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怎样一步一步解决的?
教师:比如杜甫的诗,一般的学生都认为比较难,理解起来有些费劲,所以教师一般是结合杜甫的生平讲解的。杜甫在那年的那月具体做了些什么事情,之后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就是现在你们(指学生)看到的这首诗,用来抒发他的特定的感想;杜甫在这时候创作这类风格的诗歌,在那个时候创作那样风格的诗歌等等,这样,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还能加深印象。在语境的还原中让学生懂得诗意和诗人的感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运用诗歌。学以致用,这是很好的目的。
课题组:除此之外是否会用多媒体帮助讲解古诗词呢?
教师:那肯定是的,现在的教学,几乎每堂课都要用到多媒体,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放一些结合诗意所配置的音乐、视频等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等等。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们感兴趣了,这方面的技能提高了,我们每学期还会举行诗歌朗诵会。
课题组:怎样考查、评价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呢?
教师:我们隔一段时间会有一次专门的抽查,我们叫做“诗歌点背制”,会在班级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抽背考查,做出评价,用以督促。
课题组:那么咱们学校这样做,对长春市其他学校有没有什么影响?
教师:他们现在也在借鉴性的、试验着做,尽管他们具体的教学目标可能和我们有点差别,比如他们增加古诗词的教学力度或许只是为了在中考、高考中,学生的作文更有文采,语言更加精彩等等,但基本模式还是借鉴的这一套。但咱们附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语文修养。以量为积累,增加感觉,古人不就是在童年的时候背诵了大量的古文来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应考做基奠的么?
课题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于“古诗词吟诵”的具体要求是?
教师:我们也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古诗词的诵读,比如像古人那样,涉入到一种意境当中,沉静其中、在优美的旋律当中、优美的节奏当中,去模仿、去感受去表现那种意境,加深理解,但是现在的学生或许是因为学业负担比较重的缘由,咱们要求的和学生实际做的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课题组: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反映如何?
教师: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烦躁,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学生不仅仅在学校要学习,而且还报了很多班,老师和家长又对他们有很多很多的要求,所以他们很忙乱,产生反感是肯定的,但是时间长了还是会理出规律来,渐渐就会得心应手(师大附中的孩子)。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所周知,是很不错的。
课题组:咱们学校有没有文学社?学生有没有自己尝试着作诗的?
教师:有个“一鸣文学社”。我教的一个普通班里的一个孩子现在已经作了很多诗歌(古的、今的),比如前一段时间陈晓旭死了,他(她)就针对此事写了一首诗……还发表了一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2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模式而不思改革。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本学区抽取的80名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等方面做了一个调查,情况如下:
1.问卷表:
①你最近读课外书了吗?
总人数
读过
没读
80
28
52
②你不看书会觉得不舒服吗?
总人数
A会
B不会
80
22
58
③你每天都看课外书吗?
总人数
是
否
80
12
68
④你一般都在什么时候看书?
总人数
A课间
B中午
C晚上
80
12
25
43
⑤你的书从哪里来?
总人数
A自己买
B借
C有时买,有时借
80
38
24
18
⑥你和同学交换课外书读了吗?
总人数
A交换
B不交换
C有时交换
80
11
36
33
⑦你读书作读书笔记了吗?
总人数
A记
B有时记
C不记
80
14
38
28
⑧你有自己的藏书吗?
总人数
A有
B没有
41
39
⑨你喜欢看什么书?
总人数
A童话故事
B作文
C其他
80
46
18
16
⑩你每天看多少时间书?
总人数
A半小时以下
B半小时左右
一小时左右
D更多
80
37
26
13
4
2.归纳分析:
此次,我们围绕抽查的学生的阅读这一主题,从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量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籍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我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学区内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监护人及其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够支持,主要表现在:①阅读面较为狭窄,人均占有课外书籍仅为一、两本,大多是作文书和学习辅助类书籍,儿童文学、科普类书籍和报刊杂志甚少,阅读过文学名著的更是凤毛麟角。②阅读方式单一,学生多以阅读作文书为主,阅读其它书籍的相对较少。
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状况实在堪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开思路,想办法,广开阅读之门,搞好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广泛吸纳书中的营养,以积累好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决定对阅读教学采取以下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彻底改变“阅读耽误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学习”的错误思想。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缺乏的条件具体来看主要有时间、方法和书籍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等。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确定阅读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年级段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并按不同主题给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二至三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快乐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四至五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广泛阅读”。
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能力。
(五)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六)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大垭小学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3
教学目标:
1、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垠、坑、真、订”等9个字。
2、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适宜、树坑、订立、必罚”等词语。
3、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
4、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了盛夏,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板书课题:《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齐读课题
教师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预设学生回答:小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
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教师:小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主要内容。(提醒自己读自己的,不要齐读;并且注意不会读的字查课后生字表)
2、小组内识记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摊”字和“罚”字,让学生书写时注意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及其笔画顺序。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
4、学生说说课文一共分为几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和疑问句。
(2)作者为什么对小树的死因进行调查?(原因一:“我”特别喜爱马路两侧的小树 原因二:盛夏时,我发现小树遭到了破坏 )
(板书:原因 春天(发芽、长满绿叶)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3)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二)学习“调查”部分。(板书:调查)
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1.默读“调查”部分
(1)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并完成填空。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调查方法?
小作者用了步量法、统计、考察环境、画图、拍照的方法。
(板书:方法:1.实地测量;2.统计;3.考察;4、画图;5、拍照。)
还可以有:问卷;采访等方法。
(2)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字的词语。
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列数据)
(4)通过小作者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三)默读“分析”部分。(板书:分析)
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图来说明。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结论”部分(板书:结论)
1.概括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4.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四、课堂小结,课后思考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调查报告。
小作者为什么要做调查?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小作者找到了小树死亡的原因,我们感到高兴。但严重后果,又让我们担忧,下节课看看小作者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槐树死亡的问题?你们又会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课后想一想。
板书设计: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1、“我”特别喜欢
2、春天(发芽、长满绿叶)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调查
方法:1.实地测量;2.统计;
3.考察;4、画图;5、拍照。
分析 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结论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4
20xx年6月,我校设计的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获得了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设计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由我校《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组制作。问卷共设12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
20xx年秋季学期伊始,我们对全校教师做了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65份,收回58份,占89.2%。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A.问卷调查结果
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很深的占17.2%,知道一些的占72.8%,一点儿不了解的没有。
2.认为提高课堂教学难度很大和没有难度的都没有,但觉得有一些难度。
3.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的占100%。
4.知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占10.3%,了解一些的占89.7%,不了解的没有。
5.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知道得很全面占86.2%。
6.96.6%的教师知道怎样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7.认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占100%。
8.全面熟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占84.5%。
9.全面熟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的占98.3%。
10.全面掌握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占82.8%
B.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答卷情况来看,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很了解的却并不多,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提出来好长时间了,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做深层次的研究,只是听过一些名教师的次数有限的讲解,缺少理论学习与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些难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努力了,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
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技能,比如信息技术,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它可以把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用动画把它表达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东西,在它不是一件难事;情境的再现,是它最拿手的本领……它的直观,它的动态,它的过程的体现,它的时间跨越,空间的延伸,无不体现了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的魅力。
从答卷中,可以发现,大家都知道创设情境,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价值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但从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发现,有些情境设计只有趣味,没有价值,这就失却了创设情境的意义了。因而,我们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产生比直接呈现给学生更大的效果,这才是情境设计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仔细研究学生、分析学情,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重要的一点,是你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有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你的教学手段是不是最优化的。而教学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影响一堂课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教的行为,有学生学的行为,有教学目标的因素,更有评价的因素在里面,教学反思不能影响这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响今后的课堂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对一名教师的进步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反思,会真正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更成功的起点。
从问答题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有着比较新的教学理念。例如有教师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创设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是使课堂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了积极的体验,才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才有收获,有了成功的喜悦,才有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好的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引进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是使课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师们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议,比如说请名师到校上示范课,请专家来校讲学,这些都说明了,老师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大家都有一颗要搞好教学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课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师提出,要加强课改理论、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这个建议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有效课堂的重视度,说明了,我们的教师是想研究教学的,他们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学,光有实践不行,还要从理论入手,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去检验理论。同时要不断的更新理念,紧跟课程改革的形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师还提出: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因为那里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不断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说明了我们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思考了,进行研究了,并且提出的想法较有深度,很值得重视与研究。
三、探讨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和请专家讲学,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在市级基本功竞赛中获奖。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所以,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1.认真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比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美]加里·鲍士奇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心理学》等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更好的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们要真正的弄清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显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仅仅限于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为“双基”和考试分数。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发展也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清晰的认识。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要养成哪些行为品质,要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教师在上课前都要非常清楚。整节课中,师生活动都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才会使得所提出的问题有足够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积极实践、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探索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在改进中,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者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
首先是“学生”,教师的心里要有学生。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也就是说要读懂学生。
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发展。第一个层次是新教师,他们的着眼点是完成教案。第二个层次是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处理一些突发性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师直到退休还停留在第二个层次,仅仅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关注自身的发展,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研究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第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读懂学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读懂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读懂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把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加聪明——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一,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课堂自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同时指导学习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回顾用过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看书,怎样抓重点,怎样用好例题,怎样勾画圈点,怎样筛选信息,怎样质疑解难,怎样梳理答案,怎样联系实际,怎样迁移应用等等,实践活动课还要讲清应注意什么事项。
第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
第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外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知识的65%。如果把所有感觉器官都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将达到90%左右。再通过系统复习和记忆,学生就能够全面掌握学过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听、说、读、写、思、算相结合。
3.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争取在相对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得到有具体的学习收获。学习体验是灵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
特别说明一点,潜能生尤其需要鼓励和表扬,对待潜能生,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进行表扬,以使他们对学习提高信心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就得乐学。
教学是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创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探索、创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更新的挑战,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效,高效而高质。
附: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任教年级任教学科年龄教龄
一、选择题
1.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A很了解B知道一些C一点儿也不了解
2、在平时的教学中,你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A难度很大B有一些难度C没有难度
3、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
A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B一般教师都能实现C不需要技能
4、您对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A知道很多方法B了解一些C了解甚少
5、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
A优化教学目标B增加课堂教学容量C优化教学结构
D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E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F 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6、面对新课程改革,上好一堂课,需做好()
A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B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C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D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7、从哪些方面衡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A是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B是否是关注所有学生发展的教学C是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D是否是能够很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
8、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A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只要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C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多大关系
D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的有效性
A教师教学行为B学生学习行为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
E教学方法F教学评价G教学反思
10、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学生的()为目的。
A个性发展B全面发展C终身发展
1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出发
A课程需求B学生的兴趣爱好C学生的需要
12、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是()
A实用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趣味性原则
二、问答题
1.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认识?
2.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5
四年级下册11课《小树死因调查报告》一课,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什么是调查报告,学习了这一课后,我让孩子们懂得了,要写一个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也就是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这五个基本的结构。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百花园三里面有一个语文大课堂,本次语文大课堂的就是要让学生去到社区、校园、村镇进行社会调查,然后也学一篇调查报告。我就想,我怎样引导学生做好这次习作呢?处于时间和安全的考虑,我不可能让学生自己到校外坚持几天的调查,我们的家长也不可能有时间陪着他们去,从老师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也不可能用那么多的教学实践来去做调查,那怎么办呢?又不可能不做吧?我觉得学生重在参与社会调查,至于调查报告写得好坏,这不是最重要的,当然能写得出好的调查报告就更好,如果写的调查报告不是那么理想,只要我们的学生去写了,学会了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以后有了基础,不愁写不出好的文章,基于以上各种想法,我那天在课上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我找个很胖的孩子,找了一个很瘦小的孩子,还找了一个高大不胖的孩子,我就让学生再次观察,发现了什么?最后我们得出共识,为什么有的孩子营养过剩,有点孩子缺少营养,还有的孩子张得很健康?找到了做调查的原因,学生也非常的感兴趣,最后我就布置任务,每天晚上记录自己吃了什么东西,越详细越好,连续记录一周,再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我想做调查最好是找学生身边,每一个孩子都能触手能做到的事,而不要把调查的主题太大,还要考虑班上每一个孩子是否能都有条件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人做调查,人人写调查报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亲自去体验,真正的做好语文大课堂的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6
调查目的: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作业训练却能在习作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借鉴、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为了了解我校高年级学生的习作现状,分析学生习作水平,了解课堂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从而使课题研究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找准方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特精心设计问卷,开展本次调查。
调查对象:
我校五(1)、六(1)学生。
调查内容: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关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学生对小练笔作业训练的兴趣,学生现在的习作水平等。
调查方式:
用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13日
调查分析
本次通过问卷星对五(1)、六(1)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答卷共88份。通过调查分析, 97%的学生对小练笔训练感兴趣,其中17%的学生有兴趣但写不好。有3个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写。78%的学生认为小练笔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只有2个学生认为没有帮助。通过结果分析学生还是很喜欢小练笔训练的。认为它对于自己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那么开展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可行的研究。
98%的学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调查中只有2人无所谓。学生的写作现状是只有26%的学生能享受写作的快乐,10%的学生有很大困难,不会作文。61%的学生有困难,写不好,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作文平均字数达到高年级作文水平的有78%,一部分学生作文字数不够,通过分析可见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他们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写作的积极性。关键是找到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小练笔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课文中学的写作方法不会在小练笔训练中应用。34%的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42%的学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有34%的学生坚持每天读课外书。通过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写作习惯。不重视阅读积累和习作训练。
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比较,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学生感兴趣的方法,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亟待养成。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训练,要加大方法指导。让小练笔落在实处,起到练笔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7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见,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朗读训练是否有效,是检验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教师们重视、加强“课堂朗读”,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调查分析 调查对策
引 言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成为较好的阅读者,为他们建立语言发展的坚实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就成功之路。那么,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为此,我对我校四年级部分学生及老师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分析,以期能为本次为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学生卷)17道题目 调查问卷(教师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以四年级两班为单位每个班级抽30名学生及三至六年级语文教师8人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四年级两班部分学生每个班级30人共60人,三至六年级语文教师8人。
(四)调查步骤
3月9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10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问卷分析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看到显示有半数以上学生对朗读并没有热情,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朗读,这说明学生的朗读现状不容乐观;70%的学生对展示自己朗读兴趣不浓,大多数学生不愿展示自己朗读的原因是因为胆子小,害怕读错了;喜欢大声朗读的学生只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怎样让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出来将是我们以后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只有不到8%的学生被老师经常表扬他们的朗读,这说明我们老师在朗读指导教学中没有采用鼓励学生大胆朗读的方法;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是参差不齐的,其中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多字、丢字问题和语气停顿和感情朗读的问题;有85.25%的学生是因为紧张、胆怯和怕别人笑话而导致朗读中存在问题的;81.47%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早读的习惯,但是仍有近20%的比例的学生不能自觉朗读,那么在以后的朗读指导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养成自觉早读的习惯;30%的学生能自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朗读家庭作业,说明大部分学生有回家朗读的习惯。80%的学生在家不会主动朗读课文,可见主动性朗读是学生兴趣使然的结果,这也说明在语文教学和朗读指导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自觉性,是课题工作的重点。15%的人在家里根本不读书的,那么同样我们也看到只有21%的比例读书时间在30分钟以上,大部分学生回家读书的时间在15分钟以内。
(二)教师问卷分析
通过多我校8位语文教师进行的调查和座谈,我们看到90%的教师能清楚说出《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自己所任年级段朗读教学的要求;都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也知道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多数老师对朗读指导方法掌握和运用不够成熟,缺乏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对布置的朗读作业不能及时检查;检查方式也大多是小组齐读或集体齐读,没有实效性,究其原因是因为班次较大,朗读时间不足,检查难度大;对布置的课外朗读更是流于形式,家长督促不利,学生很少主动朗读;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会视情况进行范读;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后,朗读技巧有待提高;除了偶尔在课堂上进行赛读,或配合学校搞演讲诵读活动,各班基本不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
三、思考及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朗读教学。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新课程标准未落实到教学中,出现了认识和行动上的步调不一,应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时强化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切实把课标中对朗读要求落实到教学的过程之中。
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锻炼学生用语言表达能力,以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保证朗读的时间,做到充分朗读。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很少,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蜻蜓点水般。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或一个过渡环节而已。所以教师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给读。
3.明确朗读的目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纵观朗读教学,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被动的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导致朗读事倍功半。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求和朗读评价都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4、精选练点,注重朗读过程的指导。
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要切实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再通过比较读、示范读、评价读等多种方式吸收、改进、提高。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
5、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要有常流水”,在教学中,教师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是搞好朗读教学的关键。要加强学习,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才能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结束语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朗读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五、附录
1、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汇总统计。
2、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汇总统计。
3、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8份。
4、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60分。
南教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1、您能清楚说出《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您所任年级段朗读教学的要求吗?
A、很清楚( 6 ) B、一般( 1 )
C、不是很清楚( 1 ) D、不清楚( )
2、上课时,您能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吗?
A、一直用( 8 ) B、有时用( )
C、很少用( ) D、从不用( )
3、您认为朗读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吗?
A、很重要( 8 ) B、一般( ) C、不重要( )
4、您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指导吗?
A、经常( 2 ) B、有时( 4 )
C、很少( 2 ) D、从不( )
5、为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您常进行检查吗?
A、经常( 3 ) B、有时( 5 )
C、很少( ) D、没时间( )
6、您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时,喜欢采用什么方式?
A、指名读( 3 ) B、全班齐读( 3 )
C、男女生分组读( 2 ) D、其它( )
7、您常布置学生进行课外朗读吗?
A、经常( 4 ) B、有时( 2 )
C、很少( 2 ) D、从不( )
8、您会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进行范读吗?
A、经常( 3 ) B、偶尔( 5 ) C、从不( )
9、在课堂上,您给学生留得朗读时间多不多?
A、很多( ) B、一般( 5 )
C、很少( 3 ) D、没有( )
10、您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怎样?
A、很高( ) B、一般( 3 ) C、还需提高( 5 )
11、您对朗读技巧掌握得如何?
A、很好( ) B、一般(3 ) C、还需提高( 5 )
12、您所带班级经常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吗?
A、经常( 1 ) B、有时( 2)
C、很少( 5 ) D、从来没有( )
南教场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现状的调查问卷 (学生卷)
南教场小学 夏艳艳
1、你喜欢朗读吗?
A、喜欢( 6 )B、一般( 10 )C、没兴趣(20 )D、不喜欢( 14 )
2、你觉得朗读重要吗?
A、重要( 16 )B、一般( 12 )C、不重要( 13 )D、没感觉( )
3.在语文课上,你喜欢展示自己的朗读吗?
A、喜欢 ( 10 ) B、一般(24 ) C、不喜欢(26 )
4、你平常会主动朗读课文吗?
A、经常(11 )B、有时( 25 ) C、从来不会( 24 )
5、你最喜欢怎样的朗读方式?
A、个人朗读( 8 ) B、小组朗读(1 5 )
C、全班朗读( 18) D、男女分组读( 19 )
6.你的朗读被老师表扬过吗?
A、经常有(18 ) B、有过(26 ) C、没有 (16 )
7.你认为自己的朗读还存在哪些问题?
A、多字、丢字( 1 4 ) B、指读 ( 8 ) C、声音不洪亮( 6 )
D、不能掌握好语气停顿 ( 12 ) E、读不出感情( 20 )
8.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上述情况的?
A、紧张、胆怯( 27 ) B、马虎( 10 ) C、怕别人笑话( 16 )D、其他(7 )
9、语文课堂上,老师让你们朗读的时间多不多?
A、很多(7 )B、一般( 25)C、很少(28 )D、没有( )
10、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让你们以什么方式朗读课文?
A、全班齐读( 38 )B、跟录音读( 8 )C、同学带读( 6 )D、分角色读(8 )
11、语文课堂上,老师会专门指导你们朗读吗?
A、经常(10 )B、有时(15 )C、很少( 18 )D、从不( )
12、语文课堂上,老师会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吗?
A、经常( 18 )B、有时( 14 ) C、很少( 14 )D、从不( 5 )
13、早读课老师不在时,你能主动朗读吗?
A、不能( 38 ) B、能 ( 12 )
14、你对家庭朗读业的态度?
A、认真完成 (7 ) B、有空才读 ( 35 ) C、基本不读(18 )
15、你在家主动朗读课文吗?
A、不能 ( 37 ) B、能( 23 )
16、你所在的班级经常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吗?
A、经常( 5 )B、有时( 14 )C、很少( 23 )D、从来没有( 18 )
17、你有没有参加过班级举行的朗读比赛?
A、有,获过奖( 9)B、有,没获奖( 19 )C、从未参加(32 )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8
我在县中心校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九年级的语文教学学实习工作,二是班主任的实习工作。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与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程,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高分,也不会得很低分,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学生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据我所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很重视文言文教学工作。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能够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9
一、调查概况
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过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初步的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
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
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
我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书面言语,学会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0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中间年级学生对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的不同认知的调查,进一步明晰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下一步课题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确立方向。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校汉语部三、四、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2名。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背景:
目前,随着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运用,加上农村学校“班班通”工程实施以来,多媒体的使用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集各媒体之长、文图声并茂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因此多媒体日益受捧。因此,在学生中作一调查,对照传统板书与班班通或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差异。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一些学生学习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下面统计结果:
共发放22份调查问卷,其中3份因学生未理解题意,表达矛盾,不予统计。
第1题调查平时上语文课黑板上有板书吗?有17名学生回答“有”,2名学生回答“有时有,有时没有”。
第2题调查是否喜欢老师板书?19名学生回答“喜欢”,喜欢的原因是:
①在黑板上可以写生字;
②既能表达完整,又能让学生听得明白;
③学会读写生字;
④老师的字写得好,写得工整;
⑤板书的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⑥通过板书老师讲得很认真、详细、有趣;
⑦板书便于更好地理解;
⑧看得清楚;
⑨可以更好地做课堂笔记;
第3题调查什么情况下老师不愿板书?
调查结果没有不愿板书的;第4题调查语文老师不板书可以吗?对学习有影响吗?有1人回答“可以,没有影响”;1人回答“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17人回答“不可以,影响学习”;
不可以的原因:
①我们不会复习,不会思考问题;
②语文课上必须有板书,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板书我们不理解;
③重要的内容必须要板书,我们才能明白;
④可以看清楚,不会很快忘掉;
⑤老师不板书,我们回去不会写生字;
⑥有的同学只看班班通上的图片;
第5题调查喜欢老师用班班通或多媒体上课吗?有11人回答“喜欢”;6人回答“不喜欢”;2人未作答;第6题调查有了班班通或多媒体的展示,上课不用老师再用黑板板书了,你赞同吗?有5人“赞同”;14人“不赞同”;不赞同原因:
①一直用班班通,影响视力,理解有困难;
②老师写下来,我们容易记住;
③有时班班通上生字看不清;
④用班班通展示就不好理解;
⑤对语文学习有一些影响;
第7题调查语文课老师用黑板板书好,还是用班班通展示好。19人回答“用黑板板书好;原因是:
①黑板上可以示范生字的书写,班班通则不可以;
②模仿老师写字;
③容易记住知识点;
④黑板上把重点内容板书出来了;
⑤可以记在笔记上,不会忘记;
⑥在黑板板书总结得很好,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1、学生很喜欢语文老师板书。
2、通过老师板书示范,学生直观地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偏旁部首。
3、通过老师板书更有利于做学习笔记。
4、通过板书可以把握文章重点内容,便于理解学习。
5、通过板书可以提高注意力,更容易记住知识要点。
6、班班通或多媒体有时会干扰学生注意力,长期使用会影响学生视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1
一、调查概况
20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2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根据调查者的知识水准、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观点及教学风格的粗浅认识,适用直观判断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课大致分类如下:
1、就课堂内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情况的直观反映而言:教师讲课的时间在35—40分钟的占总调查课时的80.4%;学生活动时间在10—15分钟的占26%,当堂练习正确率达85%以上的占12.3%;学生发言在5—8人的占49.4%;学生发言在10人次以上的占21%。如果将其归结为课堂的教学模式而言,演讲型的课占总调查课时的25%,演讲、对话型的课占40%,纯对话型的课占14.3%,混合型的课占10.3%,其它10%。
2、就一般课堂教学综合评估的四大因素(内容讲解、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效果)评价分类而言:内容讲解好的占18.1%,一般的占60.3%,差的占21.3%;好的课时占22.4%一般的占53.3%,差的占24.3%;教学方法好的教师占22.4%,一般的占48.2%,差的占29.7%;好的课时占22.8%,一般的占44.1%,差的占33.1%;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占18.7%,一般的占60.3%,差的占21%;好的课时占21.4%,一般的占54.2%,差的占24.2%。
3、就教师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机会的角度而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达学习的机会少;水平高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少。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就语文课而言:有20%左右的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分析课文全过程,有48%左右的学生只能部分地参与分析全篇课文,还有32%左右的学生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在对学生问及“你班语数课的上课状况是怎样的?”选答“教师讲,学生听或记笔记”状况的学生占52%;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够参与答问”状况的学生占39%;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状况的学生占9%。
4、就课堂教学纵向程序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方式而言:教师一般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几个思维较快的学生随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说对了,教师便重复一遍,接着便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就自问自答的占总调查课时的80%。
5、就教师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言: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师占84%,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同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占12%,传授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占7%。
6、就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而言: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77.4%,不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22.6%。
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上述几方面的调查情况表明:农村中学近76%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令人担忧,较难适应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造成初、高中教学尤其是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方法的脱节,导致学生高中段学习潜力不足或不能正常发挥,致使中学教育质量较难提升。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单就课堂所反映的现象而言,分析如下:
1、课堂教学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学密度太大,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学容量不当,从初一起就一味地“瞄准”中考,盲目加大深度、难度,甚至无限“拓宽”知识,超过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
2、部分教师的惰性心理导致教学方法陈旧。由于这些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对教改的新成果抱轻视态度而不学习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法,不管教材的变化,不顾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或照书所讲,一板一眼生怕学生少了什么似的“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听不进去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潜能,致使课堂纪律乱,学生厌学。
3、教学方法单一粗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个别的教师对学生动辄训斥、挖苦、讽刺、甚至体罚。
4、不能正确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看法。随意中断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缺乏及时的鼓励,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感而不是敬重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生的人格的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得不到发展。
5、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公平。偏爱优生,讨厌差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抽问,中上等生回答占多数,公开课中的抽问,更与差生无缘。
6、缺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姿态。
7、批评学生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部分教师严守“师道尊严”,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守纪,认真听讲,不许“乱说乱动”。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责学生“上课讲话”“不动脑筋”等上,浪费了教学时间,割裂了知识传授的完整性,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僵化,严重者导致教师自己也无法上课。
三、几点对策
1、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素质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直接反馈于教学质量。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存在着一系列的误区。
①、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一种学历层次。
②、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一种授课能力。
③、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教师的解题思路。
④、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将现代媒体应用于课堂的能力。
⑤、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教师自身对特长的钻研。
⑥、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良好品德的形成。
⑦、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博览、博学。
⑧、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学生的考分情况。
⑨、教师的素质状况就是著书立说的能力。
以上这些教师素质自我提高的误区,对“传道、受业解惑”不能说没有好处。但提高教师素质必须要注意其全面性、渗透性;必须要注意其深度、广度以及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而不能顾此及彼。因此,再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创新素质。为此,对在岗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层次,各年龄段,各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强其教材、教法、教学组织、教学技能等的定期测试,并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逗硬的制度,促使其教师具有较强的“大纲意识”“教材意识”“好课意识”“因材施教意识”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而不是流于一种形式,更不是流于一种内容。
2、改进语文课堂管理的办法
①端正对学生的态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主体参与是一切教育改革都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不管怎么样的教育,只要它视学生发展为己任,就必须提倡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求学权力,尊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体现师生平等原则,用理性感化学生,增进情感交流。
②有创造性组织课堂的能力,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的策略千百万化,它也必须通过学的策略体现效果。因此,必须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根据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学生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既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又重视知识的“精神”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
③分层次要求,让学生全面参与,做好“角色”定位。
④制定一套有效管理课堂教学的方法,使课堂教学纳入真正的制度化,量化管理。
3、抓好学段衔接
注意教学方法、学习思维的衔接。正确处理好知识衔接。这两者中,其教法、思维的衔接又最为重要。为此,应大胆改革现有的中小学领导的管理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垂直管理制度。
4、增强教师的吸引力
①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
②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知识上的征服力。
③教师要有良好的品格,树立“人和”的教育观点, 对学生产生有益的人格影响。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3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教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我根据自己在三个月的实习期间里在一线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深入课堂的观察和访谈结果设计了一份“高中语文课课堂管理现状问题问卷调查表”,并在石柱民族中学高二年级进行了实地调查。
1 问卷调查
1.1调查对象和方法结合自身在实习三个月的时间里在一线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深入课堂的观察和访谈结果设计了一份“高中语文课课堂管理现状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高二年级5个班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各班各40份。高二(3)班共收回30份,有效卷25份;高二(7)班共收回35份,有效卷32份;高二(8)班共收回40份,有效卷35份;高二(11)班共收回37份,有效卷35份;调查问卷共24小题,均为单选题。每题共四个选项,分别是:A、总是100%;
B、大多时候75% C、偶尔25% D、从不0%
调查问卷主要从明了课堂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科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追求自己的兴趣、体验成功、收到迅
速,真实的反馈、受到合理的约束、整合学习的时间、与同学积极交往、得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共10项问题进行调查。
1.2调查结果分析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普通高中语文课课堂教学在不断优化,取得很多成就。金无足赤。当前普通高中语文课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问卷的第1、3、4、5、6、8、10题依次反映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方法层面的具体问题);二是教学交往方面的问题(问卷的第2、9题所反映的);三是教学纪律管理方面的问题(问卷的第7题所反映的)。
下面着重就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2 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过多强调对学生的管束和学生的顺从,而较少给学生留出自由的空间。我国现阶段的课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为特征的传统管理阶段,很多地区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基本上是倾向于课堂秩序的控制和维护教师的权威,在绝大多数学校里,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安静的课堂,能够控制的课堂,学生听从指挥的课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时间久了,学生养成了习惯,所以他们不会经常主动回答问题,更不会提出改进我们的教学的意见了。
其次,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学生花在小组和全班活动的时间极不平衡,绝大多时候课堂上进行的是单一的全班活动,课堂交往时间比重的失调导致学生个体意识的缺乏。
再次,我们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教师往往对活跃而爱表现的学生予以较多的关注,而对沉默的学生缺少关爱、缺少尊重,以至于在课堂交往中,一部分学生成为交往的“贵族”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沦落为交往的“奴隶”,甚至出现了教师教学失明失聪的现象。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4
一、调查情况
我于xxx年10月份,对我教学的一所省一级中学的高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以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2、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3、对学好语文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自行答卷,包括喜欢和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对上好语文或学好语文的建议和对策。调查在高中一年级某班进行,共63人,其中农村出来的学生占大多数。回收有效答卷6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影响当前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存在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且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一)中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1、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技能方面:
a、语言幽默、活泼。
b、引导成功,博学多才;讲解清晰、有章节。
c、教师与学生相处像朋友一样,有亲切感。
d、教师教态很好,上语文课像欣赏艺术一样轻松。
2、学生自身的喜好方面:
a、喜欢读小说,觉得小说很有意思。
b、喜欢演讲,而演讲需要丰富的语文艺术。
c、喜欢唱歌,而歌词上的语言文字要有意义和感动他人,离不开语文。
d、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伟人事迹。
e、喜欢语文中的趣味文字游戏。
f、喜欢语文课本上的一些诗词句,特别是唐诗宋词,可以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3、语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方面:
a、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可以学会怎样做人,体会人生。
b、文字表达的思想内容让人陶醉;文言文含蓄;能丰富人的情感。
c、可以有助于写好作文,有成为作家的梦想。
d、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可以咬文嚼字,提高思维能力。
e、语文可以让人更有气质,可以提高交际能力。
f、学好语文对学好其他科目有帮助。
g、语文本是我们的母语。
h、语文与生活有关,应用广泛,涉及范围广。
j、学好语文可以对中国的文化、传统、礼仪了解得更深刻。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在国外,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很浓的,教师应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
(二)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1、语文学科的内容方面:
a、古文难记忆。
b、议论文枯燥。
c、太深奥,难以理解古诗文、阅读题、一词多义等。
d、语文的知识面广,不易精通。
e、害怕写作文、周记、日记等。
f、语文作业有太多的文字,题目难理解。
2、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方面:
a、理解能力较差。
b、写作水平差。
c、表达能力不好。
d、反应慢。
3、学生的心理因素方面:
a、看见教师还有点恐怖感,造成紧张情绪。
b、一直以来语文成绩都不好,形成了定势的心理阴影。
c、不适应高中的语文教学,熄灭了对语文的热情。
d、有“学语文出社会无用”的观念。
e、对语文完全不感兴趣。
4、外界因素的影响:
a、课堂环境不好,周围同学太吵。
b、授课教师的形象不好。
c、语文教师板书的字迹潦草,凌乱;字体不美观。
语文作为社会群体性的语言,是广大人们群众使用的交际通用工具,它具有社会性质的特点,人们必须要使用与运用它,否则,对于工作,学习与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分工,语文对于有的人来说,作用的范围就不再像其起初的历史时期那样重要了,因为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用语文或“官话”,同样可以生活。比如生长在乡村的居民,他们与城市或官方接触比较少,于是他们根本就不用使用语文作为他们的学习或生活的工具,而他们懂得自己的本地土话就可以过活,哪里还在乎学或不学“语文”这一种官方语言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对他们的作用就不太大了,同样语文对于他们的子女也是如此,就是学了,对于那些孩子来说,他们将来也是在农村生活的比较多,而他们也会学着自己父母,也对语文不感兴趣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不喜欢语文的理由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学生普遍内向和胆小,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甚至受了“语文无用论”的定势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寻求好的方法去学习古诗文,并且要注意自己的教师形象。
(三)对学好语文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策
学好语文,首先要注重对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适当加大语文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要努力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调查,主要有以下意见:
1、教师上课时不要过于严肃认真;“幽默值千金”。
2、可以在授课时适当穿插一些有关日前发生的事件或国内、国际新闻,使学生有更丰富的材料去写作文。
3、语文课应该互动多一些,能让学生自己发言,有思考的余地;授课的内容范围要广一些。
4、最好能向学生传授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人生理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当前中学生的心声。新时代的中学生在知识与精神需求上要求很高,为此,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尽管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相信,新时代的教师们一定会寻求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去培育那些“祖国的花朵”。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5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8日
调查目的: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10月中旬,我们设计了“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对我校部分有代表性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目标有三:1、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2、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3、语文阅读课的作用。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调查人:王宇
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教师问卷共设8道(以选择题为主)利于学生理解和选择。
调查过程共发共发学生问卷38份,收回阅读问卷38份。
调查方法:
1. 问卷法
2. 观察法
3. 个案分析法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有100%的学生喜欢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老师精讲点拨的课堂模式。
(2)有71%的学生没有养成坚持积累的习惯。
(3)100%的学生能进行课前预习。
(4)38名学生中无一人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总结。
(5)只有10%的学生课后阅读老师推荐的名家名作。
(6)38名学生无一人能主动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2、分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虽然能预习课文,但不会积累,更不会结合老师推荐进行课外阅读,课后练笔更是奢侈。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大多学生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3、阅读教学的“瓶颈”问题
由于受课堂教学方法老旧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老师学生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