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身高被超越折射体质健康之忧
青少年身高被超越折射体质健康之忧
文/项建达***
“近几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中国男性为1.697米,排第32名,低于日本和韩国排名;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列举上述数据并呼吁,尽快建立针对校园学生意外伤害的安全保护法规,加强中国学生体质建设,激发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每年的“两会”上,有关保护青少年安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提案及建议经常受到代表委员们的特别关注。所以,今年当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这一议题后,立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并引发了大家的深思与忧虑。
从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成人男子,还是未成年人,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已被韩日全面超越。虽然身高并不直接反映人们的体质状况,但是近些年来国人身体素质呈阶段性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青少年,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运动素质指标全面下滑。一些孩子轻轻一摔就骨折,随便一拉就脱臼,稍微剧烈运动一下就晕倒甚至猝死,就是体质下降发出的警告信号。
笔者认为,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遗传、营养、食品质量、环境卫生、生活方式等因素,而体育运动的缺乏无疑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此前,教育部曾要求全国中小学生每天确保锻炼一小时,可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不少阻力。由于受“一考定终身”的现实功利的驱使,无论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被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为了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而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些学校则出于安全考虑,纷纷取消了对抗性强的运动量大的“高危”体育项目。于是,在应试教育与安全责任的多重压力下,体育运动成了一种奢望。
然而反观国外,像美国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体商”教育;法国小学有1/3时间用于体育教学,每周有8—9小时的体育活动;而日本孩子在学校每天都有体育课,体育好的孩子更让大家尊重„„这种从小养成的良好的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还可以锤炼他们坚强的意志,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梁启超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少年的竞争就是国家未来的竞争。全社会都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共同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祖国明日之栋梁,作为中华崛起之希望,只有拥有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心智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才能出色地完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第二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探讨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探讨
1114108李晨晨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权威报告阐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全面分析了学校体育的现状,旨在引起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提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确保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以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自1985年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持续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体能素质、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儿童大幅增加。1学校体育的困境
毛泽东在1917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梁启超也积极倡导“德、智、体三育”,认为“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学校教育中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确定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然而,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病”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以“升学第一”代替“健康第一”,以“应试教育”代替“素质教育”,升学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引导着学校、学生行为的价值取向,以至“分数是学生的生命,教师的命脉,学校的命运”、“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一些观念应运而生。体育被推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
要”的尴尬境地。在这种“体育是副课”错误教育观念的引导下,老师和学生都臣服于考试的魔力,千方百计的挤出一切课外时间,搞“题海战术”求得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事实上,我国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5条和《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睡眠时间、课业负担都有明确规定。然而在高考这支魔棒的指挥下,这些法规却都成了“一纸空文”。全国有67%的城市小学生和64.6%的农村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小学一至三年级中67.2%的城市学生和45.6%的农村学生、小学四至六年级中36.8%的城市学生和26.3%的农村学生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我国7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够。试想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在这样的学习负担下,在这样的睡眠状况下,又如何能保证学校体育正常发挥其功效呢?
2体育课的量不足质不优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手段。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体育课每周4学时;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学时;高中每周2学时。然而,有调查发现,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低于它的法定地位。许多学校受“升学第一”的影响,不仅人为减少学生的体育课的课次,还常常“挤占挪用”体育课。部分小学1-6年级课表上排3节体育课,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只上2节;部分中学7一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的时间根本就不能够保证;部分高中特别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即使有课程安排,往往形同虚设,不时被其他“主课”挤占。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校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体育课严重“缩水”。另有调查显示,全国有54.1%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校体育课程是按国家规定
执行的,还有45.9%的省尚未认真执行,在初三和高三,体育课还常常被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占用。
并且,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和选择运动项目时避“重”就“轻”,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耐力性、力量性、对抗性、冒险性强的体育项目。体育课渐渐演变成了“安全课”“休闲课”,体育的育人功能不断被弱化,导致体育课“空壳化”。
3场地器材的匾乏,体育经费缺失
2005年山西省沁源县二中90名师生在公路上跑操时,一辆疾驰而来的载重卡车碾压过来,有21人死于非命。其实,在全国,何止一个沁源县二中由于体育场地小,而在公路上跑操。从地区来看,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尤为严重。一项对农村学校的调查显示:“九五”、“十五”期间分别只有12.44% ,25.7%的学校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最低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而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就连中国统计的资料也没有学校体育经费方面的数据,只有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模糊指标:学校体育经费要从教育经费中统筹安排解决。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本没有把体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对待,对学校体育投人不足,学校领导划拨体育经费则更少,致使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没有经济能力达购置各种体育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儒要。再加上教学优质资源的吸引,学生都涌向升学率高的学校,致使学校场地器材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更加无法演足现有学生每人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空间和器材需要。拒有关部门最近的调查显示,西部某省中小学学生人均体育经携为1-3元,北部某省15个贫困县的401所初中,平均年体育经费为5109元,其中400余元用于学校运动会,大部分学校不能采用现有的器材上一节完整的体育课。这样的教学环境,我们如何能保证
学校体育正常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4师资力量的短缺,继续教育的滞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组织者,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指导者和体育科学知识与科学锻炼方法的传授者。由于受当前“重智轻体”、“升学第一”思潮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师流失率较高,而各校在教师引进时对体育教师的增编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有意压编。造成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师资队伍面临着优秀人才“留不住也进不来”的困局,在数量和质量上“双重短缺”的严峻形势,难以适应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求。全国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原国家教育委员会(86)教体字002文《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小学每七至八个教学班、中学每六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师,专职体育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小学为1;400、中学为1;300。
由于体育师资短缺,导致全国中小学普遍存在专职体育教师人数与学生班数、人数比严重失调,体育教师工作量超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山西省村级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为1;874,专职体育教师与班级比为1;25.8,而村教学点的情况更为严重,以我国目前的体育师资队伍状况,如何能顺应素质教育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误区”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时颁发了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国的中小学进行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体育课的价值观由单纯的“生物健康观”向“三维健康观”转化,确定了5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特别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由单一的运动技能传授拓展为传统的运动项目、新兴的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三大类,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成绩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5个方面进行评价,突出了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再硬性规定学生运动量。由于有些体育教师对现行“课标”精髓认识不够,在实际操作中走进误区。
首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误区:在体育教学中遗忘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质功能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过于淡化运动技能的学习,一味地追求其他目标的实现。其次,对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认识误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体育教师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有些体育教师忽视了传统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体操等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多米诺骨牌、魔术表演等。教学内容脱离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运动文化,缺乏对学生勇敢顽强、刻苦锻炼等意志品质的培养。最后,对课程评价的认识误区: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体育的心理、社会效益,忽视了体能效益,对学生的运动量要求不高,并取消了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的评价,助长了学生怕苦怕累,图安逸的思想,体育课演变成了“休闲娱乐课”,达不到锻炼效果。
结束语: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学校体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之重任,因此,学校需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保证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
挥学校体育的功效。
参考文献: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2006年9月18日;
《体育之研究》 1917 毛泽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86)教体字002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课程标准》 2001年;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03年。
第三篇:浅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作用和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发展青少年身体素
质的作用和意义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宣称: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此不但社会各界认为不可思议,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觉得出乎意料。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到底如何呢?深入调查后发现,如今中小学生不仅体质下降快得惊人,而且体质差得同样惊人!
随着近些年来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的体育健儿不断为国争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赢得世界各国的认可,作为中国人我们倍感自豪,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现有的成绩只能代表我国一部分青少年的体育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各项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大的减少了人们的各项劳动强度,使更多的人和青少年懒于运动,造成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各种疾病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1、降低的‚体育达标‛标准
在刚刚推行的体育课新课程改革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变化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了原先的‚达标‛。按理说,随着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的上升,各项体育测试的标准也该同步提高。但发现,‚新达标‛的测试标准却比‚老达标‛标准降低了。据一位曾参与起草‚新达标‛标准的人士介绍:‚由于现在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果按照1989年执行的‘老达标’标准,很少能有学生达到优秀,学生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也将由此下降。同时一些学校为了追求达标优秀率,使得弄虚作假风愈演愈烈。因此,新达标标准大大降低,以提高学生达标优秀率,杜绝作假之风。‛
2、学生在‚新达标‛中成绩很差
尽管‚达标‛标准降低了不少,比如‚老达标‛中的及格线,在‚新达标‛中被提高到良好或优秀,但中小学生能真正通过‚达标‛的并不多。日前,有关媒体记者的调查,某中学体育老师对该校初二的一个班级进行了立定跳远测试。这份没有任何‚水分‛的测试结果让记者大吃一惊!参加测试的55名学生。有6名未达到及格线,成绩达到2.36米优秀的男生仅有3个,女生则一个都没有。依这个成绩,如果按照‚老达标‛标准,该班有五分之三左右学生不能及格。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看到学生们如此之差的成绩,这位老师也显得无可奈何:‚如今学生们体质就是这么差‛。与立定跳远的成绩相比,中小学生的长跑成绩更差。以1500米为例,初
二、初三年级的男生大概要跑10分钟,这还不算有近五分之一坚持不下来的,另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跑一半就捂着肚子喘不上气来,而剩下五分之二学生基本在跑完以后都倒在地上,跑步的速度也就比走路的速度稍微快一点。
3、以后将出现高学历‚废人‛
对于中小学生体质的下降,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承受运动能力太差!这跟社会活动方式有直接关系。好多学生平时懒得走路,骑车是最普遍的,还有坐公交车、私家车的。再加上,如今学生本身的室外活动大量减少,直接导致这一代人的体质在逐年下降。有关人士担忧地表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从校门走出的将是一群手捧高学历的‚身体废人”。
从上面的种种情况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已大不如以前。为此,国家制定了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生体质的要求。走出学校校门的学生直接将成为社会各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骨干力量,如果没有健康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作基础,很难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环境中立足生存。因此,以体育人,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我校体育教学的核心。下面我把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体会和各位同行们相互交流学习一下:
《标准》的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新时期为贯彻落实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为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体魄,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毕业后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技工学校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重视体育的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体育知识,加强体育锻炼。
(一)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标准》的具体要求
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1、体育教学的目的 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培养他们具备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健康身体和良好体能,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2、体育教学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他们懂体育爱体育,会用科学方法锻炼身体,了解并掌握一般体育项目和竞赛规则,具有参加体育活动和组织小型体育竞赛的基本能力。
2)向学生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以后安全从事生产劳动,保持自身健康奠定基础。
3)根据各技工学校的特点,结合不同工种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提高他们的健康状况,具备未来要从事专业所必须要的身体条件。4)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和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思想作风,具有勇敢顽强、合理竞争,实事求是的精神,文明礼貌的习惯,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素质。3、《标准》的具体要求
1)根据我校特点和初中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从5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台阶试验、1000米跑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台阶试验、800米跑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坐位体前屈、握力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一项。2)等级评定,各个测试项目的得分之和为《标准》的最后得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为:86分以上为优秀,76分至85分为良好,60分至75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3)《标准》各项目测试的目的
(1)身高:测试学生身高与体质测试相结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2)体重: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结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3)台阶实验:测试学生的心血管功能。(4)肺活量: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5)50米跑: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度素质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6)立定跳远: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7)坐位体前屈: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及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
(8)握力: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9)50米×8往返跑: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度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10)800米(女)或1000米跑:测试学生耐久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和肌肉耐力。(11)仰卧起坐:测试学生腹肌耐力。
(二)统一思想、了解有关《标准》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1、教育部体艺司表示,200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必须花力气、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的趋势。
2、旨在鼓励学生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淡化学校体育测试的甄别及选拔功能的《标准》试行方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同时颁布的还有贯彻实施《标准》的有关文件。
3、《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4、《标准》强调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全面协调、身体健康素质全面提高。《标准》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因而测试的项目也不同。
5、《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按百分制记分。
6、《标准》的颁布实施,其目的就在于使学校和广大的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7、从9月1日《标准》实施后,学生达到良好等级以上者才可评三好学生、奖学金。对《标准》测试不及格、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标准》成绩不合格者高等学校将按肄业处理。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8、学习分析《标准》的内容,确定本校测试项目、测试目的、测试器材、评分分值、全部按照国家新规定的《标准》参考执行。
(三)《标准》特点的具体分析
1、‚标准灵活‛是新标准的第一大特点。新标准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百分制记分,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测试项目,同一年级还会根据个人的不同身体条件有不同的标准。而以往的体育达标标准限制得比较死,一个年龄段用同一个标准,这样身体条件比较好的人成绩自然也比较好,而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即使体质健康,也无从反映。现在的这个标准通过对一个人的形态,也就是身高和体重等,来决定素质项目的标准。这样,每个人都会得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体质健康标准,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适合于自己的体育锻炼。
2、‚更科学的评估体系‛是新标准的第二大特点。科学研究发现,身体形态对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新标准中,身体形态成为整体评价的一个方面,并在低年龄组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另一方面,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强弱也是反映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决定人生命长短和最长工作年限的重要因素。在新标准中,机能的评价也被列为一个重要指标。
3、‚教测分离‛、便于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是新标准的第三大特点。新标准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即不管你怎么开展体育运动,只要达到标准就合格。对学校而言,新标准提供了一个评价体系,至于学校体育课该上什么,怎么上,则完全由学校根据本地区气候、资源以及学校自身教学特点来自由安排,从而真正实现了‚教测分离‛,避免学校将测试项目作为主要课程来实施。
4、根据《标准》的内容及特点分析,制定一些变革措施。
(四)《标准》改革在教师和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教学内容放宽,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由统一向多样性,固定性向选择性,指令性向引导性方向转变。开始更多的考虑自己学校的特点与运动的积极创造性,给体育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在不背离《标准》的前提下,允许体育教师自己制定各年段的教学计划、目标,选择内容和方法及实施教学手段。
2、以往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往往采用全国的统一标准,所以上课内容也有统一规定,对学生进行评价,出现了有些同学先天条件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优越,很容易得分。反之,有些同学因先天条件不足,如体弱、身矮、体胖等,尽管很努力,还是得低分,挫伤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时,可以民主地和学生商量,共同讨论制定。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兴趣爱好等,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升高,学生在身体锻炼,器械运动、田径运动、球类运动、舞蹈等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加大,这就更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和因材施教,并可加入一些本地特色的体育乡土教学内容,对篮球群众基础浓厚的本市学生加大篮球课的容量,能有效促进终身体育在学生中的实现。
3、在教师安排好教学计划、目标后,强调制订好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因为单元计划是制订好课时计划的依据,单元计划要根据单元的总目标(如一个单元6~8课时)安排好每课时的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并公示给学生,让学生像预习文化知识课一样,了解这一单元自己要学什么,怎样学,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4、在成绩评定方面,严格按照《标准》评分标准评分,但在平时单元考核和评价中运用多种方法,如达成目标评价、行为态度评价,明确《标准》中的奖励与降低分数办法,鼓励学生用多种办法努力达到《标准》的要求。
5、学生
1)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
2)强调殊途同归,达到同一运动水平要求可选择不同锻炼途径。3)参与强于胜出。
4)最终精通一样自己满意而又有兴趣的活动项目。
5)经过《标准》变革措施的实施,学校师生对《标准》的实施有良好的反响:‚体育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至今形不成完整科学的体系‛,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者的这些言论被‚学科地位进一步确立,并且一定会逐步提高‛所代替。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体育课的评价也由‚体育课就是蹦蹦跳跳,调剂学生的脑筋‛转变为‚经常谈论体育,对体育课兴趣昂然‛。变化最明显的在学生自己,调查表明:
(1)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明显减少。(2)积极参与教学内容安排兴趣极大。(3)对乡土教学内容和自制器材表现勇跃。(4)上课积极性高,无故请假减少。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5)逐渐表现对某一个体育项目的浓厚兴趣。
(6)实践表明《标准》在各职业学校实施有了良好的开端。
(五)结束语
历史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是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是不科学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标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标准》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绝对的、永恒的《标准》是不存在的。新颁布的《标准》绝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对原有《标准》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面对随之而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所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是对原有‚标准‛的修订、补充、发展与完善。通过对我国颁布实施的三个主要《标准》的产生、发展、变化的因素分析和讨论,其目的在于帮助广大教师了解《标准》发展与演变的原因与理由、全面了解《标准》的研制背景和基本思路、深刻领会实施《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使《标准》的贯彻能够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中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