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教材说明(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4:5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因数与倍数》教材说明(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因数与倍数》教材说明(范文模版)》。

第一篇:《因数与倍数》教材说明(范文模版)

《因数与倍数》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1)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第二篇:《因数和倍数》教材分析

《因数和倍数》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的世界》(因数和倍数)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因数和倍数”是整数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数学习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自然数、整数,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三个要点:(1)完善对数的认识。教材用描述性语言对前面所学的数(自然数和整数)加以梳理、归纳,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数学交流。(2)以描述性语言提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结合具体案例使学生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并能结合具体的含有积的乘法算式正确判断倍数和因数。(3)明确本教材只在非零自然数,即正整数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教材创设了一个“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也有小数,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然后,没有像原来那样从整除的概念入手,从整除出发认识倍数与因数,而是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5=20(元),以这个整数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最后安排了“找一找”的内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7的倍数和找7的倍数,指导学生利用原有的乘除法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习惯,并注意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第三篇:《因数和倍数》教材分析

《因数和倍数》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第12~16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首先介绍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然后在例1和例2分别介绍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1.因数和倍数。

编写意图

本单元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b÷a=n表示b能被a整除,b÷n=a表示b能被n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实际上,如前所述,由于乘除法本身就存在着互逆关系,用乘法算式(如b=na)同样可以表示整除的含义。因此,本套教材中没有用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 1 / 6

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6=12,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样,学生不必通过12÷2=6得出12能被2整除,进而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再通过12÷6=2得出12能被6整除,进而6是12的因数,12是6的倍数,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在这儿,用一个乘法算式2×6=12可以同时说明“2和6都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接着,通过3×4=12,进一步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后,教材让学生试着找出12的其他因数,引导学生写出两个数的积等于12的另一个乘法算式1×12=12,从而得出1和12也是12的因数。

最后,教材对整数0进行特殊说明,以明确本单元中数的研究范围。因为数论只研究整数的性质,所以,本单元中涉及到的数都是整数。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负整数,因此,本单元的整数与自然数同义。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0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任何非零自然数都是0的因数。但是考虑到以后研究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如果不排除0,很多问题无从讨论,如讨论0和5的最大公因数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数学意义,再如,如果把0考虑在内,任意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0,这样的研究没有任何价值。因此,教材指出本单元研究的内容一般不包括0,这样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教学建议

教学因数和倍数概念时,可以结合教材上的直观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2×6=12或6×2=12,再根据所列的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接下来,再结合直观图(3行飞机,每行4架)进一步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脱离情境图,想一想12还有哪些因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12=12或12×1=12,概括出“1和12都是12的因数,12是1和它本身的倍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a×b=c归纳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a、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虽然本套教材不是从过去的整除定义(形式上是除法算式)出发,而是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来引出因数和倍数概念,但在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只是略去了许多中间描述。因此,要注意,只有在这个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都是整数的情况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教学

/ 6

时,教师也可以举出一些反例加以说明,如5×0.8=4,虽然等式成立,但不能说5和0.8是4的因数,或4是5和0.8的倍数。(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a是b的因数,反过来b就是a的倍数,因此,描述因数或倍数时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要引导学生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如“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而不是“2是因数,12是倍数”,在课堂上或练习中学生如果出现类似的错误要及时加以纠正。(3)要注意区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与以前所说的“约数”同义,说“×是×的因数”时,两者都只能是整数。(4)要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如我们可以说“15是3的5倍”,也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我们只能说“15是3的倍数”,却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们在求一个数的倍数时,运用的方法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几倍”都是指整数倍。

2.例1。

编写意图

例1是教学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教材直接提出问题“18可以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概念来求18的因数。在这里,每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就可以求出18的一对因数,只要学生有序地写出两个数的乘积是18

/ 6 的所有乘法算式,就可以把因数找全。在此基础上,再用集合图表示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为后面用交集形式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打下基础,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接下来,通过“做一做”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最后,以例1和“做一做”为基础,引导学生抽象地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和最大因数分别是什么,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结论,向学生渗透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教学例1时,要引导学生从因数的概念出发去求18的因数,也就是想: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8?从每个满足条件的乘法算式中可以找出18的一对因数。找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教学时,如果学生用除法思考,固定被除数18,改变除数,看除得的商是不是整数,如果是,则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这样的思考方法也是应该鼓励的。等学生把18的所有因数都写出来,再让他们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做准备。

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的题目。通过例1和“做一做”的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到每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而最大因数是它本身,因此,它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3.例2。

编写意图

/ 6

例2是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根据一个数的倍数的定义,可知该数和任意非零自然数之积都是该数的倍数。因此,2的倍数也就是2和任意非零自然数的乘积,学生在列乘法算式时就会发现这样的算式是列不完的,因此,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接下来,也用集合图表示出2的倍数,为后面学习用交集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打下基础。

“做一做”中分别安排了让学生求3、5的倍数的练习,一方面巩固了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结合例2中2的倍数,为后面学习2、3、5的倍数的特征做准备。

最后,与例1的编排相类似,教材通过求以上几个数的倍数,使学生总结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的倍数,没有最大的倍数,为后面学习最小公倍数打下基础。

教材还用“你知道吗?”介绍了完全数的概念,以丰富学生的数论知识,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探索完全数的性质,也可以先求出教材上提供的几个数的因数,然后验证是否符合完全数的定义。

教学建议

教学例2时,可以参照例1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要引导学生从“这个数的整数倍”考虑,因此,可以从最小的倍数找起。学生找出了几个2的倍数以后,教师可以提问2的倍数有多少个,引导学生通过想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进而想到2的自然数倍也是无限的,无法一一罗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在用集合图表示2的倍数时,也要注意提醒学生在集合圈里写出省略号。然后在完成“做一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倍数?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

4.关于练习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让学生分别找出36和60的因数,在学生完成题目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一下有哪些数是这两个数共同的因数,这些共同因数中最大的是什么,为后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做准备。

第3题,让学生分别找出8和9的倍数,在学生完成题目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一下有哪些数是这两个数共同的倍数,这些共同倍数中最小的是什么,为后面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

/ 6 的乘积”等知识做准备。

第5题,帮助学生辨析某些概念。如说因数和倍数时,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再如,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任何非零自然数都有因数1,等等。

第6题,通过猜数游戏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第(1)题,使学生认识到,随着限制条件的增多,符合条件的数越来越少。实际上,题目中共有四个限制条件,先看42的因数有1、2、3、6、7、14、21、42,其中只有7、14、21、42是7的倍数,这四个数中只有14和42是2的倍数,其中只有42才是3的倍数,所以,符合条件的数只有42。第(2)、(3)题,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第16页的思考题,是通过两个特殊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总结出以下的结论: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化的方式对这个结论加以证明:如果B是A的倍数,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整数m,使B=Am,如果C也是A的倍数,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整数n,使C=An,那么B+C=Am+An=A(m+n),因此,B+C也是A的倍数。这个结论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如果有n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n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 6

第四篇:倍数与因数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并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学会有序地思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是什么关系?你和妈妈呢?

我们在表达时要讲清谁是谁的什么,生活中许多关系都是相对应的。数学中自然数和自然数之间也有着对应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操作实践,认识倍数和因数

1、操作实践。

(1)你会用12 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并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2)全班交流摆法和算式。

(3)用12个同样的正方形,大家摆出了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得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新的知识。

根据3×4=12,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4)对照算式你能说一说吗?

(5)根据这两道乘法算式:2×6=12、1×12=12,你能分别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6)你知道哪些是12的因数?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说说吗?反过来呢?

(7)你能按顺序把12的因数都写出来吗?

2、举例内化。

(1)师:你理解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吗?你能举一个乘法算式,让大家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同桌合作,你写一个给我说,我写一个给你说。(3)老师也想来出个算式。(板书:24÷3=8)你能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4)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用乘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同样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不能单说哪个数是倍数,哪个数是因数,要说清()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三、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

1、自主探究。

(1)师:从古诗中找到3、6、9都是3的倍数,3还有其它的倍数吗?请你写一写,1分钟内,比一比谁写出的3的倍数最多。(教师巡视)(2)请写得又多又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小窍门。在此基础上交流评价小结方法,评价时突出有序思维的策略。(板书:有序)(3)师: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写得完吗?那我们就用……表示。

2、迁移内化。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2和5的倍数。

(2)引导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拓展提升。

(1)迁移尝试:请学生试着找出36的所有因数。(2)交流方法。

(3)启迪思考: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小组里说一说。(4)尝试写出24的所有因数。

观察:对照36和24的所有因数,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四、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到直观感知,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第五篇:倍数与因数

一、自然数无限大,所以奇数和偶数无限大。

二2、5的倍数特征 : 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个位是0的数是2和5的倍数

三、3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的各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四、撑握:同时是2和3的倍数(末位数是偶数,而且这个数的每个位数相加之和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5的倍数(10、20、30…… 个位是零的都是)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第一:数字和是3的倍数第二:个位数是0或5)

同时是2、3、5的倍数(末位数是0,而且这个数的每个位数相加之和是3的倍数)

五、100以内质数表共25个:2、3、5、7、11、13、17、1923、27、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

六、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用除法)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判读是不是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乘法)

找一个数的因数(用乘法算式,注意有序思考,明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七、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下载《因数与倍数》教材说明(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因数与倍数》教材说明(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第70-72页的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

    因数和倍数

    成功之举: 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因数与倍数3

    因数与倍数3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1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第70~72页。例1通过用12个同样......

    《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在揭示倍数和因数概念时,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3页:《倍数和因数》。这节课教学倍数和因数的认识,......

    倍数与因数教案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临洮县金泽小学 李育飞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册第31页——3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2.探......

    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倍数与因数》说课教案 五 年 级 上 册 南凡中心校 刘甜甜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南凡中心校 槐泉小学 刘甜甜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