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桓台县陈庄镇农机服务合作社在服务中发展壮大的经验和做法
桓台县陈庄镇农机服务合作社在服务中发展壮大的经验和做法 乡镇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基层农机站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农机站如何生存发展下去,如何与时俱进,有效组织农机作业,做好农机服务工作,是摆在我们基层农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我们以兴办农机服务合作社为载体,把农机户组织起来,走农机产业化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成立农机服务合作社,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
经过多年的积累,陈庄农机站既有一批有技术的农机人,又有一定数量的农机具。如何在稳定镇农机站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员与机械的优势,开展新的服务,壮大农机站的实力,通过分析各种因素,最终我们提出了“走向市场,为农服务、为机手服务,在服务中壮大自身”的发展思路。
2001年4月,在县局指导下,陈庄农机站牵头创建了由站长刁长水任主任、农机大户崔佃信任副主任的农机服务合作社。以农机站为龙头,把农机站原有的拖修厂、农机门市作为两个社员单位,吸收本镇及周边地区农机大户和农机户入社,利用站有人才技术、场地、设备优势和管理经验,利用农机大户的资金、销售网点等优势合作经营。各社员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合作社以向社员提供服务,收取中介服务费作为业务经费。在运行过程中,合作社不断建立健全章程,在机械维修和跨区作业中优先为社员服务。几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入社社员96人,总资产达到768万元,农机总动力3700千瓦,大型拖拉机100余台,各类田间作业机械260余台件,拥有拖修厂1个,农机及配件供应门市1个,形成了集农机供应、维修、机手培训、农田作业一体化的农机合作经济组织。
二、争取优惠政策,制定优惠措施,吸引农机户入社
合作社成立以来,以提高农机管理服务水平为出发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社员争取优惠政策,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合作社成立以来,我们积极争取各级农机部门的优惠政策,县局也给予我们大力支持。2001年,在实施“山东省农机创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时,县局把大部分项目内容安排给我们实施,每年争取的财政补贴也向我们倾斜。2005年县局从省办争取的20万元购机补贴资金,全县落实了25户,我们就争取到8户,补贴资金达64999元,户均8000元。从县政府争取到玉米收获机购机补贴政策,每购买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补贴2000元。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大大激发了农机户入社的积极性。
(二)争取银行贷款。针对社员购买机械筹资难的问题,我们多次与农村信用社协商,达成协议:凡合作社社员购买大型机械,通过合作社成员之间担保或财产抵押,给予每户2万元贷款。
(三)对入社机械实行保修制。自建社起,合作社就对入社机械实行了保修制。每台12马力拖拉机每年收维修费100元,50马力以上拖拉机收费200元,保本微利,随到随修,深受入社机手的欢迎。三夏、三秋期间,我们成立维修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跟踪服务,凡入社机械随叫随到,确保机械正常运转,提高了入社机械的作业效率和广大社员的经济效益。
(四)我们与多家农机及配件生产厂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都组织社员进行团购,享受厂家的优惠价,社员购买配件时还享受10%的折扣,不仅降低了社员的购机成本,而且也带动了合作社农机门市的发展。仅去年就销售小麦联合收割机36台,玉米收获机19台,其他配件160余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60万元,利润3.5万元。
三、以农机服务合作社为龙头,广泛开展跨区作业
每年三夏、三秋前,我们都组织考察小组赴安徽、江苏、河南及胶东地区,提前做好实地考察。联系作业地点,签订作业协议,同时帮助农户购置、检修机具。每次出发前,除进行车辆检修和业务培训外,合作社主任还与每位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印发每个作业地点的运行路线图、联络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做到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跨区作业时,以4-8台联合收割机为一组,采取“统一出发、统一协调,定机到点,分散经营”的作业原则。合作社配备了指挥服务车和通讯工具,10多名指挥服务人员和专业技术维修人员,跟随农机作业队伍,不分昼夜服务于作业现场。配件不足时,随时到当地服务网点购买或加工,及时排除机械故障。遇到作业纠纷和麻烦事,服务人员汇请当地农机部门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出面协调,及时解决问题。机车转移作业地点时,提前派人到预定作业地点进行现场察看,确保机车按时正常作业,为参加跨区作业的广大机手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农机经营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保障。由于合作社信誉高、服务好,吸引了周边区县和本镇大批农机户加入合作社。在2003年非典疫情形势严竣的情况下,在县局统一领导下,排除种种困难,我们成功组织18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跨区作业,成为全省少数集体统一组织的跨省作业队伍。事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全省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导,成为非典时期为农增收的典范。仅去年麦季,106台机车作业量达到3万多亩,作业收入110多万元,单机纯收入达到1万元。如机手尹洪山、崔佃信,去了四个作业地点,由于操作技术好,作业量高达700多亩,单机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加上秋季机耕作业净收入0.5万元,玉米跨区机收收入2.5万多元,全年盈利近6万元。机手们得到了实惠,纷纷购买新的机械加入跨区作业队伍。跨区作业不仅给广大机手带来了实惠,也深受作业地农民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农机服务合作社以及主任刁长水同志分别被省办评为“全省农机跨区作业明星作业队”和“全省农机跨区作业先进个人”。
四、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农机服务合作社的成立带来了两大可喜变化:一是互相合作,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合作社成立前,各机手分散经营,信息不灵,造成农户有地要耕却无法及时联系到农机服务,机手机具闲置,却找不到服务对象,农户耽搁了农时,机手失去了作业机会,小农经济的制约明显呈现。合作社成立以后,社里及时发布作业信息,社员一个人忙不过来,可以安排其它社员帮助,保证不耽误农时;农户需要服务,可以通过合作社及时得到农机服务,农业生产和机具利用率都得到了有效保证,农民和机手的收入都有明显提高。据初步测算,机手合作经营比分散经营可增加20%的收入(光维修配件就可节约一半以上),农户由于能保证农时,也能增加10%的收入。二是作业区域扩大,作业面积增加。机手原来一般只在所在地附近区域作业,作业面积有限,制约了作业收入的提高。加入合作社以后,社员之间互相联系,走出了原来固步自封的方寸之地,机具利用率明显提高。单独经营时,机手怕到其它地方作业后服务费用得不到保证,一般就在附近服务作业。有了合作社后,由合作社负责交涉服务费,机手再也不用担心服务费用得不到保证了。实践证明,成立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是一条解决农机户后顾之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缺乏政策支持;二是农户购买机械受资金影响,大型作业机械量少,影响了作业质量;三是合作社经费来源少,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多制定优惠政策,增加农机投入,给予资金扶持,确保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和壮大。
第二篇:合作社典型之二:东阿县尚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经验
合作社建设典型之二:
规范运作、积极探索,打造全国示范农机合作社
——东阿县尚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总结
东阿县尚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底,由胡尚田同志吸引当地农机大户带机械入股,于2008年1月份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金88.79万元,现有社员20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58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13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7台,免耕播种机3台,其他机械35台套。2009年承担了山东省农机规模化推进项目,被市农机局评为全市先进合作社,2010年被评为全国农机示范社,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明星示范社”。
一、顺应形势成立合作社,提供全方位农机服务
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农民增多,农村老弱妇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忙季节缺乏人手,农业机械的全方位社会化服务成为群众的新需要。胡尚田等几个农机大户聚集在一起,联合开展农机化作业,形成了耕播收作业服务全程机械生产能力。在县农机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下,成立了以胡尚田为理事长的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吸引了周边十余个农机户参加合作社,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合作社与周围几个村的村委积极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按照土地成方连片 1 签订作业合同,实行一条龙综合服务,以低于同期作业价格结算作业费,使群众既节约了作业支出,又解除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短缺的困难,同时增加了合作社社员经济效益。规模化、集约化的耕作也为农业新技术如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集中灭草等各项技术推广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规范化建设,促进合作社正规化发展
尚田合作社积极响应农机部门大力推进合作社规范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在建社之初便请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机库设计和施工,修建了350平方米高标准的机库房和维修车间、配件库、办公室等,对合作社内外地面1300平方米进行硬化,购置了农机维修工具,三夏三秋农田作业结束后统一机械检修和保养,做到小修中修不出门。
合作社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了规范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内部运作。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负责日常管理,重大事项由成员大会决定。规范管理业务,统一承揽作业项目,统一作业和收费标准,统一油料、配件供应,实行单机核算,经营管理科学高效,利益分配公平合理,财务公开透明,接受监事会和所有成员的监督。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意识,扩大服务领域,使尚田农机合作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合作社发展壮大
为搞好合作社的建设,成员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寻求发展途径,多次向农机部门电话咨询外地合作社发展新动向,了解上级政策。理事长胡尚田2009年9月份在县农机局的组织带领下,到嘉祥、巨野进行参观学习,2010年4月份参加了省农机局举办的培训班,2011年7月参加了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农机专业合作社经理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多次参加了市县农机部门举办的经验交流会,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外地先进经验,学习了先进管理方式,为合作社的运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四、积极开展订单作业,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2010年,尚田合作社与马安、姜楼、徐楼、红庙、魏庄五村签订了1.63万亩的作业合同,社内的机械统一调配,明确作业责任人,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作业收费。2010年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9770亩,订单作业16260亩,其中小麦联合收获6110亩,跨区作业3000亩,玉米机械收获2450亩,秸秆还田2500亩,旋耕4160亩,免耕播种1050亩,实现作业收入84.15万元,实现纯收入52万元,该社成员户均收入3.5万元,超过非入社农机户0.7万元。为农户节约作业费6万多元。
五、积极尝试土地流转,拓宽合作社经营领域
2009年12月,尚田合作社学习河南焦作合作社“田管家”和“吨 3 粮包干”的先进经验做法,经过多次与马安村委协商沟通,将比邻324省道的合同到期土地,与周围群众进行贴换,形成现在成方连片的55亩土地,于2010年3月与马安村签定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为10年,每亩年租金为700元。为搞好这方土地的开发经营,合作社对土地进行机械耕整,雇佣挖掘机对土地上附着的树根等杂物进行了清挖,利用机械平整土地,按照适宜机械播收的宽度扶垄,使土地成为改变原有耕播模式的参考。投资1.6万元打了机井,安装了深井泵,在方便自己的同时,还为周边群众提供灌溉服务。2010年合作社播种了早玉米,取得了很好的收成,玉米销售收入达6万余元,三秋时,又实行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为推广农机新技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大家看到了农机化作业的效率,既省工省肥,又增产增效。(张士新)
第三篇:在唐王镇诚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在唐王镇诚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唐王镇诚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揭牌仪式,我谨代表区农机局向唐王镇诚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和推进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区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搞好社会化服务,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我区农机化作业都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上不了规模,作业效率和作业服务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唐王镇诚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实现了我区农机服务业由“单干户式”式服务向组织化、合作化、专业化服务的转变。为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健康的发展,作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推进,带了一个好头。
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和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去年,为了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省农机办拿出了600万对100个农机合作组
织分别给予了5-10万元的奖励,省、市部门领导明确提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列为优先对象,不限数量,实行多购多补。对符合建设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用于农机场院、机库棚建设,购置维修设备及教育培训补助。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区农机局也会在政策上、资金上和运作上给予大力的帮助和支持。
我希望,唐王镇诚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后,要抓住当前大好时机,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五化”标准把合作社做大做强,按照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内部发展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农机具资源,全力维护合作社成员利益,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用最小的争议,获取最大的合作,使合作社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动机。
最后,祝愿唐王镇诚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办得越来越好!为我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维修工在物业服务中常见纠纷处理经验
维修工在物业服务中常见纠纷处理经验
案例一
某日上午,维修班小李接到报修电话:新年好!维修班,请问有什么事可以帮到您?”“你好,我是1楼A座业主,我家厨房小阳台地漏往上冒水,请帮忙延修一下。没问题,小姐,请您稍侯,我们维修工马上上去,再见!
小李马上带着吸泵5分钟内赶到了业主家,到房间一看,只见厨房小阳台已积了一寸多深的污水,腥臭的污水还在不断的涌出。小李急忙用吸泵试图抽通地漏,但十分钟过去了,小李忙出一头汗水,可地面的污水没有一点动静,看来只有另想解决办法。
小姐,这个地漏堵的很死,吸泵无法通开,一定要用机器才能打通,但按管理规定要收60元费用。小李满脸歉意的对业主说。
我家洗衣机这几天都没有用过,怎么可能是我家地漏堵了,一定是主下水管的事,没道理由我家付钱。业主一听就叫起来。
您家厨房洗菜盆下水和阳台的地漏是连通的,共用一个出口,若您家的洗菜盆堵塞,污水也就会从地漏冒水。小李耐心的解释道。
但业主一口咬定不是她家的事,见此情况小李想一句话很难给业主讲清楚,而且正是过春节的喜庆日子,不能让业主不高兴。所以小李采取了迂回的策略:告诉业主按规定疏通管道是要收费的,但对她否可以降低收费标准或免费,自已没有权力做主,向物业管理处请示(物业管理处有规定,物殊情况可以降低,但要经过领导批准)。
于是小李回到维修班,向班长汇报了情况,话音风暴落,物业管理处办公室的电话就打来了。原来业主已投诉到办公室说“维修工不想干活,故意抬高价格”。经过维修班内部协商和办公室与业主的再次沟通,商定收费50元。
小李又带上机器二次赶到业主家,由于地漏存水弯头机器较难通过,同时为了证明是业主家自已的下水堵塞,小李就有意从洗菜盆下水口将疏通带打下去立竿见影,很快阳台的积水从地漏流走了。蜂巢物业网首发。
在事实面前业主这才信服是自已家的地漏堵了。
[总结]: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住宅小区就象一个大家庭,业主间发生纠纷往往请我们管理往上员工来协调处理。在很多情况下,事故责任很难界定,因为事故双方都是业主,我们没有利靠猜测、推理来决定责作到以低该由谁来负,更没有理由得罪任何一方。而讲事实。摆道理则是我们物业管理者的唯一选择。此案例中维修工小李聪明的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其锋芒,没有就到底是谁的责任与业主争执不休,僵持下去最终用事实说话使业主信服。
所以在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我们要了解业主的心理:业主家里发生故障,上火着急的是业主,即然他不承认是自已的责任,又不愿支付维修费,不妨先冷冷场,兜圈子。因为业主无能为力,除非另外请人帮忙(还要担心上当受骗),否则最终还是要找我们物业管理处来解决,这里有两个关键点要提醒大家注意:(1)微笑服务。自始至终要讲礼貌与礼节,不能失礼与业主,更不能发生争吵,否则授人把柄,落人口实;
常握分寸,到一定时候必须要有物业管理处的管理人员作为第三方出来打圆场,从中协调,做部分的让步,即给业主台阶下,使业主觉得不失脸面,又解决业主家的实际问题,千万不可因小失大,损害营造多年的良好的社区公共关系。
另外在工作中必须按照工作规程进行,可以说维修工作跟医生治病是同一道理,不能只凭经验,一定要检查后再下结论。在某物业管理处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位入伙不久的业主家里的日光灯坏了,叫维修班上门维修。可能类似的故障发生率比较高,维修工心里很有底,一进门就径直撑开工程梯,上去将日光灯管的整流器拆掉,换了个新的,前后不到3分钟故障排除。维修工向业主收取维修费,但业主就是不给出,还坦方道:“按常理你应该检查一下再维修,你们怎么不检查就知道是整流器坏呢?一定是发展商以次充好。”试想下假如这个维修工先按维修检查规定的程序,认真检查后得出结论,再用3分钟时间更换整流器,然后收维修费,效果会一样吗?
案例二
一天,维修工小孙接到报修电话,便很快来到业主家,经了解,该房间岗装修完,经常跳闸。小孙用万用表检测出照明线和插座线都短短需要查线。按管理规定此属收费项目,为了避免事后麻烦,就提前给业主打了招呼,女业主很干脆的一口答应。
小孙马上投入工作,经仔细检查发现了两处故障,当即进行了处理,并将线盒、配电箱等恢复原状,又请业主抒电器打开试了一遍,在得到业主一切正常的认同后,向业主收取50元维修费。转载自蜂巢物业论坛。
这还收什么钱?这么简单的活我都会,还用着你,我们每个月几百元的管理费都干什么去了,干点活还要收费。业主一听,声音立刻升高了一倍,很不高兴的对小孙发了一顿火。
管理费?原来来主对管理费的概念不清楚,以为就是维修费。小孙赶快解释管理费的概念和用途。听完小孙耐心的解释,业主不好意思说:对不起,刚才我有点急噪,听了你的解释,我就懂了。”
没关系,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才让您误会了,小孙诚恳的回答道。从业主家回来,小孙手里的派工单业主意见一栏写的是:非常满意。
[总结]
为主不是物业管理专业人员,所以允许业主不清楚具体的管理规定,就是闹闹情绪也可以理解;但我们物业管理处的员工如果不懂就无法解释了,不仅不能给业主以满意的答复,同时也给业主留下管理人员不懂专业的极坏印象,让业主对我们公司产生了不信任感。所以熟练掌握和运用物业管理法规和专业知识,是我们管业管理从业员的基能。
案例三
去年年底,大厦某座的洗菜池下水管发生了堵塞,租户便打电话给维修班要求疏通。
经维修工检查确认该户下水管堵塞的相当严重,在6楼已根本无法疏通,维修工作只好转移到5楼,从下水管检查孔反向往上疏通,陆续从下水管内掏出了很多沙子、油漆块及白灰。经过维修工3个多小时一点一点的掏取,才将下水管道疏通,并确认堵塞的直接堵塞原因是该租户装修时抒装修时把装修垃圾倒入了洗菜池。
当维修工告诉该租户要收取维修费40元时,租户却以刚搬来不久及维修没使用任何材料为由拒不交费,并振振有词地说我们装修完刚入住,按规定房屋应该有一年保修期,等我们住满一年后再交费。
针对租户的误解,维修工感到对方有两个概念没弄明白,于是就耐心地向他们分别解释了“入伙”“”入住“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说明该大厦入伙业已多年,你又是租户更谈不上房屋保修期的问题。我们进行疏通维修时虽没用什么材料,但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力,收取40元维修费合情合理。在物业管理处维修工的解释和说服下,这位租户如数交纳了40元的维修费。
[总结]: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不懂物业管理知识的案例,由于租户不懂,才会有如此幼稚的质疑,从而反映出我们物业管理处对业主、租户加强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和法规宣传的重要性。
案例四
在我们日常维修工作中,总会遇到个别的业主(住户)以种种理由拒交维修费用,这是我们为住户维修工作的一个难题。
去年7月份,海风大厦会碎阁有位业主要求维修班为他装一部电话分机,装好后维修人员按物业管理处规定的标准收费60元。而这位业主很是不高兴,拒不交纳,随即将维修工投诉到物业管理处。
维修班长小张接报后,马上通地过电话与业主预约,在征得业主同意后登门拜访。小张从维修工的文明用语、维修质量、工完场清、工作态度等方面逐项调查,而这位业主对此均表示满意。小张见状就很有礼貌地话头一转,跟业主说明维修收费的有关规定,不料想该业主听后竟吃惊的问到:“我们每月都按期交纳管理费,怎么还要另外收取费用呢?”
小张耐心向他解释:《物业管理条例》中所规定的管理费不含对住户室内部分的维修费,凡住户室内所需维修及发生的费用,均由住户自已承担,为此称有偿服务。
这位业主听完后深表歉意的说:“我对这些条例规定了解的不清楚,所以对你们收取的维修费产生误解,实在不应该。”
当天该业主就把所欠的维修费交到了物业管理处。
[总结]:
常言到:不知者不怪。遇到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摸清业主的真实意图,不要急着下结论,使问题尖锐化。可以说几乎大部分情况是来主对物来管理的相关规定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所至,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物业管理思想和观念的灌输及培养工作,把宣专工作做到前面并落实到实处。
第五篇:搞好农机服务价值量统计准确反映农机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贡献
搞好农机服务价值量统计准确反映农机化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贡献
农机化服务是农林牧渔业的重要服务行业,农机化统计工作是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机化活动成果的重要工作,因此,搞好农机服务价值量统计,准确地反映农机化贡献,是我们农机化统计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近年,山东省农机办结合当前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围绕怎样科学反映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乃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贡献率、农机化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研究。通过与省统计局及有关专家探讨研究,我们初步探索出农机化工作同农村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切入点,就是国民经济核算常用指标?价值量指标,即农机服务总产值和增加值。经过三年的试点,效果很好,影响较大,起到了宣传农机化地位和作用的目的,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
一、搞好农机服务价值量统计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核算的必然要求。
1、三次产业重新调整对农机服务业统计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更好地进行国际比较,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印发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03]14号),对原三次产业的划分进行了调整,把农林牧渔服务业从原来的第三产业中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划到第一产业中与“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并列。这次调整进一步确定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范畴和产业分类,明确了它的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机服务作为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支持性活动的重视,是国民经济核算从MPS体系全面向SNA体系转变的重要标志。农机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方式改变、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把农机服务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谋划,农机服务业作为农林牧渔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其自身的价值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理论方法和数据依据,才能充分说明农机服务业发展状况和在一产中的所占的份额。
2、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试点)工作也对农机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06年,我国将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试点,农业服务业单位普查表中多处列出了农机服务内容,并首次列出了“农机服务收入”一项,更加明确了农机服务的产业分类。
国家三次产业统计调整和农业普查,要求我们农机部门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抓紧完善农机服务价值量的核算体系,为国民经济核算和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全面开展做好准备,并为普查数据的使用提供依据。
二、目前农机服务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服务业的内涵仅限制在为种植业服务上,这与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不符。由于我们农机系统长期以来一直重点围绕怎样服务种植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来开展工作,因此在2006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方案中将“农机服务”列入了“种植业服务”中,这与国家规定明显不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对于农业机械的概念,2005年3月31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的《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中进一步进行了解释,《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农业机械,是指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动力机械及其配套作业机械。”因此,近几年,山东省农机部门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立足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路,并得到了农业部的认同,我们在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服务种植业为重点的基础上,努力扩展农机服务领域,向为林牧渔各业服务进军。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第二次农业普查方案中将农机服务只作为种植业服务的其中项,是概念不清,没能充分认识到农机服务业是农林牧渔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查中若只统计种植业中的农机服务情况,就不能全面掌握农机服务在大农业中的服务量,因此,我们认为在“农林牧渔服务业”中应将“农机服务”同“种植业服务”、“林业服务”、“畜牧业服务”、“渔业服务”并行单列,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2、农机服务业价值量核算方法和统计范围陈旧,不符合当前实际。从2003年我们开始核算农机服务价值量时就发现,农机服务价值量同现行农林牧渔服务价值量差距很大。例如,2005年山东省农机服务产值340.1亿元,增加值213.32 亿元,而山东省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加值仅为59.67亿元和35.64亿元,农机服务价值量远远大于农林牧渔服务价值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机服务业同第三产业一样出现明显漏统问题。核算农林牧渔服务增加值,一直延用在第三产业时的数据和方法,即在普查年份直接来源于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收入,非普查年份依据劳动工资、工商部门的资料及投入产出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按分配法(收入法)进行推算。这种方法在统计资料取得途径上有明显的漏洞。在此不得不说一说经济普查中反映出来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解释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年报数增加16.8%时明确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长期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服务业统计非常薄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通行的核算标准(SNA)逐步接轨,虽然服务业统计得到了一定加强,但基础统计工作并没有完全跟上,受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核算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统计制度设计中,对物质生产部门的统计指标设置细而全,而对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则比较粗,并且对部分行业中核算基础差的服务活动,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核算方法,因此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一是我国目前整个经济以生产法为准,但服务业目前采用的只有收入法,即由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生产税净值以及折旧等四个部分加总推算,其中劳动者报酬比重最大,基本是用劳动工资及工商、税务资料推算。由于收入来源多样化,目前的统计还无法把握所有劳动者的每一种收入的准确来源。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绝大部分新兴服务业游离于统计调查之外,最终导致整个服务业的增加值被低估。因此,这次经济普查对个体经营户,包括没有经过工商管理登记的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调查。这是造成“利用经济普查资料计算的2004年GDP比利用常规统计资料计算的GDP增大2.3万亿元,提高了16.8%”现象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农机服务业一直沿用第三产业的收入法进行核算,统计的范围仅限于国营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因此存在统计资料取得的途径不符合实际情况和统计方法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农机服务增加值严重漏统的情况。1980年,我省国营拖拉机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国营农林牧渔场的拖拉机保有量占全社会的98.9%,农机服务主要由国家和集体单位来承担。这些单位纳入国家正规管理体系,各类报表齐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等数据容易从相关部门取得,因此统计范围限于上述单位和用收入法计算农机服务增加值是合理可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机经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机化发展迅猛,农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农机服务业已成为农村中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推进,国营集体农机站相应改制,并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个以农机户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龙头的新农机服务体系已形成。2005年,山东省农机户达500.1万个,占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99.6%,农机户作业服务收入占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94.5%,农机服务活动基本上全部由广大农机户来承担。根据实际情况,农机户和大多数的农机服务组织服务活动分散,并且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和统计,再加上国家对农业服务采取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他们的服务活动在劳动工资、工商、税务资料上没有体现,用收入法来核算农机服务增加值,农机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一直游离在综合统计调查之外,不符和我国农村现状,造成了严重的漏统现象。农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时亦是如此,划归第一产业后,问题更加突出。由于这个问题长期隐蔽,未被及时发现,因此,这次农业普查将依然存在农机服务业严重漏统问题。主要表现在普查表式中农机服务活动只在《非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普查表》和《农业服务业单位普查表》中有所体现,而在《住户类调查表》中没有相应的指标。如果依照这样普查,势必造成主要承担农机服务任务的农机户的农机服务活动没有地方统计,产生整个产业的严重漏统。因此,我们建议在《住户类普查表(住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中增加反映农机服务活动的指标,全面反映农机服务业乃至农林牧渔服务业现状。
基于以上漏统情况分析,加上目前农村统计力量薄弱,统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较低,统计数据取得途径陈旧,再用收入法来核算农机服务业的价值量,就显得不科学合理。因次,我们认为要改变核算方法。《农业产值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在核算农林牧渔增加值时,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用“生产法”核算;由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和中间消耗资料难以取得,目前主要采取收入法或增加值率的方法进行计算。经过我们实地调研,农机服务业的产值和中间消耗资料可以取得,为了避免用收入法核算造成的统计漏洞,我们认为农机服务业价值量的核算应同农业产值、增加值核算方法相统一,采用生产法、收入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核算。
3、现行农机化管理统计制度中,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机服务价值量。在现行农机化管理统计制度中,反映农业机械存量和服务业务量的指标多,反映农机服务价值量的指标少。目前,我们用农机化经济效益指标来反映农机服务价值量不是很确切,农机服务价值量同农机化经营效益是有区别的。第一,农机服务价值量的计算同农业产值、增加值的计算范畴一致,即包括社会化服务也包括自我服务,它考察的是农业机械为农业服务的总价值量;而农机化经营效益指的是农机服务组织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经营服务的效益情况,也就是社会化服务效益。从我省的情况看,2005年农机化作业和维修服务总产值340.1亿元,总收入277.8亿元,这就表明我省农机服务社会化程度达81.7%。第二,农机服务价值量是站在“大农业、大农机”的高度来核算的,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的农机服务活动,主要核算种植业农机服务活动;而现行的农机化经营效益中不包括渔业和林业机械化服务。第三,价值量是统计指标,经营效益是财务指标,因此概念不同,内涵也不同。例如反映价值量的增加值中包括劳动者报酬和固定资产折旧,而经营效益把这两项放在了成本与费用中。因此,我们农机化统计工作要尽快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抓紧探索研究农机服务价值量核算体系。
4、农机服务业核算数据划归不一。由于三产重新划分时间较短,对于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核算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还未协调好,因此出现了产业划分不清问题,即在计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时,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依旧放在第三产业核算,在部门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时,又放在第一产业中核算。2005年,山东第一产业增加值是1927.6亿元,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963.2亿元,就是差在了服务业35.64亿元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些地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要求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因此,会刻意展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追求三产比例协调发展。而作为一产中的服务业,如果核准了价值量,就会大幅度提高第一产业比例,这与地方要求不符。因此,基于这些考虑,有些地方在计算三次产业比例时,仍希望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放在第三产业中,并出现了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被人为忽视的现象。
三、山东省农机化统计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领导非常重视统计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山东省农机办领导非常重视统计工作,省办领导在党组扩大会议、主任办公会、全省农机局长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统计工作是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05年,办领导又对农机化统计工作的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统计工作树立了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同时,我办将农机统计工作作为农机化重点工作之一,摆上重要位置,在压缩会议的情况下,每年专门召开一次全省农机统计工作会议和举办统计培训班,分管领导到会讲话,分析形势,研究探讨农机统计工作。在今年召开的会议上,分管领导又对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化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省农机办为了支持加强统计工作,配备专人具体负责,并每年在年初预算内专门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开展工作。各市农机部门及省办各有关处站也更加重视数据分析使用工作,领导都关心统计工作,支持统计工作。我省农机化统计工作已经成为领导分析形势,制定政策的决策依据。
(二)探索农机服务业核算体系
1、加大调研力度,探索研究农机服务价值量的核算体系。山东省农机办抓住三次产业划分调整的机遇,加快统计工作改革步伐,加大统计调研力度,针对价值量的核算问题开展了农机化统计专项调查活动,要求统计人员在三夏、三秋季节和利用节假日回农村探亲等机会,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搞调研,研究价值量核算指标体系的设置和方法的选用,并通过询问农机手和技术推广专家等方式来取得有关价值量核算的第一手资料。
2、调整统计指标体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省统计局实施了新的农机化统计制度,在统计指标体系中增加了“农机服务效益情况核算表”,相应增加了农机服务产值、增加值、节本增效等农机化效益指标,使该体系由原来的主要反映农机化业务量向主要反映农机化价值量转变,直观地反映了农机服务对第一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情况。我省农机部门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省统计局的充分认可,并作为我省农林牧渔服务业核算的唯一试点单位。相应报表在省统计局备案,已连续三年在两会期间在《大众日报》上公布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刊登农机服务产值指标,省统计局信息上专门进行了刊发。经过3年多的试点应用,我们认为农机服务价值量可以较准确直观的反映农机服务业在农业乃至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情况。
3、研究农机服务价值量的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③,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我省对怎样核算农机服务产值、GDP、农机服务为农民增收以及农机化节本增效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核算方法。根据农机服务业的特点,结合农业价值量的计算方法,分别运用了生产法和收入法,我们认为目前使用的农机服务价值量的计算方法可操作性较强。该核算方法的总体思路是农机服务容易用市场价格衡量的(例如机耕作业服务、农机运输作业服务等)用生产法计算各项服务价值量(包括产值、中间消耗、增加值),不易用市场价格衡量的(例如农机维修服务、机动渔船捕捞作业服务等)用收入法只计算增加值部分,并用增加值来保守地代替产值。受农机服务项目的限制(统计报表中列出的是主要农机服务活动)和方法的限制(收入法有些指标只用固定资产折旧来算增加值和产值),这样核算的农机服务价值量比较保守,也就是说,反映的是农机服务对国民经济的最小贡献量。具体方法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化管理统计报表》的农机服务业务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填加“农机服务单位效益核算表”,该表对统计报表中农机作业和维修的各项服务活动均列出了单位服务价值量,用单位服务价值量乘以该项服务的服务总量得出该项服务的价值量,各项服务的价值量之和即为农机服务总价值量。单位服务价值量中“产值”指的是服务的市场价格,“中间消耗”包括油耗和维修费等支出。这些指标的数据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来取得。
(三)农机服务业价值量直接反映农机服务的贡献率。据核算,2005年山东省农机服务产值、增加值为340亿元、213亿元,分别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的8.5%和9.8%,占山东省GDP的1.1%。我省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农机服务各业产值比例为50.6:1.4:28:11.6:8.5,农机服务为农民人均增收261.01元,占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农机服务业价值量较直观地反映了农机服务在第一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从而体现出它自身的价值和地位。
(四)积极同省统计局沟通,讲清目前农机服务业价值量统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机服务价值量的核算,我们积极同省统计部门沟通协调,赢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中农机服务业漏统的问题,我办作为山东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争取修改普查表,力争在住户类调查表中填加反映农机服务收入和农机服务业务量情况的指标,为下一步价值量的核算打好基础。
四、建议
虽然山东省对农机服务价值量核算问题作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感到工作力度还不够,势单力薄,没能引起相关部门特别是国家统计局的足够重视。因此,我们呼吁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要紧紧抓住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这个大好时机,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积极同统计部门加强协调,讲明当前农机服务业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为农机服务业争得相应的地位。根据农业普查工作的进度安排,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进行试点至4月份结束,并对〈普查表〉征求意见;1-6月份修改确定普查方案并上报国务院。因此,我们有时间争取调整农业普查指标,但时间很急迫。同时,我们农机系统要加快研究农机服务业价值量核算体系,为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全面开展做好准备,并为普查数据的使用,国民经济中农林牧渔增加值核算提供理论方法和数据依据。
附:相关概念
①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计算方法是: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各产业贡献率: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一产业贡献率= 第一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推出:农机服务业贡献率=农机服务业当年增量/农林牧渔服务业当年增量×100% ②MPS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反映的是物质性产品及服务生产活动成果。我国1952-1984年间使用MPS体系,它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历史产物。
SNA体系:即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及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联合国1993年 SNA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制了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一套国民经济循环帐户。SNA体系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指标。
③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增加值=产值-中间消耗
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核算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用产品产量乘以价格求出各种产品的产值,然后把它们加总求得各业的产值,最后各业相加求出农林牧渔总产值。
(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
(省办计财处 郑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