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观后感——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

时间:2019-05-12 14:2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仰观后感——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仰观后感——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

第一篇:信仰观后感——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

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

——观看历史纪录片《信仰》有感

信仰,其生命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感悟。信仰,是矢志不渝的追求,是对失败与挫折的抗争,是对人生命意义的诠释。在这部由《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集组成的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中,它向我们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在九十一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走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而是一条充满荆棘与考验的道路,但正是由于广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对共产主义美好未来的憧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才走向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献身民主革命,走向民族新生

英国著名学者和散文随笔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曾说过:“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源于中国人选择了正确的政党,政党选择了真正科学的信仰。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处在内忧外患,随时有亡国危险之中时,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但所有这些无疑都以失败而告终。同时,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联省自治„„令人目不暇接,到底哪一个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以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呢?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信仰就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正是由于由于信仰的引领和人民的支持,中国才真正走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才真正成为了顶天立地的人。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号召了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为之奋斗,甚至不惜鲜血和生命去捍卫民族的独立与自强。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正如《信仰》所述,在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在这370万人中,有澎湃、刘胡兰、方志敏、夏明翰、张思德等人,正是由于他们的牺牲,才逐渐铺平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道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的死无疑重于泰山,他们的名字之所以永垂不朽、世代传颂,是因为他们在信仰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坚守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投身新中国建设,开启新时代大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当毛泽东

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所有中国同胞都为之欢呼雀跃;当毛泽东主席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所有中国同胞都为之欢呼雀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中国人民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政府毅然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在这些志愿军中,就包括了11万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在这些牺牲的同志中,就有杨思根、黄继光、毛岸英、邱少云等人。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广大党员同志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其中就包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腰系绳索悬崖开渠的“红旗渠”精神;为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为了改变落后地区的贫穷面貌,广大党员干部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主动走向贫穷落后的农村、山区等地,深入一线参加指导,这其中就包括“把人民装在心里”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群众防风固沙的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离职回乡搞建设的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解放军少将的甘祖昌。此外,还有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等科学家,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引领下,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无数的工人、农民、战士、干部、科技人员将信仰融为“一团火、一滴水”,化为自强不屈的精神,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用双手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改变了一穷二白落后的社会面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迎接改革开放新春风,谱写社会主义新蓝图

如今,可以说我们生活富裕社会安定,那么那些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经变得平淡?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是不是已经变得虚无?《信仰》告诉我们,不,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让共产党人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根本上的认识,那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践行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共产党人为发展的使命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现场,在奥运志愿者的行列,在新农村建设的田野上,在科技攻关的最前沿,在大学校园的朗朗书声里,在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上„„无数党员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生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真义,丰富了共产党人信仰的时代内涵。

谁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就把谁举过头顶。一个让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基层党员干部,是他的人生也是他践行信仰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殚精竭虑为小岗村谋发展的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小岗村公墓。在公墓的前面,村民的平房变成了楼房,快速通道正式通车,自来水和有线电视进入家家户户,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小岗村的发展走上了20年没有走上的快车道。从前落魄的小岗村,在党的领导下,党员的信仰中,逐步茁壮成长着,信仰的力量,正在一点点通过党员的行动,在祖国的大地上展现新的生命力、新的辉煌!90岁高龄的共产党人吴孟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以救死扶伤,为病人祛除病痛为己任,视病人如自己的亲人般照料,虽年事已高仍坚持每周做

5台手术左右,虽得过无数奖项但不居功自傲,仍和蔼可亲、待人诚恳,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党的坚定信仰。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中国国共产党能在各个时期屹立不倒,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懂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时刻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时代的先行者。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完成前无古人的伟业。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信仰的支撑与引导,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坚定步伐,明确前进的方向。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时移境迁,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沧海桑田,坚定的是社会主义信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祖国一统,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求索,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奋力前行,需要我们团结起来,继往开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向那些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践行我们的信仰,为祖国明天的更加美好努力奋斗吧!

第二篇:《坚守崇高的信仰》观后感

《坚守崇高的信仰》观后感

通过观看《坚守崇高的信仰》,感触颇深。我党作为新时代的政党,具有新时代与时俱进的特征,而党员也需要有与时俱进,不骄不躁,保持党性的理念。

纵观古今,国家的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都维系着执政方针的进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更加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我党历经国家发展的诸多转变,党的作风教育也一直在不断完善发展,在新时期,我党强烈要求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双八”的具体内容包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为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事实证明,一直以来,我党出现的诸多作风不正的党员分子,都是在执政过程中逐渐的迷失信仰,逐渐迷失了党员的责任与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本次观看的教育视频中,出现的反面人物包括丛福奎、郭生贵、黄永华,他们都是我党的资深党员,政府的高级公务人员,然而,都先后在执政过程中,被“金钱”“赌博”“权利”等个人私欲行为所腐朽,迷失掉党性,失去对我党的崇高信仰,不但不一心维新百姓疾苦,还通过我党赋予的权利去剥削人民,压榨人民,是党的耻辱,也是党的不幸。庆幸的是,我党仍然培育出许多坚定信仰守护者,“雷锋”“杨善洲”,他们也暴露在社会的大染缸里,但是他们却时刻坚定着对党的信仰,未被腐化,一心维系着人民,他们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一直被传颂。

21世纪,我党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外部势力意图分裂我党,腐化我党,这意味着党员们也将面临着诸多的诱惑,党员是否有崇高的信仰也决定我党的发展与兴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名积极入党分子,更应该要自觉培养对党的坚定信仰,并正确履行党员的基本义务,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帮助和监督”。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

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

胡耀邦(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三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马克思是十九世纪的德国人,但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和地区的界限。他是属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是属于全体进步人类的。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时所说,马克思用他的强有力的思想,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1〕我们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中国的无产阶级,中国各族人民,正是在马克思学说的指引下,才使我们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走上了革命和解放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我们正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纲领而奋斗。现在,我们大家都更加深切地感到,没有马克思的学说,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向马克思请教,认真学习他的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在这个纪念大会上,在世界的东方,向长眠在伦敦的马克思,表示最深挚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同志们,朋友们!

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他和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一起,为批判旧世界、开创新世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争取解放的斗争,提供了最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共产主义。

他第一次把唯物论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且把辩证唯物论运用于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类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状况,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科学地说明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它产生、发展、消灭的条件。

他第一次发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即剩余价值规律,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到最后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

他因此第一次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证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新兴社会力量,是彻底革命的和最有前途的伟大阶级。

这样,他就在历史科学、经济科学和哲学领域,实现了最伟大的根本变革,建立了真正科学的宇宙观和最彻底的社会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开始,就显示出了历史上任何思想体系所不能比拟的强大威力。马克思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在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直接领导了工人运动,与工人运动同呼吸、共命运,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从事革命活动,正是十九世纪欧洲社会激烈动荡,革命风暴汹涌澎湃的时期。在革命风暴的考验下,尤其是在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伟大斗争的严峻考验下当时那些五花八门、吵吵闹闹的社会主义流派,都奄奄待毙;唯独马克思的学说,真正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精辟地概括了革命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因而能够迅速广泛传播。马克思亲手创建的无产阶级的党,也由革命流亡者的小组织,发展成为“使整个官方世界发抖的强大政党”。〔2〕

马克思、恩格斯相继逝世了,但马克思主义却继续蓬勃发展。一百年来的历史反复说明,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战胜各种敌对思潮的攻击和反动势力“围剿”的历史。无论经过多么严重的曲折,多么险恶的风浪,它的革命锋芒始终锐不可当。一百年来的历史也反复说明,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又是不断克服马克思主义运动内部的各种错误倾向,因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修正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教条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僵死的教义。无论修正主义还是教条主义,都是主观同客观相分裂,理论同实际相脱离,都同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是革命的指南,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分析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是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革命青春的根本保证。

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干成了十月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最重大的发展。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决定自己的路线和政策,所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有列宁主义,所以干成了十月革命,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的胜利。如果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不按照俄国的实际情况行事,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个别结论,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就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在东方条件下,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在农村的强大同盟军、反封建的革命主力——农民,找到了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所以有毛泽东思想,所以干成了中国革命。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拘泥于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近代欧洲革命的传统模式,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各国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国内情况,自己决定自己的路线和政策,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才能取得成功。

二次大战后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经过三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胜利,但也有严重的挫折和失败,经历了充满动荡和分化的令人目眩神迷的过程。在这种复杂的历史现象面前,全世界议论纷纷。一些人幸灾乐祸,一些人丧失信心,把这叫做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但是就在所谓马克思主义“危机”的喧嚷声中,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组织经受了种种冲击的考验,英勇沉着地继续战斗。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一切有识之士,从这种曲折发展中,看到一个最本质的积极因素,就是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组织,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敢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而能够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事实已经证明,无论是在如何正确处理各国党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还是在各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上,今天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认识和实践,比之过去是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水平是显然提高了。这就从根本上为马克思主义的更大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我们党的情况,自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转折。十年“文化大革命”,曾经使我们党陷入严重的困境。但是,困难没有使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失望,反而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经过从三中全会到一九八二年的十二大,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繁重任务。拨乱反正,归根到底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走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也就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开创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大家都从亲身经历中深切地感受到,当着毛泽东同志在几十年中坚持这条正确道路的时候,他的思想和实践是何等光芒四射,为我们党和人民带来了何等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而当晚年偏离甚至违反这条正确道路的时候,即使是象他这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令人痛心的迷误。所以,我们的拨乱反正,就是要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世界上有些人至今还在胡说什么我们抛弃了毛泽东思想,这只能表明他们对毛泽东思想一无所知,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

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我们在思想路线上,坚决冲破了长期存在的“左”的倾向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恢复和发展了党内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准则。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我们在政治路线上,勇敢地抛弃了造成极大危害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重新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实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我们在农业体制上,坚决冲破了长期存在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什么是大生产等问题上的严重误解,克服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的严重错误,创造了以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为特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在广大农村按照中国的具体情况,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真正实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农业上的大胆改革,打开了一条使八亿农民放开手脚,充分发挥巨大劳动潜力,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提高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购买力,开拓广阔的社会主义市场的正确道路。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已经并将继续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同那些一知半解的人们的看法相反,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不是后退了,而是大大前进了,不是动摇了,而是大大巩固了。原因不是别的,只在于我们抛弃了从外国搬来的或者自己生造的那些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旧形式,找到了真正在中国土壤上产生的适合当前中国农村条件的新形式。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有不少不适合我国情况的、错误的观念和模式,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冲破这些东西,全面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有领导有步骤地实行改革,才能全面开创新的局面,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科学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为之开辟道路。我们相信,在坚持四项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环节,调整那些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的环节,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亿万人民当中蕴藏着的无限丰富的创造力就一定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显示出来。这当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决不是短期间所能完成的。但是可以预期,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奋斗,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十亿人口的不发达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重大进展,这将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的又一个重大新胜利。

同志们,朋友们!

马克思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共产主义,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掌握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优秀成果,并使它同工人运动牢固地结合起来。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思想来源,就在于它批判地吸收了当时世界上三个最先进国家的三种主要思潮,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学说之所以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也是因为它“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那些知识的坚固基础”,并且借助于这种知识,丰富了它的结论。〔4〕马克思的学问博大精深,其领域之广,造诣之高,为世界历史所罕见,受到许多诚实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敬佩。旧世界的辩护者们企图抹杀马克思,或者诬蔑马克思的学说早已“过时”,事实证明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一代又一代的学者、青年、工人运动家、民族革命家和一切立志改革的人们,从马克思主义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信心,这种情况是任何昙花一现的“新思潮”所不可能梦想的。马克思的勤奋和毅力是惊人的,他治学态度之严谨,尤其堪为一切科学工作者的典范。他历遭反动政府的迫害,颠沛流离,寄居国外,而斗志弥坚,在革命和科学的道路上奋战不已。他一生从未摆脱过物质贫困,只靠恩格斯的帮助才稍许减轻。他有四个儿女童年夭折,一个女儿死后,甚至没有钱买一个小棺材。〔5〕他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以自己的最精湛的科学成果,献给工人阶级,献给全人类。他的献身精神,真是可歌可泣。马克思确实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最高典范,是一位代表人类智慧和良心的最完全的知识分子。

在这个纪念大会上,当我们说到掌握人类文化成果对于马克思的伟大事业的重要性的时候,当我们说到马克思是最完全的知识分子的时候,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着重讲一讲我们党、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我们党成立六十多年来,主要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干两件大事。一件是推翻旧世界,推翻三座大山,一件是建设新世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推翻旧世界,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建设新世界,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而且应当说,在我们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决定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但是,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们曾经长期认识不足,并且被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纠缠了多年。因此,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就成为当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必须肯定,在解决知识分子问题上,我们党是有出色成就的。我们党的创立和发展,从来同革命知识分子分不开。在一九三九年抗日战争转入更加艰苦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就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精辟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确定放手吸收知识分子的著名文献。这个战略决策,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建国以后我们事业的胜利,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建国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比较谨慎,基本上是正确的。一九五六年,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根据毛泽东同志提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报告中系统地论述了知识分子问题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且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发展。我们在一系列科技领域,包括原子弹、氢弹、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不但吸收了大量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而且培养了更大量的新的知识分子,包括人数在四百万以上的大专程度的知识分子。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知识力量的重要基础。这支知识分子队伍正在继续增长,他们同广大工人、农民结合在一起,共同努力,是我们在本世纪末达到七八十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依靠和希望。

但是,也应当看到,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在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上,逐渐离开了正确方向,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轻视知识,轻视专业,给广大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知识分子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排斥和打击他们,使许多知识分子遭受压抑,以至蒙受冤屈;与此同时,又放松和取消了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任务。这种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荒谬绝伦的地步,甚至把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说成是“搞修正主义”,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样,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错误,就发展成为令人痛心的十年浩劫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闸述了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开始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是同时必须看到,无论在思想认识上,在社会舆论上,还是在各项政治、经济和组织措施上,都还远远没有彻底清除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全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骨干,必须对这个重大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观念,以适应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对我们是很宝贵的。现在,是毫不迟疑地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同志们,朋友们!

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我们应当从历史的曲折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确立哪些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革命的和科学的观念呢?

第一,一定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同人类文化成果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确立尊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正确观念,动员全党全民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马克思主义是从哪里来的?从根本上说,当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的产物;但它同时又是吸收人类几千年文化知识的结果。如果只有工人运动,不利用人类文化成果去科学地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论证工人阶级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那就只能产生形形色色的工团主义、经济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而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从另一方面说,我们的同志都有亲身的体验: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学文化。单凭朴素的阶级感情,只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观点,而不可能系统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至于我们今天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新世界,要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成功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就更加需要不断批判地吸收当代科学文化的新知识、新成果。“知识就是力量”。〔6〕尊重知识,欢迎知识,渴求知识,努力把知识变成建设新世界的巨大力量,应当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建设者所应有的优良素质。

有一种谬论,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猖獗一时。必须明确指出,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当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共同规律的经营管理知识,以及那些在历史上反映人类进步成果和进步阶级要求的各种文化知识,都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真理的成份,都是人类辛勤劳动的积极产物,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这样的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就是一些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浸透了反动阶级偏见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也应当加以分析批判,并且从中吸收有用的材料。所以,问题是在于对待知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般说来,知识多总比知识少要好,更不能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建立在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就包括自然科学。明确这个观念,在我们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尤其重要。我想在这里特别讲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重视自然科学的。他们用心研究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大量材料,用自然科学成果特别是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7〕论证了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发展学说,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提出了关于科学是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著名论点。他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立场上,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形象地把科学技术的一些划时代的成就说成是比当时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8〕他在发电技术刚刚萌芽的时候,就敏锐地观察到人类即将面临的电能时代的曙光。当世界上第一条实验性输电线路刚刚出现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给以极大关注,预见到电能将由此而远及穷乡僻壤,“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9〕马克思在为推翻旧世界而斗争的时代,尚且如此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重任,难道不应当更加自觉地重视科学技术,更加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吗?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自己国家主人的我国亿万劳动人民,有了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科学文化的武装,就将成为更强大更活跃的生产力,干出一个翻天覆地的伟大事业。

第二,一定要反对把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看成“异己力量”的错误倾向,确立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正确观念,百倍地加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团结。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必须尊重和依靠知识分子,犹如我们必须尊重和依靠工人和农民一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知识分子按其社会地位,大都是从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但是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同时也受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因而一部分知识分子直接参加了革命,一部分同情革命,还有许许多多知识分子怀有反帝爱国的志向。真正死心塌地站在革命人民的对立方面,为统治阶级效劳的反动知识分子,当然是无产阶级的异己力量,但那只是极少数。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知识分子的情况起了根本的变化。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受了建国以来长期的锻炼和考验。同时,我国现有知识分子队伍总数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是新社会培养出来的,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尽管知识分子在劳动方式上,同工人、农民还有重要差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总体上说,从取得生活来源的方法和为谁服务来说,明确肯定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集设的新时期中,知识分子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按照科学和工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将会逐渐缩小甚至归于消灭,将会造就出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在更高水平上结合的一代代新人。但这是远景,今天还办不到。也就是说,科学文化知识和脑力劳动相对集中在知识分子这一部分人身上的状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存在。因此,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绝对必需的智力因素,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造成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风气,并且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把这看成是“基本建设”,并且是“最基本的基本建设”。要向广大人民讲清楚,在社会主义社会,一般说来,科学文化程度高一些的比低一些的,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在物质待遇上高一点,不但是脑力劳动本身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更重要地将大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知识化,有利于鼓励工农子女努力学科学、学文化,从而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很明显,这样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长远和切身利益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政策;反之,过去一个时期那种“左”倾错误政策,则是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政策。

我们说要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说可以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不是说可以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者,那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决不能容许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光荣豪迈的伟大事业。在我们国家,占劳动者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们,今天都是在从事各方面的紧张的体力劳动。我们的一切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共同产物。当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会越来越显得突出,脑力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中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但是这个过程本身,就包括体力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力劳动中的脑力劳动因素的不断增加,一批批体力劳动者按照社会需要转变为脑力劳动者;同时,广大工人、农民特别是有熟练技能的老工人和农村能工巧匠的创造性生产实践,又是科技进步的无穷无尽的丰富源泉。任何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知识分子,如果轻视和脱离工人农民,他们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并旦将受到社会的纠正。同时还要看到,无论将来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何等高度,也决不可能从人类社会劳动中完全消除体力劳动的因素,尤其不可能消除那些工艺性的手工劳动,不可能消除特殊环境和紧急情况下的重体力劳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万年都有体力劳动。总之,社会主义社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只是分工的不同,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决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我之所以还要讲到这一点,是因为当着我们强调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注意防止那种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的错误倾向。我之所以讲到这一点,还因为象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腐朽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恩格斯曾经把鄙祝劳动的恶习,叫做奴隶制遗留下来的一根毒刺。〔10〕我们一定要随时警惕和拔除这种毒刺。我们说要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当然也不是说知识分子就是十全十美的,没有必须克服的弱点了。我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优点和弱点。就总体来说,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和实践本领上,我国知识分子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新时期中,我们希望我国知识分子,以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最完全的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崇高典范,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以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学习彭加木、栾茀、蒋筑英、罗健夫、雷雨顺、孙冶方等同志的献身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益求精地掌握新的知识,脚踏实地地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自觉地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斗争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做到又红又专。一切先进知识分子的经验证明:无论是谁,即使是很有权威的专家学者,在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面前,都不能丝毫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必须在思想上和业务上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切先进知识分子的经验还证明:只有同工人、农民更好地结合起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才干,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真正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巨大力量。

九十年前,恩格斯给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写过一封信,热情地期望从他们中产生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这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能够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11〕今天,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恩格斯的这个期望,正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成为现实。现在有人说“老大靠了边,老九上了天”,这样把工人和知识分子区别为“老大”和“老九”,是不对的。至于说只有“老九”上了天,则是更加不符合事实的。我们的主张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手拉手,肩并肩,一起飞上天!一起飞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天!

第三,一定要反对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实行内行领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确立要领导就必须内行的正确观念,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在革命化前提下的知识化、专业化。

我们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这个指导思想,首先要在各级各部门领导机构的改革上体现出来,使干部队伍在革命化的前提下,实现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人们可能会问:过去我们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并不高,不是也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吗?不错,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长期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确实存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足的弱点。但是,我们党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很重视有计划地培训广大干部和战士的,在延安和各根据地、解放区曾经大量地举办了各种干部学校。我们对于当时革命战争、根据地建设和白区工作所迫切需要的军事知识、社会知识和经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钻研,是很刻苦,很认真,并且是很有成效的。无论是从工农干部还是知识分子干部当中,都成长出成千上万优秀的各级领导者,其中许多人成为军事、土改、统战、财经、宣传文教等各方面工作的专门家。至于统帅我们全局斗争的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党的一大批杰出领袖人物,更是有高度理论文化素养的。他们精深地研究了中国革命问题,总结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这样才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有系统的科学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历史表明,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从来就不是一支没有知识的,愚昧的队伍,而是一支真正掌握了当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的知识,精明干练,因而能够克敌制胜的队伍。不同的是,今天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全新的事业,规模广大得多,性质复杂得多,行业也多得不可比拟,就是军事工作也更加专门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过去那些知识和经验已经大大不够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现实斗争的追切需要。因此,我们现在提出知识化、专业化的更高要求,难道不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吗?

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是方针政策的领导,是对于各方面工作的检查督促,不可能也不应当包办代替各项具体业务、技术和行政工作。既然如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还要专业化,还要变成内行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正确的政治领导,就是要在各个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和具体业务结合起来,调动和组织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卓有成效地实现党所提出的战斗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要熟悉各自领导范围内的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有关业务领域的具体情况,掌握它们的特殊规律。不然的话,只能是空头政治,只能不着边际,无所作为,或者瞎指挥。依靠这样的领导,四化建设是没有希望的。因此,要领导,就必须努力成为内行。

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各个领域的具体业务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认识论上,就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结的,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只有深入地认识个别,才能更好地把握一般;而在认识了一般之后,还必须继续深入地去认识个别。关于一般与个别的这种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认为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一个精髓,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的一个重要准则。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政治领导”上,不去深入个别,不去掌握为实行有效领导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甚至认为外行领导内行是天经地义,拒绝深入个别,拒绝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那是很危险的。因为那就从根本上取消了专业化的要求,堵塞了认识不断深化、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

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问题,实际上早在五十年代就曾经提出过。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八大一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指出,中央委员会的成份,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过程,将来它的成份是会改变的,我们的中央委员会应该有许多工程师,有许多科学家。但是这个问题,连同各级领导干部的年轻化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现在,中央决心从这次机构改革开始,通过新老干部的交替,把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这样三个问题,联系起来逐步解决,这就是:大批老同志退下来,搞好传帮带;吸收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热情鼓励和组织那些有相当领导经验和政治水平,但文化程度太低的中年干部,下决心补习文化。这是一项保证我们党的事业继续蓬勃发展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措施。

同志们,朋友们!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刻,我们兴奋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今天中国的中心任务已经是: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一个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这样一个宏伟而艰巨的任务,不但在东方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为完成这个任务而提出的某些重大课题,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从来没有遇到过,因而也从来没有解决过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求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一定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重新学习。我们党在建国前夕,曾经提出过重新学习的口号。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事实证明,那一次重新学习,保证了我们党由革命战争顺利地转入掌握全国政权,保证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确立和巩固。可惜的是,那次学习没有很好坚持,特别是没有明确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系统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各项专业知识的任务,更没有为此采取持久的、强有力的措施。现在,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面前,我们党又一次提出重新学习的口号。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重新学习。这祥一次重新学习,包含着两方面同样重要的内容:一方面是更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指导我们思想和一切行动的理论基础;另方面是更好地掌握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掌握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科学。这样一次重新学习,将贯串四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一次重新学习,加上全国教育文化事业的有计划的积极发展,将是一个包括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亿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向科学的伟大进军。

在今天这个纪念大会上,当我们提出重新学习任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同样也是我们的伟大师表。马克思为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四十岁以后还复习代数,学习和研究当时数学发展的高深部分——微积分,并且专门去听工艺学教授的讲课。恩格斯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中,五十岁以后还下决心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系统学习。恩格斯在回忆这段重新学习的经历时说过:“我尽可能地使自己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象李比希所说的——‘脱毛’”。〔12〕恩格斯这里引用的“脱毛”,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说的。李比希说:“化学正在取得异常迅速的成就,而希望赶上它的化学家们则处于不断脱毛的状态。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从翅膀上脱落下来,而代之以新生的羽毛,这样飞起来就更有力更轻快。”〔13〕李比希这段话,表现了那些不断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探求,敢于破旧创新的科学家们的可贵的进取精神。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今天决心进行的重新学习,难道不是同样可以比喻为鸟的脱毛吗?我们十亿人口的中国,好比“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14〕一旦重新学习,摆脱了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换上了新羽毛,那就一定能够更有力更轻快地展翅高飞,越过一个又一个高峰,达到我们的目的地。同志们,朋友们!,马克思逝世,整整一百年了。百多年来,马克思的学说,已经由一个在欧洲徘徊的“怪影”,发展壮大,成为深刻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巨大力量。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以来,始终是指导国际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指针,始终是指导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指针。目前,这两支力量尽管在前进道路上还必须克服许多障碍,但是比之马克思在世的时候,都已经强大了千百倍。马克思主义还使我们科学地认识了战争的起源和消灭战争的唯一道路。尽管人类今天还面临着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威胁,但是我们坚信,依靠全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民族和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奋斗,光明终将战胜黑暗。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鼓舞着全体进步人类争取美好前途的斗争。这些斗争,正在汇合成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抗拒的世界历史的洪流。

马克思主义是永存的。让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永远照耀我们前进!

* 这是胡耀邦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

注释

〔1〕恩格斯:《致威廉·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57页。

〔2〕恩格斯:《1893年8月12日在苏黎世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79页。

〔3〕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全集》第19卷,第1一2页。

〔4〕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3页。

〔5〕燕妮·马克思:《动荡的生活简记》。

〔6〕参见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第1卷,格言1、2、3。

〔7〕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发现,细胞的发现,生物进化的发现。

〔8〕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3页。

〔9〕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1883年2月27日——3月1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46页。

〔1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70页。

〔11〕恩格斯:《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87页。

〔12〕恩格斯:《〈反杜林论〉三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3页。

〔13〕尤·李比希:《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5条注释)。〔14〕庄子:《逍遥游》。

第四篇:坚守信仰的高地--《信仰》观后感[小编推荐]

坚守信仰的高地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邵建

为了响应集团公司党委号召,我们项目部组织全体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观看了《信仰》一片,这部由中组部等联合拍摄的三集纪录片真实的反映了建党九十多年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

看完《信仰》这部纪录片,我的内心激动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坚守”与“信仰”。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开在墙角的一朵花,虽不显眼,但弥漫的芳香却能沁人心脾;信仰是行驶在海洋上的一挂帆,虽然渺小,却能乘长风破万里浪;信仰是燃烧在黑暗中的一根蜡烛,虽然微弱,却能驱散夜的阴霾。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信仰,而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正是有这份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尽管硝烟早已散去,“战争”却远没有结束。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世界,信仰面临的挑战虽不是生与死的抉择,却是成与败的考验。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可敬、可爱、可亲,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信仰注入了新鲜活力。从“抗美援朝精神”到“大庆精神”,从“雷锋精神”到“红旗渠精神”,他们把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融入了信仰;从张秉贵到焦裕禄,从钱学森到邓稼先,他们把信仰化为了“一团火”“一滴水”,造福社会,温暖人心。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信仰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让人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信仰的本质。不论是像沈浩那样致力于建设一个新农村,还是像蒋筑英那样致力于改革创新一项技术,或者只是像徐虎一样修好水电,像王顺友一样送好邮件;更不必说在抗击“洪水”“非典”“地震”等危难关头,共产党员所展现出来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他们吹响的是信仰的嘹亮号角,展现的是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

信仰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代表着一种责任和付出。党的历史是为了民族利益

而奋斗的历史,没有这样的信仰,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伟大的事业需要汇聚几代人的奋斗和奉献,拥有坚定地信仰,才能内心坦荡地对待利弊得失,才能义无反顾的向着目标前进,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身融入伟大事业的价值。择信仰难,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新党员入党誓词中“永不叛党”这四个坚守信仰的汉字,是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熟知历史,以学促用,以对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提高认知和学习能力,强化时代责任感,为铸就新的辉煌做出贡献;应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通过观看《信仰》,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科学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

通过观看《信仰》,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奋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守信仰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性。

二、爱岗敬业。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党员,坚定信仰和信念,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我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要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作风。特别在工程建设攻坚阶段,更要坚守好自己的信仰;既要开拓创新,更要埋头苦干,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一鼓作气、一马当先的魄力,发扬勇当标兵、争当尖兵的锐气。在工程试验工作中苦干、实干,干出样子、干出水平。干一行、爱

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模范。

第五篇:坚守信仰,践行对党的忠诚——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坚守信仰,践行对党的忠诚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植根中国大地,勇立时代潮头,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第十五中学党总支、党支部、团委、教导处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影片,并交代党员必须自行观看全部影片。

该片深受广大党员喜爱。我校每一位党员观看后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党员们深刻地领会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奋力开拓、艰苦创业精神实质。党总支要求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时刻铭记党史,向革命先烈,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继承并发扬共产党人精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积极的工作热忱、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工作态度贯穿于本职岗位上、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彩,为教育发展做贡献。

纪录片的第一集“只要主义真”展示了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的建立,共产党人从信仰的选择到信仰的坚守,从践行信仰的宗旨到信仰的最终胜利。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

找着各自的信仰。到底哪一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最终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宣言》,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的感召和支撑下,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一道,揭开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共产党员方志敏一生忠贞不屈,到了最后牺牲他自己的一切,就是为了可爱的中国。他有一首诗,这首诗充分表现他的人生。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叫《死》,“死,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了共产主义牺牲,为了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张思德、刘胡兰、郭德贤„„数不清的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的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苏区、边区、解放区,用肩膀支撑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无数子弟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

影片第二集“壮志换新天”,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共产党人信仰的践行。新中国的成立,使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期待。怎样回应这种期待,对中国共产党怎样践行自己的信仰,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新的挑战。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心任

务,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新的传奇。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孟泰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鞍山解放后第一批发展的产业工人党员之一。从此,孟泰“跟着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走上了一条坚定的信仰之路。他带领广大工人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建成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他勇于攻克技术难关。他组织了500多名技协积极分子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被誉为“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的信仰铸就了一座又一座精神的丰碑。在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没有石油的时候,迸发出“大庆精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为了让旧貌换新颜,涌现出“红旗渠精神”。在需要发展科技的时候出现了“钱学森、邓稼先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信仰的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

影片第三集“时代先锋行”,记录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改革创新、争优创先的时代本色。一个时代的前进,靠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靠的是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更需要在各个领域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

神,创造一流业绩,才能把自己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亿万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靠着改革创新,建立了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和各项试验的重要窗口;靠着改革创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来说,却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改革创新,创一流业绩,来践行自己的信仰。鞍山市齐大山铁矿养路工郭明义说“没有信仰人活得很飘,我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我是共产党员,我没有别的信仰。”郭明义的一言一行,让我们想到了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建设时期的雷锋,这是共产党人同一个精神谱系在社会思潮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这些共产党人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有情有义,可亲可信。

和平年代,人们远离了战火硝烟,也很少面临瞬间要做出的生与死的抉择考验。然而,在共产党人信仰的号角声中,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音符,是不是从此就不再嘹亮呢?让我们来看看吧。1998年,在特大洪水灾害面前,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际,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危难关头,共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人民、勇于担当、永葆先进,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依然是共产党人信仰里嘹亮的音符。

传承历史,发扬传统。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信仰就是胜利;只有坚定信仰,才能让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到一起;坚定信仰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十五中学最为老牌名校,肩负着人民的嘱托,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我们必须坚定信仰不动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的纯洁,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我们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鞍山市第十五中学

2012年7月4日

坚守信仰,践行对党的忠诚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鞍山市第十五中学

2012年7月4日

下载信仰观后感——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仰观后感——坚守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开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