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

时间:2019-05-12 13:1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篇: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

《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初探》课题计划

李丽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学生差异较大,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但紧接着又出现了作业中的问题:平时我们布置作业时,都是统一题目,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一个样,让全体学生“一锅煮”——尤其在未及分层的预备、初一年级更是如此。这样就会使得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不利于优等生、后进生通过作业练习真正体现出自己的水平。作业评价往往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如何让作业也面向全体?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如何解决学生作业中优等生机械重复,后进生陪练、甚至于抄袭等问题?如何将后进生的知识真正落实到实处?这是我们教学中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使作业设计符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能使优生更优,后进生不掉队,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了用“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层评价”学生作业,并在测验中也实施分层,尽量使各类学生都形成积极进取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对作业进行分层就成为必要。分层布置作业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

二、分层作业的理论依据

1、个体差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Howard Gardner)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指出人的智能是多方位的。而且,一个人的某一方面

智能得到认可并得到发展后,有可能激发其在其他智能方面的发展,乃至综合能力的提高。按目前我们的选拔考试的评价标准,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发展较好的人有可能得高分,而得不到较高分数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学习有障碍甚至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其实这些没有得到较高分数的学生,在其它智能方面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他们完全可能在合适的教育氛围下被激活、苏醒,从而所学有所进步,有所成就。

2、因材施教理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环境条件和所受教育不同,又会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传统的作业布置要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现实的。因此,教育和教学应照顾到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在现代教学中,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智力水平、思想品德及个性特点等。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和作业布置中才能做到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不同情况,教育和教学才有可能挖掘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及潜力,扬长补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取得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3、最近发展区理论。将特点相近的学生归结为同一“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法和布置不同的作业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得到激励,就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较快地发展、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分层作业的实施

1、分层设计学生作业

“分层设计”是指优化作业结构,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同时,对作业进行分层,若要求过高、过难,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接受不了,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而一些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们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有利于各层次

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的弊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本后的练习、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导航》定为基础作业,而把《课堂点睛》定为选择作业、再设计一些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难度较大、灵活型的习题,平时抄于小黑板,视为额外作业。对基础型习题,要求A、B、C级的学生人人要完成,重视双基训练,以应对统考。对选择作业,一般要求C级以下不做,但在C级中学有余力者,鼓励他们完成《课堂点睛》中的基础题,而B级学生则规定必须完成基础题,鼓励其尽可能去解答提高题,作为A级的同学则在学校内把基础题解决的情况下,回家完成提高题。因为这一部分的提高题灵活多样,可以用来调动A级同学探索知识内在因素的积极性,最后要求他们做到举一反三,总结以前学过的类似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类比能力。

比如,在初三复习阶段,我们布置的一道题:

已知直线及外两点A、B。

问题一:求作一点P,使P到A、B两点的距离的和最小。

问题二:求作一点P,使P到A、B两点的距离的和最小。

问题三:一牧童在A处牧马,牧童家在B处,A、B处相距河两岸的距离AC、BD的长分别为100米和200米,且C、D两地的距离为400米,天黑前牧童从A点将马牵引到河边去饮水后,再赶回家,那么牧童至少要走多少米?

问题四:已知点P是∠AOB内一点,在射线OA、OB上找点M、N使△PMN的周长最小。

问题五:已知∠AOB=45°,P为∠AOB内的一点,且OP=10,在射线OA、OB上找点M、N,则△PMN周长的最小值为多少?

一般情况下B级同学要求完成前面三个问题,而对A级同学在完成5个问题的基础上,还要谈谈自己解答这类题的想法,以致进一步拓展。如问题一中,如何在上求作点P,使P到A、B的距离之差最大等等。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作业时,可以适当再作细化。我曾在一段时期内做过这样的试验:在B级中挑选了4位数学基础特

别薄弱的同学,为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当天上课内容,免去他们所有的选择作业,只让他们在放学前,用20分钟时间互相讨论,然后,每个学生再向我复述当天上课所讲述的内容。比如,我今天上课分析的是《测试与评析》中的8道习题,那么他们可以经过讨论后,向我复述这些题的解题思路,若有与我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则会得到表扬和奖励。半个学期下来,这四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有一位学生在区统考中得到了高分。因为我认为:这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通过一次的作业练习就悟通、理解,还应有一个重复再练的过程。更何况,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比,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将产生“1+1>2”的效应。

2、分层评价学生作业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做对基础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对于书写工整、准确率有所提高的,就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如果错误较多,先发下去,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判分。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比如,对能够完成《一课一练》提高题的学生,我会对B级同学中及时表扬,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生去尝试提高题。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比如,在做额外作业时,我让A级的学生们比思维质量,比作业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以形成竞争的氛围,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3、考试分层

我的做法是一张试卷中,在部分试题前作不同标记,带有“*”或“**”的题目C级同学可以不做,带有“**”的题目B级同学可以不做,A级则要求全部完成。若B级或C级的同学做对了带有“**”或“*”标记的题目,则会得到附加分。这就要求,试卷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考查不同层次学生掌握“双基”情况,还要考察学生灵活运用“双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试题题目的设计要由易到难,要多层次、多角度。

四、分层作业实施后的思考

1、师生关系得到改善。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增多,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分层作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

3、分层作业的实施,致使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增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学习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第二篇: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

2010-2012上“初中数学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姜海忠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内容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的现代教育思想,立足校情,加大改革初中数学练习的力度,本着“立足基础,着眼于发展”的新课程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创设富有特色的练习活动,改变以往数学练习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向活动要成效,追求练习活动的有味、有趣、有效,以此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促进数学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数学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

2.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勤于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逐步提高本组教师课题研究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和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的练习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亲身经历将具体事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建立表象,探索出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的内涵及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等能力,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之情,从而促使他们全面、主动地发展。因此这学期课题组的研究重点就是:基于创设有效练习活动策略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研究。实施中具体为:

(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练习活动。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培养空间观念要重视现实世界中相关空间与图形的生活原型,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练习活动,以发展空间观念。

(2)创设适宜的练习活动情景。练习活动情景的设计要真实、有效和适度,使练习情境真正成为学生认识空间图形,有效发展空间观念的载体,从而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3)组织深刻的活动体验。有效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练习活动,经历观察、操作的探究活动,强化体验,积累经验。

(4)进行有效的内化。重视让学生从数学层面来体验、认识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并有效的内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使研究活动更趋实效,准备从理论研讨和课堂实践两方面着手,继续从练习活动的呈现、组织、评价等方面去探索有效地计算练习活动策略。

3.紧扣课题研究,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数学课程标准》的研读,特别是关于“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的总目标、学段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学习。另以《名师作业设计经验》一书作为本学期主要理论学习内容,形式以学习交流、沙龙研讨活动为主,并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力争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为。

7.加强课题网页的建设。本学期要求各课题组成员能将参与研究的活动资料(文字和图片)及时上传,以丰富网页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8.加强课题研究资料的汇编、建档。收集、整理活动资料,汇编教师优秀论文集、案例集,学生个案集,学生数学小论文集等,做好中期评估的迎接和准备工作。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学习讨论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布置实施活动内容,制定学期课题“沙龙研讨”活动计划。

十月份:

1.理论学习:“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

2.观摩优质录像课(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3.课题组课堂教学研讨。

十一月份:

1.课题组理论学习:关于“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2.课题组“沙龙研讨”活动,主题为“对‘空间与图形’有效练习活动的思考”;

3.课题组课堂教学研讨。

4. “空间与图形”为专题的学生探究和实践活动能力测试;

5.“空间与图形”领域开展“同题异构”专题研讨。

十二月份:

1.课题组理论学习:对“空间与图形”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课题组课堂教学研讨。

3.学生数学手抄报评比。

2.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反思,完成工作小结、完成阶段性总结。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工作材料。

第三篇: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4(定稿)

2011-2012上学期《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低分探因及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计划

刘周田

一、选题:

学困生一直是困扰所有教师的一个话题,怎样找到学困生的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是每个老师所期盼的,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对子女的要求不高,家庭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学生自身情况来看,一部分是由于智力因素所致,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评价的体制来看,升学的压力导致老师急于求成,在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导致高付出、低效率;新课程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们对教材不适应、学习方法缺失,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队伍日渐庞大,而且成绩日趋低分化。

为了通过分层教学、作业设计研究、个别指导、结对子、家校互动等有效途径,缓解、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选择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分两个方面,1.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低分探因,即确定研究对象(全校学生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

2.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

三、组织和实施 1.实验时间

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 2.实验对象

全校学生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 3.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法、分析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跟踪等方法,了解数学学困生低分的成因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探寻解决数学低分的有效教学手段与策略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2011、9——2011、10)

1.为了找到数学学困生低分产生的原因,我们对全校部分(原则上班级最后三分之一)学生进行调查访谈、问卷,了解其成因,并查询有关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2.所有参研人员一起研究方案,结合调查报告中发现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在研究人员中征集方案,确定实施方案初稿。

第二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2011、11——2011、12)

方案初步落实,在落实过程中,仔细观察落实情况,再对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分年段观察方案实施后这部分学生的转化情况,对于采取相应措施后仍不见起色的,再商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实践反思中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

作课堂观察,对学困生的课堂情况、小组讨论参与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和研究,并进行定期的数据比对;对学困生可以采用尖子生和教师的共同帮教。

采用多种方式的量化与定性研究,并在行动中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并实践科研小组制定的落实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

该阶段主要是对第二阶段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个案的跟踪调查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各种策略带来的效果,整理各个个案,对课题实施前后进行对照,梳理成经验总结。申请课题结题。

四、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1.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以青浦实验的四原理与新课程的理念为起点,重点通过调查随访、理论学习、课堂教学研究、作业分层设计、个别指导、家校互动、师生与生生德结对活动等几个方面,探究针对学困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习习惯作出实践与研究。

2.预计突破的难题:(1)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新的课程评价改革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念,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评价思想观念正是在更好地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前的“利其器”。如何转变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观,这是综合实践有效评价体系向前推进的首要条件,是本课题的研究的首要问题和重点问题之一。

(2)对学困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学困生,尤其是低分段的学困生教育是一个大难题,我们着重了解数学学困生低分的成因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探寻解决数学低分的有效教学手段与策略。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行动研究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的每个阶段)2.实验研究法(第二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

3.文献资料法(第一、第二阶段实施前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学习)4.调查访问法(对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并在各个阶段实施情况作实施情况调查并作对比)

5.实践教学法(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并及时总结经验)

6.理论分析法(结合相关理论从整体上综合研究教学策略的改进)

第四篇: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 课 题 研 究 计 划

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姜楼镇中心小学 梁光红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当今社会的发展,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有利于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法由他人取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但也强调教师在建构知识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在建构性教学中,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2.人本主义理论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教育上的人本思想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具体来说,即: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儿童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

3.成功教育理论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触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即成功教育。

4.潜力学理论

在人的体内蕴藏丰富的自然,社会的精神禀赋和潜能,即“沉睡着的潜力”,这种潜力是强大的、无穷的,如果能唤醒它,则能让人奋发向上,提高智能,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足以为证。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确定小学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探索一套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策略。

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我们的教育对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其它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等各个方面健康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的内容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3、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4、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5、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6、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五、具体做法

1、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从偏重于灌输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活动。特别是在语言、社会、科学等教学活动中,既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严格要求,又要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在孩子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指导学习方法。

2、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和氛围对孩子学习生活的促进作用。在班级环境布置、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爱读书、爱学习的气氛。同时,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情感、知识、技能、能力融于一体的儿童文化活动,使孩子在娱乐中学习,在生活中求知。

3、加强家园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园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4、加强个体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矫正不良习惯。由于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学习情感、学习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帮助一些学生矫正不良学习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形成不良习惯。

案例分析

刚由幼儿园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对学校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鲜。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极强,可塑性也极强,只要我们平时善于启发诱导,孩子们是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上,或儿童的个性发展上,都是极为重要的,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要让他们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如:每天晚上都要按课程表提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每一节课前应把书本摆放整齐等等。课前等待老师的过程中也可以大声朗读和本节课有关的内容。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课堂上专心听讲,这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对于这一点,刚入学的学生难以做到,因为他们还没有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环境中摆脱出来。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这就要求老师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语言,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参加班上的共同学习活动。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也要有意识地问问孩子课堂上学了哪些内容,让孩子说一说,这样既复习了知识又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了课堂上专心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就是听课。如果上课走神,不专心听讲,后果可想而知。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听课”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听课”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正确读写的习惯

课堂上除了应会听课,还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新《课程标准》提倡同学间合作学习,老师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探讨,让每一位同学都说说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要完整,让别人能听明白。对于汇报交流中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老师应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老师应该多为孩子多创造一些说话的机会,注重孩子“讲话”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多表达,在晨会时或者是自习时间等可以腾出学生口语交际的固定时间。不管多忙,都要认真听孩子诉说。这也是鼓励孩子“讲”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

对于读和写,首先老师要采取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办法,不但作口头的要求,更要结合学习活动使学生实地练习,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读写姿势要正确:读要读得响亮、准确;不管是课上作业或是课下练习,无论是老师或家长,应在孩子初学时,多加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四、培养学生看的习惯。这里强调的“看”,主要是指“看书”。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多,必须加以限制;当然,可以看一些增加知识面的少儿益智节目。我们应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引导孩子自己看书,除了对课本进行正常的预习、复习外,还要扩大孩子的阅读面。课外读物的内容丰富,和课本有一定衔接,也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图文并茂的读物,比如童话故事、科学画报等。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间接地培养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思的习惯。“思”就是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学习中一定要启发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孩子追根问底。遇事儿多让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毕竟是孩子“思”的结果,也是一个动的过程。

六、培养学生谦让、有礼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发言习惯。由于提倡学生不举手发言,学生想说就说,开始时极容易造成发言的混乱,或许会出现个别学生抢着说,不给别人发言机会,发言无次序、跑题等。因此,实施这种课堂发言方式的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在发言时谦让、有礼和尊重他们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发言时不要争先恐后,要相互谦让。要使学生懂得,课堂上的交流发言就是一种学习,全班同学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要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因此、发言时平时发言多的同学要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发言少的同学,使他们懂得表现自我与谦让的关系,过分表现自我反而有损自我形象,恰当的谦让更获得别人的尊重。培养学生有耐心听完别人发言的习惯,做到尊重发言人。要有边听边思考,如要插话要举手示意得到他人允许。教育学生不嘲笑他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出现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耐心地训练和强化。一旦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总之,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除学校教育以外,还需要家长们积极配合,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孩子们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课题研究计划

初中政史地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政史地教研组

初中政史地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基本的事实依据

初中政史地学科教学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民族前途国家发展需求出发,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史地教学侧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着重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政史地学科知识内容丰富多样,涉猎广泛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教育部针对政史地的学课特征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业考核,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由于开卷考试,大部分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只要在课堂上划一些重点,学生一般是可以考及格的。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上学生、家长不重视,老师更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钻研,导致学生考试很少有高分出现。初中政史地的课堂教学应同时完成两方面的任务,即讲解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让他们死记住所学的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一点好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结果在考试中只要出现活题学生的应变能力就差,往往失分较多,因此,初中政史地教学的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学法指导因素,把学法指导与传授知识的过程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能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作为政史地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学生之所以感觉政史地考不了高分,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些学科的特点,未能真正的把握政史地的学习规律或者说教师没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政史地学科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以求提高政史地的教学效率。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初中政史地学科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处于辅助教学的地位,许多家长不重视,学生不喜欢学,老师也就没有耐心教,再加上班级里民语言学生占绝大多数,学生基础差等等这些现状,在教学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给学生学法上进行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影响教学成绩。通过研究初中七年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制定方案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传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摸索出适应本校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方法,为我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尽一份力。

2、研究的基本内容

研究对七年级学生学习上的学法指导,根据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对政史地的兴趣,理解和巩固政史地知识,让学生想学、乐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边研究边总结。

(1)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矫正的策略、措施等。

(2文献资料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教育理论,为研究改变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效果奠定理论基础。(3)总结归纳法,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计划、有实施、有案例的研究报告。4.研究的进度计划

(1)申报阶段2013年3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2)准备阶段2013年4-5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相关问卷调查。

(3)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1月:依据理论,运用行动研究法实际研究。

a、通过调查,研究学生地理学习中怎样学习地理及学习方法的运用。

b、向学生提出学习方法的培养及要求,结合课堂教学,授以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c、教师通过研究寻找出普遍性规律及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检验。4总结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撰写论文。5.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了政史地教学中的不足的原因及课题研究的最原始的数据。

(2)确定了班级,初步吧七年级定为实验班级。

(3)参与课题的人员一个在自己的及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有着丰富的研究基础。另一位老师刚刚踏上教学的岗位,虽然经验不足,但有着年轻人的冲劲和热情,有着新鲜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理念,这位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研究成果与得到解决的问题

预期研究的成果

1、在教师的引导和引领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2、面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

3、文 待解决的问题

1、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的方法,让学生开始喜爱政史地进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兴趣激励)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来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强化夯实基础知识。(活动参与)

3、生自我总结,是如何学习政史地,以及对政史地这一学课的认识感想。(学生反馈)

4、师依据理论,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反馈研究出简捷,高效的学习方法,辅助学生提高政史地的学习成绩。(方法指导)

下载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课题研究计划[最终定稿]

    这学期我对于新接手的三年级学生,采取了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他们开始接触英语,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对学习英语充满了兴趣。为了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开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抓住他......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李静波 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条件: 从本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情来看,所谓“数学学习待进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感......

    小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计划

    《小学数学“先学内容”设计的 有效性策略研究》小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计划 佃坝镇中心学校 2013.09.04 小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计划 《小学数学“先学内容”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小课题研究计划01

    小课题研究计划 ——《指导学生有效识记四会单词》 一、研究背景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

    小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小课题研究计划为落实《××区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精神,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 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

    小课题研究计划4

    《小学英语情趣教学研究》课题工作计划 本课题来自网络资源《远程培训——课程学习》(本课题原始编号:792897,作者:鞠林芳,创建时间:2009-09-14 12:00:00),经学习,我们发现此课题比较......

    体育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计划——“自主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胡斌一、主要目标: 对第一阶段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局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向,进一步探索自主......

    小课题研究计划8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计划 一、课题的提出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长期以来,我们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